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54219A - 旋翼车 - Google Patents

旋翼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54219A
CN107554219A CN201710773462.0A CN201710773462A CN107554219A CN 107554219 A CN107554219 A CN 107554219A CN 201710773462 A CN201710773462 A CN 201710773462A CN 107554219 A CN107554219 A CN 107554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body
connector
motor
fixe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734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54219B (zh
Inventor
邰鑫来
马小山
周大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ero Chuang Zh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ero Chuang Zh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ero Chuang Zh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ero Chuang Zh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734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54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54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4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54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4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轮本体翻转传动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车轮本体翻转传动装置,车身两侧设置车轮本体,车身内部设置电源,车轮本体中心设置连接体,连接体的侧壁和车轮本体的内圈侧壁连接有若干固定杆;连接体的端面设置电机,电机与电源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翼,旋翼位于车轮本体内部;连接体内沿车轮本体径向设置固定轴,固定轴固定在车身上,连接体与固定轴间隙配合。本发明提供了车轮本体翻转传动装置,通过在固定轴上设置连接体,连接体能够在固定轴上转动,从而通过固定杆带动车轮本体在固定轴上转动,实现车轮本体的翻转,是飞行器能够在空中和地面行走,使飞行器的适用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旋翼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领域,具体涉及旋翼车。
背景技术
飞行器(flight vehicle)是空间飞行的器械。随着科技的发展,多旋翼飞行器在各个行业领域内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以及企业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的飞行器多为四个或多个水平安装的旋翼,但是这种飞行器只能在空中飞行,当飞行器降落后不能在地面上移动,导致这种飞行器适用范围狭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旋翼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旋翼车,车身两侧设置车轮本体,车身内部设置电源,车轮本体中心设置连接体,连接体的侧壁和车轮本体的内圈侧壁连接有若干固定杆;连接体的端面设置电机,电机与电源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翼,旋翼位于车轮本体内部;连接体内沿车轮本体径向设置固定轴,固定轴固定在车身上,连接体与固定轴间隙配合;所述车轮本体内圈设置翻转电机,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固定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翻转电机与电源电连接;所述车轮本体包括内轮(111)和外轮(112),所述外轮上周向安装有多个轴承(113),所述内轮上设置有与轴承配合的轨道 (114)。
为了使固定轴的受力更加均匀,使车轮本体的重心作用在固定轴上,并且固定轴的设置更加稳定,同时减轻车轮本体的整体重量,使车轮本体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还能增大每个车轮本体的整体驱动力,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车轮本体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车轮本体和第二车轮本体,第一车轮本体和第二车轮本体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固定杆分别与连接体和固定板连接;固定轴设置于第一车轮本体和第二车轮本体之间;沿固定轴的轴向设置两个第二支撑片,两个第二支撑片设置在第一车轮本体和第二车轮本体的径向两端,两个第二支撑片均与第一车轮本体和第二车轮本体连接。
车轮本体翻转到竖直状态后,防止车轮本体转动时发生向内或向外倾斜,使车轮本体转动过程更加稳定,防止车轮本体转动过程中车轮本体晃动对车的行驶造成影响,同时能够减小抱臂与固定杆之间的冲击力,车轮本体翻转后,使抱臂能够自动将固定杆抱死,减少了操作的难度,同时也使抱臂与固定杆的连接更加稳定,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车身上对应固定杆位置设置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与电源电连接,第一伸缩杆垂直于固定杆设置;第一伸缩杆的伸出端相对设置两个抱臂,抱臂垂直于固定杆的轴向设置,抱臂与第一伸缩杆铰接,抱臂相对的两端面设置相对应的抱槽,两个抱槽对接的形状与固定杆的形状相同;抱槽侧壁设置缓冲垫;第一伸缩杆内设置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与电源电连接;抱臂与第一伸缩杆铰接的一端设置联动板,联动板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长条孔,第二伸缩杆的顶端平行联动板设置条形槽,条形槽的口端设置柱体,柱体位于两个联动板的长条孔中。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内轮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外轮配合;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第一齿轮,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内轮上,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外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一齿;所述电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安装有离合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体上安装有电源指示表,所述电源指示表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透明的盖,所述盖与凹槽可拆卸连接;
所述凹槽的顶端固定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上固定有弧形罩体,所述弧形罩体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罩体的下方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上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第一弹簧套于所述连接凸起上;
所述球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弧形托盘,所述第一弧形托盘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密封凹槽内;
所述凹槽的底部在竖直方向固定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顶端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是倾斜的;
所述第一弧形托盘在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第一弧形托盘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弹片上,与所述弹片接触;
