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8760B - 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血液处理过滤器、和血液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血液处理过滤器、和血液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8760B
CN107708760B CN201680035166.4A CN201680035166A CN107708760B CN 107708760 B CN107708760 B CN 107708760B CN 201680035166 A CN201680035166 A CN 201680035166A CN 107708760 B CN107708760 B CN 107708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nwoven fabric
filter
blood
filter member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51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8760A (zh
Inventor
岛田信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08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8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7Degassing devices; Buffer reservoirs; Drip chambers; Blood filters
    • A61M1/3633Blood component filters, e.g. leukocyte filters
    • A61M1/363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9/00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39/14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39/16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 B01D39/1607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 B01D39/1623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of synthetic orig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02Blood transfusion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4Liquids
    • A61M2202/0413Blood
    • A61M2202/0439White blood cells; Leucocy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4Additives and treatments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471Surface coating material
    • B01D2239/0478Surface coating material on a layer of the fil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4Additives and treatments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471Surface coating material
    • B01D2239/0492Surface coating material on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6Filter cloth, e.g. knitted, woven non-woven; self-supported material
    • B01D2239/0604Arrangement of the fibres in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618Non-wov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6Filter cloth, e.g. knitted, woven non-woven; self-supported material
    • B01D2239/0604Arrangement of the fibres in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622Melt-blow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12Speci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ing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1216Pore siz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12Speci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ing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1233Fibre diamet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其包含无纺布、且蒸气加热处理前的每单位面积重量(g/m2)的回弹强度为0.3(N·m2/g)以上。

Description

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血液处理过滤器、和血液处理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从血液、即、全血和血液制剂(由全血制备而得到的液体、和、向其中添加各种碳化材料而得到的液体)去除不需要的成分而使用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用于其的过滤部件;和,使用其的血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输血领域中,一般进行的是,输血在从供血者采血的血液中添加抗凝固剂而得到的全血制剂的、所谓全血输血;以及,从全血制剂分离受血者所需的血液成分并将该血液成分输注的、所谓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中,根据受血者所需的血液成分的种类而有红血球输血、血小板输血、血浆输血等,这些输血中使用的血液制剂包括红血球制剂、血小板制剂、血浆制剂等。
另外,最近,去除血液制剂中所含的白血球后将血液制剂输血的、所谓白血球去除输血正普及。这是由于,表明伴随着输血的头疼、呕吐、寒颤、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较轻微的副作用、和对受血者造成深刻影响的同种抗原致敏、病毒感染、输血后GVHD等严重的副作用主要由于在输血中使用的血液制剂中混入的白血球而引起。为了防止头疼、呕吐、寒颤、发热等较轻微的副作用,据说可以将血液制剂中的白血球去除直至残留率成为10-1~10-2以下。另外,为了防止严重的副作用即同种抗原致敏、病毒感染,据说必须将白血球去除直至残留率成为10-4~10-6以下。
另外,近年来,风湿、溃疡性大肠炎等疾病的治疗中,利用血液的体外循环进行了白血球去除疗法,获得了高的临床效果。
目前,从血液制剂去除白血球的方法大致分为2种:离心分离法,其使用离心分离机利用血液成分的比重差来分离去除白血球;和,过滤器法,其使用由无纺布等纤维集合体或具有连续气孔的多孔结构体等形成的过滤器材来去除白血球。通过粘着或吸附来去除白血球的过滤器法由于具有操作简便、和成本廉价等优点,因此目前也最普及。
近年来,医疗现场中,对白血球去除过滤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要求之一为,提高作为血浆蛋白等的血液制剂使用的有用成分的回收率。作为血液制剂的原料的血液大多情况下为出于善意而献血提供的贵重的血液,吸附于白血球去除过滤器中的过滤器材而无法回收的血浆蛋白和红血球制剂存在直接与过滤器一起被废弃而浪费的问题。因此,与现有的白血球去除过滤器相比降低有用成分的吸附量、且提高回收率是极其有意义的。
因此,为了满足上述医疗现场的要求,寻求使用每单位体积的白血球去除能力高的白血球去除过滤器材、填充有比迄今为止更少量的过滤器材的白血球去除过滤装置。伴随着过滤器材的填充量的减量,期待过滤器内残留的血液量减少,与以往的过滤装置相比,有用成分的回收率可以得以提高。
市场中,对于白血球去除过滤器,要求希望在短时间内处理所期望量的血液。为此,考虑:白血球去除过滤装置与以往装置的截面积等同或者更大,成为过滤器材的厚度薄的形状。然而,为了维持白血球去除能力且减薄过滤器材的厚度,必须提高每单位体积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另一方面,利用纤维集合体、具有连续气孔的多孔结构体等过滤器材进行白血球去除的机构主要依赖于与过滤器材表面接触的白血球被粘着或吸附于过滤器材表面。因此,为了满足上述要求,作为以往提高过滤器材中的白血球去除能力的方法,进行了减小无纺布的纤维直径、或提高体积密度等研究(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另外,作为其他方法,提出了一种白血球去除方法,其通过使用使厚度方向、即液体的流动方向的特定结构遍及无纺布的过滤面整个区域地均匀化的白血球去除过滤器,从而白血球去除能力高、且不会引起堵塞、处理时间短的白血球去除方法(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1934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558046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13404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7102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3的记载,有使过滤部件的物理特性最佳化的情况下白血球去除能力也不会提高的壳体。
进而,根据专利文献1~3的记载,即使使用过滤部件,由于无法使过滤部件的机械特性强化,因此,无法改善过滤器的耐离心性。
血液处理过滤器一般通过由硬质容器或挠性容器负载过滤部件而制作。
此时,过滤部件如果由容器准确地负载,则血液过滤时,血液从过滤部件的负载部向外部漏出,作为结果,预计白血球去除能力降低。
专利文献1~3中,着眼于控制过滤部件本身的物理特性,对过滤器中的过滤部件的负载状态没有进行研究。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在过滤器内稳定地负载过滤部件而成的血液处理过滤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对负载有包含无纺布的过滤部件的血液处理过滤器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一定以上,从而可以使过滤部件稳定地负载于过滤器内。
进而还判定:使用专利文献4的图7中公开的挠性容器将过滤部件一体接合的血液处理过滤器中,通过将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控制为一定以上,从而耐离心性提高。
本发明如以下所述。
[1]一种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其包含无纺布、且蒸气加热处理前的每单位面积重量(g/m2)的回弹强度为0.3(N·m2/g)以上。
[2]根据[1]所述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其中,前述无纺布的相当于单位面积重量40g/m2的WC值为2.0(gf·cm/cm2)以下。
[3]根据[1]或[2]所述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其中,前述无纺布的、曝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所产生的面积收缩率为10%以下。
[4]一种血液处理过滤器,其具有:[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部件、入口侧容器材和出口侧容器材,前述过滤部件被前述入口侧容器材和前述出口侧容器材夹持而固定,所述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内部被前述过滤部件分隔成入口侧空间和出口侧空间。
[5]一种血液处理过滤器,其具有:[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部件、和具有入口和出口的挠性容器,前述过滤部件通过与前述挠性容器接合而负载,所述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内部被前述过滤部件分隔成入口侧空间和出口侧空间。
[6]根据[4]或[5]所述的血液处理过滤器,其中,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前后的通气压力损耗变化率为±2%以下。
[7]一种血液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进行对[5]所述的血液处理过滤器施加离心力的处理。
发明的效果
如果利用本发明的过滤部件,则使用硬质容器、挠性容器作为容器的情况下,均可以使过滤部件稳定地负载于过滤器内,由此,可以提高过滤器的过滤性能(白血球去除性能等)。
进而,通过将过滤部件用挠性容器夹持并接合从而制作过滤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过滤器的耐离心性提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具备血液处理过滤部件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2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具备血液处理过滤部件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3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具备血液处理过滤部件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4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具备血液处理过滤部件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
本实施方式中,无纺布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包括: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树脂纺丝而形成的树脂纤维。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包含无纺布、且蒸气加热处理前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N·m2/g)以上,其形状优选片状。
此处,蒸气加热处理是指,暴露于100℃以上的蒸气。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是为了将不优选的成分从血液或包含血液成分的液体去除而使用的,特别是为了将白血球从含白血球的液体去除而适合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过滤部件收纳于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容器内,并是为了从血液去除白血球等不需要的成分而使用的。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II-II线剖视图。
