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5971A -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5971A
CN107765971A CN201711001259.8A CN201711001259A CN107765971A CN 107765971 A CN107765971 A CN 107765971A CN 201711001259 A CN201711001259 A CN 201711001259A CN 107765971 A CN107765971 A CN 107765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region
user interface
visual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12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012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59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5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59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the display being foldable up to the back of the other housing with a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e.g. by 360° rotation over the axis defined by the rear edge of the base enclos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7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detecting open or closed state or particular intermediate positions assumed by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e.g. detection of display lid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main body in a laptop, detection of opening of the cover of battery compart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ingle or a set of motion sensors for pointer control or gesture input obtained by sensing movements of the portabl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5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5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218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s of display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2Power saving in digitizer or tabl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5Power saving in display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8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off individual functional units in the computer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 H04M1/0243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using the relative angle between hou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属于人机交互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监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当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控制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本申请通过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折叠显示屏的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控制该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节省了电量消耗,避免了熄屏屏幕区域被用户误触,提高了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的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人机交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触摸显示屏是终端上用于显示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的部分,柔性触摸显示屏可以实现成为折叠显示屏。
在相关技术中,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可以处于折叠状态或打开状态。当处于折叠状态时,该折叠显示屏可以向外对折成U形,该折叠显示屏上的第一屏幕区域处于终端的正面,该折叠显示屏上的第二屏幕区域处于终端的背面,使得终端的正反面均可显示用户界面;当处于打开状态时,该折叠显示屏上的两个屏幕区域可以展开为同一平面或呈一定角度的V形。
由于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用户仅能够观察到终端的正面和背面中的一个面,若折叠显示屏的两个屏幕区域均显示用户界面,则会耗费较多的电量,而且也容易被用户所误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应用于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中,所述折叠显示屏包括可折叠的两个屏幕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当所述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
控制所述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控制所述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界面显示装置,应用于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中,所述折叠显示屏包括可折叠的两个屏幕区域,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折叠显示屏的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控制该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节省了电量消耗,避免了熄屏屏幕区域被用户误触,提高了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3至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外观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屏在打开状态时的侧视截面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屏在向外折叠状态时的侧视截面图;
图10是本申请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屏在向外折叠状态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夹角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屏在打开状态时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屏在向外折叠状态时,可视屏幕区域显示第二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双手握持向外折叠状态时的终端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7是本申请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8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单手握持向外折叠状态时的终端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装置的装置框图;
图20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文提及的“模块”通常是指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能够实现某些功能的程序或指令;在本文中提及的“单元”通常是指按照逻辑划分的功能性结构,该“单元”可以由纯硬件实现,或者,软硬件的结合实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00的结构方框图。该终端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等。本申请中的终端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触摸显示屏130。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触摸显示屏130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地,该存储器1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
以操作系统为安卓(Android)系统为例,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如图1所示,存储器120中存储有Linux内核层220、系统运行库层240、应用框架层260和应用层280。Linux内核层220为终端100的各种硬件提供了底层的驱动,如显示驱动、音频驱动、摄像头驱动、蓝牙驱动、Wi-Fi驱动、电源管理等。系统运行库层240通过一些C/C++库来为Android系统提供了主要的特性支持。如SQLite库提供了数据库的支持,OpenGL/ES库提供了3D绘图的支持,Webkit库提供了浏览器内核的支持等。在系统运行库层240中还提供有安卓运行时库(Android Runtime),它主要提供了一些核心库,能够允许开发者使用Java语言来编写Android应用。应用框架层260提供了构建应用程序时可能用到的各种API,开发者也可以通过使用这些API来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比如活动管理、窗口管理、视图管理、通知管理、内容提供者、包管理、通话管理、资源管理、定位管理。应用层280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联系人程序、短信程序、时钟程序、相机应用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比如即时通信程序、相片美化程序等。
