CN107719554A - 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19554A
CN107719554A CN201610654512.9A CN201610654512A CN107719554A CN 107719554 A CN107719554 A CN 107719554A CN 201610654512 A CN201610654512 A CN 201610654512A CN 107719554 A CN107719554 A CN 107719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ulated section
connecting rod
folding
folding device
back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45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耀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kuma Energy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kuma Energy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kuma Energy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kuma Energy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545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195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19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9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15/006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2015/005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having additional wheels for use when folded or collap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包括:架体包括第一枢接部、第二枢接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第一连杆包括第三枢接部与第四枢接部,第三枢接部枢接第二枢接部,第二连杆包括第五枢接部与第六枢接部,第五枢接部枢接第四枢接部,第三连杆包括第七枢接部与第八枢接部,第七枢接部枢接第一枢接部,第八枢接部枢接第六枢接部;定位件设置于该连杆组并选择性地定位于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座垫设置于第三连杆,第七枢接部位于座垫与第八枢接部之间;曲柄齿盘组设置于该第二连杆。

Description

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揭露一种折迭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
背景技术
参考中国台湾专利第I367842号折迭式脚踏车,其包括一主车体,其具有上下两管部;一前支架,其设于该主车体的前侧,且用以枢接一前轮;一后支架,其设于该主车体的后侧,且用以枢接一后轮;一回转对组,其设于该主车体上,该回转对组包括一第一回转部、一第二回转部及至少一固定部,该第一回转部具有一滑动伸缩部,该第一回转部与该第二回转部分别设于该主车体的两管部上且不在同一转动轴在线,而该固定部用以固定该第一回转部及该第二回转部其中之一;一椅座组,其设于该主车体上;藉此,当不同转动轴线的该第一回转部及该第二回转部转动时,该第一回转部连通该滑动伸缩部于该管部中滑动,进而达到该主车体的对折,使该前轮及该后轮可完全的对应、重迭。
现有的折迭式脚踏车利用前支架与后支架相对枢摆而能够折迭,前述的折迭方式会增加脚踏车的宽度,造成使用者携带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的折迭式脚踏车利用前支架与后支架相对枢摆而能够折迭,前述的折迭方式会增加脚踏车的宽度,造成使用者携带上的困难。
本发明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其包括:一架体,其包括一第一枢接部、一第二枢接部、一第一定位部与一第二定位部;一连杆组,其包括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与一第三连杆,该第一连杆包括一第三枢接部与一第四枢接部,该第三枢接部枢接该第二枢接部,该第二连杆包括一第五枢接部与一第六枢接部,该第五枢接部枢接该第四枢接部,该第三连杆包括一第七枢接部与一第八枢接部,该第七枢接部枢接该第一枢接部,该第八枢接部枢接该第六枢接部;一定位件,其设置于该连杆组并选择性地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或该第二定位部,一座垫,其设置于该第三连杆,且该第七枢接部位于该座垫与该第八枢接部之间;一曲柄齿盘组,其设置于该第二连杆;该折迭装置能够于一展开位置与一收折位置之间变换,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展开位置,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该第二连杆、该座垫与该曲柄齿盘组远离该架体,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收折位置,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二定位部,该第二连杆、该座垫与该曲柄齿盘组靠近该架体。