图1和图2所示的血液处理过滤器10例如具有:扁平型的硬质容器1;和,收纳于其内部的过滤部件5。收纳过滤部件5的容器1至少由具有第1出入口3的入口侧容器材和具有第2出入口4的出口侧容器材构成,利用过滤部件5,扁平型的容器1内的空间被分隔成第1出入口侧的空间7和第2出入口侧的空间8。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10中,入口侧容器材和出口侧容器材夹持过滤部件5而配置,2个容器材例如采用利用分别设置的固定部等,夹持过滤部件5的外缘部9而固定过滤部件5的结构。此时,过滤部件5对于来自容器材(固定部等)的压接沿相反的方向显示出回弹力。可知,该回弹力不足时,血液漏过过滤部件与容器材(固定部等)之间的孔隙,产生不通过过滤部件而从入口空间直接流入至出口空间的现象(侧漏现象),或者极端的情况下,压接无法准确地进行,血液从过滤器向外部漏出,使得血液处理过滤器1的过滤性能降低。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也可以使用挠性容器而制作。图3中示出该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VII-VII线剖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那样,血液处理过滤器50例如具有:扁平型的挠性容器53;和,收纳于其内部的过滤部件51。收纳过滤部件51的容器53具有:设置于一个主面侧的端部的第1出入口3;和,设置于另一个主面侧的端部的第2出入口4。利用血液处理过滤部件5,扁平型的容器1内的空间被分隔成第1出入口侧的空间7和第2出入口侧的空间8。
进而,过滤器50具备:将过滤部件51与挠性容器利用熔接等接合时的接合部55;和,位于其外侧的渗出无纺布部56。一般,包含挠性容器的血液处理过滤器在血液过滤前的血液制剂制备时与血液一起施加离心操作,但此时,如果过滤部件的回弹强度不充分,则渗出无纺布部56的缓冲性不足,对接合部55较强地施加离心力,作为结果,可知,接合部55中有时产生裂纹、剥离。如果接合部55中产生裂纹,则血液过滤时,血液容易从接合部漏出至过滤器外、或漏出至渗出无纺布侧,作为结果,担心有白血球去除能力降低、制剂污染、回收量降低等危险。
另外,渗出无纺布部56的缓冲性不足时,除离心处理时以外的操作过滤器时,对接合部55施加力时也有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一定以上的部件作为过滤部件,由硬质容器制作的过滤部件夹持于容器而被固定的血液处理过滤器中,抑制血液过滤时的侧漏现象,由挠性容器制作的过滤部件接合于容器并负载的血液处理过滤器中,渗出无纺布部的缓冲性提高,由此,离心处理等时的对过滤部件和容器的接合部的负荷得以减轻,作为结果,抑制裂纹等不良情况,由此,可以实现过滤性能的提高/操作性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离心操作从全血制剂等制备红血球制剂等血液制剂时,实施血液处理过滤器也与血袋一起进行离心操作的血液处理方法的情况下,可以适合使用挠性容器中收纳有本实施方式的过滤部件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离心操作前,将由挠性容器形成的过滤器与血袋一起安装于离心杯时,与以往的过滤器相比,接合部的强度上升,因此,安装时,过滤器的操作容易,安装所需的作业时间与以往品相比大幅减少。另外,离心操作时也可以抑制对接合部的负荷所导致的裂纹等不良情况,与以往品相比降低制剂废弃等风险。
本实施方式中,过滤部件5、51的蒸气加热处理前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N·m2/g)以上。优选0.32(N·m2/g)以上、进一步优选0.35(N·m2/g)以上。此处,本发明中所谓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是指,将过滤部件压缩至4.4mm的厚度时的回弹强度除以过滤部件的单位面积重量(每1m2的质量(g))(g/m2)而得到的值,可以利用Autogragh试验机测定。
以以下1)~3)说明上述测定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压缩装置,例如可以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的Autogragh试验机(AutograghAG-10KNI)。
1)将血液处理过滤器所含的过滤部件沿平面方向切成7.35cm四方,测定切割后的过滤部件(样品)的质量(g)。该质量除以其面积(54cm2),算出过滤部件的单位面积重量(g/m2)。
2)在1)中得到的样品的中央部,用直径3.3cm的圆筒状的压缩夹具、以5mm/分钟的压缩速度施加压缩,测定进行压缩直至样品的厚度成为4.4mm时的回弹强度(N)。
3)由上述1)和2)中测定的过滤部件的单位面积重量和回弹强度,算出每单位面积重量(g/m2)的回弹强度([2)中测定的回弹强度(N)]/[1)中测定的单位面积重量(g/m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过滤部件的蒸气加热处理前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N·m2/g)以上时,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通过以灭菌等目的对过滤部件进行蒸气加热处理来提高。例如,将前述1)中制作的样品在115℃·240分钟的条件进行蒸气加热灭菌后,在前述2)的测定条件下同样地测定,利用3)的方法算出回弹强度的情况下,可知回弹强度大致提高10%左右。
认为其原因在于,通过蒸气加热处理,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的结晶度上升。作为其他原因,认为在于,形成无纺布的纤维彼此由于热而熔接从而产生纤维的交织,交织使无纺布的机械强度提高。
因此,以灭菌等目的对本实施方式的过滤部件进行蒸气加热处理后而使用的情况下,使用时,其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成为还大于0.3(N·m2/g)的值。
对于蒸气加热处理前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N·m2/g)以上的过滤部件,例如可以通过使用蒸气加热处理前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高的无纺布作为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从而容易地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血液处理过滤器用的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的相当于单位面积重量40g/m2的WC值优选2.0(gf·cm/cm2)以下。更优选1.7(gf·cm/cm2)以下,进一步优选1.4(gf·cm/cm2)以下。WC值大于2.0(gf·cm/cm2)时,无纺布容易被压缩,产生血液过滤时的侧漏现象(使用硬质容器时)、离心时的裂纹(使用挠性容器时)等,作为结果,导致白血球去除能力、过滤器操作性的降低。尤其是,使用挠性容器的过滤器中,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的相当于单位面积重量40g/m2的WC值如果为2.0(gf·cm/cm2)以下,则过滤部件与容器的接合部的强度提高,耐离心性也提高,故优选。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该无纺布的相当于单位面积重量40g/m2的WC值为2.0(gf·cm/cm2)以下而过滤部件与容器的接合部的强度的提高效果无论过滤部件的蒸气加热处理前的回弹强度的值如何(与过滤部件的蒸气加热处理前的回弹强度的值无关)都可以得到。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纺布的WC值(gf·cm/cm2)是指,使用KES(KawabataEvaluation System)测定的压缩功,是无纺布的手感特性的评价指标之一。对于利用KES的测定方法,记载于“手感的评价的标准化与解析(第2版)”川端季雄著、社团法人日本纤维机械学会手感计量和标准化研究委员会发行(昭和55年7月10日)。
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压缩试验机(例如,Katotech制的手持压缩试验仪KES-G5)以以下的步骤进行。
将无纺布以5cm×20cm的尺寸切出,将该无纺布片安装于试样台。将无纺布片以面积2cm2的圆型加压板压缩直至最大压缩载荷成为500gf/cm2。压缩速度设为0.05mm/秒。恢复过程也以同一速度进行测定。压缩功(WC)用以下式表示。需要说明的是,式中,Tm、To和P分别表示500gf/cm2载荷时的无纺布的厚度、载荷为零时的无纺布的厚度、和测定时的载荷(gf)。对于无纺布片的不同3部位,测定WC值,将其平均值作为该无纺布的WC值。
Figure BDA0001509667950000091
需要说明的是,WC值受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较大左右,因此,通过以下方法,可以算出相当于单位面积重量40g/m2的WC值。
首先,准备单位面积重量40g/m2以下的无纺布3张,测定各单位面积重量和WC值。接着,将测定的无纺布3张中的2张以单位面积重量成为40g/m2以上的方式重叠,对于重叠了的状态的2张无纺布,测定WC值。对于全部3张的组合,结束WC值的测定后,求出单位面积重量和WC值的回归直线式,由该式可以求出相当于单位面积重量40g/m2的WC值。
无纺布2张的单位面积重量未达到40g/m2的情况下,可以以重叠了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40g/m2以上的方式,将多张无纺布重叠,测定WC值,接着,以重叠了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40g/m2以下的方式,减少无纺布,测定WC值。以重叠了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40g/m2以下的全部无纺布的组合测定WC值,求出单位面积重量和WC值的回归直线式,由该式可以求出相当于单位面积重量40g/m2的WC值。
进而,过滤部件可设为包含在表面部分具有非离子性亲水基团和碱性含氮官能团的无纺布。例如,构成无纺布的纤维本身可以在其表面部分具有非离子亲水性基团和碱性含氮官能团,或者形成于无纺布上的涂层可以在其表面部分具有非离子性亲水基团和碱性含氮官能团。
利用包含单体和/或聚合物等的涂层涂布无纺布的表面的情况下,无纺布的表面部分是指涂层的表面部分,在纤维上未形成涂层的情况下,无纺布的表面部分是指经过纺丝的纤维的表面部分。
通过过滤部件包含在表面部分具有非离子性亲水基团和碱性含氮官能团的无纺布,可以提高血液制剂对无纺布的渗透性,且可以提高无纺布与血液中的白血球的亲和性,可以效率良好地进行白血球去除。
过滤部件包含2张以上的无纺布的情况(后述)下,至少一张无纺布在表面部分具有非离子性亲水基团和碱性含氮官能团即可。
该表面部分中的碱性含氮官能团相对于非离子性亲水基团与碱性含氮官能团的总计的比率优选0.2~4.0质量%、更优选0.3~1.5质量%。碱性含氮官能团的比率可以通过利用NMR、IR、TOF-SIMS等的解析而测定。通过如此限定碱性含氮官能团与非离子性亲水基团的比率,可以确保对血液的稳定的湿润性,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等血液成分的不需要的堵塞,并且可以效率良好地进行白血球去除。
作为非离子性亲水基团,例如可以举出烷基、烷氧基、羰基、醛基、苯基、酰胺基和羟基等。作为碱性含氮官能团,例如可以举出-NH2、-NHR1、-NR2R3、-N+R4R5R6(R1、R2、R3、R4、R5和R6为碳数1~3的烷基)所示的氨基。
涂层例如包含:具备具有非离子性亲水基团的单体单元和具有碱性含氮官能团的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具有非离子性亲水基团的单体单元可以举出例如源自如下物质的单元:(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乙烯醇、(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吡咯烷酮等。以上的单体中,从获得容易性、聚合时容易操作、流过血液时的性能等方面出发,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乙烯醇的单体单元通常在乙酸乙烯酯聚合后通过水解而生成。
具有碱性含氮官能团的单体单元例如可以举出源自如下物质的单元:(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二甲基氨基-2-羟基丙酯等(甲基)丙烯酸的衍生物;对二甲基氨基甲基苯乙烯、对二乙基氨基乙基苯乙烯等苯乙烯衍生物;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咪唑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的乙烯基衍生物;和将上述乙烯基化合物用卤代烷等形成季铵盐的衍生物等。以上单体中,从获得容易性、聚合时容易操作、流过血液时的性能等方面出发,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
涂层的质量相对于无纺布与涂层的总质量1g例如为1.0~40.0mg左右。
涂层的质量例如可以通过以下的步骤算出。使负载涂层前的无纺布在设定为60℃的干燥机中干燥1小时后,在干燥器内放置1小时以上后,测定质量(Ag)。使负载有涂层的无纺布同样地在60℃的干燥机中干燥1小时后,在干燥器内放置1小时以上后测定质量(Bg)。涂层的量通过以下的算出式算出。
涂层的质量相对于无纺布与涂层的总质量1g(mg/g)=(B-A)×1000/B
对于包含聚合物(共聚物)的涂层,例如可以通过将无纺布浸渍于含有聚合物和溶剂的聚合物溶液后,从附着于无纺布的聚合物溶液中去除溶剂的方法而形成。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过滤部件5中所含的无纺布的相当于厚度0.3mm的质地指数优选15以上且70以下。质地指数大于70时,无纺布的厚度方向的结构相对于过滤面方向为不均匀,血液无法均等地流过无纺布,因此,白血球去除能力降低。相反地,质地指数小于15时,由于通液阻力的上升而容易引起堵塞,处理速度降低。质地指数更优选15以上且65以下,进一步优选15以上且60以下,特别优选15以上且50以下。最优选15以上且40以下。
本实施方式中所谓质地指数是指,从无纺布下方接触光,用电荷耦合器件照相机(以下简记作CCD照相机)检测其透过光,使CCD照相机的各像素检测到的多孔质体(无纺布)的吸光度的变异系数(%)为10倍的值。
本实施方式中,质地指数例如可以利用Formation试验机FMT-MIII(野村商事株式会社、2002年制造、S/N:130)而测定。试验机的基本设定自工厂出货时不变更而CCD照相机的总像素数例如可以以约3400进行测定。具体而言,可以以总像素数成为约3400的方式,使测定尺寸为7cm×3cm(1像素尺寸=0.78mm×0.78mm)进行测定,但可以根据样品的形状以总像素数与3400相等的方式变更测定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质地指数受无纺布的厚度较大左右,因此,通过以下方法算出相当于厚度0.3mm的质地指数。
首先,准备厚度0.3mm以下的无纺布3张,测定各质地指数和厚度。对于无纺布的厚度,使用恒定压力厚度计(例如OZAKI制、型号FFA-12),以0.4N的测定压力,测定任意4点的厚度,将此时的值设为平均值。接着,以厚度成为0.3mm以上的方式,重叠测定的无纺布3张中的2张,对于重叠了的状态的2张无纺布,测定质地指数和厚度。对于全部3个组合,结束质地指数的测定后,求出厚度和质地指数的回归直线式,由该式求出相当于厚度0.3mm的质地指数。
无纺布2张的厚度未达到0.3mm时,可以以重叠了的厚度成为0.3mm以上的方式,重叠多张无纺布测定质地指数,接着,以重叠了的厚度成为0.3mm以下的方式,减少无纺布,测定质地指数。以重叠了的厚度成为0.3mm以下的全部无纺布的组合测定质地指数,求出厚度和质地指数的回归直线式,由该式可以求出厚度0.3mm的质地指数。
质地指数的测定中使用的3张以上的无纺布是从同一过滤部件切出的,通常它们是实质上同质的无纺布、即物性(材质、纤维直径、体积密度等)同一的无纺布。然而,无法从同一过滤部件得到测定所需数量的实质上同质的无纺布时,也可以将同一种类的过滤部件的无纺布组合而测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质地指数的具体算出方法,也记载于专利文献3的段落[0016]~[0018]。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过滤部件5中所含的无纺布的比表面积优选0.8m2/g以上且3.2m2/g以下。比表面积大于3.2m2/g时,血液处理中血浆蛋白等有用成分吸附于过滤部件,有用成分的回收率有降低的倾向。另外,比表面积小于0.8m2/g时,白血球的吸附量降低,因此,与以往的过滤部件相比有白血球去除能力降低的倾向。