以操作系统为IOS系统为例,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如图2所示,IOS系统包括:核心操作系统层320(Core OS layer)、核心服务层340(Core Services layer)、媒体层360(Media layer)、可触摸层380(Cocoa Touch Layer)。核心操作系统层320包括了操作系统内核、驱动程序以及底层程序框架,这些底层程序框架提供更接近硬件的功能,以供位于核心服务层340的程序框架所使用。核心服务层340提供给应用程序所需要的系统服务和/或程序框架,比如基础(Foundation)框架、账户框架、广告框架、数据存储框架、网络连接框架、地理位置框架、运动框架等等。媒体层360为应用程序提供有关视听方面的接口,如图形图像相关的接口、音频技术相关的接口、视频技术相关的接口、音视频传输技术的无线播放(AirPlay)接口等。可触摸层380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各种常用的界面相关的框架,可触摸层380负责用户在终端100上的触摸交互操作。比如本地通知服务、远程推送服务、广告框架、游戏工具框架、消息用户界面接口(User Interface,UI)框架、用户界面UIKit框架、地图框架等等。
在图2所示出的框架中,与大部分应用程序有关的框架包括但不限于:核心服务层340中的基础框架和可触摸层380中的UIKit框架。基础框架提供许多基本的对象类和数据类型,为所有应用程序提供最基本的系统服务,和UI无关。而UIKit框架提供的类是基础的UI类库,用于创建基于触摸的用户界面,iOS应用程序可以基于UIKit框架来提供UI,所以它提供了应用程序的基础架构,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绘图、处理和用户交互事件,响应手势等等。
触摸显示屏130用于接收用户使用手指、触摸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以及显示各个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触摸显示屏130通常设置在终端100的前面板。
如图3所示,终端100包括第一壳体41、第二壳体42以及连接于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之间的连接组件43,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通过连接组件43实现翻转折叠。
第一壳体41包括与触摸显示屏背面连接的第一支撑面,以及与第一支撑面相对的第一背面,第二壳体42包括与触摸显示屏背面连接的第二支撑面,以及与第二支撑面相对的第二背面。相应的,触摸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其中,第一显示区域131与第一壳体41的位置对应,第二显示区域132与第二壳体42的位置对应,第三显示区域133与连接组件43的位置对应。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伸缩延展性;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仅第三显示区域133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第一显示区域131和第二显示区域132采用非柔性材料制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连接组件43采用手动结构。用户手动分离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时,终端100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用户手动合拢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时,终端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连接组件43采用电动结构,比如,连接组件43中设置有电动马达一类的电动旋转部件。在电动旋转部件的带动下,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自动实现合拢或分离,从而使终端100具备展开和折叠两种状态。
按照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是否外露进行划分,终端100可以被划分为外折叠显示屏终端和内折叠显示屏终端。其中:
外折叠显示屏终端
外折叠显示屏终端是指可折叠角度为180°,且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全部外露的终端。如图3所示,终端100为外折叠显示屏终端。展开状态下,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齐平(即夹角为180°),且触摸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位于同一平面;终端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过程中,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41的第一背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背面相靠拢,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的夹角由180°变为0°;折叠状态下,如图4所示,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平行(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的夹角为0°),使得触摸显示屏处于U型折叠状态,其中,触摸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区域133形成外露的U型弧面。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的全部或部分显示区域用于显示用户界面。比如,如图4所示,折叠状态下,仅第二显示区域132用于显示用户界面,或,仅第三显示区域133用于显示用户界面。
内折叠显示屏终端
内折叠显示屏终端是指可折叠角度为180°,且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全部或部分)内敛的终端。如图5所示,终端100为内折叠显示屏终端。展开状态下,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齐平(即夹角为180°),使得触摸显示屏处于平面展开状态(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位于同一平面);终端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过程中,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靠拢,即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的夹角由180°变为0°;折叠状态下,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平行,使得触摸显示屏处于U型折叠状态,其中,触摸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区域133形成内敛的U型弧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均不显示用户界面。
除了在壳体的支撑面上设置触摸显示屏外,第一壳体41的第一背面和/或第二壳体42的第二背面上也可以设置触摸显示屏。内折叠显示屏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设置在壳体背面的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与展开状态下触摸显示屏显示的用户界面相同或不同。
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可折叠角度还可以为360°(既可以内折也可以外折),且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外露或内敛的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图3至图5所示的终端100中,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尺寸相同或相近,终端100的折叠方式被称为对称折叠。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折叠方式还可以为非对称折叠。采用非对称折叠时,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的尺寸可以不同或尺寸相差大于阈值(比如50%或60%或70%),相应的,触摸显示屏中第一显示区域131的面积与第二显示区域132的面积相差大于阈值。
示意性的,如图6所示,终端100为非对称折叠的外折叠显示屏终端,第一壳体41的尺寸大于第二壳体42的尺寸。折叠状态下,第一显示区域131的面积大于第二显示区域132的面积。
图3至6中,仅以终端100包含两部分壳体以及一个用于连接壳体的连接组件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终端为两折结构),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可以包含n部分壳体以及n-1个连接组件,相应的,终端100的触摸显示屏中包含2n-1块显示区域,与连接组件对应的n-1块显示区域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从而实现n折结构的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终端100中还设置有至少一种其他部件,该至少一种其他部件包括:摄像头、指纹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种其他部件设置在终端100的正面、侧边或背面,比如将指纹传感器设置在壳体的背面或侧边、将摄像头设置在触摸显示屏130的上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种其他部件可以集成在触摸显示屏130的内部或下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骨传导式的听筒设置在终端100的内部;将传统终端的前面板上的其他部件集成在触摸显示屏130的全部区域或部分区域中,比如将摄像头中的感光元件拆分为多个感光像素后,将每个感光像素集成在触摸显示屏130中每个显示像素中的黑色区域中,使得触摸显示屏130具备图像采集功能。由于将至少一种其他部件集成在了触摸显示屏130的内部或下层,因此终端100具有更高的屏占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100的中框的单个侧边,或两个侧边(比如左、右两个侧边),或四个侧边(比如上、下、左、右四个侧边)上设置有边缘触控传感器,该边缘触控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在中框上的触摸操作、点击操作、按压操作和滑动操作等中的至少一种操作。该边缘触控传感器可以是触摸传感器、热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中的任意一种。用户可以在边缘触控传感器上施加操作,对终端100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终端1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100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终端100中还包括射频电路、输入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电源、蓝牙模块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应用于如图3至图6所示的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100中为例,折叠显示屏包括可折叠的两个屏幕区域:第一显示区域131以及第二显示区域132,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701中,终端监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终端检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该工作状态可以是打开状态或向外折叠状态。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折叠显示屏的打开状态指的是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基本相齐平,即,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一个钝角或180°的角,且折叠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基本位于同一平面.
