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2936A - 用于适机联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适机联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2936A
CN107682936A CN201710986743.4A CN201710986743A CN107682936A CN 107682936 A CN107682936 A CN 107682936A CN 201710986743 A CN201710986743 A CN 201710986743A CN 107682936 A CN107682936 A CN 107682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signal
laa
uct
l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67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2936B (zh
Inventor
符仲凯
庚·吴
沙菲·巴沙尔
权焕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I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IP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I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82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2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2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29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6Hybrid resource partitioning, e.g. channel borrow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适机联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适机联网系统可以利用与其他无线接入技术(RAT)(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WiFi)和mmWave)共享的一个或多个频带/信道。非常规的载波类型(UCT)可以被定义以支持授权和/或非授权频谱中的适机联网。例如,主基站可以确定要激活以供用户设备(UE)使用的辅基站。主基站可以调度要经由辅基站被发送至UE的数据。辅基站可以提供发现信息、预留无线信道、发送数据和/或释放信道(隐式地、显式地、或通过预留)。

Description

用于适机联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2月12日、申请号为201580007603.7(PCT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5/015664)、名称为“用于适机联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传输系统,包括用于共享无线频谱的系统。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无线传输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跨载波调度的主基站被配置为:选择用于跨载波调度的辅基站以通过与另一无线接入技术(RAT)共享的频率的集合来与移动设备进行通信。主基站还被配置为向辅基站发送针对跨载波调度的请求。主基站还被配置为向辅基站提供针对向移动设备发送数据的调度计划。主基站还被配置为使辅基站在与主基站的第一帧对齐的第二帧的一部分中发送数据。
根据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跨载波传输的增强型节点B(eNB)包括第一网络接口、第二网络接口和处理器。第一网络接口被配置为通过第一集合的无线频谱与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第二网络接口被配置为与包括非传统载波类型(UCT)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通信。处理器被配置为从UE接收报告,该报告包括对从UCT通过第二集合的无线频谱发送的UCT发现信号的测量结果。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选择用于向UE进行数据传输的UCT,以及调度通过该UCT进行的该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适机(opportunistic)联网系统的图示。
图2是示出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适机联网系统的用例的框图。
图3是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长期演进(LTE)帧的图示。
图4是示出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对齐间隙来同步传输的图示。
图5是示出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对齐间隙内的前导码来同步传输的图示。
图6是示出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超级子帧来同步传输的图示。
图7是示出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长度减小的子帧来同步传输的图示。
图8是示出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PSS/SSS)的图示。
图9是示出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周期性传输的发现子帧的图示。
图10是示出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信道预留的非对齐子帧的图示。
图11是示出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信道预留和发现子帧的非对齐子帧的图示。
图12是示出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跨载波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计算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提供了对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的详细描述。尽管描述了若干个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任何一个实施例,而是涵盖许多替代、修改和等同物。另外,尽管为了提供对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而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但是一些实施例能够在没有这些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此外,为了清楚起见,并未详细描述相关领域中已知的某些技术材料,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
公开了实现适机联网的技术、装置和方法,适机联网利用被其他无线接入技术(RAT)(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例如WiFi)和毫米波(mmWave))使用或与其他RAT共享的一个或多个频带/信道。常规的长期演进(LTE)使用排他地分配给LTE的一个或多个频带(例如,LTE载波聚合或新的载波类型(NCT))。非常规的载波类型(UCT)可以被定义以支持授权和/或非授权频谱中的适机联网。授权载波中的LTE将被称作LCT(授权载波类型)。
例如,主基站(其可以提供主载波和主小区(PCell),以及可以通过主介质、主频率集合、主频谱、主频带等等进行传输)可以确定要激活以供用户设备(UE)使用的辅基站(其可以提供辅载波和辅小区(SCell),以及可以通过辅介质、辅频率集合、辅频谱、辅频带等等进行传输)。主基站可以调度要经由辅基站被发送至UE的数据。辅基站可以提供发现信息、预留无线信道、发送数据和/或释放信道(隐式地、显式地或通过预留)。
在一个实施例中,快速小区切换被用于适机地使用可用频谱。例如,mmWave技术在(例如,由于高频影响所造成的)不利信道条件下可能具有有限的可用性。超快速小区切换可以允许在mmWave可用时,对它进行适机使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休眠(例如,OFF(关))状态和活跃(例如,ON(开))状态之间进行快速切换来支持对频带更为高效的共享。在休眠状态期间,UCT系统将抑制传输以减小对使用该频谱的其他RAT技术的干扰。在活跃状态期间,UCT系统可以执行下行链路(DL)和/或上行链路(UL)LTE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休眠子帧可以被用于执行协议来帮助共享频谱。例如,UCT系统可以执行对话前监听(LBT)协议和/或信道预留技术。一旦频谱被预留和/或频谱是可用的,UCT就可以转换至活跃状态。
在另一实施例中,UCT系统相比于LCT系统可以减少对信号的周期性传输。可以使用发现信号和/或同步信号来代替典型的LCT信号。即使在UCT系统处于休眠状态(例如,在休眠子帧期间)时,发现信号也可以周期性地被发送。
对蜂窝网络中的无线宽带数据的需求预计将会增加。通过考虑用户对高数据速率以及无缝移动性的期望,更多频谱可被用于宏小区和小小区部署。为了支持无线宽带数据不断增长的需求,可以使用对额外可用频谱的适机使用。在以下三种情形中可以使用这种适机网络/卸载机会来利用授权频带或非授权频带中的额外可用频谱。
在情形(1)中,LTE-A技术可以使用非授权频带,这被称为非授权LTE(LTE-U)或授权协助接入(LAA)。LTE-U可以将LTE技术扩展到非授权部署中,以使运营商和供应商能够利用无线电和核心网络中的LTE/演进分组核心(EPC)硬件中的现有的或计划内的投资。LTE-U还可以被视为LTE载波聚合(CA)配置中的补充下行链路分量载波(CC)。把LTE用在非授权频带中可以是LTE与非授权频带中所部署的其他现用技术共存。由于存在使用同一未授权频谱的多个LTE运营商,还可能遇到同一频带中的不同LTE运营商之间的自我共存(self-coexistence)问题。
在情形(2)中,适机联网实施例使用LTE授权频带连同在高频谱中所使用的另一无线接入技术(RAT),例如毫米波(mmWave)。由于要实现合理的链路/信道质量的限制性的波束成形要求和潜在的高路径损耗,无法总是保证适机使用mmWave信道的选项。包括支持适机联网和使用mmWave(当信道条件有利时)的设计可以有益于保障基本的服务质量(QoS),这可以改善用户体验。小区稠密化可能引起对于在人口稠密区域应用mmWave频谱的兴趣,以便于提供局部覆盖而不会引起过多的小区间干扰。对mmWave通信使用高度定向天线阵列和波束成形可以提供额外的覆盖和容量提升。在一些实施例中,mmWave频带可以被视为额外的辅载波和SCell,以改善现有的LTE系统性能。
在情形(3)中,设备到设备(D2D)服务可以被用于未授权频谱,在授权频谱中使用常规LTE服务。未授权频谱中的D2D服务可以被用于适机地卸载对授权频带LTE服务的流量需求,并且改善整体数据速率和用户体验。
在上面的示例中对额外频谱的使用可以实现同一系统内具有不同传播特性的频带的共存。可以在非常规的载波类型(UCT)概念连同快速开启/关闭小区的操作的概念上构建架构,以支持适机联网选项并解决共存。在适机联网的设计中可以使用若干个概念,包括:(A)利用授权协助(LTE协助)频谱共享方案的概念;(B)利用载波聚合概念以及(C)利用快速小区开启/关闭机制来支持对频谱和联网的适机使用。
