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10584B - 电动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10584B
CN107710584B CN201680028195.8A CN201680028195A CN107710584B CN 107710584 B CN107710584 B CN 107710584B CN 201680028195 A CN201680028195 A CN 201680028195A CN 107710584 B CN107710584 B CN 107710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control
power switching
elements
igbts
i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81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10584A (zh
Inventor
牧村雄基
矢内丈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dian Auto Part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dian Auto Parts Co filed Critical Sandian Auto Parts Co
Publication of CN107710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0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10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0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24Control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group of groups F04B27/02 - F04B27/22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电动压缩机中,逆变器(5)具有对多个功率开关元件(Q1~Q6)的驱动进行控制的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在多个功率开关元件(Q1~Q6)中,在使其电源侧元件与接地侧元件相对并且使其端子部(T)与同一相的一对功率开关元件每个相对的状态下,分别配置于划分壁部(6)的第二空间(S2)侧壁面中的、避开包含与支承部(6a)对应的部分(6b)的带状区域(6c)的部分。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配置于带状区域(6c)的上方。

Description

电动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用空调装置等中用于制冷剂的压缩并且一体地设有逆变器的电动压缩机(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特别地涉及构成逆变器的多个功率开关元件及其驱动控制用元件的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电动压缩机,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压缩机。这种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压缩机包括逆变器,利用逆变器将来自电池的直流电转换成三相交流电,并且向压缩机构驱动用的电动机供电。详细而言,上述电动压缩机的壳体内通过划分壁部被划分成对压缩机构及电动机进行收容的第一空间和对逆变器进行收容的第二空间。另外,上述逆变器包括对向电动机施加电压进行控制的多个功率开关元件。对于上述功率开关元件,要求对由其发热导致的温度上升进行抑制。
因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压缩机中,多个功率开关元件紧贴地排列于划分壁部的壁面上。也就是说,由于在被上述划分壁部隔开的第一空间供给有吸入制冷剂,划分壁部被冷却,因此,使多个功率开关元件配置于划分壁部的第二空间侧壁面。详细而言,在划分壁部的第二空间侧壁面中的、与电动机的驱动轴对应的部分周围,呈放射状地配置有多个功率开关元件。这样,以避开划分壁部中的不易散热部分的方式配置有各功率开关元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759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压缩机中,由于多个功率开关元件以上述方式呈放射状地配置,因此,功率开关元件俯视在驱动轴的周向散开地配置。因而,大电流路径的功率开关元件间的配线长度变长,其结果是,存在成为噪声的原因的寄生电感分量变大的可能性。
另外,在这种电动压缩机的各功率开关元件,分别连接有开关控制用的驱动控制用元件。因而,若上述驱动控制用元件与功率开关元件之间的配线长度变长,则寄生电感分量变大。因而,要求将功率开关元件间的配线长度、功率开关元件与驱动控制用元件之间的配线长度设置得比较短。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压缩机,该电动压缩机能够通过确保对功率开关元件的冷却性能并抑制寄生电感分量增大,减少噪声的产生。
