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0332B - 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0332B
CN107640332B CN201711064051.0A CN201711064051A CN107640332B CN 107640332 B CN107640332 B CN 107640332B CN 201711064051 A CN201711064051 A CN 201711064051A CN 107640332 B CN107640332 B CN 107640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spherical
carrier
bas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640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40332A (zh
Inventor
陈君恒
陈立
陈明
陈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0640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0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0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0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40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0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属于电磁弹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座、调试平台和球轨动车,所述的底座和调试平台均成圆弧形设计,调试平台设置于底座上,底座设置有底座球面轨道,调试平台能沿底座球面轨道滑动;且所述的调试平台上表面也铺设有动车球面轨道,球轨动车沿该动车球面轨道滑动,所述的球轨动车用于承载舰载机。本发明优化航母甲板空间,利用舰载机自身动力起飞,更节省能源损耗,且相应缩短地面跑道,节省了用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弹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自行建造航母在某种程度上是我国海军将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产航母的加速研发,中国海军战斗力将大幅提升。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打造一支强有力的航母战斗群是极其挑战性的。航母上必备的弹射器、舰载机、拦阻索、大型升降机等技术均掌握在欧美乃至美国一家手里,而国外也不可能有任何国家卖给中国先进军事技术,中国海军未来建造航母需要解决弹射器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中国海军不下大力气解决和处理好,那麽将直接影响中国海军未来航母建造的进度和中国海军蓝水舰队的成军时间。
军事专家尹卓先生和张绍忠先生均介绍过美国航母弹射技术,蒸汽弹射器是目前大型直通式航母的主流弹射器,舰载机能够依靠蒸汽弹射器来获得一个初始加速度,从而在滑跑距离有限的条件下达到足够的起飞速度,拥有高可靠性。然而蒸汽弹射器急升急降的飞行方式飞行员生理承受不了。核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研制时间已有8年之久,但传动与制动技术始终没处理好,前期试验均以承载舰载机的动车因核动力大脉冲落入海中而以失败告终。
国外的舰载机正在加速换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歼20的起飞重量达36吨,空警500的最大起飞重量达77吨,巡航速度每小时达550公里,类似上述两种重量级大飞机,该如何解决其在航母上安全起飞的问题,这是目前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为此,我们应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创新发展,以具有创新、实用、制造成本低为指导标准,克服国产航母常规动力小,吨位小,跑道短这一基础性难题,找准适合国产航母使用的轨道科技。
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一些新结构设计的舰载机弹射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118815.9,申请日为2009年3月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航母弹射器;该申请案的航母弹射器包括气缸,气缸包括具有开口的气缸壳体和活塞,以及密封装置,活塞具有从气缸壳体开口处的密封装置中伸出,用于推动甲板上飞机的活塞凸起,在气缸壳体内具有前缸室和后缸室,气缸壳体的前部具有可连通前缸室和大气的放气口及用于使活塞回位的回位进气口,气缸壳体的后部具有可连通后缸室和大气的出气口,放气口、回位进气口、出气口各自均具有开关;该航母弹射器还包括与活塞连接的具有进气口的进气装置,进气装置具有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通道,活塞具有连通后缸室和进气通道的活塞气道,进气口具有开关;该申请案注入气缸中的高压气体通过活塞喷入,活塞即能向火箭或导弹那样在气体喷出时获得一个推力,还能够获得在密闭缸室内的由已喷出高压气体构成的压力,因此该申请案依靠活塞获得的力来实现舰载机的弹射,但可想而知,在该申请案完全依靠活塞获得的高压气体压力弹射舰载机的条件下,其所需消耗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且能否使舰载机获得起飞所需的加速度仍是一个未知数。