在“非常规的载波类型设计”标题的描述中将进一步探讨这些适机联网概念。不过,为了帮助理解设计,首先对能够使用适机联网的系统进行简单介绍。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使用各种标准和协议以在基站和无线移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无线通信系统标准和协议可以包括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标准(其被行业群体普遍称为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以及IEEE 802.11标准(其被行业群体普遍称为WiFi)。移动宽带网络可以包括各种高速数据技术,例如3GPP LTE系统。在LTE系统的3GPP无线接入网(RAN)中,基站可以包括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中的E-UTRAN节点B(通常也被表示为演进型节点B、增强型节点B、eNodeB或eNB)和/或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它与被称为用户设备(UE)的无线通信设备通信。
转向图1,无线接入网(RAN)系统100的一部分的示例包括在主基站104和UE 102之间(即,在接入链路A上)提供的单个蜂窝空中接口(例如,LTE/LTE升级版接入链路)以及在辅基站106和UE 102之间(即,在接入链路B上)提供的空中接口(补充网络接口,例如,基于LTE-U的接口)。UE 102位于宏小区覆盖范围108内。UE 102确定与辅基站106的连接将有益于该UE 102的用户。在一些实施例中,UE 102保持到主基站104的接入链路A。UE 102可以将一些或部分无线服务卸载到接入链路A上。在其他实施例中,UE 102断开与接入链路A的连接,并将所有无线服务移至接入链路B。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链路A和接入链路B使用相同频率和技术。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入链路A和接入链路B使用不同频率(例如,LTE授权频率和非授权频率)和不同链路技术(例如,LTE和WiFi)。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入链路A和接入链路B使用不同频率和相似的链路技术(例如,LTE和mmWave上的LTE)。
图2呈现了针对UCT的不同应用情景202的图表200。UCT载波设计提供了使LTE能够被部署在现有LTE/LTE-A可能不适合的情景中,同时仍然满足上面的目标要求的一般架构。尽管对未授权频带部署的增强是UCT的优势,但是UCT也可以被用于授权频带。它可以被用作DL补充辅载波(DSC)或支持DL和UL两者。在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模式下都可以支持UCT。
当UCT被用于单载波操作204时,它可以在授权频带或非授权频带中作为独立载波操作(例如,作为主载波)。
UCT的应用可以(1)在载波聚合(CA)206情景中作为在未授权频带上提供SCell212的辅载波,或者(2)在双连接性(DC)208情形中作为在主eNB(MeNB)群组218中提供SCell224的辅载波,或者在SeNB群组220中提供SCell 232的辅载波。在CA 206的一些实施例中(以及参见长期演进第12版规范(LTE Rel-12)),假设提供SCell 212的辅载波与提供PCell210的主小区同步。然而,由于在未授权频带中使用UCT,将来的LTE版本(LTE Rel-13及以后的版本)中可能描述另外的CA 206情景,其中提供SCell 212的辅载波不与提供PCell 210的主小区同步。另外,在DC 208中,UCT还可以充当在SeNB群组220中提供sPCell 230的补充主载波。
在CA 206情景中将UCT用作提供PCell 210的主载波和/或在双连接性208的情形中将UCT用作在MeNB群组218中提供PCell 222的主载波也是可行的。
图3是示出了持续时间302为10ms的长期演进(LTE)通信帧304的示意图300。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频率分配(载波)可以以180kHz为增量单位。在所示附图中,示出了最小数量的六个载波。这允许1.08MHz的带宽(六个载波乘以180kHz=1.08MHz带宽)。在一些实施例中,载波可以被扩展至110块(110个载波乘以180kHz=19.8MHz)。帧304可以为10ms,其中每一个时隙308为0.5ms(并且每一个子帧306为1ms)。
载波处的时隙308是资源块310,资源块310包括12个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子载波处的各7个符号。资源元素312是对应于一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的一个OFDM子载波。当使用正常循环前缀(CP)时,资源块310可以包括84个资源元素312。在LTE中的单个子载波之间的OFDM间隔可以为15kHz。在时域中可以使用CP的保护时段来帮助防止子载波之间的多路径符号间干扰(ISI)。CP可以是在每一个子载波中的每一个OFDM符号之前的保护时段以防止(例如,由多路径造成的)ISI。
LTE帧可以被改变以供UCT架构使用。图4-11示出了UCT架构使用LTE帧的各种实施例。图4示出了用于与主载波同步的对齐间隙。图5示出了结合UCT的信道预留。图6示出了用于同步的经扩展的子帧或超级子帧。图7示出了用于同步的长度减小的子帧。图8示出了使用PSS/SSS传输的非同步帧的示例。图9示出了使用周期性传输的发现子帧和信道预留的同步帧的示例。图10示出了使用信道预留的非同步子帧。图11示出了使用信道预留和发现子帧的非同步子帧。这些附图将结合包括UCT类型和变体的UCT设计进行描述。
非常规的载波类型(UCT)设计
适机联网利用其他无线接入技术(RAT)(例如,WLAN和mmWave)所使用或与其他RAT共享的一个或多个频带/信道,而常规的LTE(或简称为LTE)使用排他地分配给LTE的一个或多个频带(例如,LTE载波聚合或新的载波类型(NCT))。非常规的载波类型可以支持授权频谱和/或非授权频谱中的适机联网。在本说明书中,这种载波被称为非常规的载波类型(UCT),而将授权载波中的LTE称为LCT(授权载波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UCT的设计目标可以包括:(1)使用LTE和其他RAT(例如,WLAN、mmWave等等)适机使用额外的可用频谱(这可以被认为是结合使用LTE技术的频谱共享机制,例如,授权协助(LTE协助)频谱共享方案);(2)与额外频谱中的其他现用RAT高效共享频谱;(3)符合针对授权或非授权频带的额外可用频谱的法定限制;以及(4)对于相同或相邻频带中的其他RAT或LTE的较低干扰。
目标1:使用LTE和其他RAT(例如,WLAN、mmWave等等)适机使用额外的可用频谱
对于高频带中使用的RAT(例如,mmWave通信)的一些挑战包括大量路径损耗(特别对于非视距情景来说)以及由环境中的各种物体造成的信号阻塞/吸收。可以使用具有智能波束选择/跟踪算法的高级天线阵列来解决信号衰减或路径损耗问题。这可能在高频(例如,mmWave)频带处于不利信道条件时导致有限的可用性。因此,可以使用超快速小区切换或快速适机使用mmWave信道来利用额外的mmWave资源。
目标2:与额外的频谱中的其他RAT高效共享频谱
一些实施例通过将未授权频带上的UCT在休眠(或OFF)和活跃(或ON)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快速切换的操作来帮助高效共享未授权频带。休眠状态期间的UCT子帧可以被称作休眠(OFF)子帧,而活跃状态期间的UCT子帧可以被称作活跃(ON)子帧。在休眠和活跃状态期间的UCT活动可以被归类为两种独立的任务:活跃子帧设计和休眠子帧设计。
在活跃状态/子帧期间,UCT可以执行DL和/或UL LTE操作,而在休眠子帧期间,UCT将抑制传输以便于降低干扰,从而使其他现用RAT能够使用未授权频带。因此,活跃状态/子帧和休眠状态/子帧可以被分别视为ON状态/子帧和OFF状态/子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没有LTE流量时,UCT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其中所有子帧都是休眠子帧。尽管该状态被标记为OFF或休眠,但是出于特殊目的(例如,同步、信号强度/质量测量等等),在此状态期间可以在UCT辅载波上发送一些信令或控制信道。传送这些信号/信道的子帧仍然可以被称作OFF子帧(或OFF状态),因为在这些子帧期间没有数据(流量)传输(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
目标3:符合针对授权或非授权频带的额外可用频谱的法定限制
为了遵守非授权频带的限制(例如,法定限制),OFF/休眠子帧可以被用于执行诸如传输前监听(LBT)之类的协议以扫描出无线介质(也被称为无线频谱、无线频率、信道等等)是忙碌的还是空闲的。另外,UCT还可以从其他RAT预留介质(例如,通过执行欺骗机制来预留信道以用于其自身的传输)。一旦介质被预留(或者取决于LBT协议在不需要预留的情形中被感测为空闲),UCT就可以从OFF/休眠状态转换至ON/活跃状态,并且活跃子帧被用于传输数据(例如,PDSCH)。
目标4:对相同或相邻频带中的其他无线接入技术(RAT)或LTE的较低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帮助最小化传输开销和降低干扰,UCT设计可以将LCT中正常发送的信号的周期性传输降至最低。例如,在DL LCT设计中,下面的信号在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中被周期性地发送。
在FDD DL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干信号被周期性地发送。在除了多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部分以外的每一个子帧中发送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CRS)。在子帧0和5中发送PSS和SSS。在子帧0中发送物理广播信道(PBCH)。在满足条件SFN mod 2=0(即,每隔一个帧)的系统帧号(SFN)上的子帧5中发送SIB-1。在帧上的子帧0、4、5和9中的寻呼满足公式SFN mod T,其中T是UE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
在TDD DL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干信号被周期性地发送。在除了MBSFN子帧的PDSCH部分以外的每一个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CRS。在子帧0和5中发送PSS。在子帧1和6中发送SSS。在子帧0中发送PBCH。在满足条件SFN mod 2=0(即,每隔一个帧)的SFN上的子帧5中发送SIB-1。在帧上的子帧0、1、5和6中的寻呼满足公式SFN mod T,其中T是UE的DRX周期。
另外,可以减少CRS传输。CRS传输提供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P/RSRQ)测量、精细频率跟踪和信道估计。但是,空子帧上(例如,在OFF/休眠子帧中)的CRS传输可能对使用该频谱的其他RAT和/或LTE-U系统造成干扰。如果CRS传输功率超过了特定阈值,则现用WLAN网络可将介质感测为忙碌并抑制传输。减少或消除UCT上的CRS传输可以改善其他RAT的介质使用效率。
可以通过若干可能的方式来实现减少的CRS传输。在第一实施例中,CRS传输可以被限制于活跃子帧。在休眠子帧中,UCT可以抑制CRS传输。在第二实施例中,从活跃子帧和休眠子帧二者都消除CRS。可以使用替代信号(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解调参考信号(DM-RS)等等)来执行CRS的这些任务,从而使CRS传输变得可能多余。在第三实施例中,可以引入小区开/关机制,由此,UCT将在不发送数据时被关闭,而在存在可用于发送的数据时被开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帧可以被同步。在LCT的一些实施例中,PSS/SSS被用于初始粗略时间和频率同步。另外,在初始接入期间,PSS/SSS还可以被用于小区选择的目的。与CRS传输类似,PSS/SSS的周期性传输可能对未授权频带中的其他RAT/LTE网络引起额外干扰。在实施例中,在UCT上是否提供PSS/SSS传输取决于UCT辅基站相对于授权主基站的频谱位置和地理位置。如果主基站和辅基站二者位于一处,并且辅基站频带与主基站频带相邻(即,带间CA),则在主基站上发送的PSS/SSS可以被用于辅基站同步。PSS/SSS传输在辅基站上可以被认为是多余的。在辅基站与主基站并非位于一处的第二示例中,或者在带内CA的情况下,当为了UCT辅基站同步目的被重用时,主基站同步可能没有那么有效。
针对这类PSS/SSS信号传输可以考虑若干不同的设计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如上所述的位于一处的带间CA的情形中,可以在UCT辅基站上消除PSS/SSS传输。