藉由该折迭装置设置于折迭车并能够于该展开位置与该收折位置之间变换,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展开位置,用户能够骑乘折迭车,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收折位置,该折迭装置的组件能够彼此靠近,进而缩小该折迭车的体积。该折迭装置位于该展开位置或该收折位置的宽度皆相同,使得使用者能够骑乘或轻易地携带具有该折迭装置的折迭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折迭装置设置于折迭车的立体外观图,表示折迭装置位于展开位置。
图2为由图1所取的局部分解图。
图3为由图1所取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延续,表示折迭装置由展开位置转变至收折位置。
图5为图4的延续,表示折迭装置位于收折位置。
图6为本发明折迭装置设置于折迭车的立体外观图,表示折迭装置位于收折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1-折迭装置;10-架体;11-前段;111-头管部;12-后段;121-第一枢接部;122-第二枢接部;123-第一定位部;1231-第一容孔;124-第二定位部;1241-第二容孔;125-扣合部;126-止挡部;20-连杆组;21-第一连杆;211-第一延伸段;212-第二延伸段;213-第三枢接部;214-第四枢接部;215-穿孔;22-第二连杆;221-第五枢接部;222-第六枢接部;23-第三连杆;231-第一杆段;232-第二杆段;233-第七枢接部;234-第八枢接部;24-第四连杆;30-定位件;31-定位凸部;32-穿伸部;33-柄部;40-座垫;50-曲柄齿盘组;A-前叉;B-前轮;C-把手;D-后叉;E-后轮;F-踏板;L1-第一旋转轴;L2-第二旋转轴;L3-第三旋转轴;L4-第四旋转轴;L5-第五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6。本发明折迭装置1包括一架体10、一连杆组20、一定位件30、一座垫40与一曲柄齿盘组50,该连杆组20设置于该架体10而能够相对于该架体10枢摆,该定位件30设置于该连杆组20并选择性地连接该架体10而定位该连杆组20与该架体10的相对位置,该座垫40与该曲柄齿盘组50分别连接该连杆组20并位于该架体10相反两侧,当该连杆组20相对于该架体10枢摆,该座垫40与该曲柄齿盘组50受到该连杆组20连动而靠近或远离该架体10。
该架体10包括一前段11与一后段12,该后段12可枢摆地连接该前段11,使得该前段11与该后段12能够以一第一旋转轴L1为轴心相对枢摆。该前段11包括一头管部111,该头管部111设置于该前段11远离该后段12的一端。该后段12包括一第一枢接部121、一第二枢接部122、一第一定位部123、一第二定位部124、一扣合部125与一止挡部126,该第一枢接部121位于该后段12远离该前段11的一端,该第二枢接部122、该第一定位部123与该第二定位部124位于该后段12邻近该前段11的一端,且该第二枢接部122位于该第一定位部123与该第二定位部124之间,该扣合部125设置于该后段12邻近该前段11的一端面并可脱离地连接该前段11,该止挡部126突出地设置于该后段12并邻近于该第一枢接部121远离该第二枢接部122的一端,该止挡部126能够抵顶该连杆组20。该第一定位部123具有一第一容孔1231,且该第二定位部124具有一第二容孔1241,该第一容孔1231与该第二容孔1241分别凹设于该后段12的同一侧面。
该连杆组20包括一第一连杆21、一第二连杆22与一第三连杆23,该第一连杆21与该第三连杆23分别枢接该架体10的后段12,该第二连杆22相反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连杆21与该第三连杆23,该定位件30设置于该第一连杆21相反于该第二连杆22的一端并选择性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123或该第二定位部124,该座垫40设置于该第三连杆23相反于该第二连杆22的一端,该曲柄齿盘组50设置于该第二连杆22。
该第一连杆21包括一第一延伸段211、一第二延伸段212、一第三枢接部213、一第四枢接部214与一穿孔215,该第三枢接部213设置于该第一延伸段211与该第二延伸段212之间,该第一延伸段211与该第二延伸段212之间形成一第一夹角,该第四枢接部214设置于该第一延伸段211相反于该第二延伸段212的一端,该穿孔215贯穿该第二延伸段212相反于该第一延伸段211的一端,该第三枢接部213枢接该第二枢接部122,使得该第一连杆21能够以一第二旋转轴L2为轴心相对于该架体10的后段12枢摆。
