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7908A - 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7908A
CN107707908A CN201710935349.8A CN201710935349A CN107707908A CN 107707908 A CN107707908 A CN 107707908A CN 201710935349 A CN201710935349 A CN 201710935349A CN 107707908 A CN107707908 A CN 107707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ed
unit
plate
detection devic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53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7908B (zh
Inventor
陈浩建
刘志强
陈冠余
曹馨
曹一馨
郭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353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79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7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7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7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79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设备,包括:中输单元,用于传输物料;检测单元,位于所述中输单元的一侧,用于检测物料的品质;补料单元,位于所述中输单元的两侧,用于补充物料和/或承接物料;取放料单元,设置在所述检测单元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中输单元和所述补料单元之上,用于将所述中输单元和所述补料单元中的物料相互搬运转换。根据本发明的检测设备能够实现自动检测摄像模组组件,并且自动更换品质差的摄像模组组件。

Description

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摄像模组中的各组件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模组的像素要求及品质越来越高,对摄像模组组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摄像模组组件行业内主要采用人工检验的方式,其存在一致性差、漏检率高、产品二次污染等问题,已不能满足高像素摄像模组对IR等组件高品质高出货量的要求。现摄像模组行业内对摄像模组组件检测工艺环节实现自动化检测的呼声越来越大,可目前还没有一款可以实现自动上下料、自动检测以及根据摄像模组组件质量的好坏自动取补料的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实现自动检测摄像模组组件并且自动更换品质差的摄像模组组件的同时有效避免粉尘掉落至摄像模组组件上。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
中输单元,用于传输物料;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由所述中输单元传输的物料的品质;
补料单元,用于向所述中输单元补充物料和/或承接来自所述中输单元中的物料;
取放料单元,用于将所述中输单元中的物料和所述补料单元中的物料相互转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检测单元位于所述中输单元的一侧;
所述补料单元位于所述中输单元的两侧;
所述取放料单元设置在所述检测单元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中输单元和所述补料单元之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中输单元包括第一上料机构、承载检测机构、取补料机构和第一下料机构;以及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所述取补料机构和所述第一下料机构之下,并且可以分别在所述第一上料机构、所述取补料机构和所述第一下料机构中做线性往复移动的用于运输物料的上下料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上料机构、所述承载检测机构、所述取补料机构以及所述第一下料机构呈线性排列地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支承座,支承在所述支承座上相对的两侧的搁置板,驱动所述搁置板往复移动的驱动气缸,支承在所述支承座上相对的两端的第一夹紧气缸,支承在所述支承座中间区域的至少一块上料基板,与所述上料基板配合用于限定物料位置的限位板,以及分别支承在所述支承座和所述限位板上的第一光电感应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承座具有中间通孔,所述上料基板位于所述中间通孔之上将所述中间通孔平均分成至少两个上料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承载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托板,支承在所述检测托板上的压块,驱动所述压块往复移动的松紧气缸,支承在所述检测托板上的第二光电感应器以及驱动所述检测托板往复移动的第一直线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检测托板具有至少两个与所述上料区相对应的用于物料通过的检测托板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取补料机构包括取补料托板,支承在所述取补料托板上相对的两侧的搁置块,驱动所述搁置块往复移动的搁置气缸,支承在所述取补料托板上相对的两端的压紧块,驱动所述压紧块往复移动的压紧气缸,支承在所述取补料托板上与所述搁置块同侧设置的第三光电感应器,以及驱动所述取补料托板往复移动的第二直线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取补料托板具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检测托板通孔相对应的用于物料通过的取补料托板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下料机构包括支承台,支承在所述支承台上相对的两侧的支承块,与所述支承块弹性连接的弹簧顶升块,支承在所述支承台中间区域的至少一块下料基板,与所述下料基板配合用于限定物料位置的下料限位板,支承在所述下料限位板上的第四光电感应器,以及支承在所述支承台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下料限位板外侧用于吹尘的等离子风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承台具有通孔,所述下料基板位于所述通孔之上将所述通孔平均分成至少两个下料区;
