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7876A - 放射线照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照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7876A
CN107647876A CN201710457143.9A CN201710457143A CN107647876A CN 107647876 A CN107647876 A CN 107647876A CN 201710457143 A CN201710457143 A CN 201710457143A CN 107647876 A CN107647876 A CN 107647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apacitor
radioactive ray
radiation device
genera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71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浦正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47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78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GX-RAY TECHNIQUE
    • H05G1/00X-ray apparatus involving X-ray tubes; Circuits therefor
    • H05G1/08Electrical details
    • H05G1/2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protecting
    • H05G1/54Protecting or lifetime predi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0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0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the apparatus being movable or portable, e.g. handheld or mounted on a trolle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GX-RAY TECHNIQUE
    • H05G1/00X-ray apparatus involving X-ray tubes; Circuits therefor
    • H05G1/08Electrical details
    • H05G1/10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the X-ray tub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GX-RAY TECHNIQUE
    • H05G1/00X-ray apparatus involving X-ray tubes; Circuits therefor
    • H05G1/08Electrical details
    • H05G1/2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protecting
    • H05G1/265Measurements of current, voltage or pow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GX-RAY TECHNIQUE
    • H05G1/00X-ray apparatus involving X-ray tubes; Circuits therefor
    • H05G1/08Electrical details
    • H05G1/2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protecting
    • H05G1/30Controlling
    • H05G1/32Supply voltage of the X-ray apparatus or tub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GX-RAY TECHNIQUE
    • H05G1/00X-ray apparatus involving X-ray tubes; Circuits therefor
    • H05G1/08Electrical details
    • H05G1/56Switching-on; Switching-off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线照射装置,其防止电池起因于在产生放射线时流过的大电流的劣化。该放射线照射装置具备:产生放射线的放射线产生部(50);向放射线产生部(50)供电的电池部(61);以及接受来自放射线产生部(50)的放射线的射出指示的曝射开关(90),电池部(61)具有:锂离子电池(61a);与锂离子电池(61a)并联的电容器(61b);以及由从锂离子电池(61a)对电容器(61b)供电的状态切换为从电容器(61b)对放射线产生部(50)供电的状态的开关元件(61c),开关元件(61c)按照在曝射开关(90)中接受的指示切换供电的状态。

Description

放射线照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从电池接受供电的放射线源的放射线照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在手术室、检查室或住院患者的病房等中拍摄患者的放射线图像时使用的便携式放射线照射装置。
该便携式放射线照射装置基本上具备:能够通过车轮行驶的脚部;容纳放射线源驱动用的电池以及由与放射线源的驱动相关的电气电路等构成的控制部并保持于脚部的上方的主体部;以及与主体部连接的臂部,通过在臂部的前端安装放射线源来构成。
在使用这种放射线照射装置时,首先,将放射线照射装置移动至患者的床附近。其次,将放射线源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并且将放射线检测器移动到受检体的背后的所希望的位置。然后,在该状态下,驱动放射线源,并向受检体照射放射线,通过放射线检测器对透射受检体的放射线进行检测,获取受检体的放射线图像。
在此,以往,在便携式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作为电池使用了铅蓄电池。但是,铅蓄电池在进行频繁充电的情况下,因存储器效应而使电池的劣化加快,并且由于能量密度小,因此存在重量加重的问题。
因此,作为放射线照射装置的电池,提出了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方案(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00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738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50948号公报
