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6242A - 芳构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芳构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6242A
CN107586242A CN201610538906.8A CN201610538906A CN107586242A CN 107586242 A CN107586242 A CN 107586242A CN 201610538906 A CN201610538906 A CN 201610538906A CN 107586242 A CN107586242 A CN 107586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sieve
aromatization
grams
water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89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86242B (zh
Inventor
孔德金
宋奇
郑均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5389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86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86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6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86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6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构化方法,包括在水存在下,原料与催化剂在芳构化反应条件下接触而制造芳香烃的步骤;其中,所述原料具有结构式(I):式(I)中,R1为任选取代的C1‑8直链或支链烷基、任选取代的C2‑8直链或支链烯基;R2为氢、任选取代的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6的正整数。

Description

芳构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构化方法,特别是一种制造BTX芳香烃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基于所述芳香烃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对二甲苯和对苯二甲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芳烃产品广泛应用于聚酯、化纤、橡胶、医药以及精细化工等诸多领域,国内消费量可观,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本有机化工原料。苯、甲苯、二甲苯是芳烃中应用广泛的三种芳烃大宗化学品,统称为轻质芳香烃或BTX芳香烃。苯是一种多用途基本石化原料,可以生产其衍生的众多产品,包括乙苯/苯乙烯、异丙苯/苯酚等等。对二甲苯主要用于制造对苯二甲酸,通过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乙酯(DMT)中间体,用于生产聚酷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和薄膜。目前国内外芳烃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如可通过在催化剂上将石油经过加氢、重整、芳烃转化和分离等工艺过程获得。但是,由于化石资源储量有限和不可再生性,使得以石油为主要炼制原料生产芳烃的成本愈见高涨。另外,化石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发展从可再生资源路线生产芳烃(尤其是BTX芳香烃)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可再生资源,以生物质材料为原料来制造芳香烃是目前的技术研究热点之一。现有技术存在将生物质材料转化为芳香烃的报道,也公开了多种为此目的而使用的平台化合物(比如参见Katherine Bourzac,From biomass to chemicals in one step,MITTechnology Review,2010-03-29;CN104230615A;US20090227823和US20110257416A1)。
乙酰丙酸(4-氧化戊酸、左旋糖酸或戊隔酮酸)是一种短链非挥发性脂肪酸。乙酰丙酸低毒,有吸湿性,常压下蒸馏几乎不分解,其分子中含有羰基和羧基,易于发生成盐、酯化、加氢、缩合、氧化和卤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是制备多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广泛应用于香料、溶剂、油品添加剂、医药和增塑剂等工业领域。乙酰丙酸酯是一类短链脂肪酸酯,一般为无色液体,沸点较高,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可直接用作香料、食品添加剂、汽油添加剂和生物液体燃料等,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塑料和交通运输等行业。
目前,人们对乙酰丙酸的利用展开了研究。文献US20140171688A1公开了将乙酰丙酸转化为甲乙酮等酮类溶剂。该方法首先将六碳糖转化为乙酰丙酸和甲酸后,经过碱处理形成金属盐,之后再在电解池中电解脱羧后得到可作为溶剂用的甲基乙基酮。文献US20060247444A1公开了将乙酰丙酸转化为N-烷基吡咯烷酮。N-烷基吡咯烷酮可以用作溶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和乳化剂,可用于油井和气井的维护、聚合物的合成以及医药方面。该专利描述了2步过程,将乙酰丙酸和有机胺混合后在氢气下催化加氢制备5-甲基-N-烷基-2吡咯烷酮。文献CN200910073688.5公开了将乙酰丙酸制备当归内酯的方法。乙酰丙酸中加入其重量1~10%的无机液体酸或固体酸催化剂,100~150℃温度下,控制真空度为20~150mmHg,反应体系气相中的乙酰丙酸和α-当归内酯通过精馏进行分离,乙酰丙酸回流至反应体系,α-当归内酯冷凝,控制冷凝温度60~90℃,分离精制得产品。
本申请发明人就乙酰丙酸类化合物为平台化合物芳构化制备BTX芳烃已申请专利(CN201510345909.5)。但是,在后续的研发过程中发现,乙酰丙酸类化合物在转化过程中存在C4烯烃中间体,极易形成聚烯烃和积碳,结焦于催化剂上,造成催化剂失活和使用寿命短;同时,由于芳构化催化剂失活,其芳构化能力也急剧下降,造成最终产物中芳烃选择性的下降。为了维持催化剂的芳构化能力,催化剂需频繁再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乙酰丙酸类化合物芳构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烯烃物种,从而产生了积碳,导致催化剂失活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芳构化方法。该方法可有效移除积碳,恢复催化剂的芳构化活性,从而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芳构化方法,包括在水存在下,原料与催化剂在芳构化反应条件下接触而制造芳香烃的步骤;其中,所述原料具有结构式(I):
式(I)中,R1为任选取代的C1-8直链或支链烷基、任选取代的C2-8直链或支链烯基;R2为氢、任选取代的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6的正整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式(I)中,R1优选为任选取代的C1-4直链或支链烷基,更优选为甲基。
上述技术方案中,R2优选为氢、任选取代的C1-5直链或支链烷基,更优选为氢。
