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0992B -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0992B
CN107680992B CN201710934566.5A CN201710934566A CN107680992B CN 107680992 B CN107680992 B CN 107680992B CN 201710934566 A CN201710934566 A CN 201710934566A CN 107680992 B CN107680992 B CN 1076809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rigid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carrier plate
emit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45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0992A (zh
Inventor
梁志伟
刘英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345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809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80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0992A/zh
Priority to US16/150,374 priority patent/US1049061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0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0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7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substrates, e.g. display comprising OLED array and TFT driving circuitry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03Special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elements, address-lines or gate-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4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6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using temporary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61Repai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刚性基板,在该刚性基板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一载板;在该第一载板上设置有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包括漏极;在刚性基板的背离第一面的第二面设置有发光模组,该发光模组包括沿远离刚性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和发光层;在刚性基板和第一载板中形成有贯通的过孔,阳极通过过孔与漏极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发光模组与阵列基板相分离,从而在发光模组或者第一基板存在不良时,可以通过分离来更换不良的部件,从而可以避免显示装置整体报废,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屏均是在高聚合有机物、金属箔或者超薄玻璃基板的其中一面制作的,该显示屏通常包括有源驱动阵列基板、驱动电路、发光模组等,其中,阵列基板和发光模组是不可分离的。
但是,发光模组中的OLED发光层发生的混色等不良通常是导致OLED良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AMOLED显示屏的制造过程中,如果OLED发光层存在不良,那么制作完成的整个显示屏就会存在不良,而且由于对OLED发光层不良的修复很困难,导致显示屏整体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其可以实现发光模组与阵列基板相分离,从而在发光模组或者第一基板存在不良时,可以通过分离来更换不良的部件,从而可以避免显示装置整体报废,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刚性基板,在所述刚性基板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一载板;
在所述第一载板上设置有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漏极;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面的第二面设置有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沿远离所述刚性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和发光层;
在所述刚性基板和所述第一载板中形成有贯通的过孔,所述阳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漏极电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载板的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
所述漏极包括本体和连接延伸部,其中,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载板上,且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连接延伸部自所述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中;
所述过孔在所述刚性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与所述凹槽的在所述刚性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过孔的直径。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载板,所述第二载板设置在所述刚性基板的所述第二面上;所述发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载板上;
所述过孔贯通所述第二载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均为柔性基板。
优选的,所述薄膜晶体管还包括依次设置的源极、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栅极保护层和平坦化层。
优选的,所述发光模组还包括依次设置的像素定义层和光阻间隙柱。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刚性基板;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第一面形成第一载板;
在所述第一载板上形成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漏极;
在所述刚性基板和所述第一载板中形成贯通的过孔;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面的第二面形成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沿远离所述刚性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和发光层,所述阳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漏极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在所述刚性基板的第一面形成第一载板,具体包括: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第一面形成所述第一载板的整层膜层;
在所述第一载板的整层膜层上形成凹槽;
所述漏极包括本体和连接延伸部,其中,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载板上,且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连接延伸部自所述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中;所述过孔在所述刚性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与所述凹槽的在所述刚性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优选的所述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面的第二面形成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沿远离所述刚性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和发光层,具体包括: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二面形成第二载板;
在所述第二载板上形成所述发光模组;
在所述在所述刚性基板和所述第一载板中形成贯通的过孔的步骤中,在所述第二载板、所述刚性基板和所述第一载板中形成贯通的过孔。
