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2913A - 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72913A CN107572913A CN201710763046.2A CN201710763046A CN107572913A CN 107572913 A CN107572913 A CN 107572913A CN 201710763046 A CN201710763046 A CN 201710763046A CN 107572913 A CN107572913 A CN 1075729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ight
- water
- parts
- water storage
- composite aggreg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水、水泥、粉煤灰、河砂、陶粒、浮石和减水剂;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其中水160‑180重量份、水泥440‑470重量份、河砂70‑90重量份、浮石420‑440重量份、陶粒350‑370重量份、粉煤灰70‑90重量份和减水剂2.5‑3.0重量份。本发明利用浮石和陶粒完全代替天然碎石的制备,降低了蓄水混凝土的本身质量,降低了材料的造价,并达到优良性能指标,解决了废弃物的堆放,完成了再循环利用的效果,体现了绿色环保。骨料利用浮石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一定程度上减缓混凝土损坏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蓄水混凝土是一种绿色新型环保材料,它既有一定的强度又有很强的蓄水功能和渗透水功能。其较高的孔隙率能使路面之上的热量与地面下的相互交换,其材料内部蓄存的水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主动释放出来,达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效果。现阶段具有透水、蓄水功能的混凝土存在相对较少,主要以透水混凝土为主,但透水混凝土不具有保水功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陷,同时现阶段,混凝土的骨料大多利用碎石,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利用陶粒和浮石进行制备,用以解决资源浪费,同时改进传统透水,蓄水,渗水混凝土的骨料制备,本发明采用轻骨料进行制备,完全代替碎石进行制备,同时提出一种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传统工艺,主要满足于本发明的蓄水混凝土的轻骨料制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水泥、粉煤灰、河砂、陶粒、浮石和减水剂;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其中水160-180重量份、水泥440-470重量份、河砂70-90重量份、浮石420-440重量份、陶粒350-370重量份、粉煤灰70-90重量份和减水剂2.5-3.0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泥为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密度为3000kg/m3。
进一步地,所述陶粒粒径5-10mm,其表观密度为1240kg/m3,堆积密度为740kg/m3,吸水率为7.47%。
进一步地,所述浮石粒径5-10mm,其表观密度为1700kg/m3,堆积密度为860kg/m3,吸水率为9.9%。
进一步地,所述浮石与陶粒的体积比为1:1。
进一步地,所述河砂粒径0.015-2.75mm,密度为2600kg/m3。
进一步地,所述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其密度为2200kg/m3。
此外,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量为25%,密度为1100kg/m3。
更加优选地,所述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各组分优选的重量份数为水171重量份、水泥456重量份、河砂88重量份、浮石422重量份、陶粒363重量份、粉煤灰81重量份和减水剂2.68重量份。
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材料:根据设计好的各材料重量份数准备材料;
步骤二,预先配置轻骨料:在干燥环境下的将浮石、陶粒、河砂材料搅拌均匀;
步骤三,轻骨料改良处理:在步骤二所得拌合物加入水,所述水的量为步骤二中轻骨料达到所需吸水率用水量的70-75%,并进行搅拌;
步骤四,加入水泥和粉煤灰:在步骤三中得到的拌合物中加入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所需10%的水、水泥和粉煤灰进行搅拌;
步骤五,加入减水剂:在步骤四中得到的拌合物中加入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所需40-50%的水与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所需的减水剂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加入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所需20-30%量的水,继续搅拌;
步骤六,加入剩余水量:加入剩余水量搅拌至骨料表面出现水泥浆带有光泽,之后进行自然养护,至此本发明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制备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较强的保水功能,相比现有透水混凝土而言,在具有一定透水能力下,且能存储一定量的水资源。
本发明利用浮石和陶粒完全代替天然碎石的制备,降低了蓄水混凝土的本身质量,降低了材料的造价,并达到优良性能指标,解决了废弃物的堆放,完成了再循环利用的效果,体现了绿色环保。骨料利用浮石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一定程度上减缓混凝土损坏程度。
本发明提出制备工艺,从技术角度,本发明分层次添加水,良好的控制胶凝材料附着于表面,保证制备产品的质量,同时本发明制备工艺满足了现有技术所需轻质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的制备,且制备得到的混凝土强度与传统工艺制备相比,显著提高。
