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6610A - 防误触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误触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06610A CN106406610A CN201610822513.XA CN201610822513A CN106406610A CN 106406610 A CN106406610 A CN 106406610A CN 201610822513 A CN201610822513 A CN 201610822513A CN 106406610 A CN106406610 A CN 1064066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touch screen
- screen
- mobile terminal
- operating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误触系统,该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设有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所述防误触系统包括:侦测模块,用于侦测所述第一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触摸的触摸点数量或触摸点位置坐标,确定处于所述移动终端操作面的触摸屏;及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执行与该触摸对应的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误触方法。利用本发明可以防止双屏移动终端产生误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误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双屏移动终端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多热的话题,所谓双屏,即在移动终端的正面和反面均设有触摸屏,用户可以通过其中的一块或者两块触摸屏来进行与该移动终端的交互,得到完全不同于单屏移动终端的操作体验。
然而,现有的双屏移动终端存在有如下缺陷:在用户握持双屏移动终端时,若两个触摸屏都处于工作状态,则用户对其中一触摸屏的触摸操作非常容易引起另一触摸屏的误判,产生误操作,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如何防止双屏移动终端的误判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误触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双屏移动终端容易误判,产生误操作,影响用户推演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误触系统,该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设有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所述防误触系统包括:
侦测模块,用于侦测所述第一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触摸的触摸点数量或触摸点位置坐标,确定处于所述移动终端操作面的触摸屏;及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执行与该触摸对应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时,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非操作面触摸屏;及
在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不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时,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非操作面触摸屏。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统计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位置坐标,并判断所述触摸点位置是否集中或者部分集中;
若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所述触摸点位置集中或者部分集,则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
若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所述触摸点位置集中或者部分集,则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
可选地,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不响应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上所发生的触摸。
可选地,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关闭非操作面触摸屏的背光并锁定该触摸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出的防误触系统通过侦测用户在双屏移动终端上的触摸,确定所述触摸的触摸点数量和触摸点位置,进而根据双屏上触摸点数量的差异或者双屏上触摸点的位置分布,判断得出双屏中作为操作面和非操作面的触摸屏,最终控制双屏移动终端能够仅响应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而不响应非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减少了双屏移动终端的误判和误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防误触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设有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所述防误触方法包括:
侦测所述第一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
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触摸的触摸点数量或触摸点位置坐标,确定处于所述移动终端操作面的触摸屏;及
响应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执行与该触摸对应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触摸的触摸点数量或触摸点位置坐标,确定处于所述移动终端操作面的触摸屏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时,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非操作面触摸屏;及
在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不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时,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非操作面触摸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触摸的触摸点数量或触摸点位置坐标,确定处于所述移动终端操作面的触摸屏的步骤还包括:
统计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位置坐标,并判断所述触摸点位置是否集中或者部分集中;
若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所述触摸点位置集中或者部分集,则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
若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所述触摸点位置集中或者部分集,则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
可选地,所述防误触方法还包括:
不响应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上所发生的触摸。
可选地,所述防误触方法还包括:
