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3595A - 星座叠加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星座叠加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3595A
CN107683595A CN201680021227.1A CN201680021227A CN107683595A CN 107683595 A CN107683595 A CN 107683595A CN 201680021227 A CN201680021227 A CN 201680021227A CN 107683595 A CN107683595 A CN 107683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tion
constellation
data
instruction
transmiss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12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3595B (zh
Inventor
约翰·M·科沃斯基
尹占平
野上智造
生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83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3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3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3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0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the interleaver involving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 H03M13/2707Simple row-column interleaver, i.e. pure block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5Unequal or adaptive error protection, e.g. by providing a different level of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significance of source information or by adapting the coding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ransmission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 H03M13/353Adaptation to the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H04J11/003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receiver
    • H04J11/004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receiver using regenerative subtr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0042Encod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generation operation, e.g. in order to reduce transmit distortions, jitter, or to improve signal sha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7Decoding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detection operation
    • H04L1/0048Decoding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detection oper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detection of multiuser or interfering signals, e.g. iteration between CDMA or MIMO detector and FEC de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88Multiresolu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2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convolutional codes, e.g. unit memor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57Turbo codes and de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演进节点B(eNB)执行星座叠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UE的数据星座,确定用于第二用户设备(UE)的允许数据星座。第一UE和第二UE共享相同的时频资源。所述方法也包括发送由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一UE及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调制和编码策略(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发送给另一UE。

Description

星座叠加系统及方法
相关申请
本申请涉及并要求2015年4月16日递交的标题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CONSTELLATION SUPERPOSITIO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No.62/148,64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本申请涉及并要求2016年2月11日递交的标题为“USEREQUIPMENTS,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No.62/294,137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星座叠加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设备已变得更小且更强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增强便携性和方便性。消费者已变得依赖无线通信设备,并期望可靠的服务、扩展的覆盖区域和增加的功能。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提供针对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每个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由基站来服务。
随着无线通信设备的进步,已寻求到在通信容量、速度和/或质量方面的提高。然而,在通信容量、速度和/或质量方面的提高可能提出一定的问题。
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可能使用一种通信结构与一个或更多个设备进行通信。然而,所使用的通信结构可能仅提供有限的灵活性及/或效率。如本讨论所述,改进通信灵活性及/或效率的系统和方法可以是有益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使用混合编码及混合解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星座叠加系统及方法在演进节点B(eNB)中实现的实现框图;
图3示出了非线性字符级叠加的示例;
图4示出了线性字符级叠加的示例;
图5是示出了星座叠加系统及方法在eNB中实现的另一实现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描述的星座叠加实现串行干扰消除器(SIC)接收的用户设备(UE)的框图;
图7是示出了一种通过eNB实现的星座叠加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由第一UE采用星座叠加的方法的一个实现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由eNB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操作的方法的一个实现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由第一UE进行MUST操作的方法的一个实现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可以实现用于MUST的系统和方法的eNB和UE的详细配置的框图;
图12示出了可以在UE中使用的各种组件;
图13示出了可以在eNB中使用的各种组件;
图14是示出了可以实现用于执行MUST的系统及方法的UE的一个实现框图;及
图15是示出了可以实现用于执行MUST的系统及方法的eNB的一个实现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了由演进节点B(eNB)执行星座叠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UE的数据星座,确定用于第二用户设备(UE)的允许数据星座。第一UE和第二UE共享相同的时频资源。该方法还包括发送由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UE及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调制和编码策略(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发送给另一UE。
基于第一UE的数据星座确定第二UE的允许数据星座可以包括为选择大于或等于第一UE的数据星座基数的数据星座为第二UE的数据星座。
发送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可以包括通过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第一UE和第二UE正参与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发送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可以包括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的目的是用于切换串行干扰消除器(SIC)接收及指示数据调制符号是被叠加编码的。发送由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可以包括发送带有采用叠加编码的指示符的DCI格式1、1A、1B、1D、2、2A、2B或2C。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使用RRC信令向第一UE发送第二UE的数据星座。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使用DCI格式向第一UE发送第二UE的数据星座。
将第一UE和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发送给另一个UE可以包括使用RRC信令将第一UE和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发送到另一个UE。
将第一UE和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发送给另一个UE可以包括使用DCI格式将第一UE和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发送到另一个UE。DCI格式可以由多个UEs通过传输多个无线网络终端标识符(RNTI)或单个组RNTI来寻址。RNTI可以由RRC信令来配置。
还描述了由第一UE执行星座叠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由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第一UE和第二UE共享相同的时频资源。第二UE的允许数据星座是基于第一UE的数据星座。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由第一UE和第二UE中的每一个使用的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
3GPP长期演进(LTE)是给改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移动电话或设备标准以应对未来需求的计划所赋予的名称。一方面,已经将UMTS修改为提供针对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和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的支持和规范。
