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96931A -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96931A
CN107696931A CN201711056292.0A CN201711056292A CN107696931A CN 107696931 A CN107696931 A CN 107696931A CN 201711056292 A CN201711056292 A CN 201711056292A CN 107696931 A CN107696931 A CN 107696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controller
fan
temperatur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62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铁勇
李文东
马立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562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96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96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6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42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with circulation of air through a layer inside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blown towards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7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 systems
    • B60N2/5685Res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7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 systems
    • B60N2/5692Refriger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occupant comfort, e.g.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appliances according to personal settings, e.g. seats, mirrors, steering whee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该汽车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头枕、温度调节单元、控制器和按键面板;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散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坐垫的骨架下侧,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坐垫的骨架上侧的填充物内;所述第一散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连接;所述按键面板上设有存储按键、调出按键和调节按键,所述存储按键、所述调出按键和所述调节按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连接。本发明可以调出数据以将座椅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从而具备较高的调节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普及率也随之提高,目前,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相应地,人们对汽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性的重要装配,其中,驾驶座椅的位置、温度等参数对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视野和操作方便性等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已有部分汽车座椅配备温度控制装置,然而,汽车在使用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更换驾驶员的情况,但由于不同的驾驶员对座椅温度的要求不同,使得更换驾驶员时,当前驾驶员需根据自身需求重新调节座椅的温度,而该调节过程较为繁琐,耗时较长。
可见,现有汽车座椅在对其座椅温度进行调整时存在调节效率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解决了现有汽车座椅在对其座椅温度进行调整时存在调节效率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头枕、温度调节单元、控制器和按键面板;
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散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坐垫的骨架下侧,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坐垫的骨架上侧的填充物内;
所述第一散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连接;
所述按键面板上设有存储按键、调出按键和调节按键,所述存储按键、所述调出按键和所述调节按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汽车座椅。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头枕、温度调节单元、控制器和按键面板;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散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坐垫的骨架下侧,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坐垫的骨架上侧的填充物内;所述第一散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连接;所述按键面板上设有存储按键、调出按键和调节按键,所述存储按键、所述调出按键和所述调节按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连接。这样,通过在所述汽车座椅上设置温度调节单元、控制器和按键面板,可以记忆不同驾驶员设置的座椅温度,并能随时调出数据以将座椅温度调节至驾驶员期望的温度,而无需在每次更换驾驶员时都需要重新设置座椅温度,从而具备较高的调节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风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加热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靠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风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加热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风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靠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枕和靠背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10,包括:坐垫11、靠背12、头枕13、温度调节单元14、控制器15和按键面板16;
所述温度调节单元14包括第一散热装置141、第一加热装置142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43,所述第一散热装置141设置在所述坐垫11的骨架111下侧,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42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3均设置在所述坐垫11的骨架111上侧的填充物112内;
