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7931A - 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67931A
CN107667931A CN201710967254.4A CN201710967254A CN107667931A CN 107667931 A CN107667931 A CN 107667931A CN 201710967254 A CN201710967254 A CN 201710967254A CN 107667931 A CN107667931 A CN 107667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ody
water
stage
bucket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72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
任春华
霍达
刘锦上
程楚杭
阮尧
胡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7109672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67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67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7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3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ponges, sea urchins or sea cucumb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通过浮游、变态附着及稚苗等关键阶段的饵料和水质管理,实现了玉足海参幼苗人工繁育,使得玉足海参人工增殖放流成为可能,将有助于南海海洋底栖生态环境修复,也将为玉足海参生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隶属于海参科(Holothuriidae)海参属(Holothuria),是我国南方海域的优势种。玉足海参主要以海底泥沙中的有机碎屑为食,能够加快海洋底栖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此外,玉足海参可食用、能入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对玉足海参进行人工繁育、实现规模化增殖,能同时兼具生态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玉足海参人工繁育技术还未完全突破,人工幼苗培育的难题还未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通过浮游、变态附着及稚苗等关键阶段的饵料和水质管理,实现了玉足海参幼苗人工繁育,使得玉足海参人工增殖放流成为可能,将有助于南海海洋底栖生态环境修复,也将为玉足海参生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条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亲参促熟:每年5-11月份,将体重400g以上、体长20cm以上、饱满的野生玉足海参亲参进行集中养殖,加入活体角毛藻、活体底栖双眉藻及螺旋藻粉等营养强化1周以上;
(2)催产及湿法受精:将野生玉足海参亲参分散放入干净的桶中,海参不互相叠压,阴干1.5-2.5h刺激之后抽入海水沿桶壁流水冲击亲参,加水至0.7-1.2m深,每隔15-30min检查亲参是否排精,将排精的雄参抓入另一个海水桶中,作为产精桶;每隔15-30min检查亲参是否产卵,将所有产卵的雌参抓入新的海水桶中产卵,雌参产卵后将卵子搅散均匀,从产精桶中取1-5L精液加入卵子中进行湿法授精,将受精卵转移到新的桶中进行培育,密度为25-50万个/吨海水;
(3)浮游阶段饵料及水质管理:受精后24-48h,每吨水体每天加入0.5-1g酵母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1-3万个/mL;受精后36-48h,在显微镜下观察海参耳状幼体是否开口摄食;开口后,每吨水体每天加入0.5-1g酵母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2-3万个/mL,直至大耳幼体阶段;这一阶段全程不额外换水,只用300目筛绢过滤排出由角毛藻液带入的多余水体,维持一定体积的水体;
(4)变态附着阶段饵料及水质管理:海参幼苗大耳幼体阶段之后,增加投入螺旋藻粉饵料,每吨水体每天分3次加入3-6g螺旋藻粉,每吨水体每天加入0.5-1g酵母粉,减少角毛藻投喂量,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0.5-1万个/mL,直至五触手幼体阶段;这一阶段全程不额外换水,只用300目筛绢过滤排出由角毛藻液带入的多余水体,维持一定体积的水体;
(5)稚苗阶段饵料及水质管理:五触手幼体阶段之后,每吨水体每天上午加入1-5L浓度为5-10万个/mL的活体双眉藻,每吨水体每天中午加入1-3g螺旋藻粉,每吨水体每天下午加入1-3g小球藻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0.5-1万个/mL,每天换水3次,每次替换1/3上层水体,直至长出多对管足,发育成幼苗;
(6)蚊虫防控管理:在海参幼苗附着之前,利用60-80目筛绢隔绝水体,防止蚊虫进入海参培育桶中产卵;海参附着之后,及时清理桶底结茧的幼虫。
所述的海水均已被消毒处理并曝气2天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浮游、变态附着及稚苗等关键阶段的饵料和水质管理,实现了玉足海参幼苗人工繁育,使得玉足海参人工增殖放流成为可能,将有助于南海海洋底栖生态环境修复,也将为玉足海参生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亲参促熟:2017年6月下旬,将体重400g以上、体长20cm以上、饱满的野生玉足海参亲参进行集中养殖,加入活体角毛藻、活体底栖双眉藻及螺旋藻粉等营养强化10天;