可以关于3GPP LTE和LTE演进标准(例如,3GPP版本8、9、10、11及/或12)描述这里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至少一些方面。然而,本公开的范围不应局限于此。这里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至少一些方面可以在其他类型的无线通信设备中应用。
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用于将语音及/或数据传送到基站的电子设备,基站可以与设备的网络(例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互联网等等)通信。在描述这里的系统和方法时,无线通信设备备选地可以称为移动站、用户设备(UE)、接入终端、订户站、移动终端、远程站、用户终端、终端、订户单元、移动设备等等。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电子书、无线调制解调器等等。在3GPP规范中,无线通信设备通常称为用户设备(UE)。然而,由于本公开的范围不局限于3GPP标准,所以术语“UE”和“无线通信设备”在这里可以互换地使用,以表示更加通用的术语“无线通信设备”。
在3GPP规范中,基站通常称为Node B、演进的或增强的Node B(eNB)、家庭增强的或演进的Node B(HeNB)或其他一些类似的术语。由于本公开的范围不局限于3GPP规范,所以术语“基站”、“Node B”、“eNB”和“HeNB”在这里可以互换地使用,以表示更加通用的术语“基站”。此外,可以使用术语“基站”来表示接入点。接入点可以是为无线通信设备提供到网络(例如,局域网(LAN)、互联网等等)的接入的电子设备。术语“通信设备”可以用于表示无线通信设备及/或基站。
应当指出的是,如这里所使用的,“小区”可以是被用于国际移动通信-高级(IMT-Advanced)的标准化或监管机构指定的任意通信信道,并且其全部或者其子集可以被3GPP采用为用于eNB和UE之间的通信的许可频带(例如,频带)。应当指出的是,在E-UTRA、EUTRAN的整体描述中,“小区”被限定为“下行链路和可选地上行链路资源的组合”。可以在下行链路资源上传送的系统信息中指示下行链路资源的载频和上行链路资源的载频之间的链接。
“配置的小区”是指其中UE为eNB所知晓并被允许发送或接收信息的小区。“配置的小区”可以是服务小区。UE可以接收系统信息,并对所有配置的小区执行所需的测量。用于无线连接的“配置的小区”可以包括主小区及/或零个、一个或多个辅小区。“激活的小区”是指UE在其上进行发送和接收的配置的小区。也就是说,激活的小区是指UE监视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小区,并且是在下行链路传输的情况下UE对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进行解码的小区。“去激活的小区”是指UE不监视传输PDCCH的配置的小区。应当指出的是,可以以不同的维度来描述“小区”。例如,“小区”可具有时间、空间(例如,地理)和频率特性。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文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各种示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功能上相似的元件。这里大体描述和在图中示意的系统和方法可以按照多种不同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下面对如附图中所表示的若干配置的更详细描述并不旨在限制所要求保护的范围,而仅仅是对系统和方法的示意。
图1是示出使用混合编码和混合解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演进节点(eNB)160可以与第一用户设备(UE)102a(也称为UE1)和第二UE102b(也称为UE2)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无线通信。eNB 160可以被称为基站设备、基站、接入点、节点B或一些其他术语。类似地,UE 102可以被称为移动台、无线通信设备、用户站、接入终端、远程站、用户终端、终端、终端设备、手机、用户单元或一些其他术语。eNB 160可以通过射频(RF)通信信道向UE 102发送数据。
可以使用经由无线链路(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来完成UE102和eNB160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单输入和单输出(SISO),多输入和单输出(MISO),多输入和多输出(MIMO)或多用户(MU-MIMO)系统,来建立通信链路。MIMO系统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二者,配备有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因此,eNB 160可以具有多个天线,UE 102可以具有多个天线。这样,在MIMO系统中,eNB 160和UE 102都可以操作为发射器或接收器。如果利用了通过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产生的附加维度(additional dimensionalities),则MIMO系统的一个优点是改善的性能。
eNB 160可以包括混合编码器104和混合解码器106。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还可以包括混合编码器104和混合解码器106。混合编码器104可以编码用户数据和用于传输的控制数据。具体地,混合编码器104可以使用部分叠加码(其中在用户数据的重复部分上对控制数据编码)来引入控制数据与用户数据之间的依赖性。
在一种配置中,无线通信系统是LTE系统。用于LTE的下行链路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可以允许将相同的时频和空间资源调度到多个接收UEs 102上。换句话说,可以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来实现下行链路传输。NOMA也可以称为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此外,被配置为执行NOMA操作的UEs 102可以被称为MUST UE 102。
在NOMA的一种方法中,可以采用数据调制符号的叠加。符号级叠加编码涉及到在任何码字层映射,空间预编码,映射到时域/频域资源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之前,将来自参与UEs 102的数据符号相加在一起。例如,正交相移键控(QPSK)符号可以在OFDM(正交码分频调制)之前与16-正交振幅调制(QAM)符号相加。图2示出了用于使用数据符号调制的LTE下行链路的符号级叠加编码的eNB 160的实现。
或者,可以经由数据调制符号的非线性映射以非线性方式来选择数据符号调制。在NOMA的这种方法中,可以采用非线性叠加编码方案,其中使用固定星座(例如,64-QAM)。星座点的产生可以基于来自多个UEs 102的数据符号的输入。结合图3描述数据调制符号的非线性映射的示例。线性叠加符号级编码方案可以如结合图4。
在另一种方法中,也可以通过叠加信道编码实现NOMA。在这种方法中,可以组合来自一个或多个信道编码器的多个码字。码字级叠加包括在调制,加扰等之前将来自各个信道编码器的码字相加在一起。这种类型的方案的一个例子包括通过二进制加法或组成码的输出的XOR-ing来实现信道编码组合的实例。应该注意,可能还有其他方式来实现叠加编码。码字级叠加编码是联合编码的特殊情况,可以通过线性或非线性编码方案来实现。图5示出了用于LTE下行链路的码字级叠加编码的eNB 160的实现。
为了一般性,符号级叠加编码和码字级叠加编码方案两者可以将叠加编码与MIMO相整合。这些方法可以组合在一起,并与MIMO以及4G和5G系统的其他功能方面相结合。这些方法采用上述描述的方式的一些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时频资源由多个UEs 102同时共享。因此,对于NOMA传输,NOMA资源共享方案的一些指示可以被传输到共享的相同的时频资源中。
本系统和方法描述了如何通知UEs 102如何共享时频资源。为了使上述方法中的任何一种能用于实践,某些参数可以在所述eNB 160与所讨论的UEs 102之间交换。在符号级叠加编码的情况下,一部分的数据星座的子集可以被发送到UEs 102。在码字级叠加的情况下,码字的适当子空间可被发送到每个UEs 102。
当eNB 160向UE 102通知与MUST相关的信息时,考虑到发射功率比可能的组合及/或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可以优化(或半优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大小。DCI格式的N-位信息字段可以具有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2N状态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指示将100%的发射功率分配给DCI所指的UE 102(即,没有其他UE 102与这个UE 102是多路复用,或者这个UE 102是远端UE(far-UE)102)。其他有效状态可以指示小于100%的发射功率分配给DCI所指的UE 102,并且剩余功率分配给另一个UE 102(即,这个UE 102是近端UE 102,及另一个UE 102与这个UE 102复用)。
N-比特字段可以指示诸如复用的UE的调制顺序,传输块大小(TBS),物理资源块(PRB)分配,新数据指示符(NDI),冗余版本(RV)等。换句话说,发射功率比可以与多路复用的远端UE 102相关的其他信息联合编码。指示“100%”的状态数仅为1,或用更小的状态数表示“小于100%”。
由N-比特信息字段指示的状态与发射功率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相同DCI格式的其他字段(例如,MCS、NDI、RV)指示的值而改变。
图2是示出可以实现用于星座叠加的系统和方法的eNB 160的实现的框图。结合图2描述的eNB 160可以根据结合图1所描述的eNB 160来实现。eNB 160可以使用数据符号调制对LTE下行链路进行符号级叠加编码。
eNB 16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加扰模块212a-d,一个或多个调制映射器214a-d,层映射器218,预编码模块224,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映射器226b,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生成模块228和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230。
eNB 160可以生成表示下行链路(DL)物理信道的基带信号。码字210a-b可以被提供给一个或多个加扰模块212a-d。eNB 160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传输块(未示出)产生一个或多个码字210a-b。码字210是来自传输块的编码单元的输出(例如,编码比特)。例如,码字210可以是处理(例如,编码)后的数据,处理后的数据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数据,其包括向UE 102指示解调参考信号(DMRS)配置的信令。
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的单码字和多码字传输,也适用于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U-MEVIO)的单码字和多码字传输。对于MU-MIMO,将多个PDSCH传输以在相同资源块上调度的多个UEs 102为目标。
码字210可以(可选地)提供给加扰模块212a-d。例如,一个或多个加扰模块212a-d可以用加扰序列来加扰码字210,加扰序列是特定小区。
(可选加扰)码字可以被提供给一个或多个调制映射器214a-d。一个或多个调制映射器214a-d可以基于特定调制方案(例如,QAM、64-QAM、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QPSK等)将码字210映射到星座点。调制映射器214a-d可以生成复值调制符号。
第一加扰模块212a和调制映射模块214a可以执行用于第一UE102(UE1)传输的第一传输块的数据加扰和调制映射。第二加扰模块212b和调制映射模块214b可以执行用于第一UE 102a(UE1)传输的第二传输块的数据加扰和调制映射。
第三加扰模块212c和调制映射模块214c可以执行第二UE 102b(UE2)传输的第一传输块的数据加扰和调制映射。第四加扰模块212d和调制映射模块214d可以执行第二UE102b(UE2)传输的第二传输块的数据加扰和调制映射。
与第一UE 102a的第一传输块相关联的调制码字和与第二UE 102b的第一传输块相关联的调制码字可以在第一求和块216a处组合。与第一UE 102a的第二传输块相关联的调制码字和与第二UE 102b的第二传输块相关联的调制码字可以在第二求和块216b处组合。
(调制的)码字(例如,复值调制符号)可以可选地提供给层映射器218.层映射器218可以可选地将码字210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层220(例如用于在一个或多个空间流上传输)。
(可选地,层映射的)码字210可以可选地提供给预编码模块224。预编码模块224可以可选地对每个层220上的码字210(例如,复值调制符号)进行预编码,以便在天线端口230上传输。