关闭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的背光并锁定该触摸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出的防误触方法通过侦测用户在双屏移动终端上的触摸,确定所述触摸的触摸点数量和触摸点位置,进而根据双屏上触摸点数量的差异或者双屏上触摸点的位置分布,判断得出双屏中作为操作面和非操作面的触摸屏,最终控制双屏移动终端能够仅响应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而不响应非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减少了双屏移动终端的误判和误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防误触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防误触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防误触方法第二实施例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10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10。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可选的移动终端1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20、控制器30、无线通信单元40、显示单元50、输入单元60、接口单元80及电源单元90。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10,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10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4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点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移动通信模块、无线互联网模块、短程通信模块和位置信息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广播接收模块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是生成并发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者接收之前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且将其发送给终端的服务器。广播信号可以包括TV广播信号、无线电广播信号、数据广播信号等等。而且,广播信号可以进一步包括与TV或无线电广播信号组合的广播信号。广播相关信息也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并且在该情况下,广播相关信息可以由移动通信模块来接收。广播信号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例如,其可以以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的电子服务指南(ESG)等等的形式而存在。广播接收模块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广播系统接收信号广播。特别地,广播接收模块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多媒体广播-地面(DMB-T)、数字多媒体广播-卫星(DMB-S)、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前向链路媒体(MediaFLO@)的数据广播系统、地面数字广播综合服务(ISDB-T)等等的数字广播系统接收数字广播。广播接收模块可以被构造为适合提供广播信号的各种广播系统以及上述数字广播系统。经由广播接收模块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20(或者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中。
移动通信模块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短程通信模块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块。短程通信技术的一些示例包括蓝牙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TM等等。
位置信息模块是用于检查或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模块。位置信息模块的典型示例是GPS(全球定位系统)。根据当前的技术,GPS模块计算来自三个或更多卫星的距离信息和准确的时间信息并且对于计算的信息应用三角测量法,从而根据经度、纬度和高度准确地计算三维当前位置信息。当前,用于计算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方法使用三颗卫星并且通过使用另外的一颗卫星校正计算出的位置和时间信息的误差。此外,GPS模块能够通过实时地连续计算当前位置信息来计算速度信息。
输出单元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51、音频输出模块52、警报单元53等等。
显示单元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音频输出模块52可以在移动终端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无线通信单元4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2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模块52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模块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警报单元53可以提供输出以将事件的发生通知给移动终端10。典型的事件可以包括呼叫接收、消息接收、键信号输入、触摸输入等等。除了音频或视频输出之外,警报单元53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提供输出以通知事件的发生。例如,警报单元53可以以振动的形式提供输出,当接收到呼叫、消息或一些其它进入通信(incoming communication)时,警报单元53可以提供触觉输出(即,振动)以将其通知给用户。通过提供这样的触觉输出,即使在用户的移动电话处于用户的口袋中时,用户也能够识别出各种事件的发生。警报单元53也可以经由显示单元51或音频输出模块52提供通知事件的发生的输出。
输入单元6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输入单元6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50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接口单元8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连接。接口单元8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8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
存储器2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3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2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2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2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3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3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3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多媒体模块可以构造在控制器3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30分离。控制器3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电源单元90在控制器3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3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20中并且由控制器3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如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参考图2,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10、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270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己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2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0。
每个BS270可以服务一个或多个分区(或区域),由多向天线或指向特定方向的天线覆盖的每个分区放射状地远离BS270。或者,每个分区可以由用于分集接收的两个或更多天线覆盖。每个BS270可以被构造为支持多个频率分配,并且每个频率分配具有特定频谱(例如,1.25MHz,5MHz等等)。
分区与频率分配的交叉可以被称为CDMA信道。BS270也可以被称为基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或者其它等效术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术语"基站"可以用于笼统地表示单个BSC275和至少一个BS270。基站也可以被称为"蜂窝站"。或者,特定BS270的各分区可以被称为多个蜂窝站。