在第二实施例中,PSS/SSS可以按照LCT主载波中的传输时序(例如,在FDD的情况下,可以在帧的子帧0和5中发送PSS和SSS)。实际传输可以被限制于子帧0和5是活跃子帧的时刻。在休眠子帧的情形中将不会发生PSS/SSS传输。
在第三实施例中,PSS/SSS传输可以按照不同于LCT主载波的新时序。例如,PSS/SSS传输可以发生在UCT上的帧中的第k个活跃子帧中(即,每隔k个活跃子帧)。
在第四实施例中,代替为了同步目的而发送传统PSS/SSS,可以使用新的同步或发现信号。另外,新的子帧结构可以被设计成用于仅发送发现信号(例如,包括发现信号的子帧,其被称为发现子帧)。发现信号可以在OFF状态期间被发送,并且发现信号可以被用于小区标识、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测量和其他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从UCT辅基站消除对PBCH/寻呼以及其他系统信息的传输。这类信息可以在授权主基站载波上被实现。然而,在独立应用UCT的情形中,这类发现信号仍然可能是必要的。如果在非授权频带上操作独立UCT,则传统方案可能不容易适用。与上面所描述的PSS/SSS机制类似,可以为UCT上的这类信号传输定义新的时序。
通过上面的描述,下面将对UCT系统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类型1UCT
在图4中,示出了类型1UCT的示例。在此示例中,UCT辅eNB 404的子帧/帧边界与传统主eNB 402的子帧/帧边界对齐。在此示例中,在OFF/休眠子帧418中,UCT辅eNB 404抑制传输。在转换/切换至活跃状态之前,UCT辅eNB 404可以执行LBT,这可以包括具有时序的信道预留机制412。一旦UCT辅eNB 404预留介质或者感测到信道空闲,该UCT辅eNB 404就可以在活跃子帧416中发送数据,即,转换至ON/活跃状态。为了保持与主载波402子帧(406、408和410)对齐,紧接在第一活跃子帧之前的活跃状态的一部分被保留为未被使用。该间隙被称为对齐间隙4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齐间隙414期间,如果LAA eNB或UE未发送信号,则其他现用RAT(例如,WLAN)以及其他LAA运营商可以确定介质由于没有进行传输而被空置(empty)。现用RAT或LAA运营商可以尝试在空置介质期间进行发送。为了保持介质被预留用于在第一活跃子帧进行传输,LAA eNB或UE可以在第一子帧之前发送信号以保持介质被占用。若干机制可以被用来解决该介质预留问题。
在图5中,图表500示出了可以在对齐间隙502期间被用于信道预留的机制。在对齐间隙502期间可以发送信号(在此被示为WLAN前导码504和506)以使介质在传输子帧508之前保持忙碌。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发送的信号是802.11a前导码信号,由8μs长的STF(短训练字段)、8μs的LTF(长训练字段)和4μs的长信号字段组成,它的总持续时间为20μs。在对齐间隙期间可以发送该信号的多个副本以保持介质被占用。还可以想到其他替代的信号。在不同实施例中,信号可以采用噪声信号(例如,白噪声、伪随机序列等等)、空置(如果小于持续时间)、预留消息和/或发现信号的形式。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噪声信号(诸如,伪随机噪声序列)的形式可以是在整个传输带宽中进行广播。在第二实施例中,如果对齐间隙小于特定的持续时间,则对齐间隙可以保持空置510。WLAN接入点/站(AP/STA)可以在发送确认(ACK)信息、信标和数据帧之前分别等待/扫描至少短帧间间隔(SIFS)、分组协调功能(PCF)帧间间隔(PIFS)或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帧间间隔(DIFS)的持续时间。如果对齐间隙小于这些值中的一者(例如,小于SIFS),则对齐间隙可以保持空置。
在第三示例中,辅基站可以发送WLAN所理解的某种形式的信号(例如,基于WLAN前导码504和506的物理(PHY)层欺骗信号、RTS消息或CTS消息等等)。在图5中,示出了发送WLAN前导码504和506的一个示例。在所示实施例中,对齐间隙为50微秒(μs)。没有CP的LTE符号持续时间为66.7μs,大于50μs的对齐间隙。相反,短训练字段(STF)、长训练字段(LTF)和信号字段(SIG)的传输作为WLAN前导码的一部分,使得WLAN设备将介质视为忙碌。另一个好处在于WLAN AP/STA可以解码信号的SIG部分并更新它们针对前导码504和506中所指定的持续时间的网络分配向量(NAV)。可以发送预留消息的一个或多个副本。因为WLAN AP/STA在发送ACK信息、信标和数据帧之前分别等待/扫描了至少SIFS、PIFS或DIFS的持续时间,如果在发送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前导码504和506之后剩余的对齐间隙510小于持续时间,则额外的间隙510可以被保留为空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清除发送(CTS)消息、请求发送(RTS)消息或RTS-CTS消息也可以被用来代替(一个或多个)前导码504和506。
在第四示例中,如果持续时间大于LTE符号长度,则可以发送LTE发现信号。取决于持续时间,可以发送LTE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现信号的一些示例包括PSS/SSS,CRS、CSI-RS、SRS、DMRS、PRS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或这些信号的增强版本。
该对齐间隙可以大于一个子帧。在该间隙期间,可以在eNB处执行UE调度(包括对目标UE的选择、调制与编码方案(MCS)、资源块(RB)分配等等)和编码(例如,PDSCH)。
在图6中,示出了可被用于信道预留的第二机制600。主eNB 602通过帧606、608和610发送数据。UCT辅eNB 604被调度为在活跃子帧616期间发送数据并且在休眠子帧618期间转换为休眠状态。为了同步主eNB 602和辅eNB 604的传输,LBT协议和/或预留机制612可以被用于预留信道。在机制612之后的对齐间隙被并入第一活跃子帧以创建超级子帧614。可替代地,该对齐间隙可以被用于发送如上所述的发现信号。
在图7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执行信道预留712之后,发送发现子帧714。如先前所述,发现子帧714可以包含用于同步和RSRP测量的信号。为了容纳发现子帧714,紧接在发现子帧714后面的第一活跃子帧可以被缩短为长度减小的子帧720。例如,主eNB 702通过帧706、708和710发送数据。UCT辅eNB 704被调度为在活跃子帧716期间发送数据并且在休眠子帧718期间转换到休眠状态。为了同步主eNB 702和辅eNB 704的传输,LBT协议和/或预留机制712可以被用于预留信道。在LBT/预留机制712之后发送发现子帧714。第一活跃子帧被缩短以创建长度减小的子帧720。
在图8中,传统PSS/SSS 808可以被用作发现信号。传统PSS/SSS 808信号可以被视为发现信号的特例。如果发送PSS/SSS 808,则可以不需要另外的发现子帧。相反,现有子帧(被示为子帧0)可以容纳这样的信号。图8中展示了一个这样的示例。这里,PSS/SSS信号808在第一子帧(即,子帧0)中被发送。例如,UCT可以在转换至活跃状态之前执行LBT和信道预留806。在活跃子帧810期间发送PSS/SSS信号808。在传输活跃子帧810之后,UCT转换至休眠状态812。
在图9中,示出了类型1UCT帧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在休眠子帧918和活跃子帧916二者中都周期性地发送发现子帧914。在此示例中发现子帧914的传输并非以LBT或信道预留机制为先导。无论介质是否忙碌,UCT都发送发现子帧914(或信号)。在另一实施例中,对各个发现子帧914的传输可以LBT方案为先导。为了帮助LBT,可以根据法定要求来限制发现子帧914的传输功率。例如,UCT可以在转换至活跃状态(其可以包括对齐间隙922)之前执行LBT和信道预留912。在活跃子帧916期间发送发现子帧914。这可以使子帧变为长度减小的子帧920。在传输活跃子帧916之后,UCT在休眠子帧918期间转换至休眠状态。在休眠子帧918期间,可以使用或不使用LBT来发送发现子帧914。
类型2UCT
在图10中,在主eNB 1002子帧1006、1008和1010中示出了类型2UCT的实施例1000,并且UCT辅eNB 1004子帧1016并非是同步的(或对齐的)。在此示例中,UCT辅eNB 1004的子帧/帧边界不与传统主eNB 1002的子帧/帧边界对齐。在休眠状态1018期间,UCT抑制传输。为了移至活跃状态,UCT执行LBT和信道预留机制1012。不同于类型1UCT,由于对于类型2UCT来说不要求主eNB子帧边界与辅eNB子帧边界对齐,因此没有定义对齐间隙。一旦介质被预留,LAA就可以开始传输。类型2UCT中的活跃子帧1016不与相应的主eNB子帧1006、1008或1010对齐。
在图11中所示的类型2UCT的另一实施例1100中,可以在LBT和信道预留协议1112之后并且在活跃子帧1116中的第一活跃子帧之前发送发现子帧1114。例如,UCT可以在转换至活跃状态之前执行LBT和信道预留1112并发送发现子帧1114。在活跃子帧1116期间传输(包括发送和/或接收)数据。在传输活跃子帧1116之后,UCT在休眠子帧1118期间转换至休眠状态。在休眠子帧1118期间,可以使用或不使用LBT来发送发现子帧1114。
可替代地,与PSS/SSS类似的发现信号可以类似于图8在第一子帧中被发送,而非在第一子帧之前被发送。
图12根据本发明示出了在非授权频带中的LTE传输的方法1200的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LTE-U传输可以基于以下操作。应当注意的是在一些部署情景中可以省略这些操作中的一些操作。方法1200可以由诸如图1所示的系统100(包括主基站104、辅基站106和UE102)来实现。
在此实施例中,存在PCell 1202、两个UCT辅基站1204和1206、以及UE 1208。然而,应当注意的是系统可以包括比所示更多的计算资源(例如,UE 1208是连接到主基站1202的许多UE中的一个UE,UCT辅基站1204和1206是服务这些UE的许多辅基站中的两个辅基站)。每一个辅基站1204和1206在ON子帧或OFF子帧中发送发现信号1210。
然后,可选地,UE 1208(例如通过授权频带)向主基站1202报告(1214)测量结果1212。测量报告1214可以包括针对每一个辅基站1204和1206的RSRP/RSRQ以及其他干扰条件。可选地,每一个辅基站1204和1206还可以测量干扰功率并向主基站1202报告(1216)。
主基站1202(例如基于来自一个或多个UE和/或来自辅基站的测量报告)选择要用于PDSCH传输的一个或多个频带/信道。频带/信道选择可以特定于UE、特定于UE的群组或特定于主基站。一旦一个或多个频带/信道被选定,频带/信道选择信息就可以(例如,通过使用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以及PDSCH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授权频带)被发送(1220)至(一个或多个)UE 1208。
选定的辅基站可以发送参考信号1222(例如,CSI-RS),该参考信号1222可以被UE1208用作CSI反馈。CSI-RS传输可以由LBT先导,或者可以仅使用预定集合的资源来发送。然后,UE 1208向主基站1202报告(1224)针对所有或部分(一个或多个)选定辅基站1204和1206的CSI(例如,秩指示符(R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以及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在此情形下是辅基站2(1206))。在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发现信号1210来测量CSI。
主基站1202基于来自UE 1208(通常是一次多个UE)的CSI报告和测量报告来调度(1226)每一个选定的辅基站1206的PDSCH传输。针对每一个辅基站1204和1206的调度可以包括对于Tx功率、目标UE、资源量(即,RB的数量)、数据速率(调制和编码方案)、秩、预编码矩阵等的决定。主基站1202对辅基站1204和1206的调度被称作跨载波调度。
当辅基站1206的特定子帧被调度(即,辅基站1206在特定子帧中发送一个或多个PDSCH)时,辅基站1206从OFF状态转换(1228)为ON状态(即,辅基站1206被开启),并发送(一个或多个)PDSCH 1232。在同一子帧处(或在预定义的时刻),主基站1202向每一个目标UE(例如,UE 1208)发送传达至少UE标识、辅基站标识(指示哪一辅基站1206发送PDSCH 1232和PDCSH解码所需的其他信息)的(一个或多个)PDCCH 1230。主基站1202所发送的每一个PDCCH 1230与辅基站1206所发送的PDSCH 1232相关联。辅基站1206所发送的PDSCH 1232可以由LBT(和/或信道预留)来先导。