解决技术问题所使用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动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上述压缩机构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电动机,上述电动机对上述压缩机构进行驱动;逆变器,上述逆变器具有多个功率开关元件;壳体,上述壳体将上述压缩机构、上述电动机及上述逆变器收容于内部;以及划分壁部,上述划分壁部将上述壳体的内部划分为对上述压缩机构及上述电动机进行收容的第一空间和对上述逆变器进行收容的第二空间,并且具有对上述电动机的驱动轴的一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上述逆变器具有对上述多个功率开关元件的驱动进行控制的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在上述多个功率开关元件中,使电源侧元件与接地侧元件相对并且使端子部与同一相的一对功率开关元件相对,并将上述多个功率开关元件分别配置于上述划分壁部的第二空间侧壁面中的、避开包含与上述支承部对应的部分的带状区域的部分。上述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配置于上述带状区域的上方。上述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中的同一相的一对驱动控制用元件配置于上述带状区域中的、控制对象的上述一对功率开关元件间的部分的上方。
发明效果
在上述电动压缩机中,由于能够将电源侧的功率开关元件、接地侧的功率开关元件分别相邻地排列,因此,能够缩短上述电源侧的功率开关元件间的配线长度、接地侧的功率开关元件间的配线长度。此外,在上述电动压缩机中,由于能够以使端子部相对的方式将同一相的一对功率开关元件排列,因此,能够缩短同一相的一对功率开关元件间的配线长度。然后,在上述电动压缩机中,由于是将各功率开关元件配置于划分壁部中的避开包含不易散热部分的带状区域的部分的结构,因此,能够确保对功率开关元件的冷却性能。
此外,通过将驱动控制用元件配置于上述带状区域的上方,从而能够将驱动控制用元件俯视排列于电源侧的功率开关元件与接地侧的功率开关元件之间。其结果是,在上述电动压缩机中,也能够缩短驱动控制用元件和功率开关元件之间的配线长度。
这样,能够提供一种电动压缩机,该电动压缩机不仅能够通过对功率开关元件及其驱动控制用元件的配置结构进行改进,从而确保对功率开关元件的冷却性能,而且能够通过抑制寄生电感分量的增大,从而容易地减少噪声的产生。
此外,设置成如下结构:上述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中的同一相的一对驱动控制用元件配置于上述带状区域中的、控制对象的上述一对功率开关元件间的部分的上方。藉此,对于各相的每个桥臂,能够将一对驱动控制用元件俯视配置于一对功率开关元件之间。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缩短驱动控制用元件与功率开关元件之间的配线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的示意的外观的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的示意的电路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功率开关元件配置于划分壁部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在图3中还安装有母线部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在图4中还安装有驱动控制基板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A-A线向视的、包括逆变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的外观的示意。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1例如设于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将上述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吸入、压缩并排出。电动压缩机1是所谓的逆变器一体型的电动压缩机,包括壳体2、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3、对压缩机构3进行驱动的电动机4、用于向电动机4供电的逆变器5以及划分壁部6。
上述壳体2将压缩机构3、电动机4以及逆变器5收容于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包括主壳体2a、逆变器壳体2b以及盖构件2c、2d。上述构件(2a~2d)被螺栓等一体地紧固。另外,在壳体2的外周,适当地形成有用于向车辆安装的安装部2e(参照后述的图3~图5),在图1中,为了图的简化,省略了该安装部2e的图示。
在上述主壳体2a内,收容有压缩机构3和电动机4。压缩机构3和电动机4沿着电动机4的驱动轴4a的中心轴线X串联地配置。
在上述逆变器壳体2b内,收容有逆变器5。
这样,在壳体2内,电动机4配置于压缩机构3与逆变器5之间的位置。
在此,逆变器壳体2b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其一端侧一体形成有划分壁部6。逆变器壳体2b的另一端侧的开口部被盖构件2d封闭。
上述划分壁部6将壳体2的内部划分成对压缩机构3及电动机4进行收容的第一空间S1和对逆变器5进行收容的第二空间S2,并且具有对电动机4的驱动轴4a的一端部(逆变器侧端部)进行支承(即,能转动地轴支承)的圆筒状的支承部6a。支承部6a从划分壁部6的第一空间S1侧壁面的中央部向第一空间S1侧突出,其圆筒内周面的形状以与驱动轴4a的上述一端部的外周面的形状配合的方式适当形成。上述圆筒状的支承部6a以使其中心轴与驱动轴4a的中心轴线X配合的方式形成。在上述支承部6a内插入有驱动轴4a的一端部。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主壳体2a的外周壁设有制冷剂的吸入口。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制冷剂在流过第一空间S1之后,被吸入至压缩机构3内。因而,第一空间S1内、划分壁部6以及主壳体2a等的与制冷剂接触的部分被吸入制冷剂冷却。被压缩机构3压缩的制冷剂从排出口(未图示)排出。由于上述吸入制冷剂不流入支承部6a的圆筒内部,因此,划分壁部6中的形成有支承部6a的部分很难被冷却。
另外,来自逆变器5的交流电经由与后述的输出端子9(参照后述的图4及图5)连接的省略了图示的密闭端子以及与密闭端子连接的导线,并被供给至电动机4。上述密闭端子气液密地贯通划分壁部6。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包括逆变器5的电路的示意图。
