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4401A - 用于调谐串扰和回波损耗的插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谐串扰和回波损耗的插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4401A
CN107634401A CN201710566182.2A CN201710566182A CN107634401A CN 107634401 A CN107634401 A CN 107634401A CN 201710566182 A CN201710566182 A CN 201710566182A CN 107634401 A CN107634401 A CN 107634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outside terminal
crosstalk
circuit network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661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4401B (zh
Inventor
P.维特曼-托德
J.S.波特曼
W.F.温斯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luk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luk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luke Corp filed Critical Fluk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34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4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4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4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6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5K1/023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using auxiliary mounted passive compon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 H05K1/0233Filters, inductors or a magnetic substan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3Strip line filters
    • H01P1/20327Electromagnetic interstage coupling
    • H01P1/20354Non-comb or non-interdigital filters
    • H01P1/20363Linear reson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3Strip line filters
    • H01P1/2039Galvanic coupling between Input/Outp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64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adding capacitive elements
    • H01R13/6466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adding capacitive elements on substrate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15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3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means for compensation of los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38Impedance-ma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6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5K1/0228Compensation of cross-talk by a mutually correlated lay-out of printed circuit trace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cross-talk in mounted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6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5K1/023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using auxiliary mounted passive compon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 H05K1/0231Capacitors or dielectric subs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4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network, e.g. LAN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H01R24/64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for high frequency, e.g. RJ 45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15Non-printed capaci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3Non-printed induc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 Printing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题为:“用于调谐串扰和回波损耗的插头连接器”。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调谐串扰和回波损耗的方法和装置。在该方法和装置中,滤波器调谐由第一外部端子和第二外部端子引起的回波损耗以补偿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的尺寸以及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之间的接近度引起的电容性负载。该滤波器从对第一传输线网络和第二传输线网络之间的串扰的幅度和相位的调谐中去耦回波损耗的调谐,使得以对串扰的最小影响来调谐回波损耗。

Description

用于调谐串扰和回波损耗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调谐串扰和回波损耗的插头连接器。