所述下料基板上具有基板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上下料驱动机构包括支架,固定支承在所述支架上的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丝杆电机,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并且通过所述丝杆电机的驱动沿着所述支架上下往复移动的支承板,以及支承在所述支承板上的至少两个物料托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架包括纵向支承和支承在所述纵向支承上的横向支承;
所述横向支承具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物料托架相对应的用于使物料托架通过的横向支承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支柱,支承在所述支柱上的第一电机,支承在所述第一电机上的至少两个安装架,对应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至少两个第二电机,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二电机对应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上下移动的检测相机,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架之间用于调整两个所述安装架之间的间距的跨距调整机构,以及用于微调所述检测相机位置的微调平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补料单元包括移动托板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紧邻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的第二下料机构,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下料机构之下用于往复运输物料的驱动机构;
所述移动托板机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以及所述第二下料机构呈线性排列地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移动托板机构包括移动托板,支承在所述移动托板上的托板压块,驱动所述托板压块往复移动的托板气缸,支承在所述移动托板上的第五光电感应器,以及驱动所述移动托板做线性往复移动的第三直线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下料机构均包括固定座,支承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基板和限位基板;
所述第二上料机构还包括支承在所述固定座上相对的两侧的支承压块,驱动所述支承压块往复移动的支承气缸,第二夹紧气缸以及第六光电感应器;
所述第二下料机构还包括支承在所述固定座上相对的两侧的物料搁置块,与所述物料搁置块弹性连接的弹簧块以及第七光电感应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支座,支承在所述固定支座上的电机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板上的至少两个丝杆电机,至少两个通过所述丝杆电机驱动沿着所述固定支座上的线规滑道上下移动的活动板,以及支承在所述活动板上的至少两个物料托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支座上具有至少两个用于使所述物料托架通过的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取放料单元包括底座,支承在所述底座上的滑道,支承在所述底座上并且沿着所述滑道往复移动的取放料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取放料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可以上下往复移动的定位相机和柔性吸笔。
根据本发明的检测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实现摄像模组组件品质检查的自动检测;
2、本设备采用高像素机器视觉检测,在实现高UPH的同时,能有效解决人工检测中无法避免的漏检错检问题;
3、本设备采用自动上下料及自动取补料,极大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实现单人负责多机操作模式,可极大节省车间人力;
4、操作简单易用,自动化程度高;
5、检测单元设置在中输单元的一侧,可以有效避免检测单元在运行时产生的粉尘掉落到中输单元的物料上;
6、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一下料机构分别位于根据本发明的检测设备的侧,这样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在对检测设备取放料时只需在设备的两侧进行操作即可,实现设备操作的简便性。
7、本设备各个单元中均具有至少两个工位,可实现多个工位同时工作运行,使得检测和更换品质差的摄像模组组件的速度快,效率高,同时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8、在本设备中,可以直接整摞上料,产品检查完也是整摞下料,无需任何中转操作,操作简单方便,一次上料可供设备一个小时使用,一个操作人员可操作多台设备。
9、在本设备中,中输单元的托板传输采用直线电机结构,同时各单元采用无尘丝杆,导轨模组,减少设备内部产尘的风险。
10、在本设备中,针对同一规格物料托盘和不同规格的摄像模组组件可实现自动切换产品,检测相机和定位相机可自动识别设备上的标记点,实现自动对标,同时自动调取参数,实现一键切机。而且在本设备中,通过调节上下料机构中的驱动丝杆和不同中输单元中的物料托架可以实现不同规格的物料托盘的切换。
11、在本设备中,机架采用三段式模块化设计,方便设备组装。同时机架顶部安装有FFU空气过滤器,配合机架大板风扇,设备内形成从机架顶部到大板到下机架的洁净空气气路,将灰尘等往下机架压。