无纺布的比表面积更优选1.0m2/g以上且3.2m2/g以下,进一步优选1.1m2/g以上且2.9m2/g以下,特别优选1.2m2/g以上且2.9m2/g以下,最优选1.2m2/g以上且2.6m2/g以下。
本实施方式中所谓比表面积是指,每单位质量的无纺布的表面积,是利用以吸附气体为氮的BET吸附法测定的值,例如可以使用Micromeritics株式会社制Tri-Star 3000装置而测定。
无纺布的比表面积越大,使用包含一定质量的无纺布的过滤部件处理血液时,表示可以吸附细胞和血浆蛋白等的面积越大。
另外,优选包含本实施方式的过滤部件5中所含的无纺布的通气阻力为25Pa·s·m/g以上且100Pa·s·m/g以下的无纺布。更优选30Pa·s·m/g以上且90Pa·s·m/g以下,进一步优选40Pa·s·m/g以上且80Pa·s·m/g以下。
通气阻力小于25Pa·s·m/g时,与白血球的接触次数减少,有捕捉白血球变困难的倾向。无纺布的通气阻力大于100Pa·s·m/g时,血细胞的堵塞增加,有处理速度降低的倾向。
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通气阻力是指,以在该无纺布通过一定流量的空气时产生的差压的形式测定而得到的值,是如下值:在通气性试验装置(例如KatotechK.K公司制、KES-F8-AP1)的通气孔上载置无纺布,测定使空气通气约10秒时产生的压力损耗(Pa·s/m),将所得压力损耗除以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g/m2)而得到的值。其中,改变切出的部位进行5次测定,将其平均值作为通气阻力。
无纺布的通气阻力高是指,空气不易通过,构成无纺布的纤维以致密、或均匀的状态交织,表示无纺布具有血液制剂不易流过的性质。相反地,无纺布的通气阻力低是指,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粗,或以不均匀的状态交织,表示无纺布具有血液制剂容易流过的性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过滤部件5中所含的无纺布的平均流量孔径优选小于8.0μm。平均流量孔径大于8.0μm时,与白血球的接触次数减少,有白血球的捕捉变困难的倾向。平均流量孔径低于1.0μm时,血细胞的堵塞增加,有处理速度降低的倾向。平均流量孔径更优选1.5μm以上且7.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2.5μm以上且7.0μm以下,特别优选3.5μm以上且6.5μm以下,最优选4.5μm以上且6.5μm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平均流量孔径可以依据ASTM F316-86、使用PMI公司制Perm-Porometer CFP-1200AEXS(多孔质材料自动细孔径分布测定系统)而测定。对于平均流量孔径大的无纺布,血液制剂容易流过,但白血球去除能力降低。相反地,对于平均流量孔径小的无纺布,白血球去除能力提高,但血液制剂不易流过,还容易引起无纺布的闭塞。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部件可以由一张无纺布构成,也可以由多张无纺布构成。进而,过滤部件由多张无纺布构成时,可以由单一种类的无纺布构成,也可以由多种类的无纺布构成。
过滤部件由多种类的无纺布构成时,过滤部件优选具有:配置于上游的用于去除微小聚集物的第一无纺布层;和,配置于第一无纺布层下游的用于去除白血球等的第二无纺布层。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和第二无纺布层可以分别为一张无纺布,也可以由多张无纺布构成。另外,第一和第二无纺布层由多张无纺布构成时,可以分别由单一种类的无纺布构成,另外,也可以由多种类的无纺布构成。
从去除聚集物的观点出发,配置于入口侧的第一无纺布层优选为由平均纤维直径为3~60μm的无纺布形成的无纺布层。从去除白血球的观点出发,第二无纺布层优选为由平均纤维直径为0.3~3.0μm的无纺布形成的无纺布层。
进而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二无纺布层的下游配置后过滤器层。
形成各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张数可以考虑血液处理过滤器所要求的白血球等去除能力、处理时间或其均衡性等而适宜选择,例如可以为各一张。
该方式中,过滤部件的第一无纺布层配置于比第二无纺布层更靠近上游侧(入口侧),形成第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与形成第一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相比,平均纤维直径变小。由此,血液中产生聚集物的情况下,聚集物可以由网眼粗的上游侧(入口侧)的第一无纺布层的无纺布所捕捉,可以减少达到至网眼细的下游侧的第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聚集物。因此,可以抑制聚集物所导致的过滤部件的堵塞。特别是,形成第一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平均纤维直径为3~60μm,因此,抑制过滤部件的堵塞有效,另外,第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平均纤维直径低于3μm,因此,可以防止白血球去除性能降低。
进而,使形成第一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平均纤维直径为4~40μm、更优选30~40μm和/或10~20μm时,可以更确实地实现过滤部件的堵塞抑制,故进一步优选。另外,形成第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3μm以上时,可以防止以白血球等的堵塞,而优选,特别是,从白血球去除性能等的方面出发,进一步优选平均纤维直径0.5~2.5μm。
进而,可以在第二无纺布层的更靠近下游侧配置由平均纤维直径为1.2~1.5μm和/或0.9~1.2μm的无纺布形成的第三无纺布层而使用。
另外,可以使包含粗的平均纤维直径的无纺布的第一无纺布层和包含细的平均纤维直径的无纺布的第二无纺布层交替配置,上述情况下,从利用级联结构形成而提高流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从入口侧以第一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第一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的顺序依次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过滤部件中所含的各无纺布优选由实质上具有单一纤维直径的纤维构成。
这是由于,在实质上具有单一纤维直径的纤维集团中追加具有比其细的纤维直径的纤维集团而制造无纺布时,所得无纺布的孔径降低,容易引起血液的堵塞。相反地,在实质上具有单一纤维直径的纤维集团中追加具有比其粗的纤维直径的纤维集团而制造无纺布时,所得无纺布的比表面积降低,白血球去除能力容易降低。
本实施方式中的平均纤维直径是指,按照以下步骤求出的值。即,从实际构成过滤部件的无纺布、或、与其实质上同质的1张或多张无纺布在多个部位取样实质上确认为均匀的部分,以其直径透过的方式,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拍摄取样的无纺布中的纤维照片。
持续拍摄照片,直至拍摄到总计100根量的直径。对于如此得到的照片,测定透过的全部纤维的直径。此处直径是指,相对于纤维轴为直角方向的纤维的宽度。将测定到的全部纤维的直径之和除以纤维的数量而得到的值作为平均纤维直径。其中,多条纤维重叠成为其他纤维背后而无法准确地测定其直径的情况下,而且多条纤维熔融等而成为粗的纤维的情况下,进而直径明显不同的纤维混合存在的情况下,照片的焦点偏离而纤维的边界不清楚等情况下,不算入这些数据。
另外,过滤部件包含多张无纺布的情况下,各无纺布中测定的纤维的直径明显不同的情况下,它们是不同种类的无纺布,因此,找到两者的边界面,分别重新测定两者的平均纤维直径。此处“平均纤维直径明显不同”是指,统计学上确认到显著性差异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平板状且挠性的容器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第二无纺布层的下游侧配置后过滤器层时,利用过滤时产生的入口侧的正压,过滤部件被挤压至出口侧容器,进而利用出口侧的负压,出口侧容器与过滤部件密合,防止血液流动被妨碍,而且提高挠性容器与过滤部件的熔接性,故优选。
后过滤器层可以使用无纺布、织布、筛子等纤维状多孔性介质和具有三维网状连续细孔的多孔质体等公知的过滤介质。作为它们的原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丙烯、聚乙烯、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共聚物、聚氨酯、聚酯等。后过滤器层为无纺布时,从生产率、血液处理过滤器的熔接强度的方面出发为优选,后过滤器层利用压花加工等具有多个突起部时,血液的流动变得更均匀,故特别优选。
出于控制血细胞的选择分离性、表面的亲水性等的目的,构成过滤部件的各无纺布可以利用涂布、药品处理、辐射线处理等公知的技术对其表面进行改性。
为了更确实地实现过滤部件的堵塞抑制,形成第一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体积密度优选0.05~0.50g/cm3、更优选0.10~0.40g/cm3。第一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体积密度超过0.50g/cm3时,由于捕捉聚集物、白血球而产生无纺布的堵塞,过滤速度有可能降低。相反地,低于0.05g/cm3时,聚集物的捕捉能力降低,产生第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堵塞,过滤速度有可能降低,且无纺布的机械强度有时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无纺布的体积密度”如下求出:从认为是均质的部位以2.5cm×2.5cm的大小切出无纺布,利用后述方法,测定单位面积重量(g/m2)和厚度(cm),单位面积重量除以厚度,从而求出。其中,改变切出的部位而进行单位面积重量和厚度的测定3次,将其平均值作为体积密度。
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如下求出:从2.5cm×2.5cm的大小且认为是均质的部位取样无纺布,测定无纺布片的重量,将其换算成每单位平方米的质量,从而求出。另外,无纺布的厚度如下求出:从2.5cm×2.5cm的大小且认为是均质的部位取样无纺布,用恒定压力厚度计量定其中央部(1处)的厚度,从而求出。用恒定压力厚度计载荷的压力设为0.4N、测定部的面积设为2cm2
另外,形成第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体积密度优选0.05~0.50g/cm3、更优选0.07~0.40g/cm3、进一步优选0.10~0.30g/cm3。第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体积密度大于0.50g/cm3时,无纺布的流动阻力增大,血细胞的堵塞增加,处理速度有降低的倾向。相反地,体积密度小于0.05g/cm3时,与白血球的接触次数减少,有白血球的捕捉变困难的倾向,另外,无纺布的机械强度有时降低。
也可以利用填充率限定更适于本实施方式的实施的无纺布。无纺布的填充率是指,测定切割成任意尺寸的无纺布的面积和厚度、质量和构成无纺布的材料的比重,通过以下式(10)而算出的值。
填充率=[无纺布的质量(g)÷{无纺布的面积(cm2)×无纺布的厚度(cm)}]÷构成无纺布的材料的比重(g/cm3)···(10)
本实施方式中的形成第一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填充率优选0.04以上且0.40以下、更优选0.08以上且0.30以下。填充率大于0.40时,由于聚集物、白血球等的捕捉而无纺布的流动阻力增大,血细胞的堵塞增加,处理速度有降低的倾向。相反地,填充率小于0.04时,聚集物的捕捉能力降低,产生第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堵塞,过滤速度有可能降低,另外,无纺布的机械强度有时降低。
另外,形成第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填充率优选0.04~0.40、更优选0.06~0.30、进一步优选0.08~0.22。第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的填充率大于0.40时,无纺布的流动阻力增大,血细胞的堵塞增加,处理速度有降低的倾向。相反地,填充率小于0.04时,与白血球等的接触次数减少,有白血球的捕捉变困难的倾向,另外,无纺布的机械强度有时降低。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的纤维材料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包含: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另外,一部分可以使用金属纤维。通过使用如此由合成高分子材料形成的纤维作为过滤部件,从而可以防止血液的变性。更优选采用包含聚酯的纤维,从而可以得到稳定的纤维直径的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的各无纺布。其中,从具有与血液制剂的亲和性、对血液的稳定的湿润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无纺布由涂层覆盖时,将无纺布用涂层覆盖而成的材料)的CWST(临界湿润表面张力)优选70dyn/cm以上、更优选85dyn/cm以上、进一步优选95dyn/cm以上。对于这样的临界湿润表面张力的无纺布,通过确保对血液的稳定的湿润性,从而可以边使血液制剂中的血小板通过边效率良好地进行白血球去除。
需要说明的是,CWST是指,按照以下方法求出的值。即,以每2至4dyn/cm地改变表面张力的方式,制备氢氧化钠、氯化钙、硝酸钠、乙酸或乙醇的浓度不同的水溶液。对于各水溶液的表面张力(dyn/cm),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可以得到94-115、氯化钙水溶液中可以得到90-94、硝酸钠水溶液中可以得到75-87、纯粹的水中可以得到72.4、乙酸水溶液中可以得到38-69、乙醇水溶液中可以得到22-35(“化学便览基础编II”修订2版、日本化学会编、丸善、1975年、164页)。将如此得到的表面张力为2至4dyn/cm不同的水溶液从表面张力低者开始依次顺序每10滴地载置于无纺布上,放置10分钟。放置10分钟后,10滴中的9滴以上被无纺布吸收的情况下,定义为湿润了的状态,吸收为10滴中低于9滴的情况下,定义为非湿润状态。如此在无纺布上从表面张力小的液体依次测定时,在中途从湿润状态向非湿润状态改变。此时,将最后观察湿润状态的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值和最初观察非湿润状态的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值的平均值定义为该无纺布的CWST值。例如,以具有64dyn/cm的表面张力的液体为湿润、以具有66dyn/cm的表面张力的液体为非湿润的情况下,该无纺布的CWST值成为65dyn/cm。
然而,对于血液处理过滤器,一般为了防止感染性物质对血液制剂的混入,在使用前通常进行蒸气加热灭菌处理,但可知此时过滤器的过滤性能降低。
这样的过滤性能的降低的原因考虑如以下。
1)通过蒸气加热处理构成过滤部件的无纺布沿平面方向收缩,从而基于容器材的过滤部件的负载变得不稳定,血液不贯通过滤部件而漏出固定部,产生从入口空间流入至出口空间的现象(侧漏现象),由此过滤性能降低。
2)与1)相同地通过蒸气加热处理,构成过滤部件的无纺布沿平面方向收缩,从而不仅无纺布的孔径变小而且孔径变得不均匀,由此血细胞的堵塞增加,处理速度降低。产生极端的孔径缩小时,仅在过滤部件的一部分中流过血液,因此,有效过滤面积降低,过滤性能降低。
3)通过蒸气加热处理构成过滤部件的无纺布的平均纤维直径变细,从而过滤部件的每单位质量的表面积降低,因此,不需要的成分(白血球等)的吸附面积降低,过滤性能降低。
4)与3)相同地通过蒸气加热处理构成过滤部件的无纺布的平均纤维直径变细,从而过滤部件的垂直方向的平均流量孔径增加,因此,血细胞与过滤部件的每单位时间的接触次数降低,由此过滤性能降低。
如以上,伴随着蒸气加热处理的无纺布的物理特性变化可能成为使血液处理过滤器的性能均衡性大幅恶化的原因。