所述第一散热装置141、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42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连接;
所述按键面板16上设有存储按键161、调出按键162和调节按键163,所述存储按键161、所述调出按键162和所述调节按键16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汽车座椅10包括坐垫11、靠背12、头枕13、温度调节单元14、控制器15和按键面板16。其中,所述温度调节单元14设置在所述坐垫11中,以对所述坐垫11的温度进行调节;所述按键面板16可以设置在所述坐垫11的右侧,以方便用户进行按键操作;所述控制器15可以设置在所述坐垫11的内部,且所述控制器15可以是具有存储、运算和控制等功能的微型计算机或单片机等。这样,所述汽车座椅10可以通过所述控制器15记忆不同驾驶员分别设置的坐垫温度,并能根据驾驶员的选择调出记忆的目标座椅温度数据,然后通过控制所述温度调节单元14对所述汽车座椅10进行加热或散热,来将所述汽车座椅10的温度调节至驾驶员曾使用过的座椅温度,从而实现所述汽车座椅10的温度记忆功能。
如图2所示,所述温度调节单元14包括第一散热装置141、第一加热装置142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43。其中,所述第一散热装置141设置在所述坐垫11的骨架111下侧,可对所述坐垫11进行散热降温;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42设置在所述坐垫11的骨架111上侧的填充物112内,可对所述坐垫11进行加热升温;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3也设置在所述填充物112内,可对所述坐垫11的温度进行检测。
所述第一散热装置141、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42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连接,这样,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3所检测到的所述坐垫11的温度数据可以传输至所述控制器15,所述第一散热装置141和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42的启动与关闭受所述控制器15的控制。具体地,所述控制器15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3所检测到的坐垫11的温度,以及调出的目标记忆温度,比较所述坐垫11的温度与所述目标记忆温度的大小;若所述坐垫11的温度大于所述目标记忆温度,则启动所述第一散热装置141对所述坐垫11进行散热,直至所述坐垫11的温度达到所述目标记忆温度时关闭所述第一散热装置141;若所述坐垫11的温度小所述目标记忆温度,则启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42对所述坐垫11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坐垫11的温度达到所述目标记忆温度时关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42。
如图3所示,所述按键面板16上设有存储按键161、调出按键162和调节按键163,所述存储按键161、所述调出按键162和所述调节按键16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连接。这样,当所述存储按键161被按下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将所述坐垫11当前的温度存储起来,具体地,所述控制器15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分别建立一个文件夹,并将每个用户在驾驶时所使用的坐垫温度数据存入其对应的文件夹中;当所述调出按键162被按下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调出其存储的不同用户对应的坐垫温度数据,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多次按下所述调出按键162来选择与自身对应的目标坐垫温度数据;当所述调节按键163被按下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目标记忆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单元14对所述坐垫11的温度进行调节,以使所述坐垫11的温度达到所述目标记忆温度。
可选的,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散热装置141包括第一风扇1411、第一风扇支架1412和第一温控开关1413,所述第一风扇支架1412固定安装在所述坐垫11的骨架111下侧,所述第一风扇1411安装在所述第一风扇支架1412上,所述第一温控开关14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扇141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42包括第一电加热丝1421和第二温控开关1422,所述第二温控开关14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加热丝142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二端口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散热装置141包括第一风扇1411、第一风扇支架1412和第一温控开关1413;其中,所述第一风扇支架1412固定安装在所述坐垫11的骨架111下侧,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风扇1411安装在所述第一风扇支架1412上,且朝向所述坐垫11的骨架111上侧的填充物112。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42包括第一电加热丝1421和第二温控开关1422,且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温控开关14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扇141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温控开关14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加热丝142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3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三端口连接。这样,当检测到所述坐垫11的温度高于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控制所述第一温控开关1413闭合,以启动所述第一风扇1411对所述坐垫11进行散热,当所述坐垫11的温度达到所述目标温度值时,所述第一温控开关1413可以自动断开;当检测到所述坐垫11的温度低于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控制所述第二温控开关1422闭合,以启动所述第一电加热丝1421对所述坐垫11进行加热,当所述坐垫11的温度达到所述目标温度值时,所述第二温控开关1422可以自动断开。
这样,所述坐垫11的温度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散热装置141、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42和所述控制器15的配合得到比较准确的控制。
可选的,所述第一风扇支架1412的下方为敞开结构,所述坐垫11的上表面和侧面均采用透气棉布覆盖。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扇支架1412的下方为敞开结构,以便于所述第一风扇1411进风,提高所述第一风扇1411的散热效果;所述坐垫11的上表面和侧面均采用透气棉布覆盖,即所述坐垫11的骨架111上侧的填充物112可以采用透气棉布覆盖,这样,可以保证所述坐垫11具备良好的透气性。