在向UE 1208传输PDSCH 1232之后,UE 1208可以通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报告1234向主基站1202报告PDSCH 1232传输。如果不再需要调度数据,则可以关闭(1236)辅基站1206。
如果辅基站1204未被调度,即没有发送PDSCH,则辅基站1204保持处于OFF状态(或者从ON状态转换到OFF状态)。UCT辅基站1204内ON/OFF状态之间的转换可以基于子帧或者子帧的群组。
发现信号可以是LTE中的各种信号(例如,PSS、SSS、CRS、CSI-RS等等)中的一个或组合,这可以包括对这些信号的调制。发现信号传输1210可以是周期性的或非周期性的。在发现信号传输1210是非周期性的情形中,它可以由LBT方案来先导,其中LBT方案可以包括用于发现信号传输1210的信道预留。在另一实施例中,发现信号1210可以在不经过感测信道的情况下被发送,即无论其他运营商是否正在进行其他RAT或LTE-U传输,它们都可以被发送。UE 1208可以使用发现信号1210(或子帧)获取至少粗略频率/时间同步。UE 1208可以使用发现信号1210来测量UCT信号的质量,诸如RSRP/RSRQ。UE 1208还可以使用发现信号1210(或者诸如总接收功率之类的其他方案)来测量干扰功率。
上面的实施例的原理还可以通过下述四种操作被用于支持高频(例如,mmWave)通信的适机联网。
(1)UCT在mmWave频谱上发送发现信号(或发现子帧或同步)。发现信号传输可以是周期性的或非周期性的。在非周期性传输发现信号的情形中,UE可以使用发现信号(或子帧)获取至少粗略频率/时间同步。可选地,UE可以使用发现信号来测量UCT信号的质量,诸如RSRP/RSRQ。UE还可以使用发现信号(或者诸如总接收功率之类的其他方案)来测量干扰功率。
(2)然后,UE(例如,通过授权频带)向主基站报告测量结果。测量报告可以包括RSRP/RSRQ和其他干扰条件。
(3)主基站(例如,基于来自一个或多个UE的测量报告或与mmWave波束成形有关的其他信息)选择要用于PDSCH传输的一个或多个频带/信道。如果信道条件有利,则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频带/信道用于在mmWave频带中进行适机数据传输。
(4)主基站开启辅基站,并(例如,经由跨载波调度)调度辅基站UCT到一个或多个UE的PDSCH传输。还可以在辅基站中实现调度(自调度或非跨载波调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控制信道或调度可以可靠地在辅基站中发送,则仅在辅基站中实现调度。
尽管为了便于理解,以单数形式对UE、主基站、辅基站和其他系统进行了讨论,但是应当认识到实施例可以包括多个这些系统并以并行的方式操作(例如,在传输时序期间调度多个UE)。
图13是移动设备的示例性图解,其中移动设备例如是UE、移动站(MS)、移动无线设备、移动通信设备、平板、手机或其他类型的移动无线设备。移动设备可以包括一根或多根天线,该一根或多根天线被配置为与传输站(例如,基站(BS)、eNB、基带单元(BBU)、远程无线电头端(RRH)、远程无线电设备(RRE)、中继站(RS)、无线电设备(RE)、或其他类型的无线广域网(WWAN)接入点)进行通信。移动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使用至少一种无线通信标准(包括3GPP LTE、WiMAX、HSPA、蓝牙、以及Wi-Fi)进行通信。移动设备可以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标准使用单独的天线或者针对多种无线通信标准使用共享天线。移动设备可以在WLAN、无线个域网(WPAN)和/或WWAN中进行通信。
图13还提供了麦克风和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图解,它们可以被用于移动设备的音频输入和音频输出。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LCD)屏、或者其他类型的显示屏,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显示屏可以被配置为触摸屏。触摸屏可以使用电容性触摸屏技术、电阻性触摸屏技术、或其他类型的触摸屏技术。应用处理器和图像处理器可以被耦合到内部存储器,以提供处理和显示能力。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也可以被用来向用户提供数据输入/输出选项。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还可以被用来扩展移动设备的存储器容量。可以将键盘与移动设备相集成,或者将键盘无线连接到移动设备以提供附加的用户输入。也可以使用触摸屏来提供虚拟键盘。
所述的许多系统包括计算资源和系统。计算系统可被视为连接各种组件的信息传递总线。计算系统包括具有用于处理指令的逻辑的处理器。指令可被存储于存储器和存储设备中和/或从存储器和存储设备中获取,该存储设备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指令和/或数据可以从网络接口获得,该网络接口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能力。指令和/或数据还可以来自I/O接口,该I/O接口可以包括扩展卡、次级总线(例如,USB等)、设备等等这样的事物。用户可以通过用户接口设备和呈现系统来与计算系统交互,其中呈现系统允许计算机接收反馈并向用户提供反馈。
本文所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实施例和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各种操作,这些操作可被体现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中。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通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含有用于执行操作的特定逻辑的硬件组件,或者可以包括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
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中的计算机可以经由网络来连接。对于本文所描述的配置和/或用途合适的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和/或互联网或IP网络,例如,万维网、专有互联网、安全互联网、增值网络、虚拟专用网络、外联网、内联网、甚至通过介质的实体传输来与其他机器通信的独立式机器。具体来说,合适的网络可由两个或更多个其他网络的部分或整体来形成,包括使用不同硬件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网络。
一个合适的网络包括服务器和一个或多个客户端;其他合适的网络可以包含服务器、客户端和/或对等节点的其他组合,并且给定的计算机系统可以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二者来运作。每个网络包括至少两个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例如,服务器和/或客户端。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工作站、膝上型计算机、可断开的移动计算机、服务器、主机、集群、所谓的“网络计算机”或“瘦客户端”、平板、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或其他手持式计算设备、“智能”消费电子设备或装置、医疗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合适的网络可以包括通信或联网软件,例如,可从 和其他供应商获得的软件,并且合适的网络可以使用TCP/IP、SPX、IPX和其他协议通过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电缆、电话线、无线电波、卫星、微波中继、调制AC电线、物理介质传输和/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他数据传输“线”来操作。网络可以涵盖较小的网络和/或可以通过网关或类似机制被连接至其他网络。
各种技术或其某些方面或部分可以采用程序代码(即,指令)的形式,所述程序代码体现于实体介质,诸如软盘、CD-ROM、硬盘驱动器、磁卡或光卡、固态存储器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任何其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当程序代码被加载到机器(例如,计算机)中并被机器执行时,该机器成为用于实施各种技术的装置。在程序代码在可编程计算机上运行的情况下,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可由处理器读取的存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设备。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可以是RAM、EPROM、闪速驱动器、光驱动器、磁性硬驱动器或用于存储电子数据的其他介质。eNB(或其他基站)和UE(或其他移动站)还可以包括收发器组件、计数器组件、处理组件和/或时钟组件或定时器组件。可以实现或利用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使用应用编程接口(API)、可再用控件等。这样的程序可以采用高级面向过程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然而,如果需要的话,(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采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在任何情形下,语言可以是编译型语言或解释型语言,并且与硬件实现方式相结合。
每个计算机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存储器;计算机系统还可以包括各种输入设备和/或输出设备。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设备,例如,或其他“现成的”微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包括专用处理设备,例如,ASIC、SoC、SiP、FPGA、PAL、PLA、FPLA、PLD或其他定制或可编程设备。存储器可以包括静态RAM、动态RAM、闪存、一个或多个触发器、ROM、CD-ROM、DVD、盘、带、或磁性存储介质、光学存储介质或其他计算机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光笔、平板、麦克风、传感器或附有固件和/或软件的其他硬件。(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可以包括监视器或其他显示器、打印机、语音或文本合成器、开关、信号线或附有固件和/或软件的其他硬件。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许多功能单元可以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组件,组件是用来特别强调其实现方式独立性的术语。例如,组件可以被实现为硬件电路,该硬件电路包括定制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或门阵列、或者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之类的现成半导体。组件还可以被实现在可编程硬件设备中,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
