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6660A - 通话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话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6660A
CN107566660A CN201711002785.6A CN201711002785A CN107566660A CN 107566660 A CN107566660 A CN 107566660A CN 201711002785 A CN201711002785 A CN 201711002785A CN 107566660 A CN107566660 A CN 107566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mode
terminal
housing
noise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27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66660B (zh
Inventor
舒茂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027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6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6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6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66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6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话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属于语音通话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通话状态下,获取终端所处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根据工作状态,设置至少两个麦克风各自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收音模式和降噪模式;通过降噪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一音频信号,并通过收音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根据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方位的自适应设置,确保不同工作状态下均能够达到较好的通话质量。

Description

通话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语音通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话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屏制造工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一种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应运而生。
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折叠状态下,折叠显示屏呈U型;而展开状态下,折叠显示屏呈V型或平面。且为了提高通话效率,折叠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用户均能够使用终端进行通话。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可以用于解决终端在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下,由于麦克风的位置发生变化,影响麦克风收音及降噪,导致通话质量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话降噪方法,应用于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终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麦克风,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话状态下,获取终端所处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根据工作状态,设置至少两个麦克风各自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收音模式和降噪模式;
通过降噪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一音频信号,并通过收音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
根据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话降噪装置,应用于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终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麦克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通话状态下,获取终端所处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工作状态,设置至少两个麦克风各自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收音模式和降噪模式;
采集模块,用于通过降噪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的第一音频信号,并通过收音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的第二音频信号;
降噪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折叠显示屏和至少两个麦克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通话降噪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通话降噪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不同于传统终端中收音麦克风与降噪麦克风的设置方位固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通话状态下,通过获取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工作状态设置不同的麦克风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实现了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方位的自适应设置,进而利用降噪麦克风采集到的音频信号对收音麦克风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确保不同工作状态下均能够达到较好的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和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3至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降噪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下麦克风设置方位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通话降噪方法应用于图9所示终端的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通话降噪方法应用于图11所示终端的方法流程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降噪方法的流程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00的结构方框图。该终端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等。本申请中的终端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触摸显示屏130。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触摸显示屏130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地,该存储器1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
以操作系统为安卓(Android)系统为例,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如图1所示,存储器120中存储有Linux内核层220、系统运行库层240、应用框架层260和应用层280。Linux内核层220为终端100的各种硬件提供了底层的驱动,如显示驱动、音频驱动、摄像头驱动、蓝牙驱动、Wi-Fi驱动、电源管理等。系统运行库层240通过一些C/C++库来为Android系统提供了主要的特性支持。如SQLite库提供了数据库的支持,OpenGL/ES库提供了3D绘图的支持,Webkit库提供了浏览器内核的支持等。在系统运行库层240中还提供有安卓运行时库(Android Runtime),它主要提供了一些核心库,能够允许开发者使用Java语言来编写Android应用。应用框架层260提供了构建应用程序时可能用到的各种API,开发者也可以通过使用这些API来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比如活动管理、窗口管理、视图管理、通知管理、内容提供者、包管理、通话管理、资源管理、定位管理。应用层280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联系人程序、短信程序、时钟程序、相机应用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比如即时通信程序、相片美化程序等。