逆变器5是将来自省略了图示的电池等外部电源的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并向电动机4供电的构件。逆变器5作为其回路构成部件,包括平滑用的电容器51、功率开关元件组52以及功率开关元件组控制电路53。
上述功率开关元件组52具有作为多个功率开关元件的相同的绝缘栅极型双极晶体管(以下,称为“IGBT”;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er)Q1~Q6。
对功率开关元件组52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功率开关元件组52利用PWM控制将来自电容器51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向电动机4供给。功率开关元件组52在电容器51的电源侧线和接地侧线之间并联地包括U相桥臂、V相桥臂以及W相桥臂。上述PWM控制是为了拟似地获得正弦波而在一定周期内产生调制了脉冲宽度的电压的控制。
U相桥臂在电容器51的电源侧线和接地侧线之间串联地包括两个IGBT(Q1、Q2)。
V相桥臂在电容器51的电源侧线和接地侧线之间串联地包括两个IGBT(Q3、Q4)。
W相桥臂在电容器51的电源侧线和接地侧线之间串联地包括两个IGBT(Q5、Q6)。
在本实施方式中,IGBT(Q1、Q3、Q5)相当于本发明的“电源侧元件”,IGBT(Q2、Q4、Q6)相当于本发明的“接地侧元件”,IGBT(Q1、Q2)、IGBT(Q3、Q4)、IGBT(Q5、Q6)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同一相的一对功率开关元件”。
U、V、W各相桥臂的中间点与一端被星形接线的电动机4的U、V、W各相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即,IGBT(Q1、Q2)的中间点与U相线圈连接,IGBT(Q3、Q4)的中间点与V相线圈连接,IGBT(Q5、Q6)的中间点与W相线圈连接。
逆变器5通过与向U、V、W各相的正弦波电压配合,对各相桥臂的电源侧的IGBT(Q1、Q3、Q5)的接通期间与接地侧的IGBT(Q2、Q4、Q6)的接通期间的比率进行控制,从而产生拟似的交流电压。
功率开关元件组控制电路53基于来自外部的车辆空调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对IGBT(Q1~Q6)进行控制,从而使电动机4驱动。功率开关元件组控制电路53包括微机部53a和对IGBT(Q1~Q6)的驱动直接进行控制的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
上述微机部53a基于来自上述车辆空调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等,向各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输出控制信号,并且对各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的驱动进行控制。
上述各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基于来自微机部53a的控制信号进行驱动,分别对控制对象IGBT(Q1~Q6中的任一个元件)的驱动直接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控制用元件U1与IGBT Q1连接,驱动控制用元件U2与IGBT Q2连接,驱动控制用元件U3与IGBTQ3连接,驱动控制用元件U4与IGBT Q4连接,驱动控制用元件U5与IGBT Q5连接,驱动控制用元件U6与IGBT Q6连接。详细而言,各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与控制对象的IGBT的栅极端子G以及发射器电极端子E侧连接。
这样,逆变器5具有多个功率开关元件(Q1~Q6)、对各功率开关元件(Q1~Q6)的驱动直接进行控制的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和对各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的驱动进行控制的微机部53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5具有母线部7和驱动控制基板8。
图3是用于说明逆变器外壳2b内的多个IGBT(Q1~Q6)配置于划分壁部6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在图3中还安装有母线部7的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在图4中还安装有驱动控制基板8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A-A线向视截面的包括逆变器5的主要部分截面的示意主要部分剖视图。参照这些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逆变器5的结构、母线部7以及驱动控制基板8的结构、多个IGBT(Q1~Q6)以及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的配置结构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6中示出了IGBT(Q3、Q4)以及驱动控制用元件(U3、U4),但关于IGBT(Q1、Q2)以及驱动控制用元件(U1、U2)、IGBT(Q5、Q6)以及驱动控制用元件(U5、U6),也具有与图6所示的截面形状相同的形状,并且相同地配置。
首先,对逆变器5的结构进行说明。
逆变器5具有从划分壁部6侧,以多个IGBT(Q1~Q6)、母线部7、驱动控制基板8的顺序,使多个IGBT(Q1~Q6)、母线部7、驱动控制基板8层叠的层叠结构。各IGBT(Q1~Q6)如图3及图6所示配置于划分壁部6的第二空间S2侧壁面(详细而言是后述的绝缘片10)上,母线部7如图4及图6所示配置于各IGBT(Q1~Q6)的上方,驱动控制基板8如图5及图6所示配置于母线部7的上方。这样,逆变器5具有层叠结构。
接着,对母线部7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母线部7形成为适当形状,并具有多个母线7a和母线部主体7b,其中,多个母线7a作为逆变器5内的配线的一部分,上述母线部主体7b由树脂材料构成,通过嵌件成型使多个母线(7a1~7a6)7a一体化。