又如中国专利号ZL201310005736.3,专利名称为:主动磁悬浮电磁弹射器;中国专利号ZL201110407283.8,专利名称为:弹射返回联动式大功率航母舰载机弹射器;中国专利号ZL201010286055.5,专利名称为:前拉后推式航母舰载机弹射器及其弹射方法等专利均公开了新型结构的舰载机弹射装置,但上述方案均存在或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或操作繁琐、形成战斗机群慢等各种问题。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本发明优化航母甲板空间,利用舰载机自身动力起飞,更节省能源损耗,且相应缩短地面跑道,节省了用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包括底座、调试平台和球轨动车,所述的底座和调试平台均成圆弧形设计,调试平台设置于底座上,底座设置有底座球面轨道,调试平台能沿底座球面轨道滑动;且所述的调试平台上表面也铺设有动车球面轨道,球轨动车沿该动车球面轨道滑动,所述的球轨动车用于承载舰载机。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底座、调试平台均设置于甲板下部,所述的底座包括地基、上底座和下底座,下底座设置于地基上,底座球面轨道设置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上底座与调试平台相连;调试平台的一侧设置有支腿调试油缸,该支腿调试油缸驱动调试平台沿底座球面轨道滑动。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在舰载机的下放设置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该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承载舰载机,且能够将舰载机定位在球轨动车上不发生移动;所述的调试平台一侧设置有升降转向平台,升降转向平台承载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完成与球轨动车的对接,然后将舰载机连同承载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输送至球轨动车上。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包括轨道上平板、轨道下平板、挂耳球面轨道、第一线包盒、底板、顶针套和顶针组件;所述的轨道上平板和轨道下平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挂耳球面轨道,第一线包盒设置于轨道上平板、轨道下平板和挂耳球面轨道围成的腔体内;轨道上平板上部设置顶针组件,所述的底板与舰载机底部相连,舰载机的舰载机起落架穿过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与顶针组件配合的顶针套。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顶针组件包括套筒、顶针、弹簧和拉杆,拉杆位于套筒内部,弹簧套于拉杆外部,拉杆的一端连接顶针,弹簧一端作用于顶针,另一端作用于轨道上平板。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挂耳球面轨道包括上挂耳轨道、下挂耳轨道和滚球,挂耳球面轨道的上挂耳轨道设置有凸起,下挂耳轨道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相互配合,使上挂耳轨道在竖直方向上不脱离下挂耳轨道,滚球安装于上挂耳轨道和下挂耳轨道之间。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升降转向平台包括升降油缸、支撑架、回转支承、驱动电机、圆盘转台和旋转制动件;所述的升降油缸托举支撑架在竖直方向移动,支支撑架支撑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受驱动电机驱动带动其上部圆盘转台旋转。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旋转制动件作用于回转支承上轨道,该旋转制动件以圆形排列,等间隔设置有4~12个;旋转制动件包括制动油缸、球头、制动片,球头通过活塞与制动油缸相连,球头外部套装制动片,制动片与回转支承上轨道的内圆弧面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航母甲板上设置有降落甲板球面轨道,该降落甲板球面轨道的下轨道与甲板平齐,降落甲板球面轨道的两球面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线包盒;且降落甲板球面轨道的上托板上设置有一燕尾槽,舰载机底部设置有一挂钩,舰载机降落在上托板上时,挂钩能勾住该燕尾槽。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针对弹射舰载机需要非常大的轴向推动力,传统弹射器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且未必能提供舰载机所需初始加速度的问题,优化航母甲板空间,利用舰载机自身动力起飞,更节省能源损耗,且相应缩短地面跑道,节省了用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本发明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舰载机先进入升降转向平台,通过升降转向平台提升并进行方向定位,完成与球轨动车的对接,然后将舰载机连同承载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输送至球轨动车上,轨道上平板上端设有顶针,能够与舰载机底部设置的顶针套合配,能够准确将舰载机定位,简单实用;
(3)本发明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其调试平台能够通过支腿调试油缸调试出合适的角度,试飞给垂直拉升创造条件,使得舰载机能够利用自身的重量助力惯动下滑,给舰载机提供所需初始加速度,当舰载机的发动机速度处于高速状态时,球轨动车上多个顶针被同步拉动,使顶针与顶针套脱离,球轨动车与舰载机脱钩,舰载机能够顺利升空,且对球轨动车进行电磁制动,也能够保证球轨动车不致落入海中;