以操作系统为IOS系统为例,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如图2所示,IOS系统包括:核心操作系统层320(Core OS layer)、核心服务层340(Core Services layer)、媒体层360(Media layer)、可触摸层380(Cocoa Touch Layer)。核心操作系统层320包括了操作系统内核、驱动程序以及底层程序框架,这些底层程序框架提供更接近硬件的功能,以供位于核心服务层340的程序框架所使用。核心服务层340提供给应用程序所需要的系统服务和/或程序框架,比如基础(Foundation)框架、账户框架、广告框架、数据存储框架、网络连接框架、地理位置框架、运动框架等等。媒体层360为应用程序提供有关视听方面的接口,如图形图像相关的接口、音频技术相关的接口、视频技术相关的接口、音视频传输技术的无线播放(AirPlay)接口等。可触摸层380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各种常用的界面相关的框架,可触摸层380负责用户在终端100上的触摸交互操作。比如本地通知服务、远程推送服务、广告框架、游戏工具框架、消息用户界面接口(User Interface,UI)框架、用户界面UIKit框架、地图框架等等。
在图2所示出的框架中,与大部分应用程序有关的框架包括但不限于:核心服务层340中的基础框架和可触摸层380中的UIKit框架。基础框架提供许多基本的对象类和数据类型,为所有应用程序提供最基本的系统服务,和UI无关。而UIKit框架提供的类是基础的UI类库,用于创建基于触摸的用户界面,iOS应用程序可以基于UIKit框架来提供UI,所以它提供了应用程序的基础架构,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绘图、处理和用户交互事件,响应手势等等。
触摸显示屏130用于接收用户使用手指、触摸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以及显示各个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触摸显示屏130通常设置在终端100的前面板。
如图3所示,终端100包括第一壳体41、第二壳体42以及连接于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之间的连接组件43,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通过连接组件43实现翻转折叠。
第一壳体41包括与触摸显示屏背面连接的第一支撑面,以及与第一支撑面相对的第一背面,第二壳体42包括与触摸显示屏背面连接的第二支撑面,以及与第二支撑面相对的第二背面。相应的,触摸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其中,第一显示区域131与第一壳体41的位置对应,第二显示区域132与第二壳体42的位置对应,第三显示区域133与连接组件43的位置对应。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伸缩延展性;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仅第三显示区域133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第一显示区域131和第二显示区域132采用非柔性材料制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连接组件43采用手动结构。用户手动分离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时,终端100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用户手动合拢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时,终端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连接组件43采用电动结构,比如,连接组件43中设置有电动马达一类的电动旋转部件。在电动旋转部件的带动下,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自动实现合拢或分离,从而使终端100具备展开和折叠两种状态。
按照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是否外露进行划分,终端100可以被划分为外折叠屏终端和内折叠屏终端。其中:
外折叠屏终端
外折叠屏终端是指可折叠角度为180°,且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全部外露的终端。如图3所示,终端100为外折叠屏终端。展开状态下,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齐平(即夹角为180°),且触摸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位于同一平面;终端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过程中,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41的第一背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背面相靠拢,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的夹角由180°变为0°;折叠状态下,如图4所示,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平行(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的夹角为0°),使得触摸显示屏处于U型折叠状态,其中,触摸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区域133形成外露的U型弧面。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的全部或部分显示区域用于显示用户界面。比如,如图4所示,折叠状态下,仅第二显示区域132用于显示用户界面,或,仅第三显示区域133用于显示用户界面。
内折叠屏终端
内折叠屏终端是指可折叠角度为180°,且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全部或部分)内敛的终端。如图5所示,终端100为内折叠屏终端。展开状态下,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齐平(即夹角为180°),使得触摸显示屏处于平面展开状态(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位于同一平面);终端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过程中,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靠拢,即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的夹角由180°变为0°;折叠状态下,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平行,使得触摸显示屏处于U型折叠状态,其中,触摸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区域133形成内敛的U型弧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均不显示用户界面。
除了在壳体的支撑面上设置触摸显示屏外,第一壳体41的第一背面和/或第二壳体42的第二背面上也可以设置触摸显示屏。内折叠屏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设置在壳体背面的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与展开状态下触摸显示屏显示的用户界面相同或不同。
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可折叠角度还可以为360°(既可以内折也可以外折),且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外露或内敛的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图3至图5所示的终端100中,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尺寸相同或相近,终端100的折叠方式被称为对称折叠。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折叠方式还可以为非对称折叠。采用非对称折叠时,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的尺寸可以不同或尺寸相差大于阈值(比如50%或60%或70%),相应的,触摸显示屏中第一显示区域131的面积与第二显示区域132的面积相差大于阈值。
示意性的,如图6所示,终端100为非对称折叠的外折叠屏终端,第一壳体41的尺寸大于第二壳体42的尺寸。折叠状态下,第一显示区域131的面积大于第二显示区域132的面积。
图3至6中,仅以终端100包含两部分壳体以及一个用于连接壳体的连接组件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终端为两折结构),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可以包含n部分壳体以及n-1个连接组件,相应的,终端100的触摸显示屏中包含2n-1块显示区域,与连接组件对应的n-1块显示区域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从而实现n折结构的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终端100中还设置有至少一种其他部件,该至少一种其他部件包括:摄像头、指纹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种其他部件设置在终端100的正面、侧边或背面,比如将指纹传感器设置在壳体的背面或侧边、将摄像头设置在触摸显示屏130的上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种其他部件可以集成在触摸显示屏130的内部或下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骨传导式的听筒设置在终端100的内部;将传统终端的前面板上的其他部件集成在触摸显示屏130的全部区域或部分区域中,比如将摄像头中的感光元件拆分为多个感光像素后,将每个感光像素集成在触摸显示屏130中每个显示像素中的黑色区域中,使得触摸显示屏130具备图像采集功能。由于将至少一种其他部件集成在了触摸显示屏130的内部或下层,因此终端100具有更高的屏占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100的中框的单个侧边,或两个侧边(比如左、右两个侧边),或四个侧边(比如上、下、左、右四个侧边)上设置有边缘触控传感器,该边缘触控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在中框上的触摸操作、点击操作、按压操作和滑动操作等中的至少一种操作。