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4156A - 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74156A CN107674156A CN201710901136.3A CN201710901136A CN107674156A CN 107674156 A CN107674156 A CN 107674156A CN 201710901136 A CN201710901136 A CN 201710901136A CN 107674156 A CN107674156 A CN 1076741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sobutylene
- based polymers
- polarity
- isobutene
- alcoh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halogen containing monomer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4/00
- C08F25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halogen containing monomer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4/00 on to polymers containing chlorine
- C08F259/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halogen containing monomer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4/00 on to polymers containing chlorine on to 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烯烃领域,涉及一种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为连接有多个聚氯乙烯链段的异丁烯基聚合物,所述异丁烯基聚合物的含量为26~80wt%,所述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5~800k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2~5.0。本发明在较大接枝量范围下实现了异丁烯在聚氯乙烯上的接枝共聚,得到了高接枝量的共聚产物,不仅提高了异丁烯基聚合物材料的极性,同时也改善了聚氯乙烯的加工性能,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于增加两种聚合物的共混相容性,大大提升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等特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烯烃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烯烃作为通用塑料,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包装、汽车、建筑以及家用电器等行业。但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具有非极性和结晶性,使得它们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较差,同时,其染色性、粘接性、抗静电性和亲水性也较差,从而影响聚烯烃在一些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参见:G.Natta,G.Mazzanti,P.Longi,Isotactic polymers of silicon-containing vinyl monomers.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Chemistry,2010,31:424-426。将非极性聚烯烃进行官能化,即在其分子链中引入极性官能团或聚合物链段是改善聚烯烃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端基官能化聚烯烃合成过程繁琐、官能基团浓度较低;通过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等;主链侧基含官能基团烯烃共聚物,虽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到,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等已实现工业化,但由于主链上的部分氢原子被官能基团取代,随着官能基团数量的增加,聚烯烃原有的优良性能将受到影响。参见:Chung T C,Synthesis of functionalpolyolefin copolymers with graft and block structures.Progress in PolymerScience,2002,27:39-85。
聚异丁烯(PIB)是由异丁烯经阳离子聚合或正离子聚合制得的聚合物,其分子量可从数百至数百万。低分子量聚异丁烯和中分子量聚异丁烯可以用作油品添加剂、胶黏剂、密封剂、涂料、润滑剂、增塑剂和电缆浸渍剂;高分子量聚异丁烯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弹性体,与塑料、生胶及热塑弹性体等材料共混,可作为抗冲击性添加剂等,大大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其他性能。丁基橡胶是异丁烯与少量(<2%)异戊二烯的共聚物,进一步通过卤化反应,可以制备卤化丁基橡胶,但卤化官能度低(通常摩尔含量小于1.5%)。异丁烯与甲基苯乙烯共聚,可以制备两者的无规共聚物,进一步通过卤化反应,可以制备卤化的异丁烯与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同样卤化官能度低。非极性的聚异丁烯或丁基橡胶在某些应用中受到局限,如聚异丁烯或丁基橡胶与极性的高分子材料(如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共混相容性较差,难以均匀混合,影响共混物性能。