上述技术方案中,n为1~4的正整数,更优选为n=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的用量为:水的质量分数占水和具有结构式(I)的原料的总质量的0.01~99.99%,优选为1~90%,更优选为10~6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催化剂为分子筛,所述分子筛选自ZSM型分子筛、Y型分子筛、Beta型分子筛、L型分子筛或MCM型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子筛优选为分子筛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其包含以下组份:
a)20~80份的所述分子筛;
b)20~80份的粘结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子筛选自ZSM-5、ZSM-11、ZSM-23、ZSM-38、Y、Beta、MCM-22或MCM-41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ZSM-5、Y、Beta或MCM-41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ZS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10~500;优选为SiO2/Al2O3=15~100。
上述技术方案中,Y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2~70;优选为SiO2/Al2O3=3~50。
上述技术方案中,Beta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10~150;优选为SiO2/Al2O3=15~65。
上述技术方案中,MC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20~250;优选为SiO2/Al2O3=40~150。
上述技术方案中,L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5~100,优选为SiO2/Al2O3=6~3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粘结剂选自硅溶胶、拟薄水铝石、氧化铝、高岭土、蒙脱土或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芳构化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300~800℃,优选300~650℃;氢气压力以表压计0.1~5MPa,优选0.5~4MPa;原料重量空速0.3~10小时-1;优选0.5~5小时-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料衍生自生物质材料。作为所述生物质材料,比如可以举出本领域常规用于芳香烃制造用途的那些,具体比如可以举出木糖醇、葡萄糖、纤维二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这些生物质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作为所述生物质材料,具体比如还可以举出造纸污泥、废纸、甘蔗渣、葡萄糖、木材、玉米芯、玉米秸和稻草秸秆等。这些生物质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在此,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生物质材料中纤维素含量通常为30-99%,半纤维素含量通常为0-50%,木质素含量通常为0或1-40%。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使生物质材料进行催化转化,获得所述原料的步骤。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分子筛组合物可以直接使用市售产品或者按照现有技术已知的方法进行制造。具体而言,作为所述分子筛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比如可以举出以下方法:将分子筛、粘结剂和根据需要使用的助挤剂、扩孔剂和水混捏成混合物,挤条成型,然后在100~200℃干燥1~24小时,再于400~700℃下焙烧1~10小时。作为所述助挤剂,比如可以举出田菁粉、聚乙二醇或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本领域常规使用的那些;而作为所述扩孔剂,比如可以举出柠檬酸、草酸或乙二胺四乙酸等本领域常规使用的那些。一般而言,助挤剂和扩孔剂的加入总量不超过所述混合物的总重量的10wt%。根据需要,成型时还可以加入酸。作为所述酸,比如可以举出无机酸、乙酸或其水溶液等,特别是硝酸、硫酸或磷酸的水溶液。一般而言,所述酸的水溶液的加入量占所述混合物的总重量的50~90wt%。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对以所述生物质材料为原料衍生所述具有通式(I)的原料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已知的那些。举例而言,所述衍生方法比如可以包括使所述生物质材料进行催化转化(比如水解脱氧、无机酸催化水解、有机酸催化水解、固体酸催化水解、分子筛催化水解、超临界水解、催化部分氧化或金属氯化物催化)以制造所述原料(特别是乙酰丙酸)的步骤(比如可以参见Direct conversion ofcellulose to levulinic acid and gamma-valerolactone using solid acidcatalysts,Catal.Sci.Technol.,2013,3,927-931;Production of levulinic acid andgamma-valerolactone(GVL)from cellulose using GVL as a solvent in biphasicsystems,Energy Environ.Sci.,2012,5,8199-8203;Effective Production ofLevulinic Acid from Biomass through Pretreatment Using Phosphoric Acid,Hydrochloric Acid,or Ionic Liquid,Ind.Eng.Chem.Res.,2014,53(29),pp 11611–11621)。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接触步骤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反应器中进行。作为所述反应器,比如可以举出床式反应器,特别是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沸腾床反应器或其组合。此时,所述反应器的操作方式既可以是间歇的方式,也可以是连续的方式,并没有特别的限定。
按照前述的芳构化方法制造出芳香烃作为产物。一般而言,在所述芳香烃产物中,以重量百分比计,BTX芳香烃的含量占总重量的60%以上,特别地,苯含量为5.0~10.0%,甲苯含量为30.0~40.0%,二甲苯含量为28.0~40.0%,其余为非芳香烃和重芳香烃。所述重芳香烃指碳九及其以上的芳香烃。
在按照本发明前述的芳构化方法制造出芳香烃作为产物之后,通过分离,即可从该芳香烃产物中分离出对二甲苯。鉴于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对二甲苯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按照本发明的芳构化方法制造芳香烃的步骤;和从所述芳香烃中分离出对二甲苯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对从所述芳香烃中分离出对二甲苯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直接适用本领域中常规已知的那些。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以本发明前述制造的对二甲苯为原料来制造对苯二甲酸。鉴于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对苯二甲酸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按照本发明前述的对二甲苯的制造方法制造对二甲苯的步骤;和将对二甲苯转化为对苯二甲酸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对将对二甲苯转化为对苯二甲酸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直接适用本领域中常规已知的那些。