该边缘触控传感器可以是触摸传感器、热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中的任意一种。用户可以在边缘触控传感器上施加操作,对终端100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终端1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100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终端100中还包括射频电路、输入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电源、蓝牙模块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降噪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或图2提供的终端来举例说明,该通话降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在通话状态下,获取终端所处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对于具备外折叠显示屏的终端,为了提高通话效率,避免每次接听或拨打电话时,都需要将终端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终端同时支持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下进行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的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且接收到来电通知时,外露的显示区域即显示接听和挂断控件,用户点击接听控件后,即可使用处于折叠状态的终端进行通话。
对于具备外折叠显示屏的终端,折叠状态下,折叠显示屏呈外露U型,也即终端两部分壳体(通过连接组件相连)之间的夹角小于阈值(比如5°)。而展开状态下,折叠显示屏呈外露平面或V型,也即终端两部分壳体之间的夹角大于阈值。
当检测到处于通话状态,且未开启免提功能时,终端即获取自身所处的工作状态(或称为物理形态)。
步骤702,根据该工作状态,设置至少两个麦克风各自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收音模式和降噪模式。
为了提高通话质量,终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麦克风,且至少两个麦克风设置在终端壳体的不同位置。
与传统终端中麦克风的设置位置固定,无法进行更改不同,具备折叠显示屏的终端中麦克风的位置会随着工作状态发生变化。示意性的,如图8所示,展开状态下,麦克风81位于终端底部,而在折叠状态下,麦克风81则位于终端顶部。
根据用户的通话习惯,传统终端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麦克风,其中,设置在底部的麦克风在通话状态下处于收音模式(该麦克风又被称为主麦克风),而设置在顶部的麦克风在通话状态下处于降噪模式(该麦克风又被称为降噪麦克风)。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根据自身所处的工作状态,动态调整各个麦克风的工作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根据所处的工作状态,将靠近声源(用户嘴部)的麦克风设置为收音模式,将远离声源的麦克风设置为降噪模式。
示意性的,如图8所示,展开状态下,由于麦克风81靠近用户嘴部,因此,终端将麦克风81设置为收音模式(即主麦克风),而在折叠状态下,由于麦克风81远离用户嘴部,因此,终端将麦克风81设置为降噪模式(即降噪麦克风)。
步骤703,通过降噪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一音频信号,并通过收音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
完成对各个麦克风的工作模式设置后,终端即通过降噪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一音频信号,通过收音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并将采集到的两路音频信号输入音频处理组件。
步骤704,根据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进一步的,对于采集到的两路音频信号,终端通过音频处理组件进行降噪处理,可选的,音频处理组件将两路音频信号相减后放大,实现对第二音频信号的降噪处理。
由于噪音源通常位于终端的远端,即噪音源到两个麦克风之间的距离相近,因此通过对两路音频信号相减,能够去除环境噪音对用户声音所产生的干扰,达到较好的通话效果。
综上所述,不同于传统终端中收音麦克风与降噪麦克风的设置方位固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通话状态下,通过获取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工作状态设置不同的麦克风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实现了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方位的自适应设置,进而利用降噪麦克风采集到的音频信号对收音麦克风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确保不同工作状态下均能够达到较好的通话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9所示,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900包括第一壳体91、连接组件92和第二壳体93,连接组件92用于连接第一壳体91和第二壳体93,且第二壳体93上设置有第一麦克风931,连接组件92上设置有第二麦克风921。下面以通话降噪方法用于图9所示终端900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降噪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9所示的终端900来举例说明,该通话降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在通话状态下,获取终端所处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与上述步骤701相似,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02,当终端处于展开状态时,设置第一麦克风的工作模式为收音模式,并设置第二麦克风的工作模式为降噪模式。
示意性的,如图9所示,用户使用展开状态下的终端进行通话时,由于第一麦克风931位于第二麦克风921的下方,因此,用户嘴部距离第一麦克风931较近,而距离第二麦克风921较远;相应的,终端将第一麦克风931设置为收音模式,并将第二麦克风921设置为降噪模式,也即第一麦克风作为主麦克风采集用户声音,而第二麦克风作为降噪麦克风采集环境噪音。
步骤1003,当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设置第一麦克风的工作模式为降噪模式,并设置第二麦克风的工作模式为收音模式。
如图9所示,用户使用折叠状态下的终端进行通话时,原先位于终端底部的第一麦克风931移动至终端顶部位置,第一麦克风931位于第二麦克风921的上方,因此,用户嘴部距离第一麦克风931较远,而距离第二麦克风921较近;相应的,终端将第一麦克风931设置为降噪模式,并将第二麦克风921设置为收音模式,也即第一麦克风作为降噪麦克风采集环境噪音,而第二麦克风作为主麦克风采集用户声音。
步骤1004,通过降噪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一音频信号,并通过收音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
如图9所示,展开状态下,终端即通过第二麦克风921采集第一音频信号,通过第一麦克风931采集第二音频信号;折叠状态下,终端通过第一麦克风931采集第一音频信号,通过第二麦克风921采集第二音频信号。
其中,第一音频信号中用户声音的强度低于第二音频信号中用户声音的强度(由于距离嘴部较远),而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环境噪音的强度相近(由于与噪音源距离相近)。
步骤1005,根据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与上述步骤704相似,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1所示,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1100包括第一壳体111、连接组件112和第二壳体113,连接组件112用于连接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3,且第一壳体111上设置有第一麦克风1111,第二壳体113上设置有第二麦克风1131,连接组件112上设置有第三麦克风1121。下面以通话降噪方法用于图11所示终端1100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降噪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1所示的终端1100来举例说明,该通话降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01,在通话状态下,获取终端所处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与上述步骤701相似,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202,当终端处于展开状态时,设置第一麦克风的工作模式为降噪模式,并设置第二麦克风的工作模式为收音模式。
示意性的,如图11所示,用户使用展开状态下的终端进行通话时,用户嘴部距离第二麦克风1131最近,而距离第一麦克风1111最远,因此,为了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收音和降噪麦克风采集到的用户声音强度相差越大,降噪效果越好),终端将第二麦克风1131设置为收音模式,并将第一麦克风1111设置为降噪模式,也即第二麦克风作为主麦克风采集用户声音,而第一麦克风1111作为降噪麦克风采集环境噪音。
可选的,在展开状态下,终端将第三麦克风1121设置为停止工作状态,从而降低终端的功耗。
步骤1203,当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设置第一麦克风的工作模式为降噪模式,并设置第三麦克风的工作模式为收音模式。