(可选地,预编码的)码字210可以被提供给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映射器226a-b。资源元素映射器226可以将码字210映射到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资源元素可以是一些可以承载(例如,发送及/或接收)信息的时频资源。例如,一个资源元素可以为特定的一些时间被定义为在OFDM符号中的特定子载波。
在一些配置中,每个资源元素可以承载一个调制符号。因此,资源元素中承载的比特数可以变化。例如,每个BPSK符号承载一比特信息。因此,承载BPSK符号的每个资源元素承载一比特。每个QPSK符号承载两比特信息。因此,承载QPSK符号的资源元素承载两比特信息。类似地,承载16-QAM符号的资源元素承载四比特的信息,并且承载64-QAM符号的资源元素承载六位信息。
(资源映射)码字210可以被提供给OFDM调制模块228。OFDM调制模块228可以基于(资源映射)码字210生成用于传输的OFDM信号。通过OFDM信号调制模块228生成的OFDM信号可以被提供给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230(例如,天线),以传输到一个或多个UEs 102。
如图2所示,eNB 160可以使用数据符号调制对LTE下行链路进行符号级叠加编码。利用符号级叠加编码,对一组数据符号被分割是有利的,以从众所周知的数据符号的格式中选择来自第一UE 102a(UE1)和第二UE 102b(UE2)的数据符号。如本文所使用的,采用UE1的数据符号字符表有小于或等于UE2的基数。因此,UE1的数据符号可以用至少以下字符表:BPSK、QPSK、16-QAM和64-QAM绘制。然而,UE2的数据星座字符表必须具有大于或等于UE1的基数的值。或者,当UE1的数据星座字符表为BPSK时,UE2的允许数据星座字符表可以是BPSK、8-QAM、32-QAM和128-QAM。
表1
应当注意,由于同相(I)和正交(Q)分量通常被认为是统计上独立的信道,所以在指定允许等效数据星座字符表的叠加编码的多个版本中没有好处。例如,如果UE1使用仅有实际值的BPSK,并且UE2使用仅具有虚数值的BPSK,则没有任何点具有一种操作模式,在这种操作模式中第一UE 102a使用仅具有虚数值的BPSK。
因此,如果UE1和UE2的数据星座基数允许相等,那么需要2比特来通知第一UE102a的数据星座基数。此外,需要最多3比特来通知UE2的数据星座基数。
另一方面,如果UE1和UE2的数据星座基数禁止相等,对于UE1和UE2中每个数据调制都需要2比特。换句话说,共需要4比特。然而,由于现有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格式需要用于指定传输块大小和编码方案,所以在一个实现中,这些数据星座字符表不需要被再次明确地发出信号。
为了优化接收器性能,将叠加星座和用于UEs 102的MCS的使用用信号通知给所讨论的UEs 102可能是有益的。例如,接收器可以采用用于叠加编码调制的串行干扰消除器(SIC)。由于如果没有需要取消的信号,SIC可能会产生更差的结果,所以用信号通知叠加星座及用于特定星座的MCS可能是有益的。
为了向所讨论的UEs 102发送信息,eNB 160可以发送叠加星座及用于该特定星座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使用的指示。在一种方法中,eNB 160使用UEs 102的配置,用信号通知UE s 102叠加编码调制正在被采用,该配置指示UEs 102将要接收叠加数据星座。重要的是向UE 102指示在解码解调数据中(以及数据星座本身中的任何可能的改变)应该使用SIC来使用星座点的格雷编码。在另一种方法中,eNB 160可以在下行链路控制信令中向UEs 102发送指示,即所讨论的UEs 102将要接收叠加星座。应当注意,可以仅指示调制方案而不是完整的MCS。
可以使用至少一个比特来指示对所涉及的UEs 102使用叠加数据调制。该比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信号发出。在第一种方法中,可以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向参与叠加编码调制的UEs 102发出信号,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重新)配置(例如,接通和关闭)SIC接收。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对现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调制格式进行规格改变。
在第二种方法中,使用新的DCI格式来信令向参与叠加编码调制的UEs 102发出信号。新的DCI格式的目的是切换SIC接收,并指示数据调制符号是叠加编码。
在第三种方法中,可以基于DCI格式1、1A、1B,1D、2、2A、2B、2C定义新的DCI格式。这些新的DCI格式可以包括叠加编码被采用的指示符。
如果规定了全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则基于1、1A、1B、1D、2、2A,2B,2C的DCI格式可以是优选方法。然而,为了便于向后兼容性,可以使用第一或第二方法。
它可以简化接收器设计和用于UE过程的3GPP规范,将UE1的星座以信号告知UE2(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使用2比特来将UE1的星座字符表按照表1发送给UE2。另外,可以使用2或3比特来将UE2的星座字符表传送给UE1。2或3比特的传输取决于UE2是否允许发送与UE1相同的基数的星座字符表(例如,当UE1正在发送QPSK时,UE2是否可以发送QPSK)。
这些比特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被信号通知。在第一种方法中,参与叠加编码调制的UEs 102(例如,UE1和UE2)可以使用RRC信令被信号通知。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对现有的DCI调制格式不需要任何规格改变。
在第二种方法中,参与叠加编码调制的UEs 102(例如,UE1和UE2)可以使用新的DCI格式被信号通知。这种新的DCI格式的目的是通知UE1,UE2期望接收的数据调制,以及通知UE2,UE1期望接收的数据调制。
在第三种方法中,可以定义基于DCI格式1、1A、1B、1D、2、2A、2B、2C的新的DCI格式。这些新的DCI格式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调制指示符。例如,DCI格式可以通知UE1,UE2期望接收的数据调制,以及通知UE2,UE1期望接收的数据调制。
如上所述,如果规定了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则基于1、1A、1B、1D、2、2A、2B、2C的DCI格式可以是优选的方法。然而,为了便于向后兼容性,可以使用第一或第二方法。
高性能SIC可以包括信道解码器。在LTE中,这些可以是turbo码(turbo-code)解码器或卷积码解码器。在这种情况下,提供UEs 102帮助解码是有益的,该UEs 102用“伙伴UE”的整个MCS的参与叠加编码调制。这样的接收器可以如图6所示(以简化的形式)。
在使用高性能SIC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上述方法来进行信号通知每个UEs 102所使用的MCS。例如,经由描述的RRC信令或DCI格式,叠加编码调制可以被信号通知。
另外,在第三种方法中,使用基于DCI格式1、1A、1B、1D、2、2A、2B或2C定义的,且带有调制指示符的新的DCI格式,通过多个无线网络终端标识符(RNTI)或者参与的UEs 102的单个组RNTI的传输,这些DCI格式可以由UEs 102寻址。这些新的DCI格式可以在通过使用RNTI组定义的特定于(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或PDCCH)组中发送。或者,这些新的DCI格式可以在公共搜索空间中传输。ePDCCH或PDCCH可以具有由RNTI组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奇偶校验位。这些RNTI(s)可以由RRC信令来配置。
在版本-12中,有十种传输模式。这些传输模式如表2所示。
表2
此外,在版本-12中,有十六种DCI格式。DCI格式1、1A、1B、1C、1D、2、2A、2B、2C和2D可用于DL分配(也称为DL授权)。十六种DCI格式如表3所示。
表3
DCI格式1、1A、1B、1C、1D可以包括比特字段,在比特字段中NDL RB是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系统带宽(BW),所述多个比特字段用多个物理资源块(PRB)带宽表示。DCI格式1、1A、1B、1C、1D的比特字段如表4-1所示。
表4-1
在表4-1中,“*”是对(NDLRB/P)取整的比特,其中P从表4-2中确定,“**”是对(log2(NDLRB(NDLRB+1)/2))取整的比特,以及“***”是对(log2(floor(NDLVRB,gap1/NstepRB)(floor(NDLVRB,gap1/NstepRB)+1)/2)取整的比特,其中NDLVRB,gap1=2*min(Ngap,NDLRB-Ngap),NstepRB从表4-3中确定,及Ngap从系统宽带中确定。
表4-2
表4-3
DCI格式2、2A、2B、2C、2D可以包括以下比特字段,如表5所示。
表5
对于MUST方案,可以引入新的传输模式(例如,模式11)。当UE 102用新的传输模式来配置时,可以使用新的DCI格式。可以基于一种或一些DCI格式来创建新的DCI格式。例如,新的DCI格式可以具有与DCI格式2相同的信息字段。在另一示例中,新的DCI格式可以与有DCI格式2C或2D具有的相同的信息字段。
新的DCI格式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新的信息比特字段。可以对每个传输块(例如,传输块1和传输块2)引入新的信息比特字段。字段的比特大小可以是2,3或4。
表6示出了具有2比特的新比特字段的一个示例,其可以指示在复用的UEs 102之间的发射功率比。
表6
在表6中,pMUST,1表示UE 102的发射功率(以下称为UE1),其中有关DCI专为UE102设计的。换句话说,pMUST,1表示有关DCI方案的PDSCH的发射功率。另外,pMUST,2表示与UE1的PDSCH复用的其他UE的PDSCH的发射功率。
如果比特字段指示100%的发射功率被分配给UE1,则这可能意味着UE1可以采用没有与UE1的PDSCH复用的PDSCH。实际上,与在专为非MUST复用UE 102设计的DCI中一样,eNB 160可以在专为远端MUST UE 10设计的DCI中设置“100%”。在这种情况下,UE1没有必须执行MUST接收,而是接收采用规范传输的信号。规范传输也可以被称为非MUST传输,相同的设想是UE 102不被配置为进行新的DCI格式监测。
另一方面,比特字段指示小于100%的发射功率被分配给UE1,这可能意味着UE1可以采用存在与UE1的PDSCH复用的PDSCH。在这种情况下,UE1可能必须执行MUST接收。更具体地,通过使用由比特字段指示的信息(例如发射功率),UE1可能必须来创建MUST复用的PDSCH的副本。
关于发射功率系数的值范围,可能必须至少为“100%”,因为当UE 102被配置为监视新的DCI时,可以允许网络选择非MUST传输格式。其他值可能远低于100%(例如,小于或等于25%)但不是“0%”,因此远端UEs 102在解调自己的PDSCH时,不必采用MUST复用。
传输块的N比特信息字段指示的值与相应参数(例如,发射功率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由其他字段指示的值进行改变(例如,用于相同DCI格式的相同传输块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新数据指示符(NDI),冗余版本(RV))。更具体地说,传输块的N比特信息字段指示的值与相应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多个表预先定义,这些表显示了字段值和参数值之间的不同关联。例如,如果TBI的MCS字段指示16QAM(即,调制阶数为4),则新的比特字段可以基于表6来指示发射功率比。
如果QPSK(即,调制阶数2)由TB 1的MCS字段指示,则新的比特字段可以根据表7指示发射功率比。QPSK的发射功率系数的值范围可以是相对于高阶调制(如16QAM,64QAM和256QAM)是较低一些,尽管两者对应关系都具有“100%”。
表7
新比特字段可以指示除发射功率之外的信息。例如,新的比特字段可以指示远端MUST UE的PDSCH的传输方案以及发射功率比,如表8所示。
表8
如表8所示,仅有一个值可以表示发射功率比为100%。在这种情况下,远端MUSTUE的PDSCH的传输方案是无意义的,因为DCI所针对的UE 102不会认为远端MUST UE的PDSCH存在。每个其它值可以指示发射功率比和传输方案的特定值的组合。
远端MUST UE的PDSCH的传输方案可以被设置为发射分集(TxD)或闭环空间复用中的任一个。当闭环空间复用是使用闭环空间复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传输方案时,TxD是使用TxD的预编码矩阵的传输方案。
为了在将来的版本中使用,由新比特字段表示的一些值可以被预留。代替传输方案,与远段MUST UE的PDSCH相关的其他参数(例如空间预编码向量,调制阶,资源分配,解调参考信号(DMRS)信息,PDSCH资源元素(RE)映射,HARQ信息,传输块大小,RNTI等)可以由新的比特字段指示。
在另一示例中,新的比特字段可以包括在每个DCI(例如,每个PDSCH),但不是每个传输块。换句话说,由单个新比特字段指示的参数或参数集可以应用于两个传输块。更具体地说,当采用表8中的对应关系时,值“0”可对应于用于TB I和TB2两者的“100%”的发射功率系数。值“1”到“6”中的每一个可以对应于所应用的相应的发射功率系数值及,并且相对于远端UE的PDSCH,两个TB I和TB 2采用相应的发送方案。