本发明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及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包括水、水泥、粉煤灰、河砂、陶粒、浮石和减水剂;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其中水160-180重量份、水泥440-470重量份、河砂70-90重量份、浮石420-440重量份、陶粒350-370重量份、粉煤灰70-90重量份和减水剂2.5-3.0重量份。水泥为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密度为3000kg/m3。陶粒粒径5-10mm,其表观密度为1240kg/m3,堆积密度为740kg/m3,吸水率为7.47%。浮石粒径5-10mm,其表观密度为1700kg/m3,堆积密度为860kg/m3,吸水率为9.9%。浮石与陶粒的体积比为1:1。所述河砂粒径为0.015-2.75mm,密度为2600kg/m3。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其密度为2200kg/m3。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量为25%,密度为1100kg/m3。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各组分优选的重量份数为水171重量份、水泥456重量份、河砂88重量份、浮石422重量份、陶粒363重量份、粉煤灰81重量份和减水剂2.68重量份。
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材料:根据设计好的各材料重量份数准备材料;
步骤二,预先配置轻骨料:在干燥环境下的将浮石、陶粒、河砂材料搅拌均匀;
步骤三,轻骨料改良处理:在步骤二所得拌合物加入水,所述水的量为步骤二中轻骨料达到所需吸水率用水量的70-75%,并进行搅拌;
步骤四,加入水泥和粉煤灰:在步骤三中得到的拌合物中加入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所需10%的水、水泥和粉煤灰进行搅拌;
步骤五,加入减水剂:在步骤四中得到的拌合物中加入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所需40-50%的水与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所需的减水剂进行搅拌,进行第一次骨料与胶凝材料均匀搅拌,保证胶凝材料良好的附着于骨料表面,不易出现水泥浆沉底。
待搅拌均匀后加入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所需20-30%量的水,继续搅拌,进行第二次加强胶凝材料均匀附着骨料表面,控制水泥浆不沉底。
步骤六,加入剩余水量:加入剩余水量搅拌至骨料表面出现水泥浆带有光泽,之后进行蓄水混凝土的自然养护,至此本发明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制备完成。
下面提供本发明涉及的五种实施例,各组分重量份数如下表1所示;
表1,各实施例中所用组分及其用量(单位/重量份)
实施例 | 水灰比 | 浮石 | 陶粒 | 河砂 | 水泥 | 粉煤灰 | 水 | 减水剂 |
1 | 0.32 | 422 | 363 | 88 | 455 | 81 | 171 | 2.68 |
2 | 0.34 | 422 | 363 | 88 | 443 | 78 | 177 | 2.60 |
3 | 0.30 | 435 | 352 | 73 | 479 | 85 | 170 | 2.31 |
4 | 0.32 | 422 | 363 | 80 | 473 | 84 | 179 | 2.20 |
5 | 0.34 | 431 | 355 | 71 | 451 | 80 | 180 | 2.10 |
表2,五种具体实施例的各工艺强度
根据得到的优选配合比为水171重量份,水泥455重量份,河砂88重量份,浮石422重量份,陶粒363重量份,粉煤灰81重量份,减水剂2.68重量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水泥、粉煤灰、河砂、陶粒、浮石和减水剂;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其中水160-180重量份、水泥440-470重量份、河砂70-90重量份、浮石420-440重量份、陶粒350-370重量份、粉煤灰70-90重量份和减水剂2.5-3.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密度为3000kg/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粒径5-10mm,其表观密度为1240kg/m3,堆积密度为740kg/m3,吸水率为7.4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石粒径5-10mm,其表观密度为1700kg/m3,堆积密度为860kg/m3,吸水率为9.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石与陶粒的体积比为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砂粒径0.015-2.75mm,密度为2600kg/m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其密度为2200kg/m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量为25%,密度为1100kg/m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各组分优选的重量份数为水171重量份、水泥456重量份、河砂88重量份、浮石422重量份、陶粒363重量份、粉煤灰81重量份和减水剂2.68重量份。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材料:根据设计好的各材料重量份数准备材料;
步骤二,预先配置轻骨料:在干燥环境下的将浮石、陶粒、河砂材料搅拌均匀;
步骤三,轻骨料改良处理:在步骤二所得拌合物加入水,所述水的量为步骤二中轻骨料达到所需吸水率用水量的70-75%,并进行搅拌;
步骤四,加入水泥和粉煤灰:在步骤三中得到的拌合物中加入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所需10%的水、水泥和粉煤灰进行搅拌;
步骤五,加入减水剂:在步骤四中得到的拌合物中加入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所需40-50%的水与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所需的减水剂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加入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所需20-30%量的水,继续搅拌;
步骤六,加入剩余水量:加入剩余水量搅拌至骨料表面出现水泥浆带有光泽,之后进行自然养护,至此本发明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制备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63046.2A CN107572913A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63046.2A CN107572913A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72913A true CN107572913A (zh) | 2018-01-12 |
Family
ID=61030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63046.2A Pending CN107572913A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72913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21187A (zh) * | 2019-12-18 | 2020-04-17 | 广东特耐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517707A (zh) * | 2020-03-30 | 2020-08-11 | 杨辉 | 一种生态护坡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