可选的,如图3、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温度调节单元14还包括第二散热装置144、第二加热装置14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6,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46设置在所述靠背12的骨架121前侧的填充物122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46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七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散热装置144包括第二风扇1441、第二风扇支架1442和第三温控开关1443,所述第二风扇支架1442固定安装在所述靠背12的骨架121后侧,所述第二风扇1441安装在所述第二风扇支架1442上,所述第三温控开关14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风扇144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八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风扇支架1442上设置有防护横梁14421,所述第二风扇1441的下方为敞开结构,所述靠背12的前后表面和侧面均采用透气棉布覆盖;
所述第二加热装置145包括第二电加热丝1451和第四温控开关1452,所述第二电加热丝1451设置在所述靠背12的骨架121前侧的填充物122内,所述第四温控开关14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加热丝145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九端口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温度调节单元14还包括第二散热装置144、第二加热装置14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6,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46设置在所述靠背12的骨架121前侧的填充物122内,可对所述靠背12的温度进行检测。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散热装置144包括第二风扇1441、第二风扇支架1442和第三温控开关1443,可对所述靠背12进行散热降温,其中,所述第二风扇支架1442固定安装在所述靠背12的骨架121后侧,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风扇1441安装在所述第二风扇支架1442上,且朝向所述靠背12的骨架121前侧的填充物112,所述第二风扇支架1442上设置有防护横梁14421,可以防止后排乘客撞到所述靠背12时被所述第二风扇1441误伤。
所述第二风扇1441的下方为敞开结构,且所述靠背12的前后表面和侧面均采用透气棉布覆盖,这样不仅有利于所述第二风扇1441进风,提高所述第二风扇1441的散热效果,还可以保证所述靠背12具备良好的透气性。
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加热装置145包括第二电加热丝1451和第四温控开关1452,且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电加热丝1451设置在所述靠背12的骨架121前侧的填充物122内,可对所述靠背12进行加热升温。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46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七端口连接,所述第三温控开关14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风扇144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八端口连接,所述第四温控开关14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加热丝145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九端口连接。这样,当检测到所述靠背12的温度高于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控制所述第三温控开关1443闭合,以启动所述第二风扇1441对所述靠背12进行散热,当所述靠背12的温度达到所述目标温度值时,所述第三温控开关1443可以自动断开;当检测到所述靠背12的温度低于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控制所述第四温控开关1452闭合,以启动所述第二电加热丝1451对所述靠背12进行加热,当所述靠背12的温度达到所述目标温度值时,所述第四温控开关1452可以自动断开。
这样,所述靠背12的温度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散热装置144、所述第二加热装置145和所述控制器15的配合得到比较准确的控制。
可选的,如图3、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温度调节单元14还包括第三散热装置147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48,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48设置在所述头枕13的骨架131前侧的填充物132内,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48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散热装置147包括第三风扇1471、第三风扇支架1472和第五温控开关1473,所述第三风扇支架1472固定安装在所述头枕13的骨架131后侧,所述第三风扇1471安装在所述第三风扇支架1472上,所述第五温控开关147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风扇147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一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风扇1471的下方为敞开结构,所述头枕13的前后表面和侧面均采用透气棉布覆盖。
该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所述温度调节单元14还包括第三散热装置147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48,其中,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48设置在所述头枕13的骨架131前侧的填充物132内,可对所述头枕13的温度进行检测。
如图9所示,所述第三散热装置147包括第三风扇1471、第三风扇支架1472和第五温控开关1473,可对所述头枕13进行散热降温,其中,所述第三风扇支架1472固定安装在所述头枕13的骨架131后侧,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三风扇1471安装在所述第三风扇支架1472上,且朝向所述头枕13的骨架131前侧的填充物132。
所述第三风扇1471的下方为敞开结构,且所述头枕13的前后表面和侧面均采用透气棉布覆盖,这样不仅有利于所述第三风扇1471进风,提高所述第三风扇1471的散热效果,还可以保证所述头枕13具备良好的透气性。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48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端口连接,所述第五温控开关147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风扇147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一端口连接,这样,当检测到所述头枕13的温度高于目标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控制所述第五温控开关1473闭合,以启动所述第三风扇1471对所述头枕13进行散热,当所述头枕13的温度达到所述目标温度值时,所述第五温控开关1473可以自动断开。
这样,可以通过所述第三散热装置147和所述控制器15对所述头枕13的温度进行控制,以防所述头枕的温度过高。
可选的,如图1、图3和图11所示,所述汽车座椅10还包括座椅支撑单元17、导轨18和位置调整单元19;