聚氯乙烯(PVC)树脂是目前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其突出优点是难燃性、耐磨性和抗化学腐蚀性等。此外,综合机械性能、制品透明性、电绝缘性、隔热、消声、消震性也好,使其成为性能价格比最为优越的通用性材料。参见:《2016-2022年中国聚氯乙烯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2016。但聚氯乙烯也存在一些缺点,在加工使用过程中需引入大量的低分子增塑剂和稳定剂。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聚氯乙烯的韧性和热稳定性,以PVC作为骨架大分子引发剂,以Et2AlCl或TiCl4为共引发剂,引发异丁烯阳离子接枝共聚,但聚异丁烯(PIB)接枝量低(PIB含量≤9.2wt%),并无法消除微量水引发产生均聚物等副反应,在共聚产物中残留大量的聚异丁烯均聚物,导致聚合产物难以分离纯化。参见:Kennedy J P,GraftModification of Poly(viny1Chloride)and Related Reactions,Journal of AppliedPolymer Science,1972,10,2507~2525。即使以大量BCl3路易斯酸为共引发剂,也难以提高PIB的接枝量(PIB含量≤25wt%),同时也无法抑制聚异丁烯均聚物的产生,并且BCl3用量大,会导致在后处理过程不易洗除,增加了工艺难度。参见:Gupta S N,Kennedy J P,Preparation of Poly(vinyl chloride-g-isobutylene)by BCl3,Polymer Bulletin,1979,253~258。若在该聚合体系内加入价格昂贵(约400元/克)的质子捕捉剂,如2,6-二叔丁基吡啶(DtBP),虽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接枝效率,但支链分子量降低,且平均支链数目非常低,只有0.7~1.2,难以将多个聚异丁烯支链接到聚氯乙烯主链上。参见Pi Z,Kennedy JP,Cationic Grafting of Olefins from PVC:The Effect of Reaction Condition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1,39,1675~1680。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以PVC为主链引发异丁烯阳离子聚合,接枝效率低,接枝量≤25wt%,产物中混有大量的均聚物,且制备过程中通常使用大量的路易斯酸为共引发剂,在后处理过程不易洗除,增加了工艺难度;为了提高接枝效率,在聚合体系中引入价格昂贵的质子捕捉剂DtBP(约400元/克)来抑制体系中微量水引发,但大幅度增加生产成本,并且接枝量增加仍不明显,平均每根PVC主链只能接1根聚异丁烯支链。
若通过聚合方法直接合成链接有多个聚氯乙烯极性链段和多个异丁烯基聚合物链段键接的结构新颖异丁烯基共聚物,不仅可以利用键接的聚氯乙烯的极性官能团和链段来改善异丁烯基聚合物的极性,拓宽聚异丁烯材料的使用领域,而且可以大幅提高异丁烯基聚合物的分子量,提高异丁烯基聚合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同时保持了异丁烯及聚合物链段结构的完整性,形成一种极性化综合性能优异的材料。并且,通过使用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催化剂,可以产生抑制反应过程中副反应(如水引发)发生的高效接枝改性,目前还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较大接枝量范围下实现了异丁烯在聚氯乙烯上的接枝共聚,得到了高接枝量的共聚产物,不仅提高了异丁烯基聚合物材料的极性,同时也改善了聚氯乙烯的加工性能,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于增加两种聚合物的共混相容性,大大提升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等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该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为连接有多个聚氯乙烯链段的异丁烯基聚合物,其中,所述异丁烯基聚合物的含量为26~80wt%,优选为27~70wt%,更优选为28~65wt%;所述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的绝对重均分子量(Mw)为105~800kg/mol,优选为110~750kg/mol,更优选为115~700k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1.2~5.0,优选为1.3~4.5,更优选为1.4~4.0。
根据本发明,所述异丁烯基聚合物可以为聚异丁烯或者异丁烯与共轭二烯的共聚物,或者异丁烯与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的共聚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聚氯乙烯、单体异丁烯或其与共聚单体的混合物或含单体异丁烯的溶液、共引发剂FeCl3与电子给体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所述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
所述共聚单体包括共轭二烯烃、苯乙烯及其衍生物;所述含单体异丁烯的溶液为含单体异丁烯与溶剂的溶液或含单体异丁烯、共聚单体与溶剂的溶液;所述聚合反应为异丁烯阳离子均聚反应或者异丁烯与共轭二烯烃和/或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共聚反应;所述共轭二烯烃优选为丁二烯、1,3-戊二烯或异戊二烯中的至少一种,苯乙烯衍生物优选为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对-氯甲基苯乙烯和对-叔丁基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本领域通常认为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不属于共轭二烯烃。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子给体优选为醇类化合物或酚类化合物。本发明引发体系中,所述的醇优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正戊醇、异戊醇、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2,2-二甲基丙醇、2,3-二甲基-2-丁醇、3,3-二甲基-2-丁醇、2-乙基丁醇、2-甲基戊醇、3-乙基-2-戊醇、2,4-二甲基戊醇、2-甲基-2-己醇、2-乙基丁醇、2,3-二甲基戊醇、2,4-二甲基戊醇、2,3,4-三甲基-3-戊醇、2-甲基-3-乙基戊醇、3,4-二甲基己醇、3-甲基庚醇、2-丙基戊醇、2-乙基己醇;所述的烷基取代酚化合物选自苯酚、2-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4-甲基苯酚、2-乙基苯酚、2,6-二叔丁基苯酚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共引发剂FeCl3与单体异丁烯的摩尔比为0.005~0.040:1,电子给体与共引发剂FeCl3的摩尔比为1.0~1.6:1,优选为1.1~1.5:1;聚氯乙烯与单体异丁烯的摩尔比为1.0×10-4~2.0×10-3:1,优选为1.3×10-4~1.6×10-3:1,更优选为1.5×10-4~1.3×10-3:1。