但是,即使在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情况下,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锂离子电池串联了锂离子电池,因此内部电阻大。从而,在产生放射线时,在使大电流流向放射线源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大幅下降,成为电池额定电压的下限值以下,缩短锂离子电池的寿命。
并且,若串联锂离子电池而增加数量,则能够抑制各锂离子电池的电流值,但是因串行化导致内部电阻增大,会使电压下降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池起因于在产生放射线时流过的大电流的劣化的放射线照射装置。
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具备:放射线产生部,其产生放射线;电池部,其向放射线产生部供电;以及射出指示接受部,其接受来自放射线产生部的放射线的射出指示,电池部具有:蓄电池;与蓄电池并联的电容器;以及由从蓄电池对电容器供电的状态切换为从电容器对放射线产生部供电的状态的切换部,切换部按照在射出指示接受部中接受的指示切换供电的状态。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切换部能够具有在蓄电池与电容器之间连接的开关元件。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射出指示接受部能够接受放射线的射出准备指示以及放射线的射出指示这两个阶段的指示,切换部按照射出准备指示设为从蓄电池对电容器供电的状态。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能够具备通知部,该通知部通知结束了从蓄电池向电容器的充电。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通知部能够具备发光部,该发光部在结束了从蓄电池向电容器的充电的时间点进行发光。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能够具备逆流电流抑制部,该逆流电流抑制部抑制从电容器向蓄电池的逆流电流。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逆流电流抑制部能够具有二极管元件。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能够具备冲击电流抑制部,该冲击电流抑制部抑制从蓄电池向电容器的冲击电流。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冲击电流抑制部能够具有电阻元件。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作为电容器,能够使用双电层电容器。
并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作为蓄电池,能够使用锂离子电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电池部具有蓄电池、与蓄电池并联的电容器以及由从蓄电池对电容器供电的状态切换为从电容器对放射线产生部供电的状态的切换部,切换部按照在射出指示接受部中接受的指示切换供电的状态。从而,在从放射线产生部产生放射线时,并不是从蓄电池对放射线产生部直接供电,而是通过电容器的放电电压向放射线产生部供电,因此能够防止蓄电池因电压下降而劣化。
并且,由于按照在射出指示接受部中接受的指示切换供电的状态,因此能够在用户所希望的时刻将电容器的放电电压供给至放射线产生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形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使用时的状态的图。
图3是脚部的从下方观察的图。
图4是表示电池部以及放射线产生部的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从电池部向电容器的充电到放射线的曝射为止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电池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图7是表示施加于开关元件的栅极电压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电池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图9是图1所示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从前方观察的图。
图10是放射线检测器的从放射线的检测面侧观察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尽管在放射线照射装置中的对放射线产生部供电的结构方面具有特征,但是首先对放射线照射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非使用时的整体形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使用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另外,以下,例如在医疗机构的床等装置载置面上载置有放射线照射装置的状态下,将铅垂方向上侧以及下侧分别称作“上”以及“下”,并且在相同的状态下,将与铅垂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作“水平”方向。并且,在以下说明的附图中,将铅垂方向设定为z方向,将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左右方向设定为x方向,将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前后方向设定为y方向。另外,在此所说的前方是指在使用装置时臂部从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主体部延伸的一侧。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具备脚部10、主体部20、支承部件30、臂部40以及放射线产生部50。
脚部10能够在装置载置面2上行驶,由载置有主体部20的板状的底座部11和从底座部11朝向前方延伸设置的脚臂部12构成。图3是脚部10的从下方观察的图。如图3所示,脚臂部12形成为朝向前方向左右方向扩展的V字型。而且,在脚臂部12的前方的两个前端部12a的底面分别设置有第1脚轮10a,在底座部11的后方的两个角的底面分别设置有第2脚轮10b。通过如上所述将脚臂部12设为V字型,与将脚部10整体例如形成为矩形的情况相比,在使脚部10旋转时,由于其边缘部不易碰撞周围的障碍物,因此能够容易转动。并且,还能够实现轻量化。