如图9所示,折叠显示屏的向外折叠状态指的是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的夹角为一个锐角或0°的角。
可选的,终端通过以下方式监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终端100在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上设置角度传感器组件,该角度传感器组件可通过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的相对距离获得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之间夹角,例如,该角度传感器组件是一个磁性传感器和磁体的组件,磁性传感器固定在第一壳体41中,磁体固定在第二壳体42中,当用户折叠折叠显示屏时,第一壳体41或第二壳体42随着用户折叠折叠显示屏的动作转动,同时磁性传感器和磁体随着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的转动而移动,磁性传感器与磁体之间的第一距离也会发生变化,磁性传感器检测磁体的磁场强度并将该磁场强度值传输至终端的CPU,终端中可预先存储磁场强度和第一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的夹角和第一距离的对应关系,CPU根据磁场强度和上述对应关系获得第该夹角值。当该夹角为钝角或180°时,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打开状态,当该夹角为锐角或0°时,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
在步骤702中,当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终端确定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
当终端监测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终端确定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显示区域。
其中,可视屏幕区域为用户观看的屏幕区域,熄屏区域为用户观看不到的屏幕区域。例如,当折叠显示屏为向外折叠并放置于桌面上时,由于用户观看的是背朝桌面向上的显示区域,因此背朝桌面向上的显示区域为可视屏幕区域,同时,面朝桌面向下的显示区域为用户观看不到的显示区域,因此面朝桌面向下的显示区域为熄屏显示区域。
在步骤703中,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终端确认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显示区域后,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在步骤704中,终端控制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终端确认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显示区域后,控制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其中,熄屏状态指的是熄屏显示区域的屏幕处于熄灭状态,在熄灭状态不接收触摸信号或其他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03和步骤704先后执行的顺序不加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通过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折叠显示屏的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控制该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节省了电量消耗,避免了熄屏屏幕区域被用户误触,提高了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的使用便利性。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应用于如图3至图6所示的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100中为例,折叠显示屏包括可折叠的两个屏幕区域:第一显示区域131以及第二显示区域132,同时,该终端中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1001中,终端监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终端检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该工作状态可以是打开状态或向外折叠状态。
可选的,终端可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置角度传感器组件,该角度传感器组件可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距离获得第一壳体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的第二支撑面之间的夹角。通过角度传感器组件获得第一壳体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的第二支撑面之间的夹角详见图7对应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在步骤1002中,当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终端获取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重力加速度方向。
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终端获取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重力加速度方向。
在步骤1003中,终端计算两个屏幕区域的屏幕方向与重力加速度方向的夹角。
终端通过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两个屏幕区域的屏幕方向与重力加速度方向的夹角。
可选的,如图11所示,以第二显示区域132为例,具体阐述终端100通过重力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屏幕方向和重力加速度方向的实现方式。
位于第二壳体42内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以预先将第二显示区域132的长的方向设置为X轴,宽的方向设置为Y轴,第二显示区域132的屏幕方向设置为Z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重力加速度1101在X轴、Y轴以及Z轴上的分量大小并传输至终端的CPU,CPU通过重力加速度1101在X轴、Y轴以及Z轴上的分量大小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值以及重力加速度与Z轴(即第二显示区域132的屏幕方向)的夹角。
在步骤1004中,终端将两个屏幕区域中夹角为钝角或180度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
通常来说,当用户手持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的终端时,或者,用户将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的终端放置在桌面或其他地方观看时,可视屏幕区域为屏幕方向向上,屏幕方向与重力加速度的夹角为钝角或180度。
因此,终端获取两个屏幕区域的夹角,将该夹角为钝角或180度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
在步骤1005中,终端将两个屏幕区域中夹角为锐角或0度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通常来说,当用户手持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的终端时,或者,用户将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的终端放置在桌面或其他地方观看时,熄屏屏幕区域为屏幕方向向下,屏幕方向与重力加速度的夹角为锐角或0度。
因此,终端获取两个屏幕区域的夹角,将该夹角为锐角或0度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04和步骤1005先后执行的顺序不加限定。
在步骤1006中,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终端确认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显示区域后,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可选的,终端控制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打开状态时的第一用户界面。如图所示,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打开状态时,折叠显示屏没有处于折叠状态,因此折叠显示屏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在整个折叠显示屏上显示,该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宽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宽度。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的第二用户界面。如图所示,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由于用户观看的是可视屏幕区域,如果依然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用户只能观看到第一用户界面的一部分,针对该技术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时,将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其中,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宽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宽度,同时,对应用图标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将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变小或减小应用图标的面积。
在步骤1007中,终端控制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终端确认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显示区域后,控制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其中,熄屏状态指的是熄屏显示区域的屏幕处于熄灭状态,在熄灭状态不接收触摸信号或其他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06和步骤1007先后执行的顺序不加限定。
可选的,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
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由于熄屏屏幕区域展开,用户可以观看到熄屏屏幕区域,如果继续在可视屏幕区域显示第二用户界面,则会造成熄屏屏幕区域的显示浪费。针对该技术问题,当终端监测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其中,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宽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宽度,同时,对应用图标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将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变大或增大应用图标的面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通过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折叠显示屏的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控制该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节省了电量消耗,避免了熄屏屏幕区域被用户误触,提高了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的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通过控制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解决了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可视屏幕区域只能显示部分用户界面的问题,使可视屏幕区域能够完整的显示用户界面,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通过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解决了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熄屏屏幕区域不显示用户界面,造成显示浪费的问题,充分利用折叠显示屏的所有显示区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考图1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应用于如图3至图6所示的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100中为例,折叠显示屏包括可折叠的两个屏幕区域:第一显示区域131以及第二显示区域132,同时,可折叠显示屏的屏内或屏下设置有指纹识别模组,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1401中,终端监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终端检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该工作状态可以是打开状态或向外折叠状态。