同时设备机架采用镜面不锈钢设计,设备整体不藏尘,保证设备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设备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中输单元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上料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承载检测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取补料机构的机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下料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7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上下料驱动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8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单元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9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补料单元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10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取放料单元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1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1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取放料单元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1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取放料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图1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设备的外部箱体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设备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检测设备包括中输单元1,检测单元2,补料单元3和取放料单元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检测单元2 位于中输单元1的其中一侧,并且靠近中输单元1其中一端(图中左侧端部),这一端部是中输单元1的输送物料的开始端。补料单元3则位于中输单元1的两侧,并且是设置在中输单元1的另一端部的两侧位置,这一端部是中输单元1的下料位置,即检测好以后的物料下料处。取放料单元 4设置在检测单元2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取放料单元4设置在检测单元2的后面,即更靠近中输单元1出料的一端。并且取放料单元4是位于中输单元1和补料单元3之上,是用于将中输单元1和补料单元3中的物料相互搬运转换的,在本发明中,取放料单元4可以将中输单元1中传输的物料中的品质差的摄像模组组件取出放入补料单元3中,然后将补料单元3中盛有的品质好的摄像模组组件取出放入中输单元1中继续传输。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检测单元2布置在中输单元1的一侧上,使得检测单元2在对中输单元1中的传输的摄像模组组件等物料进行检测时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检测单元在运行时产生的粉尘掉落到摄像模组组件等物料上。因为如果将检测单元2布置在中输单元的两侧,那么当检测单元2运行时势必会通过横跨于中输单元1上的传动轴来回移动,这样就会增大掉落粉尘的几率。而如本实施方式将检测单元设置在中输单元1的其中一侧,那么就只需要设置电机等驱动构件从中输单元上方以外的区域进行驱动然后形成位移,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粉尘的掉落。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中输单元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中输单元1包括第一上料机构101,承载检测机构 102,取补料机构103,第一下料机构104以及上下料驱动机构10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上料机构101、承载检测机构102、取补料机构103以及第一下料机构104呈线性排列地布置。如图2所示,第一上料机构101、承载检测机构102、取补料机构103以及第一下料机构104排列成了一条直线形。当然,除了这样的布置方式以外,还可以利用其它多种线性布置的方式,例如折线形、弧线形等等,只要可以顺利传输物料即可。如图2 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料驱动机构105设置有三组,分别设置在第一上料机构101、取补料机构103和第一下料机构104之下。上下料驱动机构105的作用是在第一上料机构101、取补料机构103和第一下料机构 104中上下往复运输物料。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上料机构101和第一下料机构104分别位于根据本发明的检测设备的侧,这样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在对检测设备取放料时只需在设备的两侧进行操作即可,实现设备操作的简便性。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上料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第一上料机构101包括支承座1011,搁置板1012,驱动气缸1013,第一夹紧气缸1014,上料基板1015,限位板1016,第一光电感应器1017。在本实方式中,搁置板1012支承在支承座1011上的相对的两侧。驱动气缸1013设置在搁置板1012旁,可以驱动搁置板1012往复移动。第一夹紧气缸1014支承在支承座1011上相对的两端,如图3所示,第一夹紧气缸1014所处位置与驱动气缸1013和搁置板1012所处位置不同,即第一夹紧气缸1014所在支承座1011侧边与搁置板1012和驱动气缸1013所在侧边相互垂直。上料基板1015支承在支承座1011的中间区域,在此区域,支承座1011具有中间通孔1011a,上料基板1015位于中间通孔1011a之上将中间通孔1011a平均分成了两个上料区。在本发明中,上料基板具有至少一块,因此上料区至少具有两个,根据不同的生产加工情况,还可以设置多个上料基板1015,然后适当增加中间通孔1011a面积,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多个上料区,由此可以增加上料量,生产加工产量大幅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板1016设置在支承座1011上,其与上料基板1015相互配合用来限定物料的位置,使得物料在达到该区域时位置精度高,不会发生偏移或者错位。在支承座1011和限位板1016的相应位置还设置有第一光电感应器1017,用于感知物料及物料的姿态等信息。