第1脚轮10a具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轴,以车轮的旋转轴能够以其轴为中心在水平面内回转的方式安装于脚臂部12。并且,第2脚轮10b也具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轴,以车轮的旋转轴能够以其轴为中心在水平面内回转的方式安装于底座部11。另外,在此所说的车轮的旋转轴是指车轮旋转而行驶时的旋转轴。脚部10以能够通过第1脚轮10a以及第2脚轮10b在装置载置面2上向任意方向行驶的方式构成。
并且,如图1所示,在脚部10的后方设置有踏板部13。踏板部13由第1踏板13a和第2踏板13b这两个踏板构成。第1踏板13a是用于将第2脚轮10b设为无法回转的状态的踏板。以如下方式构成:通过用户踩踏第1踏板13a,第2脚轮10b的回转被锁定机构锁定,成为无法回转的状态。
并且,第2踏板13b是用于将第2脚轮10b从无法回转的状态设为能够回转的状态的踏板。以如下方式构成:通过用户踩踏第2踏板13b,解除利用锁定机构的第2脚轮10b的锁定,再次成为能够回转的状态。
关于锁定第2脚轮10b的回转的锁定机构,能够使用公知的结构,例如即可以利用板状的部件夹住第2脚轮10b的车轮的两侧来锁定回转,也可以通过设置使第2脚轮10b所具有的向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的旋转停止的部件来锁定回转。
主体部20载置于脚部10的底座部11,具备箱体21。在箱体21内容纳有控制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驱动的控制部22以及供电部60。
控制部22进行放射线产生部50中的管电流、照射时间以及管电压等有关放射线的产生以及照射的控制、以及对通过后述放射线检测器获取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处理等有关放射线图像的获取的控制。控制部22例如由安装有作为控制用程序的计算机、专用的硬件或组合两者而构成。
供电部60对放射线产生部50、显示器23以及容纳于后述充电底座25内的放射线检测器进行供电。另外,显示器23可以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0装卸,在该情况下,供电部60对内置于显示器23的电池供电来进行充电。并且,放射线检测器也内置有电池,供电部60对其内置的电池供电来进行充电。
图4是表示供电部60以及放射线产生部50的电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供电部60具备电池部61、逆变器电路部62以及第1升压电路部63。
电池部61具备锂离子电池61a、电容器61b、开关元件61c以及电池控制部64。
锂离子电池61a相当于本发明的蓄电池,将多个锂离子电池并联而单元化。本实施方式的锂离子电池61a输出48V的电压。从锂离子电池61a输出的电压并不限定于48V,优选为60V以下。通过电压设为60V以下,能够缩小绝缘爬电及空间距离,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一个锂离子电池,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两个以上的锂离子电池并联来使用。在该情况下,优选使多个锂离子电池的同极彼此短路。通过如此连接,能够降低噪声。
并且,通过如此并联锂离子电池,与串联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绝缘爬电及空间距离,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但是,也可以串联两个以上的锂离子电池。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轻量化以及操作容易的观点考虑,将锂离子电池用作蓄电池,但是并不限于此,能够使用包括镍氢电池的电池、包括NaS电池的电池以及包括燃料电池的电池等。另外,蓄电池不必一定设置于主体部20内,例如也可以使用电动汽车的蓄电池。
电容器61b与锂离子电池61a并联,通过锂离子电池61a充电。作为电容器61b,优选使用双电层电容器,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电解电容器。作为电容器61b的容量,优选设为从供电部60输出的电压为锂离子电池61a的输出电压的4倍以上且6倍以下的容量。
通过将从供电部60输出的电压设为锂离子电池61a的输出电压的4倍以上,能够耐得住经由后述电缆部70时的来自外部的噪声。并且,通过将从供电部60输出的电压设为锂离子电池61a的输出电压的6倍以下,无需将高压电缆用作电缆部70,从而能够实现成本的削减。而且,由于能够使电缆部70的配线包覆变薄,因此能够提高电缆部70的自由度。由此,能够使电缆部70延伸设置于内部的后述臂部40的活动顺畅。具体而言,从供电部60输出的电压优选为60V以上且300V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供电部60输出的电压设为250V。
开关元件61c在锂离子电池61a与电容器61b之间连接,按照后述曝射开关90的操作进行接通以及断开。作为开关元件61c,优选使用例如FET(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transistor))开关的半导体开关。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如继电器的机械开关。
在接通开关元件61c的期间,通过锂离子电池61a对电容器61b进行充电,在断开开关元件61c时,被充电于电容器61b的电压被放电。
电池控制部64按照曝射开关90的操作对开关元件61c的接通以及断开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将FET开关用作开关元件61c,电池控制部64按照曝射开关90的操作对FET开关的栅极施加栅极电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元件61c以及电池控制部64相当于本发明的切换部。
逆变器电路部62将从电池部61的电容器61b放电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具体而言,逆变器电路部62具备正极侧逆变器电路62a和负极侧逆变器电路62b。另外,作为逆变器电路的电路结构,并不限定于图4所示的电路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公知的逆变器电路。
第1升压电路部63对从逆变器电路部62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升压。具体而言,第1升压电路部63具备正极侧第1升压电路63a和负极侧第1升压电路63b。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正极侧第1升压电路63a对从正极侧逆变器电路62a输出的正的交流电压进行升压,例如升压至4倍以上且6倍以下的交流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侧第1升压电路63a将从正极侧逆变器电路62a输出的48V的交流电压升压至250V的交流电压。