可选的,终端可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置角度传感器组件,该角度传感器组件可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距离获得第一壳体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的第二支撑面之间的夹角。通过角度传感器组件获得第一壳体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的第二支撑面之间的夹角详见图7对应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在步骤1402中,当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终端获取指纹识别模组在两个屏幕区域上采集到的指纹信息。
终端监测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终端获取指纹识别模组在两个屏幕区域上采集到的指纹信息。
请参考图15,其示出了用户用双手握持向外折叠状态的终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户观看的屏幕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131,同时,用户的用户习惯为拇指按压在第一显示区域131,其他的手指按压在第二显示区域。
在步骤1403a中,终端将两个屏幕区域中采集到的指纹信息是拇指指纹信息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
终端获取两个屏幕区域上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后,可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存在终端中的拇指指纹信息一一进行匹配,确定指纹信息中的拇指指纹信息,将采集到拇指指纹信息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
或,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存在终端中的非拇指指纹信息一一进行匹配,确定指纹信息中的非拇指指纹信息,将剩余的指纹信息确定为拇指指纹信息,将采集到拇指指纹信息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
在步骤1403b中,终端将两个屏幕区域中采集到的指纹信息是非拇指指纹信息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熄屏屏幕区域。
终端获取两个屏幕区域上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后,可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存在终端中的非拇指指纹信息一一进行匹配,确定指纹信息中的非拇指指纹信息,将采集到非拇指指纹信息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或,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存在终端中的拇指指纹信息一一进行匹配,确定指纹信息中的拇指指纹信息,将剩余的指纹信息确定为非拇指指纹信息,将采集到非拇指指纹信息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403a和步骤1403b可先后执行,执行的顺序不加限定,也可以只执行步骤1403a或步骤1403b。
在步骤1404中,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终端确认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显示区域后,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可选的,终端控制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打开状态时的第一用户界面。如图所示,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打开状态时,折叠显示屏没有处于折叠状态,因此折叠显示屏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在整个折叠显示屏上显示,该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宽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宽度。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的第二用户界面。如图所示,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由于用户观看的是可视屏幕区域,如果依然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用户只能观看到第一用户界面的一部分,针对该技术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时,将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其中,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宽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宽度,同时,对应用图标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将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变小或减小应用图标的面积。
在步骤1405中,终端控制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终端确认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显示区域后,控制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其中,熄屏状态指的是熄屏显示区域的屏幕处于熄灭状态,在熄灭状态不接收触摸信号或其他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404和步骤1405执行的顺序不加限定。
可选的,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
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由于熄屏屏幕区域展开,用户可以观看到熄屏屏幕区域,如果继续在可视屏幕区域显示第二用户界面,则会造成熄屏屏幕区域的显示浪费。针对该技术问题,当终端监测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其中,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宽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宽度,同时,对应用图标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将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变大或增大应用图标的面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通过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折叠显示屏的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控制该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节省了电量消耗,避免了熄屏屏幕区域被用户误触,提高了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的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通过控制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解决了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可视屏幕区域只能显示部分用户界面的问题,使可视屏幕区域能够完整的显示用户界面,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通过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解决了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熄屏屏幕区域不显示用户界面,造成显示浪费的问题,充分利用折叠显示屏的所有显示区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考图1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应用于如图3至图6所示的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100中为例,折叠显示屏包括可折叠的两个屏幕区域:第一显示区域131以及第二显示区域132,同时,两个屏幕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二光传感器,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1601中,终端监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终端检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该工作状态可以是打开状态或向外折叠状态。
可选的,终端可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置角度传感器组件,该角度传感器组件可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距离获得第一壳体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的第二支撑面之间的夹角。通过角度传感器组件获得第一壳体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的第二支撑面之间的夹角详见图7对应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在步骤1602中,当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终端获取第一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一环境光强度和第二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二环境光强度。
终端监测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终端获取第一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一环境光强度和第二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二环境光强度。
在一个使用场景中,当用户单手或双手握持向外折叠状态的终端时,用户观看的屏幕区域是背朝地面的方向,而用户观看不到的屏幕区域是面朝地面的方向,通常来说,面朝地面方向的环境光较弱,背朝地面方向的环境光较强。
在另一个使用场景中,折叠显示屏为向外折叠状态的终端被放置于一个平台上,背朝平台方向的屏幕区域为用户可观看到的区域,其面对的环境光较强,面朝平台方向的的屏幕区域为用户无法观看的区域,其面对的环境光较弱。