如图2中所示,广播发射器(BT)295将广播信号发送给在系统内操作的移动终端10。如图1中所示的广播接收模块111被设置在移动终端10处以接收由BT295发送的广播信号。在图2中,示出了几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300。卫星300帮助定位多个移动终端10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2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如图1中所示的GPS模块115通常被构造为与卫星300配合以获得想要的定位信息。替代GPS跟踪技术或者在GPS跟踪技术之外,可以使用可以跟踪移动终端的位置的其它技术。另外,至少一个GPS卫星300可以选择性地或者额外地处理卫星DMB传输。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典型操作,BS270接收来自各种移动终端10的反向链路信号。移动终端10通常参与通话、消息收发和其它类型的通信。特定基站270接收的每个反向链路信号被在特定BS270内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被转发给相关的BSC275。BSC提供通话资源分配和包括BS270之间的软切换过程的协调的移动管理功能。BSC275还将接收到的数据路由到MSC280,其提供用于与PSTN290形成接口的额外的路由服务。类似地,PSTN290与MSC280形成接口,MSC与BSC275形成接口,并且BSC275相应地控制BS270以将正向链路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10。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
首先,本发明提出一种防误触系统400。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防误触系统400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误触系统40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被存储于所述存储器20中,并由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本实施例中为所述控制器30)所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例如,在图3中,所述的防误触系统400可以被分割成侦测模块401、确定模块402、及响应模块403。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指一种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比程序更适合于描述所述防误触系统400在所述移动终端10中的执行过程。以下将就上述各功能模块401-403的具体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侦测模块401,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10的处于工作状态时,分别侦测该移动终端10的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的触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为双屏移动电子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双屏手机、双屏平板、双屏电子书等。其中,所述双屏包括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通常,所述第一触摸屏设于所述移动终端10的正面,所述第二触摸屏设于所述移动终端10的背面。当然,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的位置并不仅限于所述移动终端10的正面和背面,还可以是其他任意适宜的地方。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移动终端10出于工作状态(即开机)时,所述侦测模块401首先侦测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是否均出于工作状态,若所述第一触摸屏与所述第二触摸屏均处于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下的触摸无法识别),则所述侦测模块401开始侦测该第一触摸屏和该第二触摸屏上是否发生触摸。若发生触摸,则所述侦测模块401进一步侦测触摸发生位置的触摸点的位置坐标、触摸发生的触摸屏序号(是所述第一触摸屏还是所述第二触摸屏)、触摸点的数量等。
所述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触摸的触摸点数量或者触摸点的位置坐标,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当前的操作面触摸屏是所述第一触摸屏还是所述第二触摸屏。
首先,在一般情况下,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时,若用户想通过所述第一触摸屏来操控所述移动终端10,则通常会使用手指握持所述移动终端10的两侧,手掌与该移动终端10的第二触摸屏(非操作面)贴合握持,然后通过单个手指来触摸所述第一触摸屏(操作面),以实现对所述移动终端10进行操控(握姿如图6所示)。很明显地,在这个过程中,与所述第二触摸屏保持贴合状态的用户手掌非常容易与该第二触摸屏发生触摸,且所述触摸的触摸点数量远超正常的触摸操作。例如,图6中用户的四个手指皆与移动终端10背面(第二触摸屏)接触,其触摸点至少为四个;而移动终端10正面(第一触摸屏)仅与用户大拇指接触,其触摸点约为一个,两者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402可以通过移动终端10的双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的差异,来判断当前处于操作面触摸屏的是所述第一触摸屏还是所述第二触摸屏。
具体地,所述确定模块402分别统计所述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在同一时间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若所述第一触摸屏或所述第二触摸屏上发生触摸(握持面触摸屏肯定会有触摸),且所述第一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则该确定模块402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移动终端10当前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移动终端10当前握持面触摸屏。同理,若所述第一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不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则所述确定模块402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移动终端10当前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移动终端10当前握持面触摸屏(即非操作面触摸屏)。例如,若所述第一触摸屏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分别为A1、A2、A3,所述第二触摸屏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为B1、B2;则所述确定模块402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握持面触摸屏。
需要补充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触摸操作会带动手掌动作,因此与用户手掌贴合的触摸屏上必然会有触摸发生,因此,非操作面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肯定不会为零。而对于操作面触摸屏而言,若用户暂时并未进行触摸操作,则该操作面触摸屏上所侦测的触摸点数量有可能为0。因此,若所述确定模块402统计得出所述第一触摸屏或者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为0,则可以直接判定该第一触摸屏或者该第二触摸屏为所述移动终端10的当前操作面触摸屏,另一触摸屏为对应的握持面触摸屏。
其次,在一般情况下,用户正常使用所述移动终端10时,与该移动终端10握持面触摸屏贴合的手掌一般不会有大的移动(参见图6的握姿),因此,即使该手掌与所述握持面触摸屏发生多次触摸,但由于用户握持姿势没有改变,其手掌与握持面的触摸点位置一般也不会改变,因而所述多次触摸的触摸点位置也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即所述多次触摸的触摸点会集中于所述握持面触摸屏的一个位置(手掌与与握持面的触摸点为1个时),或者其中部分集中于一个位置,另外部分集中于另一个位置(手掌与与握持面的触摸点为2个时)等有规律的分布。相比较而言,由于用户经常在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上进行触摸操作,且触摸操作往往是通过单个手指的滑动来完成的,所述滑动会使该单个手指在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上的触摸点位置发生较为明显变动,前一个触摸点与后一个触摸点之间具有明显的距离差,且所有触摸点之间杂乱无序分布,没有规律。因此,所述确定模块402可以通过对所述移动终端10的双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位置进行统计,根据所述触摸点的位置分布来判断当前处于操作面触摸屏的是所述第一触摸屏还是所述第二触摸屏。