该第二连杆22包括一第五枢接部221与一第六枢接部222,该第五枢接部221与该第六枢接部222分别设置于该第二连杆22相反两端,且该曲柄齿盘组50设置于该第二连杆22的第五枢接部221与第六枢接部222之间,该第五枢接部221枢接该第四枢接部214,使得该第一连杆21与该第二连杆22能够以一第三旋转轴L3为轴心相对枢摆。
该第三连杆23包括一第一杆段231、一第二杆段232、一第七枢接部233与一第八枢接部234,该第七枢接部233设置于该第一杆段231与该第二杆段232之间,该第一杆段231与该第二杆段232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该第八枢接部234设置于该第一杆段231相反于该第二杆段232的一端,该座垫40设置于该第二杆段232相反于该第一杆段231一端,该第七枢接部233枢接该第一枢接部121,使得该第三连杆23能够以一第四旋转轴L4为轴心相对于该架体10的后段12枢摆,该第八枢接部234枢接该第六枢接部222,使得该第二连杆22与该第三连杆23能够以一第五旋转轴L5为轴心相对枢摆。
该定位件30包括一定位凸部31、一穿伸部32与一柄部33,该穿伸部32设置于该定位凸部31与该柄部33之间,该穿伸部32穿设该穿孔215,且该定位凸部31选择性地伸入该第一容孔1231或该第二容孔1241。
该折迭装置1能够于一展开位置(图3)与一收折位置(图5)之间变换。当该折迭装置1位于该展开位置,该定位件30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123,且该定位凸部31伸入该第一容孔1231,该第三连杆23抵靠该止挡部126,该第一杆段231与该架体10的后段12之间相隔一角度,该扣合部125扣合该前段11,该第二连杆22、该座垫40与该曲柄齿盘组50远离该架体10的后段12。当该折迭装置1由该展开位置转变至收折位置时,用户握持该柄部33而将该定位凸部31脱离该第一容孔1231,并将该定位件30朝向该第二容孔1241的方向移动,该第一连杆21与该第三连杆23相对于该后段12枢摆,且该第三连杆23逐渐远离该止挡部126,接着将该前段11脱离该扣合部125,使得该前段11相对于该后段12朝向远离该扣合部125的方向枢摆,该第二连杆22、该座垫40与该曲柄齿盘组50逐渐靠近该后段12。当该折迭装置1位于该收折位置时,该定位件30定位于该第二定位部124,且该定位凸部31伸入该第二容孔1241,该第三连杆23远离该止挡部126,该第一杆段231平行于该架体10的后段12,该前段11脱离该扣合部125并于该后段12之间相隔一角度,该座垫40位于该后段12邻近该前段11的一端,该第二连杆22、该座垫40与该曲柄齿盘组50靠近该架体10的后段12。
于本实施例中,该止挡部126的数量为二个,该二止挡部126分别突出地设置于该后段12相反两侧,该第三连杆23的数量为二个,该二第三连杆23分别位于该后段12相反两侧,且该二第七枢接部233分别枢接该第一枢接部121相反两侧,该二第八枢接部234分别枢接该第六枢接部222相反两侧,该二第三连杆23相对于该后段12枢摆而能够抵靠该二止挡部126,该连杆组20包括一第四连杆24,该第四连杆24分别枢接该第二枢接部122与该第五枢接部221并位于该后段12相反于该第一连杆21的一侧,该第一旋转轴L1、该第二旋转轴L2、该第三旋转轴L3、该第四旋转轴L4与该第五旋转轴L5互相平行。
于本实施例中,一前叉A可旋转地设置于该前段11的头管部111,且该前叉A相反两端分别设置一前轮B与一把手C,该把手C供使用者握持,该座垫40供使用者乘坐,一后叉D设置于该后段12相反于该前段11的一端,且该后叉D设置一后轮E,二踏板F设置于该曲柄齿盘组50并供使用者踩踏。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当该折迭装置1位于该展开位置,该定位件30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123,且该定位凸部31伸入该第一容孔1231,该第三连杆23抵靠该止挡部126,该第一杆段231与该架体10的后段12之间相隔一角度,该扣合部125扣合该前段11,该第二连杆22、该座垫40与该曲柄齿盘组50远离该架体10的后段12。当该折迭装置1由该展开位置转变至收折位置时,用户握持该柄部33而将该定位凸部31脱离该第一容孔1231,并将该定位件30朝向该第二容孔1241的方向移动,该第一连杆21与该第三连杆23相对于该后段12枢摆,且该第三连杆23逐渐远离该止挡部126,接着将该前段11脱离该扣合部125,使得该前段11相对于该后段12朝向远离该扣合部125的方向枢摆,该第二连杆22、该座垫40与该曲柄齿盘组50逐渐靠近该后段12。当该折迭装置1位于该收折位置时,该定位件30定位于该第二定位部124,且该定位凸部31伸入该第二容孔1241,该第三连杆23远离该止挡部126,该第一杆段231平行于该架体10的后段12,该前段11脱离该扣合部125并于该后段12之间相隔一角度,该座垫40位于该后段12邻近该前段11的一端,该第二连杆22、该座垫40与该曲柄齿盘组50靠近该架体10的后段12。
2.藉由该折迭装置1设置于折迭车并能够于该展开位置与该收折位置之间变换,当该折迭装置1位于该展开位置,用户能够骑乘折迭车,当该折迭装置1位于该收折位置,该第二连杆22、该座垫40与该曲柄齿盘组50靠近该架体10,且该前轮B靠近该后轮E,进而缩小该折迭车的体积。使得使用者能够骑乘或轻易地携带具有该折迭装置1的折迭车。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架体,其包括一第一枢接部、一第二枢接部、一第一定位部与一第二定位部;