为描述本发明的结果,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采用T60作为评价指标。T60指标是指,随着反应进行,BTX芳烃的选择性在终产物中降低到60%的反应时间。例如,当T60=10,说明反应经过10个小时后,产物中BTX芳烃的选择性下降到60%;当T60=1000时,表明反应经过1000小时后,产物中BTX芳烃的选择性下降到60%。指标T60的数值越大,表明催化剂的抗积碳性能越好,使用时间越长。
本发明方法对延长芳构化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有较好的作用,解决了生物质制芳烃过程中芳构化催化剂易失活,需频繁再生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方法,使具有结构式(I)的原料的芳构化反应在水的存在下进行,利用在芳构化条件下,水和催化剂表面和孔道中的积碳发生反应形成CO,从而移除积碳,恢复催化剂的芳构化活性,进而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再生频次,原料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9%,芳烃的T60可达1360小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比较例1】
称取60克玉米秸,置于压力釜中并加入700克水,再加入水质量7%的5mol/L的硫酸溶液,升温到180℃下反应45分钟,之后冷却,将冷却后的反应液过滤,得到滤饼和过滤液,过滤液为纤维素的水解液,反应结束后,采用质谱对反应结果进行鉴定主要产物为乙酰丙酸,其产生量为18克。
称取35克硅铝比为25的ZSM-5与35克γ-氧化铝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2.7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48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00℃。乙酰丙酸转化率为95%,T60为36小时。
【实施例1】
称取60克玉米秸,置于压力釜中并加入700克水,再加入水质量7%的5mol/L的硫酸溶液,升温到180℃下反应45分钟,之后冷却,将冷却后的反应液过滤,得到滤饼和过滤液,过滤液为纤维素的水解液,反应结束后,采用质谱对反应结果进行鉴定主要产物为乙酰丙酸,其产生量为18克。
称取35克硅铝比为25的ZSM-5与35克γ-氧化铝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2.7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48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40%+水60%,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00℃。乙酰丙酸转化率为95%,T60为1230小时。
【实施例2】
称取35克硅铝比为50的ZSM-5与35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2.7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48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2。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50%+水50%,重量空速3.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50℃。乙酰丙酸转化率为96%,T60为1450小时。
【实施例3】
称取35克硅铝比为150的ZSM-5与35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2.7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48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3。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70%+水30%,重量空速2.5小时-1,氢气压力4.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550℃。乙酰丙酸转化率为99%,T60为1380小时。
【实施例4】
称取80克硅铝比为500的ZSM-5与2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4。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50%+水50%,重量空速5.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30ml min-1,温度380℃。乙酰丙酸转化率为96%,T60为1300小时。
【实施例5】
称取80克硅铝比为150的ZSM-38与20克硅溶胶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5。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甲酯80%+水20%,重量空速0.3小时-1,氢气压力3.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50℃。乙酰丙酸甲酯转化率为99%,T60为1100小时。
【实施例6】
称取80克硅铝比为150的ZSM-11与20克高岭土进行混合,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6。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甲酯90%+水10%,重量空速4.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80℃。乙酰丙酸甲酯转化率为96%,T60为980小时。
【实施例7】
称取70克硅铝比为100的ZSM-11与30克高岭土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磷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6。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乙酯80%+水20%,重量空速2.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50℃。乙酰丙酸乙酯转化率为92%,T60为1060小时。
【实施例8】
称取50克硅铝比为100的ZSM-23与50克氧化铝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6。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乙酯90%+水10%,重量空速4.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50℃。乙酰丙酸乙酯转化率为99%,T60为1320小时。
【实施例9】