具体地,所述确定模块402分别记录在预设时间(例如5秒)内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的位置坐标,并根据所述位置坐标判断所述第一触摸屏或者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是否呈有规律的分布,若所述第一触摸屏的触摸点呈有规律的分布(例如触摸点集中于同一位置,或者部分集中于同一位置),则所述确定模块402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握持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同理,若所述第二触摸屏的触摸点呈有规律的分布,则所述确定模块402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握持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例如,若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触摸点为A1、A2、A3,且A1、A2、A3的位置坐标值之间相差很小(例如A1、A2、A3相互之间的连线距离小于1厘米),则所述确定模块402可以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触摸点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握持面触摸屏。
需要补充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若用户在所述预设时间未对所述操作面触摸屏进行触摸操作(例如只是握持所述移动终端10),则很明显地该操作面触摸屏上的没有触摸点。相比较而言,用户的手掌与所述握持面触摸却是一直存在触摸,触摸点不可能不存在。因此,若所述第一触摸屏或者所述第二触摸屏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未产生触摸点,则所述确定模块402判断该第一触摸屏或者该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另一触摸屏为与之对应的所述握持面触摸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通过统计所述触摸的触摸点数量或者所述触摸的触摸点位置分布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判断所述操作面触摸屏和所述握持面触摸屏的。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面触摸屏和所述握持面触摸屏的判断还可以是通过综合这两种方式来进行判断。
所述响应模块403,用于响应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执行与该触摸对应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模块403仅响应发生在所述移动终端10的当前操作面触摸屏的触摸操作,而不响应发生于所述握持面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此时,所述握持面触摸屏可用于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图片文字等;而不能作为输入设备,例如点击应用程序图标启动应用程序等。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模块403,还可用于关闭所述握持面触摸屏的背光,并锁定该握持面触摸屏,使其输入输出功能均无法使用。
通过上述功能模块401-403,本发明所提出的防误触系统400通过侦测用户在双屏移动终端上的触摸,确定所述触摸的触摸点数量和触摸点位置,进而根据双屏上触摸点数量的差异或者双屏上触摸点的位置分布,判断得出双屏中作为操作面和非操作面的触摸屏,最终控制双屏移动终端能够仅响应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而不响应非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减少了双屏移动终端的误判和误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一种防误触方法。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防误触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实施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
步骤S410,移动终端10判断该移动终端10上配备的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是否均处于工作状态。若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均处于工作状态,则执行步骤S420;否则,返回步骤S410.
步骤S420,移动终端10侦测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的触摸,并确定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为双屏移动电子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双屏手机、双屏平板、双屏电子书等。其中,所述双屏包括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通常,所述第一触摸屏设于所述移动终端10的正面,所述第二触摸屏设于所述移动终端10的背面。
步骤S430,移动终端10分别统计所述第一触摸屏上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并判断所述第一触摸屏上触摸点数量是否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若所述第一触摸屏上触摸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则执行步骤S440;否则,执行步骤S450。
如图6所示,在一般情况下,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时,若用户想通过所述第一触摸屏来操控所述移动终端10,则通常会使用手指握持所述移动终端10的两侧,手掌与该移动终端10的第二触摸屏贴合握持,然后通过单个手指来触摸所述第一触摸屏,对所述移动终端10进行操控。很明显地,在这个过程中,与所述第二触摸屏保持贴合状态的用户手掌非常容易与该第二触摸屏发生触摸,且所述触摸点的数量远超正常的触摸操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移动终端10的双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的差异,来判断当前处于操作面触摸屏的是所述第一触摸屏还是所述第二触摸屏。具体地,若所述第一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则可以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移动终端10当前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移动终端10当前握持面触摸屏。同理,若所述第一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不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数量,则可以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移动终端10当前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移动终端10当前握持面触摸屏。
步骤S440,移动终端10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握持面触摸屏。
步骤S450,移动终端10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握持面触摸屏。
步骤S460,移动终端10响应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执行与该触摸对应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仅响应发生在所述操作面触摸屏的触摸操作,而不响应发生于所述握持面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此时,所述握持面触摸屏可用于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图片文字等;而不能作为输入设备,例如点击应用程序图标启动应用程序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还可用于关闭所述握持面触摸屏的背光,并锁定该握持面触摸屏,使其输入输出功能均无法使用。
通过上述步骤S410-S460,本发明所提出的防误触方法通过侦测用户在双屏移动终端上的触摸,确定所述触摸的触摸点数量,进而根据双屏上触摸点数量的差异,判断得出双屏中作为操作面和非操作面的触摸屏,最终控制双屏移动终端能够仅响应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而不响应非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减少了双屏移动终端的误判和误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防误触方法第二实施例的实施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
步骤S510,移动终端10判断该移动终端10上配备的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是否均处于工作状态。若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均处于工作状态,则执行步骤S520;否则,返回步骤S510.
