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4084A - 一种雾霾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霾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4084A
CN107614084A CN201680021635.7A CN201680021635A CN107614084A CN 107614084 A CN107614084 A CN 107614084A CN 201680021635 A CN201680021635 A CN 201680021635A CN 107614084 A CN107614084 A CN 107614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ilter
frame
pipeline
fil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16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4084B (zh
Inventor
徐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Yuanchu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4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4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4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雾霾净化装置,包括吸气装置(1)、第一过滤装置(2)、第一湿化装置(3)、水箱装置(4)、第二过滤装置(5)、堵塞装置(6)、冷却装置(7)、第三过滤装置(8)及排出装置(9),吸气装置(1)包括吸气管(11)、第一风机(12)、第一挡环(13)、第一过滤网(14)、第二过滤网(15)、第一分流块(16)、第一刷毛(17)、第一横杆(18)、第一支架(19)、第一滚轮及第三过滤网(10),第一过滤装置(2)包括第一过滤框(21)、第一固定块(23)、第二滚轮(24)、第三刷毛(25)、第五过滤网(26)、第一移动过滤网(27)、第一推动杆(28)、第一气缸(29)及第一管道(20),第一湿化装置(3)包括第二管道(31)、第二阀门(32)、湿化管(33)、第一过滤框(34)、第四支架(35)、第一支撑杆(36)、第二横杆(38)、第五支架(37)及第六过滤网(39),水箱装置(4)包括水箱(41)、第一盖板(42)、第二竖杆(43)、第三横杆(44)。该雾霾净化装置能够彻底清除掉雾霾中的杂质及部分有害气体。

Description

一种雾霾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霾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霾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然而目前市面上虽然有雾霾净化的设备,但是由于其净化效率较低,并且只有单重过滤,过滤效果不理想,同时很难对雾霾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完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雾霾净化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雾霾净化装置,所述雾霾净化装置包括吸气装置、位于所述吸气装置右侧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第一湿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湿化装置上方的水箱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湿化装置左侧的第二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上的堵塞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右侧的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冷却装置右侧的第三过滤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三过滤装置下方的排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雾霾净化装置能够将空气中的雾霾吸入,然后对其进行多重过滤,过滤效果显著且理想,能够显著的清除掉空气中的杂质;并且可以将空气中的微粒杂质吸附掉,起到了较好的微粒清除效果;同时可以将空气进行冷却液化,使得微粒吸附周围的水滴然后掉落下来,并且经过 海绵块的过滤及凸块的阻挡沉淀,使得其中的部分杂质清除掉,然后在最后排出时,可以对其进行湿化,彻底清除掉其中的杂质及部分有害气体,比如二氧化硫等,净化效果显著且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雾霾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雾霾净化装置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雾霾净化装置包括吸气装置1、位于所述吸气装置1右侧的第一过滤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下方的第一湿化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湿化装置3上方的水箱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湿化装置3左侧的第二过滤装置5、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5上的堵塞装置6、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5右侧的冷却装置7、位于所述冷却装置7右侧的第三过滤装置8及位于所述第三过滤装置8下方的排出装置9。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吸气装置1包括吸气管11、设置于所述吸气管11上的第一风机12、位于所述吸气管11下方的第一挡环13、位于所述第一挡环13下方的第一过滤网14、位于所述吸气管11内的第二过滤网15、第一分流块16、设置于所述吸气管11内的若干第一刷毛17、设置于所述吸气管11上的第一横杆18、位于所述吸气管11右侧的第一支架19、位于所述吸气管11内的第一滚轮及位于所述吸气管11一端的第三过滤网10。所述第一风机12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挡环13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吸气管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环1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14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第一过滤网1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挡环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15设有两个且位于所述吸气管11内, 所述第二过滤网15的侧面与所述吸气管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15之间放置有活性炭。所述第一分流块16的上端呈圆锥体,所述第一分流块16的下端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分流块16上设有位于第一挡板161、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61下方的第一竖杆162及位于所述第一竖杆162下方的第四过滤网163,所述第一挡板161的侧面与所述吸气管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61上设有第一通孔1611,所述第一通孔1611呈环状分布,所述第一竖杆16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档板1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162的下端与所述第四过滤网16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163的侧面与所述吸气管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刷毛17的一端与所述吸气管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过滤掉雾霾中的颗粒。所述第一横杆1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吸气管11贯穿所述第一横杆18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9的一端与所述吸气管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9上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10的侧面与所述吸气管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吸气管11内,所述第一滚轮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滚轮上设有第二刷毛,从而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颗粒。