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99358B - 一种开合模模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合模模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99358B CN107599358B CN201710881369.1A CN201710881369A CN107599358B CN 107599358 B CN107599358 B CN 107599358B CN 201710881369 A CN201710881369 A CN 201710881369A CN 107599358 B CN107599358 B CN 1075993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 connecting rod
- frame
- mold
- clo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合模模架,包括机架、固设于机架上的第一轴、一端固设于第一轴上的定模架、一端绕第一轴转动的设于机架上的用于配合定模架开合模的动模架,开合模模架还包括用于驱动动模架绕第一轴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第二轴、一端绕第二轴转动的设于第二轴上的第一连杆、固设于第一连杆另一端的第三轴、固设于动模架上的第四轴、两端分别转动的设于第三轴和第四轴上的第二连杆、一端转动的设于第三轴上的第三连杆、用于驱动第三连杆运动使第三轴绕第二轴转动以使得动模架绕第一轴转动开合模的驱动机构。本发明一种开合模模架,优化了开合模方式,降低了锁模精度要求,可实现高精度加工,结构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吹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合模模架。
背景技术
随着旋转式吹瓶机的发展,对吹瓶机的生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每小时单模的吹瓶量,是旋转式吹瓶机发展的趋势。目前的模架结构,受加工精度的影响,无法实现高速吹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合模模架,优化开合模方式,降低锁模精度要求,可实现高精度加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合模模架,包括机架、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轴、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轴上的定模架、一端绕所述第一轴转动的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用于配合所述定模架开合模的动模架,所述开合模模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动模架绕所述第一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轴、一端绕所述第二轴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轴上的第一连杆、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的第三轴、固设于所述动模架上的第四轴、两端分别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三轴和所述第四轴上的第二连杆、一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三轴上的第三连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连杆运动使所述第三轴绕所述第二轴转动以使得所述动模架绕所述第一轴转动开合模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导轨、滑动的设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设于所述导轨一端的阻挡件、设于所述滑块和所述阻挡件之间的用于提供驱动所述滑块沿远离所述阻挡件的方向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固设于所述滑块上的第五轴,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五轴上,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阻挡件一端的凸轮、抵接在所述凸轮上的用于在所述凸轮运动时配合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凸轮沿所述导轨的方向来回运动的凸轮面。
更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阻挡件上的与所述导轨平行分布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固设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三轴、所述第四轴、所述第五轴均沿竖直方向分布。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所述导轨、所述弹性件均分布在水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一侧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第三连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相异的两侧。
更优选地,所述开合模模架包括开模状态和合模状态:
所述开合模模架处于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抵接在所述限位件上;
所述开合模模架处于所述开模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限位件。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开合模模架处于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轴心线分布在同一直线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一种开合模模架,通过设置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设于第二轴和第三轴之间的第一连杆、设于第三轴和第四轴之间的第二连杆、一端设于第三轴上的第三连杆,通过第三连杆的运动带动第三轴绕第二轴转动,第三轴通过第二连杆带动动模架转动开合模,优化了开合模方式,降低了锁模精度要求,可实现高精度加工;简化了模架机构,精简了零件加工数量,降低了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简化了操作方式,操作简单,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1中沿BB线的剖视图;