在又一个示例中,可以每个DCI(即,每个PDSCH)而不是每个传输块包括新的比特字段。在该示例中,由单个新比特字段有可能地指示的每个值可以对应于两个传输块的参数集。更具体地,当采用表9中的对应关系时,值“0”对应于用于TB1和TB2两者的“100%”的发射功率系数。值“1”至“2”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应用于TBs及TxD的相应的发射功率系数值,并且TBs及TxD被两个TBs采用作为远端UE的PDSCH。值“3”至“6”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应用于TB1和TB2的相应的发射功率系数值集合,及闭环空间复用被两个TBs采用作为远端UE的PDSCH。利用这种对应关系,单个传输方案可能必须适用于两个TBs,当每个TB设置单独的发射功率系数。
表9
在又一示例中,可以使用表10。更具体地,值“0”对应于用于TB1和TB2两者的“100%”的发射功率系数。值“1”至“2”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应用于两个TB的对应的发射功率系数值,并且TBs及TxD被两个TBs采用作为远端UE的PDSCH。值“3”至“6”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应用于TB1和TB2的相应的发射功率系数值集合,及闭环空间复用被两个TBs采用作为远端UE的PDSCH。值“7”和“8”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应用于TB1的相应的发射功率系数值集合,及闭环空间复用被TB1采用作为远端UE的PDSCH,但没有远端UE的PDSCH被采用以与TB2复用。值“9”和“10”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应用于TB2的相应的发射功率系数值集合,及闭环空间复用被TB2采用作为远端UE的PDSCH,但没有远端UE的PDSCH被采用以与TB1复用。利用这种对应关系,当闭环空间复用可以应用于TB或TB中的任何一个,TxD可能必须适用于两个TBs。
表10
在上述信号设计中,优化(或半优化)参数集。该信号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控制信道容量。
eNB 160可以在MUST UE 102中配置新的传输模式。该配置可以由更高层的信令(例如,通过专用的RRC消息)来执行。配置有新传输模式的UE 102可能必须在UE特定搜索空间(USS)中监测具有新DCI格式的PDCCH,或者可以在EPDCCH USS中监测新的DCI格式的EPDCCH。配置有新传输模式的UE 102可能不需要在公共搜索空间(CSS)中监测具有新DCI格式的PDCCH。
或者,eNB 160可以在MUST UE 102中配置有新的DCI格式的(E)PDCCH的监测。该配置可以由更高层的信令(例如,通过专用的RRC消息)来执行。配置有新的DCI格式的监测的UE 102可能必须在USS中监测具有新的DCI格式的PDCCH,或者可以在EPDCCH USS中监测的EPDCCH,EPDCCH带有新DCI格式而不是与表2中所示的配置的传输模式相关联的DCI格式。配置有新的DCI格式的监测的UE 102可能不需要在CSS中使用新的DCI格式监测PDCCH。
或者,eNB 160可以在MUST UE 102中配置DCI格式中的新比特字段的存在。该配置可以由更高层的信令(例如,通过专用的RRC消息)来执行。采用有新的比特字段的DCI格式,配置有新比特字段的存在的UE 102可能必须在USS中监测具有与配置的传输模式相关联的DCI格式的PDCCH,或者可以在EPDCCH中监测与配置的传输模式相关联的DCI格式的EPDCCH。配置有新比特字段的存在的UE 102可以在CSS中采用不具有新的比特字段的DCI格式。
在Rel-12中,eNB 160可以确定每个资源元素的下行链路传输能量。UE 102可以采用每个资源元素(EPRE)的下行链路小区特定参考信号(RS)能量在下行链路系统带宽上是恒定的,并且在所有子帧之间是恒定的,直至接收到不同小区特定的RS功率信息。可以从由较高层提供的参数referenceSignalPower给出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导出下行链路小区特定参考信号EPRE。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发射功率可以被定义为在操作系统带宽内承载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所有资源元素的功率贡献的线性平均值。根据表11-1和表11-2给出的OFDM符号索引,ρA或ρB表示PDSCH REs(不适用于具有零EPRE的PDSCH RE)中的每个OFDM符号的PDSCH EPRE对小区特定RS EPRE的比。另外,ρA或ρB表是UE特定的。eNB 160可以通过较高层信令向UE 102通知下行链路小区特定RS的绝对功率。表11-1示出了在非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的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其中PDSCH EPRE对小区特定RS EPRE的比由ρA或ρB表示。表11-2表示MBSFN子帧的时隙内OFDM的符号索引中PDSCH EPRE对小区特定RSEPRE的比被ρA或ρB表示。
表11-1
表11-2
如果新的比特字段没有指示发射功率比,或者如果发射功率比被设置为“100%”,则UE 102可以采用ρA及ρB作为UE 102的PDSCH EPRE对小区特定的RS EPRE的比。当通过新的比特字段指示发射功率比时,UE 102可以采用y·ρA及y·ρB作为UE的PDSCH EPRE对小区特定的RS EPRE的比率,而不是ρA及ρB。另外UE 102可以采用(1-y)·ρA及(1-y)·ρB作为远端MUST UE的PDSCH EPRE对小区特定RS EPRE的比。y是由新比特字段指示的发射功率系数,也可以表示为pMUST,1/(pMUST,1+pMUST,2)或者
调制映射器214将二进制数字0或1作为输入,并产生复值调制符号x=I+jQ作为输出。如果新的比特字段没有指示发射功率比,或者如果发射功率比被设置为“100%”,则可将比特序列b(i)映射成复值调制符号,根据调制方案x=I+jQ是基于以下表12-1~12-2的。表12-1给出了QPSK调制映射。表12-2给出了16QAM调制映射。
表12-1
表12-2
如果新的比特字段没有指示发射功率比,或者如果发射功率比被设置为“100%”,则可以基于下面的表将比特序列b(i)映射成复值调制符号,根据调制方案x=I+jQ是基于以下表13,14-A的,其中表13示出QPSK调制映射。表14-A和14-B示出了16QAM调制映射。
表13-1
表14-A
表14-B
图3是非线性符号级叠加的示例。星座图332由同相(I)分量334和正交相位(Q)分量336表示。这是非线性符号级叠加编码的示例。在非线性方式中,可以通过数据调制符号的非线性映射来选择数据符号调制。
在该示例中,非线性叠加编码方案使用固定星座(例如,64-QAM)。星座点是基于来自多个UE 102的数据符号的输入。
第一UE 102a(UE1)可以具有QPSK数据星座。该数据星座可以确定传输的64-QAM星座点将驻留的象限。第二UE 102b(UE2)可以具有16-QAM数据星座。该数据星座可以确定传输的64-QAM星座中的星座点。
图4是线性符号级叠加的示例。星座图438由同相(I)分量434和正交相(Q)分量436表示。
在任何码字层映射,空间预编码,映射到时间/频率资源和OFDM调制之前,符号级叠加编码可以涉及使来自参与UEs 102的数据符号相加在一起。在该示例中,QPSK符号可以在执行OFDM之前与16-QAM符号相加。数据星座是矢量和。矢量在图4中表示为
图5是示出其中可以实现用于星座叠加的系统和方法的eNB 160的另一实现的框图。根据结合图1描述的eNB 160,结合图5描述的eNB 160可以被实现。eNB 160可以执行LTE下行链路的码级叠加编码。
eNB 16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加扰模块512a-b,一个或多个调制映射器514a-b,层映射器518,预编码模块524,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映射器526a-b,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模块528和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530。
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适用于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U-MIMO)的单码字和多码字传输以及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多输出多输出输出(MU-MIMO)。对于MU-MIMO,可以将多个PDSCH传输定向到在相同资源块上调度的多个UEs 102。
eNB 160可以生成表示DL物理信道的基带信号。eNB 160可以包括用于第一UE102a(UE1)的信道编码器540a和用于第二UE 102b(UE2)的信道编码器540b。编码数据可以在求和块542处组合。组合信号可以被提供给生成码字510的多路复用器(MUX)544。基站160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传输块产生一个或多个码字510。
码字510可以(可选地)提供给加扰模块512a-b。例如,如上面结合图2所述,一个或多个扰码模块512a-b用对特定小区是特定的加扰序列来加扰码字510。
(可选地,加扰的)码字510可以被提供给一个或多个调制映射器514a-b。调制映射器514a-b可以生成复值调制符号,如上面结合图2所述。
(调制的)码字510(例如,复值调制符号)可以可选地提供给层映射器518。层映射器518可以可选地将码字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层520,如上文结合图2。
(可选地,层映射的)码字510可以可选地提供给预编码模块524。预编码模块524可以可选地对每个层上的码字510(例如,复值调制符号)进行预编码,以便在天线端口530传输。
(可选地预编码的)码字510可以被提供给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映射器526a-b。资源元素映射器可以将码字510映射到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如上面结合图2所述。
(可选资源映射)码字510可以被提供给OFDM调制模块528。OFDM调制模块528可以基于(资源映射)码字510生成用于传输的OFDM信号。由OFDM调制模块528生成的OFDM信号可以被提供给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530(例如,天线),用于传输到一个或多个UEs 102。
如图5所示,eNB 160可以执行LTE下行链路的码字级叠加编码。利用码字级叠加编码,可将适当的码字子空间发送给每个UE 102。图5示出了码字级叠加与MIMO的融合。码字级叠加包括在调制,加扰等之前将来自各个信道编码器的码字(即,二进制异或运算码字)相加在一起。码字级叠加编码是联合编码的特殊情况,其可以通过线性或非线性来实现,线性编码方案。
利用码字级叠加(如结合图2描述的符号级叠加),可以对一组数据符号进行分区,使得来自第一UE 102a(UE1)和第二UE 102b(UE2)的数据符号是从众所周知的数据符号形式中选出。如表所示,这可以被实现。如上所述,由于同相(I)和正交(Q)分量通常被认为是统计上独立的信道,所以在指定允许等效数据星座字符表的叠加编码的多个版本中没有好处。
eNB 160可以向所讨论的UEs 102发信号通知叠加星座及MCS的使用。为了向UEs102(例如,UE1和UE2)通知该信息,eNB 160可以发送叠加星座和用于该特定星座的MCS的使用的指示。这可以根据结合图2描述的方法来实现。例如,通过新的DCI格式或RRC信令,eNB160可以提供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配置或信令。eNB 160还可以经由新的DCI格式或RRC信令将MCSs发送到多个UEs 102。
图6是示出了根据所描述的星座叠加用于实现串行干扰消除器(SIC)接收的UE602的框图。图6中描述的UE 602可以被称为第一UE102(UE1)。UE 602和第二UE 102b(UE2)可以是来自eNB 160的MEVIO传输的接收者。
UE 602可以执行SIC来对UE 602的数据解码。例如,UE 602可以包括OFDM接收器646。UE 602可以在OFDM接收器646处接收来自eNB 160信号。UE 602可以包括解码接收的信号的信道解码器。在LTE中,这些信道解码器可以是turbo码解码器或卷积码解码器。UE 602可以包括UE1信道解码器652和UE2信道解码器656。
根据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UE 602可以接收指示UE 602和第二UE 102b的叠加星座的使用的信号。如结合图2所描述的,UE 602可以经由新的DCI格式或RRC信令来接收该指示。UE 602还可以接收(来自eNB 160)由UE 602和第二UE 102b使用的MCS。另外,UE 602可以接收由第二UE 102b使用的信号星座。
基于数据调制符号是UE 602和第二UE 102b的叠加编码的指示,UE 602可以切换SIC接收。如果没有信号取消,SIC可能会产生更差的结果。当数据调制符号被叠加编码时,UE 602能使用(例如,打开)SIC。当数据调制符号不被叠加编码时,UE 602可以禁用(例如,关闭)SIC。
在数据调制符号被叠加编码的情况下,OFDM接收器可以为UE 602和第二UE 102b生成组合的软接收数据比特648。使用提供的MCS及第二UE 102b的信号星座(如果提供),用于第二UE 102b(即,UE2信道解码器656)的信道解码器可以解码第二UE 102b的软接收数据比特648以产生第二UE 102b的解码数据。使用第二UE 102b的MCS,编码及数据调制模块658可以对第二UE 102b的解码数据进行重新编码和数据调制,以产生第二UE 102b的软数据比特。
求和块650可以从UE 602和第二UE 102b的组合软接收数据比特648中减去第二UE102b的软数据比特。求和块的输出可以是UE 602的软数据比特。