相关领域的说明
穿过通信介质的信号经常受到来自靠近该信号的通信介质的穿过另一个通信介质的另一个信号的电磁干扰。该电磁干扰引起信号中的串扰。该信号也可能经历由通信介质中的阻抗失配引起的功率损耗(称为回波损耗)。该回波损耗与阻抗失配成比例。例如,在从电源到负载的传输介质上存在相对较大程度的阻抗失配的情况下,信号的反射功率相对于信号的入射功率较大。相反,当阻抗失配的程度相对较小时,信号的反射功率相对于它的入射功率也较小。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一端处的多个外部端子以及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二端处的多个内部端子。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耦接到所述多个外部端子的第一外部端子和第二外部端子的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在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电容器的第一侧之间耦接的第一电感器,以及在所述第二外部端子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二侧之间耦接的第二电感器。所述滤波器有效地调谐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引起的回波损耗,并且有助于补偿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近度引起的电容性负载。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传输线网络,该第一传输线网络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在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一侧和第一内部端子之间耦接,并且所述第二传输线在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二侧和第二内部端子之间耦接。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中的每个都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并处于第二传输线网络的距离内,以将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之间的串扰幅度调谐到所期望的串扰幅度范围。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都在它们长度的相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的距离内,以将串扰的相位调谐到所期望的串扰相位限度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包括第三传输线和第四传输线,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线在所述第三传输线的第一距离内在所述第一传输线长度的相应第一部分上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二传输线在所述第四传输线的第二距离内在所述第二传输线长度的相应的第二部分上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由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调谐的串扰的幅度与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与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的距离成比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在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的长度的所述相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后被转移离开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以停止调谐串扰的幅度和串扰的相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是离散的电感器,并且所述电容器是离散的电容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滤波器有效地从对串扰的幅度和串扰的相位的调谐中去耦回波损耗的调谐,使得以对串扰的幅度和串扰的相位的最小影响来调谐回波损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滤波器在2.5毫米(mm)的距离内耦接到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外部端子形成可操作地将所述装置连接到插座的接触块,其中所述多个内部端子可操作地将所述装置连接到电缆。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装置包括多个外部端子、多个内部端子以及耦接到所述多个外部端子的第一外部端子和第二外部端子的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在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电容器的第一侧之间耦接的第一电感器,以及在所述第二外部端子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二侧之间耦接的第二电感器。所述滤波器有效地调谐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引起的回波损耗,并且有助于补偿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近度引起的电容性负载。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方法包括通过滤波器调谐由第一外部端子和第二外部端子引起的回波损耗以补偿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的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近度引起的电容性负载。所述滤波器耦接到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所述滤波器包括在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电容器的第一侧之间耦接的第一电感器,以及在所述第二外部端子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二侧之间耦接的第二电感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使用所述滤波器从对第一传输线网络和第二传输线网络之间的串扰的幅度和相位的调谐中去耦回波损耗的调谐,使得以对所述串扰的最小影响来调谐所述回波损耗。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线在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一侧和第一内部端子之间耦接,并且所述第二传输线在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二侧和第二内部端子之间耦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具有多个外部端子的插头的透视图。
图2A示出了插头的印刷电路板布局的顶视图。