步骤S520,移动终端10侦测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的触摸,并确定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位置坐标。
步骤S530,移动终端10分别统计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触摸屏上发生触摸的触摸点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发生触摸的触摸点位置坐标,并判断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位置坐标是否呈有规律的分布。若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触摸点位置坐标呈有规律的分布,则执行步骤S540;若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位置坐标呈有规律的分布,执行步骤S550。
在一般情况下,用户正常使用所述移动终端10时,与该移动终端10握持面触摸屏贴合的手掌一般不会有大的移动,因此,即使该手掌与所述握持面触摸屏发生多次触摸,但由于用户握持姿势没有改变,其手掌与握持面的触摸点位置一般也不会改变,因而所述多次触摸的触摸点位置也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即所述多次触摸的触摸点会集中于所述握持面触摸屏的一个位置,或者其中部分集中于一个位置,另外部分集中于另一个位置等有规律的分布。相比较而言,由于用户经常在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上进行触摸操作,且触摸操作往往是通过单个手指的滑动来完成的,所述滑动会使该单个手指在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上的触摸点位置发生较为明显变动,前一个触摸点与后一个触摸点之间具有明显的距离差,且所有触摸点之间杂乱无序分布,没有规律。因此,可以通过对所述移动终端10的双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位置进行统计,根据所述触摸点的位置分布来判断当前处于操作面触摸屏的是所述第一触摸屏还是所述第二触摸屏。
具体地,若在预设时间(例如5秒)内所述第一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的集中于同一位置,或者部分集中于同一位置,则可以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的触摸点呈有规律的分布,该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握持面触摸屏,与该第一触摸屏相对的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同理,若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的集中于同一位置,或者部分集中于同一位置,则可以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的触摸点呈有规律的分布,该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握持面触摸屏,与该第二触摸屏相对的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触摸点集中于同一位置或者部分集中于同一位置是指,所述触摸点的位置坐标之间的差异较小,在触摸屏上的位置距离较近,例如两个触摸点之间的距离小于1厘米等。
步骤S540,移动终端10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握持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操作面触摸屏。
步骤S550,移动终端10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握持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操作面触摸屏。
步骤S560,移动终端10响应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执行与该触摸对应的操作。
通过上述步骤S510-S560,本发明所提出的防误触方法通过侦测用户在双屏移动终端上的触摸,确定所述触摸的触摸点位置坐标,进而根据双屏上触摸点位置的分布情况,判断得出双屏中作为操作面和非操作面的触摸屏,最终控制双屏移动终端能够仅响应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而不响应非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减少了双屏移动终端的误判和误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误触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有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所述防误触系统包括:
侦测模块,用于侦测所述第一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触摸的触摸点数量或触摸点位置坐标,确定处于所述移动终端操作面的触摸屏;及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执行与该触摸对应的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时,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非操作面触摸屏;及
在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不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时,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非操作面触摸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统计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位置坐标,并判断所述触摸点位置是否集中或者部分集中;
若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所述触摸点位置集中或者部分集,则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
若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所述触摸点位置集中或者部分集,则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
4.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不响应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上所发生的触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误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模块,还用于关闭非操作面触摸屏的背光并锁定该触摸屏。
6.一种防误触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有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所述防误触方法包括:
侦测所述第一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
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触摸的触摸点数量或触摸点位置坐标,确定处于所述移动终端操作面的触摸屏;及
响应所述操作面触摸屏上发生的触摸,执行与该触摸对应的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触摸的触摸点数量或触摸点位置坐标,确定处于所述移动终端操作面的触摸屏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时,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非操作面触摸屏;及
在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不小于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时,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非操作面触摸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触摸的触摸点数量或触摸点位置坐标,确定处于所述移动终端操作面的触摸屏的步骤还包括:
统计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所发生触摸的触摸点位置坐标,并判断所述触摸点位置是否集中或者部分集中;
若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所述触摸点位置集中或者部分集,则判定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
若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所述触摸点位置集中或者部分集,则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为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所述第一触摸屏为所述操作面触摸屏。
9.如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触方法还包括:
不响应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上所发生的触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触方法还包括:
关闭所述非操作面触摸屏的背光并锁定该触摸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22513.XA CN106406610A (zh) | 2016-09-13 | 2016-09-13 | 防误触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22513.XA CN106406610A (zh) | 2016-09-13 | 2016-09-13 | 防误触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06610A true CN106406610A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8000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22513.XA Pending CN106406610A (zh) | 2016-09-13 | 2016-09-13 | 防误触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06610A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56108A (zh) * | 2017-05-24 | 2017-10-17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屏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765971A (zh) * | 2017-10-24 | 2018-03-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
CN108108081A (zh) * | 2017-12-29 | 2018-06-0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双面屏的信息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156327A (zh) * | 2018-01-02 | 2018-06-12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18103257A1 (zh) * | 2016-12-09 | 2018-06-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状态控制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