所述座椅支撑单元17包括立柱组件171和纵梁组件172,所述立柱组件171与所述坐垫11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组件171包括左前立柱1711、右前立柱1712、左后立柱1713和右后立柱1714,所述纵梁组件172包括左纵梁1721和右纵梁1722,所述左纵梁17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前立柱1711和所述左后立柱1713垂直连接,所述右纵梁17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右前立柱1712和所述右后立柱1714垂直连接,所述左纵梁1721和所述右纵梁172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导轨18配合的限位件173,所述汽车座椅10通过所述限位件173与所述导轨18滑动连接;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19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和第一测距仪192,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设置在所述纵梁组件172和汽车底板之间,所述第一测距仪192水平安装在所述汽车底板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和所述第一测距仪19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二端口和第十三端口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汽车座椅10还包括座椅支撑单元17、导轨18和位置调整单元19,其中,所述座椅支撑单元17包括立柱组件171和纵梁组件172,所述立柱组件171与所述坐垫11固定连接,对所述坐垫11起支撑作用。
如图11所示,所述立柱组件171包括左前立柱1711、右前立柱1712、左后立柱1713和右后立柱1714,其中,所述左纵梁17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前立柱1711和所述左后立柱1713垂直连接,所述右纵梁17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右前立柱1712和所述右后立柱1714垂直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左纵梁1721和所述右纵梁172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导轨18配合的限位件173,具体地,所述限位件173可以设计成凹槽结构,所述导轨18则为条状结构,并固定在所述汽车底板上,这样,所述限位件173可以在所述导轨18上前后滑动,从而所述汽车座椅10可以通过所述限位件173与所述导轨18滑动连接。
如图11所示,所述位置调整单元19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和第一测距仪192,其中,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设置在所述纵梁组件172和汽车底板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纵梁组件172前后滑动,所述第一测距仪192水平安装在所述汽车底板上,用于测量所述汽车座椅10前后滑动的距离,所述第一测距仪192可以是激光测距仪。具体地,所述第一测距仪192可以水平安装在所述汽车底板上正对所述右前立柱1712的位置,这样,所述第一测距仪192可以测量所述右前立柱1712距所述第一测距仪192的距离,从而可计算出所述汽车座椅10的前后滑动距离,或确定所述汽车座椅的具体位置。
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和所述第一测距仪19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二端口和第十三端口连接,这样,所述第一测距仪192所检测到的所述右前立柱1712距所述第一测距仪192的距离数据可以传输至所述控制器15,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的启动与关闭受所述控制器15的控制。具体地,所述控制器15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所检测到的所述右前立柱1712距所述第一测距仪192的距离,以及调出的目标记忆距离,比较所述右前立柱1712距所述第一测距仪192的距离与所述目标记忆距离的大小;若所述右前立柱1712距所述第一测距仪192的距离大于所述目标记忆距离,则启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使所述汽车座椅10向后滑动,直至所述右前立柱1712距所述第一测距仪192的距离达到所述目标记忆距离时关闭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若所述右前立柱1712距所述第一测距仪192的距离小于所述目标记忆距离,则启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使所述汽车座椅10前前滑动,直至所述右前立柱1712距所述第一测距仪192的距离达到所述目标记忆距离时关闭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
可选的,如图3和图12所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包括第一电机1911、第一齿轮1912、齿条1913和第一行程开关1914;
所述第一电机1911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底板上,所述第一齿轮1912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1911的输出轴19111上,所述齿条1913安装在所述右纵梁1722上,所述第一齿轮1912与所述齿条1913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9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191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二端口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包括第一电机1911、第一齿轮1912、齿条1913和第一行程开关1914,其中,所述第一电机1911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底板上,所述第一齿轮1912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1911的输出轴19111上,所述齿条1913安装在所述右纵梁1722上,所述第一齿轮1912与所述齿条1913啮合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9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191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测距仪192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三端口连接。这样,当检测到所述右前立柱1712距所述第一测距仪192的距离大于所述目标记忆距离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控制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914闭合,以启动所述第一电机1911,并使所述第一电机1911驱动所述第一齿轮1912逆时转动,从而驱动所述齿条1913向后移动,进而使所述汽车座椅10向后滑动,当所述右前立柱1712距所述第一测距仪192的距离等于所述目标记忆距离时,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914可以自动断开;当检测到所述右前立柱1712距所述第一测距仪192的距离小于所述目标记忆距离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控制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914闭合,以启动所述第一电机1911,并使所述第一电机1911驱动所述第一齿轮1912顺时转动,从而驱动所述齿条1913向前移动,进而使所述汽车座椅10向前滑动,当所述右前立柱1712距所述第一测距仪192的距离等于所述目标记忆距离时,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914可以自动断开。