上述母线7a由导电性的薄板件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母线7a分割形成为电源侧(高电压+侧)的母线7a1、接地侧(高电压-侧)的母线7a2、7a3以及供电侧(向电动机4供电用)的母线7a4、7a5、7a6。
上述母线7a1构成位于省略了图示的直流电的+侧的输入端子(电源端子)与作为电源侧元件的IGBT(Q1、Q3、Q5)之间的配线的一部分。母线7a1的与IGBT的连接侧分岔成三个并且朝向上方弯曲地形成,输入端子侧的端部也朝向上方弯曲地形成。
上述母线7a2构成位于接地端子(未图示)与IGBT(Q2、Q4、Q6)之间的配线中的、靠近IGBT(Q2、Q4、Q6)的配线的一部分。母线7a2形成为具有平板部和从平板部分岔成三个的分岔部。
上述母线7a3构成位于接地端子与IGBT(Q2、Q4、Q6)之间的配线中的、靠近接地端子的配线的一部分。母线7a3的两端朝上方弯曲地形成。
各母线7a1及7a3的弯曲的两端部从母线部主体7b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被插入形成于驱动控制基板8的适当位置的贯通孔,并且被锡焊连接。
母线7a2的分岔部的端部从母线部主体7b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被插入形成于驱动控制基板8的适当位置的贯通孔,并且被锡焊连接。
上述母线7a4构成位于三相交流电的U相输出端子9与IGBT(Q1、Q2)的中间点之间的配线的一部分,上述母线7a5构成位于三相交流电的V相输出端子9与IGBT(Q3、Q4)的中间点之间的配线的一部分,上述母线7a6构成位于三相交流电的W相输出端子9与IGBT(Q5、Q6)的中间点之间的配线的一部分。各母线7a4、7a5、7a6各自的两端朝向上方弯曲地形成。
各母线7a4~7a6的IGBT侧的端部从母线部主体7b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被插入形成于驱动控制基板8的适当位置的贯通孔,并且被锡焊连接。各母线7a4~7a6的输出端子9侧的端部从母线部主体7b的上表面部朝向上方突出,与输出端子9连接。
上述母线部主体7b由树脂材料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在母线部主体7b,例如在其上表面侧以及下表面侧分别形成有槽部7b1,在外缘部的适当位置形成多个安装部7b2(在附图中为7个),并且在与各IGBT(Q1~Q6)的各端子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7b3。在安装部7b2形成有螺栓贯穿用的贯通孔。另外,各贯通孔7b3例如形成于每一个IGBT,能将各端子(栅极端子G、集电极端子C、发射极端子E)插通,形成为长孔状。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7b3形成于六个部位。另外,贯通孔7b3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适当个数的IGBT为单位来形成,也可以形成于每个端子
接着,对驱动控制基板8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驱动控制基板8是配置于各IGBT(Q1~Q6)上方的基板,其以基板面平行于划分壁部6的第二空间S2侧壁面的方式配置。在上述驱动控制基板8安装有电容器51、微机部53a以及各驱动控制元件(U1~U6)等各电路元件,并且形成有成为图2所示的配线路径中的、由各母线7a1~7a6(参照图4)构成的配线路径以外的配线的配线图案。
在驱动控制基板8的、与母线部主体7b的安装部7b2的贯通孔配合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另外,在划分壁部6,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与安装部7b2的贯通孔配合的位置形成有螺纹孔(盲孔)。驱动控制基板8以及母线部主体7b在使各自的贯通孔的位置对齐地配置的状态下,使螺栓(未图示)插入各贯通孔。其结果是,驱动控制基板8以及母线部主体7b被夹在上述螺栓头部与划分壁部6之间,并且被安装于划分壁部6。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控制基板8由多个基板层叠而构成。在图6中,为了简化附图,没有示出各层的区别。驱动控制基板8例如由6层构成,在各层基板适当形成有配线图案等。
接着,对多个IGBT(Q1~Q6)的配置结构进行说明。
在多个IGBT(Q1~Q6)中,使作为电源侧元件的IGBT(Q1、Q3、Q5)与作为接地侧元件的IGBT(Q2、Q4、Q6)相对,多个IGBT(Q1~Q6)分别配置于划分壁部6的第二空间S2侧壁面中的、避开包含与支承部6a对应的部分6b的带状区域6c的部分。另外,多个IGBT(Q1~Q6)以使供各端子(G、C、E)突出形成的端子部T与同一相的一对IGBT每一个相对的方式配置。在各IGBT(Q1~Q6)的底面和划分壁部6的第二空间S2侧壁面之间设有绝缘片10。各IGBT(Q1~Q6)经由上述绝缘片10通过省略了图示的螺栓等紧贴安装于划分壁部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IGBT(Q1、Q2)以将端子部T的位置相互对齐的方式配置,IGBT(Q3、Q4)也以将端子部T的位置相互对齐的方式配置,IGBT(Q5、Q6)还以将端子部T的位置相互对齐的方式配置。换言之,在各IGBT(Q1~Q6)中,以使电源侧元件(Q1、Q3、Q5)的栅极端子G与接地侧端子(Q2、Q4、Q6)的发射极端子E相对,使电源侧元件的集电极端子C与接地侧端子的集电极端子C相对,使电源侧元件的发射极端子E与接地侧端子的栅极端子G相对的方式,将各端子的位置对齐配置。
各IGBT(Q1~Q6)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以使各端子(G、C、E)从其一侧部(端子部T)向带状区域6c一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各端子(G、C、E)的带状区域6c侧的端部朝向上方(驱动控制基板8侧)弯曲地形成,经由母线部7的贯通孔7b3向母线部7的上方突出,被插入形成于驱动控制基板8的适当位置的贯通孔,并且进行锡焊连接。