(4)本发明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其利用球面轨道实现舰载机的有轨运输及动力起飞,球面轨道滚球体积小、接点小、摩擦力小,但承载力却很大,能够减少类似C919这种大舰载机的轮胎滑跑摩擦力,舰载机就像穿上球轨滑冰鞋一样,速度更快,大大提高了舰载机平行起飞的速度;承载舰载机的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使用挂耳球面轨道,上挂耳轨道的凸起与下挂耳轨道的凹槽相互配合,使上挂耳轨道在竖直方向上不脱离下挂耳轨道,航母在水面上横向波动挂耳球面轨道的设置,也不会使球轨动车发生摇晃,更不会出轨,舰载机的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5)本发明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考虑到如何解决航母甲板上面的重量级大舰载机的降落安全,同样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具体而言,重量级大舰载机降落惯性动力冲击力大,如何应对这种力度,是解决降落安全问题的关键,本发明使用球面轨道,并在甲板上设置无障碍舰载机上托板,上托板下端设置一个长宽线包盒,通过调脉冲及磁场的频率对上托板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制动,舰载机底部设置有一挂钩,舰载机降落在上托板上时,挂钩能勾住该燕尾槽的中心,使得舰载机降落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弧形调试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舰载机起飞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升降转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转向平台的制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工作状态图;
图7中的(a)和(b)为本发明中降落甲板球面轨道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1、升降油缸;12、支撑架;21、回转支承上轨道;22、回转支承下轨道;23、齿轮;24、驱动电机;251、制动油缸;252、活塞;253、球头;254、制动片;26、圆盘转台;31、轨道上平板;32、轨道下平板;33、上挂耳轨道;34、下挂耳轨道;35、滚球;36、第一线包盒;41、底板;42、顶针套;431、套筒;432、顶针;433、弹簧;434、拉杆;5、舰载机;51、舰载机起落架;61、地基;62、上底座;63、下底座;64、底座球面轨道;65、调试平台;66、支腿调试油缸;67、球轨动车;671、动车球面轨道;71、降落甲板球面轨道;72、第二线包盒;73、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看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包括底座、调试平台65和球轨动车67,底座、调试平台65均设置于甲板73下部,且均成圆弧形设计,调试平台65设置于底座上。所述的底座包括地基61、上底座62和下底座63,下底座63设置于地基61上,底座球面轨道64设置于上底座62和下底座63之间,上底座62与调试平台65相连;调试平台65的一侧设置有支腿调试油缸66,支腿调试油缸66倾斜设置,该支腿调试油缸66驱动调试平台65沿底座球面轨道64滑动。所述的调试平台65上表面也铺设有动车球面轨道671,球轨动车67沿该动车球面轨道671滑动,所述的球轨动车67用于承载舰载机5。
针对弹射舰载机需要非常大的轴向推动力,传统弹射器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且未必能提供舰载机所需初始加速度的问题,本实施例设计调试平台65能够通过支腿调试油缸66调试出其呈合适的角度,调试平台65成圆弧形设计,使得舰载机5如图2所示的沿弧线起飞,试飞给垂直拉升创造条件。本实施例中,可预先在地面建造地基61,然后将整个调试平台均建造在地面上,通过安排不同的起飞实验,最终确定调试平台65的角度,然后再在航母上建造钢结构基础,将调试平台搭建在航母上,如此,优化了航母甲板空间,使得舰载机5能够利用自身的重量助力惯动下滑,给舰载机提供所需初始加速度,更节省能源损耗,且相应缩短地面跑道,节省了用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本实施例在舰载机5的下放设置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的结构参看图3和图4,该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承载舰载机5,且能够将舰载机5定位在球轨动车67上不发生移动。参看图6,所述的调试平台65一侧设置有升降转向平台,升降转向平台承载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完成与球轨动车67的对接,然后将舰载机5连同承载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输送至球轨动车67上。
所述的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包括轨道上平板31、轨道下平板32、挂耳球面轨道、第一线包盒36、底板41、顶针套42和顶针组件;所述的轨道上平板31和轨道下平板32之间设置有两个挂耳球面轨道,第一线包盒36设置于轨道上平板31、轨道下平板32和挂耳球面轨道围成的腔体内,该第一线包盒36内设置有电磁线圈;轨道上平板31上部设置顶针组件,所述的底板41与舰载机5底部相连,舰载机5的舰载机起落架51穿过底板41,底板41上设置有与顶针组件配合的顶针套42。所述的顶针组件包括套筒431、顶针432、弹簧433和拉杆434,拉杆434位于套筒431内部,弹簧433套于拉杆434外部,拉杆434的一端连接顶针432,弹簧433一端作用于顶针432,另一端作用于轨道上平板31。