称取35克硅铝比为100的ZSM-5与35克γ-氧化铝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2.7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48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9。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乙酰丙酸丁酯80%+水20%,重量空速5.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350℃。乙酰丙酸丁酯转化率为89%,T60为1250小时。
【实施例10】
称取35克硅铝比为6的Y与35克γ-氧化铝助剂进行混合,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2.7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48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0。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丁酯80%+水20%,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30℃。乙酰丙酸丁酯转化率为81%,T60为870小时。
【实施例11】
称取60克硅铝比为8的Y与40克γ-氧化铝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磷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磷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1。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甲酯99%+水1%,重量空速3.0小时-1,氢气压力2.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50℃。乙酰丙酸甲酯转化率为93%,T60为760小时。
【实施例12】
称取70克硅铝比为8的Y与3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2。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甲酯40%+水60%,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00℃。乙酰丙酸甲酯转化率为94%,T60为1160小时。
【实施例13】
称取80克硅铝比为8的Y与2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3。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甲酯50%+水50%,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70℃。乙酰丙酸甲酯转化率为86%,T60为950小时。
【实施例14】
称取50克硅铝比为30的Beta与50克氧化铝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5。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甲酯50%+水50%,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30℃。乙酰丙酸甲酯转化率为91%,T60为820小时。
【实施例15】
称取60克硅铝比为50的Beta与4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乙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乙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5。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丁酯50%+水50%,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00℃。乙酰丙酸丁酯转化率为88%,T60为970小时。
【实施例16】
称取70克硅铝比为100的Beta与3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乙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乙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6。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丁酯10%+水90%,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00℃。乙酰丙酸丁酯转化率为84%,T60为880小时。
【实施例17】
称取50克硅铝比为20的MCM-41与5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7。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丁酯50%+水50%,重量空速1.0小时-1,氢气压力1.0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00℃。乙酰丙酸丁酯转化率为81%,T60为970小时。
【实施例18】
称取50克硅铝比为50的MCM-22与50克拟薄水铝石进行混合,加入田菁粉3.9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硝酸质量百分含量为5.5%的68.6克硝酸水溶液,混捏成型,挤条。得到催化剂前体在120℃下干燥8小时,经过500℃焙烧2小时,得到分子筛催化剂C18。
催化剂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上进行,反应条件催化剂质量为3克,反应底物为乙酰丙酸丁酯99.99%+水0.01%,重量空速0.3小时-1,氢气压力0.3MPa,流量50ml min-1,温度480℃。乙酰丙酸丁酯转化率为83%,T60为890小时。
表1

Claims (19)

1.一种芳构化方法,包括在水存在下,原料与催化剂在芳构化反应条件下接触而制造芳香烃的步骤;其中,所述原料具有结构式(I):
式(I)中,R1为任选取代的C1-8直链或支链烷基、任选取代的C2-8直链或支链烯基;R2为氢、任选取代的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6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中,R1为任选取代的C1-4直链或支链烷基;R2为氢、任选取代的C1-5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1~4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中,R1为甲基;R2为氢;n=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用量为:水的质量分数占水和具有结构式(I)的原料的总质量的0.01~99.9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用量为:水的质量分数占水和具有结构式(I)的原料的总质量的1~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用量为:水的质量分数占水和具有结构式(I)的原料的总质量的10~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分子筛,所述分子筛选自ZSM型分子筛、Y型分子筛、Beta型分子筛、L型分子筛或MCM型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为分子筛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其包含以下组份:
a)20~80份的所述分子筛;