在步骤1603中,当第一环境光强度大于第二环境光强度时,终端将第一光传感器对应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将第二光传感器对应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通过上述可知,在一些通常的使用场景中,用户观看的屏幕区域的环境光较强,用户无法观看到的屏幕区域的环境光较弱,终端获取第一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一环境光强度和第二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二环境光强度后,检测第一环境光强度和第二环境光强度,若第一环境光强度大于第二环境光强度,终端将第一光传感器对应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将第二光传感器对应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在步骤1604中,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终端确认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显示区域后,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可选的,终端控制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打开状态时的第一用户界面。如图所示,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打开状态时,折叠显示屏没有处于折叠状态,因此折叠显示屏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在整个折叠显示屏上显示,该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宽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宽度。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的第二用户界面。如图所示,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由于用户观看的是可视屏幕区域,如果依然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用户只能观看到第一用户界面的一部分,针对该技术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时,将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其中,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宽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宽度,同时,对应用图标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将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变小或减小应用图标的面积。
在步骤1605中,终端控制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终端确认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显示区域后,控制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其中,熄屏状态指的是熄屏显示区域的屏幕处于熄灭状态,在熄灭状态不接收触摸信号或其他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604和步骤1605执行的顺序不加限定。
可选的,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
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由于熄屏屏幕区域展开,用户可以观看到熄屏屏幕区域,如果继续在可视屏幕区域显示第二用户界面,则会造成熄屏屏幕区域的显示浪费。针对该技术问题,当终端监测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其中,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宽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宽度,同时,对应用图标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将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变大或增大应用图标的面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通过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折叠显示屏的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控制该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节省了电量消耗,避免了熄屏屏幕区域被用户误触,提高了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的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通过控制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解决了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可视屏幕区域只能显示部分用户界面的问题,使可视屏幕区域能够完整的显示用户界面,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通过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解决了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熄屏屏幕区域不显示用户界面,造成显示浪费的问题,充分利用折叠显示屏的所有显示区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考图1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应用于如图3至图6所示的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100中为例,折叠显示屏包括可折叠的两个屏幕区域:第一显示区域131以及第二显示区域132,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1701中,终端监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终端检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该工作状态可以是打开状态或向外折叠状态。
可选的,终端可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置角度传感器组件,该角度传感器组件可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距离获得第一壳体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的第二支撑面之间的夹角。通过角度传感器组件获得第一壳体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的第二支撑面之间的夹角详见图7对应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在步骤1702a中,当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终端获取两个屏幕区域分别采集到的触摸点个数。
终端监测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终端获取两个屏幕区域分别采集到的触摸点个数。
在一个使用场景中,如图15所示,用户用双手握持向外折叠状态的终端时,拇指按压的屏幕区域为用户可观看到的区域,其他手指按压的区域为用户不能观看到的区域,不难看出,拇指按压的屏幕区域的触摸点个数比其他手指按压的触摸点个数要少,即,用户可观看到的屏幕区域的触摸点个数比不可观看到的屏幕区域的触摸点个数要少。
在步骤1703a中,终端将采集到的触摸点个数较多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将采集到的触摸点个数较少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由上述可知,在一个使用场景中,用户可观看到的屏幕区域的触摸点个数比不可观看到的屏幕区域的触摸点个数要少,终端获取到两个屏幕区域分别采集到的触摸点个数后,将采集到的触摸点个数较多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将采集到的触摸点个数较少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在步骤1702b中,当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终端获取两个屏幕区域上分别采集到的触摸面积。
终端监测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终端获取两个屏幕区域上分别采集到的触摸面积。
如图18所示,当用户单手握持向外折叠状态的终端时,用户可观看到的屏幕区域,触摸到该屏幕区域的为拇指及拇指相连的手心部分,用户不可观看到屏幕区域为其他手指以及手心的大部分面积区域,因此,用户可观看到的屏幕区域用户的触摸面积要小于用户不能观看到的屏幕区域。
在步骤1703b中,终端将采集到的触摸面积较大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将采集到的触摸面积较小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由上述可知,用户可观看到的屏幕区域用户的触摸面积要小于用户不能观看到的屏幕区域,终端获取到两个屏幕区域上分别采集到的触摸面积后,将采集到的触摸面积较大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将采集到的触摸面积较小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702a、步骤1703a构成的步骤分支以及步骤1702b、步骤1703b构成的步骤分支可先后执行,执行顺序不做限定,也可只执行其中一个步骤分支
在步骤1704中,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终端确认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显示区域后,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可选的,终端控制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打开状态时的第一用户界面。如图所示,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打开状态时,折叠显示屏没有处于折叠状态,因此折叠显示屏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在整个折叠显示屏上显示,该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宽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宽度。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的第二用户界面。如图所示,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由于用户观看的是可视屏幕区域,如果依然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用户只能观看到第一用户界面的一部分,针对该技术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时,将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其中,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宽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宽度,同时,对应用图标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将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变小或减小应用图标的面积。
在步骤1705中,终端控制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终端确认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显示区域后,控制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其中,熄屏状态指的是熄屏显示区域的屏幕处于熄灭状态,在熄灭状态不接收触摸信号或其他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704和步骤1705执行的顺序不加限定。
可选的,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终端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