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包括第一过滤框21、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21内的第一固定块2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3左侧的第二滚轮24、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轮24上的第三刷毛25、位于所述第二滚轮24下方的第五过滤网26、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26右侧的第一移动过滤网27、位于所述第一移动过滤网27右侧的第一推动杆28、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28右侧的第一气缸29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21下方的第一管道20。所述第一过滤框21呈空心的长方 体,所述第一过滤框21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第二通孔211、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212、位于所述第三通孔212右侧的第四通孔213及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密封环214,所述第一密封环214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214与所述第一过滤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8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21固定连接,所述吸气管11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211且与所述第一过滤框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9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23与所述第一过滤框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23左表面的上端呈倾斜状,其下端呈竖直状且设有第一凹槽231。所述第二滚轮24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滚轮2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231内。所述第三刷毛25可以对经过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第五过滤网26呈倾斜状,所述第五过滤网26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26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过滤网27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过滤网2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框2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28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移动过滤网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28穿过所述第一密封环214且与所述第一密封环2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28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气缸29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9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横板291及位于其上方的第三支架292,所述第一横板291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9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29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29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292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与所述第一气缸2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架29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 20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212且与所述第一过滤框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20上设有第一阀门201。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湿化装置3包括第二管道31、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31上的第二阀门32、位于所述第二管道31左侧的湿化管33、位于所述湿化管33内的第一过滤框34、位于所述湿化管33下方的第四支架35、位于所述第四支架35左侧的第一支撑杆36、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6左侧的第二横杆38、位于所述第二横杆38左侧的第五支架37及位于所述湿化管33内的第六过滤网39。所述第二管道3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213且与所述第一过滤框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31上设有位于侧面的第五通孔311。所述湿化管33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湿化管33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311且与所述第二管道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湿化管33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六通孔331。所述第一过滤框34的上表面与所述湿化管3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框34可以对水进行过滤,并且使得水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过滤框34上,然后使得水以水滴的方式向下滴,进而可以对进入到所述湿化管33内的雾霾进行湿化净化,所述第一过滤框34位于所述第六通孔331的下方。所述第四支架35的一端与所述湿化管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6的上端与所述湿化管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37的一端与所述湿化管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38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支架37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38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6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39呈倾斜状,所述第六过滤网39的侧面与所述湿化管3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39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34的下方。
如图1所示,所述水箱装置4包括水箱41、位于所述水箱41内 的第一盖板42、位于所述第一盖板42上方的第二竖杆43、位于所述水箱41右侧的第三横杆44、位于所述第三横杆44下方的第一定位架45、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45下方的第三竖杆46、位于所述第三竖杆46下方的第三管道47、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47上的第三阀门48、位于所述水箱41下方的第二支撑杆49及位于所述水箱41左侧的第四横杆40。所述水箱4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水箱41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七通孔及位于其内部的第一弯曲杆411,所述第一弯曲杆4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水箱4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弯曲杆411的下端与所述水箱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411具有弹性。