这样,所述汽车座椅10的前后位置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191和所述控制器15的配合得到比较准确的控制。
可选的,如图1、图3图和13所示,所述坐垫11和所述靠背12的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调角器20和第二调角器21;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19还包括第二电机驱动装置193和角度传感器194,所述角度传感器194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角器20内,所述角度传感器194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四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装置193包括第二电机1931、第二齿轮1932、第三齿轮1933和第二行程开关1934,所述第二电机1931固定安装在所述坐垫11内,所述第二齿轮1932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1931的输出轴19311上,所述第三齿轮1933安装在所述第二调角器21内,所述第二齿轮1932与所述第三齿轮1933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程开关193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机193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五端口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13所示,所述坐垫11和所述靠背12的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调角器20和第二调角器21,用于调节所述靠背12的倾斜角度。
如图13所示,所述位置调整单元19还包括第二电机驱动装置193和角度传感器194,其中,所述角度传感器194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角器20内,用于检测所述靠背12的倾斜角度。
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装置193包括第二电机1931、第二齿轮1932、第三齿轮1933和第二行程开关1934,所述第二电机1931固定安装在所述坐垫11内,所述第二齿轮1932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1931的输出轴19311上,所述第三齿轮1933安装在所述第二调角器21内,所述第二齿轮1932与所述第三齿轮1933啮合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角度传感器194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四端口连接,所述第二行程开关193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机193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五端口连接。这样,当检测到所述靠背12的倾斜角度大于目标记忆角度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控制所述第二行程开关1934闭合,以启动所述第二电机1931,并使所述第二电机1931驱动所述第二齿轮1932逆时转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三齿轮1933顺时转动,进而减小所述靠背12的倾斜角度,当所述靠背12的倾斜角度等于所述目标记忆角度时,所述第二行程开关1934可以自动断开;当检测到所述靠背12的倾斜角度小大于目标记忆角度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控制所述第二行程开关1934闭合,以启动所述第二电机1931,并使所述第二电机1931驱动所述第二齿轮1932顺时转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三齿轮1933逆时转动,进而增大所述靠背12的倾斜角度,当所述靠背12的倾斜角度等于所述目标记忆角度时,所述第二行程开关1934可以自动断开。
这样,所述靠背12的倾斜角度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装置193和所述控制器15的配合得到比较准确的控制。
可选的,如图3和图14所示,所述头枕13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螺杆133和导向杆134,所述螺杆133上设计有螺纹,所述导向杆134为光滑圆柱型结构,所述靠背12的顶端设有分别与所述螺杆133和所述导向杆134相对应的两个定位孔123,所述螺杆133和所述导向杆134分别插入所述两个定位孔123中;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19还包括第三电机驱动装置195和第二测距仪196,所述第二测距仪196垂直安装在所述靠背12的顶端,所述第二测距仪196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六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电机驱动装置195包括第三电机1951、第四齿轮1952、螺母齿轮1953和第三行程开关1954,所述第三电机1951固定安装在所述靠背12内,所述第四齿轮1952安装在所述第三电机1951的输出轴19511上,所述螺母齿轮1953套设于所述螺杆133且与所述螺杆133啮合连接,所述螺母齿轮1953的外齿与所述第四齿轮1952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行程开关195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机195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七端口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所述头枕13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螺杆133和导向杆134,其中,所述螺杆133上设计有螺纹,所述导向杆134为光滑圆柱型结构,所述靠背12的顶端设有分别与所述螺杆133和所述导向杆134相对应的两个定位孔123,所述螺杆133和所述导向杆134分别插入所述两个定位孔123中,实现所述头枕13与所述靠背12的连接,并且所述头枕13的高度可以通过所述螺杆133和所述导向杆134的升降进行控制。
如图14所示,所述位置调整单元19还包括第三电机驱动装置195和第二测距仪196,其中,所述第二测距仪196垂直安装在所述靠背12的顶端,且朝向所述头枕13,用于测量所述头枕13的高度,所述第二测距仪196可以采用激光测距仪。
所述第三电机驱动装置195包括第三电机1951、第四齿轮1952、螺母齿轮1953和第三行程开关1954,其中,所述第三电机1951固定安装在所述靠背12内,所述第四齿轮1952安装在所述第三电机1951的输出轴19511上,所述螺母齿轮1953套设于所述螺杆133且与所述螺杆133啮合连接,所述螺母齿轮1953的外齿与所述第四齿轮1952啮合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测距仪196与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六端口连接,所述第三行程开关195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机1951和所述控制器15的第十七端口连接。这样,当检测到所述头枕13的高度大于目标记忆高度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控制所述第三行程开关1954闭合,以启动所述第三电机1951,并使所述第三电机1951驱动所述第四齿轮1952逆时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螺母齿轮1953顺时转动,进而使所述螺杆133向下移动,且同时带动所述导向杆134向下移动,以降低所述头枕13的高度,当所述头枕13的高度等于所述目标记忆高度时,所述第三行程开关1954可以自动断开;当检测到所述头枕13的高度小于目标记忆高度时,所述控制器15可以控制所述第三行程开关1954闭合,以启动所述第三电机1951,并使所述第三电机1951驱动所述第四齿轮1952顺时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螺母齿轮1953逆时转动,进而使所述螺杆133向上移动,且同时带动所述导向杆134向上移动,以增加所述头枕13的高度,当所述头枕13的高度等于所述目标记忆高度时,所述第三行程开关1954可以自动断开。
