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2310A - 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72310A
CN107572310A CN201710760463.1A CN201710760463A CN107572310A CN 107572310 A CN107572310 A CN 107572310A CN 201710760463 A CN201710760463 A CN 201710760463A CN 107572310 A CN107572310 A CN 107572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clearer
control method
defect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604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庆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ongya Appar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ongya Appar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ongya Appar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ongya Appar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604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723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72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231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包括:将纱线夹在退绕加速器上,管纱的顶端正对退绕加速器的中央,并依次穿过下导纱器,预清纱器,探纱栅及张力装置,管纱正对张力装置的纱线;将纱线使用光电式电子清纱器进行检测,电子清纱器对对纱疵的粗度、长度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判断;若纱疵的粗度、长度超过在设定范围内,后续驱动电路不工作;若纱疵的直径和长度超过设定值时,后续驱动电路带动切刀机构将纱疵切除。本发明中的络纱操作及控制方法可有效降低纱线张力,提高了纱线退绕加工的效率,提高纱线的均匀度和光洁度,提高织物的外观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络筒机,特别涉及一种络纱流程的操作及检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络筒工序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需要对纱线进行绞纱退绕;此外,络筒机利用清纱装置对纱线进行检查,清除纱线上对织物的质量有影响的疵点和杂质。现有的络筒机退绕器在进行纱线退绕过程中操作难度较大,在退绕过程中退绕张力变化大,不利于纱线的退绕加工,影响了纱线的整体质量。
电子清纱器可用来检测和切断纱疵,利用传感器将纱线的粗细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信号经处理后传给控制执行机构,最后控制执行机构将超过设定规格的纱疵予以切断,清除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纱疵。常用的电容式清纱器是通过检测纱线单位长度的质量变化,间接反映纱线截面积的大小;而纱线的质量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纱线受潮,同时纱线本身材料混纺不均匀也会影响到检测的精度,导致对工作效率低,不利于提高生产收益。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降低纱线张力,提高了纱线退绕加工的效率,提高纱线的均匀度和光洁度,提高织物的外观质量。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纱线夹在退绕加速器上,管纱的顶端正对退绕加速器的中央,并依次穿过下导纱器,预清纱器,探纱栅及张力装置,管纱正对张力装置的纱线;将纱线使用光电式电子 清纱器进行检测,纱线以一定的速度通过光电式电子清纱器;电子清纱器对对纱疵的粗度、长度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判断;若纱疵的粗度、长度超过在设定范围内,后续驱动电路不工作;若纱疵的直径和长度超过设定值时,使驱动电路工作,带动切刀机构将纱疵切除。
进一步地,使用退纱加速器进行退绕时,借助于槽筒的转动,将纱线按照槽筒的沟槽进行交叉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清纱器包括光源、光学材料、光电传感器、放大器、鉴别器、驱动电路及切刀。所述光电传感器可以是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或光电池等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范围通过持续多次的检测无纱疵及粗度、长度不同的纱疵的纱线通过电子清纱器时的电压值,根据电压的正态分布计算得出设定范围。
进一步地,电子清纱器正常运行时,启动信号经脉冲装置延时后,经过或门电路及放大电路,张力电动机正常运行,限位电磁铁通电,处于收回状态;当电子清纱器接收到切割信号时,切刀机构将纱线的纱疵切除,工作信号及启动信号产生了断头,电子清纱器发出的纱线运行信号消失,控制张力电动机的电源断电,限位电磁铁断电,处于伸出状态。所述的延时时间为3秒。
进一步地,电子清纱器的工作信号、电子清纱器的切割信号、纱线运行信号与快速夹紧电路连接,上述三个信号经由或门,经脉冲形成装置延迟后,形成正脉冲,通过放大器放大,产生快速夹紧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驱动络筒的电磁阀,夹住管纱头,停止对于纱线的输送。所述的延时时间为3秒,正脉冲的宽度为0.2秒。
本发明可实现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退绕加速器可在车速提高时降低纱线张力,使张力均匀化,使得退绕的起始与终止时拉力变化范围变小。在退绕时借助于槽筒的转动,使纱线按照槽筒的沟槽进行交叉位移,减少绕取的线纱的张力,防止其发生断头。退绕加速器结构简单,退绕方法操作简单,提高了纱线退绕加工的效率以及纱线整体质量,便于在纱线生产中进行推广及运用。
避免了飞花尘土、光线变化、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光电式电子清纱器的影响,降低了其检测电压的噪声,防止清纱器的误切。电子清纱器克服传感器噪声的影响,提高光电式电子清纱器的纱疵判断准确率和判别速度,进一步提高了纱线质量和自动络筒机的生产效率。电子清纱器可根据纱号、材料系数以及清纱门限的对筛选范围设定。电子清纱器与张力电动机,限位电磁阀及夹紧线路电性连接,实现了电子清纱器在剪断纱线后对于张力装置,限位装置及夹紧电路的自动控制效果,提高了不同结构之间动作的衔接性和协调性,提高了络筒机的自动化效率。通过设置高精度的电子清纱器,提高纱线的均匀度和光洁度,以利于减少纱线在后道工序中的断头,提高织物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络纱流程示意图;
附图2为管纱退绕的张力曲线图;
附图3为电子清纱器的组成结构图;