所述第一盖板42的侧面与所述水箱4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42顶靠在所述第一弯曲杆41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竖杆4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盖板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44的左端与所述水箱4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4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45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顶靠在所述水箱41的右表面上,所述第三横杆44顶靠在所述第一定位架45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竖杆4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架4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46的下端与所述第三管道4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47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七通孔且与所述水箱4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47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331且与所述湿化管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49的上端与所述水箱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49上设有位于其左侧的第六支架491、位于所述第六支架491左侧的第五横杆492及位于所述第六支架491左侧的第七支架493,所述第六支架49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9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491的另一端 呈竖直状且与所述水箱41的左表面接触,所述第五横杆492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9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493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支架49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40的右端与所述水箱41的左表面接触,所述第四横杆40设有位于其左侧的第三支撑杆401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401上方的第四支撑杆402,所述第三支撑杆401的上端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支撑杆401的下端呈竖直状,所述第四横杆40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40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401的上端与所述吸气管1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402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40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40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过滤装置5包括第二过滤框51、位于所述第二过滤框51内的第二挡板52、位于所述第二挡板52左侧的第一过滤竖板5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竖板53左侧的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右表面的第一粘附层、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下方的第三挡板55、位于所述第三挡板55下方的第一弯曲板56、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板56左侧的第一三角块57、位于所述第二过滤框51下方的第四管道58及位于所述第四管道58右侧的第五管道59。所述第二过滤框5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框51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八通孔511、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九通孔512及位于所述第九通孔512右侧的第十通孔513,所述湿化管33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八通孔511且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37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49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40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492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 第二挡板52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竖板5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52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竖板5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呈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柱体,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使得从右侧进入的空气向下流动。所述第一粘附层呈倾斜状,所述第一粘附层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固定块在进行导向的作用时,可以粘附空气中得颗粒。所述第三挡板55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挡板55上设有第一圆孔551及第二圆孔552。所述第一弯曲板56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挡板5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其左侧的空气可以顺利进入到右侧。所述第一三角块57呈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柱体,所述第一三角块57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角块57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三角块57位于所述第一圆孔551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九通孔512的上方。所述第四管道58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九通孔512且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58上设有第四阀门581。所述第五管道59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十通孔513且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59上设有第五阀门591。
如图1所示,所述堵塞装置6包括第二气缸61、位于所述第二气缸61右侧的第二推动杆62、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62右侧的第一推板63、位于所述第一推板63右侧的第一堵塞块64、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62上方的第一竖板65、位于所述第一竖板65上方的第一海绵块66及位于所述第二气缸61下方的第八支架67。所述第八支架6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 6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62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气缸61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62贯穿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左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内部,所述第二推动杆6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推板6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62上设有贯穿其上方表面的第一方孔621。