如图11所示,用户使用折叠状态下的终端进行通话时,原先位于终端底部的第二麦克风1131移动至终端顶部位置,此时,用户嘴部距离第三麦克风1121最近,而距离第一麦克风1111(或第二麦克风1131)最远。因此,终端将第一麦克风1111(或第二麦克风1131)设置为降噪模式,并将第三麦克风1121设置为收音模式,也即第一麦克风(或第二麦克风)作为降噪麦克风采集环境噪音,而第三麦克风作为主麦克风采集用户声音。
步骤1204,通过降噪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一音频信号,并通过收音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
如图11所示,展开状态下,终端即通过第一麦克风1111采集第一音频信号,通过第二麦克风1131采集第二音频信号;折叠状态下,终端通过第一麦克风1111采集第一音频信号,通过第三麦克风1121采集第二音频信号。
其中,第一音频信号中用户声音的强度低于第二音频信号中用户声音的强度(由于距离嘴部较远),而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环境噪音的强度相近(由于与噪音源距离相近)。
步骤1205,根据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与上述步骤704相似,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9和图11所示的终端在折叠状态下,用于收音的麦克风与用于降噪的麦克风相距较近,因此,采集到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用户声音的强度差异较小,导致降噪处理后得到的用户人声较小。为了进一步提高通话质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终端对降噪处理后得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增大音量处理,并将音量放大处理后的音频信号发送至对端通话设备,使得对端用户收听到的人声更加清晰。
由于采集到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均包含用户声音(强度不同),因此,利用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后,会产生用户声音较低的问题(用户声音削弱),在环境噪音较小的场景下尤为明显。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图7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上述步骤703之后,还包括步骤705和706,步骤704可以被替换为步骤707。
步骤705,获取第一音频信号的信号强度。
通过降噪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到第一音频信号后,终端检测第一音频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强度阈值(比如50dB),若大于,则确定环境噪音较大,需要进行降噪处理,并执行步骤707;若小于,则确定环境噪音较小,为了避免降噪处理导致人声过小,执行步骤706。
步骤706,若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则停止降噪处理。
当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时,终端停止降噪处理,即直接使用采集到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通话。
步骤707,若信号强度大于强度阈值,则根据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当信号强度大于强度阈值时,终端使用第一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其中,降噪处理的具体方式与上述步骤704相似,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终端检测到第一音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停止进行降噪处理,从而避免在环境噪声较小的情况下进行降噪处理时影响人声质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通话质量。
参考图1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降噪装置的结构框图。该通话降噪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以及两者的组合实现成为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该通话降噪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410,用于在通话状态下,获取终端所处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设置模块1420,用于根据所述工作状态,设置所述至少两个麦克风各自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收音模式和降噪模式;
采集模块1430,用于通过所述降噪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一音频信号,并通过所述收音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
降噪模块14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可选的,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壳体、连接组件和第二壳体,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麦克风,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二麦克风;
所述设置模块1420,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收音模式,并设置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降噪模式;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降噪模式,并设置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收音模式。
可选的,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壳体、连接组件和第二壳体,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麦克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麦克风,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三麦克风;
所述设置模块1420,包括:
第三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降噪模式,并设置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收音模式;
第四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降噪模式,并设置所述第三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收音模式。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信号强度;
所述降噪模块1440,还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强度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步骤;
停止模块,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强度阈值时,停止降噪处理。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音量增大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对降噪处理后得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增大音量处理。
综上所述,不同于传统终端中收音麦克风与降噪麦克风的设置方位固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通话状态下,通过获取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工作状态设置不同的麦克风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实现了收音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方位的自适应设置,进而利用降噪麦克风采集到的音频信号对收音麦克风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确保不同工作状态下均能够达到较好的通话质量。
本实施例中,终端检测到第一音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强度阈值,停止进行降噪处理,从而避免在环境噪声较小的情况下进行降噪处理时影响人声质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通话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降噪装置在进行降噪处理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降噪装置与通话降噪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510、存储器1520、折叠显示屏1530和至少两个麦克风1540,存储器1520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1510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通话降噪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通话降噪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通话降噪方法。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话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所述终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麦克风,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话状态下,获取终端所处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根据所述工作状态,设置所述至少两个麦克风各自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收音模式和降噪模式;
