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8693A - 对表面产生效应的装置、方法及其批量应用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表面产生效应的装置、方法及其批量应用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8693A
CN107618693A CN201610567646.7A CN201610567646A CN107618693A CN 107618693 A CN107618693 A CN 107618693A CN 201610567646 A CN201610567646 A CN 201610567646A CN 107618693 A CN107618693 A CN 107618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luencing
scheme
combined
mobile phone
ef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676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春大
戴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5676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86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8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86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包括:将对伤口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置的效应装置与对伤口进行包扎的装置(以下称为包扎装置)定位到伤口处。在这个状态下,对伤口进行清洁、处置。随后可以迅速地对伤口进行包扎。可选的,可以在将定位装置和包扎装置定位到伤口处之后或同时将外部包覆装置覆盖住整个伤口以将伤口和外界环境隔绝开。对污染物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

Description

对表面产生效应的装置、方法及其批量应用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的技术领域包括:微加工、日常用品、电子产品产生和使用、光学装置的加工组装和维护、精密仪器的加工组装和维护、医疗、交通工具维护保养、家居用品。
背景技术
在很多领域,人们需要对物体进行结合和/或对表面进行处理和/或保护。
例如在半导体或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中,涉及一系列工艺,如:光刻(photolithography)、刻蚀、镀膜、封装。其中涉及到一些表面处理和不同物体表面结合。一些操作可能需要对表面进行物理和/或化学处理或施加化学药剂,如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或对不同表面之间施加胶;另一些操作需要对一些表面进行保护。比如一些操作中需要尽量避免表面暴露在所处环境中。比如光掩膜(mask)与待曝光的晶圆(wafer)之间根据具体工艺可能要紧密贴合,比如不同材料之间的粘合(bonding)的操作。比如芯片的晶圆(wafer)或最小晶片(die)在一些工艺流程中需要与其它的一些材料相结合。在整个过程中,如果对待结合的表面洁净度要求高,则这个流程需要在洁净的环境中操作。
又例如在光学仪器的生产、组装、维修、清洁和/或保养过程中,要对光学元件如滤镜、透镜、镜头摄像仪等的腔室进行清除尘埃、油污及其它污染物,并且防止他们被灰尘,油污等污染物的污染。通常这需要在洁净的环境中操作。
又例如在人或动物在不洁净的环境中受到创伤时,可能需要对伤口施加酒精、碘伏等药剂并对伤口进行包扎。当在不洁净的环境中进行这些操作时,容易被不洁净的环境中的污染物所污染。
又例如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建筑、汽车、船舶、航空器玻璃、电子产品屏幕等需要进行贴膜保护时,可能产生贴膜下灰尘,有气泡等不理想的后果。
在上述这些结合的例子中,某些情况下,需要对物体结合进行准确的定位。
在一些结合的例子中,某些情况下,需要对将原本存在的待结合表面的保护装置进行移除。
发明内容
例如如半导体集成电路或微机电系统(MEMS)芯片的晶圆(wafer)或最小晶片(die)在一些工艺流程中需要与其它的一些材料结合,比如粘合(bonding)的操作。
在一些例子中,比如对一个微型加速度传感器的加工中,需要包括以下一些步骤:对先在基层的晶圆中加工成细微的结构。在这个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涉及到系列操作:如光刻(photolithography)、刻蚀、镀膜。
其后可能需要对其进行封装。其中可能涉及到将其表面与另外一片同种材料或不同种材料的晶圆(wafer)进行结合。然后通过物理和/或化学的方式将二者粘合(bonding)。
在这些操作中,涉及到要对晶圆表面进行物理、化学的处理,还可能涉及到将表面之间进行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结合,以及在这些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物的隔离和/或清除。
本发明涉及到对物体进行的结合的操作相应的装置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物体表面物理和/或化学处理和/或除尘、防尘、覆盖、隔离、清洁的操作、对表面已经存在的保护装置进行移除。
在其它的一些领域,存在类似的涉及物理、化学过程的问题。下面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解释。
以下是一系列方案:
1.一种辅助待结合表面结合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效应装置能够在特定状态下将被部分或全部处于待结合表面构造成空间以外的操作者和/或工具和/或机械移除,同时,可以将待结合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清洁;使得多个待结合表面之间和/或一个或多个待结合表面与该效应装置形成的空隙或缝隙足够小到在对待结合表面的特定区域进行清洁后,该空隙或缝隙以外的污染物依靠污染物在污染物所在介质中的自发运动难以接触到该区域。2.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能够在特定状态下将被部分或全部处于待结合表面构造成空间以外的操作者和/或工具和/或机械移除,同时,可以将已经存在的待结合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清洁;使得多个待结合表面之间和/或一个或多个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形成的空隙或缝隙足够小到在对待结合表面的特定区域进行清洁后,空隙或缝隙以外的污染物依靠污染物在污染物所在介质中的自发运动不能接触到该区域。3.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4.按照方案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4厘米。5.按照方案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2厘米。6.按照方案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0.5厘米。7.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表面部分或全部区域带有效应物质,用于对待结合表面进行产生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清洁、覆盖。8.按照方案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胶粘的作用。9.按照方案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胶粘作用的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10.按照方案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静电吸附的作用。11.按照方案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的材料为绒毛。12.按照方案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化学反应。13.按照方案1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化学反应的作用具体为化学反应吸附。14.按照方案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对表面施加表面覆盖的作用。15.按照方案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对表面施加表面物理处理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打磨、物理去锈。16.按照方案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对表面进行物理清洁的作用。17.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带有保护装置(7),以防止效应装置在非操作状态下被污染和/或失去效力。18.按照方案1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还带有操作装置(7a),用来辅助移除保护装置(7)。19.按照方案1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可以是透明或半透明。20.按照方案1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的数量为复数个。21.按照方案1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带有通过完全的或非完全的分割形成的多个部分。22.按照方案2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割方式为沿待结合表面法线的方向,部分地分割。23.按照方案2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割方式为沿分割线产生一系列分割的孔或槽,而使沿分割线一部分仍然保持连接。24.按照方案1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至少面向其中一个待结合表面的方向具有吸附或粘附的作用。25.按照方案1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对污染物具有清洁的作用。26.按照方案2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带有的对污染物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27.按照方案2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的材质具体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28.按照方案1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面向待结合表面的面具有吸附或粘附的作用。29.按照方案1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的材质包括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30.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比待结合表面的待结合区域的面积大。31.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突出待结合表面的待结合区域。32.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带有有助于将效应装置定位到待结合表面所在物体的特征。33.按照方案3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征通过对效应装置的边缘切割来获得。34.按照方案3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征与待结合表面一些部位或全部的轮廓相适应。35.按照方案3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征可以是凸起或凹陷的结构。36.按照方案3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征为图案,以辅助将效应装置与待结合表面定位。37.按照方案3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带有的特征可以使得效应装置与多个不同的待结合表面,如不同型号的手机和/或手机贴膜定位。38.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个型号的效应装置对不同尺寸、结构、形态的待结合表面具有一定的广泛适应性。39.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包含对待结合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第一部分(10)和用于移除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3)。40.按照方案3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部分是离型膜。41.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为片状或膜状。42.按照方案4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带有n个膜,n为大于1的整数;依次称为第2至第n膜。43.按照方案4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有的膜中的一个或多个带有折弯部(8)。44.按照方案4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膜不直接接触。45.按照方案4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膜相接触。46.按照方案4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的接触面的部分或全部相互固定结合,使得其中一个膜的运动可以带动另外的膜的运动。47.按照方案4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结合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48.按照方案45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的接触面相互不固定地结合,使得一个膜的运动不带动另外膜的运动。49.按照方案4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固定结合的方式可以是以下方式之中的一种或多种:插接、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50.按照方案4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的膜接触部分可以相互交叠。51.按照方案4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带有两个膜(23、24);其中每个膜都带有折弯部;两个膜的表面(23b、24b)通过带有胶黏剂来吸附污染物;两个膜相对的带有胶黏剂的表面(23b、24b)的一部分相互结合并延伸出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形成操作装置(4);两个膜带有胶黏剂的表面(23b、24b)的另外的部分分别与待结合表面和/或待结合表面带有的保护装置相结合。52.按照方案5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为离型膜(10)。53.按照方案4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效应装置包含第一效应膜和第二效应膜(23、24);其中两个效应膜都带有折弯部;折弯的两个膜以层叠的方式处于待结合表面之间;效应膜在未移除前覆盖待结合表面的全部部分;表面(23b和24b)对清洁和/或隔离污染物起作用的部分可以是带有粘性、静电吸附作用中的一种或多种;效应装置带有操作装置(23a和24a);通过对这两者的牵引,可以移除效应装置。54.按照方案4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效应膜与效应膜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和/或同一个效应膜因为折弯部而相互接触的不同部位之间带有限制或阻止其相互运动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55.按照方案4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效应装置的n个膜一体化成型;在操作装置(4)的端部通过折弯的方式来形成不同的层的结构。56.按照方案4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效应装置的膜以平坦的形态处于待结合表面上。57.按照方案4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进行多次的清洁。58.按照方案4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或膜状部件为厚度不均一的片状。59.按照方案4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和/或膜状的效应装置的表面分别与待结合表面相接触,对待结合表面待结合区域进行覆盖。60.按照方案4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或膜状的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离型膜材料。61.按照方案4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或膜状的效应装置可以形成卷状的结构。62.按照方案4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的厚度不超过4厘米。63.按照方案6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的厚度不超过0.2厘米。64.按照方案4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还包括折弯部(8)。65.按照方案6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包含平坦部分、折弯部(8)和操作装置(4);其中的平坦部分与折弯部(8)连接在一起;折弯部(8)与操作装置连接在一起。66.按照方案4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或膜状的效应装置的两面带有效应物质。67.按照方案4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或膜状的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是具有在外力下产生非弹性形变的材料。68.按照方案6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是含有蜡质的薄膜,如parafilm的材质。69.按照方案6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在该效应装置被移除的过程中,该效应装置沿拉伸的方向发生伸长。70.按照方案6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伸长的过程中,该效应装置沿其它的方向进行收缩。71.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为丝状或条状。72.按照方案7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状或条状的效应装置呈可以被轻易移除的结构。73.按照方案7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呈交叠或交织状。74.按照方案7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方式是单层的回型方式。75.按照方案7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方式为多层的方式。76.按照方案7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方式在每层的内部呈螺旋线状。77.按照方案7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多层中的一层之内为整体按照阿基米德曲线的方式分布。78.按照方案7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方式在多层之间具有连接。79.按照方案7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中每一层中的一部分连接与该层中以上的部分连接,另一部分连接与该层中以下的部分连接。80.按照方案7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效应装置为不带有分支的一整根或一整条效应装置。81.按照方案7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方式以螺旋线的方式分布。82.按照方案7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的表面具有对污染物具备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的吸附的功能;该功能可以是通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表面消电荷、打磨、物理去锈、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胶粘。83.按照方案7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的材料为整体上的柔性材料;所述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84.按照方案7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状或条状的效应装置的横截面整体为圆形。85.按照方案7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状或条状的效应装置的整体为具有粘性的胶状物。86.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为不规则形状。87.按照方案8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操作的过程中,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覆盖待结合表面的目标区。88.按照方案8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物的外形的轮廓和边界整体由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的边界来限定和定义。89.按照方案8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为在沿移除方向与待结合表面法线方向的切面内的截面整体上成楔形(15)。90.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外部包覆装置。91.按照方案9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表面部分或全部区域带有对污染物起吸附和/或粘附的功能。92.按照方案9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的内表面可以吸附和/或粘附污染物。93.按照方案9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带有开口。94.按照方案93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的大小可以使得效应装置刚好能够通过。95.按照方案9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包含待结合表面处于的物体的全部或部分和包覆零件。96.按照方案9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的材料包含液态材料。97.按照方案9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材料可以固化。98.按照方案9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材料可以是俗称的玻璃胶,即硅酸钠、醋酸以及有机性硅酮的混合物或聚氨酯胶。99.按照方案9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的材料还包含在液态或粘弹性材料中用于增加其整体强度的材料,如丝、线、片、条状材料,如尼龙线、棉线或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它材料。100.按照方案9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包含膜状或片状的结构,可以将物体表面包裹和/或覆盖。101.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定位装置(11),能够分别与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连接,将其定位。102.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材料为刚性。103.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材料为柔性。104.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含塑性的材料。105.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通过粘合、吸附、磁吸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结合物相结合。106.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具有将待结合表面固定在接近竖直方向的功能。107.按照方案10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带有使得待结合部件处于接近竖直方向的定位架(46)。108.按照方案10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带有使得待结合部件处于接近竖直方向的限位装置(46a)。109.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对齐辅助装置(72)。110.按照方案10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与定位装置一体化成型。111.按照方案109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上带有辅助将第一待结合表面与其余的待结合表面结合的与第一待结合表面和/或效应装置的轮廓、孔洞、圆角、起伏的形状和特征相对应的凸起的结构和特征。112.按照方案10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113.按照方案11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上带有辅助定位的线条、图案和/或标记,如与第一待结合表面的轮廓相等同的图案。114.按照方案10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具有与第一待结合表面和/或效应装置的轮廓、孔洞、圆角、起伏的形状和特征相适应的轮廓和/或特征和/或图案。115.按照方案11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对齐辅助装置可以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与第一待结合表面结合。116.按照方案10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的材料可以是硬纸板、塑料薄膜。117.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复数个。118.按照方案11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复数个定位装置可以在实施本发明的装置的同一阶段和步骤时连接到待结合表面上,也可以分别在实施本发明的装置的不同阶段和步骤时连接到待结合表面上。119.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待结合表面不同的边缘和位置。120.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121.按照方案12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的膜结构。122.按照方案12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为胶带的结构,其膜结构上带有能够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物体结合的材料。123.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124.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41)包括第一定位部件(39)和第二定位部件(40),其中,第二定位部件(40)上,带有一个平板部与跟这个平板部相连接并垂直的两个平板状的支撑部,在第一定位部件上带有旋转轴(42);第二定位部件上的两个支撑部带有孔(43);通过旋转轴42与孔43的配合,两个部件可以相对旋转;在两个定位装置的端部分别带有第一结合部(44)和第二结合部(45)。125.按照方案12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部带有粘性的表面。126.按照方案12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纸板。127.按照方案12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的结构使得对效应装置的移除可以在结合表面相互成一定角度的状态下完成;随着相应装置的移除,将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相互结合,直至效应装置移除完成,整个待结合表面的区域全部结合完毕;在这个过程中,结合物,如手机贴膜可以根据需要弯曲以适应待结合表面的结合。128.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带有一个固定架(46);在其上带有限位装置(46a或46b)。129.按照方案12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装置为复数个(46a、46b)。130.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在使用时,使待结合表面处于接近竖直的方向。131.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在使用时,使待结合表面的法线处于接近水平的方向。132.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带有遮盖装置(74),用于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气中的微粒和尘埃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待结合表面并污染该表面的情况。133.按照方案13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装置呈片状,并与定位部件中的一个相连接。134.按照方案1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外部包覆装置(22)。135.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为复数个。136.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效应装置之间的分割方式为沿待结合表面的切向方向分割。137.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效应装置之间的分割方式为沿待结合表面的切向方向以外的方向分割。138.按照方案13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彼此之间在待结合表面中,沿待结合表面法向的方向分布。139.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可以依次与目标区的部分或全部接触(23、24)。140.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之间带有交叠的区域。141.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之间的分割线并没有将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完全分割开。142.按照方案14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割线在待结合表面法线的方向没有完全将效应装置分割开。143.按照方案14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割线在待结合表面切线的方向没有完全将效应装置分割开。144.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的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145.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上各自带有操作装置(4)。146.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之间的分割线在待结合表面上的投影为曲线。147.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之间的分割线为沿手机屏幕表面对角线的方向。148.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中的部分具有折弯部,而其余的部分不带有折弯部。149.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中带有交叠区域。150.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中有一些是生产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时已经具备的,另一些是附加生产的。151.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效应装置之间可以相互结合。152.按照方案15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方式具体的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153.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中的一些或全部彼此之间保持非紧密的结合使得他们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运动。154.按照方案1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的功能不同。155.按照方案15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中各个效应装置所带有的功能针对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和组合。156.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操作装置(4)。157.按照方案15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从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中露出。158.按照方案1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向效应装置被移除时的移动方向从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中露出。159.按照方案1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向效应装置被移除时移动方向以外的方向从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中露出。160.按照方案15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不从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中露出。161.按照方案16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通过额外的工具,如镊子对操作装置和/或效应装置进行操作,将其移除。162.按照方案15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可以是工具。163.按照方案16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可以是镊子、钳子、剪刀。164.按照方案15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小于待结合表面目标区的面积。165.按照方案15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与效应装置的其余部分不是一体成型。166.按照方案16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与效应装置的其余部分单独地生产,然后通过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167.按照方案15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效应装置上带有的操作装置可以是复数个。168.按照方案15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操作装置与效应装置的其余部分一体成型。169.按照方案15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可以通过液态材料固化成型。170.按照方案15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4)与效应装置的一部分处于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的外部。171.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辅助分离装置(16);辅助分离装置凸起于效用装置。172.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待结合表面所处的物体,即结合物是刚性的。173.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待结合表面所处的物体即结合物是柔性的。174.按照方案17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合物带有提高其硬度和/或强度的附属装置,如离型膜。175.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与已经在待结合表面存在的起到覆盖和/或保护和/或清洁功能的装置结合。176.按照方案17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的方式可以是以下方式之中的一种或多种: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177.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在移除的动作下,产生可以脱离其依附表面的变形。178.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全部或部分处于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中。179.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填充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180.按照方案17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完全填充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181.按照方案17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不完全填充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182.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操作状态下,效应装置覆盖待结合表面的目标区。183.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加强装置(52)。184.按照方案18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与效应装置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185.按照方案18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可以与效应装置一体化成型。186.按照方案18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装置贯穿整个效应装置。187.按照方案18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装置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橡胶、纸。188.按照方案18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装置为片状物或条状物。189.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延伸出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190.按照方案18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带有有助于将效应装置定位到手机屏幕上的特征,如效应装置的边缘切割产生具有与手机贴膜边缘一些部位轮廓相适应的特征。191.