本实施例中舰载机5先进入升降转向平台,通过升降转向平台提升并进行方向定位,完成与球轨动车67的对接,然后将舰载机5连同承载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输送至球轨动车67上,轨道上平板31上的顶针锥度为60°,能够与舰载机5底部设置的顶针套42合配,能够准确将舰载机定位,简单实用。舰载机5利用自身的重量助力惯动下滑,当其发动机速度处于高速状态时,球轨动车67上多个顶针被同步拉动,使顶针与顶针套42脱离,球轨动车67与舰载机5脱钩,舰载机5能够顺利升空,且可通过第一线包盒36调脉冲及磁场的频率对球轨动车67进行电磁制动,能够保证球轨动车67不致落入海中。
参看图4,所述的挂耳球面轨道包括上挂耳轨道33、下挂耳轨道34和滚球35,挂耳球面轨道的上挂耳轨道33设置有凸起,下挂耳轨道34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相互配合,使上挂耳轨道33在竖直方向上不脱离下挂耳轨道34,滚球35安装于上挂耳轨道33和下挂耳轨道34之间。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利用球面轨道实现舰载机5的有轨运输及动力起飞,球面轨道滚球体积小、接点小、摩擦力小,但承载力却很大,能够减少类似C919这种大舰载机的轮胎滑跑摩擦力,舰载机5就像穿上球轨滑冰鞋一样,速度更快,大大提高了舰载机5平行起飞的速度;承载舰载机5的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使用挂耳球面轨道,上挂耳轨道33的凸起与下挂耳轨道34的凹槽相互配合,使上挂耳轨道33在竖直方向上不脱离下挂耳轨道34,航母在水面上横向波动挂耳球面轨道的设置,也不会使球轨动车发生摇晃,更不会出轨,舰载机的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参看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升降转向平台包括升降油缸11、支撑架12、回转支承、驱动电机24、圆盘转台26和旋转制动件;所述的升降油缸11托举支撑架12在竖直方向移动,支撑架12支撑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包括回转支承上轨道21和回转支承下轨道22。回转支承受驱动电机24驱动带动其上部圆盘转台26旋转。具体为驱动电机24与齿轮23相连,齿轮23与回转支承上轨道21啮合传动。回转支承上部设置圆盘转台26,圆盘转台26由回转支承带动旋转。
所述的旋转制动件用于制动回转支承,该旋转制动件包括制动油缸251、球头253、制动片254,球头253通过活塞252与制动油缸251相连,球头253外部套装制动片254,制动片254采用耐磨且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鉴于转向平台需实现舰载机5的整体旋转,所以其扭矩、惯性势必非常大,为了保证转向平台旋转的保险系数,本实施例将旋转制动件作用于回转支承上轨道21,且设置旋转制动件以圆形排列,等间隔设置12个;同时,本实施例设置制动片254与回转支承上轨道21相接触的一面为较大面积弧面,以保证制动片254与回转支承上轨道21的内圆弧面密切贴合,获得更好的制动效果。本实施例通过升降转向平台完成舰载机5与球轨动车的对接,舰载机5可以在转向平台上实现灵活、快速转向。
结合图7中的(a)和(b),考虑到如何解决航母甲板上面的重量级大舰载机的降落安全,同样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具体而言,重量级大舰载机降落惯性动力冲击力大,如何应对这种力度,是解决降落安全问题的关键。舰载机起落架51的前腿油缸应加两个轮胎,可保持舰载机降落时的平衡及稳定性。此外,本实施例在航母甲板上设置有降落甲板球面轨道71,该降落甲板球面轨道71的下轨道与甲板73平齐,降落甲板球面轨道71的两球面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线包盒72;且降落甲板球面轨道71的上托板上设置有一燕尾槽,舰载机5底部设置有一挂钩,舰载机5降落在上托板上时,挂钩能勾住该燕尾槽。本实施例使用球面轨道,并在甲板上设置无障碍舰载机上托板,上托板下端设置的第二线包盒72,通过调脉冲及磁场的频率对上托板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制动,舰载机底部设置有一挂钩,舰载机降落在上托板上时,挂钩能勾住该燕尾槽的中心,使得舰载机降落更安全。
值得说明的是,国产航母是一个定型产品,时代在进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走强军路,对国产航母必须调结构促发展,优化航母甲板空间。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用常规动力型国产航母即可,歼20,空警500可用自身动力起飞,沿弧线起飞,如此更节省能耗。本实施例所使用的球面轨道和挂耳球面轨道科技具有原始创新,能量大,价值高,为国产航母装备配套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期待能够早日获得实现。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民航领域,如北京四大机场,C919大舰载机重量超400吨,球面轨道滚球体积小、接点、摩擦力小,承载力大,滚球的中心线于地表线为零,减去C919大舰载机轮胎滑跑摩擦力,就像穿上球轨滑冰鞋一样,速度更快,大大提高了C919大舰载机平行起飞的速度,相应缩短地面跑道,节省用地,中国的电磁弹射科技创新军民融合,更省钱。发明人希望其所追求的科技强军能够早日实现,其所设计的球面轨道科技能为国争光。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调试平台(65)和球轨动车(67),所述的底座和调试平台(65)均成圆弧形设计,调试平台(65)设置于底座上,底座设置有底座球面轨道(64),调试平台(65)能沿底座球面轨道(64)滑动;且所述的调试平台(65)上表面也铺设有动车球面轨道(671),球轨动车(67)沿该动车球面轨道(671)滑动,所述的球轨动车(67)用于承载舰载机(5);
