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9270B - 医用血管夹 - Google Patents

医用血管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9270B
CN107569270B CN201710979672.5A CN201710979672A CN107569270B CN 107569270 B CN107569270 B CN 107569270B CN 201710979672 A CN201710979672 A CN 201710979672A CN 107569270 B CN107569270 B CN 1075692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lamping part
hard
hard clamping
soft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96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69270A (zh
Inventor
黄赤兵
谭明亮
肖亚
胡文刚
周宏�
宋亚军
钟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Priority to CN2017109796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92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9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9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69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92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用血管夹,包括:硬质夹持部、软质缓冲部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软质缓冲部设置于硬质夹持部的内侧;夹持半径调节件设置于硬质夹持部上,用于调节硬质夹持部的夹持半径;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该医用血管夹对血管进行夹持,软质缓冲部与血管接触,并通过夹持半径调节件调节硬质夹持部的收缩程度,从而实现对血管的夹紧,由于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使得血管的四周受力更加均匀,减小对血管的损伤。

Description

医用血管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血管夹。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常需借助一些医疗器械来对主要的血管进行夹持,以减少血液的流出,避免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失血过多。
目前,临床用于夹持血管,以减少血液流出的医疗器械主要有缝合线、血管钳以及血管夹。其中,采用缝合线对血管进行结扎,具有占用空间小,对血管的固定牢靠,以及对血管损伤小等优点,但是,采用缝合线对血管进行结扎,结扎过程较为复杂行,因此,在在外科手术中,较多地采用血管钳或血管夹对血管进行夹持。如图1所示,现有的血管夹通常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夹臂100,两个夹臂100的中部通过销轴200转动连接,两个夹臂100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弹簧300。利用现有的血管夹夹持血管时,通过弹簧300对两个夹臂100的一端施力,利用两个夹臂100的另一端对血管进行夹持,以减少血液流出。现有的血管钳对血管进行夹持的原理与现有的血管夹类似。
但是,现有的血管钳或血管夹在夹持血管时,由于血管钳或血管夹的材质通常较硬,并且夹持血管时,血管上只有与两个夹臂100相接触的部位受到压力,因此,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对血管的伤害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用血管夹,以解决现有的血管钳或血管夹在夹持血管时,易对血管造成较大伤害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用血管夹,包括:硬质夹持部、软质缓冲部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
所述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软质缓冲部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内侧;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上,用于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夹持半径。
可选的,所述硬质夹持部包括:母部和子部;
所述母部的一端与所述子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母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腔体;所述子部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齿,所述多个定位齿沿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分布;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为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壁的多个锁钩。
可选的,所述母部包括外弧状板和内弧状板;
所述内弧状板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的内侧;所述内弧状板与所述外弧状板平行;所述内弧状板与所述外弧状板之间形成所述腔体;所述软质缓冲部呈弧状,所述软质缓冲部设置于所述内弧状板的内侧。
可选的,所述锁钩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的内表面,所述锁钩包括弹性连接杆和钩体,所述弹性连接杆与所述外弧状板连接,所述钩体与所述弹性连接杆连接,所述钩体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钩体与所述定位齿相啮合。
可选的,所述软质缓冲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弧状板和内弧状板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硬质夹持部包括粗端和细端;
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外径从所述粗端向所述细端逐渐减小;所述硬质夹持部内部各部分的直径相同;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软质缓冲部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软质缓冲部内设置有柱状孔,所述柱状孔与所述硬质夹持部同轴;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呈圆环状;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套设于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外部;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