另一方面,负极侧第1升压电路63b对从负极侧逆变器电路62b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升压,与正极侧第1升压电路63a相同地,例如升压至4倍以上且6倍以下的交流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负极侧第1升压电路63b将从负极侧逆变器电路62b输出的-48V的交流电压升压至-250V的交流电压。关于从负极侧第1升压电路63b输出的交流电压,也优选为-60V以上且-300V以下。另外,关于第1升压电路部63的具体电路结构,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公知的电路结构。
另外,供电部60的锂离子电池61a经由省略图示的连接器与外部电源连接,接受来自外部电源的供电来对锂离子电池61a进行充电。
而且,从供电部60的第1升压电路部63输出的交流电压经由电缆部70供给至放射线产生部50。电缆部70将设置于主体部20内的供电部60与设置于臂部40的前端的放射线产生部50电连接,具备正极侧供电配线70a和负极侧供电配线70b。正极侧供电配线70a和负极侧供电配线70b分别用绝缘性部件包覆导电性部件,延伸设置于支承部件30内部以及臂部40内部。电缆部70的长度例如为3m左右,配线电阻例如为约75mΩ。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电缆部70除了具备正极侧供电配线70a以及负极侧供电配线70b之外,还具备将从控制部22输出的控制信号供给至放射线产生部50的控制信号配线。
放射线产生部50在箱体51(参考图1)内设置有放射线源、升压电路以及倍压整流电路等,是所谓的单槽式。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产生部50具备作为放射线源的X射线管52、第2升压电路部53以及倍压整流电路部54。
第2升压电路部53对经由电缆部70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升压。具体而言,第2升压电路部53具备正极侧第2升压电路53a和负极侧第2升压电路53b。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正极侧第2升压电路53a对从正极侧供电配线70a供给的交流电压进行升压,例如升压至50倍以上的交流电压。本实施方式的正极侧第2升压电路53a将从正极侧供电配线70a供给的250V的交流电压升压至12.5kV的交流电压。
另一方面,负极侧第2升压电路53b对从负极侧供电配线70b供给的交流电压进行升压,与正极侧第2升压电路53a相同地,例如升压至50倍以上的交流电压。本实施方式的负极侧第2升压电路53b对从负极侧供电配线70b供给的-250V的交流电压升压至-12.5kV的交流电压。另外,关于第2升压电路部53的具体电路结构,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公知的电路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置了第1升压电路部63和第2升压电路部53这两个升压电路部,但是不必限定于这种结构,也可以通过只设置任意一个升压电路部来进行升压。
倍压整流电路部54对从第2升压电路部53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倍压整流。具体而言,倍压整流电路部54具备正极侧倍压整流电路54a和负极侧倍压整流电路54b。而且,正极侧倍压整流电路54a对从正极侧第2升压电路53a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倍压整流,例如整流至4倍的正的直流电压。本实施方式的正极侧倍压整流电路54a将通过正极侧第2升压电路53a升压的12.5kV的交流电压整流至50kV的直流电压。
另一方面,负极侧倍压整流电路54b对从负极侧第2升压电路53b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倍压整流,例如整流至4倍的负的直流电压。本实施方式的负极侧倍压整流电路54b将通过负极侧第2升压电路53b升压的-12.5kV的交流电压整流至-50kV的直流电压。另外,关于倍压整流电路部54的具体电路结构,并不限定于图4所示的电路结构,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公知的电路结构。
通过将从倍压整流电路部54输出的直流电压施加到X射线管52而产生放射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正极侧倍压整流电路54a向X射线管52的正极侧供给50kV的直流电压,并且通过负极侧倍压整流电路54b向X射线管52的负极侧供给-50kV的直流电压,其结果,对X射线管52施加100kV的直流电压。
曝射开关90接受来自放射线产生部50的放射线的射出(曝射)指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曝射开关90相当于本发明的射出指示接受部。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曝射开关90具备曝射SW1和曝射SW2。曝射SW1接受放射线的射出准备指示,曝射SW2接受放射线的射出指示。
在通过用户接通了曝射SW1的情况下,通过电池控制部64接通开关元件61c,由此通过锂离子电池61a对电容器61b进行充电。并且,在通过用户接通了曝射SW2的情况下,通过电池控制部64断开开关元件61c,由此从电容器61b输出放电电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曝射SW1和曝射SW2这两个不同的开关,但是作为曝射开关9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接受半按和全按这两个阶段的按下状态的开关,在半按的情况下,接通开关元件61c,在全按的情况下,断开开关元件61c。
并且,曝射开关90既可以设置于后述显示器23中的输入部24,也可以与显示器23分开设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用户对曝射SW1以及曝射SW2的操作来切换通过锂离子电池61a向电容器61b的充电以及从电容器61b的放电,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附加判断工程师登录的摄影菜单来切换锂离子电池61a与电容器61b的连接的控制功能。作为摄影菜单,例如有在短时间内进行多次短时间的X射线摄影的摄影菜单等。在选择了该摄影菜单的情况下,优选在连接了锂离子电池61a与电容器61b的状态下,即在充电状态下,直接使电容器61b放电来进行放射线曝射。另外,在该情况下,关于电容器61b的容量,优选以在从电容器61b的放电时产生的电源供给侧的电压降限制在锂离子电池61a的可使用范围内的方式设计。