组件还可以被实现在软件中以供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来执行。所标识的可执行代码组件例如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实体或逻辑块,它们例如可以被组织为对象、过程或函数。然而,所标识的组件的可执行代码不一定在实体上位于一处,而是可以包括存储于不同位置的分离指令,当这些分离指令在逻辑上被结合在一起时,将包括该组件并实现该组件所规定的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的组件可以是单个指令或多个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于若干个不同的代码段上、不同的程序之间以及跨若干个存储器设备。类似地,在本文中,可操作数据可能被标识并示出于组件中,并且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式来体现并被组织在任意合适类型的数据结构中。可操作数据可以被集合为单个数据集,或者可以分布于不同的位置(包括不同的存储设备),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仅作为系统或网络上的电子信号而存在。组件可以是无源的或有源的,包括可操作以执行所期望的功能的代理。
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若干方面将作为软件模块或者组件来阐述。如本文所使用的,软件模块或组件可以包括位于存储器设备中的任意类型的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软件模块例如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物理块或逻辑块,它们可以被组织为执行一个或多个任务或实现特定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应理解的是,代替软件或者除了软件,软件模块还可以被实现于硬件和/或固件中。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可以被分离为子模块和/或被组合为单个或较少数量的模块。
在某些实施例中,特定软件模块可以包括存储于存储器设备的不同位置、不同存储器设备或不同计算机中的不同指令,这些指令一起实现所描述的模块功能。实际上,模块可以包括单个指令或多个指令,并且可以分布于若干个不同的代码段上、不同的程序之间以及跨若干个存储器设备。一些实施例可以被实施于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其中,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软件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和/或远程存储器存储设备中。此外,在数据库记录中一起捆绑或呈现的数据可以驻留在同一存储器设备中或者若干个存储器设备中,并且可以在网络上的数据库中的记录字段中被链接在一起。
贯穿本说明书提到的“示例”意为结合该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贯穿本说明书在各处出现的短语“在示例中”不一定全部指代同一实施例。
为方便起见,本文所用的多个项、结构元件、组成要素、和/或材料可以被呈现在共用的列表中。然而,这些列表应该被理解为列表中的每个成员被独立标识为单独且唯一的成员。因此,在没有相反指示的情况下,这类列表中的个体成员都不应当仅基于其出现在共同群组中而被看作该同一列表中的任何其他成员的实际等同物。此外,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示例在本文可以随着其各种组件的替代物一起被提及。应当理解,这样的实施例、示例和替代物不应被解释为彼此在事实上的等同物,而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独立且自主的表示。
而且,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在以上描述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细节(例如,材料、频率、尺寸、长度、宽度、形状等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无需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或者利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来实施本发明。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模糊本发明的各方面,对众所周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未进行详细示出或描述。
尽管出于清楚的目的详细地描述了前述内容,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其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做出某些更改和修改。应当注意的是,存在许多实现本文所描述的处理和装置的替代方式。因此,本文的实施例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本文给出的细节,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等同内进行修改。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形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的细节做出许多更改。因而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确定。
示例
以下示例涉及进一步的实施例。
示例1是一种用于跨载波调度的主基站,该主基站被配置为:选择用于跨载波调度的辅基站以通过与另一无线接入技术(RAT)共享的频率的集合来与移动设备进行通信。主基站还被配置为向辅基站发送针对跨载波调度的请求。主基站还被配置为向辅基站提供针对向移动设备发送数据的调度计划。主基站还被配置为使辅基站在与主基站的第一帧对齐的第二帧的一部分中发送数据。
在示例2中,示例1的主基站可选地被配置为从用户设备(UE)接收描述该UE和辅基站之间的传输质量测量结果的传输质量报告。
在示例3中,示例1-2的主基站可选地被配置为从辅基站接收描述该辅基站和用户设备(UE)之间的传输质量测量结果的传输质量报告。
在示例4中,示例1-3中的主基站可选地被配置为接收报告,该报告表明用户设备(UE)接收到来自辅基站的数据。
在示例5中,示例4的报告可选地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消息。
示例6是一种用于跨载波传输的增强型节点B(eNB),包括第一网络接口、第二网络接口和处理器。第一网络接口被配置为通过第一集合的无线频谱与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第二网络接口被配置为与包括非传统载波类型(UCT)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通信。处理器被配置为从UE接收报告,该报告包括对从UCT通过第二集合的无线频谱发送的UCT发现信号的测量结果。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选择用于向UE进行数据传输的UCT,以及调度通过该UCT进行的该数据传输。
在示例7中,示例6的UCT可选地向UE提供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在示例8中,示例6的eNB可选地向UE提供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在示例9中,示例6-8的eNB可选地包括从UE接收报告,该报告包括对于来自UCT的周期性UCT发现信号的测量结果。
在示例10中,示例6-8的UE可选地被配置为:从UE接收报告,该报告包括对于来自UCT的非周期性UCT发现信号的测量结果。
示例11是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包括提供使用第一频带与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的主介质。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报告,该报告描述辅基站通过使用与至少一种无线接入技术(RAT)共享的第二频带通过辅介质与UE进行传输的传输质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选择用于与UE进行跨载波传输的辅基站。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预留辅介质以与UE进行通信。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调度用于由辅基站通过辅介质向UE传输的数据的集合。该方法可以包括使数据集合的至少一个子集使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兼容协议通过辅介质被发送。
在示例12中,示例11的方法可选地包括执行对话前监听协议。
在示例13中,示例11-12的方法可选地使用非授权频率的集合作为辅介质。
在示例14中,示例11-12的方法可选地使用授权频率的集合作为辅介质。
在示例15中,示例14的方法可选地包括通过主介质发送对数据的集合进行调度的控制信道。
在示例16中,示例11的方法可选地包括:执行对话前监听协议;通过主介质发送调度数据的集合的控制信道;通过辅介质发送信道预留信号以预留辅介质;相比于主介质,通过辅介质异步地发送数据的集合的子集;将辅介质的子帧与主介质的子帧对齐;使用非授权的频率集合作为辅介质;或者使用授权的频率集合作为辅介质。
在示例17中,示例11的方法可选地包括将辅介质的子帧与主介质的子帧对齐。
在示例18中,示例17的方法可选地通过辅介质发送信道预留信号以预留辅介质。
在示例19中,示例18的方法还包括在通过辅介质发送的信道预留信号和辅介质的被对齐的子帧之间构成对齐间隙。
在示例20中,示例19的方法可选地包括在对齐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发送无线局域网(WLAN)前导码的至少一部分。
在示例21中,示例19的方法可选地包括在对齐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发送至少噪声信号。
在示例22中,示例19的方法选择地在对齐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发送发现信号的至少一部分。
在示例23中,示例19的方法可选地确定对齐间隙的持续时间小于阈值量,以及在对齐间隙期间抑制传输。
在示例24中,示例19的方法可选地包括下述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在对齐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发送无线局域网(WLAN)前导码的至少一部分;在对齐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发送至少噪声信号;在对齐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发送发现信号的至少一部分;或者确定对齐间隙的持续时间小于阈值量并且在对齐间隙期间抑制传输。
在示例25中,示例17的方法可以包括构成包括对齐间隙的超级子帧。
在示例26中,示例17的方法可选地包括构成用于通过辅介质传输的长度减小的子帧。
在示例27中,示例11的方法可选地相比于主介质,通过辅介质异步地发送数据的集合的一个子集。
示例28是一种设备,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2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装置。
示例29是包括机器可读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设备,该机器可读指令在被执行时实施如权利要求11-2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1-2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

Claims (20)

1.一种用户设备(UE)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储存授权协助接入(LAA)子帧;
处理器,被配置来:
从无线接入网(RAN)节点解码所述LAA子帧以生成经解码LAA子帧数据;