此处,本发明人想到:上述4点的过滤部件的物性变化均可以通过过滤器的通气压力损耗(以下,有时简记作“通气压损”。)的变化而事先检测。即,
·如上述1)中记载,蒸气加热后过滤器负载部结构变得不稳定时,漏过负载部结构,空气容易流动,因此,过滤器的通气压损降低。
·另一方面,上述2)的情况下,蒸气加热后无纺布中的孔径缩小时,无纺布的通气阻力上升,因此,过滤器的通气压损上升。
·进而,上述3)、4)中,蒸气加热后无纺布的平均纤维直径降低时,随着无纺布的孔径扩大,通气阻力降低,因此,过滤器的通气压损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1)和2)中,通气压损变化有相反的倾向,但由于无纺布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和体积密度等物理特性不同,1)和2)的各贡献度不同,因此,绝对不能抵消。
而且发现:如果使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前后的过滤器的通气压损的变化为一定以下(具体而言,±2%以下),则可以降低血液处理过滤器的蒸气加热灭菌所导致的过滤性能的降低。
此处,上述通气压损是指,表示过滤器所具有的对空气流动的阻力值的指标,是适于评价白血球去除能力等过滤性能的指标。
通气压损通过测定在过滤器中流入一定流量(3.0ml/分钟)的干燥空气时过滤器中产生的、空气的压力损耗(Pa)),从而求出。压力损耗例如可以使用COSMO CO.,LTD.DPGauge(型号:DP-320B)等而测定。需要说明的是,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后测定通气压损时,蒸气曝露后使过滤器以40℃真空干燥15小时以上后求出压力损耗值。
对于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将曝露前的通气压损值设为P0、曝露后的通气压损值设为P1时,利用以下式可以求出通气压损变化率。
通气压损变化率(%)=(P1-P0)/P0*100
过滤器的通气压损增加时,处理速度降低,极端的情况下,过滤性能(白血球去除能力)也有降低的倾向。另一方面,通气压力损耗降低时,白血球去除能力有降低的倾向。
为了抑制血液处理过滤器的蒸气加热灭菌后的性能降低、达成良好的性能均衡性,优选使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2%以下。更优选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0%以下、特别优选通气压损变化率为±0.5%以下。
实际进行的蒸气加热灭菌条件根据组合血液处理过滤器而生产成套试剂盒的袋制造商而各不同,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蒸气加热灭菌的标准条件,设定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这样的条件,通过将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抑制为±2%以下,实现了蒸气加热灭菌后也具有良好的性能均衡性的血液处理过滤器。
通过将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前后的通气压损的变化率控制为±2%以下,蒸气加热后的过滤器的性能均衡性提高的理由认为是由于,通过抑制通气压损的降低,可抑制血液与过滤部件的接触次数的降低、血液的横漏,通过抑制通气压损的上升,可抑制血液的过滤中的堵塞,但机制不依赖于此。
认为利用蒸气加热处理的过滤器的通气压损的变化的一个因素在于,形成构成过滤部件的无纺布的聚酯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的结晶度不充分。即,认为,通过使结晶性低的高分子材料以Tg以上的高温进行热处理,无纺布的结晶化亢进,无纺布中的树脂密度提高,从而无纺布的每单位质量的体积减少,平均纤维直径的降低、收缩等物理特性的变化随之产生。
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制造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时,通过赋予充分的热量来制造具有高的结晶度的无纺布,可以抑制蒸气加热前后的无纺布的物理特性的变化,可以制作通气压损变化小的过滤器。
如此制作的过滤部件具有对热稳定的性状,因此,与以往的过滤部件相比,具有对于更宽范围的蒸气加热条件、能够较低地保持通气压损变化率的热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中,过滤部件5中所含的无纺布的、曝露于100℃以上的蒸气前的未结晶热如果为5J/g以下,则认为无纺布具有充分的结晶度。通过将无纺布的未结晶热控制为5J/g以下,蒸气加热时过滤器中的无纺布的结晶化亢进,抑制伴随于此的无纺布的收缩、平均纤维直径的降低之类的物理特性的变化,由此可以降低过滤器的通气压损变化率。
进而,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的、从曝露于100℃以上的蒸气前的结晶熔解热减去未结晶热而得到的值为50J/g以上时,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的结晶度进一步提高,因此,蒸气加热前后的过滤部件的物理特性的变化(收缩等)被抑制,可以进一步减小通气压损变化率。
此处所谓未结晶热、结晶熔解热是对无纺布利用示差扫描量热计法(DSC法)进行评价而得到的值。以下说明上述测定方法。
将无纺布3~4mg分离安装于铝制标准容器,在初始温度35℃、升温速度10℃/分钟、氮流50mL/分钟的气氛下,测定初始升温曲线(DSC曲线)。由该初始升温曲线(DSC曲线)检测放热峰和熔融峰(吸热峰),由各峰面积得到的热量值(J)除以无纺布质量,从而算出未结晶热(J/g)和结晶熔解热(J/g)。作为测定装置,例如可以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TA-60WS系统。
本实施方式中,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的、曝露于100℃以上的蒸气前的X射线结晶度优选60以上。如此,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的结晶度进一步提高,蒸气加热前后的过滤部件的物理特性的变化(收缩等)被抑制,由此可以得到进一步降低通气压损变化率的效果。
X射线结晶度更优选63以上、进一步优选66以上。
本实施方式中,X射线结晶度通过X射线衍射法而测定。
测定可以使用X射线衍射装置(例如、MiniFlexII(Rigaku Corporation、型号2005H301)),以以下的1)~5)的测定步骤进行。
1)在试样台上安装3cm×3cm的尺寸的无纺布1张。
2)以下述条件实施测定。
·扫描范围:5°~50°
·取样幅度(收集数据的幅度):0.02°
·扫描速度:2.0°/分钟
·电压:30kV
·电流:15mA
3)测定后,得到非晶部和结晶部的峰分离了的数据。
4)根据3)的数据求出非晶态峰面积(Aa)和总峰面积(At)。例如,使用解析软件(MDI JADE 7),解析3)中测定的数据,实施“自动峰分离”功能。其结果,自动算出非晶态峰面积(Aa)和总峰面积(At)。
5)由非晶态峰面积(Aa)和总峰面积(At)通过以下式算出结晶度。
结晶度(%)=(At-Aa)/At×100
本实施方式中,将无纺布曝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时的面积收缩率理想的是,优选10%以下、更优选3%以下,特别优选2%以下,最优选1%以下。收缩率大于10%时,进行高压蒸气灭菌等严苛的蒸气加热处理的情况下,不仅无纺布的孔径变小,而且孔径变不均匀,由此血细胞的堵塞增加,处理速度有降低的倾向。使面积收缩率为10%以下时,蒸气加热处理后也可以保持孔径的均匀性,可以防止处理速度的变动,有可以发挥稳定的性能均衡性的倾向,故优选。
此外,蒸气加热处理后的固定部的压缩力提高,抑制血液漏出固定部而不贯通过滤部件、从入口空间流入至出口空间的现象(侧漏现象),从而还可以得到使白血球去除能力提高的效果。
这一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其他聚酯纤维、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相比,结晶化速度快,因此,从容易提高结晶度的方面出发,实施高压蒸气灭菌等严苛的蒸气加热处理也不易引起沿平面方向的收缩(容易使面积收缩率小),因此,可以发挥稳定的白血球等去除能力和处理速度而不依赖于灭菌条件。
本实施方式中,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前后的无纺布的面积收缩率是指,准确地测定切割成约20cm×20cm的正方形的无纺布的纵·横的尺寸后,不使无纺布用针等固定而曝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之后再次测定纵·横的尺寸,通过以下式(20)算出。
面积收缩率(%)
=(蒸气曝露前的无纺布的纵的长度(cm)×蒸气曝露前的无纺布的横的长度(cm)
-蒸气曝露后的无纺布的纵的长度(cm)×蒸气曝露后的无纺布的横的长度(cm))
÷(蒸气曝露前的无纺布的纵的长度(cm)×蒸气曝露前的无纺布的横的长度(cm))×100···(20)
对本实施方式的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没有限定,在纺丝阶段利用湿式法、干式法均可以制造。本实施方式中,从稳定地得到质地指数和平均纤维直径最佳的无纺布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利用熔喷法制造。
另外,为了制作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前后通气压损变化小的过滤器,优选对构成过滤部件的无纺布充分地赋予热量。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对熔喷法的一例进行说明。熔喷法中,挤出机内熔融的熔融聚合物流通过适当的过滤器过滤后,导入至熔喷模具的熔融聚合物导入部,之后从孔口状喷嘴排出。与此同时地将导入至加热气体导入部的加热气体导入至由熔喷模具和模唇形成的加热气体喷出狭缝,从其中喷出,使前述排出的熔融聚合物细化,形成极细纤维,使形成的极细纤维层叠,从而得到无纺布。进而,使用热抽吸式转筒、热板、热水、热风加热器等对无纺布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可以得到具有期望的回弹强度的无纺布。
此时,为了充分提高无纺布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期望根据聚合物的特性而调整加热温度和时间。为了制造蒸气加热处理前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高的无纺布,进而为了制作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前后通气压损变化小的过滤器,理想的是,热源的温度优选[聚合物的熔点-120]℃以上的温度、更优选[聚合物的熔点-20]℃~[聚合物的熔点-60]℃的范围内的温度。另外,加热时间还依赖于加热温度,理想的是,至少3秒以上、更优选10秒以上、进一步优选20秒以上、特别优选30秒以上。
相反地,热源的温度低于[聚合物的熔点-120]℃的情况下、加热时间低于3秒的情况下,产生难以获得达成优选的回弹强度、通气压损变化率所需的热量的倾向,故不优选。
作为一例,使纺丝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纺布在140℃的干燥空气中滞留120秒,由此可以得到适于本实施方式的回弹强度、通气压损变化率。
收纳过滤部件的容器的材质可以为硬质性树脂和挠性树脂,均可。作为硬质性树脂的原材料,可以举出酚醛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甲醛树脂、脲树脂、硅树脂、ABS树脂、尼龙、聚氨酯、聚碳酸酯、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等。
挠性树脂的容器的材质可以与过滤部件的热性质、电性质类似,例如可以举出软质聚氯乙烯、聚氨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和聚丙烯那样的聚烯烃、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氢化物、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共聚物或其氢化物等热塑性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与聚烯烃、乙烯-丙烯酸乙酯等软化剂的混合物等作为适合的材料。优选为软质氯乙烯、聚氨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烯烃、和以它们为主成分的热塑性弹性体,进一步优选为软质氯乙烯、聚烯烃。
上述容器的形状只要为具有处理液体(含白血球的液体)的入口和处理过(去除了白血球)的液体的出口的形状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符合过滤部件的形状的形状。
例如,过滤部件为平板状时,可以根据其形状设为四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扁平形状。更详细而言,可以举出:如图1或2所示那样,容器1由具有作为液体出入口的第1出入口3的入口侧容器材、和具有作为液体出入口的第2出入口4的出口侧容器材构成,两者将过滤部件5直接夹持或借助支撑体夹持,从而将过滤器内部分为二室,形成扁平状的血液处理过滤器10那样的构成。
另外,作为另一例,过滤部件为圆筒状时,容器优选也同样地为圆筒状。更详细而言,如果容器由收纳过滤部件的筒状主体部、具有液体入口的入口侧顶盖和具有液体出口的出口侧顶盖构成,通过灌封加工,容器内部以从入口导入的液体自圆筒状过滤器的外周部向内周部(或自内周部向外周部)流动的方式分为二室,形成圆筒状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形状,则优选。
接着,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白血球去除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使含白血球的液体通过具有收纳于容器内且包含无纺布的过滤部件的血液处理过滤器中,从含白血球的液体去除白血球。
此处,含白血球的液体是指,统称包含白血球的体液、合成血液,具体而言,为全血、浓厚红血球溶液、清洗红血球悬浮液、解冻红血球浓厚液、合成血、缺血小板血浆(PPP)、多血小板血浆(PRP)、血浆、冷冻血浆、血小板浓厚液和缓冲剂涂布(BC)等、由全血和全血制备而得到的单一或者由多种血液成分构成的液体、或在这些液体中添加抗凝固剂、保存液等而得到的溶液、或者全血制剂、红血球制剂、血小板制剂、血浆制剂等。
另外,将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处理上述液体而得到的液体称为去除了白血球的液体。
以下,对通过白血球去除方法去除白血球来制备各血液制剂的方法的一方式进行说明。
(白血球去除的全血制剂的制备)
准备在采血的全血中添加有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Citrate PhosphateDextrose)(CPD)、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1(Citrate Phosphate DextroseAdenine-1)(CPDA-1)、枸橼酸盐磷酸盐-2-葡萄糖(Citrate Phosphate-2-Dextrose)(CP2D)、酸性枸橼酸盐葡萄糖配方-A(Acid Citrate Dextrose Formula-A)(ACD-A)、酸性枸橼酸盐葡萄糖配方-B(Acid Citrate Dextrose Formula-B)(ACD-B)、肝素等保存液、抗凝固剂等的全血制剂,之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过滤器,从该全血制剂去除白血球,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全血制剂。
制备白血球去除的全血制剂时,保存前去除白血球的情况下,优选将在室温下或冷藏下保存的全血在采血后72小时以内、进一步优选24小时以内、特别优选12小时以内、最优选8小时以内、在室温下或冷藏下,使用血液处理过滤器进行白血球去除,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全血制剂。保存后去除白血球的情况下,将在室温下,冷藏下或冷冻下保存的全血优选在使用前24小时以内使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全血制剂。
(白血球去除的红血球制剂的制备)