底座、调试平台(65)均设置于甲板(73)下部,所述的底座包括地基(61)、上底座(62)和下底座(63),下底座(63)设置于地基(61)上,底座球面轨道(64)设置于上底座(62)和下底座(63)之间,上底座(62)与调试平台(65)相连;调试平台(65)的一侧设置有支腿调试油缸(66),该支腿调试油缸(66)驱动调试平台(65)沿底座球面轨道(64)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舰载机(5)的下方设置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该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承载舰载机(5),且能够将舰载机(5)定位在球轨动车(67)上不发生移动;所述的调试平台(65)一侧设置有升降转向平台,升降转向平台承载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完成与球轨动车(67)的对接,然后将舰载机(5)连同承载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输送至球轨动车(6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飞球轨动车挂耳轨道包括轨道上平板(31)、轨道下平板(32)、挂耳球面轨道、第一线包盒(36)、底板(41)、顶针套(42)和顶针组件;所述的轨道上平板(31)和轨道下平板(32)之间设置有两个挂耳球面轨道,第一线包盒(36)设置于轨道上平板(31)、轨道下平板(32)和挂耳球面轨道围成的腔体内;轨道上平板(31)上部设置顶针组件,所述的底板(41)与舰载机(5)底部相连,舰载机(5)的舰载机起落架(51)穿过底板(41),底板(41)上设置有与顶针组件配合的顶针套(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组件包括套筒(431)、顶针(432)、弹簧(433)和拉杆(434),拉杆(434)位于套筒(431)内部,弹簧(433)套于拉杆(434)外部,拉杆(434)的一端连接顶针(432),弹簧(433)一端作用于顶针(432),另一端作用于轨道上平板(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耳球面轨道包括上挂耳轨道(33)、下挂耳轨道(34)和滚球(35),挂耳球面轨道的上挂耳轨道(33)设置有凸起,下挂耳轨道(34)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相互配合,使上挂耳轨道(33)在竖直方向上不脱离下挂耳轨道(34),滚球(35)安装于上挂耳轨道(33)和下挂耳轨道(3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转向平台包括升降油缸(11)、支撑架(12)、回转支承、驱动电机(24)、圆盘转台(26)和旋转制动件;所述的升降油缸(11)托举支撑架(12)在竖直方向移动,支撑架(12)支撑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受驱动电机(24)驱动带动其上部圆盘转台(26)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制动件作用于回转支承上轨道(21),该旋转制动件以圆形排列,等间隔设置有4~12个;旋转制动件包括制动油缸(251)、球头(253)、制动片(254),球头(253)通过活塞(252)与制动油缸(251)相连,球头(253)外部套装制动片(254),制动片(254)与回转支承上轨道(21)的内圆弧面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航母甲板上设置有降落甲板球面轨道(71),该降落甲板球面轨道(71)的下轨道与甲板(73)平齐,降落甲板球面轨道(71)的两球面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线包盒(72);且降落甲板球面轨道(71)的上托板上设置有一燕尾槽,舰载机(5)底部设置有一挂钩,舰载机(5)降落在上托板上时,挂钩能勾住该燕尾槽。
CN201711064051.0A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 Active CN107640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4051.0A CN107640332B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4051.0A CN107640332B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0332A CN107640332A (zh) 2018-01-30
CN107640332B true CN107640332B (zh) 2020-05-08

Family

ID=61125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4051.0A Active CN107640332B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403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57659B1 (ko) * 2021-07-02 2022-10-24 이창건 수직이착륙장치를 갖는 잠수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103333A (en) * 1911-02-09 1911-11-30 Murray Fraser Sueter Improvements in Devices for Launching or Starting Aeroplanes.