UE 602(即UE1信道解码器652)的信道解码器可以接收UE 602的软数据比特。UE1信道解码器652可以解码于UE 602的软数据比特,以产生UE 602的解码数据654。
图7是示出用于由eNB 160执行星座叠加的方法700的一个实现的流程图。eNB 160可以与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进行通信。例如,eNB 160可以执行与第一UE 102a及第二UE 102b的NOMA传输。
基于第一UE 102a的数据星座,eNB 160可以确定702第二UE 102b的允许数据星座。例如,eNB 160可以选择大于或等于第一UE 102a的数据星座基数的第二UE 102b的数据星座。这可以根据表1来实现。在实现中,eNB 160可以使用RRC信令或DCI格式向第一UE102a发送第二UE 102b的数据星座。
eNB 160可以发送704由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在一种方法中,使用RRC信令,eNB 160可以发送704指示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正在参与叠加编码调制。在另一种方法中,eNB 160可以发送704DCI格式,DCI格式的目的是切换SIC接收并且指示数据调制符号是叠加编码。在另一种方法中,eNB 160可以使用具有叠加编码的指示符的DCI格式1、1A、1B、1D、2、2A、2B或2C发送新的DCI格式。
eNB 160可以将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中的每一个使用的706个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发送到另一个UE 102。在一种方法中,eNB 160可以发送706由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使用RRC信令或DCI格式到另一个UE 102。DCI格式可以由多个UE 102通过多个无线电网络终端标识符(RNTI)或单个组RNTI的传输来寻址。一个或多个RNTI可以由RRC信令配置。
图8是示出用于由第一UE 102a采用星座叠加的方法800的一个实现的流程图。第一UE 102a可以与eNB 160进行通信。例如,第一UE 102a可以接收来自eNB 160的第一UE102a和第二UE 102b的NOMA传输。
第一UE 102a可以接收802指示,该指示是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第二UE 102b的允许数据星座可以基于第一UE 102a的数据星座。例如,第二UE102b的数据星座可以由eNB 160选择大于或等于第一UE 102a的数据星座基数。这可以根据表1完成。第一UE 102a可以使用RRC信令或DCI格式接收来自eNB 160的第二UE 102b的数据星座。
在一种方法中,第一UE 102a可以使用RRC信令来接收802指示,该指示是第一UE102a和第二UE 102b正在参与叠加编码调制。在另一种方法中,第一UE 102a可以接收802一种DCI格式,DCI格式的目的是切换SIC接收并指示数据调制符号是被叠加编码的。在另一种方法中,第一UE 102a可以使用具有叠加编码的指示符,基于DCI格式1、1A、1B、1D、2、2A、2B或2C接收802新的DCI格式。
第一UE 102a可以接收804由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中的每一个使用的MCS。使用RRC信令或DCI格式,第一UE 102a可以接收804由第一UE 102a和第二中的每一个使用的MCS。DCI格式可以由第一UE 102a通过接收多个无线网络终端标识符(RNTI)中的一个或单个组RNTI来寻址。一个或多个RNTI可以由RRC信令配置。
第一UE 102a可以基于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来执行806SIC接收。当叠加编码调制被指示将由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采用时,SIC接收是能使用的,且通过使用由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中的每一个使用的发射功率百分比及接收到的MCS来执行SIC接收。这可以如结合图6的描述来实现。当叠加编码调制被指示为不被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采用,则SIC接收不能被使用。
图9是示出由eNB 160进行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操作的方法900的一个实现的流程图。eNB 160可以与UE 102通信。例如,eNB 160可以执行有第一UE 102a和第二UE 102b的MUST传输。
eNB 160可以在UE 102中配置902,监视具有比特字段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例如,eNB 160可以包括配置监测UE 102中的PDCCH的较高层处理器。比特字段可以指示UE 102的第一PDSCH的发射功率系数。
eNB 160可以确定904专为另一UE 102设计的第二PDSCH是否要与第一PDSCH多路复用。如果没有其它PDSCH与第一PDSCH多路复用,则eNB 160设置906将发射功率系数设置为1。如果第二PDSCH与第一PDSCH多路复用,则eNB 160可以设置908将发射功率系数设置为一个小于1的值。在这种情况下,比特字段也可以指示第二PDSCH的传输方案。
eNB 160可以传输910具有DCI格式的PDCCH。例如,eNB 160可以包括配置成以DCI格式传输PDCCH的PDCCH发送器。
eNB 160可以传输912第一PDSCH。例如,eNB 160可以包括配置成传输第一PDSCH的PDSCH发送器。
图10是示出了由第一UE 102a进行MUST操作的方法1000的一个实现的流程图。第一UE 102a可以与eNB 160通信。例如,第一UE 102a可以接收来自eNB 160的专为第一UE102a和第二UE 102b设计的MUST传输。
第一UE 102a可以配置1002,监测具有比特字段的DCI格式的PDCCH。例如,第一UE102a可以包括配置监测第一UE 102a中的PDCCH的较高层处理器。该配置可以由更高层的信令(例如,通过专用的RRC消息)来执行。比特字段可以指示第一UE 102a的第一PDSCH的发射功率系数。
第一UE 102可以监测1004具有DCI格式的PDCCH。例如,eNB 160可以发送具有DCI格式的PDCCH。第一UE 102a可以包括被配置为监测有DCI格式的PDCCH的PDCCH接收器。
在检测到PDCCH时,第一UE 102a可以接收1006第一PDSCH。例如,eNB 160可以发送第一PDSCH。第一UE 102a可以包括PDSCH接收器,在检测到PDCCH时,PDSCH接收器配置成接收第一PDSCH。
第一UE 102a可以确定1008DCI格式比特字段的发射功率系数是否小于1。如果发射功率系数等于1(即,不小于1),则第一UE 102a可以采用1010没有其他PDSCH与第一PDSCH多路复用。
如果第一UE 102a确定1008发射功率系数小于1,则第一UE 102a可以采用1012第二PDSCH与第一PDSCH多路复用,第二PDSCH正在专门用于另一个UE 102(例如,第二UE102b)。在这种情况下,比特字段也可以指示第二PDSCH的传输方案。
图11是示出了eNB的详细配置的框图1160及可以实现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的系统和方法的UE 1102。eNB 1160可以包括较高层处理器1139a,DL发射器1141和UL接收器1149。较高层处理器1139a可以与DL发射器1141,UL接收器1149和每个的子系统进行通信。
DL发射器1141可以包括控制信道发射器1143a(也称为PDCCH发射器),参考信号发射器1145a和共享信道发射器1147a(也称为PDSCH发射器)。DL发射器1141可以使用发射天线1157a向UE 1102传输信号/信道。
UL接收器1149可以包括控制信道接收器1151a(也称为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接收器),参考信号接收器1153a和共享信道接收器1155a(也称为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接收器)。UL接收器1149可以使用接收天线1159a接收来自UE 1102的信号/信道。参考信号接收器1153a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向共享信道接收器1155a提供信号。
较高层处理器1139a可以生成更高层信令信息(例如RRC消息)以配置UE 1102中的参数。控制信道发射器1143a(即,PDCCH发射器)可以生成PDCCH及/或EPDCCH。共享信道发射器1147a(即,PDSCH发射器)可以生成PDSCH。参考信号发送器1145a可以发送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UE 1102可以包括较高层处理器1139b DL(SL)接收器1161和UL(SL)发射器1163。较高层处理器1139b可以与DL(SL)接收器1161,UL(SL)发射器1163和每个的子系统进行通信。
DL(SL)接收器1161可以包括控制信道接收器1151b(也称为PDCCH接收器),参考信号接收器1153b和共享信道接收器1155b(也称为PDSCH接收器)。DL(SL)接收器1161可以使用接收天线1159b接收来自UE 1102的信号/信道。参考信号接收器1153b可以基于接收的参考信号向共享信道接收器1155b提供信号。例如,共享信道接收器1155b可以被配置为接收与参考信号一样使用相同天线端口的PDSCH。
UL(SL)发射器1163可以包括控制信道发射器1143b(也称为PUCCH发射器),参考信号发射器1145a和共享信道发射器1147b(也称为PUSCH发射器)。UL(SL)发射器1163可以使用发射天线1157b向eNB 1160发送信号/信道。
较高层处理器1139b可以获取较高层信令信息(例如,RRC消息)和基于较高层信令信息的UE 1102的控制配置。控制信道接收器1151b(即,PDCCH接收器)可尝试对PDCCH及/或EPDCCH进行解码。当检测到相应的(E)PDCCH时,共享信道接收器1155b(即,PDSCH接收器)可以接收PDSCH。参考信号接收器1153b可以使用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来执行信道测量或信道估计。
图12示出了可以在UE 1202中使用的各种组件。结合图12描述的UE 1202可以根据结合图1描述的UE 102来实现。UE 1202包括控制UE 1202的操作的处理器1265。处理器1265也可以被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1271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存储信息的两种或任何类型的设备的组合,存储器1271向处理器1265提供指令1267a和数据1269a。存储器的一部分1271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指令1267b和数据1269b也可以存在处理器1265中。加载到处理器1265中的指令1267b及/或数据1269b还可以包括来自存储器1271的指令1267a及/或数据1269a,其被加载以供处理器1265执行或处理。指令1267b可以由处理器1265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800和1000中的一个或多个。
UE 1202还可以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容纳一个或多个发射器1281和一个或多个接收器1283,以允许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发射器1281和接收器1283可以组合成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279。一个或多个天线1222a-n附接到壳体并电耦合到收发器1279。
除了数据总线之外,UE 1202的各种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273耦合在一起,总线系统1273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信号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然而,为了清楚起见,图12中示出了各种总线作为总线系统1273。UE1202还可以包括用于处理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275。UE 1202还可以包括提供用户对UE 1202的功能访问的通信接口1277。图12中所示的UE 1202是功能框图,而不是特定组件的列表。
图13示出了可以在eNB 1360中使用的各种组件。结合图13描述的eNB 1360可以根据结合图1描述的eNB 160来实现。eNB 1360包括控制eNB 1360的操作的处理器1365。处理器1365也可以被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1371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存储信息的两种或任何类型的设备的组合,存储器1371向处理器1365提供指令1367a和数据1369a。一部分存储器1371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指令1367b和数据1369b也可以存在处理器1365中。加载到处理器1365中的指令1367b及/或数据1369b还可以包括来自存储器1371的指令1367a及/或数据1369a,其被加载以供处理器1365执行或处理。指令1367b可以由处理器1365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700和900。