在采血的全血中添加CPD、CPDA-1、CP2D、ACD-A、ACD-B、肝素等保存液、抗凝固剂。各血液成分的分离方法有:从全血去除白血球后进行离心分离的情况;和,将全血离心分离后从红血球或者红血球和BC去除白血球的情况。
从全血去除白血球后进行离心分离时,将白血球去除全血进行离心分离,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红血球制剂。
在白血球去除前将全血进行离心分离时,离心条件有:分离为红血球、PRP的弱离心条件;和,分离为红血球、BC、PPP的强离心条件这2种。根据需要在从全血分离的红血球、或者包含BC的红血球中添加SAGM、AS-1、AS-3、AS-5、MAP等保存液后,使用血液处理过滤器,从红血球去除白血球,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红血球制剂。
白血球去除的红血球制剂制备中,可以优选将在室温下或冷藏下保存的全血在采血后72小时以内、进一步优选48小时以内、特别优选24小时以内、最优选12小时以内进行离心分离。保存前白血球去除的情况下,优选从在室温下或冷藏下保存的红血球制剂采血后,在120小时以内、进一步优选72小时以内、特别优选24小时以内、最优选12小时以内,在室温下或冷藏下,使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红血球制剂。保存后白血球去除的情况下,优选从在室温下、冷藏下或冷冻下保存的红血球制剂,在使用前24小时以内,使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红血球制剂。
(白血球去除的血小板制剂的制备)
在采血的全血中添加CPD、CPDA-1、CP2D、ACD-A、ACD-B、肝素等保存液、抗凝固剂。
各血液成分的分离方法有:从全血去除白血球后进行离心分离的情况;和,将全血离心分离后从PRP或者血小板去除白血球的情况。
从全血去除白血球后进行离心分离的情况下,将白血球去除全血进行离心分离,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血小板制剂。
白血球去除前将全血进行离心分离的情况下,离心条件有:分离为红血球、PRP的弱离心条件;和,分离为红血球、BC、PPP的强离心条件这2种。弱离心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自从全血分离的PRP利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白血球去除的血小板制剂,或者将PRP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血小板和PPP后,利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得到白血球去除的血小板制剂。强离心条件的情况下,使从全血分离的BC为一个单位或者几~十几个单位池,根据需要在所得物质中添加保存液、血浆等进行离心分离,从而得到血小板,将所得血小板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由此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血小板制剂。
白血球去除的血小板制剂制备中,优选将在室温下保存的全血在采血后24小时以内、进一步优选12小时以内、特别优选8小时以内进行离心分离。保存前白血球去除的情况下,优选将在室温下保存的血小板制剂在采血后120小时以内、进一步优选72小时以内、特别优选24小时以内、最优选12小时以内,在室温下,使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血小板制剂。保存后白血球去除的情况下,优选从在室温下、冷藏下或冷冻下保存的血小板制剂、在使用前24小时以内使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血小板制剂。
(白血球去除的血浆制剂的制备)
在采血的全血中添加CPD、CPDA-1、CP2D、ACD-A、ACD-B、肝素等保存液、抗凝固剂。
各血液成分的分离方法有:从全血去除白血球后进行离心分离的情况;和,将全血离心分离后从PPP或者PRP去除白血球的情况。
将全血进行白血球去除后进行离心分离的情况下,将白血球去除全血进行离心分离,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血浆制剂。
白血球去除前将全血进行离心分离的情况下,离心条件有:分离为红血球、PRP的弱离心条件;和,分离为红血球、BC、PPP的强离心条件这2种。弱离心条件的情况下,将PRP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白血球去除的血浆制剂,或从PRP离心分离为PPP和血小板后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血浆制剂。强离心条件的情况下,将PPP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血浆制剂。
白血球去除的血浆制剂制备中,可以优选将在室温下或冷藏下保存的全血在采血后72小时以内、进一步优选48小时以内、特别优选24小时以内、最优选12小时以内进行离心分离。优选从在室温下或冷藏下保存的血浆制剂,在采血后120小时以内、进一步优选72小时以内、特别优选24小时以内、最优选12小时以内,在室温下或冷藏下,使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血浆制剂。保存后白血球去除的情况下,优选从在室温下或冷藏下或冷冻下保存的血浆制剂,在使用前24小时以内,使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去除白血球,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血浆制剂。
作为采血后直至制备白血球去除血液制剂的形态,可以以如下任意等形态进行:用与全血用容器连接的采血针采血,将装有全血或离心分离后的血液成分的容器与血液处理过滤器连接并进行白血球去除;或者,至少用采血针与血液容器、血液处理过滤器以无菌的方式连接的回路采血,在离心分离前或离心分离后进行白血球去除;或者,使装有通过自动采血装置得到的血液成分的容器与血液处理过滤器连接或者通过预先连接的血液处理过滤器进行白血球去除,本实施方式不限定于这些形态。另外,用自动成分采血装置将全血离心分离成各成分,根据需要添加保存液后,立即向血液处理过滤器通入红血球、包含BC的红血球、BC、血小板、PRP、PPP中任一者,将白血球去除,从而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的红血球制剂或者白血球去除的血小板制剂或者白血球去除的血浆制剂。
本实施方式对上述任意血液的白血球去除能力均更高,且不会引起堵塞,具有缩短处理时间的效果,特别适合于容易延长血液的处理时间的含红血球液体的处理。
这些血液制剂的制备中,白血球去除可以从设置于比血液处理过滤器还高位置的装有含白血球的液体的容器,利用落差使含白血球血液经由管在血液处理过滤器中流动从而进行;另外,也可以使用泵等方法,将含白血球血液从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入口侧加压并流过、和/或从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出口侧减压并流过从而进行。
以下,对使用体外循环疗法中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的白血球去除方法进行记载。
用生理盐水等将血液处理过滤器内启动加注后,用包含肝素、甲磺酸萘莫司他、ACD-A、ACD-B等抗凝固剂的溶液置换。边向导入至体外的血液加入抗凝固剂,边从与人连接的回路使血液以流量10~200mL/分钟流入至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入口,可以用血液处理过滤器将白血球去除。
白血球去除开始期(处理量0~0.5L)优选10~50mL/分钟的流量、进一步优选20~40mL/分钟。白血球去除开始期以及以后(处理量0.2~12L)优选以流量30~120mL/分钟进行处理,进一步优选流量40~100mL/分钟,特别优选流量40~60mL/分钟。白血球去除后,用生理盐水等将血液处理过滤器内置换并返血时,血液处理过滤器内的血液不会浪费,故优选。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
[实施例1]
(无纺布的制备)
作为无纺布,使用通过如下方法制作的、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1(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3%的无纺布: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简记作PET)用熔喷法纺丝并形成纤维集合体,将所得纤维集合体以140℃进行120秒干热处理。
进而,对无纺布,利用下述方法进行利用亲水性聚合物的涂布。
通过通常的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以下简称为HEMA)与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以下简称为DEAMA)的共聚物。以乙醇中的单体浓度1摩尔/L,在作为引发剂的偶氮异丁腈(AIBN)1/200摩尔的存在下、以60℃进行聚合反应8小时。将无纺布浸渍于生成的亲水性聚合物的乙醇溶液。将从聚合物溶液取出的无纺布压制,将吸收的余量的聚合物溶液去除,边送入干燥空气边使聚合物溶液干燥,形成覆盖无纺布表面的涂层。将无纺布用聚合物涂层覆盖了的表面部分(涂层的表面部分)中的非离子性基团相对于碱性含氮官能团的摩尔比为32.3,其1g中的涂层的质量为9.0mg/g(无纺布+涂层),CWST值为100dyn/cm。
(血液处理用过滤器的制作)
将上述中得到的设有涂层的无纺布层叠64张,将其作为过滤部件,填充至硬质性容器,进行超声波熔接,制作有效过滤面积45cm2的过滤器。
需要说明的是,所得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0(N·m2/g)。将该过滤器以115℃进行240分钟蒸气灭菌后,以40℃使其真空干燥15小时以上,制成蒸气灭菌后过滤器。测定蒸气灭菌(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前后的通气压损,结果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8%。
(白血球去除能力评价)
接着,记载评价白血球去除能力的试验方法。作为评价中使用的血液,使用如下全血:对于刚刚采血后的血液500mL,加入作为抗凝固剂的CPD溶液70mL,混和,将其静置2小时。以后,将该血液评价用中制备的血液称为过滤前血。
将填充有过滤前血的血液袋与蒸气灭菌后过滤器的入口用内径3mm、外径4.2mm的氯乙烯制的管40cm连接。进而,将过滤器的出口与回收用血液袋以相同的内径3mm、外径4.2mm的氯乙烯制管60cm连接。之后,从填充有过滤前血的血液袋的下部以落差100cm将过滤前血流入过滤器内,计量过滤时间直至流入至回收袋的血液量成为0.5g/分钟。
进而,从回收袋回收血液(以后,称为过滤后血)3mL。白血球去除能力通过求出白血球残留率而评价。白血球残留率使用流式细胞术法(装置:BECTON DICKINSON公司制FACSCanto),测定过滤前血和过滤后血的白血球数,按照如下式(30)计算。
白血球残留率=[白血球浓度(个/μL)(过滤后血)]÷[白血球浓度(个/μL)(过滤前血)]···(30)
白血球数的测定如下进行,取样各血液100μL,使用装有珠的Leucocount试剂盒(日本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来进行。
在上述过滤器形状(无纺布64张、有效过滤面积45cm2)的条件下实施的情况下,如果可以达成过滤时间3分钟以下、且白血球的残留率10.0×10-3以下,则可以说是实用上理想的白血球去除过滤部件。即,白血球残留率成为10-4以下时,残留白血球数接近测定极限,因此,此处,如上述设定过滤器形状的条件,使得白血球残留率成为10-4以上,在该条件下,如果为具有过滤时间30分钟以下、白血球的残留率为10.0×10-3以下那样的性能的过滤部件,则可以进行适于实际使用的过滤器设计,能够制造可以实现为了防止严重的副作用所需的白血球残留率即10-4~10-6以下的过滤器。
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0.7×10-3、过滤时间成为19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2]
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7(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1%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E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0(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6%。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0.4×10-3,过滤时间成为17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3]
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1(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5%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E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1(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2.0%。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5.2×10-3,过滤时间成为19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4]
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7(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4%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E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白血球去除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1(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9%。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4.1×10-3、过滤时间成为18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5]
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1(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3%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0(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8%。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3.3×10-3、过滤时间成为22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6]
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7(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1%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0(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6%。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2.8×10-3、过滤时间成为21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7]