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由于熄屏屏幕区域展开,用户可以观看到熄屏屏幕区域,如果继续在可视屏幕区域显示第二用户界面,则会造成熄屏屏幕区域的显示浪费。针对该技术问题,当终端监测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用户界面,其中,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宽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宽度,同时,对应用图标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将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变大或增大应用图标的面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通过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折叠显示屏的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控制该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节省了电量消耗,避免了熄屏屏幕区域被用户误触,提高了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的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通过控制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解决了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可视屏幕区域只能显示部分用户界面的问题,使可视屏幕区域能够完整的显示用户界面,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通过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解决了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熄屏屏幕区域不显示用户界面,造成显示浪费的问题,充分利用折叠显示屏的所有显示区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考图19,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界面显示装置的装置框图。本实施例以该用户界面显示装置应用于如图3至图6所示的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100中为例,折叠显示屏包括可折叠的两个屏幕区域:第一显示区域131以及第二显示区域132。如图19所示,该用户界面显示装置包括:监测模块1901、获取模块1902、计算模块1903、确定模块1904以及控制模块1905。
监测模块1901,用于监测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确定模块1904,用于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
控制模块1905,用于控制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以及,控制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内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
获取模块1902,用于获取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重力加速度方向。
计算模块1903,用于计算两个屏幕区域的屏幕方向与重力加速度方向的夹角,其中,屏幕方向是垂直于屏幕区域且朝向显示一侧的方向。
确定模块1904,还用于将两个屏幕区域中夹角为钝角或180度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以及,将两个屏幕区域中夹角为锐角或0度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折叠显示屏的屏内或屏下设置有指纹识别模组。
获取模块1902,还用于获取指纹识别模组在两个屏幕区域上采集到的指纹信息。
确定模块1904,还用于将两个屏幕区域中采集到的指纹信息是拇指指纹信息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和/或,将两个屏幕区域中采集到的指纹信息是非拇指指纹信息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上设置有与两个屏幕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二光传感器。
获取模块1902,还用于获取第一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一环境光强度和第二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二环境光强度。
确定模块1904,还用于当第一环境光强度大于第二环境光强度时,将第一光传感器对应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将第二光传感器对应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902还用于:
获取两个屏幕区域分别采集到的触摸点个数。
确定模块1904,还用于将采集到的触摸点个数较多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将采集到的触摸点个数较少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902还用于:
获取两个屏幕区域上分别采集到的触摸面积。
确定模块1904,还用于将采集到的触摸面积较大的屏幕区域确定为可视屏幕区域,将采集到的触摸面积较小的屏幕区域确定为熄屏屏幕区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905还用于:
控制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905还用于:
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装置,通过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折叠显示屏的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控制该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节省了电量消耗,避免了熄屏屏幕区域被用户误触,提高了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的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装置,通过控制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解决了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可视屏幕区域只能显示部分用户界面的问题,使可视屏幕区域能够完整的显示用户界面,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显示装置,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通过控制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折叠显示屏的长度,解决了当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从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时,熄屏屏幕区域不显示用户界面,造成显示浪费的问题,充分利用折叠显示屏的所有显示区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考图20,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该终端包括处理器2001、存储器2002以及传感器组件2003。
处理器20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20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2002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与处理器2001相连,存储器2002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上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200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存储器2002可以为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memory)或者它们的组合。易失性存储器可以为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memory,RAM),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为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 only memory image,ROM),例如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为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磁存储器,例如磁带(英文:magnetic tape),软盘(英文:floppy disk),硬盘。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为光盘。
传感器组件2003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与处理器2001相连,包括角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指纹识别模组、光传感器组件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角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壳体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的第二支撑面之间的夹角;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获取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和/或大小,并将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和/或大小发送至处理器2001和存储器2002;指纹识别模组用于获取用户的指纹信号;光传感器组件包括与两个屏幕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二光传感器,分别测量各自屏幕区域的环境光强,并将两个屏幕区域的环境光强发送至处理器2001和存储器200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中,所述折叠显示屏包括可折叠的两个屏幕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当所述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
控制所述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控制所述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内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确定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重力加速度方向;
计算所述两个屏幕区域的屏幕方向与所述重力加速度方向的夹角,所述屏幕方向是垂直于所述屏幕区域且朝向显示一侧的方向;
将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所述夹角为钝角或180度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可视屏幕区域;
将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所述夹角为锐角或0度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熄屏屏幕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的屏内或屏下设置有指纹识别模组;
所述确定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在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上采集到的指纹信息;
将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采集到的所述指纹信息是拇指指纹信息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可视屏幕区域;和/或,将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采集到的所述指纹信息是非拇指指纹信息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熄屏屏幕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上设置有与所述两个屏幕区域分别对应的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二光传感器;
所述确定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一环境光强度和所述第二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二环境光强度;
当所述第一环境光强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境光强度时,将所述第一光传感器对应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可视屏幕区域,将所述第二光传感器对应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熄屏屏幕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两个屏幕区域分别采集到的触摸点个数;
将采集到的所述触摸点个数较多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可视屏幕区域,将采集到的所述触摸点个数较少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熄屏屏幕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上分别采集到的触摸面积;