优选的,采用湿法刻蚀的方法形成所述过孔。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该修复方法包括:
将所述刚性基板自所述第一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剥离;
在所述第一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
优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一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具体包括:
将剥离后的所述第一载板的所述第一基板所在一侧固定在固定基板上;
使所述第一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朝上;
在所述第一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该修复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二载板自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剥离;或者,将所述刚性基板自所述第一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剥离;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
优选的,所述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具体包括:
将剥离后的所述刚性基板的所述第一基板所在一侧固定在固定基板上;
使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朝上;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其通过在刚性基板的第一面设置第一载板,且在该第一载板上设置第一基板;并且,在刚性基板的背离该第一面的第二面设置有发光模组,且通过过孔将发光模组的阳极与第一基板的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可以实现将第一基板和发光模组设置在刚性基板的两侧,从而通过使刚性基板与第一载板相分离,即可实现发光模组与第一基板相分离,从而在发光模组或者第一基板存在不良时,可以通过分离来更换不良的部件,进而可以避免显示装置整体报废,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其可以使发光模组与第一基板相分离,从而在发光模组或者第一基板存在不良时,可以通过分离来更换不良的部件,进而可以避免显示装置整体报废,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发光模组与阵列基板相分离时的结构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发光模组与阵列基板相分离时的一种结构图;
图2C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发光模组与阵列基板相分离时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一过程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二过程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三过程图;
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四过程图;
图3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五过程图;
图3F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六过程图;
图3G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七过程图;
图3H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八过程图;
图3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第九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其包括刚性基板1,刚性基板1例如为玻璃基板。并且,在该刚性基板1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一载板2。在第一载板2上设置有第一基板3,该第一基板3例如为阵列基板,其包括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包括依次设置的漏极31、源极34、有源层32、栅极绝缘层35、栅极层33、栅极保护层36和平坦化层37。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增减相应的功能层。
在刚性基板1的背离上述第一面的第二面设置有发光模组4,即,该发光模组4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3的对侧,发光模组4包括沿远离刚性基板1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41、像素定义层42、发光层(图中未示出)和光阻间隙柱43。并且,在刚性基板1和第一载板2中形成有贯通的过孔5,上述阳极41通过该过孔5与第一基板3的薄膜晶体管的漏极31电连接。
请参阅图2,通过将上述第一载板2自刚性基板1上剥离,即可实现发光模组4与第一基板3相分离,从而在发光模组4或者第一基板3存在不良时,可以通过分离来更换不良的部件,进而可以避免显示装置整体报废,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优选的,上述第一载板2优选为柔性基板(PI),其采用光敏型的高聚合有机物材料制作,该材料通过脉冲激光照射,可以很容易地从刚性基板1上剥离。
进一步优选的,在第一载板2的位于第一基板3一侧的表面(即,与第一基板3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2a;并且,漏极31包括本体和连接延伸部31a,其中,该本体设置在第一载板2上,且位于凹槽2a的一侧;连接延伸部31a自本体的一端延伸至凹槽2a中。而且,过孔5在刚性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与凹槽2a的在刚性基板1上的正投影内。这样,过孔5与凹槽2a相连通,使阳极41能够通过过孔5与凹槽2a中的连接延伸部31a电连接。由于第一载板2在上述凹槽2a处的厚度较小,这有利于过孔5的制作。
另外,优选的,凹槽2a的宽度大于过孔5的直径。这样,可以使阳极41仅与凹槽2a中的连接延伸部31a的一部分电接触,从而即使因阳极41与连接延伸部31a相分离,而造成连接延伸部31a受到损伤,也可以利用连接延伸部31a的未与阳极41电接触的其余部分与重新制作的阳极41电接触,从而可以减少显示装置报废的几率。
请参阅图2A,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比,其区别仅在于,增加了第二载板6。
具体地,第二载板6设置在刚性基板1的第二面上,并且发光模组4设置在该第二载板6上,也就是说,在刚性基板1的对侧均设置有载板。并且,过孔5依次贯通第二载板6、刚性基板1和第一载板2。
借助上述第二载板6,可以采用两种分离方式,第一种分离方式如图2B所示,通过将上述第一载板2自刚性基板1上剥离,即可实现发光模组4与第一基板3相分离。
第二种分离方式如图2C所示,通过将上述第二载板6自刚性基板1剥离,即可实现发光模组4与第一基板3相分离,而刚性基板1仍然与第一载板2贴合,这有利于后续在刚性基板1的第二面上制作新的显示模组。
优选的,第二载板6为柔性基板,其采用光敏型的高聚合有机物材料制作,该材料通过脉冲激光照射,可以很容易地从刚性基板1上剥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将第一基板3和发光模组4设置在刚性基板1的两侧,可以实现发光模组4与第一基板3相分离,从而在发光模组4或者第一基板3存在不良时,可以通过分离来更换不良的部件,进而可以避免显示装置整体报废,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请一并参阅图3A~图3I,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1,提供一刚性基板1;
步骤2,在该刚性基板1的第一面形成第一载板2。具体地,如图3A所示,该步骤2进一步包括:
在刚性基板1的第一面形成第一载板2的整层膜层;
在第一载板2的整层膜层上形成凹槽2a。
步骤3,在第一载板2上形成第一基板3,该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包括依次形成的漏极31、源极34、有源层32、栅极绝缘层35、栅极层33、栅极保护层36和平坦化层37。如图3B~图3F所示。
步骤4,在刚性基板1和第一载板2中形成贯通的过孔5,如图3G所示。该过孔5可以采用湿法刻蚀的方法形成。
步骤5,在刚性基板1的背离第一面的第二面形成发光模组4,该发光模组4包括沿远离刚性基板1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41、像素定义层42、发光层(图中未示出)和光阻间隙柱43。并且,该阳极41通过上述过孔5与漏极31电连接。如图3I所示。
优选的,上述漏极31包括本体和连接延伸部31a,其中,该本体设置在第一载板2上,且位于凹槽2a的一侧;连接延伸部31a自本体的一端延伸至凹槽2a中。而且,过孔5在刚性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与凹槽2a的在刚性基板1上的正投影内。这样,过孔5与凹槽2a相连通,使阳极41能够通过过孔5与凹槽2a中的连接延伸部31a电连接。由于第一载板2在上述凹槽2a处的厚度较小,这有利于过孔5的制作。
优选的,请参阅图2A,上述步骤5具体包括:
在刚性基板1的背离第二面形成第二载板6;
在第二载板6上形成发光模组4;