根据本发明,单体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使用适当的有机溶剂稀释,浓度可为0.5~2.5mol/L。所述有机溶剂为可作为聚合反应溶剂的各种选择,例如,所述有机溶剂可以为烷烃(如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甲基环己烷等)、卤代烃(如氯甲烷、氯乙烷、氯丙烷、氯丁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等)或它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乙烷、二氯甲烷、己烷或它们的混合物。反应体系中,所述单体的浓度优选为1.0~2.0mol/L。
当存在共聚单体时,所述单体异丁烯与共聚单体的摩尔用量比为1:0.5%~10%,优选为1:0.8%~8%,更优选为1:1%~6%。
根据本发明,聚氯乙烯的加入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其一为将聚氯乙烯粉末溶于有机溶剂中,质量浓度可为0.005~0.10g/mL,优选为0.008~0.08g/mL,更优选为0.01~0.05g/mL。然后,将聚氯乙烯溶液与单体溶液混合;其二为直接将聚氯乙烯粉末与单体或单体溶液混合。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100~20℃,优选为-95~10℃,更优选为-90~0℃,反应时间为1~160min,优选为3~150min,更优选为5~140min。
根据本发明,该方法还包括:聚合反应结束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醇类物质、氨、胺类物质或水终止聚合反应,加入醇类物质或水析出聚合物,干燥后得到所述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所述醇类物质或水通常为过量的,包括但不限于乙醇。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聚氯乙烯粉末溶于有机溶剂(如:二氯乙烷)中,质量浓度为0.01~0.05g/mL,加入到单体异丁烯或单体异丁烯与共聚单体的混合物或上述单体的溶液中;或者,直接将PVC粉末加入到单体异丁烯或单体异丁烯与共聚单体的混合物或上述单体/烷烃的溶液中浸泡;
B.在一定的温度下,向所述的A步骤形成的体系中加入含共引发剂FeCl3和电子给体的混合物,引发聚合反应,其中共引发剂FeCl3与单体异丁烯摩尔比为0.005~0.040:1,电子给体与共引发剂FeCl3摩尔比为1.1~1.6:1;聚氯乙烯与单体异丁烯的摩尔比为1.5×10-4~1.3×10-3:1,反应体系中,所述单体的浓度优选为0.5~2.5mol/L;聚合反应温度优选为-90~0℃,反应时间优选为5~140min;
C.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醇类物质、氨、胺类物质或水终止聚合反应,加入醇类物质或水析出聚合物,干燥后得到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
本发明通过阳离子聚合的方法,以聚氯乙烯为大分子引发剂,以FeCl3为共引发剂,通过引入醇类或/酚类化合物,进行异丁烯聚合反应,或者异丁烯与共轭二烯的共聚反应,构筑新型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实现了合成不同接枝量的共聚物,将聚异丁烯与聚氯乙烯的优异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通过大分子引发的合成策略,实现了异丁烯或其与共聚单体(共轭二烯烃或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在PVC上的高效接枝共聚,得到了一种连接多个聚氯乙烯链段和多个异丁烯基聚合物链段的极性改性的异丁烯基接枝共聚物,聚异丁烯链段接枝量大、范围宽(26~80wt%),有效地实现了采用聚氯乙烯来改善异丁烯基聚合物材料的极性,提高了材料与极性分子的相互作用;该极性改性的异丁烯基接枝共聚物力学性能较聚异丁烯有很大提升,且微观形貌与共混相比差异明显;该体系克服了水引发等副反应,避免了使用昂贵的质子捕捉剂,大大降低了成本,且使得体系更简单;选用环境友好型路易斯酸FeCl3,使得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成为可能,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的断面SEM图。
图2为PVC与PIB按质量比为40:60的比例混合,所得混合物的断面SEM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聚异丁烯基接枝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DMA检测图。图中偏左下方的曲线代表PIB,偏右上方的曲线代表聚异丁烯基接枝共聚物PVC41%-g-PIB5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聚合产物经多检测GPC(SEC-MALLS)表征,得到其绝对分子量(Mw)及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以四氢呋喃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聚合产物的微观结构与组成含量用FTIR及1H-NMR测定,以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以TEM表征接枝共聚物两相分散状况;以SEM表征接枝共聚物的断面情况;以PCM表征共聚物的胶束情况;以DMA表征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实施例1