图2B示出了插头的印刷电路板布局的底视图。
图3示出在两个外部端子和传输线网络之间耦接的π型滤波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多个外部端子104的插头100的透视图。多个外部端子104(本文特别地称为外部端子104)可操作地与插头100所连接的另一个设备(诸如插座(未示出))的对应的多个端子接触。每个外部端子均包括如图1所示的叶片105。外部端子104还可以包括导电槽和熔合合金(未示出)。所述熔合合金可用来将叶片105电耦接到所述导电槽。所述熔合合金的示例包括焊料。多个外部端子104形成用来将插头100电耦接到其它装置的插座的接触块。电耦接插头100和插座使得能够通过多个外部端子104进行信号传输。
实际上,有利的是,多个外部端子104可耐久地构造用于耐受和抵抗由使用期间多次将插头100去耦和重新耦接到插座导致的磨损和衰减。因此,多个外部端子104可具有相当大的尺寸轮廓以便承受由重复使用导致的磨损。例如,外部端子104可由导电材料诸如铜制成。外部端子104可以例如是形成为靴子轮廓的铜片。
多个外部端子104的尺寸和接近度在各对外部端子104(诸如相邻的外部端子104对)之间产生电容性负载。这样,外部端子104对的每个外部端子104均被用作所述电容性负载的导电板。外部端子104对之间的间隔用作所述电容性负载的绝缘电介质。所述电容性负载影响穿过外部端子104对中任一个的信号。外部端子104对(并且更通常信号的传输路径)上的电容性负载的存在在信号路径中引起回波损耗。如本文所述,所导致的回波损耗被调谐和减轻。
图2A和2B分别示出了插头100的印刷电路板布局的顶视图和底视图。插头100包括印刷电路板102、多个槽107a-h(本文特别地称为槽107)以及多个内部端子106。多个槽107a-h中的每个槽107均是多个外部端子104a-h的对应的外部端子104的一部分。如本文参考图1所述,叶片105可焊接到槽107上。叶片105、槽107和焊料(未示出)一起形成外部端子104。多个外部端子104a-h形成可操作地将插头100连接到插座的接触块。多个内部端子106可以可操作地将插头100连接到电缆。
图2A和2B中示出了多个外部端子104,包括八个外部端子104a-h(本文称为第一外部端子104a、第二外部端子104b等)。印刷电路板包括多个滤波器108a-c(本文称为第一滤波器108a、第二滤波器108b和第三滤波器108c)和多个传输线网络110-116(本文称为第一传输线网络110、第二传输线网络112、第三传输线网络114以及第四传输线网络116)。
第一传输线网络110包含第一部分110a(图2B)和第二部分110b(图2A)。类似地,第二传输线网络112包含第一部分112a(图2A)和第二部分112b(图2B)。第一传输线网络110的第一部分110a和第二部分110b通过一对垂直互连通路(通道)118a、118b彼此电耦接。外,第二传输线网络112的第一部分112a和第二部分112b通过另一对通道120a、120b彼此电耦接。如本文所用的电耦接元件旨在表示连接元件使得电流可以从一个元件流动到另一个元件。
如图2B所示,第一滤波器108a在第一外部端子104a和第二外部端子104b与第一传输线网络110的第一部分110a之间耦接。在图2A中,第一传输线网络110的第二部分110b耦接到一对内部端子106。
如图2A所示,第二滤波器108b在第四外部端子104d和第五外部端子104e与第三传输线网络114的第一侧之间耦接。第三传输线网络114的第二侧耦接到一对内部端子106。
第二传输线网络112的第一部分112a在一侧耦接到第三端子104c和第六端子104f。通道120a、120b将第二传输线网络112的第一部分112a和第二部分112b彼此电耦接。第二传输线网络112的第二部分112b的另一侧耦接到一对内部端子106。内部端子106可耦接到电缆。
如图2B所示,第三滤波器108c在第七外部端子104g和第八外部端子104h与第四传输线网络116的第一侧之间耦接。第四传输线网络116的第二侧耦接到一对内部端子106。
每对外部端子104(诸如第一外部端子104a和第二外部端子104b、第三外部端子104c和第六外部端子104f、第四外部端子104d和第五外部端子104e以及第七外部端子104g和第八外部端子104h)均可以用于差分传输信号。在差分信号中,第一传输介质(例如,电线或传输线)承载信号,而第二传输介质(例如,另一个电线或传输线)承载与由所述第一端子传输介质承载的信号相位相抵消的互补信号。该抵消可以是半周期长度(或180°)。例如,穿过该对的所述第二端子的信号可能相对于穿过所述第一端子的信号被延迟半个周期长度。
运行中的第三外部端子104c和第六外部端子104f可承载差分信号。此外,第四外部端子104d和第五外部端子104e也可承载差分信号。第三外部端子104c和第六外部端子104f被称为“分离端子”或“分离对”。这是因为它们承载差分信号但它们彼此不相邻(即,它们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居间外部端子)。相反,第四外部端子104d和第五外部端子104e由于相邻而不是“分离端子”或“分离对”。
随着端子对之间的距离变小,由该端子对引起的电容性负载也变小,并且反之亦然。第三外部端子104c和第六外部端子104f之间的距离增加导致第三外部端子104c和第六外部端子104f之间的电容更低。因此,影响由第三外部端子104c和第六外部端子104f承载的差分信号的回波损耗不如由其它端子对(诸如在空间上彼此更靠近的第一端子104a和第二端子104b)经历的回波损耗显著。因此,滤波器不用于调谐影响由第三外部端子104c和第六外部端子104f承载的差分信号的回波损耗。然而,由第一外部端子104a和第二外部端子104b、第四外部端子104d和第五外部端子104e以及第七外部端子104g和第八外部端子104h承载的信号分别由第一滤波器108a、第二滤波器108b和第三滤波器108c来调谐回波损耗。
第一滤波器108a、第二滤波器108b和第三滤波器108c可以是π型滤波器,如参考图3所述每个滤波器包括两个电感器和一个电容器。
图3示出在两个外部端子104和传输线网络121之间耦接的π型滤波器的示意图。传输线网络121被示为包括第一传输线121a和第二传输线121b。传输线网络121可以是参考图2A和2B所述的传输线网络110-116中的任一个。此外,两个外部端子114可以是外部端子对104a,b、104d,e、和104g,h中的任何一对。
π型滤波器122包括第一电感器124、第二电感器126和电容器128。第一电感器124在一个外部端子104和第一传输线121a之间耦接,使得第一电感器124的第一侧(或端子)耦接到一个外部端子104,并且第一电感器124的第二侧耦接到第一传输线121a。第二电感器124在另一个端子104和第二传输线121b之间耦接。所述电容器在第一传输线121a和第二传输线121b之间耦接。
如本文所述,由外部端子对104的接近度和尺寸引起的电容性负载影响穿过外部端子对104的差分信号。所述电容性负载在传输路径中引入回波损耗。π型滤波器122将回波损耗调谐到所期望的回波损耗范围内。例如,π型滤波器122可以将回波损耗调谐到工业标准可接受的范围内,诸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ISO/IEC)类别8的标准。π型滤波器122的电感器124、126和电容器128可以优选为离散元件,而不是具有分别用于建模电感器的电感特性和电容器的电容特性的传输线。
使用离散组件有利地导致印刷电路板102的尺寸减小,因为离散组件具有更小的占有面积并且在印刷电路板102上占据比基于传输线的组件模型更小的面积。在一些情况下,插头100可以试图是相对紧凑的并具有相对小的尺寸或占有面积。插头100的尺寸限制可限制印刷电路板102上可用于传输线的面积。在尺寸限制下,印刷电路板102上可能不存在足够大的面积来装配用于建模过滤器组件的传输线。
此外,在测试和配置滤波器的响应的测试环境或实验室环境中,使用离散组件允许交换电感器124、126和电容器128以实现滤波器响应,而不需要重新配置印刷电路板102或其传输线。
π型滤波器122可以有利地放置在外部端子对104的最小距离内。例如,电感器124、126的端子可最远距离外部端子104的导电槽2.5毫米(mm)。如果在2Ghz信号频率下对回波损耗施加14dB限度,则所述最远距离可能为1mm。