所述第一推板5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挡板55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竖板5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推板6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堵塞块64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推板6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堵塞块64向右移动时,可以堵塞所述第八通孔511。所述第一竖板6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推动杆6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板6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海绵块6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66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推板63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6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6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装置7包括冷却箱71、位于所述冷却箱71内的第七过滤网72、位于所述第七过滤网71右侧的第九支架73、位于所述第九支架73右侧的第二横板74、位于所述第二横板74上方的水管75、位于所述第二横板74下方的若干第二弯曲板76、位于所述冷却箱71下方的第六管道77、位于所述冷却箱71右侧的第七管道78。所述冷却箱7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冷却箱71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冷却箱71上设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三圆孔、位于其右表面的第四圆孔712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五圆孔713,所述第一支撑杆36的下端与所述冷却箱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59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圆孔且与所述冷却箱7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过滤网72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第七 过滤网72的左表面与所述冷却箱7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过滤网72位于所述第三圆孔的右侧。所述第九支架73的一端与所述冷却箱7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支架7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过滤网7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74的右端与所述冷却箱7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74的左端与所述第九支架7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74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水管75设有若干个且左右依次排列,所述水管75内流通冷却水,用于为所述冷却箱71内降温。所述第二弯曲板76设有若干个且上下依次排列,所述第二弯曲板76的上下表面上可以粘附一层黏胶,从而可以粘附掉空气中得杂质,同时由于水管75的设置,可以使得冷却箱71内的温度降低,使得冷却箱71内的水分液化进而增加冷却箱71内的湿度,使得杂质与空气中的水滴混合,进而掉落下来。所述第六管道77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五圆孔713且与所述冷却箱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77上设有第六阀门771。所述第七管道78呈Z字形,所述第七管道78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712且与所述冷却箱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七管道78上设有第二风机781,所述第四支架35的一端与所述第七管道78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过滤装置8包括第三过滤框81、位于所述第三过滤框81下方的下框体82、位于所述下框体82内的第一凸块83、位于所述下框体82下方的第八管道84、位于所述第八管道84下方的第四过滤框85、位于所述第四过滤框85内的第二海绵块86、位于所述第四过滤框85下方的第九管道87、设置于所述第九管道87上的第一斜杆88、位于所述第九管道87内的第八过滤网89及位于所述第九管道87下方的第十管道80。所述第三过滤框81上设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六圆孔811、第二粘附层812、第一连接杆 81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813右侧的第一固定架81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813左侧的第二固定架815及第三滚轮816。所述第七管道78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六圆孔811且与所述第三过滤框8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粘附层812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三过滤框8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用于粘附空气中的杂质,所述第一连接杆813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框8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81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29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8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81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8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过滤框8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8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81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8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管道7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轮816与所述第三过滤框81轴转连接,所述第三滚轮816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三滚轮816与电机连接。所述下框体82的横截面为半圆环状,所述下框体8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过滤框8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框体82上设有第七圆孔821。所述第一凸块8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下框体82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凸块83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框体8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块83的上表面上粘附有粘附层,粘附空气中的杂质。