通过所述降噪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一音频信号,并通过所述收音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壳体、连接组件和第二壳体,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麦克风,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二麦克风;
所述根据所述工作状态,设置所述至少两个麦克风各自的工作模式,包括:
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收音模式,并设置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降噪模式;
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降噪模式,并设置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收音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壳体、连接组件和第二壳体,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麦克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麦克风,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三麦克风;
所述根据所述工作状态,设置所述至少两个麦克风各自的工作模式,包括:
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降噪模式,并设置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收音模式;
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降噪模式,并设置所述第三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收音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信号强度;
若所述信号强度大于强度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步骤;
若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强度阈值,则停止降噪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对降噪处理后得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增大音量处理。
6.一种通话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所述终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麦克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通话状态下,获取终端所处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状态,设置所述至少两个麦克风各自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收音模式和降噪模式;
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降噪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一音频信号,并通过所述收音模式下的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
降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壳体、连接组件和第二壳体,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麦克风,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二麦克风;
所述设置模块,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收音模式,并设置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降噪模式;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降噪模式,并设置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收音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壳体、连接组件和第二壳体,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麦克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麦克风,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三麦克风;
所述设置模块,包括:
第三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降噪模式,并设置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收音模式;
第四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降噪模式,并设置所述第三麦克风的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收音模式。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折叠显示屏和至少两个麦克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通话降噪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通话降噪方法。
CN201711002785.6A 2017-10-24 2017-10-24 通话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7566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2785.6A CN107566660B (zh) 2017-10-24 2017-10-24 通话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2785.6A CN107566660B (zh) 2017-10-24 2017-10-24 通话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6660A true CN107566660A (zh) 2018-01-09
CN107566660B CN107566660B (zh) 2020-06-09

Family

ID=60987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2785.6A Active CN107566660B (zh) 2017-10-24 2017-10-24 通话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6660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7615A (zh) * 2018-06-27 2018-11-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麦克风收音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91739A (zh) * 2018-12-24 2019-02-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通话方法
CN109889670A (zh) * 2019-03-28 2019-06-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亮屏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91290A (zh) * 2019-09-27 2020-01-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拾音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0913069A (zh) * 2019-11-14 2020-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261201A (zh) * 2020-10-20 2021-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583956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3726947A (zh) * 2020-05-26 2021-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065748A (zh) * 2022-06-08 2022-09-16 西安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录制方法、装置和可折叠终端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5691A (ja) * 2003-12-09 2005-06-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携帯電話機、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909098A (zh) * 2010-07-26 2010-12-08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360度旋转的新型手机