eNB 1360还可以包括一个外壳,外壳容纳一个或多个发射器1381和一个或多个接收器1383以允许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发射器1381和接收器1383可以组合成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379。一个或多个天线1380a-n附接到壳体并电耦合到收发器1379。
除了数据总线之外,eNB 1360的各种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373耦合在一起,总线系统1373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信号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然而,为了清楚起见,图13中示出了各种总线作为总线系统1373。eNB 1360还可以包括用于处理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375。eNB 1360还可以包括提供用户对eNB 1360的功能的访问的通信接口1377。图13所示的eNB 1360是功能框图,而不是特定组件的列表。
图14是示出UE 1402的一个实现的框图,其中可以实现执行MUST的系统和方法。UE1402包括发送方式1481,接收方式1483和控制方式1465。发送方式1481,接收方式1483和控制方式1465可以被配置以执行上面结合图1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上面的图12示出了图14的具体设备结构的一个示例。可以实现其他各种结构以实现图1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例如,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DSP。
图15是示出其中可以实现用于执行MUST的系统和方法的eNB 1560的一个实现的框图。eNB 1560包括发送方式1581,接收方式1583和控制方式1565。发送方式1581,接收方式1583和控制方式1565可以被配置以执行上面结合图1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图13示出了图15的具体设备结构的一个示例。可以实现其他各种结构以实现图1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例如,DSP可以通过软件实现。
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是指可由计算机或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表示非易失性和有形的计算机及/或处理器可读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计算机可读或处理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可以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携带或存储所需的程序代码,并且可由计算机或处理器访问。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盘和蓝光(Blu-ray@)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再现数据。
应当注意,本文所描述的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硬件中实现及/或使用硬件来实现。例如,本文描述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可以在芯片组、专用集成电路(ASIC)、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或集成电路等中实现及/或通过芯片组、专用集成电路(ASIC)、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或集成电路等实现。
本文公开的每种方法包括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动作。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方法步骤及/或动作可以彼此互换及/或组合成单个步骤。换句话说,除非为正确描述的方法的正确操作需要特定的步骤或动作顺序,否则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修改特定步骤及/或动作的顺序及/或使用。
应当理解,权利要求书不限于上文所示的精确配置和组件。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述的系统,方法和装置的布置,操作和细节进行各种修改,改变和变形。
根据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在eNB 160或UE 102上运行的程序是控制CPU的程序及根据描述的系统和方法以类似这种方式实现功能的程序(计算机操作的程序)。然后,当被处理时,在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被临时存储在RAM中。此后,将信息存储在各种ROM或HDD中,并且在必要时由CPU读取要修改或写入的信息。作为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在半导体(例如ROM,非易失性存储卡等)中,使用光存储介质(例如,DVD,MO,MD,CD,BD等),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带,软盘等)等都可以。此外,在一些情况下,根据上述系统和方法的功能是通过运行加载的程序来实现的,此外,与操作系统或其他应用程序相结合,基于来自程序的指令,根据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功能能被实现。
此外,在市场上,程序可用的情况下,可以分发存储在便携式记录介质上的程序,或者可以将程序发f送到通过诸如因特网的网络连接的服务器计算机。在这种情况下,还包括服务器计算机中的存储设备。此外,根据上述系统和方法的eNB 160和UE 102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被实现为作为典型集成电路的LSI。eNB 160和UE 102的每个功能块可以单独内置到芯片中,并且一些或所有功能块可以集成到芯片中。此外,集成电路的技术不限于LSI,并且可以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用于功能块的集成电路。此外,如果有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出现代替LSI的集成电路的技术,也可以使用该技术所应用的集成电路。
此外,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站设备(即,eNB)和终端设备(即,UE)的每个功能块或各种特征可以由电路来实现或执行,该电路通常是集成电路或多个集成电路。设计用于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或一般应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或离散硬件组件,或其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替代地,处理器可以是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器。上述通用处理器或每个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配置,或者可以由模拟电路来配置。此外,当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标志着将有集成电路代替当前出现的集成电路时,由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也能够使用。

Claims (24)

1.一种由演进节点B(eNB)执行星座叠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第一UE的数据星座,确定用于第二用户设备(UE)的允许数据星座,其中第一UE和第二UE共享相同的时频资源;
发送由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及
将第一UE及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调制和编码策略(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发送给另一U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UE的数据星座,确定用于第二用户设备(UE)的允许数据星座包括选择大于或等于第一UE的数据星座基数的数据星座为第二UE的数据星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由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包括通过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第一UE和第二UE正参与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由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包括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的目的是用于切换串行干扰消除器(SIC)接收及指示数据调制符号是被叠加编码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由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包括发送带有采用叠加编码的指示符的DCI格式1、1A、1B、1D、2、2A、2B或2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RRC信令向第一UE发送第二UE的数据星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DCI格式向第一UE发送第二UE的数据星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UE及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调制和编码策略(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发送给另一UE包括:使用RRC信令将第一UE和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发送到另一个UE。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UE及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调制和编码策略(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发送给另一UE包括:使用DCI格式将第一UE和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发送到另一个UE。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格式由多个UEs通过传输多个无线网络终端标识符(RNTIs)或单个组RNTI来寻址。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TI由RRC信令来配置。
12.一种由第一用户设备(UE)执行星座叠加的方法星座叠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由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其中第一UE和第二UE共享相同的时频资源,及其中第二UE的允许数据星座是基于第一UE的数据星座;及