并且,电池控制部64监视电容器61b的端子电压。而且,在接通开关元件61c而对电容器61b进行充电从而电容器61b的端子电压成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发光部91发光。通过发光部91发光,能够通知用户结束了电容器61b的充电。从而,用户能够确认发光部91的发光并接通曝射SW2,能够有效地进行对电容器61b的充电和放射线的曝射。作为发光部91,例如能够使用LE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监视电容器61b的端子电压来使发光部91发光,但是并不限于此,即使在计量从接通曝射SW1的时间而被计量的时间成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发光部91发光。计量时间的阈值还取决于对电容器61b充电的速度以及电容器61b的容量,优选为0.8秒以上且4秒以下。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在结束了电容器61b的充电的情况下,使发光部91点亮,但是不仅是对电容器61b的充电结束,而且检测到结束了例如对灯丝的电压施加等其他放射线曝射准备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发光部91发光。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部91相当于本发明的通知部,但是通知部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在结束了电容器61b的充电时发出声音,也可以在显示器23显示消息。
在此,参考图5所示的时序图对从电池部61向电容器61b的充电到放射线的曝射为止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用户接通曝射SW1,随之接通开关元件61c,开始进行电容器61b的充电。在进行电容器61b的充电而电容器61b的端子电压成为阈值电压以上的情况下,通过电池控制部64控制发光部91,发光部91点亮。
而且,用户在确认发光部91的点亮之后,接通曝射SW2。通过曝射SW2的接通而断开开关元件61c,由此电容器61b的放电电压供给至放射线产生部50,从放射线产生部50曝射放射线。
另外,关于电池部61,也可以如图6所示那样进一步设置二极管元件61d,以免被充电于电容器61b的电荷逆流至锂离子电池61a侧。二极管元件61d相当于本发明的逆流电流抑制部,但是作为逆流电流抑制部,并不限定于二极管元件61d,能够使用其他公知的元件或电路。
并且,为了减少从锂离子电池61a向电容器61b充电时的冲击电流,也可以进行电流限制。具体而言,也可以使通过电池控制部64施加于开关元件61c的栅极电压如图7的实线所示那样随着时间的经过逐渐增加。通过如图7的实线所示那样控制栅极电压的波形,能够如图7的虚线所示那样控制流向电容器61b的电流的波形,从而能够抑制向电容器61b的冲击电流。
并且,在将继电器开关用作开关元件61c的情况下,为了减少从锂离子电池61a向电容器61b充电时的冲击电流,也可以如图8所示那样将电阻元件61e与电容器61b串联。
另外,上述施加栅极电压的电池控制部64以及电阻元件61e相当于本发明的冲击电流抑制部,但是作为冲击电流抑制部,并不限于此,能够使用其他公知的元件或电路。
返回到图1以及图2,在臂部40的前端(一端)设置有L字形状的线源安装部32。放射线产生部50经由线源安装部32安装于臂部40的一端。而且,如图1以及图2所示,从臂部40的一端抽出的电缆部70经由连接器与放射线产生部50连接。
放射线产生部50以能够将轴AX2作为转动轴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线源安装部32。转动轴AX2是沿着左右方向(x方向)延伸的轴。另外,线源安装部32以放射线产生部50经由摩擦机构转动的方式保持放射线产生部50。因此,放射线产生部50通过被施加某种程度强的外力而能够转动,只要不施加外力,则不会转动,维持相对于臂部40的相对角度。
并且,在箱体21的上表面安装有显示器23。并且,在箱体21的上部安装有用于推拉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手柄部26。手柄部26以绕箱体21一周的方式设置,构成为不仅能够从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后侧握住,而且还能够从前侧或侧方侧握住。图9是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从前方观察的图。如图9所示,手柄部26设置成绕到主体部20的前侧。
显示器23由液晶面板等构成,显示通过受检体的拍摄而获取的放射线图像以及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并且,显示器23具备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24,接受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操作所需的各种指示的输入。具体而言,能够接受用于设定摄影条件的输入以及用于拍摄、即用于射出放射线的输入。显示器23以能够改变显示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以及旋转位置的方式安装于箱体21的上表面。并且,代替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24,也可以具备用于进行各种操作的按钮等作为输入部。
在臂部40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承部件30的一端。臂部40以能够将轴AX1作为转动轴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支承部件30。转动轴AX1是沿着左右方向(x方向)延伸的轴。臂部40以转动轴AX1为中心以改变与支承部件30形成的角度的方式向图2所示的箭头A方向转动。
具有转动轴AX1的转动部31以臂部40经由摩擦机构转动的方式保持臂部40。因此,臂部40通过被施加某种程度强的外力而能够转动,只要不施加外力,则不会转动,维持相对于支承部件30的相对角度。
另外,臂部40以及放射线产生部50经由摩擦机构转动,但是也可以通过公知的锁定机构固定转动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解除锁定机构来使臂部40以及放射线产生部50转动。而且,能够通过在所希望的转动位置将锁定机构锁定来固定转动位置。
支承部件30的另一端与主体部20的前方侧的面连接。支承部件30固定设置于主体部20,以无法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2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能够通过第1脚轮10a以及第2脚轮10b的回转来与主体部20一起自由改变臂部40的方向,因此无需使支承部件30带有自由度,从而能够设为更简单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注重转动性而以旋转的方式构成支承部件30。即,也可以将支承部件30构成为能够以如下轴作为旋转轴进行旋转,该轴穿过支承部件30与主体部20的连接部分的中心且沿着铅垂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拍摄受检体时,如图2所示,通过在仰卧在床3上的受检体H的下方配置放射线检测器80并向受检体H照射从放射线产生部50射出的放射线来进行。另外,放射线检测器80以及放射线照射装置1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由此,通过放射线检测器80获取的受检体H的放射线图像直接输入至放射线照射装置1。
在此,参考图10对放射线检测器80进行简单说明。图10是放射线检测器的从作为放射线的检测面侧的前表面观察的外观立体图。如图10所示,放射线检测器80具有矩形平板形状,是具备容纳检测部81的箱体82的暗盒型放射线检测器。众所周知,检测部81具备将入射的放射线转换为可见光的闪烁器(荧光体)以及TFT(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有源矩阵基板。在TFT有源矩阵基板上形成有排列多个像素而成的矩形的摄像区域,所述多个像素累积与来自闪烁器的可见光相应的电荷。