在所述经解码LAA子帧数据中识别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CRS);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在所述经解码LAA子帧数据中识别PSS、SSS和CRS,来确定所述LAA子帧中存在发现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UE被配置来添加所述RAN节点作为辅小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被耦合到收发器的第一无线接口,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来使用辅小区操作用LAA进行通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二无线接口,所述第二无线接口被配置来使用主小区操作用长期演进(LTE)进行通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来使用LAA执行辅小区操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耦合到第一发送器的第一无线接口,所述第一发送器在辅小区操作中用LAA使用非授权频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耦合到第二发送器的第二无线接口,所述第二发送器在主小区操作中用长期演进(LTE)使用授权频带。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是基带处理器。
9.一种无线接入网(RAN)节点的装置,包括:
第一无线接口,被耦合到使用授权协助接入(LAA)的发送器;
处理器,被配置来:
选择第一子帧用于针对LAA发现信号的发现测量定时,其中,所述第一子帧包含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CRS);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发现测量定时和所述第一子帧来生成周期性的LAA发现信号;以及
提供所述周期性的LAA发现信号以使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进行发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提供所述周期性的LAA发现信号以使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进行发送的操作还包括:当发送子帧是活跃的时候,提供所述周期性的LAA发现信号以使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进行发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二无线接口,被配置为主小区接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LAA频带是非授权频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接口是长期演进(LTE)接口。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被配置来在包括WLAN的频带上进行发送。
15.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被配置成LAA辅小区接口。
16.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是基带处理器。
17.一种生成授权协助接入(LAA)发现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为所述LAA发现信号选择发现信号周期的首次发生子帧;
生成非空的子帧,该子帧包括所述LAA发现信号、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以及
对所述非空的子帧进行编码,以在所述发现信号周期的首次发生子帧时进行发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LAA发现信号是基于所述发现信号周期的周期性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空的子帧还包括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CRS)。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用LAA给用户设备(UE)提供辅小区。
CN201710986743.4A 2014-03-14 2015-02-12 用于适机联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829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53634P 2014-03-14 2014-03-14
US61/953,634 2014-03-14
US14/580,735 2014-12-23
US14/580,735 US9794033B2 (en) 2014-03-14 2014-12-23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opportunistic networking
CN201580007603.7A CN105981466B (zh) 2014-03-14 2015-02-12 用于适机联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7603.7A Division CN105981466B (zh) 2014-03-14 2015-02-12 用于适机联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2936A true CN107682936A (zh) 2018-02-09
CN107682936B CN107682936B (zh) 2021-05-14

Family

ID=540705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674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82936B (zh) 2014-03-14 2015-02-12 用于适机联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20158000760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1466B (zh) 2014-03-14 2015-02-12 用于适机联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760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1466B (zh) 2014-03-14 2015-02-12 用于适机联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9794033B2 (zh)
EP (2) EP3324682A1 (zh)
JP (1) JP6357724B2 (zh)
KR (2) KR101844837B1 (zh)
CN (2) CN107682936B (zh)
BR (1) BR112016018353A2 (zh)
HK (1) HK1250112A1 (zh)
WO (1) WO20151380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8780B2 (ja) * 2014-03-19 2018-09-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20150123679A (ko) * 2014-04-24 2015-11-04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디스커버리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167232A1 (en) * 2014-04-28 2015-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ell on/off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06572B2 (en) * 2014-04-30 2017-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obtaining and maintaining access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dium
WO2015170417A1 (ja) * 2014-05-09 2015-11-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端末
EP4220993A1 (en) * 2014-05-22 2023-08-02 Kyocera Corporation Assignment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in a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to equipment operating in a licensed frequency band
US10701729B2 (en) * 2014-06-03 202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ected CE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EP3133886B1 (en) * 2014-06-30 2019-0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ub-fram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9485753B2 (en) * 2014-07-03 2016-11-01 Sony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llocating a radio resource for an LTE-unlicensed data transmission
KR20160004626A (ko) * 2014-07-03 2016-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인가 대역을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및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US9986518B2 (en) * 2014-07-03 2018-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EP2963989A1 (en) * 2014-07-04 2016-01-06 Sequans Communications S.A. LTE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bands
US10841823B2 (en) * 2014-07-31 2020-11-17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537995B (zh) * 2014-08-06 2019-12-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CN105376869B (zh) * 2014-08-22 2020-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非授权载波上发送发现信号的方法、系统及接入点
US11044721B2 (en) * 2014-09-26 2021-06-2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trol data signaling framework for LTE-LAA communication systems employing carrier aggregation on unlicensed bands
US10581547B2 (en) * 2014-09-26 2020-03-0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to, and measurements on, unlicensed frequency carriers