一连杆组,其包括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与一第三连杆,该第一连杆包括一第三枢接部与一第四枢接部,该第三枢接部枢接该第二枢接部,该第二连杆包括一第五枢接部与一第六枢接部,该第五枢接部枢接该第四枢接部,该第三连杆包括一第七枢接部与一第八枢接部,该第七枢接部枢接该第一枢接部,该第八枢接部枢接该第六枢接部;
一定位件,其设置于该连杆组并选择性地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或该第二定位部,
一座垫,其设置于该第三连杆,且该第七枢接部位于该座垫与该第八枢接部之间;
一曲柄齿盘组,其设置于该第二连杆;
该折迭装置能够于一展开位置与一收折位置之间变换,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展开位置,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该第二连杆、该座垫与该曲柄齿盘组远离该架体,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收折位置,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二定位部,该第二连杆、该座垫与该曲柄齿盘组靠近该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枢接部位于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之间,该第一连杆包括一第一延伸段与一第二延伸段,该第三枢接部设置于该第一延伸段与该第二延伸段之间,该第一延伸段与该第二延伸段之间形成一第一夹角,该第四枢接部设置于该第一延伸段相反于该第二延伸段的一端,该定位件设置于该第二延伸段相反于该第一延伸段的一端并能够相对于该第二延伸段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具有一第一容孔,该第二定位部具有一第二容孔,该第一连杆具有一穿孔,该穿孔贯穿该第二延伸部相反于该第一延伸部的一端,该定位件包括一定位凸部、一穿伸部与一柄部,该穿伸部设置于该定位凸部与该柄部之间,该穿伸部穿设该穿孔,且该定位凸部选择性地伸入该第一容孔或该第二容孔,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展开位置,该定位凸部伸入该第一容孔,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收折位置,该定位凸部伸入该第二容孔。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包括一前段与一后段,该后段可枢摆地连接该前段并包括一扣合部,该扣合部设置于该后段邻近该前段的一端面并可脱离地连接该前段,该第一枢接部位于该后段远离该前段的一端,该第二枢接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位于该后段邻近该前段的一端,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展开位置,该扣合部连接该前段,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收折位置,该前段脱离该扣合部并与该后段之间相隔一角度,该座垫位于该后段邻近该前段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连杆包括一第一杆段与一第二杆段,该第七枢接部设置于该第一杆段与该第二杆段之间,该第一杆段与该第二杆段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该第八枢接部设置于该第一杆段相反于该第二杆段的一端,该座垫设置于该第二杆段相反于该第一杆段的一端,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展开位置,该第一杆段与该架体的后段之间相隔一角度,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收折位置,该第一杆段平行于该架体的后段。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包括一止挡部,该止挡部突出地设置于该后段并邻近于该第一枢接部远离该第二枢接部的一端,该第三连杆相对于该后段枢摆而能够抵靠该止挡部,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展开位置,该第三连杆抵靠该止挡部,当该折迭装置位于该收折位置,该第三连杆远离该止挡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挡部的数量为二个,该二止挡部分别突出地设置于该后段相反两侧,该第三连杆的数量为二个,该二第三连杆分别位于该后段相反两侧,且该二第七枢接部分别枢接该第一枢接部相反两侧,该二第八枢接部分别枢接该第六枢接部相反两侧,该二第三连杆相对于该后段枢摆而能够抵靠该二止挡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曲柄齿盘组设置于该第二连杆的第五枢接部与第六枢接部之间。