b)20~80份的粘结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选自ZSM-5、ZSM-11、ZSM-23、ZSM-38、Y、Beta、MCM-22或MCM-41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选自ZSM-5、Y、Beta或MCM-41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S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10~500;Y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2~70;Beta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10~150;MC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20~250;L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5~10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ZS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15~100;Y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3~50;Beta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15~65;MCM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40~150;L型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6~35。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选自硅溶胶、拟薄水铝石、氧化铝、高岭土、蒙脱土或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构化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300~800℃,氢气压力以表压计0.1~5MPa,原料重量空速0.3~10小时-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衍生自生物质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衍生自木糖醇、葡萄糖、纤维二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衍生自造纸污泥、废纸、甘蔗渣、葡萄糖、木材、玉米芯、玉米秸和稻草秸秆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芳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生物质材料进行催化转化,获得所述原料的步骤。
18.一种对二甲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芳香烃的步骤;和
从所述芳香烃中分离出对二甲苯的步骤。
19.一种对苯二甲酸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制造对二甲苯的步骤;和
将对二甲苯转化为对苯二甲酸的步骤。
CN201610538906.8A 2016-07-08 2016-07-08 芳构化方法 Active CN107586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8906.8A CN107586242B (zh) 2016-07-08 2016-07-08 芳构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8906.8A CN107586242B (zh) 2016-07-08 2016-07-08 芳构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6242A true CN107586242A (zh) 2018-01-16
CN107586242B CN107586242B (zh) 2020-04-17

Family

ID=61046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8906.8A Active CN107586242B (zh) 2016-07-08 2016-07-08 芳构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8624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2548A (ja) * 2009-03-02 2010-09-16 Kagoshima Univ レブリン酸の製造装置、レブリン酸の分離装置及びレブリン酸から炭化水素を製造する装置
WO2014116011A1 (ko) * 2013-01-22 2014-07-31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바이오매스-유래 혼합 유기산의 업그레이드 방법
WO2014181360A1 (en) * 2013-05-09 2014-11-13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A process for depolymerization of ligni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2548A (ja) * 2009-03-02 2010-09-16 Kagoshima Univ レブリン酸の製造装置、レブリン酸の分離装置及びレブリン酸から炭化水素を製造する装置
WO2014116011A1 (ko) * 2013-01-22 2014-07-31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바이오매스-유래 혼합 유기산의 업그레이드 방법
WO2014181360A1 (en) * 2013-05-09 2014-11-13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A process for depolymerization of lign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6242B (zh)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6766B (zh) 芳构化的方法
CN107721794B (zh) 芳构化的方法
CN106316763B (zh) 内酯类化合物芳构化生产芳烃的方法
CN107586245B (zh) 芳构化的方法
CN107586242A (zh) 芳构化方法
CN107721793B (zh) 制备芳香烃的方法
CN106316768B (zh) 高选择性制备二甲苯的方法
CN107586244A (zh) 芳香烃的制造方法
CN107721790A (zh) 芳香烃的制造方法
CN107586246B (zh) 芳构化生产芳香烃的方法
CN106256808B (zh) 内酯类化合物芳构化的方法
CN107721788B (zh) 芳构化生产芳香烃的方法
CN106316740B (zh) 芳构化方法
CN107721792B (zh) 芳香烃的生产方法
CN107586243B (zh) 芳香烃的生产方法
CN107721795B (zh) 芳香烃的制备方法
CN107586240B (zh) 芳香烃的制备方法
CN107586239B (zh) 芳构化合成芳烃的方法
CN106316742B (zh) 制取碳四烯烃的方法
CN106316735B (zh) 生产芳烃的方法
CN106316739B (zh) 生产碳四烯烃的方法
CN106316765B (zh) 四氢呋喃类化合物芳构化的方法
CN107721789A (zh) 内酯类化合物芳构化方法
CN106316736A (zh) 芳构化生产芳烃的方法
CN106316741B (zh) 芳构化合成芳烃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