接着,对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的配置结构进行说明。
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配置于带状区域6c的上方。也就是说,各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俯视配置于电源侧元件(Q1、Q3、Q5)与接地侧元件(Q2、Q4、Q6)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中的同一相的一对驱动控制用元件配置于带状区域6c中的控制对象的一对IGBT间的部分的上方。也就是说,U1、U2配置于带状区域6c中的IGBT(Q1、Q2)间的部分的上方,U3、U4配置于带状区域6c中的IGBT(Q3、Q4)间的部分的上方,U5、U6配置于带状区域6c中的IGBT(Q5、Q6)间的部分的上方。
详细而言,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安装于驱动控制基板8中的带状区域6c上方的部分。更具体而言,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安装于驱动控制基板8的上表面侧(与母线部7相反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驱动控制用元件(U1和U2、U3和U4、U5和U6)各自以将由适当材质构成的绝缘部d夹住的方式一体形成,并且以使各端子部靠近IGBT侧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对于同一相每一个进行单元化。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1,由于能够将作为电源侧元件的IGBT(Q1、Q3、Q5)各自相邻地排列,因此,能够缩短IGBT(Q1、Q3、Q5)间的配线长度,由于能够将作为接地侧元件的IGBT(Q2、Q4、Q6)各自相邻地排列,因此,能够缩短IGBT(Q2、Q4、Q6)间的配线长度。另外,由于能够将同一相的一对IGBT(也就是说,IGBT(Q1、Q2)、IGBT(Q3、Q4)、IGBT(Q5、Q6))以使其端子部T相对的方式排列,因此,能够缩短IGBT(Q1、Q2)间、IGBT(Q3、Q4)间以及IGBT(Q5、Q6)间的配线长度。然后,由于是将各IGBT(Q1~Q6)配置于划分壁部6中的避开包含不易散热部分(即、部分6b)的带状区域6c的部分的结构,因此,能够确保对各IGBT(Q1~Q6)的冷却性能。
此外,通过将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配置于带状区域6c的上方,从而能够将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俯视排列于IGBT(Q1、Q3、Q5)与IGBT(Q2、Q4、Q6)之间。其结果是,能够缩短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与IGBT(Q1~Q6)之间的配线长度。
这样,能够提供一种电动压缩机1,该电动压缩机1不仅能够通过对作为功率开关元件的IGBT(Q1~Q6)及其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的配置结构进行改进,从而确保对功率开关元件的冷却性能,而且能够通过抑制寄生电感分量的增大,从而容易地减少噪声的产生。
此外,由于能够有效利用第二空间S2中的不易散热部分(6b)的上方的空间来配置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因此,能够实现逆变器壳体2b的紧凑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中的同一相的一对驱动控制用元件(U1和U2、U3和U4、U5和U6)形成为分别配置于带状区域6c中的控制对象的一对IGBT间的部分上方的结构。藉此,对于U、V、W相的桥臂每一个,能够将一对驱动控制用元件俯视配置于一对IGBT之间。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缩短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与IGBT(Q1~Q6)之间的配线长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驱动控制用元件(U1和U2、U3和U4、U5和U6)形成为以将绝缘部d夹住的方式一体形成并且以使各端子部T靠近IGBT侧的方式形成的结构。藉此,除了能够进一步缩短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与IGBT(Q1~Q6)之间的配线长度之外,还能够抑制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的设置面积的增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5具有配置于IGBT(Q1~Q6)的上方的驱动控制基板8,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形成为安装于驱动控制基板8中的带状区域6c上方的部分的结构。藉此,在使驱动控制基板8以跨越作为电源侧元件的IGBT(Q1、Q3、Q5)与作为接地侧元件的IGBT(Q2、Q4、Q6)之间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将各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俯视配置于IGBT(Q1、Q3、Q5)与IGBT(Q2、Q4、Q6)之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控制基板8由多个基板层叠而构成。藉此,能够将配线图案形成为立体的(层状),能够实现基板面积的紧凑化。另外,即使在不得不使形成于驱动控制基板8的配线图案俯视交叉的情况下,通过使交叉的各配线的配线图案形成层互不相同并且在交叉部分的层间设置绝缘性物质,从而能够确保适当的绝缘性能,并且能够实现基板面积的紧凑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对于同一相每一个一体地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驱动控制用元件(U1~U6)也可以一体形成有将上述绝缘部d分别夹住的三对驱动控制用元件(U1和U2、U3和U4、U5和U6),以构成为一个驱动控制用元件单元。