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1(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5%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1(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2.0%。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8.3×10-3、过滤时间成为23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8]
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7(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4%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1(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9%。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7.3×10-3、过滤时间成为20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9]
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下简记作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1(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2%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B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98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白血球去除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0(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7%。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0.5×10-3、过滤时间成为19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10]
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7(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0%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B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98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白血球去除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0(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5%。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0.1×10-3、过滤时间成为18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11]
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1(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4%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B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98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白血球去除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1(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9%。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4.5×10-3、过滤时间成为19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12]
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7(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3%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B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98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白血球去除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1(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8%。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3.8×10-3、过滤时间成为20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13]
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1(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2%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0(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7%。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2.8×10-3、过滤时间成为29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14]
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7(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0%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0(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5%。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2.4×10-3、过滤时间成为28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15]
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1(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4%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1(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9%。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7.9×10-3、过滤时间成为29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16]
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7(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3%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1(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8%。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6.8×10-3、过滤时间成为29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比较例1]
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1(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2.7%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E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白血球去除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7%。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6.5×10-3、过滤时间成为21分钟,可知,过滤时间虽然短但是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2]
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7(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6%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E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白血球去除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6%。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3.8×10-3、过滤时间成为20分钟,可知,过滤时间虽然短但是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3]
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1(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2.7%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7%。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9.5×10-3、过滤时间成为29分钟,可知,过滤时间虽然短但是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4]
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7(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6%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6%。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7.4×10-3、过滤时间成为30分钟,可知,过滤时间虽然为允许内但是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5]
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1(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2.6%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B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98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白血球去除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6%。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3.5×10-3、过滤时间成为22分钟,可知,过滤时间虽然短但是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6]
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7(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5%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B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98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白血球去除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4%。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2.1×10-3、过滤时间成为23分钟,可知,过滤时间虽然短但是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7]
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1(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2.6%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6%。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6.5×10-3、过滤时间成为44分钟,可知,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而且过滤时间长,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8]
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7(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5%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4%。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5.5×10-3、过滤时间成为41分钟,可知,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而且过滤时间长,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以下,准备与对应的实施例(实施例2或10)或比较例(比较例1~9)的回弹强度基本相同、但过滤部件中所含的无纺布的面积收缩率和过滤器的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有较大不同的过滤部件,确认这些2个因子的影响。
[实施例17]
作为实施例2的变化,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3(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0.5%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E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
层叠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64张,将其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3(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0.3%。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0.7×10-3、过滤时间成为20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18]