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承载检测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承载检测机构102包括检测托板1021,压块1022,松紧气缸1023,第二光电感应器1024以及第一直线电机1025。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压块1022支承在检测托板1021上,其位于检测托板1021的一侧的边缘位置。松紧气缸1023位于压块1022旁,其可以驱动压块1022往复移动。第二光电感应器1024支承在检测托板1021上,位于压块1022的一侧,其是用于感应物料以及物料姿态等信息。如图4所示,承载检测机构102还包括一个位于检测托板1021之下,用于驱动检测托板 1021往复运动的第一直线电机1025。通过直线电机1025的驱动,检测托板1021可以运行至第一上料机构101之下承接第一上料机构101中的物料,然后运行至检测单元2之下进行检测。如图4所示,检测托板1021具有两个与前述上料区相对应的用于物料通过的检测托板通孔1021a,物料通过检测托板通孔1021a后由松紧气缸1023驱动压块1022将物料固定压紧在检测托板1021上。在本发明中,检测托板通孔1021a具有至少两个,其是与前述上料区相对应的。
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取补料机构的机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取补料机构103包括取补料托板1031,搁置块1032,搁置气缸1033,压紧块1034,压紧气缸1035,第三光电感应器1036以及第二直线电机1037。在本实施方式中,搁置块1032支承在取补料托板1031 上的相对的两侧。搁置气缸1033设置在搁置块1032旁,其可以驱动搁置块1032往复移动。压紧块1034支承在取补料托板1031上的相对的两端,压紧气缸1034设置在压紧块1034旁,用于驱动压紧块1034的往复移动。如图5所示,压紧块1034和压紧气缸1035所在取补料托板1031的侧边与搁置块1032和搁置气缸1033所在取补料托板1031的侧边不同,不同的两条侧边之间相互垂直。如图5所示,第三光电感应器1036设置在取补料托板1031上,并且支承在搁置块1032旁,与搁置块1032同侧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直线电机1037设置在取补料托板1031之下,其可以驱动取补料托板1031往复移动。取补料托板1031具有两个与检测托板通孔 1021a相对应的用于物料通过的取补料托板通孔1031a。在本发明中,取补料托板1031具有至少两个取补料托板通孔1031a,其是与前述检测板通孔1021a相对应的。
在本发明中,承载检测机构102中的检测托板1021承载着通过检测单元2检测好的物料运行至取补料托板1031之下的位置,随后通过取补料机构103之下的上下料驱动机构105将检测托板1021上的物料运送至取补料托板1031上,然后由第二直线电机1037驱动取补料托板1031运行至相应的位置,通过取放料单元4将取补料托板1031上的物料进行更新,使得取补料托板1031上的摄像模组组件全部为质量合格的,最后由第一下料机构 104下料,通过人工将合格产品取出。
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下料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第一下料机构104包括支承台1041,支承块1042,弹簧顶升块1043,下料基板1044,下料限位板1045,第四光电感应器1046 以及等离子风棒1047。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块1042设置在支承台1041 上的相对的两侧。弹簧顶升块1043设置在支承块1042的一侧与支承块1042 弹性连接。下料基板1044支承在支承台1041的中间区域,此中间区域具有通孔1041a,下料基板1044位于通孔1041a的上方将通孔1041a上方区域平均分成两个下料区。这两个下料区与前述两个取补料托板通孔1031a 相对应。在本发明中,下料基板1044具有至少一块,因此下料区具有至少两个,这与前述的用于承载物料的区域或者通孔相互对应设置。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料限位板1045支承在支承台1041上,其与下料基板1044相互配合用来限定物料的位置,保证摄像模组组件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和错位等情况。第四光电感应器1046支承在下料限位板上,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当下料基板1044和下料限位板1045中具有一定量的物料后可以通过第四光电感应器1046感知,从而从第一下料机构104中将检测合格的物料取出。
如图6所示,下料基板1044上还设置有基板通孔1044a,等离子风棒1047支承在支承台1041的一侧并且位于下料限位板1045的外侧。等离子风棒1047是用于除尘的,当检测合格的摄像模组组件即将由第一下料机构出料时,为了防止出料前有影响组件品质的细微杂尘落入物料中,所以设置等离子风棒1047进行吹除。下料基板1044上设置的基板通孔1044a正是为了由等离子风棒1047吹出的风可以顺利通过,这样就可以同时吹除下料基板1044另一侧的物料中的细微杂尘。使得结构简单合理,且生产高效。
图7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上下料驱动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上下料驱动机构105包括支架1051,安装板 1052,丝杆电机1053,支承板1054以及物料托架1055。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板1052固定支承在支架1051的下端,如图所示,其是设置在支架1051 的中下部位置,丝杆电机1053安装在安装板1052的中间位置,丝杆电机 1053的丝杆由安装板1052伸出至支架1051的顶部位置。支承板1054滑动连接于支架1051,并且位于安装板1052的上方,支承板1054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与丝杆电机1053的丝杆配合的螺母,由此,丝杆电机1053 可以驱动支承板1054沿着支架1051上设置的线规滑道稳定地上下移动。如图7所示,两个物料托架1055支承在支承板1054上,这两个物料托架 1055的顶部可以承载装有摄像模组组件等物料的托盘。然而此承载物料的物料托架1055即对应上述的第一上料机构101、检测机构102、取补料机构103以及第一下料机构104中的上下料区和使物料通过的各通孔。如图 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1051包括纵向支承1051a和支承在两个纵向支承1051a上的横向支承1051b。在本实施方式中,横向支承1051b具有至少两个与物料托架1055相对应的用于使物料托架承载物料通过的横向支承通孔1051b`。在本发明中,上下料驱动机构105中可以设置多组物料托架1055和横向支承通孔1051b`,与上述上下料区和各通孔保持一致,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加工情况设置。