另外,驱动控制用基板8虽然是由多个基板层叠而成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单层。
另外,同一相的一对IGBT虽然是以将端子部T的位置互相对齐的方式配置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使端子部T的位置错开的方式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最好使IGBT(Q1、Q3、Q5)的发射极端子E和IGBT(Q2、Q4、Q6)的集电极端子C以互相相对的方式整体错开地配置。藉此,能够使从IGBT(Q1、Q3、Q5)的发射极端子E到IGBT(Q2、Q4、Q6)的集电极端子C的配线长度形成得更短。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能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进一步的变形及改变,这点是自不待言的。
符号说明
1·····电动压缩机
2·····壳体
3·····压缩机构、
4·····电动机
4a····驱动轴
5·····逆变器
6·····划分壁部
6a·····支承部
6b····与支承部对应的部分
6c····带状区域
8·····驱动控制基板
U1~U6···驱动控制用元件
d·····绝缘部
Q1~Q6···功率开关元件
S1····第一空间
S2····第二空间
T·····端子部。

Claims (4)

1.一种电动压缩机,包括:
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对所述压缩机构进行驱动;
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具有多个功率开关元件;
壳体,所述壳体将所述压缩机构、所述电动机及所述逆变器收容于内部;以及
划分壁部,所述划分壁部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划分为对所述压缩机构及所述电动机进行收容的第一空间和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收容的第二空间,并且具有对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轴的一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具有对所述多个功率开关元件的驱动进行控制的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
在所述多个功率开关元件中,使电源侧元件与接地侧元件相对并且使端子部与同一相的一对功率开关元件相对,并将所述多个功率开关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划分壁部的第二空间侧壁面中的、避开包含与所述支承部对应的部分的带状区域的部分,
所述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配置于所述带状区域的上方,
所述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中的同一相的一对驱动控制用元件配置于所述带状区域中的、控制对象的所述一对功率开关元件间的部分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驱动控制用元件以将绝缘部夹住的方式一体形成,并且以使各端子部靠近功率开关元件的方式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具有配置于所述多个功率开关元件的上方的驱动控制基板,
所述多个驱动控制用元件安装于所述驱动控制基板中的所述带状区域的上方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控制基板由多个基板层叠而构成。
CN201680028195.8A 2015-05-19 2016-05-11 电动压缩机 Active CN1077105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1955A JP6545527B2 (ja) 2015-05-19 2015-05-19 電動圧縮機
JP2015-101955 2015-05-19
PCT/JP2016/064034 WO2016185975A1 (ja) 2015-05-19 2016-05-11 電動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0584A CN107710584A (zh) 2018-02-16
CN107710584B true CN107710584B (zh) 2020-01-21

Family

ID=57320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8195.8A Active CN107710584B (zh) 2015-05-19 2016-05-11 电动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45527B2 (zh)
CN (1) CN107710584B (zh)
DE (1) DE112016002256B4 (zh)
WO (1) WO2016185975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6270A1 (ja) * 2006-01-30 2007-08-02 Sanden Corporation 電動圧縮機及び該電動圧縮機を用いた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CN101463821A (zh) * 2007-12-18 2009-06-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