接收由第一UE和第二UE中的每一个使用的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由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包括通过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接收第一UE和第二UE正参与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由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包括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的目的是用于切换串行干扰消除器(SIC)接收及指示数据调制符号是被叠加编码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由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包括发送带有采用叠加编码的指示符的DCI格式1、1A、1B、1D、2、2A、2B或2C。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UE处,使用RRC信令接收第二UE的数据星座。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UE处,使用DCI格式接收第二UE的数据星座。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由第一UE和第二UE中的每一个使用的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包括:通过使用RRC信令,接收第一UE及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调制和编码策略(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由第一UE和第二UE中的每一个使用的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包括:通过使用DCI格式,接收将第一UE和第二UE中的每一个所使用的MCS及/或发射功率百分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格式由多个UEs通过传输多个无线网络终端标识符(RNTIs)或单个组RNTI来寻址。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TI由RRC信令来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第一UE和第二UE正在采用叠加编码调制的指示来执行串行干扰消除器SIC接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叠加编码调制被指示将由第一UE和第二UE采用时,SIC接收是能使用的,且通过使用由第一UE和第二UE中的每一个使用的发射功率百分比及接收到的MCS来执行SIC接收。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叠加编码调制被指示为不被第一UE和第二UE采用,SIC接收不能被使用。
CN201680021227.1A 2015-04-16 2016-04-15 星座叠加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7683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48648P 2015-04-16 2015-04-16
US62/148648 2015-04-16
US201662294137P 2016-02-11 2016-02-11
US62/294137 2016-02-11
US15/099569 2016-04-14
US15/099,569 US20160309542A1 (en) 2015-04-16 2016-04-14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ellation superposition
PCT/US2016/027936 WO2016168732A1 (en) 2015-04-16 2016-04-15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ellation superposi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3595A true CN107683595A (zh) 2018-02-09
CN107683595B CN107683595B (zh) 2021-05-04

Family

ID=57126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1227.1A Active CN107683595B (zh) 2015-04-16 2016-04-15 星座叠加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60309542A1 (zh)
EP (1) EP3284178B1 (zh)
CN (1) CN107683595B (zh)
WO (1) WO20161687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3142A (zh) * 2018-02-14 2020-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37018A1 (en) * 2015-05-12 2016-11-17 Mediatek Inc. Use of Different Precoders for Superposed Signals in Downlink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US10285169B2 (en) * 2015-07-10 2019-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enhancements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N106411801A (zh) * 2015-07-30 2017-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信息传输的调制方法、解调方法及装置
US10454652B2 (en) * 2015-08-04 2019-10-22 Hfi Innovation Inc. Methods of enabling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US10050683B2 (en) 2015-08-14 2018-08-14 Mediatek Inc. Sig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for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scheme
US10375531B2 (en) * 2015-08-28 2019-08-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MBM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same
US10863512B2 (en) * 2015-09-30 2020-12-08 Hfi Innovation Inc. Power control signaling for multiuser superpostion transmission
WO2017074520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Intel IP Corporation Detecting puncturing of first pdsch with second pdsch having shorter tti
CN113037343A (zh) * 2015-11-05 2021-06-2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08352948B (zh) * 2015-11-06 202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节点
US10142138B2 (en) * 2016-04-01 2018-11-27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usage of a singl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suppression receiver
WO2017188548A1 (ko) * 2016-04-25 2017-11-02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직교 다중 접속을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370563B (zh) * 2016-05-13 2021-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196155A2 (ko) 2016-05-13 2017-11-16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must 전송을 위한 제어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508661B (zh) * 2016-06-14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KR102511694B1 (ko) * 2016-07-13 2023-03-2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슬라이딩 윈도우 중첩 코딩 전송을 위한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30685A1 (ko) * 2016-08-12 2018-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비직교 부호 다중 접속 기법을 사용하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177904B2 (en) * 2017-02-17 2021-11-16 Apple Inc.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indication in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CN106685449B (zh) * 2017-03-13 2019-04-09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非正交多址系统的高性能串行干扰消除接收机
WO2019050339A1 (ko) * 2017-09-08 2019-03-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8401534B (zh) 2017-12-20 2022-07-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924207B2 (en) 2018-04-04 2021-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radio transmission under varying channel conditions
JP7152489B2 (ja) * 2018-07-30 2022-10-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CN113541860B (zh) * 2020-04-22 2023-08-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格式确定方法、指示方法及设备
US11553475B2 (en) * 2020-08-21 2023-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of sidelink and uplink
US20220224499A1 (en) * 2021-01-13 2022-07-14 Acer Incorporated Device of Handling Detection of a PDCCH
US11863259B2 (en) 2021-10-22 2024-01-0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etermining a precod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616611B1 (en) 2021-10-22 2023-03-28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ecod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4035881A1 (en) * 2022-08-11 2024-02-15 Apple Inc. Dynamic transmission power indication for pdsc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2511A1 (en) * 2007-06-08 2009-0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for communication channels in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N101965741A (zh) * 2008-01-02 2011-02-02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协作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94670A (zh) * 2011-06-29 2012-03-28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的双向中继多用户复杂配对的传输方法
EP2461514A2 (en) * 2006-04-24 2012-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erposition coded packet comprising a first packet formatted in accordance with a first 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 and a second packet formatted in accordance with a second 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