图8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单元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检测单元2包括支柱201,支承在支柱201上的第一电机202,支承在第一电机202上的上的两个安装架203,对应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架203上的两个第二电机204,以及两个与第二电机204分别对应连接的并且通过第二电机的驱动可以上下往复移动的用于检测摄像模组组件品质的检测相机205,位于两个安装架203之间用于调整两个安装架203之间的间距的跨距调整机构206,以及用于微调检测相机205位置的微调平台20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202可以粗调检测相机205 在图8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而微调平台207可以微调检测相机205在图8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第二电机204则是用来调整检测相机205在图8中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跨距调整机构206通过调整两个安装架203 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对两个检测相机205之间的距离的调整。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多组上述机构部件,这取决于实际同时生产加工的物料有几组,即设置至少两个安装架203,至少两个第二电机204,至少两个检测相机等。如图8所示,驱动检测相机205产生位移的第一电机202、第二电机204、跨距调整机构206以及微调平台207均位于检测相机的上侧或者后侧(图中右侧)。如此设置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避免检测相机在运动时因为轴传动等产生的粉尘掉落到中输单元1中的物料上。因为电机等驱动机构均位于检测相机的上侧或者后侧,这样使得检测单元2的整体位于中输单元1的一侧,这样有效地避开了中输单元1中的物料,所以可以有效避免粉尘掉落到物料上。
图9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补料单元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补料单元3包括移动托板机构301,第二上料机构 302,紧邻第二上料机构302的第二下料机构303,以及分别位于第二上料机构302和第二下料机构303之下用于往复运输物料的驱动机构304。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托板机构301、第二上料机构302和第二下料机构303 呈线性排列地布置。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设置方式,只要可以顺利传输摄像模组组件等物料即可。在本发明中,补料单元3位于中输单元 1的两侧,即在本发明中具有两组相同结构的补料单元3分别设置在中输单元1的其中一侧,且为相对地设置,可认为是沿着中输单元1的轴线对称设置。
如图9所示,移动托板机构301包括移动托板3011,支承在移动托板 3011上的托板压块3012,驱动托板压块3012往复移动的托板气缸3013,支承在移动托板3011上的第五光电感应器3014,以及驱动移动托板3011 做线性往复移动的第三直线电机3015。
图10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上料机构和第二下料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10所示,第二上料机构302包括固定座3021,支承在固定座3021上的固定基板3022和限位基板3023,支承在所述固定座3021上相对的两侧的支承压块3024,驱动所述支承压块3024 往复移动的支承气缸3025,第二夹紧气缸3026以及第六光电感应器3027。
第二下料机构303包括固定座3031,支承在固定座3031上的固定基板3032和限位基板3033,支承在固定座3031上相对的两侧的物料搁置块3034,与物料搁置块3034弹性连接的弹簧块3035以及第七光电感应器 3036。
图1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驱动机构304包括固定支座3041,支承在固定支座3041上的电机安装板3042,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3042上的两个丝杆电机3043,两个可以通过丝杆电机3043的驱动沿着固定支座3041上下移动的活动板3044,以及支承在活动板3044上的两个物料托架3045。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支座3041上设置有线规滑道,活动板3044与线规滑道滑动连接。固定支座3041上设置有两个可以使得物料托架3045通过的孔3041a。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丝杆电机3043可以分别驱动一个活动板 3044和一个物料托架3045进行单独运动。在本发明中,驱动机构具有至少两个丝杆电机3043,至少两个活动板3044和至少两个物料托架3045。具体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加工情况设定。
图1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取放料单元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12所示,取放料单元4包括底座401,支承在底座401 上的滑道402,以及支承在底座401上并且沿着滑道402往复移动的取放料机构403。
图1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取放料机构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13所示,取放料机构403包括驱动电机4031,定位相机4032和柔性吸笔4033。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相机4032和柔性吸笔4033 可以通过驱动电机4031的驱动沿着上下方向往复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相机4032可以精确定位位于取放单元4之下的摄像模组组件等物料的位置,然后使得柔性吸笔4033可以精确地移动到物料位置进行吸取。
图1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设备的外部箱体的结构布置的立体图。如图14所示,外部箱体5包括前门501,侧门502,电气机柜503、脚轮504以及警报灯505。在本发明中,检测设备还与外部计算机控制单元6相互电连接,通过计算机控制单元6与检测设备进行信息传递和监控。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检测设备的结构设置,实际检测摄像模组组件的流程如下所述:
首先,将盛满摄像模组组件的托盘装载在位于中输单元1中的第一上料机构101之下的上下料驱动机构105上。随后,承载检测机构102移动至第一上料机构101之下,承载检测机构102中的检测托板通孔1021a与第一上料机构101中的上料区一一对应。接下来,上下料驱动机构105中的丝杆电机1053驱动物料托架1055上升至第一上料机构101的位置,此时第一上料机构101中的驱动气缸1013驱动搁置板1012避开物料托架 1055上的物料托盘,使得上下料驱动机构105可以将承载着物料的托盘可以顺利到达上料区中相应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以由第一光电感应器1017感应到。在本发明中,物料托架1055可以一次性装载多盘承载物料的托盘。待物料托盘进入第一上料机构101的上料区后,物料托架1055带动物料托盘下降一定的距离,此时第一夹紧气缸1014刚好可以夹紧物料托架中所有物料托盘的倒数第二个物料托盘,即距离物料托架第二近的物料托盘。那么倒数第一个物料托盘(即直接接触物料托架的物料托盘)就随着物料托架1055直接运行至承载检测机构102中的检测托板通孔1021a位置处,这时,第二光电感应器1024感应到物料托盘,松紧气缸1023即驱动压块1022 将物料托盘压紧在检测托板上。随后上下料驱动机构105复位,第一直线电机1025驱动检测托板1021运行至检测单元2的下方对摄像模组组件进行品质检测。
接下来,根据物料托盘的位置,检测单元2中的第一电机202、第二电机204、跨距调整机构206以及微调平台对检测相机205的位置进行精密调整,使得检测相机205与物料托盘的位置刚好对应,通过检测相机205 对摄像模组组件的品质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的结果传送给取放料单元4。在本发明中,检测单元2采用单边悬臂的结构设计,在满足相机自身稳定性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避免检测单元2对摄像模组组件的二次污染。
随后,检测托板1021承载着检测完的摄像模组组件通过第一直线电机 1025的驱动运行至取补料机构103的下方。待运行至准确位置后,取补料机构103下方的上下料驱动机构105开始动作,物料托架1055通过丝杆电机1053的驱动向上运动并且托住检测托板1021中的物料托盘。随后,松紧气缸1023驱动压块1022向外张开,此时物料托架1055就将物料托盘向着取补料托板1031上输送,搁置气缸1033及时驱动搁置块1032避开物料托盘的运行线路。随后,搁置气缸1033再驱动搁置块1032动作将物料托盘托住,然后第三光电感应器1036感应到物料后,压紧气缸1035驱动压紧块1034动作将物料托盘压紧在取补料托板1031上。随后,上下料驱动机构105复位,承载检测机构102复位。
接下来,取补料托板1031通过第二直线电机1037的驱动移动至相应的位置,此位置正是取放料单元4可以取放料的位置。同时,两个补料单元3中的两个移动托板3011分别运行至两个第二上料机构302的下方,然后通过驱动机构304的驱动将分别装有合格产品的物料托盘和没有装载物料的托盘分别输送至两个第二上料机构302中。随后,两个移动托板3011 分别承载着一盘装有合格产品的物料托盘和一盘没有装载物料的空托盘移动至与取补料托板1031临近的取放料单元4的取放料位置。
然后,取放料单元4由检测单元2传输的结果对物料托盘中不合格的摄像模组组件进行更换。具体操作为:驱动电机4031驱动定位相机4032 和柔性吸笔4033至物料托盘之上,由定位相机4032对物料托盘中的摄像模组进行精确定位,根据定位信息,柔性吸笔4033移动至相应的不合格的摄像模组组件上方将其吸起,然后放入上述空托盘中,再将装满合格产品的物料托盘中的一个合格的摄像模组组件吸附放入被吸附走的摄像模组组件的位置,如此往复循环操作,待位于取补料托板1031上的物料托盘盛满合格的摄像模组组件时,取补料托板1031即通过第二直线电机1037的驱动运行至第一下料机构104下方相应的位置。然后,位于第一下料机构104 之下的上下料驱动机构105动作将物料托盘托住并输送至第一下料机构 104中的下料区,如此往复运行,待下料区中盛满装有合格产品的物料托盘时,即将物料取出,然后继续之后的检测。
在本发明中,取放料单元4中的驱动电机4031采用双动子分别驱动定位相机4032和柔性吸笔4033。其中定位相机4032主要负责对物料托盘的位置坐标化,实现对摄像模组组件的精确定位。柔性吸笔通过电机驱动实现上下方向上的精确定位和走位,同时通过真空发生器的负压实现对摄像模组组件的取放。为避免取放料单元4对摄像模组组件的二次污染,本发明中取补料单元4统一采用不锈钢钣金,通过钣金包裹的方式尽可能防止设备落尘导致产品污染。
在本发明中,各个单元中均具有至少两个工位,可实现多个工位同时工作运行,使得检测和更换品质差的摄像模组组件的速度快,效率高。
在本发明中,可以直接整摞上料,产品检查完也是整摞下料,无需任何中转操作,操作简单方便,一次上料可供设备一个小时使用,一个操作人员可操作多台设备。
在本发明中,中输单元1的托板传输采用直线电机结构,同时各单元采用无尘丝杆,导轨模组,减少设备内部产尘的风险。
在本发明中,针对同一规格物料托盘和不同规格的摄像模组组件可实现自动切换产品,检测相机205和定位相机4032可自动识别设备上的标记点,实现自动对标,同时自动调取参数,实现一键切机。而且在本发明中,通过调节上下料机构中的驱动丝杆和不同中输单元1中的物料托架可以实现不同规格的物料托盘的切换。
在本发明中,机架采用三段式模块化设计,方便设备组装。同时机架顶部安装有FFU空气过滤器,配合机架大板风扇,设备内形成从机架顶部到大板到下机架的洁净空气气路,将灰尘等往下机架压。同时设备机架采用镜面不锈钢设计,设备整体不藏尘,保证设备的洁净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输单元(1),用于传输物料;
检测单元(2),用于检测由所述中输单元(1)传输的物料的品质;
补料单元(3),用于向所述中输单元(1)补充物料和/或承接来自所述中输单元(1)中的物料;
取放料单元(4),用于将所述中输单元(1)中的物料和所述补料单元(3)中的物料相互转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2)位于所述中输单元(1)的一侧;
所述补料单元(3)位于所述中输单元(1)的两侧;
所述取放料单元(4)设置在所述检测单元(2)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中输单元(1)和所述补料单元(3)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输单元(1)包括第一上料机构(101)、承载检测机构(102)、取补料机构(103)和第一下料机构(104);以及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01)、所述取补料机构(103)和所述第一下料机构(104)之下,并且可以分别在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01)、所述取补料机构(103)和所述第一下料机构(104)中做线性往复移动的用于运输物料的上下料驱动机构(105);