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的装置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和/或同一个装置不同部位之间相互接触的部分带有限制或阻止其相互滑动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192.按照方案19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效应装置与效应装置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和/或同一个效应装置因为折弯部而相互接触的不同部位之间带有限制或阻止其相互滑动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193.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194.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效应物质,如化学药剂。195.按照方案19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所述化学药剂可以被释放出并对表面进行处理。196.按照方案19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物质包含但不限于:酒精、水。197.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带有加强装置。198.按照方案19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为离型膜。199.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200.按照方案19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上还带有辅助定位的图案;图案可以与待结合表面,如手机屏幕的轮廓相配合,使得可以将效应装置定位到待结合表面上。201.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Bostik牌蓝丁胶BluTack使用的材料、tesla amazing、magneticnotes静电吸附便笺纸使用的材料、热塑性橡胶材料TPR、橡胶软泥材料如barrel slime、多聚糖polysaccharide果阿胶、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丁烯-丁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共聚物SEBS、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聚氨酯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类适用于不干胶贴纸的材质的粘合剂;也可以是可以反应生成上述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物质,如DowCorning牌的Sylgard 184硅弹性体试剂套装。202.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203.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带有分离装置(50),用来将效应装置从待结合表面上分离开。204.按照方案20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还带有与分离装置相结合的牵引装置(51),用于移动分离装置。205.按照方案20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装置与分离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卡扣的方式结合在一起。206.按照方案20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装置的材料可以是金属。207.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生成所述材料的物质。208.按照方案20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的材料是聚二甲基硅氧烷。209.按照方案20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由主剂和硬化剂组合的方式来产生固态或低流动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210.按照方案20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剂和硬化剂可以采用Dow Corning牌的Sylgard 184硅弹性体试剂套装。211.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材料包括固态材料。212.按照方案21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物可以是织物,包括但不限于:棉质、化纤。213.按照方案21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表面带有能够清洁污染物的材料。214.按照方案21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清洁污染物的材料为粘合剂。215.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材料包含液态材料和/或粘弹性材料。216.按照方案21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材料可以固化。217.按照方案21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材料可以是俗称的玻璃胶,即硅酸钠、醋酸以及有机性硅酮的混合物或聚氨酯胶。218.按照方案21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的材料包含在液态或粘弹性材料中用于增加其整体强度的材料,如丝、线、片、条状材料,如尼龙线、棉线或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它材料。219.按照方案21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实际操作中,可先将可选的增加强度的材料预先放置在待结合的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然后,再将液态或粘弹性态材料注入该空间中,形成效应装置,并使之形成一个部分延伸出待结合表面所围成的空间的操作装置(4)。220.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的宽度小于与该部分结合的待结合表面的宽度。221.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所作用的待结合表面为非平面;效应装置也具有相应的非平面的结构。222.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带有折弯部,并且折弯产生的头部(29)插入到待结合表面(1)和对该待结合表面产生保护作用的装置(10)之间,并与该对所述待结合表面产生保护作用的装置(10)相结合。223.按照方案2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方式具体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224.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操作装置与效应装置的其余部分是独立生产的结构;它们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效应装置整体。225.按照方案22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包括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226.按照方案22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折弯产生的头部(29)与离型膜(10)的一端相结合,使得效应装置的操作可以同时移除离型膜。227.按照方案22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折弯产生头部(29),该头部插入到手机贴膜(1)与离型膜(10)之间,并与离型膜相结合。228.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功能为交通工具,如汽车表面的缺陷如划痕进行修补。229.按照方案22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包含对划痕进行处理的材料,如去锈、清洁、打磨的材料。230.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可以与已经在待结合表面存在的起覆盖和/或清洁和/或保护作用的装置相结合。231.按照方案23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方式具体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232.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效应装置所产生的效应为清洁。233.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包括效应辊支架(12)、与支架旋转配合的效应辊(13、14);其中效应辊具有清洁和/或施加物理或化学作用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效应辊通过转轴与效应辊支架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自由地绕旋转轴旋转。234.按照方案23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辊支架带有位于手机贴膜背向手机屏幕侧的条状部和位于与其处于不同侧面的支撑部。235.按照方案23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辊为整体上的圆柱体。236.按照方案23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辊为复数。237.按照方案23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包括效应辊支架(12)、第一效应辊(13)、第二效应辊(14)三个部分的组合;其中第一和第二效应辊具有清洁的功能和/或施加物理或化学作用的功能。238.按照方案23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辊的数量为3个。239.按照方案23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个效应辊的轴线相互平行但不处于同一个平面上;3个效应辊分别通过转轴与效应辊支架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自由地绕旋转轴旋转。240.按照方案23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辊与效应辊之间连线与跟两个效应辊任意一个相接触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非90度。241.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可以被以卷动的方式移除。242.按照方案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所作用的表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物体的表面:手机贴膜、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电脑屏幕保护层、包扎装置、皮肤、汽车表面、汽车玻璃、汽车玻璃贴膜、半导体加工材料、微机电系统加工材料。243.根据方案项1至242任意一项中所述的装置,一种辅助待结合表面结合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待结合表面互相定位并形成近配合,并将效应装置放置于该近配合所形成的空间;(2)将效应装置按该效应装置结构所限定的方式移动直至完全移除;(3)将待结合表面结合。244.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当待结合表面在本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时,在所述的步骤(1)之前还包括进行清洁的步骤。245.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当效应装置还带有保护装置(7)时,在所述的步骤(1)之前还包括将该保护装置(7)移除的步骤。246.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3、51、53、54、64、65、148、192、222中任意一个所述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具体还包含以下步骤:(201)按住待结合表面所在物体远离效应装置折弯部(8)的一端,将该端与其它待结合表面相对固定;(202)向背离该折弯部的方向拉伸操作装置(4)来移动效应装置。247.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所述的移除方式为将效应装置逐步卷动的方式。248.根据方案247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与待结合表面,如手机屏幕接触,也可以不与该待结合表面接触。249.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250.根据方案249所述的方法,在将所述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251.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233至240任意一个所述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具体还包含以下步骤:(205)按住待结合表面所在远离效应装置的一端,将该端与其余的待结合表面相对固定;(206)向待结合表面远离效应装置的一端移动效应装置。252.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的步骤(1)中,当待结合表面之间的定位不准确时,可以将已经形成近配合的待结合表面彼此分离,重新进行步骤(3),直至定位准确。253.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当效应装置为复数时,依次对每个效应装置进行步骤(2)、(3)的操作;即,依次将因为移除该效应装置而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结合。254.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01至134中任意一个所述效应装置,还包括以下步骤:(209)对于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可选的,对其进行去除;(210)将定位装置(11)与一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如手机(2)和另外的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如手机贴膜(1)分别结合;(211)将定位装置从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上移除;其中步骤(209)可以在所述步骤(1)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步骤(210)之后所述的步骤(2)之前进行;步骤(210)可以在所述步骤(1)、(2)之间进行;步骤(211)可以在所述步骤(3)之后进行。255.根据方案254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17或118所述的效应装置,当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复数时,除了在所述步骤(210)中,将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外,还可以在其余的不同的步骤中将其余的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256.根据方案254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07或108中所述的效应装置,包含以下步骤:(311)将不同待结合表面分开一个角度,并使得各个待结合表面处于大致竖直的方向放置在定位架(46)上。257.根据方案256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129所述的定位装置,限位装置为复数个,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的步骤(3)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501)在最后将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和定位装置整体向远离限位装置的方向移动至脱离第二限位装置(46b)的阻碍,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结合。258.根据方案254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13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2)、(3)之间或步骤(3)、(4)之间的以下的步骤:(312)将整个装置加装外部包覆装置对其进行包覆。259.根据方案258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13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312)之后的以下的步骤:(502)将加装的外部包覆装置去除。260.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01至134中任意一个所述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具体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2)将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如手机贴膜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和/或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效应装置与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集合体,如手机贴膜、离型膜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从另一待结合表面,如手机屏幕表面移除;(213)将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如手机贴膜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或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效应装置与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构成的集合体,如手机贴膜、效应装置与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集合体中的效应装置或效应装置与效应装置保护装置一起与该集合体中的待结合表面分离并移除;(212)、(213)两个步骤的顺序可以颠倒,即例如,先与手机贴膜分离、再与手机屏幕分离。261.根据方案260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17或118所述的效应装置,当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复数时,除了在所述步骤(210)中,将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外,还可以在其余的不同的步骤中将其余的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262.根据方案260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07或108中所述的效应装置,包含以下几个步骤:(313)将不同待结合表面分开一个角度,并使得各个待结合表面处于大致竖直的方向放置在定位架(46)上。263.根据方案262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129所述的定位装置,限位装置为复数个,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的步骤(3)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503)在最后将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和定位装置整体向远离限位装置的方向移动至脱离第二限位装置(46b)的阻碍,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结合。264.根据方案260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13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2)、(3)之间或步骤(3)、(4)之间的以下的步骤:(314)将整个装置加装外部包覆装置对其进行包覆。265.根据方案264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13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312)之后的以下的步骤:(504)将加装的外部包覆装置去除。266.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35至15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复数效应装置,则还包括对每个效应装置所作出的所述的步骤(2)的移除操作和步骤(3),即因该移除操作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结合。267.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67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的具体操作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步骤:(214)利用操作装置(4a)将效应装置的一端从待结合表面,如手机屏幕上翘起;(215)再利用同一个效应装置上的另外的操作装置将该效应装置或该效应装置与离型膜的集合与手机贴膜分离并从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形成的空间中移除。268.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71至8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对于效应装置并没有将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完全填满的情况,还带有以下步骤:在所述步骤(1)、(2)之间,还可以加入步骤(216);在该步骤中,将在所述步骤(1)中结合好的整个装置进行适当幅度的摇晃。269.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71至8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对于效应装置并没有将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完全填满的情况,还带有以下步骤:在所述步骤(1)、(2)之间,还可以加入步骤(217);在该步骤中,将在所述步骤(1)中结合好的整个装置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步操作。270.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215至219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101)效应装置的胶在处于液态时,被注入被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并依赖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的形态流动形成覆盖全部被结合表面的形状。271.根据方案270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215至219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在步骤(101)后还有以下步骤:(102)在胶完全或部分固化后,将其从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中移除。272.根据方案270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215至219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0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103)将可选的增加强度的材料,如丝、线、片、条状材料,如尼龙线、棉线或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它材料预先放置在待结合的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273.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90至100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104)将步骤(1)结合后的这个整体装入一个外部包覆装置或用外部包覆装置来将步骤(1)结合后的这个整体的部分或全部覆盖住。274.根据方案27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90至100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105)移除外部包覆装置。275.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220中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2)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216)可以通过按压手机贴膜和手机的操作装置镂空的部分来保持手机和贴膜对准。276.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60至16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2)对效应装置的移除具体的方式为使用工具。277.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203至206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108)将分离装置(50)的置于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的空隙或缝隙中。278.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41至14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依次对分割线分割出的效应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所述步骤(2)、(3)的操作。279.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对效应装置的移动的操作具体为对待结合表面的擦拭或起到了擦拭的作用。280.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对效应装置的移动的操作具体为对待结合表面施加物质,如化学药剂。281.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可以是待结合表面之间先结合,也可以是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之间先结合。282.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227中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109)效应装置折弯产生的头部(29)插入到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如手机贴膜(1)与该物体已经存在的效应装置,如离型膜(10)之间。283.根据方案243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01至13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装置,将所述的步骤(1)和步骤(2)中间加入以下步骤:(401)保持所述步骤(1)结束的状态,将定位装置分别与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相结合;(402)将其中的一部分或一个待结合表面--称为第一组待结合表面跟效应装置一起与另外的待结合表面--称为第一待结合表面在保持与定位装置的连接下分开一个角度;(403)若第一待结合表面处于需要进行清洁的状态,可选的,对其进行清洁;(404)若效应装置带有保护装置,则去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405)将第一组待结合表面、效应装置与第二待结合表面重新结合。284.根据方案1至242任意一项中所述的装置,一种辅助待结合表面结合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待结合表面互相定位并形成近配合,并将效应装置放置于该近配合所形成的空间;(2)将效应装置按该效应装置结构所限定的方式部分地移除;(3)将由上一步中由效应装置部分移除所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结合;(4)重复步骤(2)、(3)直至效应装置全部移除,待结合表面结合。285.根据方案284所述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当待结合表面在本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时,在所述的步骤(1)之前还包括进行清洁的步骤。286.根据方案284所述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当效应装置还带有保护装置(7)时,在所述的步骤(1)之前还包括将该保护装置(7)移除的步骤。287.根据方案284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3、51、53、54、64、65、148、192、222任意一个所述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具体还包含以下步骤:(203)按住待结合表面所在物体远离效应装置折弯部(8)的一端,将该端与其它待结合表面相对固定;(204)向背离该折弯部的方向拉伸操作装置(4)来移动效应装置。288.根据方案284所述的方法,所述的移除方式为将效应装置逐步卷动的方式。289.根据方案288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与待结合表面,如手机屏幕接触,也可以不与该待结合表面接触。290.根据方案284所述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291.根据方案290所述的方法,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292.根据方案284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233至240任意一个所述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具体还包含以下步骤:(207)按住待结合表面所在远离效应装置的一端,将该端与其余的待结合表面相对固定;(208)向待结合表面远离效应装置的一端移动效应装置。293.根据方案284所述的方法,在步骤(1)中,当待结合表面之间的定位不准确时,可以将已经形成近配合的待结合表面彼此分离,重新进行步骤(3),直至定位准确。294.根据方案284所述的方法,当效应装置为复数时,依次对每个效应装置进行步骤(2)、(3)、(4)的操作;即,依次将因为移除该效应装置而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结合。295.根据方案284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203至206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中对效应装置的移动可以借助分离装置(50)来进行。296.根据方案284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90至100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106)将步骤(1)结合后的这个整体装入一个外部包覆装置或用外部包覆装置来将步骤(1)结合后的这个整体的部分或全部覆盖住。297.根据方案29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90至100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107)移除外部包覆装置。298.根据方案284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220中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2)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217)可以通过按压手机贴膜和手机的操作装置镂空的部分来保持手机和贴膜对准。299.根据方案284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60或163中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2)对效应装置的移除的具体方式为使用工具。300.根据方案28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203至206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109)将分离装置(50)的一部分置于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的缝隙中。301.根据方案28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41至14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依次对分割线分割出的效应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所述步骤(2)、(3)的操作。302.根据方案287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对效应装置的移动的操作具体为对待结合表面的擦拭或起到了擦拭的作用。303.根据方案288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对效应装置的移动的操作具体为对待结合表面施加物质,如化学药剂。304.根据方案289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可以是待结合表面之间先结合,也可以是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之间先结合。305.根据方案290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01至13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装置,将所述的步骤(1)和步骤(2)中间加入以下步骤:(406)保持所述步骤(1)结束的状态,将定位装置分别与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相结合;(407)将其中的一部分或一个待结合表面--称为第一组待结合表面跟效应装置一起与另外的待结合表面--称为第一待结合表面在保持与定位装置的连接下分开一个角度;(408)若第一待结合表面处于需要进行清洁的状态,可选的,对其进行清洁;(409)若效应装置带有保护装置,则去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410)将第一组待结合表面、效应装置与第二待结合表面重新结合。306.根据方案30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17或118所述的效应装置,当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复数时,除了在所述步骤(210)中,将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外,还可以在其余的不同的步骤中将其余的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307.根据方案30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107或108中所述的效应装置,包含以下步骤:(315)将不同待结合表面分开一个角度,并使得各个待结合表面处于大致竖直的方向放置在定位架(46)上。308.根据方案307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129所述的定位装置,限位装置为复数个,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的步骤(3)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505)在最后将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和定位装置整体向远离限位装置的方向移动至脱离第二限位装置(46b)的阻碍,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结合。309.根据方案305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13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2)、(3)之间或步骤(3)、(4)之间的以下的步骤:(316)将整个装置加装外部包覆装置对其进行包覆。310.根据方案309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13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312)之后的以下的步骤:(506)将加装的外部包覆装置去除。311.按照方案1至242任意一项中所述的装置,批量化应用所述装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定、限位装置(58)、传送装置(55)、移除装置(57)。312.按照方案3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将目标区结合的按压装置(56)。313.按照方案3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移除装置是带有如同机械手的结构,通过其中活动部件的夹持可以将效应装置移除。314.按照方案3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55)可以是以水平方向移动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也可以是竖直地移动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或以任意的角度和空间构型移动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315.按照方案3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上具有额外的定位装置,来对集合体进行定位,以适应传送装置的高速运转。316.按照方案3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除装置、按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复数个。317.按照方案3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除装置、按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运动或移动。318.按照方案3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对集合体进行识别、跟踪的装置。319.按照方案3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限位装置(58)位于传送装置(55)上,移除装置(57)位于传送装置周围,对传送装置上的集合体进行操作。320.根据方案311至3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批量化应用所述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移动装置将集合体和/或移除装置和/或定、限位装置相对移动到结合体可以被操作的状态;(2)定、限位装置对结合体进行定、限位;(3)移除装置对效应装置进行移除。321.根据方案32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结合装置将待结合表面结合的步骤。322.一种辅助待结合表面结合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效应装置能够在特定状态下将被部分或全部处于待结合表面构造成空间以外的操作者和/或工具和/或机械移除;所述的特定状态是多个待结合表面之间和/或一个或多个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形成的空隙或缝隙足够小到该空隙或缝隙以外的污染物依靠污染物在污染物所在介质中的自发运动难以接触到表面上面临结合的裸露区域。323.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能够在特定状态下将被部分或全部处于待结合表面构造成空间以外的操作者和/或工具和/或机械移除;所述的特定状态是多个待结合表面之间和/或一个或多个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形成的缝隙足够小到缝隙以外的污染物依靠污染物在污染物所在介质中的自发运动不能接触到表面上面临结合的裸露区域。324.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325.