在-30℃下,向聚合反应器中加入10mL PVC/二氯乙烷溶液(浓度:0.03g/mL,Mw,PVC=99kg/mol,PDI=2.4)和10mL异丁烯/二氯甲烷(浓度:2mol/L),反应体系中异丁烯浓度为1mol/L。搅拌下,加入含iPrOH和FeCl3混合溶液引发聚合反应,使得PVC、FeCl3、iPrOH与异丁烯的摩尔比为2.5×10-4:2.6×10-2:3.6×10-2:1。聚合反应30min,然后加入2mL乙醇溶液终止反应;终止后反应体系依次经己烷溶解和乙醇沉析,重复三次洗涤,以除去残余单体、FeCl3等后,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即可得到干燥后的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收率为83%。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的绝对重均分子量(Mw)为140k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4.0,聚异丁烯质量含量为28%。
实施例2
在-80℃下,向聚合反应器中加入5mL PVC/二氯乙烷溶液(浓度:0.04g/mL,Mw,PVC=99kg/mol,PDI=2.4)和25mL异丁烯/二氯甲烷(浓度:1mol/L),反应体系中异丁烯浓度为0.83mol/L。搅拌下,加入含iPrOH和FeCl3的混合溶液引发聚合反应,其中PVC、FeCl3、iPrOH与异丁烯的摩尔比为1.7×10-4:1.0×10-2:1.4×10-2:1。聚合反应10min。终止反应及后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干燥后的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收率为83%,绝对重均分子量(Mw)为124kg/mol,Mw/Mn为1.4,聚异丁烯质量含量为26%。
实施例3
在聚合瓶中加入20g PVC(Mw,PVC=98kg/mol,PDI=1.8)和1L二氯乙烷,溶解。在-30℃下与异丁烯97mL混合,反应体系中异丁烯浓度为1.0mol/L。搅拌下,加入含iPrOH和FeCl3的混合溶液引发聚合反应,其中PVC、FeCl3、iPrOH与异丁烯的摩尔比为4.8×10-4:1.6×10-2:2.24×10-2:1。聚合反应120min。终止反应及后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干燥后的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收率为36%。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的绝对重均分子量(Mw)为602kg/mol,Mw/Mn为2.1,聚异丁烯质量含量为59%。
上述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的断面SEM图如图1所示,说明了聚合物内部形成均匀的有序的相分离结构,产生韧性断裂面。PVC与PIB按质量比为40:60的比例混合,所得混合物的断面SEM图如图2所示,说明共混物中极性PVC与非极性PIB二者之间相容性较差,与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的微观形貌(图1)差异明显。该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与聚异丁烯的DMA检测图如图3所示,较PIB相比,改性后的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储能模量和服役温度。
实施例4
在聚合反应器中加入15g PVC(Mw,PVC=99kg/mol,PDI=2.4)和800mL二氯乙烷。在-35℃下,与100mL异丁烯混合。搅拌下,加入含iPrOH和FeCl3的混合溶液引发聚合反应,其中PVC、FeCl3、iPrOH与异丁烯的摩尔比为3.0×10-4:1.9×10-2:2.7×10-2:1。聚合反应135min,加入20mL乙醇溶液终止反应。后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干燥后的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收率为29%,绝对重均分子量(Mw)为231k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1.9,聚异丁烯质量含量为34%。
实施例5
在聚合反应器中加入15g PVC(Mw,PVC=99kg/mol,PDI=2.4)和800mL二氯乙烷。在-30℃下,加入100mL己烷与100mL异丁烯,使得反应体系中异丁烯浓度为2.3mol/L。搅拌下,加入含邻-甲酚、iPrOH和FeCl3的混合溶液引发聚合反应,其中PVC、FeCl3、邻-甲酚、iPrOH与异丁烯的摩尔比为3.0×10-4:1.9×10-2:0.76×10-2:1.9×10-2:1。聚合反应120min。终止反应及后处理方法同实施例4。得到干燥后的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收率为27%,绝对重均分子量(Mw)为138k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1.6,聚异丁烯质量含量为47%。
实施例6
在聚合反应器中加入15g PVC(Mw,PVC=99kg/mol,PDI=2.4)和800mL二氯乙烷,溶解后。在-30℃下,加入70mL己烷、140mL异丁烯及7.7mL异戊二烯,使得反应体系内异丁烯浓度为1.5mol/L。搅拌下,加入含异丙醇和FeCl3的混合溶液引发聚合反应,其中PVC、FeCl3、iPrOH及异戊二烯与异丁烯的摩尔比为2.3×10-4:3.0×10-2:4.2×10-2:5×10-2:1。聚合反应120min,加入20mL乙醇溶液终止反应。后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干燥后的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收率为22%,绝对重均分子量(Mw)为135k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1.5,异丁烯与异戊二烯共聚物链段的质量含量为47%,其中异戊二烯结构单元均为1,4-微观结构,其质量含量为16.7%。
实施例7
在聚合反应器中加入20mL异丁烯/己烷单体溶液(浓度为2mol/L),再加入2g PVC(Mw,PVC=98kg/mol,PDI=1.8)。搅拌下,加入含异丙醇和FeCl3的混合溶液引发聚合反应,其中PVC、FeCl3、iPrOH与异丁烯的摩尔比为1.2×10-3:3.0×10-2:4.2×10-2:1。聚合反应60min,加入2mL乙醇溶液终止反应。后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干燥后的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绝对重均分子量(Mw)为177k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2.1,收率为79%,聚异丁烯链段的质量含量为37%。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为连接有多个聚氯乙烯链段的异丁烯基聚合物,所述异丁烯基聚合物的含量为26~80wt%,所述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5~800k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2~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其中,所述异丁烯基聚合物为聚异丁烯或者异丁烯与共轭二烯的共聚物,或者异丁烯与苯乙烯或其衍生物的共聚物。