可选的,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周面设置有多个条状槽体,所述条状槽体围绕所述硬质夹持部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条状槽体的一端与所述细端的端面相贯通。
可选的,所述软质缓冲部覆盖于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内侧;所述软质缓冲部对应所述条状槽体的位置设置有凹陷部。
可选的,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的周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紧固螺母。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包括:硬质夹持部、软质缓冲部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软质缓冲部设置于硬质夹持部的内侧;夹持半径调节件设置于硬质夹持部上,用于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夹持半径;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该医用血管夹对血管进行夹持,软质缓冲部与血管接触,并通过夹持半径调节件调节硬质夹持部的收缩程度,从而实现对血管的夹紧,由于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使得血管的四周受力更加均匀,减小对血管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现有的血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硬质夹持部,2-软质缓冲部,3-夹持半径调节件,4-母部,5-子部,6-腔体,7-定位齿,8-锁钩,9-弹性连接杆,10-钩体,11-外弧状板,12-内弧状板,18-粗端,19-细端,20-柱状孔,21-条状槽体,22-凹陷部,23-螺纹孔,24-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所述医用血管夹包括:硬质夹持部1、软质缓冲部2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3。
其中,所述硬质夹持部1呈圆筒状,利用所述硬质夹持部1夹持血管时,可使得血管的四周受力均匀,避免夹持血管的过程中,对血管造成损伤。
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在夹持血管时,可通过该开口将血管送入所述硬质夹持部内部,从而利用所述硬质夹持部1对血管进行夹持。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材料可以选用医用硬质塑料或医用不锈钢等材料。
所述软质缓冲部2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内侧,该医用血管夹在夹持血管时,所述软质缓冲部2直接与血管接触,所述软质缓冲部2由柔软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医用硅胶,聚氨酯等材料,可避免所述硬质夹持部1直接接触血管,对血管造成损伤。所述软质缓冲部2与所述硬质夹持部1之间可以采用粘接或者卡接等连接方式相连接。
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上,用于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收缩程度,从而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夹持半径。
具体地,所述硬质夹持部1包括:母部4和子部5。所述母部4的一端与所述子部5的一端连接,所述母部4的另一端设置有腔体6;所述子部5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齿7,所述多个定位齿7沿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圆周方向分布。所述定位齿7均为钝角,表面圆滑不锋利,避免划伤血管。
具体地,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为设置于所述腔体6内壁的多个锁钩8,所述锁钩8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11的内表面,所述锁钩8包括弹性连接杆9和钩体10,所述弹性连接杆9与所述外弧状板11连接,所述钩体10与所述弹性连接杆9连接,所述钩体10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钩体10与所述定位齿7相啮合。
具体地,所述母部4包括外弧状板11和内弧状板12;所述内弧状板12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11的内侧;所述内弧状板12与所述外弧状板11平行;所述内弧状板12与所述外弧状板11之间形成所述腔体6;所述软质缓冲部2呈弧状,所述软质缓冲部2设置于述内弧状板12的内侧。由外弧状板11和内弧状板12构成所述母部4,可以使得所述母部4的结构更加简单,减少材料的消耗。所述软质缓冲部2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弧状板11和内弧状板12的长度,以更好地对血管进行夹持。
本实施例的医用血管夹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打开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开口,将所需夹持的血管送入所述硬质夹持部1内部,放置于所述软质缓冲部2的内侧,放置好血管后,将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子部5伸入所述母部4的腔体6内,采用手或夹持钳轻轻按压所述硬质夹持部1,缓慢夹紧血管,之后使多个锁钩8与所述定位齿7相咬合,实现多点锁死,完成对所述硬质夹持部1两端的固定,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待血管已经缝合完毕,或出现误夹的情况下,由于锁钩8材质采用塑料,只需采用电刀等手术器械对锁钩8的弹性连接杆9进行切割即可,便可将医用血管夹从血管上取下。
由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可知,本申请的医用血管夹,包括:硬质夹持部、软质缓冲部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软质缓冲部设置于硬质夹持部的内侧;夹持半径调节件设置于硬质夹持部上,用于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夹持半径;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该医用血管夹对血管进行夹持,软质缓冲部与血管接触,并通过夹持半径调节件调节硬质夹持部的收缩程度,从而实现对血管的夹紧,由于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使得血管的四周受力更加均匀,减小对血管的损伤。
此外,现有的血管夹还由于器械较大,易挡住视线,造成手术过程中血管周围部分盲区,影响手术的进行,而本申请的医用血管夹,整体呈圆环状,体积较小,因此在夹持血管时,不会产生上述盲区,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5所示,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包括:硬质夹持部1、软质缓冲部2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3。