按照方案32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4厘米。326.按照方案32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2厘米。327.按照方案32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0.5厘米。328.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表面部分或全部区域带有效应物质,用于对待结合表面进行产生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清洁、覆盖。329.按照方案32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胶粘的作用。330.按照方案32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胶粘作用的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331.按照方案32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静电吸附的作用。332.按照方案32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的材料为绒毛。333.按照方案32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化学反应。334.按照方案33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化学反应的作用具体为化学反应吸附。335.按照方案32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336.按照方案32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对表面施加表面覆盖的作用。337.按照方案32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对表面施加表面物理处理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打磨、物理去锈。338.按照方案32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对表面进行物理清洁的作用。339.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带有保护装置(7),以防止效应装置在非操作状态下被污染和/或失去效力。340.按照方案33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还带有操作装置(7a),用来辅助移除保护装置(7)。341.按照方案33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可以是透明或半透明。342.按照方案33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的数量为复数个。343.按照方案33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带有通过完全的或非完全的分割形成的多个部分。344.按照方案34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割方式为沿待结合表面法线的方向,部分地分割。345.按照方案34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割方式为沿分割线产生一系列分割的孔或槽,而使沿分割线一部分仍然保持连接。346.按照方案33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至少面向其中一个待结合表面的方向具有吸附或粘附的作用。347.按照方案33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对污染物具有清洁的作用。348.按照方案34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带有的对污染物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349.按照方案34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的材质具体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350.按照方案33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面向待结合表面的面具有吸附或粘附的作用。351.按照方案33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的材质包括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352.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比待结合表面的待结合区域的面积大。353.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突出待结合表面的待结合区域。354.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带有有助于将效应装置定位到待结合表面所在物体的特征。355.按照方案35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征通过对效应装置的边缘切割来获得。356.按照方案35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征与待结合表面一些部位或全部的轮廓相适应。357.按照方案35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征可以是凸起或凹陷的结构。358.按照方案35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征为图案,以辅助将效应装置与待结合表面定位。359.按照方案35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带有的特征可以使得效应装置与多个不同的待结合表面,如不同型号的手机和/或手机贴膜定位。360.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个型号的效应装置对不同尺寸、结构、形态的待结合表面具有一定的广泛适应性。361.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包含对待结合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第一部分(10)和用于移除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3)。362.按照方案36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部分是离型膜。363.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为片状或膜状。364.按照方案36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带有n个膜,n为大于1的整数;依次称为第2至第n膜。365.按照方案36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有的膜中的一个或多个带有折弯部(8)。366.按照方案36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膜不直接接触。367.按照方案36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膜相接触。368.按照方案36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的接触面的部分或全部相互固定结合,使得其中一个膜的运动可以带动另外的膜的运动。369.按照方案36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结合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370.按照方案367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的接触面相互不固定地结合,使得一个膜的运动不带动另外膜的运动。371.按照方案37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固定结合的方式可以是以下方式之中的一种或多种:插接、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372.按照方案36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的膜接触部分可以相互交叠。373.按照方案36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带有两个膜(23、24);其中每个膜都带有折弯部;两个膜的表面(23b、24b)通过带有胶黏剂来吸附污染物;两个膜相对的带有胶黏剂的表面(23b、24b)的一部分相互结合并延伸出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形成操作装置(4);两个膜带有胶黏剂的表面(23b、24b)的另外的部分分别与待结合表面和/或待结合表面带有的保护装置相结合。374.按照方案37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装置为离型膜(10)。375.按照方案36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效应装置包含第一效应膜和第二效应膜(23、24);其中两个效应膜都带有折弯部;折弯的两个膜以层叠的方式处于待结合表面之间;效应膜在未移除前覆盖待结合表面的全部部分;表面(23b和24b)对清洁和/或隔离污染物起作用的部分可以是带有粘性、静电吸附作用中的一种或多种;效应装置带有操作装置(23a和24a);通过对这两者的牵引,可以移除效应装置。376.按照方案36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效应膜与效应膜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和/或同一个效应膜因为折弯部而相互接触的不同部位之间带有限制或阻止其相互运动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377.按照方案36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效应装置的n个膜一体化成型;在操作装置(4)的端部通过折弯的方式来形成不同的层的结构。378.按照方案36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效应装置的膜以平坦的形态处于待结合表面上。379.按照方案36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进行多次的清洁。380.按照方案36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或膜状部件为厚度不均一的片状。381.按照方案36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和/或膜状的效应装置的表面分别与待结合表面相接触,对待结合表面待结合区域进行覆盖。382.按照方案36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或膜状的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离型膜材料。383.按照方案36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或膜状的效应装置可以形成卷状的结构。384.按照方案36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的厚度不超过4厘米。385.按照方案38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的厚度不超过0.2厘米。386.按照方案36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还包括折弯部(8)。387.按照方案38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包含平坦部分、折弯部(8)和操作装置(4);其中的平坦部分与折弯部(8)连接在一起;折弯部(8)与操作装置连接在一起。388.按照方案36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或膜状的效应装置的两面带有效应物质。389.按照方案36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或膜状的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是具有在外力下产生非弹性形变的材料。390.按照方案38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是含有蜡质的薄膜,如parafilm的材质。391.按照方案38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在该效应装置被移除的过程中,该效应装置沿拉伸的方向发生伸长。392.按照方案39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伸长的过程中,该效应装置沿其它的方向进行收缩。393.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为丝状或条状。394.按照方案39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状或条状的效应装置呈可以被轻易移除的结构。395.按照方案39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呈交叠或交织状。396.按照方案39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方式是单层的回型方式。397.按照方案39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方式为多层的方式。398.按照方案39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方式在每层的内部呈螺旋线状。399.按照方案39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多层中的一层之内为整体按照阿基米德曲线的方式分布。400.按照方案39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方式在多层之间具有连接。401.按照方案40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中每一层中的一部分连接与该层中以上的部分连接,另一部分连接与该层中以下的部分连接。402.按照方案39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效应装置为不带有分支的一整根或一整条效应装置。403.按照方案39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方式以螺旋线的方式分布。404.按照方案39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的表面具有对污染物具备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的吸附的功能;该功能可以是通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表面消电荷、打磨、物理去锈、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胶粘。405.按照方案39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的材料为整体上的柔性材料;所述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406.按照方案39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状或条状的效应装置的横截面整体为圆形。407.按照方案39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状或条状的效应装置的整体为具有粘性的胶状物。408.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为不规则形状。409.按照方案40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操作的过程中,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覆盖待结合表面的目标区。410.按照方案40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物的外形的轮廓和边界整体由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的边界来限定和定义。411.按照方案40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为在沿移除方向与待结合表面法线方向的切面内的截面整体上成楔形(15)。412.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外部包覆装置。413.按照方案41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表面部分或全部区域带有对污染物起吸附和/或粘附的功能。414.按照方案41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的内表面可以吸附和/或粘附污染物。415.按照方案41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带有开口。416.按照方案415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的大小可以使得效应装置刚好能够通过。417.按照方案41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包含待结合表面处于的物体的全部或部分和包覆零件。418.按照方案41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的材料包含液态材料。419.按照方案41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材料可以固化。420.按照方案41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材料可以是俗称的玻璃胶,即硅酸钠、醋酸以及有机性硅酮的混合物或聚氨酯胶。421.按照方案41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的材料还包含在液态或粘弹性材料中用于增加其整体强度的材料,如丝、线、片、条状材料,如尼龙线、棉线或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它材料。422.按照方案41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包含膜状或片状的结构,可以将物体表面包裹和/或覆盖。423.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定位装置(11),能够分别与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连接,将其定位。424.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材料为刚性。425.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材料为柔性。426.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含塑性的材料。427.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通过粘合、吸附、磁吸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结合物相结合。428.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具有将待结合表面固定在接近竖直方向的功能。429.按照方案42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带有使得待结合部件处于接近竖直方向的定位架(46)。430.按照方案42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带有使得待结合部件处于接近竖直方向的限位装置(46a)。431.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对齐辅助装置(72)。432.按照方案43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与定位装置一体化成型。433.按照方案431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上带有辅助将第一待结合表面与其余的待结合表面结合的与第一待结合表面和/或效应装置的轮廓、孔洞、圆角、起伏的形状和特征相对应的凸起的结构和特征。434.按照方案43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435.按照方案43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上带有辅助定位的线条、图案和/或标记,如与第一待结合表面的轮廓相等同的图案。436.按照方案43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具有与第一待结合表面和/或效应装置的轮廓、孔洞、圆角、起伏的形状和特征相适应的轮廓和/或特征和/或图案。437.按照方案43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对齐辅助装置可以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与第一待结合表面结合。438.按照方案43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的材料可以是硬纸板、塑料薄膜。439.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复数个。440.按照方案43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复数个定位装置可以在实施本发明的装置的同一阶段和步骤时连接到待结合表面上,也可以分别在实施本发明的装置的不同阶段和步骤时连接到待结合表面上。441.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待结合表面不同的边缘和位置。442.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443.按照方案44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的膜结构。444.按照方案44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为胶带的结构,其膜结构上带有能够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物体结合的材料。445.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446.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41)包括第一定位部件(39)和第二定位部件(40),其中,第二定位部件(40)上,带有一个平板部与跟这个平板部相连接并垂直的两个平板状的支撑部,在第一定位部件上带有旋转轴(42);第二定位部件上的两个支撑部带有孔(43);通过旋转轴42与孔43的配合,两个部件可以相对旋转;在两个定位装置的端部分别带有第一结合部(44)和第二结合部(45)。447.按照方案44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部带有粘性的表面。448.按照方案44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纸板。449.按照方案44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的结构使得对效应装置的移除可以在结合表面相互成一定角度的状态下完成;随着相应装置的移除,将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相互结合,直至效应装置移除完成,整个待结合表面的区域全部结合完毕;在这个过程中,结合物,如手机贴膜可以根据需要弯曲以适应待结合表面的结合。450.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带有一个固定架(46);在其上带有限位装置(46a或46b)。451.按照方案45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装置为复数个(46a、46b)。452.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在使用时,使待结合表面处于接近竖直的方向。453.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在使用时,使待结合表面的法线处于接近水平的方向。454.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带有遮盖装置(74),用于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气中的微粒和尘埃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待结合表面并污染该表面的情况。455.按照方案45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装置呈片状,并与定位部件中的一个相连接。456.按照方案42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外部包覆装置(22)。457.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为复数个。458.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效应装置之间的分割方式为沿待结合表面的切向方向分割。459.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效应装置之间的分割方式为沿待结合表面的切向方向以外的方向分割。460.按照方案45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彼此之间在待结合表面中,沿待结合表面法向的方向分布。461.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可以依次与目标区的部分或全部接触(23、24)。462.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之间带有交叠的区域。463.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之间的分割线并没有将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完全分割开。464.按照方案46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割线在待结合表面法线的方向没有完全将效应装置分割开。465.按照方案46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割线在待结合表面切线的方向没有完全将效应装置分割开。466.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的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467.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上各自带有操作装置(4)。468.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之间的分割线在待结合表面上的投影为曲线。469.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之间的分割线为沿手机屏幕表面对角线的方向。470.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中的部分具有折弯部,而其余的部分不带有折弯部。471.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中带有交叠区域。472.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中有一些是生产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时已经具备的,另一些是附加生产的。473.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效应装置之间可以相互结合。474.方案47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方式具体的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475.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中的一些或全部彼此之间保持非紧密的结合使得他们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运动。476.按照方案45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的功能不同。477.按照方案47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中各个效应装置所带有的功能针对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和组合。478.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操作装置(4)。479.按照方案47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从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中露出。480.按照方案47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向效应装置被移除时的移动方向从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中露出。481.按照方案47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向效应装置被移除时移动方向以外的方向从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中露出。482.按照方案47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不从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中露出。483.按照方案48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通过额外的工具,如镊子对操作装置和/或效应装置进行操作,将其移除。484.按照方案47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可以是工具。485.按照方案48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可以是镊子、钳子、剪刀。486.按照方案47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小于待结合表面目标区的面积。487.按照方案47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与效应装置的其余部分不是一体成型。488.按照方案48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与效应装置的其余部分单独地生产,然后通过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489.按照方案47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效应装置上带有的操作装置可以是复数个。490.按照方案47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操作装置与效应装置的其余部分一体成型。491.按照方案47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装置可以通过液态材料固化成型。492.按照方案47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4)与效应装置的一部分处于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的外部。493.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辅助分离装置(16);辅助分离装置凸起于效用装置。494.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待结合表面所处的物体,即结合物是刚性的。495.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待结合表面所处的物体即结合物是柔性的。496.按照方案49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合物带有提高其硬度和/或强度的附属装置,如离型膜。497.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与已经在待结合表面存在的起到覆盖和/或保护和/或清洁功能的装置结合。498.按照方案49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的方式可以是以下方式之中的一种或多种: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499.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在移除的动作下,产生可以脱离其依附表面的变形。500.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全部或部分处于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中。501.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填充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502.按照方案5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完全填充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503.按照方案50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不完全填充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504.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操作状态下,效应装置覆盖待结合表面的目标区。505.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加强装置(52)。506.按照方案50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与效应装置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507.按照方案50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可以与效应装置一体化成型。508.按照方案50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装置贯穿整个效应装置。509.按照方案50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装置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橡胶、纸。510.按照方案50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装置为棒状。511.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延伸出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512.按照方案51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带有有助于将效应装置定位到手机屏幕上的特征,如效应装置的边缘切割产生具有与手机贴膜边缘一些部位轮廓相适应的特征。513.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的装置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和/或同一个装置不同部位之间相互接触的部分带有限制或阻止其相互滑动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514.按照方案51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效应装置与效应装置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和/或同一个效应装置因为折弯部而相互接触的不同部位之间带有限制或阻止其相互滑动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515.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516.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效应物质,如化学药剂。517.方案51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所述化学药剂可以被释放出并对表面进行处理。518.按照方案51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物质包含但不限于:酒精、水。519.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带有加强装置。520.按照方案51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为离型膜。521.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522.按照方案52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上还带有辅助定位的图案;图案可以与待结合表面,如手机屏幕的轮廓相配合,使得可以将效应装置定位到待结合表面上。523.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Bostik牌蓝丁胶BluTack使用的材料、tesla amazing、magnetic notes静电吸附便笺纸使用的材料、热塑性橡胶材料TPR、橡胶软泥材料如barrel slime、多聚糖polysaccharide果阿胶、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丁烯-丁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共聚物SEBS、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聚氨酯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类适用于不干胶贴纸的材质的粘合剂;也可以是可以反应生成上述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物质,如Dow Corning牌的Sylgard 184硅弹性体试剂套装。524.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525.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带有分离装置(50),用来将效应装置从待结合表面上分离开。526.按照方案52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还带有与分离装置相结合的牵引装置(51),用于移动分离装置。527.按照方案52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装置与分离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卡扣的方式结合在一起。528.按照方案52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装置的材料可以是金属。529.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生成所述材料的物质。530.按照方案529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的材料是聚二甲基硅氧烷。531.按照方案53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由主剂和硬化剂组合的方式来产生固态或低流动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532.按照方案53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剂和硬化剂可以采用Dow Corning牌的Sylgard 184硅弹性体试剂套装。533.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材料包括固态材料。534.按照方案53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物可以是织物,包括但不限于:棉质、化纤。535.按照方案53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表面带有能够清洁污染物的材料。536.按照方案53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清洁污染物的材料为粘合剂。537.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材料包含液态材料和/或粘弹性材料。538.按照方案53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材料可以固化。539.按照方案53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材料可以是俗称的玻璃胶,即硅酸钠、醋酸以及有机性硅酮的混合物或聚氨酯胶。540.按照方案53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装置的材料包含在液态或粘弹性材料中用于增加其整体强度的材料,如丝、线、片、条状材料,如尼龙线、棉线或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它材料。541.按照方案54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实际操作中,可先将可选的增加强度的材料预先放置在待结合的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然后,再将液态或粘弹性态材料注入该空间中,形成效应装置,并使之形成一个部分延伸出待结合表面所围成的空间的操作装置(4)。