附图4为夹紧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自动络筒机中,纱线从管纱上退绕下来后,依次经过退绕加速 器1,下导纱器2,预清纱器3,探纱栅4,张力装置5,电子清纱器6,断头吸嘴7及导纱器8绕在筒子上。
在退纱加速器中,将管纱夹持在退绕位置处,使得管纱的顶端正对退绕加速器的中央,并且正对张力装置的纱线。退纱加速器在退绕时,借助于槽筒的转动,将管纱上的纱线绕在筒纱上,使纱线按照槽筒的沟槽进行交叉位移,减少绕取的线纱的张力,防止其发生断头。
在图2所示张力曲线中,上方的退绕曲线为无退绕加速器的退绕张力曲线,下方的退绕曲线为有退绕加还器的退绕张力曲线。从图中可看出,在没有退绕加速器时,管纱退绕过程中,其产生的张力曲张直线上升,即产生较大的张力,很容易引起断头,并且在退绕的开始位置及最终位置处其退绕张力曲线变化较大。位于下方的退绕张力曲线中,退让张力变化平缓且比较均匀,退绕过程张力变化不大。
管纱经由预清纱器、探纱栅和张力装置后,以某一特定的的线速度通过电子清纱器的测量区域,如果纱疵的直径和长度均小于设定值时,则不产生切割动作,络纱正常运行。清纱器可用来清除由管纱带来的缠结纱、特别粗的纱及较大的纱疵。张力装置给予退绕的纱线以适当的张力,使得退绕张力均匀,去除细节纱,清除杂质的作用,使筒纱的密度均匀。
电子清纱器组成部件结构如图1所示。电子清纱器包括光源61、光学材料62、光电传感器63、放大器64、鉴别器65、驱动电路66及切刀67。经光源辐射出来的光线经光学透镜装置照射到光电传感器上。所述光电传感器可以是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或光电池等。当纱线以一定速度通过时,由于纱线粗细长短的不同,纱线对光线的遮挡量也不同,因而光电传感器上所接收到的光线量有所 差别,进而使得光电传感器产生的不同的电信号。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再经过鉴别电路,对纱疵的粗度、长度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判断;如若电平超过系统的设定值,后续驱动电路不工作;若纱疵的直径和长度超过设定值时,鉴别电路翻转,输出高电平,使驱动电路工作,带动切刀机构将纱疵切除。所述系统的设定值可以通过持续多次的检测无纱疵及粗度、长度不同的纱疵的纱线通过的电压值,根据正态分布的原理,计算得出无纱疵的纱线的电压值范围。
电子清纱器正常运行时,启动信号经脉冲装置延时3秒后,经过或门电路,及放大电路,使得张力电动机正常运行,将纱线传输到电子清纱器处。同时,限位电磁铁通电,处于收回状态,打结机正常运行。当电子清纱器接收到鉴别器发出的切割信号时,电子清纱器驱动切刀机构将纱线的纱疵切除。切割工序完成后,电子清纱器的工作信号及启动信号产生了断头,电子清纱器发出的纱线运行信号消失。运行信号的消失,控制张力电动机的电源断电,使张力停转;同时,限位电磁铁Y4断电,使得限位块处于伸出状态,阻止了打结机设定线路上的运行。电子清纱器的工作信号、电子清纱器的切割信号、纱线运行信号输送到络筒头快速夹紧电路S-EFW中。上述三个信号经由或门,产生快速夹紧信号;该此信号经脉冲形成装置延迟3秒后,形成宽度为0.2秒的正脉冲,并通过放大器放大,产生络筒头的快速夹紧电流信号SKM。该电流信号驱动络筒的电磁阀Yl,夹住管纱头,停止对于纱线的输送。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纱线夹在退绕加速器上,管纱的顶端正对退绕加速器的中央,并依次穿过下导纱器,预清纱器,探纱栅及张力装置,管纱正对张力装置的纱线;将纱线使用光电式电子清纱器进行检测,纱线以一定的速度通过光电式电子清纱器;电子清纱器对对纱疵的粗度、长度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判断;若纱疵的粗度、长度超过在设定范围内,后续驱动电路不工作;若纱疵的直径和长度超过设定值时,使驱动电路工作,带动切刀机构将纱疵切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退纱加速器进行退绕时,借助于槽筒的转动,将纱线按照槽筒的沟槽进行交叉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清纱器包括光源、光学材料、光电传感器、放大器、鉴别器、驱动电路及切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可以是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或光电池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范围通过持续多次的检测无纱疵及粗度、长度不同的纱疵的纱线通过电子清纱器时的电压值,根据电压的正态分布计算得出设定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清纱器正常运行时,启动信号经脉冲装置延时后,经过或门电路及放大电路,张力电动机正常运行,限位电磁铁通电,处于收回状态;当电子清纱器接收到切割信号时,切刀机构将纱线的纱疵切除,工作信号及启动信号产生了断头,电子清纱器发出的纱线运行信号消失,控制张力电动机的电源断电,限位电磁铁断电,处于伸出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时时 间为3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清纱器的工作信号、电子清纱器的切割信号、纱线运行信号与快速夹紧电路连接,上述三个信号经由或门,经脉冲形成装置延迟后,形成正脉冲,通过放大器放大,产生快速夹紧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驱动络筒的电磁阀,夹住管纱头,停止对于纱线的输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时时间为3秒,正脉冲的宽度为0.2秒。
CN201710760463.1A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 Withdrawn CN1075723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0463.1A CN107572310A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0463.1A CN107572310A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2310A true CN107572310A (zh) 2018-01-12

Family

ID=6103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60463.1A Withdrawn CN107572310A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723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9205A (zh) * 2021-12-22 2022-02-18 浙江康立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纱线质量在线监控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0201U (zh) * 1987-01-06 1987-10-21 上海市棉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 集体传动槽筒车的清纱和定长装置
DE4104745A1 (de) * 1991-02-15 1992-08-20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von garnfehlern an einer spulstelle