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01)、所述承载检测机构(102)、所述取补料机构(103)以及所述第一下料机构(104)呈线性排列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01)包括支承座(1011),支承在所述支承座(1011)上相对的两侧的搁置板(1012),驱动所述搁置板(1012)往复移动的驱动气缸(1013),支承在所述支承座(1011)上相对的两端的第一夹紧气缸(1014),支承在所述支承座(1011)中间区域的至少一块上料基板(1015),与所述上料基板(1015)配合用于限定物料位置的限位板(1016),以及分别支承在所述支承座(1011)和所述限位板(1016)上的第一光电感应器(10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1011)具有中间通孔(1011a),所述上料基板(1015)位于所述中间通孔(1011a)之上将所述中间通孔(1011a)平均分成至少两个上料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检测机构(102)包括检测托板(1021),支承在所述检测托板(1021)上的压块(1022),驱动所述压块(1022)往复移动的松紧气缸(1023),支承在所述检测托板(1021)上的第二光电感应器(1024)以及驱动所述检测托板(1021)往复移动的第一直线电机(10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托板(1021)具有至少两个与所述上料区相对应的用于物料通过的检测托板通孔(1021a)。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补料机构(103)包括取补料托板(1031),支承在所述取补料托板(1031)上相对的两侧的搁置块(1032),驱动所述搁置块(1032)往复移动的搁置气缸(1033),支承在所述取补料托板(1031)上相对的两端的压紧块(1034),驱动所述压紧块(1034)往复移动的压紧气缸(1035),支承在所述取补料托板(1031)上与所述搁置块(1032)同侧设置的第三光电感应器(1036),以及驱动所述取补料托板(1031)往复移动的第二直线电机(103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补料托板(1031)具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检测托板通孔(1021a)相对应的用于物料通过的取补料托板通孔(1031a)。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机构(104)包括支承台(1041),支承在所述支承台(1041)上相对的两侧的支承块(1042),与所述支承块(1042)弹性连接的弹簧顶升块(1043),支承在所述支承台(1041)中间区域的至少一块下料基板(1044),与所述下料基板(1044)配合用于限定物料位置的下料限位板(1045),支承在所述下料限位板(1045)上的第四光电感应器(1046),以及支承在所述支承台(1041)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下料限位板(1045)外侧用于吹尘的等离子风棒(1047)。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台(1041)具有通孔(1041a),所述下料基板(1044)位于所述通孔(1041a)之上将所述通孔(1041a)平均分成至少两个下料区;
所述下料基板(1044)上具有基板通孔(1044a)。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驱动机构(105)包括支架(1051),固定支承在所述支架(1051)上的安装板(1052),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052)上的丝杆电机(1053),与所述支架(1051)滑动连接并且通过所述丝杆电机(1053)的驱动沿着所述支架(1051)上下往复移动的支承板(1054),以及支承在所述支承板(1054)上的至少两个物料托架(105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51)包括纵向支承(1051a)和支承在所述纵向支承(1051a)上的横向支承(1051b);
所述横向支承(1051b)具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物料托架(1055)相对应的用于使物料托架(1055)通过的横向支承通孔(1051b`)。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2)包括支柱(201),支承在所述支柱(201)上的第一电机(202),支承在所述第一电机(202)上的至少两个安装架(203),对应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203)上的至少两个第二电机(204),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二电机(204)对应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第二电机(204)的驱动上下移动的检测相机(205),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架(203)之间用于调整两个所述安装架(203)之间的间距的跨距调整机构(206),以及用于微调所述检测相机(205)位置的微调平台(207)。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单元(3)包括移动托板机构(301),第二上料机构(302),紧邻所述第二上料机构(302)的第二下料机构(303),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302)和所述第二下料机构(303)之下用于往复运输物料的驱动机构(304);
所述移动托板机构(301)、所述第二上料机构(302)以及所述第二下料机构(303)呈线性排列地布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托板机构(301)包括移动托板(3011),支承在所述移动托板(3011)上的托板压块(3012),驱动所述托板压块(3012)往复移动的托板气缸(3013),支承在所述移动托板(3011)上的第五光电感应器(3014),以及驱动所述移动托板(3011)做线性往复移动的第三直线电机(3015)。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302)和所述第二下料机构(303)均包括固定座(3021,3031),支承在所述固定座(3021,3031)上的固定基板(3022,3032)和限位基板(3023,3033);
所述第二上料机构(302)还包括支承在所述固定座(3021)上相对的两侧的支承压块(3024),驱动所述支承压块(3024)往复移动的支承气缸(3025),第二夹紧气缸(3026)以及第六光电感应器(3027);
所述第二下料机构还包括支承在所述固定座(3031)上相对的两侧的物料搁置块(3034),与所述物料搁置块(3034)弹性连接的弹簧块(3035)以及第七光电感应器(3036)。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4)包括固定支座(3041),支承在所述固定支座(3041)上的电机安装板(3042),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板(3042)上的至少两个丝杆电机(3043),至少两个通过所述丝杆电机(3043)驱动沿着所述固定支座(3041)上的线规滑道上下移动的活动板(3044),以及支承在所述活动板(3044)上的至少两个物料托架(3045)。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3041)上具有至少两个用于使所述物料托架(3045)通过的孔(3041a)。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料单元(4)包括底座(401),支承在所述底座(401)上的滑道(402),支承在所述底座(401)上并且沿着所述滑道(402)往复移动的取放料机构(403)。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料机构(403)包括驱动电机(4031),通过所述驱动电机(4031)的驱动可以上下往复移动的定位相机(4032)和柔性吸笔(4033)。