542.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的宽度小于与该部分结合的待结合表面的宽度。543.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所作用的待结合表面为非平面;效应装置也具有相应的非平面的结构。544.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带有折弯部,并且折弯产生的头部(29)插入到待结合表面(1)和对该待结合表面产生保护作用的装置(10)之间,并与该对所述待结合表面产生保护作用的装置(10)相结合。545.按照方案54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方式具体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546.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操作装置与效应装置的其余部分是独立生产的结构;它们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效应装置整体。547.按照方案54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包括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548.按照方案54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折弯产生的头部(29)与离型膜(10)的一端相结合,使得效应装置的操作可以同时移除离型膜。549.按照方案546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折弯产生头部(29),该头部插入到手机贴膜(1)与离型膜(10)之间,并与离型膜相结合。550.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的功能为交通工具,如汽车表面的缺陷如划痕进行修补。551.按照方案55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包含对划痕进行处理的材料,如去锈、清洁、打磨的材料。552.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可以与已经在待结合表面存在的起覆盖和/或清洁和/或保护作用的装置相结合。553.按照方案55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方式具体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554.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效应装置所产生的效应为清洁。555.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包括效应辊支架(12)、与支架旋转配合的效应辊(13、14);其中效应辊具有清洁和/或施加物理或化学作用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效应辊通过转轴与效应辊支架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自由地绕旋转轴旋转。556.按照方案55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辊支架带有位于手机贴膜背向手机屏幕侧的条状部和位于与其处于不同侧面的支撑部。557.方案55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辊为整体上的圆柱体。558.按照方案55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效应辊为复数。559.按照方案55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包括效应辊支架(12)、第一效应辊(13)、第二效应辊(14)三个部分的组合;其中第一和第二效应辊具有清洁的功能和/或施加物理或化学作用的功能。560.按照方案55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辊的数量为3个。561.按照方案560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个效应辊的轴线相互平行但不处于同一个平面上;3个效应辊分别通过转轴与效应辊支架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自由地绕旋转轴旋转。562.按照方案55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辊与效应辊之间连线与跟两个效应辊任意一个相接触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非90度。563.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可以被以卷动的方式移除。564.按照方案322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所作用的表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物体的表面:手机贴膜、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电脑屏幕保护层、包扎装置、皮肤、汽车表面、汽车玻璃、汽车玻璃贴膜、半导体加工材料、微机电系统加工材料。565.根据方案322至564任意一项中所述的装置,一种辅助待结合表面结合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待结合表面互相定位并形成近配合,并将效应装置放置于该近配合所形成的空间;(2)将效应装置按该效应装置结构所限定的方式移动直至完全移除;(3)将待结合表面结合。566.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当待结合表面在本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时,在所述的步骤(1)之前还包括进行清洁的步骤。567.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当效应装置还带有保护装置(7)时,在所述的步骤(1)之前还包括将该保护装置(7)移除的步骤。568.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365、373、375、376、386、387、470、514、544中任意一个所述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具体还包含以下步骤:(201)按住待结合表面所在物体远离效应装置折弯部(8)的一端,将该端与其它待结合表面相对固定;(202)向背离该折弯部的方向拉伸操作装置(4)来移动效应装置。569.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所述的移除方式为将效应装置逐步卷动的方式。570.根据方案569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与待结合表面,如手机屏幕接触,也可以不与该待结合表面接触。571.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572.根据方案571所述的方法,在将所述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573.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555至562任意一个所述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具体还包含以下步骤:(205)按住待结合表面所在远离效应装置的一端,将该端与其余的待结合表面相对固定;(206)向待结合表面远离效应装置的一端移动效应装置。574.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的步骤(1)中,当待结合表面之间的定位不准确时,可以将已经形成近配合的待结合表面彼此分离,重新进行步骤(3),直至定位准确。575.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当效应装置为复数时,依次对每个效应装置进行步骤(2)、(3)的操作;即,依次将因为移除该效应装置而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结合。576.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23至456中任意一个所述效应装置,还包括以下步骤:(209)对于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可选的,对其进行去除;(210)将定位装置(11)与一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如手机(2)和另外的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如手机贴膜(1)分别结合;(211)将定位装置从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上移除;其中步骤(209)可以在所述步骤(1)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步骤(210)之后所述的步骤(2)之前进行;步骤(210)可以在所述步骤(1)、(2)之间进行;步骤(211)可以在所述步骤(3)之后进行。577.根据方案57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39或440所述的效应装置,当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复数时,除了在所述步骤(210)中,将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外,还可以在其余的不同的步骤中将其余的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578.根据方案57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29或430中所述的效应装置,包含以下步骤:(311)将不同待结合表面分开一个角度,并使得各个待结合表面处于大致竖直的方向放置在定位架(46)上。579.根据方案578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451所述的定位装置,限位装置为复数个,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的步骤(3)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501)在最后将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和定位装置整体向远离限位装置的方向移动至脱离第二限位装置(46b)的阻碍,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结合。580.根据方案576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45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2)、(3)之间或步骤(3)、(4)之间的以下的步骤:(312)将整个装置加装外部包覆装置对其进行包覆。581.根据方案580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45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312)之后的以下的步骤:(502)将加装的外部包覆装置去除。582.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23至456中任意一个所述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具体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2)将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如手机贴膜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和/或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效应装置与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集合体,如手机贴膜、离型膜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从另一待结合表面,如手机屏幕表面移除;(213)将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如手机贴膜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或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效应装置与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构成的集合体,如手机贴膜、效应装置与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集合体中的效应装置或效应装置与效应装置保护装置一起与该集合体中的待结合表面分离并移除;(212)、(213)两个步骤的顺序可以颠倒,即例如,先与手机贴膜分离、再与手机屏幕分离。583.根据方案582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39或440所述的效应装置,当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复数时,除了在所述步骤(210)中,将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外,还可以在其余的不同的步骤中将其余的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584.根据方案582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29或430中所述的效应装置,包含以下步骤:(313)将不同待结合表面分开一个角度,并使得各个待结合表面处于大致竖直的方向放置在定位架(46)上。585.根据方案584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451所述的定位装置,限位装置为复数个,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的步骤(3)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503)在最后将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和定位装置整体向远离限位装置的方向移动至脱离第二限位装置(46b)的阻碍,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结合。586.根据方案582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45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2)、(3)之间或步骤(3)、(4)之间的以下的步骤:(314)将整个装置加装外部包覆装置对其进行包覆。587.根据方案586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45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312)之后的以下的步骤:(504)将加装的外部包覆装置去除。588.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57至47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复数效应装置,则还包括对每个效应装置所作出的所述的步骤(2)的移除操作和步骤(3),即因该移除操作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结合。589.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89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的具体操作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步骤:(214)利用操作装置(4a)将效应装置的一端从待结合表面,如手机屏幕上翘起;(215)再利用同一个效应装置上的另外的操作装置将该效应装置或该效应装置与离型膜的集合与手机贴膜分离并从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形成的空间中移除。590.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393至40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对于效应装置并没有将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完全填满的情况,还带有以下步骤:在所述步骤(1)、(2)之间,还可以加入步骤(216);在该步骤中,将在所述步骤(1)中结合好的整个装置进行适当幅度的摇晃。591.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393至40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对于效应装置并没有将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完全填满的情况,还带有以下步骤:在所述步骤(1)、(2)之间,还可以加入步骤(217);在该步骤中,将在所述步骤(1)中结合好的整个装置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步操作。592.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537至541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101)效应装置的胶在处于液态时,被注入被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并依赖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的形态流动形成覆盖全部被结合表面的形状。593.根据方案592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537至541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在步骤(101)后还有以下步骤:(102)在胶完全或部分固化后,将其从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中移除。594.根据方案592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537至541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0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103)将可选的增加强度的材料,如丝、线、片、条状材料,如尼龙线、棉线或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它材料预先放置在待结合的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595.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12至422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104)将步骤(1)结合后的这个整体装入一个外部包覆装置或用外部包覆装置来将步骤(1)结合后的这个整体的部分或全部覆盖住。596.根据方案59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12至422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105)移除外部包覆装置。597.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542中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2)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216)可以通过按压手机贴膜和手机的操作装置镂空的部分来保持手机和贴膜对准。598.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82至48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2)对效应装置的移除具体的方式为使用工具。599.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525至528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108)将分离装置(50)的置于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的空隙或缝隙中。600.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63至46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依次对分割线分割出的效应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所述步骤(2)、(3)的操作。601.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对效应装置的移动的操作具体为对待结合表面的擦拭或起到了擦拭的作用。602.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对效应装置的移动的操作具体为对待结合表面施加物质,如化学药剂。603.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可以是待结合表面之间先结合,也可以是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之间先结合。604.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546中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109)效应装置折弯产生的头部(29)插入到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如手机贴膜(1)与该物体已经存在的效应装置,如离型膜(10)之间。605.根据方案565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23至456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装置,将所述的步骤(1)和步骤(2)中间加入以下步骤:(401)保持所述步骤(1)结束的状态,将定位装置分别与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相结合;(402)将其中的一部分或一个待结合表面--称为第一组待结合表面跟效应装置一起与另外的待结合表面--称为第一待结合表面在保持与定位装置的连接下分开一个角度;(403)若第一待结合表面处于需要进行清洁的状态,可选的,对其进行清洁;(404)若效应装置带有保护装置,则去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405)将第一组待结合表面、效应装置与第二待结合表面重新结合。606.根据方案322至564任意一项中所述的装置,一种辅助待结合表面结合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待结合表面互相定位并形成近配合,并将效应装置放置于该近配合所形成的空间;(2)将效应装置按该效应装置结构所限定的方式部分地移除;(3)将由上一步中由效应装置部分移除所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结合;(4)重复步骤(2)、(3)直至效应装置全部移除,待结合表面结合。607.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当待结合表面在本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时,在所述的步骤(1)之前还包括进行清洁的步骤。608.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当效应装置还带有保护装置(7)时,在所述的步骤(1)之前还包括将该保护装置(7)移除的步骤。609.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365、373、375、376、386、387、470、514、544任意一个所述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具体还包含以下步骤:(203)按住待结合表面所在物体远离效应装置折弯部(8)的一端,将该端与其它待结合表面相对固定;(204)向背离该折弯部的方向拉伸操作装置(4)来移动效应装置。610.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所述的移除方式为将效应装置逐步卷动的方式。611.根据方案610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效应装置可以与待结合表面,如手机屏幕接触,也可以不与该待结合表面接触。612.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613.根据方案612所述的方法,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614.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555至562任意一个所述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具体还包含以下步骤:(207)按住待结合表面所在远离效应装置的一端,将该端与其余的待结合表面相对固定;(208)向待结合表面远离效应装置的一端移动效应装置。615.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在步骤(1)中,当待结合表面之间的定位不准确时,可以将已经形成近配合的待结合表面彼此分离,重新进行步骤(3),直至定位准确。616.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当效应装置为复数时,依次对每个效应装置进行步骤(2)、(3)、(4)的操作;即,依次将因为移除该效应装置而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结合。617.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525至528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的步骤(2)中对效应装置的移动可以借助分离装置(50)来进行。618.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12至422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106)将步骤(1)结合后的这个整体装入一个外部包覆装置或用外部包覆装置来将步骤(1)结合后的这个整体的部分或全部覆盖住。619.根据方案618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12至422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107)移除外部包覆装置。620.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542中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2)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217)可以通过按压手机贴膜和手机的操作装置镂空的部分来保持手机和贴膜对准。621.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82或485中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2)对效应装置的移除的具体方式为使用工具。622.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525至528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所述步骤(1)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109)将分离装置(50)的一部分置于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的缝隙中。623.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63至46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效应装置,依次对分割线分割出的效应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所述步骤(2)、(3)的操作。624.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对效应装置的移动的操作具体为对待结合表面的擦拭或起到了擦拭的作用。625.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对效应装置的移动的操作具体为对待结合表面施加物质,如化学药剂。626.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可以是待结合表面之间先结合,也可以是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之间先结合。627.根据方案606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23至456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装置,将所述的步骤(1)和步骤(2)中间加入以下步骤:(406)保持所述步骤(1)结束的状态,将定位装置分别与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相结合;(407)将其中的一部分或一个待结合表面--称为第一组待结合表面跟效应装置一起与另外的待结合表面--称为第一待结合表面在保持与定位装置的连接下分开一个角度;(408)若第一待结合表面处于需要进行清洁的状态,可选的,对其进行清洁;(409)若效应装置带有保护装置,则去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410)将第一组待结合表面、效应装置与第二待结合表面重新结合。628.根据方案627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39或440所述的效应装置,当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复数时,除了在所述步骤(210)中,将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外,还可以在其余的不同的步骤中将其余的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629.根据方案627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429或430中所述的效应装置,包含以下步骤:(315)将不同待结合表面分开一个角度,并使得各个待结合表面处于大致竖直的方向放置在定位架(46)上。630.根据方案629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451所述的定位装置,限位装置为复数个,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的步骤(3)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505)在最后将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和定位装置整体向远离限位装置的方向移动至脱离第二限位装置(46b)的阻碍,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结合。631.根据方案627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455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2)、(3)之间或步骤(3)、(4)之间的以下的步骤:(316)将整个装置加装外部包覆装置对其进行包覆。632.根据方案631所述的方法,根据方案45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312)之后的以下的步骤:(506)将加装的外部包覆装置去除。633.按照方案322至564任意一项中所述的装置,批量化应用所述装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定、限位装置(58)、传送装置(55)、移除装置(57)。634.按照方案6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将目标区结合的按压装置(56)。635.按照方案6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移除装置是带有如同机械手的结构,通过其中活动部件的夹持可以将效应装置移除。636.按照方案6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55)可以是以水平方向移动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也可以是竖直地移动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或以任意的角度和空间构型移动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637.按照方案6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上具有额外的定位装置,来对集合体进行定位,以适应传送装置的高速运转。638.按照方案6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除装置、按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复数个。639.按照方案6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除装置、按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运动或移动。640.按照方案6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对集合体进行识别、跟踪的装置。641.按照方案6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限位装置(58)位于传送装置(55)上,移除装置(57)位于传送装置周围,对传送装置上的集合体进行操作。642.根据方案633至64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批量化应用所述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移动装置将集合体和/或移除装置和/或定、限位装置相对移动到结合体可以被操作的状态;(2)定、限位装置对结合体进行定、限位;(3)移除装置对效应装置进行移除。643.根据方案64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结合装置将待结合表面结合的步骤。644.一种辅助待结合表面结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分别与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连接,从而将其定位。645.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材料为刚性。646.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材料为柔性。647.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塑性的材料。648.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通过粘合、吸附、磁吸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结合物相结合。649.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具有将待结合表面固定在接近竖直方向的功能。650.按照方案64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带有使得待结合部件处于接近竖直方向的定位架(46)。651.按照方案65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带有使得待结合部件处于接近竖直方向的限位装置(46a)。652.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对齐辅助装置(72)。653.按照方案65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与装置一体化成型。654.按照方案652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上带有辅助将第一待结合表面与其余的待结合表面结合的与第一待结合表面和/或效应装置的轮廓、孔洞、圆角、起伏的形状和特征相对应的凸起的结构和特征。655.按照方案65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656.按照方案6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上带有辅助定位的线条、图案和/或标记,如与第一待结合表面的轮廓相等同的图案。657.按照方案65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具有与第一待结合表面和/或效应装置的轮廓、孔洞、圆角、起伏的形状和特征相适应的轮廓和/或特征和/或图案。658.按照方案65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对齐辅助装置可以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与第一待结合表面结合。659.按照方案65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辅助装置的材料可以是硬纸板、塑料薄膜。660.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数量为复数个。661.按照方案66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复数个装置可以在实施本发明的装置的同一阶段和步骤时连接到待结合表面上,也可以分别在实施本发明的装置的不同阶段和步骤时连接到待结合表面上。662.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可以作用于待结合表面不同的边缘和位置。663.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为一体化成型。664.按照方案66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为一体化成型的膜结构。665.按照方案66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为胶带的结构,其膜结构上带有能够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物体结合的材料。666.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667.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41)包括第一定位部件(39)和第二定位部件(40),其中,第二定位部件(40)上,带有一个平板部与跟这个平板部相连接并垂直的两个平板状的支撑部,在第一定位部件上带有旋转轴(42);第二定位部件上的两个支撑部带有孔(43);通过旋转轴42与孔43的配合,两个部件可以相对旋转;在两个装置的端部分别带有第一结合部(44)和第二结合部(45)。668.按照方案66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部带有粘性的表面。669.按照方案66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纸板。670.按照方案66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的结构使得对效应装置的移除可以在结合表面相互成一定角度的状态下完成;随着相应装置的移除,将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相互结合,直至效应装置移除完成,整个待结合表面的区域全部结合完毕;在这个过程中,结合物,如手机贴膜可以根据需要弯曲以适应待结合表面的结合。671.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带有一个固定架(46),在其上带有限位装置(46a或46b)。672.按照方案67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装置为复数个(46a、46b)。673.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使用时,使待结合表面处于接近竖直的方向。674.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使用时,使待结合表面的法线处于接近水平的方向。675.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带有遮盖装置(74),用于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气中的微粒和尘埃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待结合表面并污染该表面的情况。676.按照方案6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装置呈片状,并与定位部件中的一个相连接。677.按照方案6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带有外部包覆装置(22)。678.对于方案649至651和673中所述的装置,一种辅助待结合表面结合的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先将各个待结合表面对准和定位,即形成近配合;保持各个待结合表面对准的状态,将起定位作用的装置的不同结合部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不同物体相结合;将不同待结合表面分开一个角度,并使得各个待结合表面处于大致竖直的方向放置在定位架(46)上;若有待结合表面处于需要进行清洁的状态,可选的,对其进行清洁;当待结合表面带有保护装置时,可选的,将该保护装置去除;将待结合表面结合完毕。679.根据方案678,在所述的步骤(1)中,当待结合表面之间的定位不准确时,可以将已经形成近配合的待结合表面彼此分离,重新进行步骤(1),直至定位准确。680.根据方案678,对于方案677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2)、(3)之间或步骤(3)、(4)之间的以下的步骤:将整个装置加装外部包覆装置对其进行包覆。681.根据方案680,对于方案677所述的定位装置,其操作还包括在所述的步骤(6)之后的以下的步骤:将加装的外部包覆装置去除。682.根据方案678,根据方案672所述的定位装置,限位装置为复数个,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的步骤(6)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最后将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和定位装置整体向远离限位装置的方向移动至脱离第二限位装置(46b)的阻碍,再将各个待结合表面结合。683.根据方案678所述的方法,对于方案660或661所述的效应装置,当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复数时,除了在所述步骤(2)中,将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外,还可以在其余的不同的步骤中将其余的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684.对于方案109至116和431至438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装置,一种辅助待结合表面结合的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先根据对齐辅助装置的轮廓与它带有的特征,将对齐辅助装置准确地定位在第一待结合表面上;(2)将定位装置分别与第一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和该对齐辅助装置结合,从而固定下该定位关系;(3)将第二待结合表面与该对齐辅助装置准确地定位,并将第二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背向第一待结合表面的一面与该对齐辅助装置面向第一待结合表面的面结合;(4)将第一待结合表面进行清洁;(5)将效应装置可能存在的保护装置移除;(6)将效应装置与第一待结合表面相结合;(7)开始移除效应装置;(8)将移除效应装置并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区域进行结合;(9)继续移除效应装置,并将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区域进行结合;依次进行直至效应装置被全部移除,同时待结合表面完全结合;(10)将第二待结合表面所结合的对齐辅助装置移除;(11)将与第一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的定位装置移除。685.根据方案684所述的方法,当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复数时,除了在所述步骤(2)中,将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外,还可以在其余的不同的步骤中将其余的定位装置分别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686.一种辅助待结合表面结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从待结合表面外部对待结合表面的全部或部分进行遮盖和/或包裹。687.按照方案68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表面部分或全部区域带有对污染物起吸附和/或粘附的功能。688.按照方案68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的内表面可以吸附和/或粘附污染物。689.按照方案68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带有开口。690.按照方案689所述的外部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的大小可以使得效应装置刚好能够通过。691.按照方案68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含待结合表面处于的物体的全部或部分和包覆零件。692.按照方案68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的材料包含液态材料。693.按照方案69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材料可以固化。694.按照方案69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材料可以是俗称的玻璃胶,即硅酸钠、醋酸以及有机性硅酮的混合物或聚氨酯胶。695.按照方案69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的材料还包含在液态或粘弹性材料中用于增加其整体强度的材料,如丝、线、片、条状材料,如尼龙线、棉线或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它材料。696.按照方案68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含膜状或片状的结构,可以将物体表面包裹和/或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所提到的不同类的实施例仅仅是便于组织和表达的需要,对于所具备的要素,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在这些类型实施例中要素任意搭配组合形成的方案,也包括根据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搭配和改动形成的方案。