由于外部端子104对和π型滤波器122之间的路径长度降低了回波损耗调谐的性能,因此此类放置改进了随着传播延迟的回波损耗调谐。
在更低的频率范围内(例如低于944兆赫兹(MHz)),电感器124、126补偿由外部端子对104引起的电容性负载。这导致将回波损耗降低到可接受的回波损耗范围。π型滤波器122的电容器128和电感器124、126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在低于1800MHz范围的频率范围内引入零点,从而允许插头100满足14分贝(dB)的高频率限度。此外,在宽带应用(1-2千兆赫(GHz))中,使用π型滤波器122将回波损耗调谐到横跨宽带频率范围的回波损耗范围内。
如本文所述,由于外部端子104的尺寸轮廓,回波损耗可能是显著的并且相对较大。此外,在更高的信号频率(例如,2GHz附近的信号频率)下,回波损耗加剧并变得更加显著。此外,由于回波损耗的存在,插头可能无法满足回波损耗电缆布线要求(诸如ISO/IEC类别8标准的要求)。使用π型滤波器122将回波损耗调谐到所期望的范围(例如,符合标准的范围,诸如ISO/IEC类别8标准)。当使用离散组件实施时,π型滤波器122调谐回波损耗同时仅利用小的占有面积。
在不利用π型滤波器122的常规插头中,调谐回波损耗负面地影响串扰。例如,调谐承载差分传输信号的一对外部端子104的回波损耗将在信号中引入串扰。然而,π型滤波器122很大程度上从串扰感应中去耦回波损耗调谐。在调谐回波损耗同时,π型滤波器122不在差分信号中导致相当大的串扰感应。π型滤波器122调谐回波损耗,同时仅引起相对少量的串扰或可忽略的串扰。使用π型滤波器122很大程度上从串扰调谐中去耦回波损耗调谐,使得回波损耗调谐对串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回波损耗可独立地(或基本上独立地)调谐而不影响串扰,并且反之亦然。
在常规技术中,回波损耗调谐和串扰调谐是彼此相关的。调谐一种类型的干扰不利地影响其它类型的干扰。例如,在常规技术中,调谐回波损耗影响串扰并导致引起串扰。所引起的串扰将需要被调谐,这继而将引起回波损耗。因此,在常规技术中,通常遵循循环方法,由此调谐第一类型的干扰影响第二类型的干扰,这继而将需要它自身的进一步调谐。
使用π型滤波器122的优点在于串扰调谐和回波损耗调谐变得去耦。串扰和回波损耗可独立地(或基本上独立地)被调谐。
为此,可能需要在差分传输信号中引起串扰。串扰的相位和幅度都可被调谐到串扰相位和幅度的相应范围内。可能需要插头100引起具有在相应的串扰相位和幅度的期望范围内的相位和幅度的串扰。如本文所述,插头100可与使用多个外部端子104作为接触块的插座配合。某些互操作性规范(诸如ISO/IEC技术报告11801-99-1 (ISO/IEC TR 11801-99-1))对符合的插头和插座的回波损耗和串扰性能提出了要求。为了符合互操作性规范,插头100可能需要引起具有一定相位和幅度或其范围的串扰。相反,插座可能需要补偿由插头引起的串扰。
现在参考图2A和2B,描述了在调谐串扰的幅度和相位中传输线网络112、114的使用。运行中的第三外部端子104c和第六外部端子104f承载差分信号。此外,第四外部端子104d和第五外部端子104e也承载差分信号。
可以在穿过第四外部端子104d和第五外部端子104e(和第三传输线网络114)的差分信号中引起具有一定幅度的串扰。为了增加串扰幅度,第二传输线网络112的第一部分112a在第三传输线网络114的距离内在印刷电路板102上延伸。串扰幅度和距离之间成反比的关系。第二传输线网络112和第三传输线网络114之间的距离越短,在第三传输线网络114中引起的串扰幅度将越大。
如图2A所示,第二传输线网络112的第一部分112a的两条传输线是分开的并围绕第三传输线网络114的它们相应对应部分第二传输线网络112的长度130。此后,到达通道120a、120b,并且第二传输线网络112的第二部分112b穿过印刷电路板102的底侧上的路径。第三传输线网络114保持在印刷电路板102的相对侧(顶侧)上。同时在印刷电路板102的相对侧,引起最小的串扰或没有引起串扰。一旦完成了串扰调谐,则第二传输线网络112和第三传输线网络114被转移离开彼此。此后,第二传输线网络112和第三传输线网络114不在彼此的接近度内以便调谐串扰。在传输线网络112、114的长度130上的第二传输线网络112和第三传输线网络114的相应传输线之间的接近度调谐串扰的幅度。
引起的串扰的相位与长度130成比例,在该长度130上第二传输线网络112和第三传输线网络114在彼此的接近度内。第二传输线网络112和第三传输线网络114在彼此的接近度内延伸越长,串扰的相位将越大。如图所示,第二传输线网络112和第三传输线网络114在彼此的接近度内延伸传输线网络112、114的长度130以引起具有期望的相位的串扰。
插头100可任选地包括多个终端元件132a-d(本文中特别地称为终端元件132)。多个终端元件132a-d包括第一终端元件132a、第二终端元件132b、第三终端元件132c以及第四终端元件132d。
多个终端元件132a-d中的每个终端元件132均包括相应的焊盘134、136对。多个终端元件132a-d中的每个终端元件132均耦接到多个传输线网络110-116的相应的传输线网络。
每个终端元件132均可用于测量测试环境或实验室环境中的回波损耗性能。使用终端元件132执行回波损耗测量比使用其它技术执行回波损耗测量更准确。例如,如果没有终端元件132,那么执行回波损耗测量将需要将插头的内部端子104耦接到修剪的电缆并且测量电缆的修剪端部处的回波损耗。然而,此类测量可能不能准确地传达插头200的回波损耗性能,因为它包括由电缆以及插头200引起的回波损耗。
例如,为了使用第一终端元件132a在第一传输线网络110承载的差分信号上执行回波损耗测量,可将电阻器(如50欧姆(Ω)电阻器(未示出))的第一侧焊接到第一焊盘134a。第二焊盘136a可接地。所述电阻器的第二侧可耦接到测量设备以测量第一传输线网络110承载的差分信号中的回波损耗。
可组合以上所述的各种实施方案来提供另外的实施方案。[注意:重要内容不能由外国专利、外国专利申请或非专利出版物以引用方式并入;然而,美国专利商标局应当允许将不适当地并入的主题通过修改明确地添加到说明书中,而不影响申请日期。以引用方式并入ADS的能力是未经测试的。我们强烈建议您在句段中的适当位置处明确地列出您希望以引用方式并入的那些参考内容。]
鉴于上文的详细说明,可以对这些实施方案做出这些和其它改变。一般来说,在随后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解释成将权利要求限制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披露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而应解释成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以及这类权利要求赋予的等效物的全部范围。因此,权利要求并不受本公开内容所限定。

Claims (19)

1.一种装置,包括:
印刷电路板;
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一端处的多个外部端子;和
