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93342A - 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93342A
CN107593342A CN201711036920.9A CN201711036920A CN107593342A CN 107593342 A CN107593342 A CN 107593342A CN 201711036920 A CN201711036920 A CN 201711036920A CN 107593342 A CN107593342 A CN 107593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field
herbicide
batch
implantation meth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369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炳然
韶也
毛毕刚
彭彦
袁志成
唐丽
胡远益
李曜魁
张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7110369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933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93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933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具有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轮作,通过喷施当茬水稻所具有抗性的除草剂来去除稻田杂草及上茬落粒谷苗,并解决除草剂残留问题。本发明的种植方法,采用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水稻品种轮作的方式,通过喷施当茬水稻所具有的抗性类型相对应的除草剂,可有效地选择性去除稻田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同时还解决了连续耕作时长期施用同一类型除草剂所带来的除草剂残留问题,大大降低了出现“超级杂草”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水稻种植品种的纯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轻简栽培技术成为水稻种植主要栽培技术,如直播技术因省工、增效受到青睐,近年应用面积逐年增加。父母本混播也可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效率、降低种子生产成本,但田中的杂谷(上一茬掉落)苗及杂草的去除成为当今水稻大田及种子生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30年来,化学除草发展为解决我国农田杂草的主要方式,抗除草剂作物也迅速发展。Clearfield系统(抗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Provisia系统(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非转基因水稻及抗草甘膦、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被大面积应用,例如抗除草剂水稻Clearfield系统的研制,使得杂交水稻在美国得以迅速推广。美国水稻生产是实行轮休耕作制度;我国却不同,稻田连年都种植水稻,部分地区每年还种两季,所以在我国长期使用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型除草剂就需要面临除草剂长残留性的问题。另外,长期只使用一种除草剂可能存在出现“超级杂草”的风险。因此,如何同时解决田间水稻杂株、杂草及除草剂的残留,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以解决田间水稻杂株、杂草及除草剂残留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具有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轮作,通过喷施当茬水稻所具有抗性的除草剂来去除稻田杂草及上茬落粒谷苗,并解决除草剂残留问题;即如当茬田间种植抗除草剂水稻品种为A,该品种抗除草剂类型为a,上一茬种植的抗除草剂水稻品种为B,该品种抗除草剂类型为b,通过喷施类型为a除草剂,在去除田间相应杂草的同时,除去品种为B的稻田落粒谷苗,下一茬种植具有其他类型除草剂抗性的水稻品种,通过喷施相对应类型的除草剂,以除去相应杂草及A品种的稻田落粒谷苗。
上述的种植方法,优选的,所述水稻的种植方式为直播或插秧。
优选的,所述具有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的水稻品种通过EMS诱变、杂交转育或转入抗性基因获得。
优选的,所述具有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的水稻品种若为杂交稻,则其父本和/或母本须具有显性遗传的除草剂抗性。
优选的,所述除草剂的喷施时间为当茬水稻播种时、当茬水稻的三叶期或当茬水稻移栽一周后。
优选的,所述除草剂的抗性类型包括抗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抗草甘膦或抗草铵膦;所述除草剂包括咪唑乙烟酸、精喹禾灵、草甘膦异丙胺盐或草铵膦;所述咪唑乙烟酸的体积浓度为5%,所述精喹禾灵的体积浓度为8.8%,所述草甘膦异丙胺盐的体积浓度为41%,所述草铵膦的体积浓度为18%。
优选的,所述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茬水稻种植抗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的杂交稻隆两优华占A,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前述隆两优华占A,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
待第一茬水稻收获后,第二茬水稻种植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杂交稻隆两优华占B,将隆两优华占B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于同一田块,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
往后再重复以上操作步骤进行水稻轮作。
更优选的,所述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茬水稻种植抗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的杂交稻隆两优华占A,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前述隆两优华占A,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
待第一茬水稻收获后,第二茬水稻种植抗草甘膦的杂交稻Y优1号B,将杂交稻Y优1号B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于同一田块,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草甘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
往后再重复以上操作步骤进行水稻轮作。
更优选的,所述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茬水稻种植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常规稻华占A,将该常规稻华占A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
待第一茬水稻收获后,第二茬水稻种植抗草铵膦抗性的黄华占B,将黄华占B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于同一田块,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草铵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
往后再重复以上操作步骤进行水稻轮作。
更优选的,所述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茬水稻种植抗草甘膦抗性的优质香稻玉针香A,将该优质香稻玉针香A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草甘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
待第一茬水稻收获后,第二茬水稻种植抗草铵膦抗性的玉针香B,将玉针香B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于同一田块,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草铵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
往后再重复以上操作步骤进行水稻轮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种植方法,采用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水稻品种轮作的方式,通过喷施当茬水稻所具有的抗性类型相对应的除草剂,可有效地选择性去除稻田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同时还解决了连续耕作时长期施用同一类型除草剂所带来的除草剂残留问题,大大降低了出现“超级杂草”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水稻种植品种的纯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一种本发明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茬水稻种植:将具有抗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抗性的华占A与隆科638s进行配组制种,获得抗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的杂交稻隆两优华占A(与普通的隆两优华占相比,仅存在这除草剂抗性基因上的不同,其它遗传背景一致,即产量、品质等农艺性状完全相同一致),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隆两优华占A,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除草剂体积浓度为0.33%的豆施乐(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含体积浓度5%的咪唑乙烟酸,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相同;所述具有抗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抗性的华占A通过EMS诱变、杂交转育或转入抗性基因等现有技术可获得;