EP3206435B1 (en) * 2014-10-29 2021-07-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362546B2 (en) * 2014-10-31 2019-07-23 Kyocera Corporation Preamble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BR112017014279B1 (pt) * 2014-12-30 2022-1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para obter informações de característica espacial de canal, e estação-base
WO2016112543A1 (zh) * 2015-01-16 2016-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21672A1 (ja) * 2015-01-30 2016-08-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
US10264564B2 (en) * 2015-01-30 2019-04-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assive carrier aggregation
US9923583B2 (en) * 2015-02-06 2018-03-20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Coordination between multiple WLAN cores that are using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US10091114B2 (en) * 2015-03-11 2018-10-02 Nec Corporation Asynchronous access and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for coexistence of wireless standards
US10154485B2 (en) * 2015-03-24 2018-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cons for tiered sharing of spectrum
KR102237511B1 (ko) * 2015-04-29 2021-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10631334B2 (en) * 2015-06-10 2020-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NAV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EP3319373A4 (en) * 2015-07-30 2018-06-20 Kyocera Corporation Wireless terminal and wwan-supporting base station
WO2017023144A1 (en) 2015-08-06 2017-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ter-carrier d2d communication
US10135594B2 (en) 2015-08-13 2018-11-2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cheduling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US9974089B2 (en) 2015-09-29 2018-05-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on of channels for un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70111094A1 (en) * 2015-10-14 2017-04-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ser equipment access to millimeter wave stations through a microwave station
US10257738B2 (en) 2015-10-22 2019-04-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solution of beam and node identities for dual connectivity
CN108141337B (zh) * 2015-10-29 2021-12-17 苹果公司 在授权辅助接入(laa)中的部分子帧内的(e)pdcch的设计与传输
KR102460350B1 (ko) * 2015-11-06 2022-10-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992722B2 (en) * 2015-12-14 2018-06-05 Huawei Technologies Canada Co., Ltd. Reconfigurable multi-mode and multi-bands radio architecture and transceiver
WO2017162813A1 (en) * 2016-03-24 2017-09-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cheduling of paging messages with respect to discovery signal transmissions
CN105682243B (zh) * 2016-03-25 2017-12-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信令的配置方法、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US10142951B2 (en) * 2016-05-05 2018-11-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nchronization of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long term evolution (LAA-LTE) over shared spectrum
WO2017196564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Intel Corporation Lte-assisted beam acquisition for 60 ghz wlan access
US10517021B2 (en) 2016-06-30 2019-12-24 Evolve Cellular Inc. Long term evolution-primary WiFi (LTE-PW)
WO2018044211A1 (en) 2016-08-30 2018-03-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 network cell relationship mapping
US11265880B2 (en) * 2016-11-03 2022-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ets for cell and beam mobility
US10581568B2 (en) 2016-11-11 2020-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discovery and synchronization for NR-SS
US10218785B2 (en) * 2016-12-02 2019-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sync block transmission for mm wave NR-SS
WO2018126462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10638517B2 (en) * 2017-03-06 2020-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reservation signal design for shared spectrum
EP3607635B1 (de) * 2017-04-07 2022-10-19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ystems zur induktiven übertragung von energie an ein mobilteil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AU2017410366A1 (en) * 2017-04-20 2019-11-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1166312B2 (en) * 2017-05-10 2021-1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 design principles
WO2019009946A1 (en) * 2017-07-06 2019-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VERSAL SUPPORT SHARING RESERVATION SIGNAL
US11457472B2 (en) * 2017-12-18 2022-09-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 access block on stand-alone NR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630597B2 (en) * 2018-02-23 2020-04-2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Aggregate interface including millimeter-wave interface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interface
WO2021092920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跨载波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US11737140B2 (en) * 2020-02-13 2023-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ng term sensing for exception to medium access restriction
US11224012B1 (en) 2020-06-18 2022-01-11 T-Mobile Usa, Inc. Simulating continuous millimeter wave band access to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1800737B (zh) * 2020-07-13 2021-10-12 深圳大学 基于聚类算法的毫米波在线频谱共享方法及系统
US11589353B2 (en) 2020-09-01 2023-02-21 Cisco Technology, Inc. Real-time dynamic bandwidth expansion
US11632271B1 (en) 2022-02-24 2023-04-18 T-Mobile Usa, Inc. Location-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8682A (zh) * 2011-01-12 2011-06-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Segment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549997A (zh) * 2010-08-16 2012-07-04 中兴通讯(美国)公司 Lte-advance系统的csi-rs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US20130273878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Youn Hyoung Heo Apparatus for improved mobility in a wireless heterogeneous network