CN104821972A (zh) * 2015-04-24 2015-08-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内部空间的手机
CN105162939A (zh) * 2015-09-24 2015-1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增大终端通话音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01351A (zh) * 2016-07-26 2016-11-0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多mic降噪方法
CN106101365A (zh) * 2016-06-29 2016-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过程中调整麦克风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36323A1 (zh) * 2015-08-31 2017-03-09 深圳前海达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声音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机器人
US20170160819A1 (en) * 2015-12-07 2017-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CN107277208A (zh) * 2017-08-02 2017-10-20 深圳传音控股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第一通话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5691A (ja) * 2003-12-09 2005-06-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携帯電話機、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909098A (zh) * 2010-07-26 2010-12-08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360度旋转的新型手机
CN104821972A (zh) * 2015-04-24 2015-08-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内部空间的手机
WO2017036323A1 (zh) * 2015-08-31 2017-03-09 深圳前海达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声音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机器人
CN105162939A (zh) * 2015-09-24 2015-1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增大终端通话音量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160819A1 (en) * 2015-12-07 2017-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CN106101365A (zh) * 2016-06-29 2016-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过程中调整麦克风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01351A (zh) * 2016-07-26 2016-11-0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多mic降噪方法
CN107277208A (zh) * 2017-08-02 2017-10-20 深圳传音控股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第一通话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7615A (zh) * 2018-06-27 2018-11-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麦克风收音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91739A (zh) * 2018-12-24 2019-02-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通话方法
CN109391739B (zh) * 2018-12-24 2021-06-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通话方法
CN109889670A (zh) * 2019-03-28 2019-06-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亮屏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89670B (zh) * 2019-03-28 2021-01-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亮屏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91290A (zh) * 2019-09-27 2020-01-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拾音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2583956B (zh) * 2019-09-30 2023-06-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583956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0913069A (zh) * 2019-11-14 2020-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726947A (zh) * 2020-05-26 2021-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726947B (zh) * 2020-05-26 2022-09-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EP4156663A4 (en) * 2020-05-26 2023-11-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VO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261201A (zh) * 2020-10-20 2021-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065748A (zh) * 2022-06-08 2022-09-16 西安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录制方法、装置和可折叠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6660B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6660A (zh) 通话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28901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870724A (zh) 显示屏展开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831999A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70440A (zh) 拍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04177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519831A (zh) 一种弯折伸缩机构
CN107765971A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CN110231905A (zh) 一种截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56120A (zh) 场景切换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20016A (zh) 双屏终端的拍摄显示方法、双屏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153504A (zh) 双屏信息交互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65959A (zh) 后台应用程序显示方法和终端
CN107728810A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491240A (zh) 一种支付显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31895A (zh) 闹钟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86740A (zh) 来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56685A (zh) 控制虚拟目标运动的方法和终端
CN108391190B (zh) 一种降噪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48530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57583A (zh) 一种截图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28809A (zh) 一种应用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347115A (zh) 信息输入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65773A (zh) 一种显示信息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708223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