这样,所述头枕13的高度可以通过所述第三电机驱动装置195和所述控制器15的配合得到比较准确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头枕、温度调节单元、控制器和按键面板;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散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坐垫的骨架下侧,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坐垫的骨架上侧的填充物内;所述第一散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连接;所述按键面板上设有存储按键、调出按键和调节按键,所述存储按键、所述调出按键和所述调节按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连接。这样,通过在所述汽车座椅上设置温度调节单元、控制器和按键面板,可以记忆不同驾驶员设置的座椅温度,并能随时调出数据以将座椅温度调节至驾驶员期望的温度,而无需在每次更换驾驶员时都需要重新设置座椅温度,从而具备较高的调节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图1至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座椅。本实施例中,所述汽车能达到和图1至图14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靠背、头枕、温度调节单元、控制器和按键面板;
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散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坐垫的骨架下侧,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坐垫的骨架上侧的填充物内;
所述第一散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连接;
所述按键面板上设有存储按键、调出按键和调节按键,所述存储按键、所述调出按键和所述调节按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风扇、第一风扇支架和第一温控开关,所述第一风扇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坐垫的骨架下侧,所述第一风扇安装在所述第一风扇支架上,所述第一温控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电加热丝和第二温控开关,所述第二温控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加热丝和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支架的下方为敞开结构,所述坐垫的上表面和侧面均采用透气棉布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二散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靠背的骨架前侧的填充物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七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第二风扇、第二风扇支架和第三温控开关,所述第二风扇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靠背的骨架后侧,所述第二风扇安装在所述第二风扇支架上,所述第三温控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风扇和所述控制器的第八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风扇支架上设置有防护横梁,所述第二风扇的下方为敞开结构,所述靠背的前后表面和侧面均采用透气棉布覆盖;
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二电加热丝和第四温控开关,所述第二电加热丝设置在所述靠背的骨架前侧的填充物内,所述第四温控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加热丝和所述控制器的第九端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三散热装置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头枕的骨架前侧的填充物内,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十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散热装置包括第三风扇、第三风扇支架和第五温控开关,所述第三风扇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头枕的骨架后侧,所述第三风扇安装在所述第三风扇支架上,所述第五温控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风扇和所述控制器的第十一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风扇的下方为敞开结构,所述头枕的前后表面和侧面均采用透气棉布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座椅支撑单元、导轨和位置调整单元;
所述座椅支撑单元包括立柱组件和纵梁组件,所述立柱组件与所述坐垫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组件包括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所述纵梁组件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前立柱和所述左后立柱垂直连接,所述右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右前立柱和所述右后立柱垂直连接,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限位件,所述汽车座椅通过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装置和第一测距仪,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纵梁组件和汽车底板之间,所述第一测距仪水平安装在所述汽车底板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测距仪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十二端口和第十三端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齿条和第一行程开关;
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底板上,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条安装在所述右纵梁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控制器的第十二端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和所述靠背的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调角器和第二调角器;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还包括第二电机驱动装置和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角器内,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十四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坐垫内,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三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调角器内,