(2)第二茬水稻种植:将具有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抗性的华占B与隆科638s进行配组制种,获得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的杂交稻隆两优华占B(与普通的隆两优华占相比,仅存在这除草剂抗性基因上的不同,其它遗传背景一致,即产量、品质等农艺性状完全相同一致),待上一茬水稻收获后,将隆两优华占B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于同一田块,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除草剂体积浓度为0.16%京博芦茅净(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含体积浓度8.8%的精喹禾灵,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相同;所述具有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抗性的华占B通过EMS诱变、杂交转育或转入抗性基因等现有技术可获得;
(3)第三茬水稻种植:待上一茬水稻收获后,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隆两优华占A,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除草剂体积浓度为0.33%的豆施乐(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含体积浓度5%的咪唑乙烟酸,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相同,待该茬水稻收获后,按照与上一茬水稻的种植方式于同一田块种植下一茬水稻。
本发明的种植方法,采用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水稻品种轮作的方式,通过喷施当茬水稻所具有的抗性类型相对应的除草剂,可有效地选择性去除稻田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同时还解决了连续耕作时长期施用同一类型除草剂所带来的除草剂残留问题,大大降低了出现“超级杂草”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水稻种植品种的纯度。
实施例2:
一种本发明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茬水稻种植:将具有抗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抗性的华占A与隆科638s进行配组制种,获得抗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的杂交稻隆两优华占A(与普通的隆两优华占相比,仅存在这除草剂抗性基因上的不同,其它遗传背景一致,即产量、品质等农艺性状完全相同一致),田间直播隆两优华占A,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除草剂体积浓度为0.33%的豆施乐(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含体积浓度5%的咪唑乙烟酸,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相同;所述具有抗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抗性的华占A通过EMS诱变、杂交转育或转入抗性基因等现有技术可获得;
(2)第二茬水稻种植:将具有抗草甘膦抗性的R9311与Y58s进行配组制种,获得抗草甘膦的杂交稻Y优1号B(与普通的Y优1号相比,仅存在这除草剂抗性基因上的不同,其它遗传背景一致,即产量、品质等农艺性状完全相同一致),待上一茬水稻收获后,将Y优1号B通过田间直播于同一田块,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除草剂体积浓度为0.66%农达(美国孟山都公司,含体积浓度41%的草甘膦异丙胺盐,草甘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相同;所述具有抗草甘膦抗性的R9311通过EMS诱变、杂交转育或转入抗性基因等现有技术可获得;
(3)第三茬水稻种植:待上一茬水稻收获后,田间直播隆两优华占A,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除草剂体积浓度为0.33%的豆施乐(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含体积浓度5%的咪唑乙烟酸,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相同,待该茬水稻收获后,按照与上一茬水稻的种植方式于同一田块种植下一茬水稻。
本发明的种植方法,采用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水稻品种轮作的方式,通过喷施当茬水稻所具有的抗性类型相对应的除草剂,可有效地选择性去除稻田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同时还解决了连续耕作时长期施用同一类型除草剂所带来的除草剂残留问题,大大降低了出现“超级杂草”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水稻种植品种的纯度。
实施例3:
(1)第一茬水稻种植: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具有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抗性的常规稻华占A,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除草剂体积浓度为0.16%京博芦茅净(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体积浓度为8.8%的精喹禾灵,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相同;所述具有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抗性的常规稻华占A通过EMS诱变、杂交转育或转入抗性基因等现有技术可获得;
(2)第二茬水稻种植:待第一茬水稻收获后,将具有抗草铵膦抗性的黄华占B直播于同一田块,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除草剂体积浓度为0.83%保试达(德国拜耳公司,含体积浓度18%的草铵膦,草铵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相同;所述具有抗草铵膦抗性的黄华占B通过EMS诱变、杂交转育或转入抗性基因等现有技术可获得;
(3)第三茬水稻种植:待上一茬水稻收获后,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具有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抗性的常规稻华占A,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除草剂体积浓度为0.16%京博芦茅净(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体积浓度为8.8%的精喹禾灵,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相同,待该茬水稻收获后,按照与上一茬水稻的种植方式于同一田块种植下一茬水稻。
本发明的种植方法,采用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水稻品种轮作的方式,通过喷施当茬水稻所具有的抗性类型相对应的除草剂,可有效地选择性去除稻田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同时还解决了连续耕作时长期施用同一类型除草剂所带来的除草剂残留问题,大大降低了出现“超级杂草”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水稻种植品种的纯度。
实施例4:
(1)第一茬水稻种植:田间手工或机械插秧具有抗草甘膦抗性的优质香稻玉针香A,插秧一周后喷施除草剂体积浓度为0.66%农达(美国孟山都公司,41%草甘膦异丙胺盐,草甘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相同;所述具有抗草甘膦抗性的优质香稻玉针香A通过EMS诱变、杂交转育或转入抗性基因等现有技术可获得;
(2)第二茬水稻种植:待第一茬水稻收获后,将具有抗草铵膦抗性的玉针香B插秧于同一田块,插秧一周后喷施除草剂体积浓度为0.83%保试达(德国拜耳公司,含体积浓度18%的草铵膦,草铵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相同;所述具有抗草铵膦抗性的玉针香B通过EMS诱变、杂交转育或转入抗性基因等现有技术可获得;
(3)第三茬水稻种植:待上一茬水稻收获后,田间手工或机械插秧具有抗草甘膦抗性的优质香稻玉针香A,插秧一周后喷施除草剂体积浓度为0.66%农达(美国孟山都公司,41%草甘膦异丙胺盐,草甘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落粒谷苗,然后进行封闭管理,其他田间管理与常规相同,待该茬水稻收获后,按照与上一茬水稻的种植方式于同一田块种植下一茬水稻。
本发明的种植方法,采用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水稻品种轮作的方式,通过喷施当茬水稻所具有的抗性类型相对应的除草剂,可有效地选择性去除稻田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同时还解决了连续耕作时长期施用同一类型除草剂所带来的除草剂残留问题,大大降低了出现“超级杂草”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水稻种植品种的纯度。