箱体82具备将四角进行R倒角处理的金属制的框,在其内部除了内置有检测部81,还内置有栅极驱动器以及具备信号处理电路等的摄影控制部等,所述栅极驱动器向TFT的栅极提供栅极脉冲来使TFT进行切换,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将累积在像素的电荷转换为表示X射线图像的模拟电信号并输出。并且,箱体82例如是与胶片暗盒、IP(成像板(ImagingPlate))暗盒或者CR(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暗盒大致相同的以国际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4090:2001为基准的大小。
在箱体82的前表面安装有使放射线透射的透射板83。透射板83的大小与放射线检测器80中的放射线的检测区域大体一致,由轻量、刚性高且放射线透射性高的碳材料形成。另外,检测区域的形状是与箱体82的前表面的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并且,在放射线检测器80的厚度方向上,箱体82的框部分比透射板83更突出。因此,透射板83不易受损。
在箱体82的前表面的四角设置有表示用于识别放射线检测器80的识别信息的标记84A~84D。在本实施方式中,标记84A~84D分别由正交的两个条形码构成。
并且,在箱体82的标记84C、84D侧的侧面安装有用于对放射线检测器80进行充电的连接器85。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时,操作员使臂部40从图1所示的臂部40的初始位置向图示的逆时针方向围绕转动轴AX1转动,由此如图2所示,使放射线产生部50移动到受检体H的正上方的目标位置。然后,在使放射线产生部50移动到目标位置之后,根据来自输入部24的指示驱动放射线产生部50,向受检体H照射放射线,通过放射线检测器80检测透射受检体H的放射线,从而能够获取受检体H的放射线图像。
另外,作为放射线检测器80,优选使用如上所述层叠闪烁器和具备受光元件的TFT有源矩阵基板而成并且从TFT有源矩阵基板侧(与闪烁器侧相反的一侧)接受放射线的照射的放射线检测器。通过使用这种高灵敏度的放射线检测器80,能够将低功率线源用作放射线产生部50,从而能够减轻放射线产生部50的重量。另外,通常,放射线产生部50的线源功率与放射线产生部50的重量成比例关系。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减轻放射线产生部50的重量,因此还能够减轻放射线照射装置1整体的重量。由此,如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那样,通过将回转脚轮用作第2脚轮10b(后轮),能够提高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回转性能,从而能够使操作性明显良好。
另外,放射线产生部50的线源功率优选为15kW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kW以下。并且,放射线照射装置1整体的重量优选为120k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0kg以下。
接着,对主体部20中的能够容纳放射线检测器8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主体部20的箱体21在与安装支承部件3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向支承部件30侧倾斜的平坦面21a,在该平坦面21a设置有充电底座25。
在充电底座25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插入放射线检测器80的插入口25a。插入口25a具有供放射线检测器80嵌合的大小的细长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放射线检测器80的具有连接器85的一侧的一端部侧插入到插入口25a,由此该一端部被充电底座25的底部支承,放射线检测器80保持于充电底座25。此时,放射线检测器80的前表面朝向平坦面21a侧。
在充电底座25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器25b。在放射线检测器80保持于充电底座25时,连接器25b与放射线检测器80的连接器85电连接。连接器25b与电池部61的锂离子电池61a电连接。从而,在放射线检测器80保持于充电底座25时,经由放射线检测器80的连接器85和充电底座25的连接器25b通过锂离子电池61a对放射线检测器80进行充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能够通过锂离子电池61a对放射线检测器80进行充电的方式构成,但是如上所述,可以构成为通过锂离子电池61a对显示器23进行充电,而且也可以构成为进一步将外部连接器设置于主体部20而能够连接显示器以外的外部设备。而且,也可以构成为经由外部连接器通过锂离子电池61a对外部设备供电来进行充电。作为外部设备,例如有用作控制台的笔记本式计算机等。
另外,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也可以不必一定具备如上述实施方式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脚部10。并且,支承部件30以及臂部4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可以设为其他结构。
符号说明
1-放射线照射装置,2-装置载置面,3-床,10-脚部,10a-第1脚轮,10b-第2脚轮,11-底座部,12-脚臂部,12a-前端部,13-踏板部,13a-第1踏板,13b-第2踏板,20-主体部,21-壳体,21a-平坦面,22-控制部,23-显示器,24-输入部,25-充电底座,25a-插入口,25b-连接器,26-手柄部,30-支承部件,31-转动部,32-线源安装部,40-臂部,50-放射线产生部,51-壳体,52-X射线管,53-第2升压电路部,53a-正极侧升压电路,53b-负极侧升压电路,54-倍压整流电路部,54a-正极侧倍压整流电路,54b-负极侧倍压整流电路,60-供电部,61-电池部,61a-锂离子电池,61b-电容器,61c-开关元件,61d-二极管元件,61e-电阻元件,62-逆变器电路部,62a-正极侧逆变器电路,62b-负极侧逆变器电路,63-第1升压电路部,64-电池控制部,70-电缆部,70a-正极侧供电配线,70b-负极侧供电配线,80-放射线检测器,81-检测部,82-壳体,83-透射板,85-连接器,90-曝射开关,91-发光部,AX1-转动轴,AX2-转动轴,H-受检体,84A-84D-标记。

Claims (11)

1.一种放射线照射装置,其具备:
放射线产生部,其产生放射线;
电池部,其向所述放射线产生部供电;以及
射出指示接受部,其接受来自所述放射线产生部的所述放射线的射出指示,
所述电池部具有:蓄电池;与所述蓄电池并联的电容器;以及切换部,该切换部由从所述蓄电池对所述电容器供电的状态切换为从所述电容器对所述放射线产生部供电的状态,
