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9596A - 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9596A
CN107569596A CN201710867882.5A CN201710867882A CN107569596A CN 107569596 A CN107569596 A CN 107569596A CN 201710867882 A CN201710867882 A CN 201710867882A CN 107569596 A CN107569596 A CN 107569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ugh
asthma
lavipeditum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78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宇
王�琦
杨芳
徐浩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8678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95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9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95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原料制成:枇杷叶20‑40份,桑白皮10‑30份,浙贝母10‑20份,陈皮5‑15份,半夏5‑15份,鱼腥草5‑15份,桔梗5‑15份,苏子5‑15份;本方中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从而有效地发挥出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以达到辅助治愈气喘咳嗽之目的;本发明根据中医经典理论组方,中草药科学配伍,制法简单,采用足浴的方式,使药物透过皮肤直接被吸收,通过温热的药液刺激脚部穴位,治疗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
背景技术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热水泡脚,如吃补药;中药泡脚,胜吃补药。用中药泡脚是利用热水促进药物渗透进人体的作用,即可保证药物能通过脚部透达周身经络,又不会出现口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民间有“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的谚语,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尤其通过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泡脚时热水对足部穴位的刺激作用,可调理身体上对应的脏器。在养生保健领域,采用中药泡脚,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功效已被广泛接受。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以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疾病的发生可涉及到各个年龄段,具有病程复杂,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其常因气候突变、受凉、免疫力下降等诱因发作,给患者及亲属带来长期的身心痛苦。
目前的治疗以西医为主,长期抗炎治疗是其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虽然在哮喘的急性期激素疗效显著,但其研究不能解决哮喘的复发问题;对于哮喘缓解期,即慢性气道炎症期,由于激素的长期使用,副作用大和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常使慢性气道炎症期的哮喘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或预防。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有效控制气喘咳嗽的中药足浴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原料制成:枇杷叶20-40份,桑白皮10-30份,浙贝母10-20份,陈皮5-15份,半夏5-15份,鱼腥草5-15份,桔梗5-15份,苏子5-15份。
优选的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原料制成:枇杷叶30份,桑白皮20份,浙贝母15份,陈皮10份,半夏10份,鱼腥草10份,桔梗10份,苏子10份。
制备方法为:将原料混合后用沸水煎煮15-25min,滤去药渣后使用。本发明足浴药包成品具有浓郁中草药或草木香味,使用时可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感。
本发明配方中所述的枇杷叶:苦,微寒;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吐,哕逆。
配方中所述的桑白皮:含黄酮类成分: 桑素,桑皮色烯素,环桑素,桑黄酮A、B、C、D、E、F、G、H,桑白皮素C、D,桑根酮A~P,桦皮酸,东莨菪内酯、莨菪内酯等成分。粘液素、桑多糖、甲克素、壳聚糖,还含α-及β-香树精、谷固醇、挥发油、鞣质等。具有宣肺降气,清热化痰的作用。用于痰热郁肺所致咳嗽。
配方中所述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配方中所述的陈皮:性温,味辛、味苦;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配方中所述的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
配方中所述的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配方中所述的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等功能,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症状。
配方中所述的苏子:辛,温。归肺、大肠经。 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方中诸药合理配伍,其治疗原则是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在原料配方上遵循药性经属,偏重理气祛热,兼顾整体平衡,落脚止咳平喘。药物中枇杷叶、桑白皮、浙贝母具有宣肺降气,清热化痰的作用,半夏、鱼腥草、桔梗清热解毒,有杀菌抗病毒的作用,陈皮调和诸药,同时具有理气,助消化的作用,苏子降气消痰,辅佐诸药,提高整体配方的药效。上述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从而有效地发挥出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以达到辅助治愈气喘咳嗽之目的。本发明根据中医经典理论组方,中草药科学配伍,制法简单,采用足浴的方式,使药物透过皮肤直接被吸收,通过温热的药液刺激脚部穴位,治疗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临床病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
称取以下原料:枇杷叶20g,桑白皮10g,浙贝母10g,陈皮5g,半夏5g,鱼腥草5g,桔梗5g,苏子5g;制备方法:将原料混合后用沸水煎煮15min,滤去药渣后使用。
实施例2
称取以下原料:枇杷叶40g,桑白皮30g,浙贝母20g,陈皮15g,半夏15g,鱼腥草15g,桔梗15g,苏子15g;制备方法:将原料混合后用沸水煎煮25min,滤去药渣后使用。