附图4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轴;2、定模架;3、动模架;4、第二轴;5、第一连杆;6、第三轴;7、第四轴;8、第二连杆;9、第三连杆;10、导轨;11、滑块;12、阻挡件;13、弹性件;14、第五轴;15、凸轮;16、凸轮面;17、导向轴;18、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4所示,上述一种开合模模架,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合模模架用于旋转式吹瓶机中,该机架转动的设于旋转式吹瓶机中。
该开合模模架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第一轴1、一端固设于该第一轴1上的定模架2、一端绕该第一轴1转动的设于机架的动模架3,该动模架3的用于配合定模架2开合模,该第一轴1沿竖直方向分布。
该开合模模架还包括用于驱动该动模架3绕第一轴1转动的驱动装置。
该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第二轴4、一端绕该第二轴4转动的设于第二轴4上的第一连杆5、固设于该第一连杆5另一端的第三轴6、固设于该动模架3上的第四轴7、两端分别转动的设于第三轴6和第四轴7上的第二连杆8、一端转动的设于该第三轴6上的第三连杆9、用于驱动第三连杆9运动的驱动机构,通过第三连杆9的运动,带动第三轴6绕第二轴4转动,第三轴6通过第二连杆8带动动模架3绕第一轴1转动开合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1、第二轴4、第三轴6、第四轴7均沿竖直方向分布;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8、第三连杆9均分布在水平面内。
该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导轨10、沿导轨10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设于该导轨10上的滑块11、设于该导轨10远离动模架3一端的阻挡件12、设于该滑块11和该阻挡件12之间的用于提供驱动该滑块11沿远离阻挡件12的方向在导轨10上滑动的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13。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端活动的穿设于该阻挡件12上的与导轨10平行分布的导向轴17,该导向轴17的另一端固设于滑块11上,该弹性件13套设于该导向轴17上。该弹性件13为弹性伸缩方向平行于导向轴17方向的弹簧。在本实施例中,导轨10、弹性件13、导向轴17均分布在水平面内。
该驱动机构还包括固设于滑块11上的第五轴14,该第三连杆9的另一端转动的设于该第五轴14上。该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滑块11远离阻挡件12一端的凸轮15、抵接在凸轮15上的用于在凸轮15运动时配合弹性件13驱动凸轮15沿导轨10的长度延伸方向来回运动的凸轮面16。在本实施例中,凸轮面16是固定不动的,凸轮15跟随机架旋转,在凸轮面16的凸轮曲线的作用下相对导轨10做直线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五轴14沿竖直方向分布。
该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一连杆5一侧的限位件18,该限位件18和该第三连杆9分别位于第一连杆5相异的两侧。
该开合模模架包括开模状态和合模状态:
该开合模模架处于合模状态时,第一连杆5抵接在限位件18上;此时,第一连杆5的轴心线和第二连杆8的轴心线分布在同一直线内,通过这个设置,使得对于动模架3具有开模趋势的力作用于第二轴4上,由于第二轴4固定于机架上,能够牢固的对动模架3起到锁紧作用。如果第一连杆5的轴心线和第二连杆8的轴心线不分布在同一直线内,该力则会作用于限位件18上,限位件18仅仅是一个微小的凸起,不足以承受该力,不能达到锁紧动模架3的要求。通过该结构设置优化了锁模方式,降低了锁模精度要求。
该开合模模架处于开模状态时,第一连杆5远离限位件18。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合模时,凸轮15在凸轮面16上转动,在凸轮曲线的作用下带动滑块11沿靠近动模架3的方向(图1中Y反方向)运动,通过第三连杆9驱动第三轴6绕第二轴4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三轴6通过第二连杆8驱动动模架3绕第一轴1顺时针转动合模,当第一连杆5抵触至限位件18上时,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8位于同一直线上,此时,开合模模架处于合模状态,通过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8和第二轴4对动模架3进行锁紧;
开模时,凸轮15在凸轮面16上转动,在凸轮曲线的作用下带动滑块11沿远离动模架3的方向(图1中Y正方向)运动,通过第三连杆9驱动第三轴6绕第二轴4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三轴6通过第二连杆8驱动动模架3绕第一轴1逆时针转动开模。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开合模模架,包括机架、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轴、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轴上的定模架、一端绕所述第一轴转动的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用于配合所述定模架开合模的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模模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动模架绕所述第一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轴、一端绕所述第二轴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轴上的第一连杆、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的第三轴、固设于所述动模架上的第四轴、两端分别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三轴和所述第四轴上的第二连杆、一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三轴上的第三连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连杆运动使所述第三轴绕所述第二轴转动以使得所述动模架绕所述第一轴转动开合模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导轨、滑动的设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设于所述导轨一端的阻挡件、设于所述滑块和所述阻挡件之间的用于提供驱动所述滑块沿远离所述阻挡件的方向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固设于所述滑块上的第五轴,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五轴上,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阻挡件一端的凸轮、抵接在所述凸轮上的用于在所述凸轮运动时配合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