将采集到的所述触摸面积较大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可视屏幕区域,将采集到的所述触摸面积较小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熄屏屏幕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还包括:
控制所述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所述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第二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所述折叠显示屏的长度,所述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所述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工作状态从所述向外折叠状态切换为所述打开状态时,控制所述可视屏幕区域上显示的所述第二用户界面切换为所述折叠显示屏上显示的所述第一用户界面;所述第一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所述折叠显示屏的长度,所述第二用户界面的长度等于所述可视屏幕区域的长度。
9.一种用户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中,所述折叠显示屏包括可折叠的两个屏幕区域,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折叠显示屏的工作状态;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工作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向外折叠状态时,确定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的可视屏幕区域和熄屏屏幕区域;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可视屏幕区域处于显示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熄屏屏幕区域处于熄屏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内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重力加速度方向;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两个屏幕区域的屏幕方向与所述重力加速度方向的夹角,所述屏幕方向是垂直于所述屏幕区域且朝向显示一侧的方向;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所述夹角为钝角或180度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可视屏幕区域;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所述夹角为锐角或0度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熄屏屏幕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显示屏的屏内或屏下设置有指纹识别模组;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在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上采集到的指纹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采集到的所述指纹信息是拇指指纹信息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可视屏幕区域;和/或,将所述两个屏幕区域中采集到的所述指纹信息是非拇指指纹信息的屏幕区域,确定为所述熄屏屏幕区域。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
CN201711001259.8A 2017-10-24 2017-10-24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077659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1259.8A CN107765971A (zh) 2017-10-24 2017-10-24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1259.8A CN107765971A (zh) 2017-10-24 2017-10-24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5971A true CN107765971A (zh) 2018-03-06

Family

ID=6126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1259.8A Pending CN107765971A (zh) 2017-10-24 2017-10-24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65971A (zh)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6458A (zh) * 2018-03-28 2018-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09332A (zh) * 2018-11-28 2019-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9460199A (zh) * 2018-09-18 2019-03-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前屏确定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42328A (zh) * 2018-11-30 2019-03-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663353A (zh) * 2018-12-28 2019-04-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游戏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14669A (zh) * 2019-01-07 2019-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CN109840061A (zh) * 2019-01-31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76499A (zh) * 2019-02-02 2019-07-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34317A (zh) * 2019-05-08 2019-08-16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81201A (zh) * 2019-07-09 2019-10-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81282A (zh) * 2019-07-30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视频通话的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837318A (zh) * 2019-10-29 2020-02-2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062294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导航栏的显示控制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CN111081143A (zh) * 2018-10-22 2020-04-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03965A (zh) * 2018-10-26 2020-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屏幕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43336A (zh) * 2020-02-28 2020-06-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399626A (zh) * 2020-03-05 2020-07-10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WO2020172795A1 (zh) * 2019-02-26 2020-09-0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切换方法、柔性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211532A1 (zh) * 2019-04-16 2020-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230827A (zh) * 2019-07-15 2021-0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交互界面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398976A (zh) * 2019-08-16 2021-02-23 陕西坤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折叠式屏幕的行动通讯装置与画面切换方法
WO2021043262A1 (zh) * 2019-09-05 2021-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折叠屏的设备的显示方法及折叠屏设备
CN112689984A (zh) * 2018-10-30 2021-04-20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771467A (zh) * 2018-10-17 2021-05-07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折的移动终端及其屏幕切换方法
CN112799522A (zh) * 2021-02-24 2021-05-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20099A (zh) * 2021-10-29 2022-02-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及装置
EP4024828A4 (en) * 2019-09-18 2022-1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LAUNCHING AN APPLICATION QUICKLY, AND FOLDING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5393A (zh) * 2012-03-27 2013-10-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501383A (zh) * 2013-09-17 2014-01-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柔性屏幕的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5338133A (zh) * 2014-07-31 2016-02-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幕的移动终端
CN106406610A (zh) * 2016-09-13 2017-0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防误触方法及系统
CN106469038A (zh) * 2016-09-26 2017-03-01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屏终端的显示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933330A (zh) * 2017-03-13 2017-07-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25006A (zh) * 2016-01-29 2017-08-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5393A (zh) * 2012-03-27 2013-10-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501383A (zh) * 2013-09-17 2014-01-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柔性屏幕的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5338133A (zh) * 2014-07-31 2016-02-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幕的移动终端
CN107025006A (zh) * 2016-01-29 2017-08-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06610A (zh) * 2016-09-13 2017-0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防误触方法及系统