所述第八管道84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七圆孔821且与所述下框体8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框85的横截面呈W型,所述第四过滤框85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八圆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九圆孔851、位于其上方的第二连接杆852及位于其左侧的第三连接杆853,所述第九圆孔851设有两个,所述第八管道84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八圆孔且与所述第四过滤框8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85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八管道8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杆852的上端与所述 下框体8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852的下端与所述第四过滤框8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8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七管道7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85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过滤框8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8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四过滤框85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海绵块86位于所述第八圆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海绵块86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过滤框8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管道87的两端对准所述第九圆孔851且与所述第四过滤框85固定连接,所述第九管道87上设有第一透孔871及第四连接杆872,所述第四连接杆872的右端与所述第九管道87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872的左端与所述第七管道7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8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88的两端与所述第九管道87固定连接。所述第八过滤网89设有两个,所述第八过滤网89呈圆柱体,所述第八过滤网89的侧面与所述第九管道8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十管道80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透孔871且与所述第九管道87固定连接。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排出装置9包括排出框91、设置于所述排出框91内的第二凸块92、位于所述排出框91右侧的排出管93、设置于所述排出管93上的第七阀门94、位于所述排出框91左侧的第三固定架95、位于所述排出框91下方的第四固定架96、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架96左侧的收集箱97、位于所述收集箱97上方的喷洒块98、位于所述喷洒块98左侧的进水管99及设置于所述进水管99上的水泵90。所述排出框91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第十管道80贯穿所述排出框91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排出框91的内部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排出框91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二透孔911。所述第二凸块92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排出框91的内 表面上,所述第二凸块92呈半球状,所述第二凸块92上可以设置粘附层,用于收集部分空气中的灰尘。所述排出管93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二透孔911且与所述排出框9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排出管93上设有位于其内部的第四刷毛931、位于所述第四刷毛931左侧的第三海绵块932及位于所述排出管93上方的第四竖杆933,所述第三海绵块932的侧面与所述排出管9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竖杆933的下端与所述排出管9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竖杆933的上端与所述排出框9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95的一端与所述排出框9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9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杆87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95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五竖杆951及位于所述第五竖杆951左侧的第五固定架952,所述第五竖杆951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95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竖杆951的下端与所述排出管93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架952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竖杆9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架952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与所述排出管9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96的一端与所述排出管9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架96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箱97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97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收集箱97上设有位于其内部的第六固定架971及位于所述第六固定架971左侧的第五连接杆972,所述第六固定架971的一端与所述收集箱9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架971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洒块98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杆972的左端与所述收集箱9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杆972的右端与所述喷洒块98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洒块98上设有位于其内部的空腔981、位于所述喷洒块98右表面的若干出水孔982及位于所述喷洒块98左表面的进水孔983,所述出水孔982设有若干个,所述出水孔982的内部与所述空腔981相 通,所述进水孔983与所述空腔98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水管99的一端对准所述进水孔983且与所述喷洒块98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99的另一端可以放入到水池内。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雾霾净化装置使用时,首先启动第一风机12,使得外界的雾霾经过第一过滤网14及第三过滤网10的过滤进入到吸气管11内,由于第一过滤网14呈半球状设计,使得其与雾霾接触的面积较大,防止堵塞现象的发生。进入到吸气管11内的雾霾首先经过第二过滤网15及活性炭的过滤,然后进入到所述吸气管11内的雾霾经过第一分流块16的分流后向四周集中,经过第一通孔1611与第四过滤网163接触,进而使得第四过滤网163对其进行过滤,由于第一风机12带动下,气流的气压较大,同时由于分流的作用,使得空间变小,进而使得经过第四过滤网163的过滤时,过滤效率较高,然后经过第一刷毛17的过滤后,使得第一滚轮旋转,使得第二刷毛可以对空气继续进行过滤,然后进入到所述第一过滤框21内,然后由于第一固定块23的设置,使得雾霾集中在作业,然后使得第二滚轮24旋转,使得第三刷毛25随之旋转,从而可以对经过的雾霾再次进行过滤,由于第一凹槽231的设置,所述第三刷毛25与所述第一凹槽231的内表面接触,从而可以将第三刷毛25上集中的灰尘抖掉,防止第三刷毛25上积累的灰尘越来越多,然后雾霾向下移动,经过第五过滤网26的过滤后进入到下方,然后经过第一移动过滤网27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第二管道31内,然后被第一移动过滤网27过滤的杂质集中在第一移动过滤网27的左侧,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启动第一气缸29,使得第一推动杆28向左推动第一移动过滤网27,然后打开第一阀门201,使得第一移动过滤网27将杂质推到第一管道20内,然后排出。然后打开第二 阀门32,使得进入到第二管道31内的雾霾进入到湿化管33内,然后打开第三阀门48,使得水箱41内的水经过第三管道47进入到所述湿化管33内,然后浸湿第一过滤框34,并且使得第一过滤框34不断的往下滴水滴,从而可以对进入到所述湿化管33内的雾霾进行湿化净化,净化掉其中大部分的杂质,然后杂质及空气集中到湿化管33的左侧,使其接触的时间久一点,使得净化效果更好。然后启动第二气缸61,使得第二推动杆62向左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堵塞块64不再堵住第八通孔511,使得湿化管33内的水及空气进入到所述第二过滤框51内,由于水往下流,因此,水向下流动到第三挡板55上,然后经过第二圆孔552进入到所述第三挡板55的下方,最后流动到第九通孔512处,然后打开第四阀门581,使得水经过第四管道58排出。