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二端处的多个内部端子,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耦接到所述多个外部端子的第一外部端子和第二外部端子的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在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电容器的第一侧之间耦接的第一电感器以及在所述第二外部端子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二侧之间耦接的第二电感器,所述滤波器有效地调谐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引起的回波损耗并且有助于补偿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的尺寸以及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之间的接近度引起的电容性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第一传输线网络,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在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一侧和第一内部端子之间耦接,并且所述第二传输线在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二侧和第二内部端子之间耦接,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中的每个传输线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并处于第二传输线网络的距离内以将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之间的串扰幅度调谐到所期望的串扰幅度范围,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在它们长度的相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的距离内以将所述串扰相位调谐到所期望的串扰相位限度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包括第三传输线和第四传输线;
所述第一传输线在所述第三传输线的第一距离内在所述第一传输线长度的相应第一部分上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延伸;并且
所述第二传输线在所述第四传输线的第二距离内在所述第二传输线长度的相应第二部分上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由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调谐的串扰的幅度和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与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的距离成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在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的长度的所述相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后被转移离开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以停止调谐所述串扰的幅度和所述串扰的相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和所述第二电感器是离散的电感器,并且所述电容器是离散的电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滤波器有效地从对所述串扰的幅度和所述串扰的相位的调谐中去耦所述回波损耗的调谐,使得以对所述串扰的幅度和所述串扰的相位的最小影响来调谐所述回波损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滤波器在2.5毫米(mm)的距离内耦接到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外部端子形成可操作地将所述装置连接到插座的接触块,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内部端子可操作地将所述装置连接到电缆。
10.一种装置,包括:
多个外部端子;
多个内部端子;和
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耦接到所述多个外部端子的第一外部端子和第二外部端子,所述滤波器包括在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电容器的第一侧之间耦接的第一电感器以及在所述第二外部端子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二侧之间耦接的第二电感器,所述滤波器有效地调谐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引起的回波损耗并且有助于补偿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的尺寸以及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之间的接近度引起的电容性负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传输线网络,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在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一侧和第一内部端子之间耦接,并且所述第二传输线在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二侧和第二内部端子之间耦接,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中的每个传输线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并处于第二传输线网络的距离内以将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之间的串扰幅度调谐到所期望的串扰幅度范围,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在它们长度的所述相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的距离内以将所述串扰相位调谐到所期望的串扰相位限度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由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调谐的串扰的幅度和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与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的距离成比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和所述第二电感器是离散的电感器,并且所述电容器是离散的电容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滤波器有效地从对所述串扰的幅度和所述串扰的相位的调谐中去耦所述回波损耗的调谐,使得以对所述串扰的幅度和所述串扰的相位的最小影响来调谐所述回波损耗。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滤波器在2.5毫米(mm)的距离内耦接到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
16. 一种方法,包括:
通过滤波器调谐由第一外部端子和第二外部端子引起的回波损耗以补偿由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的尺寸以及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之间的接近度引起的电容性负载,所述滤波器耦接到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外部端子,所述滤波器包括在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和电容器的第一侧之间耦接的第一电感器以及在所述第二外部端子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二侧之间耦接的第二电感器;以及