CN201710935349.8A 2017-10-10 2017-10-10 检测设备 Active CN1077079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5349.8A CN107707908B (zh) 2017-10-10 2017-10-10 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5349.8A CN107707908B (zh) 2017-10-10 2017-10-10 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7908A true CN107707908A (zh) 2018-02-16
CN107707908B CN107707908B (zh) 2024-02-23

Family

ID=61183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5349.8A Active CN107707908B (zh) 2017-10-10 2017-10-10 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79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1627A (zh) * 2018-06-21 2018-11-23 厦门弘信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字符二维码检测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6268A (zh) * 2016-09-13 2016-12-14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摄像模组的设备及其检测摄像模组的方法
CN205843695U (zh) * 2016-06-12 2016-12-28 东莞技研新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搬运检测设备
CN106670127A (zh) * 2017-03-07 2017-05-17 上海微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缺陷全自动视觉检测系统
CN106981437A (zh) * 2017-03-09 2017-07-25 铜陵三佳山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qfn‑bga半导体芯片的分选检测工艺及其设备
CN207638797U (zh) * 2017-10-10 2018-07-20 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43695U (zh) * 2016-06-12 2016-12-28 东莞技研新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搬运检测设备
CN106216268A (zh) * 2016-09-13 2016-12-14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摄像模组的设备及其检测摄像模组的方法
CN106670127A (zh) * 2017-03-07 2017-05-17 上海微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缺陷全自动视觉检测系统
CN106981437A (zh) * 2017-03-09 2017-07-25 铜陵三佳山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qfn‑bga半导体芯片的分选检测工艺及其设备
CN207638797U (zh) * 2017-10-10 2018-07-20 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1627A (zh) * 2018-06-21 2018-11-23 厦门弘信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字符二维码检测设备
CN108861627B (zh) * 2018-06-21 2023-10-10 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字符二维码检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7908B (zh) 2024-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8038A (zh) 液晶模组分类包装装置
CN105973902A (zh) Led支架自动检测机
CN101315402A (zh) 具循序排列进料区、测试区及出料区的多测试座测试机台
CN109571619A (zh) 自动裁切摆盘装置
CN105314422A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系统
CN208419918U (zh) 一种零件尺寸自动检测设备
CN105572147A (zh) 芯片自动检测方法
CN106044228B (zh) 一种无间歇面板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08857398A (zh) 一种电磁阀组件装配设备
CN209406884U (zh) 一种全面屏自动检测机
CN105510805A (zh) 芯片自动检测装置
CN107707908A (zh) 检测设备
CN207638797U (zh) 检测设备
CN201952003U (zh) 料盒循环装置及系统
CN201037859Y (zh) 具循序排列进料区、测试区及出料区的多测试座测试机台
CN209453685U (zh) 自动裁切摆盘装置
CN209258998U (zh) 自动精密定位上料机构
CN206344147U (zh) 一种物料抓取机构
CN214441063U (zh) 分拣储料装置及具有其的生产线
CN212863141U (zh) 一种送料装置
CN205892127U (zh) 一种无间歇面板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0579486U (zh) 一种pcb板自动打磨生产线
CN205061040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系统
CN114113125A (zh) 外观缺陷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19278002U (zh) 一种智能穿戴检测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