实施例3
称取以下原料:枇杷叶30g,桑白皮20g,浙贝母15g,陈皮10g,半夏10g,鱼腥草10g,桔梗10g,苏子10g;制备方法:将原料混合后用沸水煎煮20min,滤去药渣后使用。
实施例4
称取以下原料:枇杷叶35g,桑白皮22g,浙贝母16g,陈皮9g,半夏9g,鱼腥草9g,桔梗9g,苏子9g;制备方法:将原料混合后用沸水煎煮20min,滤去药渣后使用。
临床试验:
发明人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共收集200例肺热气喘咳嗽的门诊患者,年龄18-52岁,病程1周-4周。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空白组100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气喘咳嗽症状是否消失。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气喘咳嗽症状全部消失;好转——气喘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用药1个疗程后,气喘咳嗽症状毫无消失。
试验方法:治疗组使用本发明足浴药包,以1:200的比例兑入热水煎煮,趁热使用,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至半小时,5天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2~3个疗程,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空白组使用清水清洗脚部患处,每8小时一次;5天为1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
表1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总人数 治愈人数 好转人数 无效人数 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
治疗组 100 52(62%) 40(40%) 8(8%) 92% 0
空白组 100 0(0 .0%) 5(5%) 95(95%) 5% 0
临床案例:王先生,35岁,病人主诉,咳嗽已连续1 周左右,每当咳嗽自感气喘严重,有时上气不接下气。经诊查,确诊为气喘咳嗽。自2016年3月开始使用本实施例1制得的足浴药包,以1:200的比例兑入热水煎煮,趁热使用,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至半小时,连续使用1周后,上述症状明显有所好转,又使用1周之后,痊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原料制成:枇杷叶20-40份,桑白皮10-30份,浙贝母10-20份,陈皮5-15份,半夏5-15份,鱼腥草5-15份,桔梗5-15份,苏子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原料制成:枇杷叶30份,桑白皮20份,浙贝母15份,陈皮10份,半夏10份,鱼腥草10份,桔梗10份,苏子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其特征在于,将原料混合后用沸水煎煮15-25min,滤去药渣后使用。
CN201710867882.5A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 Pending CN1075695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7882.5A CN107569596A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7882.5A CN107569596A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9596A true CN107569596A (zh) 2018-01-12

Family

ID=61038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7882.5A Pending CN107569596A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959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9940B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敷脐中药组合物
CN1339313A (zh) 舒筋活血纯中药制剂
CN104042713B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7898989A (zh) 一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5530A (zh) 用于治疗变异性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2949633B (zh) 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52560B (zh) 一种有效治疗手足口病的复方组合药物
CN107569596A (zh) 一种治疗气喘咳嗽的足浴药包
CN107929644A (zh) 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2394B (zh) 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中药外用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98852A (zh) 一种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1391A (zh) 一种补肝肾强筋骨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6770A (zh) 一种用于促进骨折愈合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5597050A (zh) 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化疗呕吐的穴位贴敷药物
CN104740200A (zh) 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引起的鼻噻的中药喷雾剂及制法
CN104027789A (zh) 一种治疗新生儿寒温阻滞型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573B (zh) 一种治疗脾胃虚寒型眼流泪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14601900A (zh) 一种幼儿增高健脾益智膏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10354235A (zh) 一种治疗婴幼儿腹泻的肚脐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6836A (zh) 一种小儿外用泡脚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7797209A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0921A (zh) 益气健脾开胃的外用型中药组合物贴剂、制备及其应用
CN107714867A (zh) 一种医治慢性阑尾炎的药膏及制作工艺
CN102988481A (zh)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组合物
CN101095775A (zh) 治疗糖尿病性耳聋的一种中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