使用所述滤波器从对第一传输线网络和第二传输线网络之间的串扰的幅度和相位的调谐中去耦所述回波损耗的调谐,使得以对所述串扰的最小影响来调谐所述回波损耗,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包括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在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一侧和第一内部端子之间耦接,并且所述第二传输线在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二侧和第二内部端子之间耦接。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将在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中引起的串扰的幅度调谐到所期望的串扰幅度范围,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中的每个传输线在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的距离内以将所述串扰的幅度调谐到所期望的串扰幅度范围;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传输线网络将在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中引起的串扰的相位调谐到所期望的串扰相位限度内,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在它们长度的相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的距离内以将所述串扰相位调谐到所期望的串扰相位限度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传输线网络包括第三传输线和第四传输线;
所述第一传输线在所述第三传输线的第一距离内在所述第一传输线长度的相应第一部分上延伸;并且
所述第二传输线在所述第四传输线的第二距离内在所述第二传输线长度的相应第二部分上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和所述第二电感器是离散的电感器,并且所述电容器是离散的电容器。
CN201710566182.2A 2016-07-12 2017-07-12 用于调谐串扰和回波损耗的插头连接器 Active CN107634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07840 2016-07-12
US15/207,840 US9907159B2 (en) 2016-07-12 2016-07-12 Plug connector for tuning crosstalk and return los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4401A true CN107634401A (zh) 2018-01-26
CN107634401B CN107634401B (zh) 2021-04-27

Family

ID=59325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6182.2A Active CN107634401B (zh) 2016-07-12 2017-07-12 用于调谐串扰和回波损耗的插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07159B2 (zh)
EP (1) EP3270457B1 (zh)
JP (1) JP2018011055A (zh)
CN (1) CN10763440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5770A (zh) * 2017-11-10 2018-05-0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扁平排线和显示面板
CN110600955A (zh) * 2018-06-11 2019-12-20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滤波功能的传输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0842B1 (ko) * 1999-03-26 2007-05-25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비디오 코딩 방법 및 대응 비디오 코더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250A (zh) * 2004-09-07 2006-03-15 Tdk株式会社 信号传输电路、电子设备、电缆及连接器
US20120190240A1 (en) * 2008-08-20 2012-07-26 Panduit Corp. High-Speed Connector with Multi-Stage Compensation
CN103380576A (zh) * 2010-11-08 2013-10-30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调谐通信设备中的天线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342610A1 (en) * 2013-05-14 2014-11-20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Communications jacks hav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with common mode crosstalk compensation
US20160079710A1 (en) * 2013-01-23 2016-03-17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including transmission lines having impedance discontinuities that improve return loss and/or insertion loss performance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5680127A (zh) * 2016-04-27 2016-06-15 上海海事大学 基于信号干扰理论的差分带通滤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8537A (ja) * 1995-10-02 1997-04-0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源ユニット構造
DE29819314U1 (de) * 1998-10-29 2000-03-02 Molex Inc Buchsenartiger Steckverbinder mit Filtereinrichtung
US7317318B2 (en) 2004-04-27 2008-01-08 Fluke Corporation FEXT cancellation of mated RJ45 interconnect
ES2302607B1 (es) * 2006-03-23 2009-05-20 Diseño De Sistemas En Silicio S.A.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ones a traves de la red electrica con salida auxiliar de potencia filtrada.