作为实施例2的变化,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4(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0.5%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E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
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5(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0.2%。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0.4×10-3、过滤时间成为19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19]
作为实施例2的变化,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8(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1.2%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E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8%。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5.2×10-3、过滤时间成为19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20]
作为实施例2的变化,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6(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9.6%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E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1(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7%。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4.2×10-3、过滤时间成为16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21]
作为实施例2的变化,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3(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0.5%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3(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0.3%。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3.3×10-3、过滤时间成为22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22]
作为实施例2的变化,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4(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0.5%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5(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0.2%。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2.9×10-3、过滤时间成为21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23]
作为实施例2的变化,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8(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1.2%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8%。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8.1×10-3、过滤时间成为22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24]
作为实施例2的变化,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6(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9.6%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1(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7%。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7.3×10-3、过滤时间成为20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25]
作为实施例10的变化,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2(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0.1%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B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5(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0.2%。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0.5×10-3、过滤时间成为21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26]
作为实施例10的变化,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3(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0.4%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B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7(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0.1%。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0.1×10-3、过滤时间成为18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27]
作为实施例10的变化,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6(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0.9%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B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0(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7%。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4.2×10-3、过滤时间成为19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28]
作为实施例10的变化,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4(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9.2%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B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3(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6%。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3.8×10-3、过滤时间成为17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29]
作为实施例10的变化,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2(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0.1%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5(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0.2%。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2.5×10-3、过滤时间成为28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30]
作为实施例10的变化,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3(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0.4%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7(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0.1%。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2.1×10-3、过滤时间成为29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31]
作为实施例10的变化,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6(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0.9%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0(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7%。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7.4×10-3、过滤时间成为28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实施例32]
作为实施例10的变化,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4(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9.2%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43(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1.6%。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6.6×10-3、过滤时间成为28分钟,显示出低的血液处理压力和高的白血球去除能力。
[比较例9]
作为比较例1的变化,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4(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0.8%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
进行形成覆盖PE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7(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2.5%。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2.5×10-3、过滤时间成为22分钟,可知,过滤时间虽然短但是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10]
作为比较例2的变化,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4(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0.7%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E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2.4%。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1.1×10-3、过滤时间成为21分钟,可知,过滤时间虽然短但是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11]
作为比较例3的变化,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4(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0.8%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7(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2.5%。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6.4×10-3、过滤时间成为30分钟,可知,过滤时间虽然为允许内但是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12]
作为比较例4的变化,使用由PE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4(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0.7%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2.4%。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5.3×10-3、过滤时间成为30分钟,可知,过滤时间虽然为允许内但是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13]
作为比较例5的变化,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3(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0.6%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B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2.4%。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1.2×10-3、过滤时间成为20分钟,可知,过滤时间虽然短但是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14]