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控制器的第十五端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螺杆和导向杆,所述螺杆上设计有螺纹,所述导向杆为光滑圆柱型结构,所述靠背的顶端设有分别与所述螺杆和所述导向杆相对应的两个定位孔,所述螺杆和所述导向杆分别插入所述两个定位孔中;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还包括第三电机驱动装置和第二测距仪,所述第二测距仪垂直安装在所述靠背的顶端,所述第二测距仪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十六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四齿轮、螺母齿轮和第三行程开关,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靠背内,所述第四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螺母齿轮套设于所述螺杆且与所述螺杆啮合连接,所述螺母齿轮的外齿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行程开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控制器的第十七端口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
CN201711056292.0A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Pending CN107696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6292.0A CN107696931A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6292.0A CN107696931A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96931A true CN107696931A (zh) 2018-02-16

Family

ID=61178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6292.0A Pending CN107696931A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969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2928A (zh) * 2018-03-30 2018-07-24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系统、车辆及调整头枕高度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6439A (zh) * 1986-09-19 1988-05-04 库赞兄弟公司 弯曲滑轨件
CN201573560U (zh) * 2009-11-26 2010-09-08 光江波 智能汽车座椅
CN202656895U (zh) * 2012-06-18 2013-01-09 李铮 散热座椅
CN204547841U (zh) * 2015-04-05 2015-08-12 刘文丽 电控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CN205737024U (zh) * 2015-05-07 2016-11-30 源捷公司 车辆座椅定位系统
CN106828204A (zh) * 2016-12-27 2017-06-13 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车载通风加热座椅及其通风加热控制方法
CN106828233A (zh) * 2017-03-17 2017-06-13 盐城市高跃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
CN207374180U (zh) * 2017-11-01 2018-05-18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6439A (zh) * 1986-09-19 1988-05-04 库赞兄弟公司 弯曲滑轨件
CN201573560U (zh) * 2009-11-26 2010-09-08 光江波 智能汽车座椅
CN202656895U (zh) * 2012-06-18 2013-01-09 李铮 散热座椅
CN204547841U (zh) * 2015-04-05 2015-08-12 刘文丽 电控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CN205737024U (zh) * 2015-05-07 2016-11-30 源捷公司 车辆座椅定位系统
CN106828204A (zh) * 2016-12-27 2017-06-13 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车载通风加热座椅及其通风加热控制方法
CN106828233A (zh) * 2017-03-17 2017-06-13 盐城市高跃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
CN207374180U (zh) * 2017-11-01 2018-05-18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2928A (zh) * 2018-03-30 2018-07-24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系统、车辆及调整头枕高度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74180U (zh)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US9371011B2 (en) Seat cushion extension apparatus
US20080256967A1 (en) Fitness factor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a vehicle hvac system
GB2539467A (en) A method for adjusting a component of a vehicle
CN108928265A (zh) 一种汽车座椅坐姿协同控制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7499191A (zh) 用于座椅组件的座椅位置检测
CN103332123A (zh) 汽车座位自动调整装置及其汽车座位和调整方法
CN202528867U (zh) 一种带有自动测量和记忆功能的汽车自动座椅
CN107696931A (zh)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CN106394320A (zh) 汽车座椅调节系统及汽车
CN103448575A (zh) 自动测量和记忆功能的汽车自动座椅系统
CN207045164U (zh) 基于压力测量的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及车辆
KR20170066776A (ko) 헤드레스트와 연동되는 자동차의 전석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20108849A1 (en) Vehicle system
CN213383970U (zh) 一种可进行温控的汽车座椅
CN106004535A (zh) 一种汽车前排电动六向驾驶员座椅
KR20200028197A (ko) 의자 시스템
JP2016088415A (ja) 乗物の制御方法
KR102398346B1 (ko) 자동차 승객실의 표면으로부터 적외선을 분석하기 위한 장치
JP2013237407A (ja) シート位置制御装置
KR101413602B1 (ko) 차량 운전장치의 인체 적합형 자동 조절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7355112B2 (ja) セレクタスイッチを備えたスライド可能なセンタコンソール
CN105128709A (zh) 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05086709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电动座椅
CN207631028U (zh) 一种可自动化前后移动的汽车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