所述切换部按照在所述射出指示接受部中接受的指示切换所述供电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部具有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容器之间连接的开关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射出指示接受部接受所述放射线的射出准备指示以及所述放射线的射出指示这两个阶段的指示,
所述切换部按照所述射出准备指示设为从所述蓄电池对所述电容器供电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
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具备通知部,所述通知部通知结束了从所述蓄电池向所述电容器的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部具备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在结束了从所述蓄电池向所述电容器的充电的时间点进行发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
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具备逆流电流抑制部,所述逆流电流抑制部抑制从所述电容器向所述蓄电池的逆流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逆流电流抑制部具有二极管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
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具备冲击电流抑制部,所述冲击电流抑制部抑制从所述蓄电池向所述电容器的冲击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冲击电流抑制部具有电阻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电容器是双电层电容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蓄电池是锂离子电池。
CN201710457143.9A 2016-07-26 2017-06-16 放射线照射装置 Pending CN1076478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5895 2016-07-26
JP2016145895A JP6674180B2 (ja) 2016-07-26 2016-07-26 放射線照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7876A true CN107647876A (zh) 2018-02-02

Family

ID=61012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7143.9A Pending CN107647876A (zh) 2016-07-26 2017-06-16 放射线照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35524A1 (zh)
JP (1) JP6674180B2 (zh)
CN (1) CN10764787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6246B1 (ja) * 2015-11-26 2017-01-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照射装置
JP6066247B1 (ja) * 2015-11-26 2017-01-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照射装置
US9992853B2 (en) 2016-08-03 2018-06-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X-ray apparatus including a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KR101857796B1 (ko) 2016-08-03 2018-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엑스선 장치
US11166695B2 (en) * 2018-04-09 2021-11-09 Carestream Health, Inc. Lear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radiography power management
CN208849693U (zh) * 2018-09-07 2019-05-1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式高压发生设备
WO2020090013A1 (ja) * 2018-10-30 2020-05-0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撮影装置
CN113708428A (zh) 2020-05-20 2021-11-26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式x射线机电源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53597A (ja) * 1989-03-27 1990-10-12 Toshiba Corp X線発生装置
US5336568A (en) * 1991-05-17 1994-08-09 Alcatel Alsthom Compagnie General D'electricite Device for optimizing the discharge of a least two electrochemical cells
JP2010107202A (ja) * 2008-10-28 2010-05-13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放射線固体検出器
JP2010273827A (ja) * 2009-05-28 2010-12-09 Hitachi Medical Corp 移動型x線装置及び移動型x線装置の撮影方法
CN102238913A (zh) * 2008-10-07 2011-11-09 株式会社波斯康 蓄电池式x线摄影装置
WO2016047437A1 (ja) * 2014-09-26 2016-03-31 株式会社 日立メディコ X線撮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9801A (en) * 1983-03-21 1985-10-29 W. Haking Enterprises Limited Automatic focussing camera with automatic aperture setting
JPH04156233A (ja) * 1990-10-19 1992-05-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充電装置