作为比较例6的变化,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3(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0.5%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进行形成覆盖PBT纤维的涂层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CWST值为100dyn/cm。将聚合物涂布处理后的无纺布作为血液处理过滤部件使用。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9(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2.2%。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0.3×10-3、过滤时间成为21分钟,可知,过滤时间虽然短但是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15]
作为比较例7的变化,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2.3(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10.6%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8(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2.4%。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4.5×10-3、过滤时间成为42分钟,可知,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而且过滤时间长,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比较例16]
作为比较例8的变化,使用由PBT纤维形成、且单位面积重量22g/m2、厚度0.13mm、填充率0.12、平均纤维直径1.0μm、WC值为1.3(gf·cm/cm2)、面积收缩率为0.5%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对纺丝后的纤维集合体实施干热处理的方法来准备无纺布。不进行无纺布的聚合物涂布处理。该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29(N·m2/g)。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过滤器,结果蒸气灭菌前后的通气压损变化率为2.2%。进行血液试验,结果白血球残留率为13.5×10-3、过滤时间成为40分钟,可知,白血球去除能力低而且过滤时间长,该过滤部件实用上不适用。
对于实施例1~32、比较例1~16的血液评价结果示于表1~6。
[表1]
Figure BDA0001509667950000521
[表2]
Figure BDA0001509667950000522
[表3]
Figure BDA0001509667950000531
[表4]
Figure BDA0001509667950000532
[表5]
Figure BDA0001509667950000541
[表6]
Figure BDA0001509667950000542
如表1、2、和5所示那样,由实施例1~16与比较例1~8的结果可以确认:通过使用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为0.30(N·m2/g)的无纺布制造血液处理过滤器,达成白血球去除能力和短的过滤时间、即、良好的流动性。进而还可以确认:通过将无纺布的WC值设定为较低,可以进一步提高白血球去除能力。此外确认了,通过在无纺布上形成聚合物涂层,可以得到白血球去除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过滤时间的缩短效果,有利于性能均衡性改善。
另外,如表3、4、和、6所示那样,由实施例17~32与比较例9~16的结果可以确认:通过边较高地维持过滤部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回弹强度边将过滤器的通气压损变化率控制为较低,可以进一步提高白血球去除能力。此外还确认了,通过将构成过滤部件的无纺布的面积收缩率设定为较低,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白血球去除能力、使过滤时间缩短化的付加效果。
另外,构成无纺布的材料为PET的情况与构成无纺布的材料为PBT的情况相比时,对于PBT无纺布,无涂布处理的情况下,与有涂布处理相比,显著可见过滤时间延长,而对于PET无纺布,未见涂布处理有无所产生的对过滤时间的影响比PBT大。由此认为,PET无纺布在白血球去除能力可以满足充分基准的情况下(实施例5、6、21和22),以无涂布处理可以进行过滤器设计,可以有效地得到制造成本降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血液处理过滤部件和使用其的血液处理过滤器可以用于去除血液中所含的不需要的成分(例如聚集物、病原性物质(病毒、细菌、原虫、感染红血球等)、和、血液处理用药剂等)。
特别是,本发明的血液处理过滤器与以往的过滤器相比,白血球去除能力高、且无堵塞,可以缩短处理时间,因此,可以适合作为用于捕捉白血球的白血球去除过滤器使用。
本申请基于2015年6月17日向日本国特许厅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5-122447和特愿2015-122450),将其内容作为参照引入至此。
附图标记说明
1…硬质容器、3…第1出入口(液体出入口)、3a…入口侧孔、4…第2出入口(液体出入口)、4a…出口侧孔、5…过滤部件、6…外周熔接部、7…第1出入口侧空间、8…第2出入口侧空间、9…过滤部件的外缘部、10…血液处理过滤器、50…血液处理过滤器、51…过滤部件、53…挠性容器、55…接合部、56…渗出部无纺布。

Claims (7)

1.一种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其仅由无纺布组成、且蒸气加热处理前的每单位面积重量(g/m2)的回弹强度为0.3N·m2/g以上,
所述过滤部件的蒸气加热后的回弹强度高于蒸气加热处理前的回弹强度,
所述无纺布使用热源进行了3秒以上的加热处理,所述热源的温度是聚合物的熔点减去120℃所得的温度以上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其中,所述无纺布的相当于单位面积重量40g/m2的压缩功WC值为2.0gf·cm/cm2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其中,所述无纺布的、曝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所产生的面积收缩率为10%以下。
4.一种血液处理过滤器,其具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部件、入口侧容器材和出口侧容器材,
所述过滤部件被所述入口侧容器材和所述出口侧容器材夹持而固定,
所述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内部被所述过滤部件分隔成入口侧空间和出口侧空间。
5.一种血液处理过滤器,其具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部件、和具有入口和出口的挠性容器,
所述过滤部件通过与所述挠性容器接合而负载,
所述血液处理过滤器的内部被所述过滤部件分隔成入口侧空间和出口侧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血液处理过滤器,其中,暴露于115℃的蒸气240分钟前后的通气压力损耗变化率为±2%以下。
7.一种血液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进行对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处理过滤器施加离心力的处理。
CN201680035166.4A 2015-06-17 2016-06-17 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血液处理过滤器、和血液处理方法 Active CN107708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2450 2015-06-17
JP2015122447 2015-06-17
JP2015-122450 2015-06-17
JP2015-122447 2015-06-17
PCT/JP2016/068190 WO2016204297A1 (ja) 2015-06-17 2016-06-17 血液処理フィルター用フィルター要素、血液処理フィルター、及び血液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8760A CN107708760A (zh) 2018-02-16
CN107708760B true CN107708760B (zh) 2021-06-11

Family

ID=57545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5166.4A Active CN107708760B (zh) 2015-06-17 2016-06-17 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血液处理过滤器、和血液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85562A1 (zh)
EP (1) EP3311858B1 (zh)
JP (2) JPWO2016204297A1 (zh)
CN (1) CN107708760B (zh)
WO (1) WO20162042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4260A (zh) * 2018-07-13 2021-02-19 株式会社钟化 白血球除去用过滤材料、白血球除去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1925740B2 (en) 2018-08-30 2024-03-12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Blood processing fil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lood processing filter
CN109946257A (zh) * 2019-02-26 2019-06-28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测定无纺布对苄索氯铵吸附速率的方法
CN114467071A (zh) 2019-10-11 2022-05-10 株式会社理光 显示装置、彩色支持装置、显示方法及程序
CN111495614A (zh) * 2020-04-28 2020-08-0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prp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5572A (en) * 1987-10-20 1990-05-15 Pall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pletion of the leukocyte content of blood and blood components
JPH0345768A (ja) * 1989-07-10 1991-02-27 Toray Ind Inc メルトブロー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269946A (en) * 1991-05-22 1993-12-14 Baxter Healthcar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undesired matter from blood cells
JP3710384B2 (ja) * 2001-01-11 2005-10-26 川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白血球除去フィルター
JP4593986B2 (ja) * 2004-06-30 2010-12-0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体
JP4397745B2 (ja) * 2004-06-30 2010-01-1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2007050013A (ja) * 2005-08-15 2007-03-01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白血球除去方法および白血球除去フィルター
JP2007277778A (ja) * 2006-04-11 2007-10-25 Chisso Corp 弾性不織布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繊維製品
JP5342751B2 (ja) * 2007-03-30 2013-11-1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伸縮性不織布
CN101439269A (zh) * 2008-12-04 2009-05-27 南昌航空大学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2471762A (zh) * 2009-06-30 2012-05-23 株式会社钟化 血液成分的分离系统、分离材料
JP5806815B2 (ja) * 2010-03-30 2015-11-10 旭化成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血液処理フィルター、及び血液の濾過方法
JP5710244B2 (ja) * 2010-03-30 2015-04-30 旭化成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血液処理用フィルター
JP5873317B2 (ja) * 2011-12-14 2016-03-01 株式会社クレハ 生分解性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から形成される抗菌性不織布、及び抗菌方法
CN202554574U (zh) * 2012-02-28 2012-11-28 旭化成医疗株式会社 白血球除去过滤器
WO2015088019A1 (ja) * 2013-12-13 2015-06-18 旭化成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白血球除去フィルター材、及び白血球を除去す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11858A4 (en) 2018-05-23
WO2016204297A1 (ja) 2016-12-22
JPWO2016204297A1 (ja) 2018-03-29
JP2019188188A (ja) 2019-10-31
EP3311858B1 (en) 2019-08-07
CN107708760A (zh) 2018-02-16
US20180185562A1 (en) 2018-07-05
EP3311858A1 (en) 2018-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5116B (zh) 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和血液处理过滤器
CN107708760B (zh) 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部件、血液处理过滤器、和血液处理方法
US7591954B2 (en) Method for removing leukocytes, leukocyte-removing filter and utilization thereof
US11213776B2 (en) Leukocyte removal filter material and leukocyte removal method
CN109562210B (zh) 血液处理过滤器用过滤器元件、血液处理过滤器、及白血球去除方法
KR102060642B1 (ko) 혈액 필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21010319A1 (ja) 血液処理フィルター及び血液製剤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