本发明的附图中对于手机、电子产品、玻璃窗等部件的一些细节在不影响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省略。
本发明所述的手机贴膜指的是手机贴膜本身或包含手机贴膜和与它结合在一起的离型膜和对其起到保护、加强作用的装置的集合,而不能理解成一定是手机贴膜本身或一定时手机贴膜和与它结合在一起的离型膜和对其起到保护、加强作用的装置的集合。
本发明附图中各种装置的厚度、尺寸是为了能清晰地表达本发明的结构和不同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认为实际的装置的各种厚度、尺寸一定就是如图中所示。同样的,本发明附图中的各种空隙、缝隙和间隙的大小也仅仅是为了能够清晰地表达本发明的结构和不同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认为实际的装置一定具有图中所示的间隙或具有图中尺寸的间隙。
本发明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等方位均是以附图中所画的内容为参照的。默认的,除非特殊说明,否则图中以标注的文字和符号为基准,向下的方向为重力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诸多操作可以是由本装置或本装置一部分的生产者来进行也可以是本装置的使用者来进行。
根据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技能,还可以自然地将本发明中的装置应用在其它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屏幕以外部分、平板电脑、电脑、其它电子产品、日常用品、机电产品、光学仪器、交通工具、医疗。
本发明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的生产、运输、使用等不同的阶段进行实施,可以达到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污染物、清洁污染物等效果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理解成对于各个独立部件的作用,而不应仅仅理解成在各个独立部件结合时候所产生的作用。一种例子是,本类实施例中的各个部件由不同的厂商生产。在生产过后即将其整体或部分覆盖上本装置。而在组装的过程中,按照流程将本装置去除。
本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的定义如下:
目标区:在多个或单个待结合表面之中,一些区域是本发明中所述装置所发挥作用的区域。所发挥的作用包括以下作用的一种或多种:降低和/或去除目标区的异物污染、降低和/或防止目标区在环境中的气体、液体的暴露、在目标区涂覆效应物质。这些区域就被定义为本发明的目标区。
效应装置:本发明所指的效应装置是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物理或生物作用的装置。
效应物质:本发明所指的效应物质是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物理或生物作用的物质。例如如酒精就可以作为处理伤口表面的效应物质,又例如,在汽车表面进行补漆时,使用的液态的补土也是一种效应物质。
近配合:表面之间的近配合是指结合的表面在它们紧密结合前,从未结合到紧密结合之间所处的状态。
处理表面、对表面进行处理或处理:处理表面、对表面进行处理或处理在本文中表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对表面进行清洁,覆盖,涂覆,使得表面进行化学反应,使得表面进行物理变化,改变表面的粗糙度。
结合物:待结合表面所处的物体即为结合物。例如当手机贴膜的表面为待接合表面时,手机贴膜即为该待接合表面的结合物。
污染物:对表面产生不希望的物理和/或化学的作用的物质在本发明中称为污染物。
效应辊:效应辊即辊状的效应装置。其外形整体上为圆柱体。
集合体:多个将结合在一起的结合物与其相应的效应装置构成一个独立的集合体。如第一类实施例中一个手机贴膜、一个效应装置和一个手机三者构成一个集合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实施例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实施例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实施例中效应装置与其保护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中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2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3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5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6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中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8是图17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9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中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1是图20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2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3是图22中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4是图23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5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6是图25中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7是一个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28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9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0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1是图30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32是图30中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3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4是图33中实施例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图35是图33中实施例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图36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7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8是图37中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9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0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1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2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3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4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5是图44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46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7是图46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48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9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0是图49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51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2是图51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53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4是图53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55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6是图55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57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8是图57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59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0是图60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61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2是图61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63是图61中实施例中效应装置的顶视图;
图64是图61中实施例沿图61中61-61线的剖面图;
图65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6是图65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67是图65中实施例沿图65中62-62线的剖面图;
图68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9是图68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70是图68中实施例沿图68中63-63线的剖面图;
图71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2是图71中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73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4是图73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75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6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7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8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9是图78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80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1是图80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82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3是图82中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84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5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6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7是图86中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8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9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0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1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2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3是图92中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4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5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6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7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8是图97中实施例沿图97中69-69线的剖面图;
图99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0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1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2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3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4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5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6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7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8是图107中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9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0是图109中实施例的部分爆炸视图;
图111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2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3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4是图113中实施例的部分爆炸视图;
图115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6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7是一种批量应用本装置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118是图117中装置的前视图;
图119是一种批量应用本装置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120是图119中实施例的部分爆炸视图;
图121是图119的局部放大图;
图122是图119中实施例沿图119中71-71线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很多领域对物体进行结合时或对表面进行处理时,遇到希望避免表面与污染物接触时,涉及到物体表面处理和/或除尘、防尘、覆盖、隔离的操作中的问题。本文档范围中所指的结合是指一种整体的操作,包括不同的物体通过相互间空间的位置变化,形成一个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包括紧密的结合,如分别属于另一个不同物体的平行的表面之间的接触,也可以包括非紧密的结合,如光学镜头中由镜筒,前组镜片,后组镜片共同构成的一部分空间。同时,本文所指的结合还包括为了实现和维持这个状态,以及保持处于这个状态下物体的其它特征所采取的必要的操作和工艺,如向表面施加化学药剂等化学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对表面施加有机溶剂、胶黏剂以及对表面进行中和电荷、擦拭等物理操作。
在此过程中,表面之间的很多污染物,包括但不限于灰尘、粉尘、液体、油污、毛发、纤维、病原体等都会对物体结合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对具有光学作用的物体的光学效果产生影响或对生物体的伤口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不受到污染,这个过程中对环境的洁净度提出了一些要求。而在不能达到洁净要求的环境中进行的操作,可能会对结合之后的结果产生负面的影响。同时,根据结合的具体物体和结合的目的,还可能需要对物体表面进行相应的物理、化学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干燥、擦拭、表面沉积、使用液体清洁、化学钝化、化学腐蚀、消毒处理。在已有的技术中,通常,进行这些操作时是难以将待结合表面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开的。一般来说,维持环境的洁净度达到标准通常需要很大的成本,如在微机电系统的制造和光学系统的组装过程,通常需要在高洁净度的环境中进行。这些高洁净度的环境的建立和维护需要相当大的财力。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活动也需要对环境的洁净度产生了要求。比如在普通的大气环境下对建筑、汽车、船舶、航空器等玻璃、电子产品屏幕等进行贴膜。在这些操作实际就是被贴膜的表面与贴膜本体表面的紧密结合。这种操作需要预先对待贴膜表面进行清洁;然后在去掉贴膜表面可能存在的保护膜,再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环境中的污染物可能会污染贴膜和/或与贴膜结合的表面。并且,在结合前对待贴膜表面进行的清洁可能不足以清洁掉其上的污染物,导致在结合后,结合面之间残存有污染物。这种污染物影响美观,还可能进一步产生气泡等不理想后果。
在另一些领域,如对精密光学仪器的组装、制造、维护、调试等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即在环境洁净度不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光学表面的污染。在某些情形下,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即各个物体的表面可能围成一个空间而不是表面与表面之间紧密的结合。例如,在镜头的组装过程中,透镜、镜筒、棱镜等可以组成封闭、半封闭的空间。在不洁净的环境中,结合的操作完成后,这些空间中也可以存在污染物。这些残存物可能会对光学仪器或设备的性能产生影响。
在另一些领域,如医疗领域,当人或动物在野外、不洁净的环境如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受到外伤的时候,如果伤口被不洁净物污染会造成健康的危害。传统的做法是对伤口进行手工清洁和处置(如消毒),然后对伤口进行包扎。这个过程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伤口本身也还可能会被环境中的污染物污染。另外对伤口进行清理,尤其是受到固态物质的污染如灰尘、颗粒等的污染清理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在对伤口进行处置时通常需要额外的装置进行,如酒精棉签。因此,这个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实质仍然是多个不同的表面相互结合的问题。
上述的不同领域的问题其实质是统一和一致的,即对不同表面进行结合时清洁和/或隔离污染物,同时清洁已经存在的污染物或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的问题,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对表面进行物理、化学的处理。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对表面已经存在污染物的清除和防止表面被环境中的污染物不断地污染。根据统计物理学的理论,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环境中的污染物颗粒、液滴和气体都有可能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同时还受到环境污染物所在介质在待结合表面上流动速度的影响,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某种情形下,在力的场如重力场的作用下,各种污染物可以大体上沿力场的方向,在空间呈现一个玻尔兹曼分布。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在力的场如重力场的作用下,一些污染物会在一定时间尺度上,整体上沿力的方向运动。因而,在某种情形下,待结合表面移动所扫过的体积越大,其上聚集的污染物数量越多。在某种情形下,待结合表面附近介质的流速越大,其上聚集的污染物数量越多。因此,总结出诸多共同对该问题产生影响的因素:
1.对表面的清洁。即对已经污染的表面进行清洁。
2.对环境中污染物的隔离,包括将欲结合物体整体与环境隔离的外部包覆和将待结合表面指定区域隔离的内部包覆。
3.在结合过程中,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运动的距离。因为该距离影响在结合过程中,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所扫过的环境介质体积。
4.从施加表面处理、清洁和/或隔离取消等操作接触表面转备好结合到表面结合这段时间的长度(本文中称为间隔时间)也可能对该问题最终解决的结果产生影响。即在前两个因素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表面受到污染的机率会升高。由此分析,提供方便的操作让结合迅速完成有助于缩短间隔时间,即对结合操作方便性的影响(因素3.1),提供待结合表面间准确定位,亦可以缩短间隔时间,防止将已经结合的表面分离然后反复结合的操作造成的额外污染,即表面间定位的准确性因素(因素3.2)。
5.前述的封闭、半封闭的空间内污染物的含量和密度。
6.在结合过程中,待结合表面与外力场所处的相对角度和方向关系。
这些因素相互牵制,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影响本问题的解决,因此属于一个共同的主题。解决本问题的装置和方法需要解决以下相互独立或相互影响的子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1.对表面的清洁。
2.对环境中污染物的隔离。可以将欲结合物体整体与环境隔离--外部包覆;也将待结合表面指定区域进行隔离--内部包覆。
3.该装置在表面结合前从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里移除。即,该装置处于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里的部分可以方便地在表面结合前移除,以缩短间隔时间。
4.对于需要进行物理、化学处理的表面,该装置可以对其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对表面进行物理、化学的处理可以消除污染物或有助于消除污染物。例如对表面施加酒精可以有利于杀灭一些细菌、也有利于对表面进行的清洁。
5.该装置的结构,方便对待结合表面进行结合操作。
6.该装置可以方便地使待结合表面进行定位。
7.该装置可以消减或消除前述的封闭、半封闭的空间内污染物的含量和密度。
8.该装置在结合过程中,可以避免使待结合表面处于与外力场相迎的方向,从而避免外力作用下各种污染物向待结合表面的运动。
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通常分为几种情况:
1.对于初始状态下就是带有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并且在初始状态下是清洁的表面,且结合的操作是在存在污染物的环境中的,则可以有以下三种方式:a在待结合表面结合前,移除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起保护作用的装置;然后,在待结合表面被污染物污染前,将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结合。b在待结合表面结合前,移除部分或全部起保护作用的装置;然后在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清洁;最后在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被污染物再次污染前将该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结合。
2.对于初始状态下就是带有保护装置并且在初始状态下不是清洁的表面,且结合的操作是在存在污染物的环境中的,则可以有以下一种方式:在待结合表面结合前,移除部分或全部起保护作用的装置;然后在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清洁;最后在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被污染物再次污染前将该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结合。
3.对于初始状态下不带有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并且在初始状态下是清洁的表面,且结合的操作是在存在污染物的环境中的,则可以有以下三种方式:a在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清洁;然后在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被污染物再次污染前将该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结合。b将待结合表面在初始状态下加装起保护作用的装置进行保护。在待结合表面结合前,移除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起保护作用的装置;然后,在待结合表面被污染物污染前,将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结合。c将待结合表面在初始状态下加装起保护作用的装置进行保护;在待结合表面结合前,移除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起保护作用的装置;然后在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清洁;最后在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被污染物再次污染前将该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结合。
4.对于初始状态下不带有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并且在初始状态下不是清洁的表面,且结合的操作是在存在污染物的环境中的,则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a在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清洁;然后在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被污染物再次污染前将该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结合。b将待结合表面在初始状态下加装起保护作用的装置进行保护;在待结合表面结合前,移除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起保护作用的装置;然后在待结合表面结合前将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清洁;最后在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被污染物再次污染前将该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结合。
具体的如表1所示:
总结出在不同情况下的手段主要有: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其清洁污染物作用的装置。在本发明中,起保护作用、清洁作用和/或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物理或生物作用的装置统称为效应装置。其具有的特性之一是可以方便地被移除。对于在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外面起作用的,称为外部包覆装置。
除此之外,还可以单独地或在上述几个情况下使用定位装置。
第一类实施例:
以一个日常常见的手机贴膜的例子来解释和说明:
在用传统的方式对手机屏幕进行贴膜前,通常需要对手机屏幕进行多次清洁。一般要先施加酒精等液体对屏幕进行湿清洁,然后采用无纺布等材料对屏幕进行擦拭。
传统的手机贴膜在向手机屏幕上贴附后,容易在手机贴膜与屏幕间存留灰尘、粉尘、液体、油污、毛发、纤维等污染物,产生气泡。也容易贴歪。这些都会影响用户体验。由于贴附操作所处的环境一般存在这些污染物,并且手机贴膜面向屏幕一面存在对灰尘的吸附或粘附性。因此在发现污染物后将贴膜翘起尝试清洁该污染物时或在贴歪后将贴膜翘起定位后再重新贴附时可能引入新的污染物。在操作过程中手或工具容易接触到手机贴膜面向屏幕一面存在粘性的胶层,进一步影响贴膜的贴合或寿命。即不容易贴得准确这个缺陷是由于在反复贴这个操作容易对贴膜产生污染或破坏这个因素造成的。因此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因素。
虽然可以使用一些装置辅助手机贴膜,这些装置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在将手机贴膜保护膜除去并且将手机屏幕清洁干净后可能仍不能有效避免污染物进入手机屏幕与手机贴膜之间。
2.辅助装置可能不能适应各种型号的手机。
3.辅助装置可能具有较高的成本。
本发明的思想包括带有效应装置,可以对预先清洁过但在清洁之后再次吸附有污染物的手机屏幕进行最后阶段的清洁。在这次清洁后,效应装置移动,将手机贴膜与屏幕的部分或全部区域裸露在彼此形成的空间里,从而可以将该部分或全部区域贴合。该效应装置的移动和移除可以在手机膜与手机屏幕处于定位准确和/或形成窄小空隙或缝隙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可以迅速将效应装置移除后裸露的区域结合,防止受到污染,缩短了间隔时间。同时,在效应装置未移除前,将二者进行初始粘贴定位时,若定位不准确,便可在移动效应装置前重新粘贴,而不影响手机贴膜面向屏幕的一面,也不会影响屏幕上污染物的清洁。本发明所指的效应装置是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物理或生物作用的装置。效应物质的作用包括以下作用中的一种或几种: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产生表面覆盖效果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
当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处于近配合的状态,并且,当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不带有除了本装置以外的保护装置,即包括表1所述情况3或4。且手机屏幕不带有额外的保护装置,即也属于表1所述情况3或4时,本装置处于实际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含:处于手机贴膜1与手机2所形成空间中的效应装置3、与效应装置相连接的操作装置4、效应装置的表面3a与3b分别具有对污染物具备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功能的效应物质。效应装置整体为一个片状,并在片状的一个边,带有一个折弯部8。效应装置还带有折弯部8。其中的平坦部分与折弯部连接在一起。折弯部与操作装置连接在一起。可选的,手机贴膜与手机所形成的空间的周围存在一个空隙或缝隙,该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效应装置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统称为效应物质。具体的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联想到的其他材质。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联想到的其他材质。图2表示的是手机贴膜、本效应装置、手机所组成的系统的爆炸图。
可选的,3b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以一定强度粘在手机屏幕表面,同时也可以对其表面的污染物产生粘附的作用。可选的,3a表面具有通过静电作用吸附污染物的功能。可选的,3a表面具有擦拭手机屏幕表面的功能。可选的,操作装置4在效应装置的两侧延伸出结合区。可选的,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7。可选的,效应装置保护装置还带有操作装置7a。
图3、4表示将贴膜贴附在手机表面时的操作过程,具体操作的方法为:
1.对于手机屏幕在贴膜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的情况,可选的,先进行清洁。
2.对于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7的,可选的,对其进行去除。
3.将去除保护装置的手机贴膜1与效应装置3构成的整体在手机屏幕上定位后贴附于手机屏幕上。即,形成近配合。
4.按住手机贴膜远离效应装置折弯部8的一端,将该端固定在手机屏幕上。
5.向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拉伸操作装置4。在此过程中3b与3a两个面中的一个或两个对手机屏幕上可能还存在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6.在操作装置4向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移动过一段距离后即可以按压其已经移除的手机贴膜部分的表面,将该部分的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表面与手机屏幕对应的部分紧密贴合。已经贴合的部分更加难以被污染物所污染,并且可以给手机贴膜与屏幕之间的定位提供加强,并防止二者沿屏幕切向相互移动。
7.随着操作装置4的移动,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贴合的区域不断扩大,最终完成对整个屏幕的贴膜。
值得注意的是,在步骤3中,当将手机贴膜在手机屏幕上定位不准确时,可以将手机贴膜连同效应装置一同从手机屏幕上取下,重新进行步骤3,直至定位准确。这种反复的操作并不影响待结合表面如手机贴膜本身面向屏幕的表面的完好性和清洁程度。
采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有益的结果包括:
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来辅助。
在移动效应装置3的过程中,先由表面3b对手机屏幕上的污染物进行粘附,再由移动中的效应装置的表面3a对可能剩余的污染物进行二次清洁,在效应装置3的操作装置4没有到达的区域,很大一部分都始终被效应装置的表面3b粘性地覆盖。因此,本装置可以在贴膜最终贴合前显著地对屏幕表面存在的污染物进行清洁,并且可以防止在最终贴合前环境中的污染物再对其进行污染。
对手机贴膜和屏幕之间的定位是在最终清洁屏幕之前,也就是在将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裸露之前。因此,若对定位不满意,可以重新进行多次定位。定位的操作本身不容易影响到最终屏幕清洁的效果,也不会影响到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的洁净度和完好程度。
由于最终的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的贴合是从一条边开始逐渐向整个待结合表面扩展的,因此不容易形成封闭的气泡区域。