CN108415659A (zh) * | 2018-04-09 | 2018-08-17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双触摸终端的辅助触摸方法、辅助触摸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737640A (zh) * | 2018-04-11 | 2018-11-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防误触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9271059A (zh) * | 2018-08-24 | 2019-01-25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屏幕的防误触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582174A (zh) * | 2018-11-12 | 2019-04-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输入响应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9683795A (zh) * | 2018-12-25 | 2019-04-26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交互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381762A (zh) * | 2018-12-29 | 2020-07-07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屏切换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596781A (zh) * | 2019-02-20 | 2020-08-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防误触方法及一种终端 |
CN111752463A (zh) * | 2019-03-26 | 2020-10-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操作执行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3407061A (zh) * | 2021-06-30 | 2021-09-17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遥控装置防误触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7801A (zh) * | 2012-11-14 | 2013-03-06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对称双屏移动终端切换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965657A (zh) * | 2015-06-30 | 2015-10-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5472068A (zh) * | 2015-12-23 | 2016-04-06 | 张卓尔 | 一种双屏智能手机 |
-
2016
- 2016-09-13 CN CN201610822513.XA patent/CN1064066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7801A (zh) * | 2012-11-14 | 2013-03-06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对称双屏移动终端切换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965657A (zh) * | 2015-06-30 | 2015-10-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5472068A (zh) * | 2015-12-23 | 2016-04-06 | 张卓尔 | 一种双屏智能手机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03257A1 (zh) * | 2016-12-09 | 2018-06-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状态控制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
CN107256108A (zh) * | 2017-05-24 | 2017-10-17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屏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765971A (zh) * | 2017-10-24 | 2018-03-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
CN108108081B (zh) * | 2017-12-29 | 2021-09-2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双面屏的信息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108081A (zh) * | 2017-12-29 | 2018-06-0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双面屏的信息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156327A (zh) * | 2018-01-02 | 2018-06-12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415659A (zh) * | 2018-04-09 | 2018-08-17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双触摸终端的辅助触摸方法、辅助触摸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737640A (zh) * | 2018-04-11 | 2018-11-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防误触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9271059A (zh) * | 2018-08-24 | 2019-01-25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屏幕的防误触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271059B (zh) * | 2018-08-24 | 2021-11-16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屏幕的防误触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582174A (zh) * | 2018-11-12 | 2019-04-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输入响应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9683795B (zh) * | 2018-12-25 | 2021-07-2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交互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683795A (zh) * | 2018-12-25 | 2019-04-26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交互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381762A (zh) * | 2018-12-29 | 2020-07-07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屏切换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596781A (zh) * | 2019-02-20 | 2020-08-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防误触方法及一种终端 |
CN111752463A (zh) * | 2019-03-26 | 2020-10-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操作执行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3407061A (zh) * | 2021-06-30 | 2021-09-17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遥控装置防误触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407061B (zh) * | 2021-06-30 | 2023-07-14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遥控装置防误触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06610A (zh) | 防误触方法及系统 | |
CN104731510A (zh) | 移动终端操作控件集中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933489A (zh) | 防止屏幕误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951206A (zh) | 图标隐藏方法及装置 | |
CN104850343B (zh) | 启动单手操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731472A (zh) | 一种图标快速整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6603829A (zh) | 一种截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5760057A (zh) | 截屏装置和方法 | |
CN105487802A (zh) | 屏幕投影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5094555A (zh) | 一种通过滑动手势切换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155694A (zh) | 一种应用与分身应用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 |
CN104731339A (zh) | 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4731501A (zh) | 控制图标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4850349A (zh) | 页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4777982B (zh) | 终端输入法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05511715A (zh) | 一种利用无边框触屏启动程序助手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803860A (zh) | 一种终端应用的存储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5718200A (zh) |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页面切换装置、方法及终端 | |
CN106527956A (zh) | 触摸操作识别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4915063A (zh) | 控制智能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406733A (zh) | 防误触终端及方法 | |
CN106445830A (zh) | 应用程序运行环境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5117155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操控方法 | |
CN105183830B (zh) | 图片浏览方法及装置 | |
CN106250017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多任务管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