Claims (10)

1.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具有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轮作,通过喷施当茬水稻所具有抗性的除草剂来去除稻田杂草及上茬落粒谷苗,并解决除草剂残留问题;即如当茬田间种植抗除草剂水稻品种为A,该品种抗除草剂类型为a,上一茬种植的抗除草剂水稻品种为B,该品种抗除草剂类型为b,通过喷施类型为a除草剂,在去除田间相应杂草的同时,除去品种为B的稻田落粒谷苗,下一茬种植具有其他类型除草剂抗性的水稻品种,通过喷施相对应类型的除草剂,以除去相应杂草及A品种的稻田落粒谷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的种植方式为直播或插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的水稻品种通过EMS诱变、杂交转育或转入抗性基因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不同类型除草剂抗性的水稻品种若为杂交稻,则其父本和/或母本须具有显性遗传的除草剂抗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的喷施时间为当茬水稻播种时、当茬水稻的三叶期或当茬水稻移栽一周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的抗性类型包括抗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抗草甘膦或抗草铵膦;所述除草剂包括咪唑乙烟酸、精喹禾灵、草甘膦异丙胺盐或草铵膦;所述咪唑乙烟酸的体积浓度为5%,所述精喹禾灵的体积浓度为8.8%,所述草甘膦异丙胺盐的体积浓度为41%,所述草铵膦的体积浓度为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茬水稻种植抗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的杂交稻隆两优华占A,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前述隆两优华占A,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落粒谷苗;
待第一茬水稻收获后,第二茬水稻种植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杂交稻隆两优华占B,将隆两优华占B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于同一田块,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
往后再重复以上操作步骤进行水稻轮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茬水稻种植抗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的杂交稻隆两优华占A,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前述隆两优华占A,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落粒谷苗;
待第一茬水稻收获后,第二茬水稻种植抗草甘膦的杂交稻Y优1号B,将杂交稻Y优1号B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于同一田块,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草甘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
往后再重复以上操作步骤进行水稻轮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茬水稻种植抗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常规稻华占A,将该常规稻华占A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
待第一茬水稻收获后,第二茬水稻种植抗草铵膦抗性的黄华占B,将黄华占B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于同一田块,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草铵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
往后再重复以上操作步骤进行水稻轮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茬水稻种植抗草甘膦抗性的优质香稻玉针香A,将该优质香稻玉针香A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草甘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
待第一茬水稻收获后,第二茬水稻种植抗草铵膦抗性的玉针香B,将玉针香B通过田间手工或机械直播于同一田块,直播同时或者在水稻3叶期时喷施草铵膦类型除草剂,以去除稻田中的杂草及上一茬落粒谷苗;
往后再重复以上操作步骤进行水稻轮作。
CN201711036920.9A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 Pending CN1075933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6920.9A CN107593342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6920.9A CN107593342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93342A true CN107593342A (zh) 2018-01-19