(2)催产及湿法受精:将野生玉足海参亲参分散放入干净的桶中使得海参不互相叠压,阴干1.5h刺激之后抽入海水沿桶壁流水冲击亲参,加水至1.0m深,每隔30min检查亲参是否排精;将全部排精的雄参抓入新的海水桶中,作为产精桶;部分雄参在加海水后约1h开始排精;每隔15-30min检查亲参是否产卵,将所有产卵的雌参抓入新的海水桶中产卵,雌参产卵后将卵子搅散均匀,从产精桶中取1-5L精液加入卵子中进行湿法授精,将受精卵转移到新的桶中进行培育,密度约为25-50万个/吨海水;
(3)浮游阶段饵料及水质管理:受精后36h,每吨水体每天加入1g酵母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约2万个/mL;受精后48h,在显微镜下观察海参耳状幼体是否开口摄食;开口后,每吨水体每天加入0.5g酵母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2万个/mL,直至大耳幼体阶段;这一阶段全程不额外换水,只用300目筛绢过滤排出由角毛藻液带入的多余水体,维持一定体积的水体;
(4)变态附着阶段饵料及水质管理:海参幼苗进入大耳幼体阶段之后,增加投入螺旋藻粉饵料,每吨水体每天分3次加入3-6g螺旋藻粉,每吨水体每天加入0.5-1g酵母粉,减少角毛藻投喂量,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0.5-1万个/mL,直至五触手幼体阶段;这一阶段全程不额外换水,只用300目筛绢过滤排出由角毛藻液带入的多余水体,维持一定体积的水体;
(5)稚苗阶段饵料及水质管理:五触手幼体阶段之后,每吨水体每天上午加入2L浓度为5-10万个/mL的活体双眉藻,每吨水体每天中午加入1g螺旋藻粉,每吨水体每天下午加入1g小球藻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0.5万个/mL,每天换水3次,每次替换1/3上层水体,直至长出多对管足,发育成幼苗。
(6)蚊虫防控管理:在海参幼苗附着之前,利用60-80目筛绢隔绝水体,防止蚊虫进入海参培育桶中产卵;海参附着之后,及时清理桶底结茧的幼虫。
通过本发明方法,分别在4个1吨水体中成功培育出1-3cm幼苗共计约4.2万个。在本发明方法的基础上扩大培育规模即可得到大量的玉足海参人工幼苗,本发明方法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对比实施例1:
参考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浮游阶段饵料及水质管理:受精后20h,每吨水体每天加入1g酵母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2万个/mL;在显微镜下观察海参耳状幼体是否开口摄食;开口后,每吨水体每天加入0.5g酵母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2万个/mL,直至大耳幼体阶段;开口后2-4天开始换水,用300目筛绢过滤,每天更换20-50%水体,每天1-2次。
结果表明:到大耳幼体时,幼体的密度降低到约10万个/吨海水。本发明实施例1,幼体数量依然维持在40万个/吨海水以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换水过程中,利用筛绢过滤海水时,对海参幼体产生了吸附作用,造成海参幼体受伤,最后影响了海参幼体的成活率。
对比实施例2:
参考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4)海参幼体进入大耳幼体阶段后,开始利用300目筛绢更换20-50%的水体,每天1-2次;以上培育的过程利用60-80目筛绢对培育水体进行隔绝,防止蚊虫进入水体产卵。培育7-10天之后,发现海参幼体变态附着失败,未发现五触手幼体时期的幼苗,发现数量不多的樽行幼体以及大量的畸形大耳幼体。而本发明实施例1,发现约15%的个体发育至五触手幼体阶段,绝大多数为樽行幼体阶段,畸形大耳幼体数量较少,具有显著优势。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海参幼体已适应之前的培育环境,变态附着时期的海参幼体对水质环境变化较敏感,此时更换水体可能对海参幼体产生了应激反应,不利于海参幼体的变态发育过程。
对比实施例3:
参考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海参幼苗进入大耳幼体阶段之后,增加投入螺旋藻粉饵料,每吨水体每天分3次加入3-6g螺旋藻粉,每吨水体每天加入0.5-1g酵母粉,减少角毛藻投喂量,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0.5-1万个/mL,直至五触手幼体阶段;这一阶段全程不额外换水,只用300目筛绢过滤排出由角毛藻液带入的多余水体,维持一定体积的水体;另外,往4个海参培育水体中加入已附着有双眉藻的波纹板。5天后,经检查发现,具有波纹板的培育水体中,开始出现五触手幼体,密度约为20-30个/平方厘米,说明海参幼体变态附着成功。之后每吨水体每天上午加入2L浓度为5-10万个/mL的活体双眉藻,每吨水体每天中午加入1g螺旋藻粉,每吨水体每天下午加入1g小球藻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0.5万个/mL,每天换水3次,每次替换1/3上层水体。再过5天后,检查发现波纹板上附着的双眉藻开始死亡脱落,海参幼苗密度也降低到3-5个/平方厘米。再过5天之后,波纹板上已较难发现海参幼苗。对比实验发现,加入附着有双眉藻的波纹板前期有利于海参幼体变态附着,但随着双眉藻的死亡,幼苗成活率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不放入波纹板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最后得到约4.2万个海参幼体。