CN201610654512.9A 2016-08-10 2016-08-10 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 Pending CN107719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4512.9A CN107719554A (zh) 2016-08-10 2016-08-10 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4512.9A CN107719554A (zh) 2016-08-10 2016-08-10 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9554A true CN107719554A (zh) 2018-02-23

Family

ID=6120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4512.9A Pending CN107719554A (zh) 2016-08-10 2016-08-10 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1955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4237A1 (en) * 2005-04-27 2006-11-02 Louis Chuang Collapsible bicycle
CN2868828Y (zh) * 2005-12-31 2007-02-14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WO2011161335A1 (fr) * 2010-06-25 2011-12-29 Henri Bigot Bicyclette pliable
TWM514427U (zh) * 2015-06-02 2015-12-21 Lekuma Technology Inc 折疊自行車結構
CN105711714A (zh) * 2014-12-03 2016-06-29 乐酷马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折叠式二轮车
CN206031641U (zh) * 2016-08-10 2017-03-22 乐酷马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能够设置于折叠车的折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4237A1 (en) * 2005-04-27 2006-11-02 Louis Chuang Collapsible bicycle
CN2868828Y (zh) * 2005-12-31 2007-02-14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WO2011161335A1 (fr) * 2010-06-25 2011-12-29 Henri Bigot Bicyclette pliable
CN105711714A (zh) * 2014-12-03 2016-06-29 乐酷马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折叠式二轮车
TWM514427U (zh) * 2015-06-02 2015-12-21 Lekuma Technology Inc 折疊自行車結構
CN206031641U (zh) * 2016-08-10 2017-03-22 乐酷马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能够设置于折叠车的折叠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81660B1 (en) Easy-to-assemble multipurpose pushbike
CN206031641U (zh) 能够设置于折叠车的折叠装置
CN2931261Y (zh) 一种可折叠的儿童三轮车
CN107719554A (zh) 能够设置于折迭车的折迭装置
CN107776794A (zh) 一种折叠式多功能儿童滑板车
TWI246490B (en) Bike's front wheel driving device
KR20120037835A (ko) 범용 접철식 자전거
CN105836013A (zh) 一种可变形滑板车
CN103010372B (zh) 滑板车
CN103612697A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CN106882318A (zh) 一种双驱动儿童自行车
CN106043557A (zh) 一种带有拖行轮的滑板车
CN207257745U (zh) 一种可翻转的童车前轮轮座结构
CN101797946B (zh) 一种迷你折叠代步车
CN201665289U (zh) 非直接式自行车摆头结构
CN101549729B (zh) 手提电脑包式电动车
CN204821918U (zh) 折叠自行车结构
CN106275198A (zh) 折叠自行车结构
CN102745290B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206202546U (zh) 儿童滑板车
CN203294255U (zh) 立式滑行车
CN206202545U (zh) 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儿童滑板车
TWI312750B (zh)
CN205686545U (zh) 一种带有拖行轮的滑板车
CN206125232U (zh) 一种适合初学者使用的教学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