同时进入到第二过滤框51内的空气向上流动,经过第一过滤竖板53的过滤后向左流动,然后与第二固定块右表面的第一粘附层接触,从而可以粘附空气中的杂质,去除空气中部分的杂质。然后在第二固定块的导流作用下向下移动,经过第一海绵块66的过滤后,再穿过第一方孔621向下移动到第三挡板55的上方,然后经过第一圆孔551进入到第三挡板55的下方,在第一三角块57的导向作用下向右侧流动,当需要空气与第一粘附层接触的时间较长时,可以通过第二气缸61,使得第二推动杆62继续向左移动,直至第一方孔621位于所述第二过滤框51的外侧,此时第一海绵块66被压缩,从而可以增强第一粘附层粘附的效果,并且增强第一海绵块66的过滤效果,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大部分杂质。然后空气进入到第五管道59内,打开第五阀门591,使得空气进入到冷却箱71内,然后经过第七过滤网72的过滤后移动到第二横板74的下方,此时水管75内流通温度较低的水,并且由于第二横板74采用 导热材料制成,使得第二横板74下方的温度下降,进而可以使得空气的水蒸气液化,进而使得空气中的杂质与液化的水滴混合在一起,在重力作用下掉落下来,从而可以起到除尘的作用,当杂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第六阀门771,将其经过第六管道77排出,所述第六管道77的下端可以放置收集框,用于收集杂质。然后其余的气体进入到第七管道78内,启动第二风机781,使得第七管道78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三过滤框81内,然后使得第三滚轮816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三滚轮816的表面上可以浸湿净化液或者贴一层粘附层,从而可以对进入到所述第三过滤框81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并且使得气体向上流动,然后与第二粘附层812接触,清除空气中的杂质。然后进入到下框体82内,然后进入到第八管道84内,然后进入到所述第四过滤框85内,由于气体向下流动的冲击力较大,使得第二海绵块86可以起到部分过滤的效果,并且可以降低成本,无需充满第四过框85,然后进入到第九管道87内,经过第八过滤网89的过滤后进入到第十管道80内,然后进入到排出框91内,由于第二凸块92上设有粘附层,使得可以粘附空气中的杂质,并且气体在冲击到第二凸块92上后经过第二透孔911进入到排出管93内,然后打开第七阀门94,使得气体在排出管93内流通,然后经过第四刷毛931及第三海绵块932的过滤后向左侧排出,此时启动水泵90,使得水进入到进水管99内,然后经过进水孔983进入到空腔981内,然后经过出水孔982排出,由于出水孔982的高度不同,其喷的远近也不同,从而可以增大喷洒的面积,使得从排出管93排出的气体能够得到充分的净化,然后回归到自然中去,节能环保,对雾霾进行有效的处理,净化效果好。至此,本发明雾霾净化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Claims (10)

  1. 一种雾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霾净化装置包括吸气装置、位于所述吸气装置右侧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第一湿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湿化装置上方的水箱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湿化装置左侧的第二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上的堵塞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右侧的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冷却装置右侧的第三过滤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三过滤装置下方的排出装置,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吸气管、设置于所述吸气管上的第一风机、位于所述吸气管下方的第一挡环、位于所述第一挡环下方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吸气管内的第二过滤网、第一分流块、设置于所述吸气管内的若干第一刷毛、设置于所述吸气管上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吸气管右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吸气管内的第一滚轮及位于所述吸气管一端的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框、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内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左侧的第二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轮上的第三刷毛、位于所述第二滚轮下方的第五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右侧的第一移动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移动过滤网右侧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右侧的第一气缸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下方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湿化装置包括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左侧的湿化管、第一过滤框、位于所述湿化管下方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左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 二横杆左侧的第五支架及位于所述湿化管内的第六过滤网,所述水箱装置包括水箱、位于所述水箱内的第一盖板、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上方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水箱右侧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下方的第一定位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架下方的第三竖杆、位于所述第三竖杆下方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三阀门、位于所述水箱下方的第二支撑杆及位于所述水箱左侧的第四横杆,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框、位于所述第二过滤框内的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挡板左侧的第一过滤竖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竖板左侧的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右表面的第一粘附层、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下方的第三挡板、位于所述第三挡板下方的第一弯曲板、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板左侧的第一三角块、位于所述第二过滤框下方的第四管道及位于所述第四管道右侧的第五管道,所述堵塞装置包括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右侧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右侧的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第一推板右侧的第一堵塞块、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上方的第一竖板、位于所述第一竖板上方的第一海绵块及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下方的第八支架,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位于所述冷却箱内的第七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七过滤网右侧的第九支架、位于所述第九支架右侧的第二横板、位于所述第二横板上方的水管、位于所述第二横板下方的若干第二弯曲板、位于所述冷却箱下方的第六管道、位于所述冷却箱右侧的第七管道,所述第三过滤装置包括第三过滤框、位于所述第三过滤框下方的下框体、位于所述下框体内的第一凸块、位于所述下框体下方的第八管道、位于所述第八管道下方的第 四过滤框、位于所述第四过滤框内的第二海绵块、位于所述第四过滤框下方的第九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九管道上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九管道内的第八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第九管道下方的第十管道,所述排出装置包括排出框、设置于所述排出框内的第二凸块、位于所述排出框右侧的排出管、设置于所述排出管上的第七阀门、位于所述排出框左侧的第三固定架、位于所述排出框下方的第四固定架、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架左侧的收集箱、位于所述收集箱上方的喷洒块、位于所述喷洒块左侧的进水管及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的水泵。