3.一种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聚氯乙烯、单体异丁烯或其与共聚单体的混合物或含单体异丁烯的溶液、共引发剂FeCl3与电子给体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所述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共聚单体包括共轭二烯烃、苯乙烯及其衍生物;所述含单体异丁烯的溶液为含单体异丁烯与溶剂的溶液或含单体异丁烯、共聚单体与溶剂的溶液;所述聚合反应为异丁烯阳离子均聚反应或者异丁烯与共轭二烯烃和/或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共聚反应;所述共轭二烯烃优选为丁二烯、1,3-戊二烯或异戊二烯中的至少一种,苯乙烯衍生物优选为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对-氯甲基苯乙烯和对-叔丁基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电子给体为醇类化合物或酚类化合物;所述的醇类化合物优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正戊醇、异戊醇、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2,2-二甲基丙醇、2,3-二甲基-2-丁醇、3,3-二甲基-2-丁醇、2-乙基丁醇、2-甲基戊醇、3-乙基-2-戊醇、2,4-二甲基戊醇、2-甲基-2-己醇、2-乙基丁醇、2,3-二甲基戊醇、2,4-二甲基戊醇、2,3,4-三甲基-3-戊醇、2-甲基-3-乙基戊醇、3,4-二甲基己醇、3-甲基庚醇、2-丙基戊醇、2-乙基己醇;所述的酚类化合物选自苯酚、2-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4-甲基苯酚、2-乙基苯酚、2,6-二叔丁基苯酚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共引发剂FeCl3与单体异丁烯的摩尔比为0.005~0.040:1,电子给体与共引发剂FeCl3的摩尔比为1.0~1.6:1;聚氯乙烯与单体异丁烯的摩尔比为1.0×10-4~2.0×10-3: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反应体系中,单体的浓度为0.5~2.5mol/L。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100℃~20℃,反应时间为1~160min。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聚合反应结束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醇类物质、氨、胺类物质或水终止聚合反应,加入醇类物质或水析出聚合物,干燥后得到所述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
10.权利要求3-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01136.3A CN107674156B (zh) | 2017-09-28 | 2017-09-28 | 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01136.3A CN107674156B (zh) | 2017-09-28 | 2017-09-28 | 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74156A true CN107674156A (zh) | 2018-02-09 |
CN107674156B CN107674156B (zh) | 2021-05-25 |
Family
ID=61139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01136.3A Active CN107674156B (zh) | 2017-09-28 | 2017-09-28 | 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74156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3551A (zh) * | 2018-12-12 | 2020-06-19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氯乙烯树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303345A (zh) * | 2018-12-12 | 2020-06-19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异丁烯基聚合物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74323A (en) * | 1966-07-26 | 1969-12-17 | Exxon Research Engineering Co | Process for Graft Polymerization |
CN101955558A (zh) * | 2009-07-15 | 2011-01-26 | 北京化工大学 | 制备高反应活性聚异丁烯及其共聚物的引发体系 |
CN106905453A (zh) * | 2017-03-20 | 2017-06-30 | 山东成泰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合成中高分子量聚异丁烯的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聚合工艺 |
-
2017
- 2017-09-28 CN CN201710901136.3A patent/CN10767415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74323A (en) * | 1966-07-26 | 1969-12-17 | Exxon Research Engineering Co | Process for Graft Polymerization |