本装置的一个优点是随着效应装置的移动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继续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可选的,效应装置本身可以是几个部分,其中一部分可以用于在使用本装置前对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进行保护,其中的一部分可以用于清洁,其中的一部分可以用于对手机屏幕进行保护以防止污染物的污染。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手机贴膜本体为柔性材料,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操作装置4可以是效应装置3的一部分,即二者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如图12、图13和图6,可选的,效应装置的一部分与操作装置4的部分或全部处于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所形成的空间的外部。其中对于效应装置带有折弯部的情况,操作装置可以处于折弯部8的外面(图12)也可以被折弯部所包围(图13和图14)。具体的移除方式可以如同图1所示的通过沿待结合表面切向移动效应装置的方式来移除。也可以如图15所示的那样,通过卷动效应装置的方式来移除。值得注意的是,在卷动的过程中,效应装置可以与手机屏幕接触,也可以不与手机屏幕接触从而避免一系列非预期的结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操作装置7a可以是效应装置保护装置7的一部分,即二者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3的表面3a,3b中对清洁和/或隔离污染物起作用的部分可以是两个表面中的全部,也可以是两个表面中的一部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3的表面3a)对清洁和/或隔离污染物起作用的部分即效应物质可以是带有粘性、静电吸附作用、具有擦拭、施加化学药剂如酒精中的一种或多种;效应装置3的表面3b对清洁和/或隔离污染物起作用的部分可以是带有粘性、静电吸附作用、施加化学药剂如酒精中的一种或多种。普通技术人员应能通过在这些方式中的部分或全部中做出选择,并且任意合理地组合以实现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些变体中的一些,如带有施加酒精功能的表面3b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洁屏幕污染物的效果,可以部分或全部地替代在贴膜前对手机屏幕进行的预先清洁。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3可以突出与其结合的手机贴膜的面(图7),即比待结合表面的待结合区大。这样可以带来好处:同一个型号的效应装置3可以适应多种型号和尺寸的手机贴膜,因此降低生产、运输、库存、销售和选择的成本。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图8和图9),对于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已经存在保护离型膜10的手机贴膜,本装置中的效应装置可以与该已经存在的离型膜相连接,即效应装置的3a面可以与离型膜10紧密结合在一起。具体的紧密结合方式可以是胶粘和/或热粘合或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它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图10),整个系统还带有定位装置11。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是复数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边缘和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的膜状结构,类似于胶带的构造。即定位装置包含一个柔性材料制成的薄膜。薄膜与手机贴膜和手机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图11和图6),效应装置还带有加强装置52。可选的,该加强装置可以是与操作装置4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刚性超过效应装置本身的材料的片状物或条状物。可选的,加强装置可以与效应装置一体化成型。可选的,加强装置贯穿整个效应装置。在使用者通过操作装置4移除效应装置时,加强装置可以保持效应装置在移除时的形态不发生大的扭曲,从而不会对待结合表面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在待结合表面上残留胶质。该加强装置与效应装置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可选的,该加强装置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橡胶、纸等。可选的,加强装置可以是棒状。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厚度不超过6厘米。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厚度不超过0.2毫米。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装置整个结构的方向与待结合的表面所成的角度,沿待结合表面法向轴旋转90度。即整个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Bostik牌蓝丁胶BluTack使用的材料。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tesla amazing、magneticnotes静电吸附便笺纸使用的材料。
采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有益的结果包括:
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来辅助。
在移动效应装置3的过程中,先由表面3b对手机屏幕上的污染物进行粘附,再由移动中的效应装置的表面3a对可能剩余的污染物进行二次清洁,在效应装置3的操作装置4没有到达的区域,很大一部分都始终被效应装置的表面3b粘性地覆盖。因此,本装置可以在贴膜最终贴合前显著地对屏幕表面存在的污染物进行清洁,并且可以防止在最终贴合前环境中的污染物再对其进行污染。
对手机贴膜和屏幕之间的定位是在最终清洁屏幕之前,也就是在将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裸露之前。因此,若对定位不满意,可以重新进行多次定位。定位的操作本身不容易影响到最终屏幕清洁的效果,也不会影响到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的洁净度和完好程度。
由于最终的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的贴合是从一条边开始逐渐向整个待结合表面扩展的,因此不容易形成封闭的气泡区域。
本装置的一个优点是随着效应装置的移动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继续污染。
本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该装置可以辅助清洁待结合表面,简化操作的流程。
其中在手机贴膜已有的离型膜上增加的效应装置可以利用现有的手机贴膜(包括与它结合的离型膜)。即降低对生产线改造的要求。
第二类实施例:
以一个日常常见的手机贴膜的例子来阐述:
本发明的思想包括带有效应装置,可以对预先清洁过但可能之后又吸附有污染物的手机屏幕进行最后阶段的清洁。即在这次清洁后,效应装置移动,将手机贴膜与屏幕的部分或全部区域裸露在彼此形成的空间里,从而可以将该部分或全部区域贴合。该效应装置的移动和移除可以在手机膜与手机屏幕处于定位准确和/或形成窄小空隙或缝隙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可以迅速将效应装置移除后裸露的区域结合,防止受到污染。同时,在效应装置未移除前将二者进行初始粘贴定位时,便可以发现定位不准确;在移动效应装置前重新粘贴,不影响手机贴膜面向屏幕一面存在粘性的胶层,也不会影响屏幕上污染物的清洁。
与第一类实施例类似,当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处于近配合的状态,本装置处于实际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如图16所示。可选的,手机贴膜与手机所形成的空间的周围存在一个空隙或缝隙,该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与第一类实施例中的效应装置3的形态不同,本实施例中,效应装置为效应辊支架12、第一效应辊13、第二效应辊14三个部分的组合。其中第一和第二效应辊具有清洁的功能和/或施加物理或化学作用功能的效应物质。第一效应辊、第二效应辊分别通过转轴与效应辊支架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自由地绕旋转轴旋转。效应辊支架带有位于手机贴膜背向手机屏幕侧的条状部和位于与其处于不同侧面的支撑部。效应装置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效果的效应物质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等。图17为本装置的侧视图,而图18则为本装置的侧视图的局部放大视图。即包括表1所述情况3。可选的,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图中未示出)用来防止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
将贴膜贴附在手机表面时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1.手机屏幕在贴膜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的情况,可选的,先进行清洁。
2.根据具体的情况,当效应装置还带有保护装置(图中未示出)时,可选的,将该效应装置保护装置去除。
3.将去除保护装置的手机贴膜与效应装置在手机屏幕上定位后贴附于手机屏幕上。
4.按住手机贴膜远离效应装置的一端,将该端固定在手机屏幕上。
5.向待结合表面远离效应装置的一端移动效应装置。在此过程中效应装置对手机屏幕上可能还存在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6.在效应装置向手机贴膜远离效应装置的一端方向移动过一段距离后即可以按压其已经移除的手机贴膜部分的表面,将该部分的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表面与手机屏幕对应的部分紧密贴合。已经贴合的部分更加难以被污染物所污染,并且可以给手机贴膜与屏幕之间的定位提供加强,并防止二者沿屏幕切向相互移动。
7.随着效应装置的移动,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贴合的区域不断扩大,最终完成对整个屏幕的贴膜。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效应装置中的效应辊与效应辊之间连线与跟两个效应辊任意一个相接触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非90度(图19)。第一效应辊、第二效应辊分别通过转轴与效应辊支架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自由地绕旋转轴旋转。图20为本装置的侧视图,而图21则为本装置的侧视图的局部放大视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中可以带有3个效应辊(图22中)。3个效应辊的轴线相互平行但不处于同一个平面上。3个效应辊分别通过转轴与效应辊支架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自由地绕旋转轴旋转。图23为本装置的侧视图,而图24则为本装置的侧视图的局部放大视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手机贴膜本体为柔性材料,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装置整个结构的方向与待结合的表面所成的角度,沿待结合表面法向轴旋转90度。即整个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Bostik牌蓝丁胶BluTack使用的材料。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tesla amazing、magneticnotes静电吸附便笺纸使用的材料。
采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有益的结果包括:
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来辅助。
在移动效应装置的过程中,可以在贴膜最终贴合前显著地对屏幕表面存在的污染物进行清洁,并且可以防止在最终贴合前环境中的污染物再对其进行污染。
对手机贴膜和屏幕之间的定位是在最终清洁屏幕之前,也就是在将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裸露之前。因此,若对定位不满意,可以重新进行多次定位。定位的操作本身不容易影响到最终屏幕清洁的效果,也不会影响到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的洁净度和完好程度。
由于最终的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的贴合是从一条边开始逐渐向整个待结合表面扩展的,因此不容易形成封闭的气泡区域。
本装置的一个优点是随着效应装置的移动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继续污染。
本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该装置可以辅助清洁待结合表面,简化操作的流程。
第三类实施例:
以一个日常常见的手机贴膜的例子来阐述:
与第一类实施例类似,当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处于近配合的状态,本装置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如图25所示。可选的,手机贴膜与手机所形成的空间的周围存在一个空隙或缝隙,该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其中片状的效应装置包括一个纵截面为楔形的部分15。还带有操作装置4。该效应装置带有具备清洁的功能和/或施加物理或化学作用功能的效应物质。效应装置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等。图26为本装置的侧视图。即包括表1所述情况3或4。可选的,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用来防止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图中未示出)。
具体操作的方法为:
1.对于手机屏幕在贴膜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的情况,可选的,先进行清洁。
2.对于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可选的,对其进行去除。
3.将去除保护装置的手机贴膜1与效应装置3构成的整体在手机屏幕上定位后贴附于手机屏幕上。即,形成近配合。
4.固定住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的相对位置,将效应装置向待结合表面切向进行移除。
5.在移除后效应装置后,将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相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步骤3中,当将手机贴膜在手机屏幕上定位不准确时,可以将手机贴膜连同效应装置一同从手机屏幕上取下,重新进行步骤3,直至定位准确。这种反复的操作并不影响待结合表面如手机贴膜本身面向屏幕的表面的完好性和清洁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效应装置中可以带有辅助分离装置(图27,装置16)。辅助分离装置凸起于效应装置,从而将效应装置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待结合表面分离开。降低了移除效应装置时遇到的阻力。还带有操作装置4。图27为爆炸图。值得注意的是,辅助分离装置的具体形态与结构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具体形态与结构,还可以是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能联想到的其他类似结构和形态。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装置(图28)的效应装置是个薄膜形的部件。该薄膜部件的两个面都带有清洁污染物的功能,可以是带有粘性、静电吸附作用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该薄膜的材料可以是含有蜡质的薄膜(如parafilm的材质),使得在移除该薄膜的过程中,该薄膜可以沿拉伸的方向发生伸长。可选的,在伸长的过程中,该薄膜沿其它的方向进行收缩。这种材质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地移除效应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装置(图33)的效应装置是个薄膜形的部件。该薄膜部件的两个面都带有清洁污染物的功能,可以是带有粘性、静电吸附作用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该薄膜的材料可以是具有可塑性的材料。即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产生非弹性的形变。例如,可以是含有蜡质的薄膜(如parafilm的材质),使得在移除该薄膜的过程中,该薄膜可以沿拉伸的方向发生伸长。可选的,在伸长的过程中,该薄膜沿其它的方向进行收缩。这种材质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地移除效应装置。可选的,还带有定位装置(图33装置11)。
第一种操作方式的过程为:
1.先将手机屏幕表面进行清洁。
2.对于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可选的,对其进行去除。
3.将贴膜、效应装置构成的集合体与表面结合,并且精确定位。即形成近配合。
4.若定位不准确,可以通过移动该集合体或将该集合体从表面上取下等方式重新定位,直至定位准确。
5.将定位装置11与手机2和手机贴膜1分别结合。
6.将手机贴膜与效应装置或效应装置与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离型膜集合分离,同时保留效应装置或效应装置与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离型膜集合在手机屏幕上。
7.保持手机贴膜1处于这个状态下,将效应装置移除。由于效应装置表面带有效应物质,屏幕表面上残存的污染物被效应装置清除。
8.将手机贴膜1与手机屏幕结合。
9.将定位装置从手机和手机贴膜上移除。
图33、34、35分别表示了处于不同操作步骤时,系统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步骤2可以被移至步骤5和步骤6之间。
第二种操作方式的过程为:
1.先将手机屏幕表面进行清洁。
2.对于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可选的,对其进行去除。
3.将贴膜、效应装置构成的集合体与表面结合,并且精确定位。即形成近配合。
4.若定位不准确,可以通过移动该集合体或将该集合体从表面上取下等方式重新定位,直至定位准确。
5.将定位装置11与手机2和手机贴膜1分别结合。
6.将手机贴膜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和/或手机贴膜、离型膜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从手机屏幕表面移除。
7.在保持手机贴膜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和/或手机贴膜、离型膜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与手机屏幕分离的状态下,将效应装置或离型膜与效应装置的集合体与手机贴膜分离并移除。
8.将手机贴膜1与手机屏幕结合。
9.将定位装置从手机和手机贴膜上移除。
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可以方便移除效应装置。同时,不容易影响定位。值得注意的是,步骤2可以被移至步骤5和步骤6之间。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如图29所示,本效应装置带有复数个薄膜。复数个薄膜之间带有连接装置47。还带有操作装置4。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如图30所示,本装置的操作装置包含一个分离装置50。这个分离装置带有可以插入到其他部件空隙或缝隙中的刃部,可以使得第一效应膜23、第二效应膜24分别与手机贴膜1、手机2分离。使用时,在拉动牵引装置51的情况下,分离装置可以使得第一、第二效应装置分别剥离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牵引装置51可以与分离装置50靠胶粘、卡扣等方式结合在一起;二者也可以一体成型。其中的牵引装置可以是金属材质。图31是本装置的爆炸视图。图32是本装置的侧视图。在操作时,可以在手机贴膜、手机和效应装置结合时,将分离装置的刃部置于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的空隙或缝隙中。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将图30中的第一效应膜23、第二效应膜24中的一个或全部替换成保护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手机贴膜本体为柔性材料,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装置整个结构的方向与待结合的表面所成的角度,沿待结合表面法向轴旋转90度。即整个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整个系统还带有定位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是复数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边缘和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的膜状结构,类似于胶带的构造。即定位装置包含一个柔性材料制成的薄膜。薄膜与手机贴膜和手机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Bostik牌蓝丁胶BluTack使用的材料。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tesla amazing、magneticnotes静电吸附便笺纸使用的材料。
采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有益的结果包括:
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污染。可以降低结合后表面之间的气泡产生的机率。
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来辅助。
在移动效应装置的过程中,可以在贴膜最终贴合前显著地对屏幕表面存在的污染物进行清洁,并且可以防止在最终贴合前环境中的污染物再对其进行污染。
对手机贴膜和屏幕之间的定位是在最终清洁屏幕之前,也就是在将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裸露之前。因此,若对定位不满意,可以重新进行多次定位。定位的操作本身不容易影响到最终屏幕清洁的效果,也不会影响到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的洁净度和完好程度。
由于最终的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的贴合是从一条边开始逐渐向整个待结合表面扩展的,因此不容易形成封闭的气泡区域。
本装置的一个优点是随着效应装置的移动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继续污染。
本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该装置可以辅助清洁待结合表面,简化操作的流程。
第四类实施例:
以一个日常常见的手机贴膜的例子来阐述:
当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处于近配合的状态,本装置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如图36所示。其中的效应装置包括两个可以独立移除的薄膜48,49。还带有操作装置4。所述的薄膜表面带有具备清洁的功能和/或施加物理或化学作用功能的效应物质。效应装置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等。可选的,手机贴膜与手机所形成的空间的周围存在一个空隙或缝隙,该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可选的,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用来防止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图中未示出)。例如,效应装置的薄膜48、49可以在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带有胶。当将效应装置从手机屏幕表面移除时,该效应装置可以将手机屏幕表面的灰尘等污染物清除。
具体的操作过程为:
1.对于手机屏幕在贴膜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的情况,可选的,先进行清洁。
2.对于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可选的,对其进行去除。
3.将效应装置、手机贴膜对准并结合到手机屏幕上。即形成近配合。
4.保持对准并移除两个薄膜中的一个,将待结合表面因移除操作而裸露出的区域结合到一起。
5.顺序移除其余的效应装置,直至待结合表面的全部区域都结合完毕。
值得注意的是,在步骤3中,当将手机贴膜在手机屏幕上定位不准确时,可以将手机贴膜连同效应装置一同从手机屏幕上取下,重新进行步骤3,直至定位准确。这种反复的操作并不影响待结合表面如手机贴膜本身面向屏幕的表面的完好性和清洁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可选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之间的分割线并没有将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完全分割开(图48。例如该分割线在待结合表面法线的方向没有完全将效应装置分割开。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可以降低加工难度。因为要完美地切割出完全分割的分割线但是却不对手机贴膜本身产生影响对于加工的技术和成本要求都比不切割出完全分割的分割线的工艺要高。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可选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之间的分割线并没有将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完全分割开(图55,图49)。例如该分割线在待结合表面切线的方向没有完全将效应装置分割开。图56、图50分别为该装置的爆炸视图。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可以便于加工。因为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不再分离,因此有利于将其与手机贴膜进行定位和结合。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先将效应装置的一部分移除,再将效应装置其余的部分移除。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可选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可以是大小相等也可以大小不相等。对于大小不等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用户的操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可选的,复数个效应装置的个数可以是大于2,(图53、图37)。图54、图40分别是两个装置的爆炸图。图38为图37所示装置的侧视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可选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上各自带有操作装置(图42,装置4)。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可选的,每个效应装置上带有复数个操作装置(图43,装置4、4a、4b)。在使用时,包括以下的步骤:
在将手机贴膜、效应装置和/或离型膜与手机屏幕结合后,利用操作装置(如4a)将效应装置的一端从手机屏幕上翘起。
再利用同一个效应装置上的另外的操作装置将该效应装置或该效应装置与离型膜的集合与手机贴膜分离并从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形成的空间中移除。
将因为这个移除的操作而裸露出来的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的部分或全部相结合。
再对其余的效应装置采用相同的操作而移除。如此重复,直至整个手机贴膜全部区域与手机屏幕结合。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可选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之间的分割线在待结合表面上的投影为曲线(图44)。图45为该装置的爆炸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可选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彼此之间的分割线为沿手机屏幕表面对角线的方向(图46)。图47为该装置的爆炸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效应装置与手机2之间具有粘附的作用。因此可以对手机屏幕上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效应装置与手机贴膜1之间具有粘附的作用。因此可以对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装置(图40)复数个薄膜都具有折弯部。同时带有操作装置4。折弯部的作用是方便效应装置的移除。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装置(图41)复数个薄膜之中的部分具有折弯部。同时带有操作装置4。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装置(图37)两个薄膜具有交叠区域。同时装有操作装置4。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效应装置具有的薄膜数量大于两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装置(图39)包括两个可以独立移除的薄膜48,49。还带有操作装置4。可选的,还带有定位装置41。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手机贴膜本体为柔性材料,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半透明的材质的作用是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手机屏幕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半透明的材质的作用是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手机屏幕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装置整个结构的方向与待结合的表面所成的角度,沿待结合表面法向轴旋转90度。即整个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图39),整个系统还带有定位装置11。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是复数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边缘和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的膜状结构,类似于胶带的构造。即定位装置包含一个柔性材料制成的薄膜。薄膜与手机贴膜和手机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Bostik牌蓝丁胶BluTack使用的材料。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tesla amazing、magneticnotes静电吸附便笺纸使用的材料。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还带有加强装置。可选的,该加强装置与操作装置4结合在一起。该加强装置与效应装置本体结合。在使用者通过操作装置4移除效应装置时,加强装置可以保持效应装置在移除时的形态不发生大的扭曲,从而不会对待结合表面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在待结合表面上残留胶质。该加强装置与效应装置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可选的,加强装置可以与效应装置一体化成型。可选的,加强装置贯穿整个效应装置。该加强装置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橡胶、纸等。
本装置的优点包括:
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来辅助。
对手机贴膜和屏幕之间的定位是在最终清洁屏幕之前,也就是在将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裸露之前。因此,若对定位不满意,可以重新进行多次定位。定位的操作本身不容易影响到最终屏幕清洁的效果,也不会影响到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的洁净度和完好程度。
本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该装置可以辅助清洁待结合表面,简化操作的流程。
其中在手机贴膜已有的离型膜上增加的效应装置可以利用现有的手机贴膜(包括与它结合的离型膜)。即降低对生产线改造的要求。
可以将待结合表面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或粘附。因此可以清洁待结合表面的污染物。
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污染。
对于待结合表面面积比较大的情况,采用复数个可以独立移除的效应装置可以降低移除效应装置时的难度,更加省力。同时,也可以降低移除效应装置时对定位产生的影响。
可以辅助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之间的对准。
可以降低结合后表面之间的气泡产生的机率。
第五类实施例:
以一个日常常见的手机贴膜的例子来阐述:
本发明的思想包括带有效应装置,可以对预先清洁过但可能之后吸附有污染物的手机屏幕进行最后阶段的清洁。该效应装置的移动和移除可以在手机膜与手机屏幕处于定位准确和/或形成窄小缝隙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可以迅速将效应装置移除后裸露的区域结合,防止受到污染。同时,在效应装置未移除前将二者进行初始粘贴定位时,若发现定位不准确,则可以在移动效应装置前重新粘贴,不影响手机贴膜面向屏幕一面存在粘性的胶层,也不会影响屏幕上污染物的清洁。
与第一类实施例类似,当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处于近配合的状态,本装置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如图57所示。其中效应装置是横截面整体为圆形的条状物3。可选的,该条状物整体为具有粘性的胶状物。可选的,该条状物成回形排列在欲结合的表面处。在移除时,通过牵引该条状物的一个头部可以将该效应装置移除。对污染物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统称效应物质。可选的,手机贴膜与手机所形成的空间的周围存在一个空隙或缝隙,该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等。可选的,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用来防止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图中未示出)。图58为该装置处于操作状态下的爆炸视图。
具体操作的方法为:
1.对于手机屏幕在贴膜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的情况,可选的,先进行清洁。
2.对于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可选的,对其进行去除。
3.将去除保护装置的手机贴膜1与效应装置3构成的整体在手机屏幕上定位后贴附于手机屏幕上。
4.在保持手机贴膜1与手机屏幕2的定位不变的情况下,移除效应装置3。随着效应装置3的移除,在适当的时机将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方向裸露出的区域与手机屏幕进行结合。如此操作,直至效应装置完全从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构成的空间中移除,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完全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步骤3中,当将手机贴膜在手机屏幕上定位不准确时,可以将手机贴膜连同效应装置一同从手机屏幕上取下,重新进行步骤3,直至定位准确。这种反复的操作并不影响待结合表面如手机贴膜本身面向屏幕的表面的完好性和清洁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效应装置可以是表面带有粘附材料的一种柔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热塑性橡胶材料TPR、橡胶软泥材料(barrel slime,主要材料为多聚糖polysaccharide果阿胶)、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丁烯-丁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共聚物SEBS、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等。对于其表面可以带有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等适用于不干胶贴纸的材质的粘合剂。注意本实施例所述的形成相应装置的材料可以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生成所述材料的物质(即反应物),而不仅仅是指生成物。举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例。本装置可以包括可以生成并固化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主剂与硬化剂组合的方式来产生固态或低流动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具体的试剂可以采用Dow Corning牌的Sylgard 184硅弹性体试剂套装。在这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待结合表面进行预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效应装置可以是以固态物,如织物为主体,具体的可以是棉质或化纤的织物。并且在主体的表面带有能清洁污染物的材质,如粘附材料。固态物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可以承受很大力而不断裂的加强装置。粘附材料则可以提供对污染物的粘附的作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效应装置可以释放效应物质,如酒精、水等。在使用它清洁待结合表面时,其可以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物理和/或化学的作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手机贴膜本体为柔性材料,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装置整个结构的方向与待结合的表面所成的角度,沿待结合表面法向轴旋转90度。即整个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整个系统还带有定位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是复数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边缘和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的膜状结构,类似于胶带的构造。即定位装置包含一个柔性材料制成的薄膜。薄膜与手机贴膜和手机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Bostik牌蓝丁胶BluTack使用的材料。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tesla amazing、magneticnotes静电吸附便笺纸使用的材料。
采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有益的结果包括:
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来辅助。
对手机贴膜和屏幕之间的定位是在最终清洁屏幕之前,也就是在将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裸露之前。因此,若对定位不满意,可以重新进行多次定位。定位的操作本身不容易影响到最终屏幕清洁的效果,也不会影响到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的洁净度和完好程度。
本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该装置可以辅助清洁待结合表面,简化操作的流程。
本装置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污染。可以降低结合后表面之间的气泡产生的机率。
第六类实施例:
以一个日常常见的手机贴膜的例子来阐述:
当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处于近配合的状态,本装置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如图59所示,本效应装置为一个片状结构。可选的,还带有一个操作装置4。效应装置的表面3a带有具备对污染物具备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的吸附功能的效应物质。可选的,3a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以一定强度粘在手机屏幕表面,同时也可以对其表面的污染物产生粘附的作用。可选的,3a表面具通过静电作用吸附的污染物的功能。可选的,操作装置4在效应装置沿移除运动的方向延伸出待结合表面的区域。可选的,手机贴膜与手机所形成的空间的周围存在一个空隙或缝隙,该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作为优选,还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7。作为优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还带有操作装置7a。作为优选,效应装置3带有折弯部8。作为优选,本装置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是处于手机贴膜1、效应装置3、效应装置保护装置7如图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状态。对污染物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等。可选的,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用来防止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图中未示出)。
具体操作的方法为:
1.对于手机屏幕在贴膜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的情况,可选的,先进行清洁。
2.对于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可选的,对其进行去除。
3.将去除保护装置的手机贴膜1与效应装置3构成的整体在手机屏幕上定位后贴附于手机屏幕上。
4.在保持手机贴膜1与手机屏幕2的定位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向背离效应装置折弯部方向牵拉操作装置4的方式逐渐移除效应装置3。随着效应装置3的移除,在适当的时机将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方向裸露出的区域与手机屏幕进行结合。如此操作,直至效应装置完全从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构成的空间中移除,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完全结合。
5.在效应装置3被部分移除后即可以按压因为移除的部分效应装置对应的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部分的表面,将该部分的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表面与手机屏幕对应的部分紧密贴合。已经贴合的部分更加难以被污染物所污染,并且可以给手机贴膜与屏幕之间的定位提供加强,并防止二者沿屏幕切向相互移动。
6.随着效应装置3的移动,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贴合的区域不断扩大,最终完成对整个屏幕的贴膜。
值得注意的是,在步骤3中,当将手机贴膜在手机屏幕上定位不准确时,可以将手机贴膜连同效应装置一同从手机屏幕上取下,重新进行步骤3,直至定位准确。这种反复的操作并不影响待结合表面如手机贴膜本身面向屏幕的表面的完好性和清洁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图60),手机贴膜1自带有保护其面向手机屏幕表面的离型膜10。效应装置的3a面与离型膜10紧密结合在一起。具体的紧密结合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图中17和18分别为处于离型膜上的卡扣和处于效应装置上的对应的卡槽。二者的相对位置可以互换。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手机贴膜本体为柔性材料,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装置整个结构的方向与待结合的表面所成的角度,沿待结合表面法向轴旋转90度。即整个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整个系统还带有定位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是复数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边缘和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的膜状结构,类似于胶带的构造。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Bostik牌蓝丁胶BluTack使用的材料。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tesla amazing、magneticnotes静电吸附便笺纸使用的材料。
采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有益的结果包括:
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来辅助。
在移动效应装置3的过程中,由效应装置表面对手机屏幕上的污染物进行粘附和清洁。因此,本装置可以在贴膜最终贴合前显著地对屏幕表面存在的污染物进行清洁,并且可以防止在最终贴合前环境中的污染物再对其进行污染。
对手机贴膜和屏幕之间的定位是在最终清洁屏幕之前,也就是在将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裸露之前。因此,若对定位不满意,可以重新进行多次定位。定位的操作本身不容易影响到最终屏幕清洁的效果,也不会影响到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的洁净度和完好程度。
由于最终的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的贴合是从一条边开始逐渐向整个待结合表面扩展的,因此不容易形成封闭的气泡区域。
本装置的一个优点是随着效应装置的移动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继续污染。
本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该装置可以辅助清洁待结合表面,简化操作的流程。
其中在手机贴膜已有的离型膜上增加的效应装置可以利用现有的手机贴膜(包括与它结合的离型膜)。即降低对生产线改造的要求。
第七类实施例:
以一个日常常见的光学镜头的例子来阐述:
在精密装置如光学系统的镜头的生产、组装和维修保养过程中,可能需要将其中一些光学元件重新组合成整个装置。根据对精密装置的洁净度要求,有时候这种工作需要在低尘的环境下进行。因此需要较高的成本。如果在大气级的环境下进行,可能会产生污染物被封闭在光学装置中的情况。在一些情况下,比如在野外对可更换镜头的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更换镜头时,这种污染可机会会很大。
本发明的思想包括带有效应装置,可以对预先清洁过但可能之后吸附有污染物的物体内表面进行最后阶段的清洁。即在这次清洁后,效应装置移动,将各个被清洁的内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从而可以将使得这个空间的污染程度降低。该效应装置的移动和移除可以在各个形成封闭空间的物体处于定位准确和/或形成窄小空隙或缝隙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可以迅速将效应装置移除后裸露的区域结合,防止受到污染。同时,在效应装置未移除前将各个表面进行初始粘贴定位时,便可以发现定位不准确,并且在移动效应装置前重新粘贴,不影响污染物的清洁。
如图61所示为一个光学镜头,带有镜筒19、第一透镜20、第二透镜21和效应装置3。当待结合表面互相处于近配合的状态,本装置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如图61所示,本效应装置是横截面整体为圆形的丝状或条状物3。可选的,该丝状或条状物整体为具有粘性的胶状物。本效应装置带有一个伸出镜筒、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围成空间的操作装置4。可选的,该围成的空间存在一个空隙或缝隙,该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在本例中,操作装置为丝状或条状的效应装置的一个头部。可选的,该丝状或条状的效应装置呈可以被轻易移除的结构如盘旋状。在移除时,通过牵引该操作装置将该效应装置移除。在本例子中,效应装置是以平面层叠的方式来放置的。每层之内整体呈一个阿基米德等速螺线的形状。层与层之间具有连接。其中每一层中的一个连接与该层中以上的部分连接,另一个连接与该层中以下的部分连接。可选的,整个效应装置为不带有分支的一整根或一整条效应装置。对污染物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统称为效应物质。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等。图62为演示图61中各个部件的爆炸图。图63为效应装置的顶视图。图64为各个部件在图61中所示的剖面61中的剖面图。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中仅仅示意性地表示出了效应装置与各个部件之间的结合关系。由于效应装置结构和材质的特点,它可以在受到约束时改变形态。因此并不能认为图中所示的空隙或缝隙在真实情况下一定存在。图中所示的未与效应装置相结合的表面也未必在实际情况中不与效应装置相结合。可选的,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用来防止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使用步骤为:
1.对于各个待结合表面在结合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的情况,可选的,先进行清洁。对于效应装置带有保护装置的,对该保护装置进行移除。然后组合成固定的空腔。本例中,先将1号透镜放置在镜筒底端的定位环上(定位环未画出),并在其上方增加定位环,将其固定。即形成近配合。
2.将适量的本效应装置按照图中所示的形状和状态放置入镜筒与1号透镜形成的空腔中。同时保留本效应装置的一部分在镜筒的外部。
3.将2号透镜覆盖在镜筒的顶部,同时保持一个空隙或缝隙使得效应装置处在镜筒外部的部分与处在镜筒内部的部分保持连通。及形成近配合。
4.通过效应装置处在镜筒外面的部分将效应装置逐渐向镜筒外部牵引,直至完全移除。
5.移除全部效应装置完毕后,迅速将2号透镜移动到上端定位环处(定位环未画出),添加定位环将其固定住。
可选的,在第2步和地3步之间,还可以加入步骤25。在该步骤中,将在步骤2中结合好的整个装置进行适当幅度的摇晃,使得效应装置可以在惯性作用下与待结合表面不同的部位接触得更完全和彻底,同时可以让效应装置与待结合表面相对运动,提高清洁污染物的效果。
可选的,在第2步和地3步之间,还可以加入步骤26。在该步骤中,将在步骤2中结合好的整个装置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步操作。由于灰尘等悬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会产生某种随机的运动。因此将整个装置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可以让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中效应装置空隙或缝隙间的灰尘等悬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中的一部分有时间运动到效应装置的表面,从而降低在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中未必清洁的污染物的量。
值得注意的是,当将各个透镜与镜筒之间定位不准确时,可以重复进行定位的步骤,直至定位准确。
采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有益的结果包括:
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来辅助。
在移动效应装置3的过程中,可以对待结合表面上已经存在的污染物进行粘附和清洁。
本装置的一个优点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继续污染。
本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该装置可以辅助清洁待结合表面,简化操作的流程。
本装置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污染。
降低在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中未必清洁的污染物的量。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效应装置的放置形态可以是层叠的回形(类似图21中的效应装置3)。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效应装置可以释放效应物质,如酒精等。在使用它清洁待结合表面时,其可以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物理和/或化学的作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还附带一个整体上具有圆台形状的外部包覆装置(图65中装置22)。图66为本类实施例中各个部件的爆炸图。图67为各个部件在图65中所示的剖面62中的剖面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效应装置3可以是液态或粘弹性态的胶(图68中装置3)。胶可以在处于液态时,被注入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并依赖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的形态流动形成覆盖全部被待结合表面的形状。可选的,可以在胶固化后,将其从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中移除。胶也可以是选择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逐渐固化的类型。在胶完全形成坚硬的固体前,可以将其从待结合表面形成的空间中移除,从而达到降低污染物的目的。可选的,胶的材料可以是俗称的玻璃胶,即硅酸钠、醋酸以及有机性硅酮的混合物或聚氨酯胶。图69为本类实施例中各个部件的爆炸图。图70为各个部件在图68中所示的剖面63中的剖面图。可选的,本装置还可以包含如丝、线、片、条状材料,如尼龙线、棉线或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它材料,这些材料可以被用于在液态或粘弹性材料中增加其整体强度。在本例中,效应装置3包含一个部分延伸出待结合表面所围成的空间的操作装置4。其具体在操作过程中通过用户合理施加胶状物和/或增加强度的材料来形成。具体的操作方式为:将可选的增加强度的材料预先放置在待结合的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然后,再液态或粘弹性态材料注入该空间中,形成效应装置,并使之形成一个部分延伸出待结合表面所围成的空间的操作装置4。将待结合的最后一个部件与之前已经结合在一起的部件形成接近结合的状态。在固化到形成可以被整体取出的状态时,将材质整体取出。将待结合的最后一个部件与已经结合在一起的部件结合完毕。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效应装置可以是表面带有粘附材料的一种柔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热塑性橡胶材料TPR、橡胶软泥材料(barrel slime,主要材料为多聚糖polysaccharide果阿胶)、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丁烯-丁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共聚物SEBS、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等。对于其表面可以带有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等适用于不干胶贴纸的材质的粘合剂。注意本实施例所述的形成相应装置的材料可以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生成所述材料的物质(即反应物),而不仅仅是指生成物。举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例。本装置可以包括可以生成并固化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主剂与硬化剂组合的方式来产生固态或低流动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具体的试剂可以采用Dow Corning牌的Sylgard 184硅弹性体试剂套装。在这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待结合表面进行预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Bostik牌蓝丁胶BluTack使用的材料。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效应装置的材料可以包含tesla amazing、magneticnotes静电吸附便笺纸使用的材料。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如图71。该装置为一个由多个部件30、31、32、33构成的空腔。在将这些部件结合成空腔的过程中可以先将部件30、31、32、33结合起来,即形成近配合,然后将各个部件内部表面附着上效应装置34、35、36、37;也可以先将30、31、32、33各个部件内部表面附着上效应装置34、35、36、37,将这些部件结合起来形成近配合。效应装置上各自带有操作装置(统一标作4)。效应装置面向它所依附的表面的一面具有吸附污染物的材料。可选的,效应装置表面的其余部分也具有吸附污染物的材料。在将部件30摆放到接近最终结合的位置,且它与周边的部件形成一个狭缝时,可以保持静置一段时间。因为在效应装置不能完全填充待结合表面所形成的空间时,按照物理学原理,分子或颗粒大致遵循一个随机运动的扩散的过程。当效应装置吸附污染物的功能后,其所在的空腔中的污染物会越来越多地私服在临近的效应装置上,因而其在空间中的密度随时间降低。在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可以从狭缝中依次通过操作装置来移除效应装置34、35、36、37。然后将部件30放置与其余部件结合的位置。图72是本装置的侧视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第八类实施例:
以一个微型加速度传感器的加工来阐述:
半导体或微机电系统(MEMS)芯片的晶圆(wafer)或最小晶片(die)在一些工艺流程中需要与其它的一些材料结合,比如粘合(bonding)的操作。
在一个微型加速度传感器的加工中,需要包括以下一些步骤:
对先在基层的晶圆中加工成细微的结构。在这个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涉及到系列操作:如光刻(photolithography)、刻蚀、镀膜。
其后可能需要对其进行封装。其中可能涉及到将其表面与另外一片同种材料或不同种材料的晶圆(wafer)进行结合。然后通过物理和/或化学的方式将二者粘合(bonding)。
在这些操作中,涉及到要对晶圆表面进行物理、化学的处理,还可能涉及到将表面之间进行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结合,以及在这些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物的隔离和/或清除。
如图所示为一个微型加速度传感器的生产过程的一个最小晶片(die)的示意图。在其基底(substrate)上,通过光刻和刻蚀制作了一些凹陷和凸起的结构。由于这类结构通常都是具有极其微小的尺寸(可以是是um至nm的量级),因此细小的灰尘、液滴等等污染物会对其功能和/或完整性造成很大影响。此外,操作过程中的与该表面接触的物体若沿该表面切向运动,也可能会对这些表面的结构产生很多破坏。
本发明的思想包括:效应装置在没有移除前可以完全覆盖待结合表面。随着对效应装置的移除,暴露出来的待结合表面的区域可以马上就结合,从而避免污染。同时可选的,效应装置与待结合表面相接触的表面可以带有清洁灰尘的功能,从而对已有的灰尘进行清洁。具体的移除操作是通过对第一效应膜和第二效应膜中不与盖板和基底接触的端部的操作装置23a和24a的拉伸,来完成的。通过这种方式在待结合表面处的效应装置并不与清洁表面发生摩擦,即不沿着待结合表面的切向方向沿表面运动。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移除效应装置对表面的破坏。同时,也可以使得移除的操作更加省力和方便。这些好处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原本需要在较高等级洁净环境下才可以进行的操作,现在可以在洁净等级低一些的环境下进行。
当手机盖板与基底处于近配合的状态,本装置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如图73所示。本效应装置包含两个膜结构:第一效应膜和第二效应膜(图73装置23、24)。其中两个效应膜都带有折弯部。折弯的两个膜以层叠的方式处于盖板26和基底25之间。可选的,盖板与基底所形成的空间的周围存在一个空隙或缝隙,该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效应膜在未移除前覆盖待结合表面的全部部分。表面23b和24b对清洁和/或隔离污染物起作用的部分可以是带有具备粘性、静电吸附作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效应物质。效应装置带有操作装置23a和24a。通过对这两者的牵引,可以移除效应装置。对污染物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等。图74为本类实施例的爆炸视图。可选的,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用来防止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对于待结合表面在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的情况,可选的,先进行清洁。
2.对于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可选的,对其进行去除。
3.将盖板与效应装置、基底定位,并将三者结合。即形成近配合。
4.将效应装置移动以从盖板与基底形成的空间中逐步移除。
5.将效应装置移除而裸露出的盖板面向基底的表面的部分和基底相应的部分结合。
6.重复步骤4、5直至效应装置从盖板与基底形成的空间中全部移除,盖板与基底完全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表面23b和24b还可以施加化学药剂如酒精、光刻胶、光刻胶辅助粘附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在盖板26本体为柔性材料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基底25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在效应膜与效应膜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和/或同一个效应膜因为折弯部而相互接触的不同部位之间带有限制或阻止其相互运动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这种限制或阻止其相互滑动的装置的作用是可以在实施本装置的过程中防止或限制本装置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运动从而对定位精度产生影响。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装置整个结构的方向与待结合的表面所成的角度,沿待结合表面法向轴旋转90度。即整个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整个系统还带有定位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是复数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边缘和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的膜状结构,类似于胶带的构造。即定位装置包含一个柔性材料制成的薄膜。薄膜与手机贴膜和手机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
采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有益的结果包括:
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来辅助。
在移动效应装置3的过程中,由效应装置表面对基底和/或盖板上的污染物进行粘附和清洁。因此,本装置可以在盖板与基底最终贴合前显著地对二者表面存在的污染物进行清洁,并且可以防止在最终贴合前环境中的污染物再对其进行污染。
对盖板和基底之间的定位是在最终清洁基底和/或盖板之前,也就是在将盖板面向基底的一面裸露之前。因此,若对定位不满意,可以重新进行多次定位。定位的操作本身不容易影响到最终清洁的效果,也不会影响到盖板面向基底的一面的洁净度和完好程度。
由于最终的盖板与基底的贴合是从一条边开始逐渐向整个待结合表面扩展的,因此不容易形成封闭的气泡区域。
本装置的一个优点是随着效应装置的移动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继续污染。
本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该装置可以辅助清洁待结合表面,简化操作的流程。
其中在盖板已有的保护装置(或称为离型膜、蓝膜等)上增加的效应装置可以利用现有的盖板(包括与它结合的保护装置)。因此即降低对生产线改造的要求。
在移除效应装置的过程中,效应装置与待结合表面只有非常小的沿待结合表面切向的相对运动。因此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对待结合表面的磨损。同时可以在效应装置表面的效应物质为胶的时候,可以避免因为效应装置与待结合表面的切向相对运动而产生胶的残留。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表面23b和24b还可以施加化学药剂如酒精、光刻胶、光刻胶辅助粘附剂。
本类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的生产、运输、使用等不同的阶段进行实施,可以达到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污染物、清洁污染物等效果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九类实施例:
如第八类实施例,将该例子中的盖板和基底分别替换为屏幕膜和手机便可以表示本实施例类中本装置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图75)。当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处于近配合的状态,可选的,手机贴膜与手机所形成的空间的周围存在一个空隙或缝隙,该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对污染物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统称为效应物质。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等。可选的,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用来防止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对于手机屏幕在贴膜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的情况,可选的,先进行清洁。
2.对于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的,可选的,对其进行去除。
3.将手机贴膜、效应装置、手机屏幕定位,并将三者结合。即形成近配合。
4.将效应装置移动以从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形成的空间中逐步移除。
5.将效应装置移除而裸露出的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表面的部分和手机屏幕相应的部分结合。
6.重复步骤4、5直至效应装置从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形成的空间中全部移除,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完全结合。
采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有益的结果包括:
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来辅助。
在移动效应装置3的过程中,由效应装置表面对手机贴膜和/或手机屏幕上的污染物进行粘附和清洁。因此,本装置可以在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最终贴合前显著地对二者表面存在的污染物进行清洁,并且可以防止在最终贴合前环境中的污染物再对其进行污染。
对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之间的定位是在最终清洁手机贴膜和/或手机屏幕之前,也就是在将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裸露之前。因此,若对定位不满意,可以重新进行多次定位。定位的操作本身不容易影响到最终清洁的效果,也不会影响到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面的洁净度和完好程度。
由于最终的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的贴合是从一条边开始逐渐向整个待结合表面扩展的,因此不容易形成封闭的气泡区域。
本装置的一个优点是随着效应装置的移动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继续污染。
本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该装置可以辅助清洁待结合表面,简化操作的流程。
其中在手机贴膜已有的保护装置(或称为离型膜、蓝膜等)上增加的效应装置可以利用现有的手机贴膜(包括与它结合的保护装置)。因此即降低对生产线改造的要求。
在移除效应装置的过程中,效应装置与待结合表面只有非常小的沿待结合表面切向的相对运动。因此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对待结合表面的磨损。同时可以在效应装置表面的效应物质为胶的时候,可以避免因为效应装置与待结合表面的切向相对运动而产生胶的残留。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延伸出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所形成的空间(图76,图77)。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延伸出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所形成的空间。并且,效应装置带有有助于将效应装置定位到手机屏幕上的特征,如效应装置的边缘切割产生具有与手机贴膜边缘一些部位或全部轮廓和/或孔洞(图中未示出)相适应的特征(图76,图77)。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在整个装置的外表面可以覆盖一个外部包覆装置(图78,装置22具体的操作为,在手机贴膜、手机和效应装置都结合在一起之后,将这个整体装入一个外部包覆装置。可选的,该外部包覆装置可具有带有效应物质的内表面。可选的,其内表面的效应物质可以是具有吸附、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等效应的材料。然后,将效应装置移除。在这过程中,保持剩余部分仍然在外部包覆装置里直到将待结合表面结合完毕。然后,移除外部包覆装置。在这过程中,环境中的污染物不容易通过空隙或缝隙到达待结合表面处。这对在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中操作尤其必要。图中的外部包覆装置可以是由两个带有粘性表面的膜状结构构成。图79为本例中外部覆盖装置与其余部分分离的爆炸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在效应装置的操作装置23a与24a处,效应装置的宽度小于与其结合的手机贴膜的宽度(图80),即形成镂空结构。这种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在移除效应装置的过程中,拉伸的力更加均匀,因此方向更加准确。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按压手机贴膜和手机的操作装置镂空的部分来保持手机和贴膜对准,在这同时不影响通过牵拉操作装置来移除效应装置。图85为所述装置的爆炸视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效应装置的数量可以是复数(图82和图24)。其中的效应装置彼此之间在待结合表面中,沿待结合表面切向的方向分布。这种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待结合表面的面积较大时,可以通过依次移除某个或某些效应装置。这比将整个待结合表面的区域上的整体的效应装置移除更加容易,同时也可以将移除部分效应装置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部分结合来辅助定位。再依次移除直至整个待结合表面全部结合。图83为本装置的爆炸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效应装置的数量可以是复数(图84和图85)。其中的效应装置彼此之间在待结合表面中,沿待结合表面法向的方向分布。这种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依次将复数个效应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移除,从而对待结合表面进行多次清洁,这样可以省去或减少传统方法中在贴膜前对手机屏幕表面的清洁。另外一种好处是,可以通过改变复数层的效应装置的功能和/或功能和/或材质来获得不同的功能,比如以下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清洁污染物、覆盖待结合表面、对待结合表面施加物理或化学的影响。如图84或图85所示,图中23、24、64、65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效应膜。作为一个例子,可以在其中第一层中添加酒精;第二层带有清洁功能的无纺布;第三层带有粘性。当将整个装置与手机屏幕和保护膜结合在一起后,顺序移除第一、第二、第三层的操作可以依次对手机屏幕进行施加酒精、擦拭、对污染物进行粘附。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并不限于图中所示出的特定的形态,这些复数个效应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以是其它形态的效应装置,如其它实施例中的效应装置。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其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合理地在这些效应装置之间进行选择和搭配。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效应装置的操作装置不凸出保护膜和手机形成的空间(图86)。通过额外的工具(如图中的镊子27)可以对该操作装置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效应装置,进而移除整个效应装置。图87为侧视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效应装置中的两个效应膜23,24彼此之间保持非紧密的结合(图88)。即,他们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运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分别对其中一个进行移除和部分移除。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效应装置的操作装置与效应装置的其余部分是独立生产出的结构(图89,装置28)。然后结合在一起形成效应装置。即各个部分是单独生产然后通过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效应装置中的两片薄膜的大小不同(图90)。在操作时,通过对一个薄膜的操作装置的拉伸来带动效应装置的两个薄膜,从而移除整个效应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效应装置所作用的结合面为非平面(图91)。待结合的表面分别由第一结合物66和第二结合物67所表示。因此,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料的那样,效应装置也相应的具有非平面的结构3。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图95),效应装置折弯产生的头部29插入到手机贴膜1与离型膜10之间,并与离型膜相结合。具体的结合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折弯产生的头部29插入到手机贴膜与离型膜之间这个操作可以是由本装置或本装置一部分的生产者来进行也可以是本装置的使用者来进行。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若手机贴膜本来已经带有保护装置,如离型膜(图94中装置10),则本效应装置折弯产生的头部29与离型膜10的一端相结合,使得效应装置的操作可以同时移除离型膜。具体的结合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17、18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3其中的两个薄膜部件可以是一体化成型。即为在操作装置4的端部通过折弯的方式来形成不同的层的结构(图中未示出折弯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图92),效应装置折弯产生的头部29与离型膜10的一端相结合,使得效应装置的操作可以同时移除离型膜。可选的,效应装置还带有一个分离装置50。可选的,该分离装置为片状,插入离型膜与手机贴膜之间。其有益的效果是,该分离装置可以使得在移除效应装置的时候,离型膜更加容易与手机贴膜脱离。图93为本装置的侧视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手机贴膜本体为柔性材料,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上还带有有辅助定位的图案。图案可以与待结合表面如手机屏幕和/或手机贴膜的轮廓相配合。用户可以分别将手机贴膜、手机屏幕通过图案与效应装置定位,从而实现将不同待结合表面,如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之间相互定位。可选的,带有的图案可以与不同的待结合表面,如不同型号的手机的屏幕和手机贴膜相匹配。可选的,图案可以被替换成凸起或凹陷的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装置整个结构的方向与待结合的表面所成的角度,沿待结合表面法向轴旋转90度。即整个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整个系统还带有定位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是复数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边缘和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的膜状结构,类似于胶带的构造。即定位装置包含一个柔性材料制成的薄膜。薄膜与手机贴膜和手机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
第十类实施例:
以一个医疗领域的例子来阐述:
当人或动物在野外、不洁净的环境如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受到外伤的时候,如果伤口被不洁净物污染会造成健康的危害。传统的做法是对伤口进行手工清洁和处置(如消毒),然后对伤口进行包扎。这个过程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伤口本身也还可能会被环境中的污染物污染。另外对伤口进行清理,尤其是受到固态物质的污染如灰尘、颗粒等的污染清理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在对伤口进行处置时通常需要额外的装置进行,如酒精棉签。
当各个待结合表面互相处于近配合的状态,本装置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如图96所示。其中,38为包扎装置,3为效应装置。效应装置的具体结构与本发明中其它实施例中的效应装置的具体结构类似或相同。效应装置的表面可以是带有粘性、静电吸附作用、施加化学药剂如酒精中的一种或多种。统称为效应物质。效应装置带有操作装置4。效应装置3、包扎装置38均被覆盖在伤口所在的皮肤表面68上。对污染物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等。可选的,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用来防止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图中未示出)。可选的,伤口所在的皮肤表面与包扎装置所形成的空间的周围存在一个空隙或缝隙,该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
具体的操作步骤:
1.在伤口出现后,可以将伤口进行预先处理。
2.将效应装置和包扎装置定位于伤口处。
3.将效应装置逐步从包扎装置与伤口所在的皮肤所形成的空间中移除。
4.将因为移除而暴露出的包扎装置与伤口所在皮肤相应的部分结合。