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挡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吸气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流块上设有位于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下方的第一竖杆及第四过滤网,所述第一挡板的侧面与所述吸气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四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吸气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气管贯穿所述第一横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吸气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吸气管内,所述第一滚轮上设有若干第二刷毛。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框上设有第二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右侧的第四通孔及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 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吸气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左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五过滤网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移动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穿过所述第一密封环且与所述第一密封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上设有第一横板及位于其上方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横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一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五通孔,所述湿化管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湿化管上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一过滤框的上表面与所述湿化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呈倾斜状,所述第六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湿化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水箱上设有第七通孔及位于其内部的第一弯曲杆,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水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的 侧面与所述水箱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顶靠在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七通孔且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湿化管固定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框上设有第八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九通孔及第十通孔,所述湿化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八通孔且与所述第二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粘附层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挡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挡板上设有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所述第一三角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九通孔且与所述第二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五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十通孔且与所述第二过滤框固定连接。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二过滤框的左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过滤框的内部,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挡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 堵塞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推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海绵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推板固定连接。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冷却箱上设有第三圆孔、位于其右表面的第四圆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五圆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圆孔且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过滤网的左表面与所述冷却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五圆孔且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第七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且与所述冷却箱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七管道上设有第二风机。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框上设有第六圆孔、位于其内部的第二粘附层、位于其上方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右侧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左侧的第二固定架及位于所述第三过滤框内的第三滚轮,所述第七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六圆孔且与所述第三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粘附层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三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轮与所述第三过滤框轴转连接,所述下框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下框体上设有第七圆孔,所述第一凸块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七圆孔且与所述下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框的横截面呈W型,所述第四过滤框上设有第八圆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九圆孔、位于其上方的第 二连接杆及位于其左侧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八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八圆孔且与所述第四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位于所述第八圆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管道的两端对准所述第九圆孔且与所述第四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九管道上设有第一透孔及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八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九管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十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透孔且与所述第九管道固定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框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第十管道贯穿所述排出框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排出框的内部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排出框上设有第二透孔,所述排出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二透孔且与所述排出框固定连接,所述排出管上设有第四刷毛、位于所述第四刷毛左侧的第三海绵块及位于所述排出管上方的第四竖杆,所述第三海绵块的侧面与所述排出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上设有第五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五竖杆左侧的第五固定架,所述收集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收集箱上设有第六固定架及第五连接杆,所述喷洒块上设有位于其内部的空腔、位于所述喷洒块右表面的若干出水孔及位于所述喷洒块左表面的进水孔,所述出水孔的内部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进水孔与所述空腔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对准所述进水孔且与所述喷洒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CN201680021635.7A 