CN101955558A (zh) * | 2009-07-15 | 2011-01-26 | 北京化工大学 | 制备高反应活性聚异丁烯及其共聚物的引发体系 |
CN106905453A (zh) * | 2017-03-20 | 2017-06-30 | 山东成泰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合成中高分子量聚异丁烯的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聚合工艺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3551A (zh) * | 2018-12-12 | 2020-06-19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氯乙烯树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303345A (zh) * | 2018-12-12 | 2020-06-19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异丁烯基聚合物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1303345B (zh) * | 2018-12-12 | 2021-05-04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异丁烯基聚合物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74156B (zh) | 2021-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34765A (zh) | 一种聚异丁烯与聚异戊二烯的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
Jaymand | Recent progress in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syndiotactic polystyrene | |
US4670515A (en) | Grafted and cross-linked epm | |
EP0509357A1 (en) | Polyisobutylene based block copolymers | |
Zhu et al. | Compatibilization of polypropylene/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blends with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polypropylene in the presence of diallyl phthalate | |
CN109679010A (zh) | 一种高抗冲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 |
Lu et al. | Well‐defined amphiphilic polymethylene‐b‐poly (acrylic acid) diblock copolymers: New synthetic strategy and their self‐assembly | |
JPH04337308A (ja) | 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 |
CN107674156A (zh) | 极性化异丁烯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22549338A (ja) | プロピレン共重合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使用 | |
JP5624538B2 (ja) | 水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た水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組成物 | |
CN101987876B (zh) | 一种乙烯基单体可控阳离子聚合方法 | |
CN100523018C (zh) | 一种异烯烃聚合物或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
JP2790313B2 (ja) | ポリプロピレン組成物 | |
CN101230119B (zh) | 一种聚苯乙烯/聚乙烯合金及其专用相容剂与制备方法 | |
Kaneko et al.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propylene‐based block copolymers possessing polar segments via 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 |
CN111303551B (zh) | 一种氯乙烯树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JP2678068B2 (ja) | Abs樹脂組成物 | |
CN114196004B (zh) | 一种三元双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US10858513B2 (en) | Compatibilised polyolefin and polyphenylene oxide and/or polystyrene composition | |
CN111320725B (zh) | 含锗苯乙烯衍生物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含锗苯乙烯衍生物的官能化聚烯烃及其用途 | |
JP4226088B2 (ja) | プロピレン系共重合体 | |
CN105482008B (zh) | 一种聚烯烃多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1585891B (zh) | 制备异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引发剂体系以及使用该体系制备异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方法 | |
JPS60252643A (ja) | ゴム組成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