CN103403473A (zh) * 2011-02-07 2013-11-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装置、热泵系统和三相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JP2014101823A (ja) * 2012-11-21 2014-06-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ヒートシンクを有する機器
CN104302912A (zh) * 2012-05-18 2015-01-21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电动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8917B2 (ja) 2009-05-29 2013-10-09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JP6289025B2 (ja) 2013-10-22 2018-03-07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動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6270A1 (ja) * 2006-01-30 2007-08-02 Sanden Corporation 電動圧縮機及び該電動圧縮機を用いた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CN101463821A (zh) * 2007-12-18 2009-06-2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
CN103403473A (zh) * 2011-02-07 2013-11-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装置、热泵系统和三相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CN104302912A (zh) * 2012-05-18 2015-01-21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电动压缩机
JP2014101823A (ja) * 2012-11-21 2014-06-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ヒートシンクを有する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0584A (zh) 2018-02-16
DE112016002256T5 (de) 2018-03-01
JP2016220374A (ja) 2016-12-22
DE112016002256B4 (de) 2023-12-14
JP6545527B2 (ja) 2019-07-17
WO2016185975A1 (ja) 2016-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1446B2 (en) Motor drive device and vehicle
JP3760887B2 (ja) 車両用インバータ一体型モータ
US10008895B2 (en)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JP5199698B2 (ja) 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US20110122669A1 (en) Modularly Constructed Power Converter Arrangement
WO2011099429A1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JP6195453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WO2014087729A1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US20140239750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WO2014103482A1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JP2017017975A (ja) 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JP6289025B2 (ja) 電動圧縮機
TW201320557A (zh) 旋轉電機
US20170127566A1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electric compressor
JP4538474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US20230353060A1 (en) Electric compressor
CN108369863B (zh) 电力转换装置
US20100129238A1 (en)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and coil component for inverter thereof
JP2004190525A (ja) 車両用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CN110073588B (zh) 电容器单元、电动压缩机
CN110073587B (zh) 电容器单元、电动压缩机
CN107710584B (zh) 电动压缩机
JP5574794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KR101701553B1 (ko) 전동 압축기용 인버터 모듈
WO2017002693A1 (ja) 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0

Address after: Gunma

Patentee after: SANDEN Corp.

Address before: Gunma

Patentee before: SANDEN AUTOMOTIVE CONPONENT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