SE9801008D0 (sv) * 1998-03-25 1998-03-25 Siemens Elema Ab X-Ray system
JP2006141777A (ja) * 2004-11-22 2006-06-08 Shimadzu Corp 移動式x線撮影装置
US7822180B2 (en) * 2007-01-12 2010-10-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attery powered devices
FR2919146A1 (fr) * 2007-07-19 2009-01-23 Gen Electric Appareil a rayons x
US8203310B2 (en) * 2008-10-20 2012-06-19 The Raymond Corporation Energy storage module for load leveling in lift truck or other electrical vehicle
JP2010237580A (ja) * 2009-03-31 2010-10-21 Fujifilm Corp 充電装置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US8447011B2 (en) * 2010-08-24 2013-05-21 Fujifilm Corporation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method
JP5661712B2 (ja) * 2012-09-28 2015-01-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圧迫板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US20150216722A1 (en) * 2014-02-06 2015-08-06 John R. CHOA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trasonic eye cleaner
WO2015156224A1 (ja) * 2014-04-07 2015-10-15 株式会社 日立メディコ 移動型x線装置、移動型x線装置の充電方法
JP6648922B2 (ja) * 2015-10-14 2020-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制御装置、放射線撮像装置、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53597A (ja) * 1989-03-27 1990-10-12 Toshiba Corp X線発生装置
US5336568A (en) * 1991-05-17 1994-08-09 Alcatel Alsthom Compagnie General D'electricite Device for optimizing the discharge of a least two electrochemical cells
CN102238913A (zh) * 2008-10-07 2011-11-09 株式会社波斯康 蓄电池式x线摄影装置
JP2010107202A (ja) * 2008-10-28 2010-05-13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放射線固体検出器
JP2010273827A (ja) * 2009-05-28 2010-12-09 Hitachi Medical Corp 移動型x線装置及び移動型x線装置の撮影方法
WO2016047437A1 (ja) * 2014-09-26 2016-03-31 株式会社 日立メディコ X線撮影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集成电路大全》编委会: "静电危害性-评价和控制", vol. 1, 机械工业出版社, pages: 18 - 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15080A (ja) 2018-02-01
US20180035524A1 (en) 2018-02-01
JP6674180B2 (ja)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47876A (zh) 放射线照射装置
CN107550504A (zh) 放射线照射装置
US10462887B2 (en) Radiation irradiation device
US10440805B2 (en) Radiation irradiation device
CN104685374B (zh)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校正用数据获取方法和程序
CN103536300B (zh) 放射线照相成像设备和系统及放射线检测敏感度控制方法
JP5784567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の線量検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97630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画素値取得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532261B2 (en) Portable radiographic apparatus system
US9655582B2 (en) Radiographic apparatus
CN103222875A (zh) 放射线照射开始确定装置和方法及捕获设备和控制装置
JP5455788B2 (ja) 診断機器システム
US20170215832A1 (en)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system
CN108348210A (zh) 放射线照射装置
JP2012029844A (ja) 移動電源車及び電力供給方法
JP6910490B2 (ja) 放射線照射装置
JP6934988B2 (ja) 放射線照射装置
JP2014068881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の線量検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97618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の電力供給方法
US11986338B2 (en) Mobile radiography apparatus having multiple power supplies
JP5398461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JP5629202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の電力供給方法
CN102379714A (zh) 放射线图像的拍摄设备、拍摄控制设备和拍摄方法
JPS60107589A (ja) X線ct装置
JP2013201148A (ja) X線ct装置およびx線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