其中,所述硬质夹持部1呈圆筒状,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用于供血管进入;所述软质缓冲部2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内侧;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上,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与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开口两端的区域相接触。
具体地,所述硬质夹持部1整体上呈锥状,包括粗端18和细端19;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外径从所述粗端18向所述细端19逐渐减小,所述硬质夹持部1内部各部分的直径相同。
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软质缓冲部2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开口,用于供血管进入;所述软质缓冲部2内设置有柱状孔20,用于容纳血管,所述柱状孔20与所述硬质夹持部1同轴。
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呈圆环状;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套设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外部;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在夹持住血管后,可通过旋转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在所述硬质夹持部1上位置,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1上的夹持半径,从而调节对血管的夹紧力度。
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周面设置有多个条状槽体21,所述条状槽体21围绕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条状槽体21的一端与所述细端19的端面相贯通,通过在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周面设置多个条状槽体21,所述软质缓冲部2覆盖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内侧;所述软质缓冲部2对应所述条状槽体21的位置设置有凹陷部22,可便于透过条状槽体21挤压软质缓冲部2的凹陷部22,实现对血管的夹紧。
本实施例的医用血管夹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取下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打开所述硬质夹持部1及所述软质缓冲部2的开口,将所需夹持血管放置于所述软质缓冲部2的柱状孔20内,其中所述细端19朝向外侧,放置好血管后,将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沿着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细端19套入,轻轻旋转,待需旋转至所需的紧度后即可停止旋转,从而实现对血管的夹紧。
待血管已经缝合完毕,或出现误夹的情况下,需要打开血管夹,只需固定住所述硬质夹持部1,沿反方向旋转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待取下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后,打开所述硬质夹持部1及所述软质缓冲部2的开口即可。
由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可知,本申请的医用血管夹,包括:硬质夹持部、软质缓冲部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软质缓冲部设置于硬质夹持部的内侧;夹持半径调节件设置于硬质夹持部上;夹持半径调节件与硬质夹持部的开口两端的区域相接触;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该医用血管夹对血管进行夹持,软质缓冲部与血管接触,并通过夹持半径调节件调节硬质夹持部的收缩程度,从而实现对血管的夹紧,由于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使得血管的四周受力更加均匀,减小对血管的损伤。
此外,现有的血管夹还由于器械较大,易挡住视线,造成手术过程中血管周围部分盲区,影响手术的进行,而本申请的医用血管夹,整体呈圆环状,体积较小,因此在夹持血管时,不会产生上述盲区,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的周面设置有螺纹孔23,所述螺纹孔23内设置有紧固螺母24。
本实施例的医用血管夹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取下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或者打开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的开口,再打开所述硬质夹持部1及所述软质缓冲部2的开口,将所需夹持血管放置于所述软质缓冲部2的柱状孔20内,放置好血管后,轻轻旋转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待需旋转至所需的紧度后即可停止旋转,旋紧所述紧固螺母24,从而实现对血管的夹紧。
待血管已经缝合完毕,或出现误夹的情况下,需要打开血管夹,只需固定住所述硬质夹持部1,旋松所述紧固螺母24,再打开所述硬质夹持部1、所述软质缓冲部2以及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的开口即可。
由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可知,本申请的医用血管夹,包括:硬质夹持部、软质缓冲部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软质缓冲部设置于硬质夹持部的内侧;夹持半径调节件设置于硬质夹持部上;夹持半径调节件与硬质夹持部的开口两端的区域相接触;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该医用血管夹对血管进行夹持,软质缓冲部与血管接触,并通过夹持半径调节件调节硬质夹持部的收缩程度,从而实现对血管的夹紧,由于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使得血管的四周受力更加均匀,减小对血管的损伤,并可用于非断端血管的止血或阻止血液流通的目的。
此外,现有的血管夹还由于器械较大,易挡住视线,造成手术过程中血管周围部分盲区,影响手术的进行,而本申请的医用血管夹,整体呈圆环状,体积较小,因此在夹持血管时,不会产生上述盲区,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以上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8)

1.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夹持部(1)、软质缓冲部(2)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3);
所述硬质夹持部(1)呈圆筒状;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软质缓冲部(2)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内侧;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上,用于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夹持半径;
所述硬质夹持部(1)包括粗端(18)和细端(19);