CN106469038A (zh) * 2016-09-26 2017-03-01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屏终端的显示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933330A (zh) * 2017-03-13 2017-07-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6458A (zh) * 2018-03-28 2018-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60199A (zh) * 2018-09-18 2019-03-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前屏确定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62294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导航栏的显示控制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US11921987B2 (en) 2018-09-30 2024-03-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navigation bar display method, system navigation bar control metho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771467A (zh) * 2018-10-17 2021-05-07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折的移动终端及其屏幕切换方法
CN111081143B (zh) * 2018-10-22 2022-08-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81143A (zh) * 2018-10-22 2020-04-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03965A (zh) * 2018-10-26 2020-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屏幕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689984A (zh) * 2018-10-30 2021-04-20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09332A (zh) * 2018-11-28 2019-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设备
US11112967B2 (en) 2018-11-30 2021-09-0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user interfa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542328B (zh) * 2018-11-30 2021-04-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542328A (zh) * 2018-11-30 2019-03-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663353B (zh) * 2018-12-28 2023-08-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游戏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63353A (zh) * 2018-12-28 2019-04-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游戏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14669B (zh) * 2019-01-07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CN109814669A (zh) * 2019-01-07 2019-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CN109840061A (zh) * 2019-01-31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76499A (zh) * 2019-02-02 2019-07-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172795A1 (zh) * 2019-02-26 2020-09-0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切换方法、柔性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196335B2 (ja) 2019-04-16 2022-12-26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関連機器
WO2020211532A1 (zh) * 2019-04-16 2020-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EP3933577A4 (en) * 2019-04-16 2022-04-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JP2022529034A (ja) * 2019-04-16 2022-06-16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関連機器
CN110134317A (zh) * 2019-05-08 2019-08-16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34317B (zh) * 2019-05-08 2022-04-15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81201A (zh) * 2019-07-09 2019-10-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30827A (zh) * 2019-07-15 2021-0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交互界面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230827B (zh) * 2019-07-15 2022-06-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交互界面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381282A (zh) * 2019-07-30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视频通话的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381282B (zh) * 2019-07-30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视频通话的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398976A (zh) * 2019-08-16 2021-02-23 陕西坤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折叠式屏幕的行动通讯装置与画面切换方法
WO2021043262A1 (zh) * 2019-09-05 2021-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折叠屏的设备的显示方法及折叠屏设备
US11775025B2 (en) 2019-09-05 2023-10-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method for device having foldable screen and foldable screen device
EP4024828A4 (en) * 2019-09-18 2022-1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LAUNCHING AN APPLICATION QUICKLY, AND FOLDING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US12019865B2 (en) 2019-09-18 2024-06-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quickly entering appl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oldable screen
CN110837318B (zh) * 2019-10-29 2023-09-1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37318A (zh) * 2019-10-29 2020-02-2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43336A (zh) * 2020-02-28 2020-06-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399626B (zh) * 2020-03-05 2022-01-04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1399626A (zh) * 2020-03-05 2020-07-10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799522A (zh) * 2021-02-24 2021-05-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20099A (zh) * 2021-10-29 2022-02-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4020099B (zh) * 2021-10-29 2024-06-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5971A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CN107765952A (zh) 截屏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844228A (zh)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870724A (zh) 显示屏展开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65835A (zh) 点亮屏幕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831999A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04177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28901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870716A (zh) 调用后台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56578A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577414A (zh) 分屏显示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770312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66023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577495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678826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88769A (zh) 场景模式启动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846515A (zh) 拍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65959A (zh) 后台应用程序显示方法和终端
CN107728810A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07773A (zh) 一种应用分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589903A (zh) 显示多页码展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23793A (zh) 图像拍摄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65968A (zh) 任务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28885A (zh) 多任务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632874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