Family

ID=61084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36920.9A Pending CN107593342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933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2138A (zh) * 2018-08-09 2019-01-0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耐草甘膦的水稻直播种植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8882A (zh) * 1998-06-15 1998-11-18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抗除草剂谷子新种质的创制与利用方法
CN1378424A (zh) * 1999-09-30 2002-11-06 拜尔公司 基于n-芳基-三唑啉(硫)酮的选择性除草剂
CN105145045A (zh) * 2015-07-29 2015-12-16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防治园林杂草的方法及应用
CN105218449A (zh) * 2015-11-06 2016-01-06 青岛清原化合物有限公司 吡唑酮类化合物或其盐、制备方法、除草剂组合物及用途
CN105399674A (zh) * 2015-12-31 2016-03-16 青岛清原化合物有限公司 吡唑类化合物或其盐、制备方法、除草剂组合物及用途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8882A (zh) * 1998-06-15 1998-11-18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抗除草剂谷子新种质的创制与利用方法
CN1378424A (zh) * 1999-09-30 2002-11-06 拜尔公司 基于n-芳基-三唑啉(硫)酮的选择性除草剂
CN105145045A (zh) * 2015-07-29 2015-12-16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防治园林杂草的方法及应用
CN105218449A (zh) * 2015-11-06 2016-01-06 青岛清原化合物有限公司 吡唑酮类化合物或其盐、制备方法、除草剂组合物及用途
CN105399674A (zh) * 2015-12-31 2016-03-16 青岛清原化合物有限公司 吡唑类化合物或其盐、制备方法、除草剂组合物及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汉钢: "《水稻农药使用手册》", 30 April 201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2138A (zh) * 2018-08-09 2019-01-0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耐草甘膦的水稻直播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iddique et al. Innovations in agronomy for food legumes. A review
CN104396555A (zh) 一种提高盐碱地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4170724B (zh) 一种香型杂交稻广香优36号的选育方法
CN104429566A (zh) 一种高产玉米栽植方法
CN103371099A (zh) 一种厚皮甜瓜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CN106576727A (zh) 一种无公害向日葵栽培方法
CN111684906A (zh) 一种两熟复种棉花省工省肥省药全程机械化种植方法
CN105027908A (zh) 一种高产玉米密植栽培方法
CN106665332A (zh) 一种利用显性核不育材料进行节水抗旱稻轮回选择育种的方法
CN110073968A (zh) 一种高油耐盐花生的快速培育方法
CN104542254B (zh) 一种亚热带地区促进木薯开花杂交育种方法
CN104429564A (zh) 一种高产玉米栽培方法
CN108476884A (zh) 一种有机罗汉果的种植方法
CN108633676A (zh) 一种棉花一播全苗的方法
CN107801629A (zh) 一种粳两系温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06386468A (zh) 一种食用型向日葵杂交制种方法
CN101124886B (zh) 利用棉花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宿根再生的杂交制种方法
CN104429565A (zh) 一种高产高粱密植栽培方法
CN107593342A (zh) 一种可同时去除稻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
KR20120075061A (ko) 친환경 고칼슘 인삼 및 그 재배방법
CN107926552B (zh) 一种可去除稻田或制种田落粒谷苗及杂草的种植方法
CN106818141A (zh) 一种富硒花生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5766625A (zh) 一种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制种方法
CN104770192A (zh) 一种高产玉米密植栽培方法
CN108012783A (zh) 一种减少自生苗危害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Bingran

Inventor after: Shao Ye

Inventor after: Mao Bigang

Inventor after: Peng Yan

Inventor after: Yuan Zhicheng

Inventor after: Tang Li

Inventor after: Hu Yuanyi

Inventor after: Li Yaokui

Inventor after: Zhang Dan

Inventor before: Zhao Bingran

Inventor before: Shao Ye

Inventor before: Mao Bigang

Inventor before: Peng Yan

Inventor before: Yuan Zhicheng

Inventor before: Tang Li

Inventor before: Hu Yuanyi

Inventor before: Li Yaokui

Inventor before: Zhang D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