US3989206A (en) * 1975-08-28 1976-11-0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Rotating launch device for a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CN104929056A (zh) * 2015-06-25 2015-09-23 陈君恒 一种球面轨道液压传动与控制架桥机、架桥系统及架桥方法
CN105946868A (zh) * 2016-05-17 2016-09-21 陈君恒 一种城市球面轨道交通网络电动公交车及数控运行系统
CN205801540U (zh) * 2016-05-20 2016-12-14 赖萍生 航空母舰舰载机势能弹射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8432A (zh) * 2011-09-07 2012-02-22 刘建平 一种飞机辅助起飞系统
CN102826231B (zh) * 2012-08-31 2015-03-18 赵天烁 一种舰载机斜坡下滑起飞平台及应用航母和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103333A (en) * 1911-02-09 1911-11-30 Murray Fraser Sueter Improvements in Devices for Launching or Starting Aeroplanes.
US3989206A (en) * 1975-08-28 1976-11-0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Rotating launch device for a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CN104929056A (zh) * 2015-06-25 2015-09-23 陈君恒 一种球面轨道液压传动与控制架桥机、架桥系统及架桥方法
CN105946868A (zh) * 2016-05-17 2016-09-21 陈君恒 一种城市球面轨道交通网络电动公交车及数控运行系统
CN205801540U (zh) * 2016-05-20 2016-12-14 赖萍生 航空母舰舰载机势能弹射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0332A (zh) 201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3220B (zh) 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降系统及其起降方法
CN102358430B (zh) 舰载机捕捉拦阻装置
DE102008023698B4 (de) Bodengebundene Vorrichtung für den Start-, Lande- und Rollvorgang von Flugzeugen
CN202345921U (zh) 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降系统
CN105035345B (zh) 拉拽飞机的方法
CN102826233B (zh) 组合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
CN106467163B (zh) 一种速控机翼的方法与装置
CN101348166A (zh) 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方法及其装置
CN107640332B (zh) 一种球面挂耳轨道电磁弹射数控运行系统
CN103112591B (zh) 一种多用途气动式弹射空降飞行训练器
CN111470015A (zh) 一种升降甲板式航空母舰
CN101519124A (zh) 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及起飞方法
CN104015934B (zh) 替代起落架的陆基轨道弹射机车放飞飞机的航空场站
CN201737161U (zh) 航空母舰舰载飞机起飞助跑装置
CN202807093U (zh) 橇、轮复合式中小型无人机起落架系统
CN110615114A (zh) 飞机辅助起落方法及装置
CN106697319A (zh) 一种飞机起飞用牵引装置
CN201385785Y (zh) 航母舰载机起飞装置
CN203976170U (zh) 循环升降机
CN109159907B (zh) 履带式起降装置
CN103646602B (zh) 一种舰载机起降模拟训练平台
RU2684546C2 (ru) Платформа для взлёта и посадки самолёта, самодвижущаяся по рельсам
CN102444500A (zh) 超高音速加速器发动机及运用方法
CN102910296A (zh) 气动式多用途航母舰载机陆基弹射起飞训练装置
CN108163181A (zh) 飞艇吊舱、飞艇及飞艇吊舱的回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