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外径从所述粗端(18)向所述细端(19)逐渐减小;所述硬质夹持部(1)内部各部分的直径相同;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软质缓冲部(2)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软质缓冲部(2)内设置有柱状孔(20),所述柱状孔(20)与所述硬质夹持部(1)同轴;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呈圆环状;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套设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外部;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包括:母部(4)和子部(5);
所述母部(4)的一端与所述子部(5)的一端连接;所述母部(4)的另一端设置有腔体(6);所述子部(5)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齿(7),所述多个定位齿(7)沿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圆周方向分布;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为设置于所述腔体(6)内壁的多个锁钩(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部(4)包括外弧状板(11)和内弧状板(12);
所述内弧状板(12)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11)的内侧;所述内弧状板(12)与所述外弧状板(11)平行;所述内弧状板(12)与所述外弧状板(11)之间形成所述腔体(6);所述软质缓冲部(2)呈弧状,所述软质缓冲部(2)设置于所述内弧状板(12)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8)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11)的内表面,所述锁钩(8)包括弹性连接杆(9)和钩体(10),所述弹性连接杆(9)与所述外弧状板(11)连接,所述钩体(10)与所述弹性连接杆(9)连接,所述钩体(10)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钩体(10)与所述定位齿(7)相啮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缓冲部(2)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弧状板(11)和内弧状板(12)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周面设置有多个条状槽体(21),所述条状槽体(21)围绕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条状槽体(21)的一端与所述细端(19)的端面相贯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缓冲部(2)覆盖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内侧;所述软质缓冲部(2)对应所述条状槽体(21)的位置设置有凹陷部(2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的周面设置有螺纹孔(23),所述螺纹孔(23)内设置有紧固螺母(24)。
CN201710979672.5A 2017-10-19 2017-10-19 医用血管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69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9672.5A CN107569270B (zh) 2017-10-19 2017-10-19 医用血管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9672.5A CN107569270B (zh) 2017-10-19 2017-10-19 医用血管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9270A CN107569270A (zh) 2018-01-12
CN107569270B true CN107569270B (zh) 2020-11-27

Family

ID=61037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967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69270B (zh) 2017-10-19 2017-10-19 医用血管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92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9679B (zh) * 2018-12-15 2024-05-07 华融科创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血管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9270A (zh) 2018-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77280A (en) Surgical clamp
JP7026127B2 (ja) 安定化部材付きのクリップアプライヤ
US5697942A (en) Internal vascular clamp
US5730597A (en) Lip and cheek retractor
US20070142844A1 (en) Cervical sea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aling a cervix
CN107569270B (zh) 医用血管夹
CN103356263A (zh) 一种结扎夹
JP2019208953A (ja) 止血器具
CN211460327U (zh) 磁性外科手术牵拉装置
RU2005129555A (ru)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сосудистый зажим для комплекта инструментария открытого ушивателя сосудов
WO2014065232A1 (ja) 血管用クランプ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血管の吻合方法
US20070142860A1 (en) Cervical clamp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xerting a compressive force to a cervix
CN203388906U (zh) 一种结扎夹
CN103596509B (zh) 套管
CN209790007U (zh) 新型颈椎前路手术用导航定位器固定装置
CN208447694U (zh) 医用血管夹
KR102359618B1 (ko) 신생아 제대 지지장치
CN113288259B (zh) 一种血管吻合支撑夹持装置
CN214911243U (zh) 一种引流管固定夹闭器
CA2747665A1 (en) Styptic device
CN208426176U (zh) 一种便捷式腹腔镜用夹钳
CN111714190A (zh) 一种穿刺鞘
CN219962958U (zh) 一种医用持针钳
JP3114592U (ja) 鉗子カバー
WO2020208993A1 (ja) 子宮用止血バルーンユニットの固定用支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