并且,在上述步骤4中,在第二载板6、刚性基板1和第一载板2中形成贯通的过孔5。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可以实现将第一基板3和发光模组4设置在刚性基板1的两侧,可以实现发光模组4与第一基板3相分离,从而在发光模组4或者第一基板3存在不良时,可以通过分离来更换不良的部件,进而可以避免显示装置整体报废,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该显示装置采用本发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该修复方法包括:
将刚性基板1自第一载板2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上剥离;
在第一载板2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4。
通过将上述第一载板2自刚性基板1上剥离,即可实现发光模组4与第一基板3相分离,从而在发光模组4或者第一基板3存在不良时,可以通过分离来更换不良的部件,进而可以避免显示装置整体报废,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所述在第一载板2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4,具体包括:
将剥离后的第一载板2的第一基板3所在一侧固定在固定基板上;该固定基板例如为玻璃基板等刚性基板。
使第一载板2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朝上;
在第一载板2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4。
通过借助上述固定基板,并使第一载板2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朝上,可以更方便地制作发光模组4。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该显示装置采用本发明上述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该修复方法包括:
将第二载板6自刚性基板1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上剥离;
在刚性基板1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4。
通过将上述第二载板6自刚性基板1剥离,即可实现发光模组4与第一基板3相分离,而刚性基板1仍然与第一载板2贴合,这有利于后续在刚性基板1的第二面上制作新的显示模组。
或者,上述修复方法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分离方法,即:将刚性基板1自第一载板2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上剥离。
所述在刚性基板1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4,具体包括:
将剥离后的刚性基板1的第一基板3所在一侧固定在固定基板上;该固定基板例如为玻璃基板等刚性基板。
使刚性基板1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朝上;
在刚性基板1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4。
通过借助上述固定基板,并使第一载板2的背离第一基板3的表面朝上,可以更方便地制作发光模组4。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修复方法,其可以使发光模组与第一基板相分离,从而在发光模组或者第一基板存在不良时,可以通过分离来更换不良的部件,进而可以避免显示装置整体报废,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基板,在所述刚性基板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一载板,所述第一载板为柔性基板;
在所述第一载板上设置有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漏极;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面的第二面设置有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沿远离所述刚性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和发光层;
在所述刚性基板和所述第一载板中形成有贯通的过孔,所述阳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漏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载板的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
所述漏极包括本体和连接延伸部,其中,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载板上,且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连接延伸部自所述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中;
所述过孔在所述刚性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与所述凹槽的在所述刚性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过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载板,所述第二载板设置在所述刚性基板的所述第二面上;所述发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载板上;
所述过孔贯通所述第二载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板均为柔性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还包括依次设置的源极、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栅极保护层和平坦化层。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组还包括依次设置的像素定义层和光阻间隙柱。
8.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刚性基板;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第一面形成第一载板,所述第一载板为柔性基板;
在所述第一载板上形成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漏极;
在所述刚性基板和所述第一载板中形成贯通的过孔;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面的第二面形成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沿远离所述刚性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和发光层,所述阳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漏极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刚性基板的第一面形成第一载板,具体包括: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第一面形成所述第一载板的整层膜层;
在所述第一载板的整层膜层上形成凹槽;
所述漏极包括本体和连接延伸部,其中,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载板上,且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连接延伸部自所述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中;所述过孔在所述刚性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与所述凹槽的在所述刚性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面的第二面形成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沿远离所述刚性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和发光层,具体包括: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二面形成第二载板;
在所述第二载板上形成所述发光模组;
在所述在所述刚性基板和所述第一载板中形成贯通的过孔的步骤中,在所述第二载板、所述刚性基板和所述第一载板中形成贯通的过孔。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湿法刻蚀的方法形成所述过孔。
12.一种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该修复方法包括:
将所述刚性基板自所述第一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剥离;
在所述第一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具体包括:
将剥离后的所述第一载板的所述第一基板所在一侧固定在固定基板上;
使所述第一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朝上;
在所述第一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
14.一种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采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该修复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二载板自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剥离;或者,将所述刚性基板自所述第一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剥离;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具体包括:
将剥离后的所述刚性基板的所述第一基板所在一侧固定在固定基板上;
使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朝上;
在所述刚性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新的发光模组。
CN201710934566.5A 2017-10-10 2017-10-10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 Active CN1076809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4566.5A CN107680992B (zh) 2017-10-10 2017-10-10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
US16/150,374 US10490615B2 (en) 2017-10-10 2018-10-03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repairing method for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4566.5A CN107680992B (zh) 2017-10-10 2017-10-10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0992A CN107680992A (zh) 2018-02-09
CN107680992B true CN107680992B (zh) 2020-03-17

Family

ID=61139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4566.5A Active CN107680992B (zh) 2017-10-10 2017-10-10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0615B2 (zh)
CN (1) CN1076809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7659B (zh) * 2019-02-15 2021-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415587B (zh) * 2020-03-31 2022-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4122089A (zh) * 2021-11-15 2022-03-0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8713A (zh) * 2004-05-13 2007-01-17 株式会社爱发科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810981A (zh) * 2014-01-26 2014-05-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6601777A (zh) * 2016-12-28 2017-04-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
CN107978619A (zh) * 2016-10-25 2018-05-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使用通孔使基板的前侧连接至后侧的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4844B1 (ko) * 2005-12-29 2013-08-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소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 발광 표시소자
JP5368013B2 (ja) * 2008-06-24 2013-12-18 共同印刷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US10026797B2 (en) * 2014-11-10 2018-07-17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having multi-mode cavity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8713A (zh) * 2004-05-13 2007-01-17 株式会社爱发科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810981A (zh) * 2014-01-26 2014-05-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7978619A (zh) * 2016-10-25 2018-05-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使用通孔使基板的前侧连接至后侧的显示装置
CN106601777A (zh) * 2016-12-28 2017-04-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0992A (zh) 2018-02-09
US20190109180A1 (en) 2019-04-11
US10490615B2 (en) 201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212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apparatus
US10811479B2 (en) Flexible TFT substrate having a plurality of grooves in organic layer
US10916185B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array-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KR20240049788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312510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US20210264852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1016759B1 (ko)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851892A (zh) 窄边框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2022014004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6521534B2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とその作製方法、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07680992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
JP2006146205A (ja) 平板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257650U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掩膜板
US11482545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rray substrat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665746B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ght-emitting device
US20230060979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0496578B1 (ko) 일렉트로 루미네센스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0499156C (zh) 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
KR20110042899A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EP1542283B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its method of fabrication
CN104064568A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220310722A1 (en) Display Motherboar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8268713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47356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20199751A1 (en)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chip on fil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hip on fil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