2016-03-12 2016-03-12 一种雾霾净化装置 Active CN1076140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6196 WO2017156664A1 (zh) 2016-03-12 2016-03-12 一种雾霾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4084A true CN107614084A (zh) 2018-01-19
CN107614084B CN107614084B (zh) 2020-11-13

Family

ID=59850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1635.7A Active CN107614084B (zh) 2016-03-12 2016-03-12 一种雾霾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4084B (zh)
WO (1) WO20171566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0693B (zh) * 2017-09-27 2023-08-18 权伟机械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空压机用的排风系统
CN112871453B (zh) * 2021-01-22 2023-10-31 周良茂 一种水溶性切削液自动化收集过滤系统
CN115178062B (zh) * 2022-08-08 2024-05-03 龙口市新龙源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发生器的空气除湿过滤装置
CN115614236B (zh) * 2022-09-01 2024-03-12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能够清理空气过滤结构的海上风机通风冷却系统
CN116123555B (zh) * 2023-02-28 2023-09-15 江苏立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化工危险废物焚烧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3233Y (zh) * 2003-12-12 2005-03-09 上海金州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垃圾焚烧烟气水冷净化装置
JP2007245014A (ja) * 2006-03-16 2007-09-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淡水化装置
CN104958976A (zh) * 2015-06-05 2015-10-07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CN204786766U (zh) * 2015-05-28 2015-11-18 吴明秋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空气过滤装置
CN105289175A (zh) * 2015-09-30 2016-02-03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废气净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3843B2 (ja) * 2002-10-07 2008-04-09 アマノ株式会社 ミスト分離装置
CN103550949B (zh) * 2013-11-21 2016-01-06 智慧城市系统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除尘除雾装置
CN204767873U (zh) * 2015-06-05 2015-11-18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除尘装置
CN105020824B (zh) * 2015-08-12 2018-05-1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提高室内空气清洁度作用的新风系统
CN205019905U (zh) * 2015-09-30 2016-02-10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及除尘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3233Y (zh) * 2003-12-12 2005-03-09 上海金州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垃圾焚烧烟气水冷净化装置
JP2007245014A (ja) * 2006-03-16 2007-09-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淡水化装置
CN204786766U (zh) * 2015-05-28 2015-11-18 吴明秋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空气过滤装置
CN104958976A (zh) * 2015-06-05 2015-10-07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CN105289175A (zh) * 2015-09-30 2016-02-03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废气净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4084B (zh) 2020-11-13
WO2017156664A1 (zh) 2017-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2063B (zh) 一种车载式雾霾消除装置
CN107614084A (zh) 一种雾霾净化装置
CN110063686A (zh) 一种便于清理灰尘且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除尘器
CN207936399U (zh) 一种化妆品车间用除尘换气装置
CN106237734B (zh) 一种高效的空气除尘净化系统
CN206253288U (zh) 一种环保喷漆房
CN105664630B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05448095U (zh) 一种大型室内场所空气净化装置
CN208694689U (zh) 一种复叠式烟塔合一脱硫喷淋塔
CN114345056B (zh) 一种气旋便携式智能去尘设备
CN106310795B (zh) 一种空气过滤净化处理系统
CN205897355U (zh) 一种节能电子式空气清净机
CN204502628U (zh) 一种滚动式风腔除尘装置
CN209302485U (zh) 一种活性炭碳粉吸附塔
CN203842448U (zh) 一种湿式除尘器
CN211384405U (zh) 一种采光板生产用空气处理装置
CN209348398U (zh) 一种具有抑尘效果的吸收式脱氮烟气净化装置
CN208244387U (zh) 一种环保机械用空气除尘净化环保装置
CN106237735B (zh) 一种能除雾霾的空气净化过滤装置
WO2017152382A1 (zh) 一种处理雾霾的净化空气设备
CN206881321U (zh) 一种新型含漆雾废气净化器
CN204563815U (zh) 大气污染及沙尘暴吸收治理大型装备
CN107708837B (zh) 一种可以安装在机动车上的雾霾净化装置
CN108672406A (zh) 一种除尘效果好的风淋室
CN105727671B (zh) 一种化工制药车间的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6

Address after: Room 1 South, no.328, Changxing Road, Jiulong Town,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300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Yuanchu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Luohu District No. 4068 Jiefang Road Mingshi court B2002

Applicant before: Xu F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