CN2193365Y (zh) * 1994-04-06 1995-03-29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光电清纱传感器
CN1127722A (zh) * 1994-07-07 1996-07-31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生产交叉筒子的纺织机械用的纱线连接装置
CN2675622Y (zh) * 2004-02-10 2005-02-02 上海新四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半自动络筒机用弧线形纱线卷绕通道
CN101549808A (zh) * 2008-03-31 2009-10-0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络纱机、自动络纱机动作不良的检测方法
CN104709770A (zh) * 2013-12-16 2015-06-17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络筒机的方法以及络筒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0201U (zh) * 1987-01-06 1987-10-21 上海市棉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 集体传动槽筒车的清纱和定长装置
DE4104745A1 (de) * 1991-02-15 1992-08-20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von garnfehlern an einer spulstelle
CN2193365Y (zh) * 1994-04-06 1995-03-29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光电清纱传感器
CN1127722A (zh) * 1994-07-07 1996-07-31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生产交叉筒子的纺织机械用的纱线连接装置
CN2675622Y (zh) * 2004-02-10 2005-02-02 上海新四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半自动络筒机用弧线形纱线卷绕通道
CN101549808A (zh) * 2008-03-31 2009-10-0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络纱机、自动络纱机动作不良的检测方法
CN104709770A (zh) * 2013-12-16 2015-06-17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络筒机的方法以及络筒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兰锦华: "《毛织学 上册》", 30 September 1987, 纺织工业出版社 *
穆征: "《纺织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 30 September 2008, 中国纺织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9205A (zh) * 2021-12-22 2022-02-18 浙江康立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纱线质量在线监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31249B2 (en) Spinn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interrupting yarn production on a spinning machine
CN204778026U (zh) 一种络丝机
CN103014946A (zh) 纺纱机和用于中断纺纱机上的纱线制造的方法
CN106835398B (zh) 环锭细纱机的粗纱主动旋转退绕喂入的控制方法
CN104229555A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JP4651821B2 (ja) 糸の走行/停止状態を監視する方法および糸検知器
US4214717A (en) False reeling preventing apparatus for traverse thread reeling machines
CN107572310A (zh) 一种络纱操作控制方法
US362126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break in longitudinally moving yarn
JP7346200B2 (ja) 巻取り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において糸ループを検出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3088577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mitteln des durchmessers eines durch einen laufenden faden gebildeten fadenballons a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textilmaschine
US2017021771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a workstation of a yarn balloon forming textile machine
US344721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rregularities in a moving sheet of yarn
CN113727928B (zh) 在纱线制造纺织机的工作站处对纱线进行非接触式光学检测的方法、纱线光学传感器和纺织机
JP2007284812A (ja) 糸継ぎ装置および糸継ぎ方法
US3673591A (en) Yarn defect detector apparatus for textile machinery
US3294326A (en) Device for checking the occurrence of faulty knots in yarn-winding machines
US4854515A (en) Winding controlling method for an automatic winder
CN105253710A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US3272048A (en) Apparatus for the detection of broken yarn and the like on textile machines
CN103373642A (zh) 操作络筒机的方法和络筒机
JP2017132597A (ja) 糸監視装置、糸巻取機、及び自動ワインダ
CN210796759U (zh) 一种细纱机
CN105460694B (zh) 纱线监视装置以及纱线卷绕机
EP0473212B1 (en) Device and procedure for picking up and preparing the skein end for rejoining in an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