Claims (2)

1.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亲参促熟:每年5-11月份,将体重400g以上、体长20cm以上、饱满的野生玉足海参亲参进行集中养殖,加入活体角毛藻、活体底栖双眉藻及螺旋藻粉营养强化1周以上;
(2)催产及湿法受精:将野生玉足海参亲参分散放入干净的桶中,海参不互相叠压,阴干1.5-2.5h刺激之后抽入海水沿桶壁流水冲击亲参,加水至0.7-1.2m深,每隔15-30min检查亲参是否排精,将排精的雄参抓入另一个海水桶中,作为产精桶;每隔15-30min检查亲参是否产卵,将所有产卵的雌参抓入新的海水桶中产卵,雌参产卵后将卵子搅散均匀,从产精桶中取1-5L精液加入卵子中进行湿法授精,将受精卵转移到新的桶中进行培育,密度为25-50万个/吨海水;
(3)浮游阶段饵料及水质管理:受精后24-48h,每吨水体每天加入0.5-1g酵母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1-3万个/mL;受精后36-48h,在显微镜下观察海参耳状幼体是否开口摄食;开口后,每吨水体每天加入0.5-1g酵母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2-3万个/mL,直至大耳幼体阶段;这一阶段全程不额外换水,只用300目筛绢过滤排出由角毛藻液带入的多余水体,维持一定体积的水体;
(4)变态附着阶段饵料及水质管理:海参幼苗进入大耳幼体阶段之后,增加投入螺旋藻粉饵料,每吨水体每天分3次加入3-6g螺旋藻粉,每吨水体每天加入0.5-1g酵母粉,减少角毛藻投喂量,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0.5-1万个/mL,直至五触手幼体阶段,这一阶段全程不额外换水,只用300目筛绢过滤排出由角毛藻液带入的多余水体,维持一定体积的水体;
(5)稚苗阶段饵料及水质管理:五触手幼体阶段之后,每吨水体每天上午加入1-5L浓度为5-10万个/mL的活体双眉藻,每吨水体每天中午加入1-3g螺旋藻粉,每吨水体每天下午加入1-3g小球藻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0.5-1万个/mL,每天换水3次,每次替换1/3上层水体,直至长出多对管足,发育成幼苗;
(6)蚊虫防控管理:在海参幼苗附着之前,利用60-80目筛绢隔绝水体,防止蚊虫进入海参培育桶中产卵;海参附着之后,及时清理桶底结茧的幼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水均已被消毒处理并曝气2天以上。
CN201710967254.4A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 Pending CN107667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7254.4A CN107667931A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7254.4A CN107667931A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7931A true CN107667931A (zh) 2018-02-09

Family

ID=61141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67254.4A Pending CN107667931A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6793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0913A (zh) * 2018-10-10 2019-01-1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通过持续刺激提高玉足海参产卵效率的方法
CN112655611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热带刺参亲本倒挂分散驯养、催产及幼苗高效培育的方法
CN112655637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多次催产、多批附着提高热带海参培育池及亲参利用率的方法
CN112655610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热带海参幼苗的高效培育方法
CN112655612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全生活史增殖移植热带海参种群的方法
CN113057126A (zh) * 2021-03-19 2021-07-0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标准化玉足海参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13925005A (zh) * 2021-10-08 2022-01-14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玉足海参高效催产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8767A (zh) * 2007-10-18 2008-08-27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乌皱参的育苗方法
CN102100206A (zh) * 2011-01-04 2011-06-22 陈水春 热带海参人工育苗方法
CN106942100A (zh) * 2017-03-24 2017-07-14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加利福尼亚海参幼体的人工饲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8767A (zh) * 2007-10-18 2008-08-27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乌皱参的育苗方法