5.重复步骤3、4直至效应装置从包扎装置与伤口所在的皮肤所形成的空间中全部移除,包扎装置与伤口皮肤所在的表面完全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例如包含有医用酒精,可以用于对伤口进行消毒。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22为外部包覆装置(图97)。该外部包覆装置带有呈片状或膜状的装置,可以覆盖于整个伤口所在皮肤的表面,将伤口所在处的皮肤与外界环境形成半开放状的隔离。具体的操作为在将定位装置和包扎装置定位到伤口处之后或同时将外部包覆装置覆盖住整个伤口以将伤口和外界环境隔绝开。然后再移除效应装置并将包扎装置与伤口相结合。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先尽量避免伤口与外界的接触,将伤口与外界隔离开。接下来的移除效应装置和包扎装置与伤口相结合的过程都是在外部包覆装置的保护下进行的。因此,该方案可以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比如受到严重生物、化学或物理污染的环境下对伤口进行处置。图98为本装置沿图97中剖面69所示的剖面。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效应装置的数量可以是复数。其中的效应装置彼此之间在待结合表面中,沿待结合表面法向的方向分布。这种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依次将复数个效应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移除,从而对待结合表面进行多次清洁,处置。这样可以省去或减少传统方法中在包扎前对伤口表面的清洁。另外一种好处是,可以通过改变复数层的效应装置的功能和/或功能和/或材质来获得不同的功能,比如以下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清洁污染物、覆盖待结合表面、对待结合表面施加物理或化学的影响。作为一个例子,可以在其中第一层带有粘性;第二层中添加酒精;第三层带有清洁功能的无纺布。当将整个装置与伤口结合在一起后,顺序移除第一、第二、第三层的操作可以依次对伤口进行施加去除污染物,施加酒精和擦拭等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所述的复数个效应装置并不限于图中所示出的特定的形态,这些复数个效应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以是其它形态的效应装置,如其它实施例中的效应装置。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其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合理地在这些效应装置之间进行选择和搭配。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包扎装置38为柔性材料,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伤口所在的皮肤表面68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装置整个结构的方向与待结合的表面所成的角度,沿待结合表面法向轴旋转90度。即整个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实施例为对汽车等交通工具表面的划痕等缺陷进行修补的装置。如,将本例中的伤口所在的皮肤替换成表面受损的汽车的表面,原本的包扎装置,在本例中包含对划痕等缺陷起填补和/或修补作用的材料,如补土,又如液态补土或颜料、涂料等。效应装置包含对划痕进行处理的材料,如去锈、清洁、打磨等材料。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将外部包覆装置22、包扎装置和效应装置都放置在交通工具受损的表面。通过效应装置中的效应物质,对表面进行预先处理。然后再通过包扎装置中的对划痕等缺陷起填补和/或修补作用的材料对划痕等缺陷进行修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整个系统还带有定位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是复数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边缘和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的膜状结构,类似于胶带的构造。即定位装置包含一个柔性材料制成的薄膜。薄膜与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效应装置的形态和结构可以是本发明公开的其它方案,或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联想到的其它方案。
采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有益的结果包括:
在移动效应装置3的过程中,由效应装置表面对待结合表面上的污染物进行粘附和清洁,并且可以防止在最终贴合前环境中的污染物再对其进行污染。
外部包覆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覆盖。因此,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物对待结合表面的继续污染。
本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该装置可以辅助清洁待结合表面,简化操作的流程。
在移除效应装置的过程中,效应装置与待结合表面只有非常小的沿待结合表面切向的相对运动。因此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对待结合表面的摩擦,例如对伤口的沿皮肤切向的力,可以降低痛苦。同时可以避免因为效应装置与待结合表面的切向相对运动而产生效应装置的残留。
第十一类实施例:
以一个日常常见的手机贴膜的例子来阐述:
在传统的贴膜前,通常需要对手机屏幕进行多次清洁。一般要先施加酒精等液体对屏幕进行湿清洁,然后采用无纺布等材料对屏幕进行擦拭。
传统的手机贴膜在向手机屏幕上贴附后,由于手机屏幕朝向迎着重力的放下,因此灰尘、粉尘、液体、油污、毛发、纤维等污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在手机屏幕上聚集并污染手机屏幕,进而在贴膜后产生气泡。这些都会影响用户体验。虽然可以使用一些装置辅助手机贴膜,这些装置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在将手机贴膜保护膜除去,并且将手机屏幕清洁干净后可能仍不能有效避免污染物进入手机屏幕与手机贴膜之间。
2.辅助装置可能不能适应各种型号的手机。
3.辅助装置可能具有较高的成本。
本发明的思想包括带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可以在待结合表面暴露在空气中之前将其相互对准。这样待结合表面进行对准后,将待结合表面暴露在空气中,然后对其进行清洁。随后在定位装置的帮助下可以快速地将表面进行结合。或通过附加的遮盖装置和/或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外部包覆装置来对污染物进行遮挡。
本装置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如图99所示,本定位装置41包括第一定位部件39和第二定位部件40。优选的,第二定位部件40上,带有第一平板部,还带有跟第一平板部相连接并垂直与第一平板部的两个平板状的支撑部。在第一定位部件上带有旋转轴42;第二定位部件上的两个支撑部带有孔43。通过旋转轴42与孔43的配合,两个部件可以相对旋转。在两个定位装置的端部分别带有第一结合部44和第二结合部45。优选的,结合部带有粘性的表面,如带有胶的材质。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塑料、木、金属、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纸板等。
具体的使用方法:
1.先将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对准和定位,即形成近配合。
2.保持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对准的状态,将第一结合部44和第二结合部45分别与手机贴膜和手机的底面结合。
3.将手机贴膜和手机分开一个角度。
4.若手机屏幕处于需要进行清洁的状态,可选的,对手机屏幕进行清洁。
5.去掉手机贴膜可能带有的保护装置。
6.将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结合。
可选的,当步骤1中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对准和定位不准确时,可以重复进行步骤1,直至定位准确。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是提高待结合表面互相结合的精度。并且可以使得待结合表面之间定位更容易和/或迅速。在更容易与迅速的定位操作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待结合表面被污染的机会,从而在表面结合后产生有益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还带有效应装置(图100)。而对效应装置的移除可以在待结合表面相互成一定角度的状态下完成。随着相应装置的移除,将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相互结合,直至效应装置移除完成,整个待结合表面的区域全部结合完毕。在这个过程中,贴膜可以根据需要弯曲以适应待结合表面的结合。最终的结合的结果和效果并不会因为对效应装置的移除在待结合表面相互成一定角度的状态下完成而受到影响。可选的,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用来防止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图中未示出)。其具体的使用方法:
1.先将手机贴膜、效应装置和手机屏幕对准和定位,即形成近配合。
2.保持手机贴膜、效应装置和手机屏幕对准的状态,将第一结合部44和第二结合部45分别与手机贴膜和手机的底面结合。
3.将手机贴膜、效应装置与手机之间在保持与定位装置的连接下分开一个角度。
4.若手机屏幕处于需要进行清洁的状态,可选的,对手机屏幕进行清洁。
5.若效应装置带有保护装置,则去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
6.将手机贴膜、效应装置和手机屏幕重新结合。
7.移除效应装置。
8.将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结合。
可选的,当步骤1中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对准和定位不准确时,可以重复进行步骤1,直至定位准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还包括对齐辅助装置72,在使用过程中以如图101或102所示的方式分别与定位装置41和手机贴膜1相结合。该对齐辅助装置具有与手机贴膜和/或效应装置的轮廓、孔洞、圆角、起伏等形状和特征相适应的轮廓和/或特征和/或图案。可选的,该对齐辅助装置呈片状。可选的,可以是具有与手机贴膜和/或效应装置的轮廓、孔洞、圆角、起伏等形状和特征相对应的凸起的结构和特征。可选的,对齐辅助装置可以由硬纸板、塑料薄膜制成。可选的,对齐辅助装置可以是透明或半透明,在对齐辅助装置上绘制有辅助定位的线条、图案和/或标记,例如与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轮廓相等同的图案。可以通过该图案,将对齐辅助装置分别与手机屏幕、手机贴膜定位。值得注意的是,对齐辅助装置的轮廓和/或特征并不一定要与手机贴膜的轮廓和/或特征一致。只要通过对齐辅助装置,可以将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准确的定位即可。可选的,对齐辅助装置与定位装置一体化成型。在它的面向手机贴膜1的面与手机贴膜之间带有结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该结合装置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结合。具体的使用过程为:
1.先根据对齐辅助装置的轮廓与它带有的特征,将对齐辅助装置准确地定位在手机屏幕上。
2.将定位装置分别与手机和该对齐辅助装置结合,从而固定下该定位关系。
3.将手机贴膜与该对齐辅助装置根据轮廓特征和其他特征准确地定位,并将手机贴膜背向手机屏幕的一面与该对齐辅助装置与屏幕贴合后面向屏幕的面结合。
4.将手机屏幕表面进行清洁。
5.将效应装置可能存在的保护装置移除。
6.将效应装置与手机屏幕相结合。
7.开始移除效应装置。
8.将移除效应装置并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区域进行结合。
9.继续移除效应装置,并将裸露出的待结合表面的区域进行结合。依次进行直至效应装置被全部移除,同时待结合表面完全结合。
10.将手机贴膜表面所结合的对齐辅助装置移除。
11.将与手机结合的定位装置移除。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图103)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复数个。复数个定位装置可以在实施本发明的装置的同一阶段和步骤连接到手机贴膜和/或手机上,也可以分别在实施本发明的装置的不同阶段和步骤连接到手机贴膜和/或手机上。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定位的精度,降低定位精度在外界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机会。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在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表面,还带有效应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在最终将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结合前可以将效应装置移除。在移除之后,迅速地将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结合。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的膜状结构,类似于胶带的构造(图104)。即定位装置包含一个柔性材料制成的薄膜。薄膜与手机贴膜和手机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是复数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边缘和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还带有一个固定架(图105中装置46,图106中的装置46。在其上连接有限位装置46a、46b。在使用过程中,整体上,手机处于与竖直方向成一个较小的角度的位置(手机屏幕与竖直方向直线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图中的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具体的使用方法:与本类实施例的一般方法相类似,但是要根据图中所示的重力的大致方向来选择操作装置的取向。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接近竖直方向的摆放和姿态,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气中的微粒和尘埃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待结合表面并污染该表面的情况。其中,在图106所示的例子中,第二限位装置46b可能会对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结合产生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最后将手机膜与手机屏幕结合前将手机和手机膜的整体向远离限位装置的方向移动至脱离第二限位装置46b的阻碍,再将手机屏幕和手机贴膜结合。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还带有一个固定架(图107中装置46)。在其上连接有限位装置46a、46b。在其上连接有可以对其下的装置起遮盖作用的遮盖装置74。本例中,遮盖装置呈片状,并与第一定位部件、第二定位部件中的一个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整体上,手机处于与竖直方向成一个较小的角度的位置(手机屏幕与竖直方向直线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图中的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具体的使用方法:与本类实施例的一般方法相类似,但是要根据图中所示的重力的大致方向来选择操作装置的取向。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接近竖直方向的摆放和姿态,并且由于遮盖装置的遮盖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气中的微粒和尘埃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待结合表面并污染该表面的程度。可选的,定位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定位部件的宽度都分别大于手机屏幕、手机贴膜的宽度。这有利于对待结合表面进行遮盖,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气中的微粒和尘埃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待结合表面的表面并污染表面的程度。图108为本装置的侧视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还带有一个固定架(图109中装置46)。在其上连接有限位装置46a、46b。在其上连接有可以对其下的装置起遮盖作用的遮盖装置74。本例中,遮盖装置呈片状,并与第一定位部件、第二定位部件中的一个相连接。还带有外部包覆装置22。在使用过程中,整体上,手机处于与竖直方向成一个较小的角度的位置(手机屏幕与竖直方向直线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图中的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还加上外部包覆装置的遮盖作用。具体的使用方法:与本类实施例的一般方法相类似,但是要根据图中所示的重力的大致方向来选择操作装置的取向,并且在定位装置与手机贴膜和手机结合后加装外部包覆装置对其进行包覆。在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完全结合后,将外部包覆装置移除。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接近竖直方向的摆放和姿态,并且由于遮盖装置和外部包覆装置的遮盖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气中的微粒和尘埃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待结合表面并污染该表面的程度。可选的,定位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定位部件的宽度都分别大于手机屏幕、手机贴膜的宽度。图110为本装置中外部包覆装置与其他部分分离了的爆炸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手机贴膜本体为柔性材料,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在这种实施例的情况下,定位装置与手机贴膜结合的部位将改为与手机贴膜表面的离型膜结合。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装置整个结构的方向与待结合的表面所成的角度,沿待结合表面法向轴旋转90度。即整个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
第十二类实施例:
以一个日常常见的汽车玻璃贴膜的例子来阐述:
在传统的贴膜前,通常需要对汽车玻璃进行多次清洁。在一些情况下要先施加酒精等液体对屏幕进行湿清洁,然后采用无纺布等材料对屏幕进行擦拭。在进行贴膜等操作时,需要在洁净的场所进行。并且通常需要由专业人士来进行操作。
传统的汽车玻璃贴膜在向手机屏幕上贴附后,容易在贴膜与玻璃间存留灰尘、粉尘、液体、油污、毛发、纤维等污染物,产生气泡,也容易贴歪。这些都会影响用户体验。由于贴附操作所处的环境一般存在这些污染物,并且贴膜面向玻璃一面对污染物存在粘附性或吸附性。因此在发现污染物后将贴膜翘起尝试清洁该污染物时或在贴歪后将贴膜翘起定位后再重新贴附时可能引入新的污染物。在操作过程中手或工具容易影响到贴膜面向玻璃一面的表面,进一步影响贴膜的贴合或寿命。即不容易贴得准确这个缺陷是由于在反复贴这个操作容易对贴膜产生污染或破坏这个因素造成的。因此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因素。
本发明的思想包括带有效应装置,可以对预先清洁过但可能之后吸附有污染物的物体内表面进行最后阶段的清洁。即在这次清洁后,效应装置移动,将各个被清洁的内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从而可以使得这个空间的污染程度降低。该效应装置的移动和移除可以在各个形成封闭空间的物体处于定位准确和/或形成窄小空隙或缝隙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可以迅速将效应装置移除后裸露的区域结合,防止受到污染。同时,在效应装置未移除前将各个表面进行初始粘贴定位时,便可以发现定位不准确,并且在移动效应装置前重新粘贴,不影响污染物的清洁。对污染物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统称为效应物质。
当贴膜与玻璃处于近配合的状态,本装置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如图111所示,本装置包含:处于贴膜1与玻璃70所形成空间中的效应装置3。作为优选,还可包含与效应装置相连接的操作装置4、效应装置的两个表面3a与3b分别带有对污染物具备清洁的功能和对污染物的吸附功能的效应物质。作为优选,3b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以一定强度粘在玻璃表面,同时也可以对其表面的污染物产生粘附的作用。作为优选,3a表面具通过静电作用吸附的污染物的功能。作为优选,操作装置4在效应装置的沿移除的方向延伸出来。作为优选,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图112中7)。作为优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还带有操作装置(图112中7a)。作为优选,效应装置3带有折弯部8。作为优选,本装置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是处于手机贴膜1、效应装置3、效应装置保护装置7如图112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状态。对污染物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等。可选的,在生产、运输、销售或在提供给最终使用者时还带有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用来防止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图中未示出)。可选的,贴膜与玻璃所形成的空间的周围存在一个空隙或缝隙,该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
具体操作的方法为:
1.对于手机屏幕在贴膜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的情况,可选的,先进行清洁。
2.对于带有效应装置保护装置7的,可选的,对其进行去除。
3.将去除保护装置的贴膜1与效应装置3构成的整体定位后贴附于玻璃上。即形成近配合。
4.将效应装置移动以从贴膜与玻璃形成的空间中逐步移除。
5.将效应装置移除而裸露出的贴膜面向玻璃的表面的部分和玻璃相应的部分结合。
6.重复步骤4、5直至效应装置从贴膜与玻璃形成的空间中全部移除,贴膜与玻璃完全结合。
在步骤3中,若定位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可以重新进行步骤3直至定位准确。
本方案的有益的效果是:可以对玻璃等表面在贴膜前进行清洁,从而在与贴膜结合后实现十分清洁的效果。同时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很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洁净条件较差的环境下进行贴膜,降低了整体的成本。此外,在贴膜和效应装置整体与玻璃对准的操作步骤中便可以进行准确的对准,即便对准失败,可以重复进行对准而不影响贴膜本身与玻璃进行结合的表面。这些益处可以使得原本需要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的操作使用本发明的方案后可以让未经过训练的人快速地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图113),可选的,效应装置为复数个。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先将复数个效应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移除。在移除这部分的效应装置后,将裸露出的玻璃和贴膜进行结合。依次移除更多的效应装置并将裸露出的玻璃和贴膜进行结合。随着贴膜与玻璃贴合的区域不断扩大,最终完成对整个玻璃的贴膜。图114是图113所示装置的爆炸视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复数个效应装置中的操作装置延伸出贴膜的位置在不同的方向(图115)。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贴膜1本体为柔性材料,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玻璃70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装置整个结构的方向与待结合的表面所成的角度,沿待结合表面法向轴旋转90度。即整个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的膜状结构,类似于胶带的构造。即定位装置包含一个柔性材料制成的薄膜。薄膜与手机贴膜和手机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是复数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边缘和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
第十三类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到的装置在运输、销售和储存中可能需要对效应装置进行保护和防尘。
以一个手机贴膜为例子:
通常使用的方式为为手机贴膜将与手机屏幕结合的表面覆盖上整体的离型膜。在不采用其它辅助的定位装置前,通常需要先将离型膜整体移除,然后在将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结合。
这种操作可能会在手机贴膜与屏幕间存留灰尘、粉尘、液体、油污、毛发、纤维等污染物,产生气泡,也容易贴歪。这些都会影响用户体验。由于贴附操作所处的环境一般存在这些污染物,并且手机贴膜面向屏幕一面存在对灰尘的吸附或粘附性。因此在发现污染物后将贴膜翘起尝试清洁该污染物时或在贴歪后将贴膜翘起定位后再重新贴附时可能引入新的污染物。在操作过程中手或工具容易影响到手机贴膜面向屏幕一面存在粘性的胶层,进一步影响贴膜的贴合或寿命。即不容易贴得准确这个缺陷是由于在反复贴这个操作容易对贴膜产生污染或破坏这个因素造成的。因此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因素。虽然可以使用一些装置辅助手机贴膜,这些装置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在将手机贴膜保护膜除去,并且将手机屏幕清洁干净后可能仍不能有效避免污染物进入手机屏幕与手机贴膜之间。
2.辅助装置可能不能适应各种型号的手机。
3.辅助装置可能具有较高的成本。
本装置包括手机贴膜面向手机屏幕的一方设置的复数个保护装置(图116,中装置53,54)。或者,将一个整体的保护装置,如离型膜分隔成多个部分来加工成。这种分隔可以是非完全的分隔。即沿分隔线产生一系列分隔的孔或槽,而使沿分隔线一部仍然保持连接。或者沿待结合表面法线的方向,部分的分隔,如图48。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保护装置面向手机屏幕的面具有吸附或粘附的作用。这种吸附或粘附的作用可以有助于该装置在手机屏幕表面定位的保持。该保护装置也可以具有效应物质。即,对污染物清洁的功能和/或对污染物吸附的功能可以是通过以下效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获得:表面物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消电荷)、化学反应、吸附、带有施加表面覆盖的材质、静电吸附、物理清洁如绒毛、胶粘。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具体的装置本身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PE、pvc、纸、塑料等。可选的,手机贴膜与手机所形成的空间的周围存在一个空隙或缝隙,该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
具体操作的方法为:
1.对于手机屏幕在贴膜操作前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的情况,可选的,先进行清洁。
2.将手机贴膜1与保护装置7构成的整体定位后贴附于手机屏幕上。
3.将复数个保护装置7中的一个或多个去除。并将移除保护装置后暴露出的部分进行结合。
4.依次将复数个保护装置7中的剩余的一个或多个去除。并将移除保护装置后暴露出的部分进行结合。
5.依次操作直至全部保护装置全部被移除,整个待结合表面全部结合。
6.若存在效应装置,移除效应装置,直至最终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结合完毕。
在步骤2中,若定位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可以重新进行步骤2直至定位准确。
采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有益的结果包括:
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来辅助定位。可以依次,逐个或逐批移除保护装置,同时不对已经形成的定位产生不良影响,或降低对已经形成的定位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效应装置可以对待结合表面施加化学药剂。如效应装置带有微孔,微孔中预先吸附了化学药剂。在将效应装置结合到待结合表面后,效应装置释放出化学药剂对表面进行处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保护装置上带有操作装置4。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手机贴膜本体为柔性材料,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本装置整个结构的方向与待结合的表面所成的角度,沿待结合表面法向轴旋转90度。即整个装置移除的运动方向可以是沿待结合表面矩形区域的宽的方向,而不是长的方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整个系统还带有定位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是复数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边缘和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为一体化的膜状结构,类似于胶带的构造。即定位装置包含一个柔性材料制成的薄膜。薄膜与手机贴膜和手机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靠胶粘接、静电吸附、靠摩擦力结合、热粘合、卡扣式插接或其它本领域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定位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
第十四类实施例:
图117所示的是一种应用本发明来批量化地给将表面结合的装置。其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批量化,连续化地对多组待结合的表面(如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进行结合操作。图118表示的图117所示装置的前视图。
55为一个传送装置,其作用是将手机贴膜、效应装置和手机的集合体59逐个移动到操作的区域。在操作的区域,安置有按压装置56、移除装置57和定、限位装置58。其中定、限位装置58位于传送装置55上,移除装置57位于传送装置周围,对传送装置上的集合体进行操作;其中移除装置带有如同机械手的结构,通过其中活动部件的夹持可以将效应装置移除。
在操作过程中,放置在传送装置上的集合体被移动到操作区域后,按压装置和移除装置将开始动作,在保持手机贴膜和手机对准位置的前提下,以及在限位装置的作用下,将效应装置进行移除。在完全移除效应装置后,按压装置将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结合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按压装置上也具备防止手机贴膜随着效应装置的移除而运动的功能。可选的,该功能可以通过在按压装置与手机贴膜接触的表面处设置具有高摩擦力的材质,如橡胶、塑胶、硅胶。或者,可选的,在该表面设置粗糙的结构,如颗粒、沟和凸起。或者,可选的,在该表面设置有类似58的限位装置。
本方案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提高操作的效率,实现某种程度的批量化和/或自动化,降低对人力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操作的一致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类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变化:
图119所示的是本类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可选的,传送装置带有竖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部分。55为一个传送装置,其作用是将手机贴膜、效应装置和手机的集合体59逐个移动到操作的区域。在操作的区域,安置有按压装置56、移除装置57和限位装置58。图120为该部分装置的爆炸视图。图121为该装置局部的放大图。图122为沿图119中剖线71的剖面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传送装置可以是以水平方向移动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也可以是竖直地移动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或以任意的角度和空间构型移动待结合表面所在的物体。可选的,传送装置上具有额外的定位装置,来对集合体进行定位,以适应传送装置的高速运转。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移除装置、按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复数个,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移除装置、按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运动或移动,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本装置还包括对集合体进行识别、跟踪的装置(图中未示出),以通过对不同角度、取向、位置的集合体的识别和跟踪来控制集合体。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化,手机贴膜本体为柔性材料,为了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其背向手机屏幕的一面还带有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装置如离型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效应装置的保护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类变化,可选的,当效应装置和/或操作装置发生变化时,本装置的移除装置57也可以相应地发生形态的变化。
本例中的按压装置、移除装置均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结构。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自然地通过将其替换为其它具有同样功能的装置所形成的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辅助待结合表面结合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效应装置能够在特定状态下将被部分或全部处于待结合表面构造成空间以外的操作者和/或工具和/或机械移除,同时,可以将待结合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清洁;使得多个待结合表面之间和/或一个或多个待结合表面与该效应装置形成的空隙或缝隙足够小到在对待结合表面的特定区域进行清洁后,该空隙或缝隙以外的污染物依靠污染物在污染物所在介质中的自发运动难以接触到该区域。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能够在特定状态下将被部分或全部处于待结合表面构造成空间以外的操作者和/或工具和/或机械移除,同时,可以将已经存在的待结合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清洁;使得多个待结合表面之间和/或一个或多个待结合表面与效应装置形成的空隙或缝隙足够小到在对待结合表面的特定区域进行清洁后,空隙或缝隙以外的污染物依靠污染物在污染物所在介质中的自发运动不能接触到该区域。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6厘米。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4厘米。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2厘米。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或缝隙的宽度最宽处不超过0.5厘米。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装置表面部分或全部区域带有效应物质,用于对待结合表面进行产生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清洁、覆盖。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胶粘的作用。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胶粘作用的具体的胶的材质可以是以下材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水性亚克力胶、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酊脂、天然或合成橡胶。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待结合表面产生的作用为静电吸附的作用。
CN201610567646.7A 2016-07-15 2016-07-15 对表面产生效应的装置、方法及其批量应用的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076186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7646.7A CN107618693A (zh) 2016-07-15 2016-07-15 对表面产生效应的装置、方法及其批量应用的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7646.7A CN107618693A (zh) 2016-07-15 2016-07-15 对表面产生效应的装置、方法及其批量应用的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8693A true CN107618693A (zh) 2018-01-23

Family

ID=61086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67646.7A Pending CN107618693A (zh) 2016-07-15 2016-07-15 对表面产生效应的装置、方法及其批量应用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869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68094A (ja) * 2007-01-11 2008-07-24 F & F:Kk 粘着式テープパット
JP2009160360A (ja) * 2008-01-09 2009-07-23 F & F:Kk 粘着式テープパット
CN102326233A (zh) * 2008-12-31 2012-01-18 3M创新有限公司 制备设备元件的方法以及所得的元件和设备
CN203512108U (zh) * 2013-11-08 2014-04-02 邱小彪 贴膜棒
CN104730609A (zh) * 2013-12-20 2015-06-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及应用该偏光片的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68094A (ja) * 2007-01-11 2008-07-24 F & F:Kk 粘着式テープパット
JP2009160360A (ja) * 2008-01-09 2009-07-23 F & F:Kk 粘着式テープパット
CN102326233A (zh) * 2008-12-31 2012-01-18 3M创新有限公司 制备设备元件的方法以及所得的元件和设备
CN203512108U (zh) * 2013-11-08 2014-04-02 邱小彪 贴膜棒
CN104730609A (zh) * 2013-12-20 2015-06-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及应用该偏光片的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9070B (zh) 覆盖层敷贴器、敷贴器机器和支架,以及提供和使用它们的方法
DE602006006366D1 (de) Flexibles Schleif-Erzeugnis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ATE500289T1 (de) Dünnschichtige polymerstruktur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TW200636009A (en) Multilayer sheet,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using the multilayer sheet
JP2006527923A5 (zh)
CN105766077B (zh) 覆盖层敷贴器、敷贴器机器和支架,以及提供和使用它们的方法
WO2008129712A1 (ja) 表示パネル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表示パネル
CN107878813A (zh) Tp制程覆膜机
CN103782365A (zh) 掩模版吸盘洁净器及掩模版吸盘清洁方法
CN107934016A (zh) Sensor模组覆膜机
JPWO2017065155A1 (ja) 積層体の剥離装置及び剥離方法並びに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17029679A (ja) ジェルネイル装飾用シールと、これを用いたネイル施術方法
TW201841774A (zh) 膜貼附裝置及膜貼附方法
CN107618693A (zh) 对表面产生效应的装置、方法及其批量应用的装置和方法
CN106318262B (zh) 一种珠光抗蓝光双面粘贴胶和屏幕保护膜
JP2004327963A5 (zh)
CN104816533B (zh) 面板粘贴装置
CN107603506A (zh) 一种曲面屏全包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9906694U (zh) 一种带有除尘定位结构的电子设备屏幕贴膜
CN205971974U (zh) 一种玻璃镜片用贴膜治具
CN207467063U (zh) Sensor模组覆膜机
CN206157084U (zh) 一种珠光抗蓝光双面粘贴胶和屏幕保护膜
CN205523350U (zh) 一种美术画板
JP2021194908A (ja) 透明導電性積層構造体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207773575U (zh) 成品覆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