CN103687042A (zh) * 2012-09-03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140087744A1 (en) * 2012-09-25 2014-03-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Link adapt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d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081697A (zh) * 2012-01-30 2014-10-01 诺基亚通信公司 非正交发射模式
CN104486035A (zh) * 2014-12-08 2015-04-01 清华大学 联合叠加编码和正交复用的下行多用户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01226A1 (en) * 2002-09-20 2004-03-2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dressing a message to mobile user terminals
US7437135B2 (en) * 2003-10-30 2008-10-1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Joint channel equalizer interference canceller advanced receiver
US7843989B2 (en) 2007-06-26 2010-11-3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mbedding a first signal in the coding of a second signal
KR20100011879A (ko) * 2008-07-25 2010-0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CN102301819B (zh) * 2008-11-21 2015-01-07 皮恩-汉·霍 单一调制方案叠加编码组播之系统、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JP5444374B2 (ja) * 2009-02-27 2014-03-19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協調ビーム形成方法、協調ビーム形成装置、および協調ビーム形成基地局
WO2010129259A2 (en) 2009-04-27 2010-11-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ybrid-qrd-sic and imbalanced mc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mo
BR112012009523A2 (pt) * 2009-09-24 2016-05-17 Wave Guard Technologies Ltd sistema e método de gerenciamento de radiações online e controle de fontes de radiiações não-ionizantes
US8634345B2 (en) 2010-06-18 2014-01-2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multiplexing on the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JP2014510421A (ja) * 2011-03-04 2014-04-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TW201320692A (zh) 2011-08-10 2013-05-16 Ind Tech Res Inst 資料傳送方法及使用此方法的基地台及用戶端設備
CN102404258B (zh) 2011-11-29 201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
US9867173B2 (en) * 2012-07-27 2018-01-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12268B (en) 2012-12-03 2015-02-18 Broadcom Corp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JP2016521509A (ja) 2013-05-08 2016-07-21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重畳符号化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15046853A (ja) 2013-08-02 2015-03-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干渉低減方法、及び干渉低減制御情報通知方法
JP6439192B2 (ja) * 2013-08-08 2018-12-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5109153A1 (en) 2014-01-17 2015-07-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3gpp mmw access link system architecture
US10003486B2 (en) * 2014-04-28 2018-06-19 Intel IP Corporatio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wireles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409021B (zh) * 2015-02-06 2020-12-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传输的终端、基站和方法
WO2017030496A1 (en) * 2015-08-20 2017-0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etwork node, a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performing and handling superposed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61514A2 (en) * 2006-04-24 2012-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erposition coded packet comprising a first packet formatted in accordance with a first 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 and a second packet formatted in accordance with a second 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
US20090042511A1 (en) * 2007-06-08 2009-0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for communication channels in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N101965741A (zh) * 2008-01-02 2011-02-02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协作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94670A (zh) * 2011-06-29 2012-03-28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的双向中继多用户复杂配对的传输方法
CN104081697A (zh) * 2012-01-30 2014-10-01 诺基亚通信公司 非正交发射模式
CN103687042A (zh) * 2012-09-03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140087744A1 (en) * 2012-09-25 2014-03-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Link adapt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d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486035A (zh) * 2014-12-08 2015-04-01 清华大学 联合叠加编码和正交复用的下行多用户传输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3142A (zh) * 2018-02-14 2020-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1713142B (zh) * 2018-02-14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84178A1 (en) 2018-02-21
CN107683595B (zh) 2021-05-04
US20180213591A1 (en) 2018-07-26
US11122645B2 (en) 2021-09-14
US20160309542A1 (en) 2016-10-20
EP3284178A4 (en) 2018-11-21
EP3284178B1 (en) 2021-07-21
WO2016168732A1 (en) 2016-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264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ellation superposition
US2018001979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CN112005502B (zh) 用于非正交多址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5144817B (zh) 演进Node B、用户设备UE及其方法
CN102884742B (zh) 用于指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模式的方法和系统
CN108260364B (zh) 针对非正交多址系统的信道反馈
CN10514139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13149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multi-layer beamforming
EP3509237B1 (en) Configura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10564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检测方法
WO2017121417A1 (zh) 一种确定编码调制参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53633B (zh) 高阶编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731245B (zh) 确认/非确认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EP2247060B1 (en) USF coding
CN102415029A (zh) 用于mimo通信系统中的控制和数据复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0987A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577209A (zh) 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传输
KR20150009585A (ko) 캐리어 어그리게이션을 위한 업링크 harq 및 csi 다중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93438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11374A (zh) 用于must的功率控制信令
CN107733560A (zh) 数据分割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966333A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US114116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hn et al. Improved repetition transmission for NR-MBS
CN109495205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