CN102100206A (zh) * 2011-01-04 2011-06-22 陈水春 热带海参人工育苗方法
CN106942100A (zh) * 2017-03-24 2017-07-14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加利福尼亚海参幼体的人工饲喂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燕敬平等: "《名优贝类海产动物增养殖问答》", 31 May 2000, 中国盲文出版社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0913A (zh) * 2018-10-10 2019-01-1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通过持续刺激提高玉足海参产卵效率的方法
CN109220913B (zh) * 2018-10-10 2020-07-2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通过持续刺激提高玉足海参产卵效率的方法
CN112655611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热带刺参亲本倒挂分散驯养、催产及幼苗高效培育的方法
CN112655637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多次催产、多批附着提高热带海参培育池及亲参利用率的方法
CN112655610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热带海参幼苗的高效培育方法
CN112655612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全生活史增殖移植热带海参种群的方法
CN112655612B (zh) * 2020-12-18 2022-04-15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全生活史增殖移植热带海参种群的方法
CN113057126A (zh) * 2021-03-19 2021-07-0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标准化玉足海参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13057126B (zh) * 2021-03-19 2022-06-1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标准化玉足海参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13925005A (zh) * 2021-10-08 2022-01-14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玉足海参高效催产方法
CN113925005B (zh) * 2021-10-08 2022-08-2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玉足海参高效催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7931A (zh) 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
CN101411311B (zh) 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03392675B (zh) 刺参池塘多物种立体综合生态养殖方法
CN102763615B (zh) 一种褐毛鲿全人工育苗方法
CN105494193B (zh) 一种双线紫蛤的育苗方法
WO2017107032A1 (zh) 沙塘鳢仿生态繁育方法
CN104273074B (zh) 一种培育乌贼种苗的方法
CN107581106B (zh) 一种圆燕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6135095B (zh) 基于自然水系统的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03636543A (zh) 一种舌鰕虎鱼室内人工育苗方法
CN106332810A (zh) 一种黄颡鱼黄优1号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方法
CN108967278A (zh) 一种金钱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9804953A (zh) 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CN103563861B (zh) 双齿围沙蚕全人工繁养工艺
CN105210949A (zh) 一种泥鳅苗种护养培育的方法
CN107950450A (zh) 一种稻田养殖小龙虾高产的方法
CN105557588A (zh) 四指马鲅鱼苗的培育方法
CN102919186B (zh) 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5145413B (zh) 一种菲律宾蛤仔种苗规模化培育方法
CN1401225A (zh) 一种文蛤育苗越冬及中间育成方法
CN102187839A (zh) 一种海水东方鲀属种间人工杂交培育的方法
CN105766742A (zh) 毛蚶苗种生态聚合型繁育方法
CN104705232B (zh) 一种瓣结鱼土池仿生态人工繁殖方法
CN102106277A (zh) 锈斑蟳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12931332A (zh) 一种绿色食品对虾种虾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