CN111620612A (zh) * | 2020-05-13 | 2020-09-04 | 北京嘉洁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蓄热层及其铺设方法 |
CN112707750A (zh) * | 2021-02-05 | 2021-04-27 | 浙江牧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轻质隔声的自流平混凝土材料 |
CN113860821A (zh) * | 2021-10-28 | 2021-12-31 | 武汉兴诚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绿色环保型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36657A (zh) * | 2015-07-29 | 2015-11-11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一种轻骨料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2017
- 2017-08-30 CN CN201710763046.2A patent/CN10757291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36657A (zh) * | 2015-07-29 | 2015-11-11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一种轻骨料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21187A (zh) * | 2019-12-18 | 2020-04-17 | 广东特耐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装配式透水路沿石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517707A (zh) * | 2020-03-30 | 2020-08-11 | 杨辉 | 一种生态护坡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
CN111620612A (zh) * | 2020-05-13 | 2020-09-04 | 北京嘉洁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蓄热层及其铺设方法 |
CN112707750A (zh) * | 2021-02-05 | 2021-04-27 | 浙江牧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轻质隔声的自流平混凝土材料 |
CN113860821A (zh) * | 2021-10-28 | 2021-12-31 | 武汉兴诚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绿色环保型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860821B (zh) * | 2021-10-28 | 2022-08-23 | 武汉兴诚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绿色环保型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72913A (zh) | 一种复合骨料蓄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989505B1 (ko) | 콘크리트 조강 촉진형 혼화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콘크리트 조성물 | |
CN103936368B (zh) | C40级单粒级再生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96063B (zh) | 一种轻质高强陶粒混凝土及混凝土电杆 | |
CN108129122A (zh) | 一种磷建筑石膏基轻质自流平砂浆的制备方法 | |
CN109369097A (zh) | 一种低收缩低徐变抗裂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 | |
CN104829178A (zh) | C30级掺钢渣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36369A (zh) | C30级单粒级再生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382216A (zh) | 掺加铁尾矿与建筑垃圾的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40229A (zh) | 一种补偿收缩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117887A (zh) | 一种采用机制砂配制纤维泵送混凝土的方法 | |
CN107500685A (zh) | 一种含稻草纤维胶结充填材料在充填采矿中的应用 | |
CN106431099A (zh) | 一种透水通气型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686298A (zh) | 一种自密实复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23997B (zh) | 高强半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制备方法 | |
CN108484003A (zh) | 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透水砖方法 | |
CN111645188A (zh) | 一种基于水泥浆体包裹骨料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制方法 | |
CN107382211A (zh) | 高强度、高透水性海绵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 |
CN107382219A (zh) | 一种复合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29527A (zh) | 一种粉末状透水混凝土用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48651A (zh) | 一种具有自养护功能的高强聚合物水泥砂浆 | |
CN106431145A (zh) |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方法 | |
CN108101432A (zh) | 一种结构梯度型水泥基透水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039611A (zh) | 一种陶瓷粉泡沫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02998A (zh) | 一种利用铝土尾矿制备的轻质泡沫土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