凸轮沿所述导轨的方向来回运动的凸轮面;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一侧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第三连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相异的两侧;所述开合模模架包括开模状态和合模状态:所述开合模模架处于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抵接在所述限位件上;所述开合模模架处于所述开模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限位件;所述开合模模架处于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轴心线分布在同一直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模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阻挡件上的与所述导轨平行分布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固设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模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三轴、所述第四轴、所述第五轴均沿竖直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模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所述导轨、所述弹性件均分布在水平面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81369.1A CN107599358B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一种开合模模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81369.1A CN107599358B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一种开合模模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99358A CN107599358A (zh) | 2018-01-19 |
CN107599358B true CN107599358B (zh) | 2020-02-14 |
Family
ID=61058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81369.1A Active CN107599358B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一种开合模模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993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18158B (zh) * | 2022-12-08 | 2023-11-17 |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开模模架开合的驱动机构 |
WO2024120524A1 (zh) * | 2022-12-08 | 2024-06-13 |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驱动模架开合的装置、模架及吹瓶机 |
CN115958771B (zh) * | 2022-12-08 | 2023-12-15 |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模架开合的驱动机构 |
CN116394498A (zh) * | 2023-04-19 | 2023-07-07 |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开模装置及双开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26438B (zh) * | 2017-03-28 | 2020-05-05 |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吹瓶机开合模模架与底模模架的联动机构 |
CN207172726U (zh) * | 2017-09-26 | 2018-04-03 |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开合模模架 |
-
2017
- 2017-09-26 CN CN201710881369.1A patent/CN10759935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99358A (zh) | 2018-0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99358B (zh) | 一种开合模模架 | |
EP2977173B1 (en) | Linkage mechanism between lifting and bilateral positioning of bottom die | |
CN208179541U (zh) | 一种圆柱凸轮-平面沟槽凸轮式步进驱动型机械手 | |
CN108237707B (zh) | 可实现碳纤维束夹紧/剪切/重送功能的机构装置 | |
CN104355065A (zh) | 一种高速直线驱动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9601594U (zh) | 一种搬运机械手 | |
CN105729776A (zh) | 一种吹瓶机锁模定位装置 | |
CN102525043B (zh) | 一种拉链头自动安装机 | |
CN111645303A (zh) | 一种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的组合连杆机构 | |
CN115958771A (zh) | 一种用于模架开合的驱动机构 | |
CN104806103A (zh) | 家具上翻门的弹力操纵结构 | |
CN204280541U (zh) | 一种高速直线驱动循环装置 | |
CN110640379A (zh) | 一种定位机构及焊接辅助装置 | |
CN110406076B (zh) | 一种用于吹瓶机模架的连杆式联动机构 | |
CN209094782U (zh) | 一种密封式激光雕刻机 | |
CN116118158B (zh) | 一种双开模模架开合的驱动机构 | |
CN213710791U (zh) | 一种平移摆臂机构 | |
CN205224932U (zh) | 一种联动门装置 | |
CN203817108U (zh) | 一种折弯机扭轴同步装置 | |
CN212475995U (zh) | 采用滑道式开合的托举机构 | |
CN204590915U (zh) | 家具上翻门的弹力操纵结构 | |
CN105414952B (zh) | 阀芯选向找准装置 | |
CN203765949U (zh) | 一种运动变换导轨式圆弧抽芯机构 | |
CN109539595A (zh) | 推杆换位机构 | |
CN201538083U (zh) | 多工位丝网印刷机的转盘驱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