WO2013165062A1 (ko) * 2012-05-02 2013-1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14007670A (ja) * 2012-06-26 2014-01-16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53298A1 (en) * 2009-02-19 2013-06-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ell-edge user performance and signaling radio link failure conditions via downlink cooperative component carriers
CN102752090B (zh) * 2011-04-22 2017-06-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pusch的同步harq传输的方法
US9456454B2 (en) * 2011-06-02 2016-09-27 Broadcom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abling/enabling of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in carrier-aggregate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GB2486926B (en) * 2011-06-02 2013-10-23 Renesas Mobile Corp Frequency hopping in license-exempt/shared bands
US8675605B2 (en) * 2011-06-02 2014-03-18 Broadcom Corporation Frequency hopping in license-exempt/shared bands
US20130070790A1 (en) * 2011-09-16 2013-03-2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uperframe format for mv-lv communication in multi tone-mask plc networks
US9877139B2 (en) 2011-10-03 2018-01-23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US8599827B2 (en) * 2011-10-21 2013-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intaining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a radio equipment controller and an item of radio equipment
TWI624184B (zh) 2012-02-03 2018-05-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於相同頻譜中操作的無線傳輸/接收單元(wtru)間的共存的方法及裝置
US10098028B2 (en) 2012-03-16 2018-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offloading traffic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9515787B2 (en) * 2012-05-11 2016-12-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on shared spectra
US20130301491A1 (en) 2012-05-11 2013-11-14 Shafi Bashar Schedul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a new carrier type
US20150126207A1 (en) 2012-05-31 2015-05-07 Nokia Corporation Coexistence of lte operated in unlicesnsed band
CN103532688B (zh) * 2012-07-04 2016-11-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跨频带载波聚合下的dci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50189574A1 (en) * 2013-12-26 2015-07-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for dormant cell signaling for advanced cellular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9997A (zh) * 2010-08-16 2012-07-04 中兴通讯(美国)公司 Lte-advance系统的csi-rs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98682A (zh) * 2011-01-12 2011-06-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Segment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US20130273878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Youn Hyoung Heo Apparatus for improved mobility in a wireless heterogeneous network
WO2013165062A1 (ko) * 2012-05-02 2013-1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14007670A (ja) * 2012-06-26 2014-01-16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6018353A2 (pt) 2017-08-08
CN105981466A (zh) 2016-09-28
JP6357724B2 (ja) 2018-07-18
CN105981466B (zh) 2019-09-27
US20150264699A1 (en) 2015-09-17
US20180006776A1 (en) 2018-01-04
KR20170133534A (ko) 2017-12-05
EP3324682A1 (en) 2018-05-23
EP3117678A1 (en) 2017-01-18
CN107682936B (zh) 2021-05-14
KR101861033B1 (ko) 2018-05-24
JP2017507596A (ja) 2017-03-16
EP3117678A4 (en) 2018-03-14
KR101844837B1 (ko) 2018-04-04
KR20160108479A (ko) 2016-09-19
US9794033B2 (en) 2017-10-17
WO2015138081A1 (en) 2015-09-17
HK1250112A1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1466B (zh) 用于适机联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US11470616B2 (en) 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s for single carrier wideband operations
US11832111B2 (en) Dynamic spectrum sharing between 4G and 5G wireless networks
US1014836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ing alignment of LTE cells and inter-operator co-existence on unlicensed spectrum
US20180279303A1 (en) Legacy and new radio coexistence frame and control design
EP3155857B1 (en) Channel usage beacon signal transmissions based on uplink transmission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10004032B2 (en)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 millimeter wave networks
US2020018709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329692A1 (en) Extending carrier assignment by use of dynamic component carriers
CN109565852A (zh) 具有无线回程的无线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
WO2022081329A1 (en) Signaling for conditional primary secondary cell addition/change configuration
CN110073712A (zh) 经由经协调的空闲信道评估和切换信令的频带选择
CN109041039A (zh) 用于设备对设备通信的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WO2012114151A1 (en) Dynamically enabl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by assigning dynamic component carriers
US20150003414A1 (en) Capacity sharing between wireless systems
US20220110124A1 (en) Direct current (dc) tone indication in sidelink
WO2012114154A1 (en) Supporting multi-hop and mobile reconfigurable nodes
WO2012114153A1 (en) User equipment handover taking into account dynamic component carriers
WO2022094603A1 (en) Channel occupancy information multi-access reporting
WO2012114152A1 (en) Enabling cooperative harq transmissions by assigning dccs
US11683805B2 (en) Resource selection for communica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23283908A1 (en) Inter-ue coordination –coordinat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01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7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INTEL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7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INTEL Corp.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INTEL IP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