US20110287663A1 (en) * 2010-05-21 2011-11-24 Gailus Mark W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orporating circuit elements
JP6075834B2 (ja) * 2012-08-16 2017-0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回路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250A (zh) * 2004-09-07 2006-03-15 Tdk株式会社 信号传输电路、电子设备、电缆及连接器
US20120190240A1 (en) * 2008-08-20 2012-07-26 Panduit Corp. High-Speed Connector with Multi-Stage Compensation
CN103380576A (zh) * 2010-11-08 2013-10-30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调谐通信设备中的天线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079710A1 (en) * 2013-01-23 2016-03-17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including transmission lines having impedance discontinuities that improve return loss and/or insertion loss performance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40342610A1 (en) * 2013-05-14 2014-11-20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Communications jacks hav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with common mode crosstalk compensation
CN105680127A (zh) * 2016-04-27 2016-06-15 上海海事大学 基于信号干扰理论的差分带通滤波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5770A (zh) * 2017-11-10 2018-05-0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扁平排线和显示面板
WO2019091027A1 (zh) * 2017-11-10 2019-05-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扁平排线和显示面板
US11488743B2 (en) 2017-11-10 2022-11-01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Flexible flat cable and display panel
CN110600955A (zh) * 2018-06-11 2019-12-20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滤波功能的传输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20539A1 (en) 2018-01-18
US9907159B2 (en) 2018-02-27
CN107634401B (zh) 2021-04-27
EP3270457A1 (en) 2018-01-17
EP3270457B1 (en) 2021-05-05
JP2018011055A (ja) 2018-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9569B2 (en)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including transmission lines having impedance discontinuities that improve return loss and/or insertion loss performance and related methods
RU2620256C2 (ru)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й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ый разъём
Tseng et al. Design of miniaturized common-mode filter by multilayer 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CN108886190B (zh) 用于rf信号的滤波器和用于测量无源互调pim的测试台
US10270210B2 (en)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including transmission lines having impedance discontinuities that improve return loss and/or insertion loss performance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7634401A (zh) 用于调谐串扰和回波损耗的插头连接器
CN105548771A (zh) Ltcc滤波器测试板以及测试夹具
CN103249245A (zh) 高频信号线路及包括该高频信号线路的电子设备
US20210391670A1 (en)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Jack
CN107315098A (zh) 微波共面测试探针及其制作方法
PL205021B1 (pl) Sposób wysokoczęstotliwościowego strojenia złącza wtykowego
CN206076497U (zh) 同极化微带双工天线阵列
KR20100001970A (ko) 유전체 도파관 필터
US89222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ble emulation
US9899781B2 (en)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jack
CN110095656B (zh) 探测模块及探头
CN109478747B (zh) 高速通信插座
CN108475885B (zh) 高速通信插座
US20180205187A1 (en)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jack
Štimac Design characterization of multiport electro-optical circuits for broadband voltage measurements in an electromagnetically polluted environment
Maas Coaxial resonator filters
Murphy et al. The electrical design of thick film planar filter connectors
Recht et al. UG filtering-an effective technology against IEMI and HPM
Lai A Development of a Common-Mode FilterUsing an EBG Structure in High Speed SerialLinks
Tong et al. Filtering land pattern for miniature mechanical switch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