所述连接体上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通过报警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报警开关为以下结构:所述球体的下方安装有两个绝缘支架,两个绝缘支架的距离最好大于球体的直径,以方便球体掉落至两个绝缘支架之间,两个绝缘支架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弧形托盘,所述第二弧形托盘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导电柱,所述凹槽的底端固定有柱状绝缘体,所述柱状绝缘体上安装有与第一导电柱配合的第二导电柱,第二弧形托盘与凹槽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位于第二弹簧内。
为了使车轮本体在地面行驶平稳,不发生颠簸,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轮上安装有轮胎,所述轮胎为橡胶轮胎。
为了使橡胶轮胎的设置更加稳定,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轮上周向安装有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轴承的外侧,所述橡胶轮胎套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上,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过盈配合。
为了使车轮本体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减小固定杆对旋翼旋转过程中气流流动的影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所述固定杆为三根,固定杆在车轮本体内部三等分设置。
本发明车轮翻转的过程:
当车轮本体处于水平状态时,通过电机带动旋翼工作并向运动的反方向排风,使车处于飞行状态;当车需要在地面行走时,通过翻转电机转动,由于固定轴与车身固定,翻转电机设置在车轮本体上,使翻转电机绕着固定轴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车轮本体在固定轴上做圆周运动,实现车轮本体的翻转;当车轮本体翻转完毕为了使车轮本体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定,将第一伸缩杆伸出到固定杆位置,通过第二伸缩杆收回,拉动联动板朝着第二伸缩杆运动方向移动,联动板带动抱臂合拢,并将固定杆抱死,缓冲垫减少抱臂与固定杆之间的冲击力;当车需要在空中飞行时,首先将第二伸缩杆伸出一定距离,推动联动板朝着第二伸缩杆运动方向移动,联动板带动抱臂张开,然后收缩第一伸缩杆,接着翻转电机转动,由于固定轴与车身固定,翻转电机设置在车轮本体上,使翻转电机绕着固定轴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车轮本体在固定轴上做圆周运动,实现车轮本体的翻转。
本发明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车轮本体翻转传动装置,通过在固定轴上设置连接体,连接体能够在固定轴上转动,从而通过固定杆带动车轮本体在固定轴上转动,实现车轮本体的翻转,是飞行器能够在空中和地面行走,使飞行器的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与车身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车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伸缩杆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环形车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环形车轮的外轮和内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环形车轮的外轮和内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环形车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一种电源指示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中连接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在A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0在B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0在C处的放大图;
图13是一种环形车轮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是一种环形车轮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5是一种环形车轮驱动器的齿轮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一种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3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一种齿盘与卡圈的配合图;
图19是一种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车身-50;固定轴-51;翻转电机-52;固定板-22;第二支撑片-54;车轮本体-60;连接体-18;固定杆-21;电机-201;旋翼-20;第一车轮本体 -65;第二车轮本体-66;第一伸缩杆-70;抱臂-71;抱槽-72;缓冲垫-73;第二伸缩杆-74;联动板-75;长条孔-76;条形槽-77;柱体-78;第一车轮本体-11;内轮-111;第一内轮片-1111;第二内轮片1112;支撑柱1113;外轮 -112;第一外轮片-1121;第二外轮片1122;轴承-113;第二支撑杆-1131;轨道-114;第二车轮本体-12;电机轴-13;第一齿轮-14;第一齿15;橡胶轮胎16;第一支撑杆-17;连接体-18;安装孔-19;旋翼-20;电机-201;固定杆-21;固定板-22;电源指示表-23;开关-24;光电开关-25;指针-26;凹槽-27;第三支撑杆-28;弧形罩体-29;第一弹簧-30;球体-31;连接凸起 -32;第一弧形托盘-33;转轴-34;支撑体-35;弹片-36;支杆-37;绝缘支架-38;第二弧形托盘-39;第一导电柱-40;柱状绝缘体-41;第二导电柱-42;第二弹簧-43;报警器-44;第二齿轮-101;第一安装孔-1010;齿盘-102;固定圈-1021;第五齿-1022;通孔-1023;第二齿1024;卡圈1025;第三齿1026;第四齿1027;驱动电机-103;驱动电机的电机轴-104;套环-105;扭簧-106;固定孔-107;支架腿-108;第一固定板-109;限位孔-202;连接杆-203;连接板-204;定位杆-205;与固定孔配合的孔-206;底脚-20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车轮本体翻转传动装置,车身50两侧设置车轮本体60,车轮本体60为环形齿轮,车身50内部设置电源,车轮本体60中心设置连接体18,连接体18的侧壁和车轮本体60的内圈侧壁连接有若干固定杆21;连接体18的端面设置电机201,电机201与电源电连接,电机201的输出轴连接旋翼20,旋翼20位于车轮本体60内部;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车轮本体和所述第二车轮本体的安装孔19,连接体 18内沿车轮本体60径向设置固定轴51,固定轴51固定在车身50上,连接体18与固定轴51间隙配合。
为了使车轮本体60能够电动控制旋转,并且转动角度更加精确,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车轮本体60内圈设置翻转电机52,翻转电机52的输出轴与固定轴51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翻转电机52与电源电连接。
为了使固定轴51的受力更加均匀,使车轮本体60的重心作用在固定轴 51上,并且固定轴51的设置更加稳定,同时减轻车轮本体60的整体重量,使车轮本体60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还能增大每个车轮本体60的整体驱动力,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车轮本体60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车轮本体65 和第二车轮本体66,第一车轮本体65和第二车轮本体66之间通过固定板22 连接,固定杆21分别与连接体18和固定板22连接;固定轴51设置于第一车轮本体65和第二车轮本体66之间;沿固定轴51的轴向设置两个第二支撑片54,两个第二支撑片54设置在第一车轮本体65和第二车轮本体66的径向两端,两个第二支撑片54均与第一车轮本体65和第二车轮本体66连接。
如图1、2、3所示,车轮本体60翻转到竖直状态后,防止车轮本体60 转动时发生向内或向外倾斜,使车轮本体60转动过程更加稳定,防止车轮本体60转动过程中车轮本体60晃动对车的行驶造成影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车身50上对应固定杆21位置设置第一伸缩杆70,第一伸缩杆70与电源电连接,第一伸缩杆70垂直于固定杆21设置;第一伸缩杆70的伸出端相对设置两个抱臂71,抱臂71与第一伸缩杆70铰接,抱臂71垂直于固定杆21的轴向设置,抱臂71相对的两端面设置相对应的抱槽72,两个抱槽72对接的形状与固定杆21的形状相同。
车轮本体60翻转到竖直状态后,防止车轮本体60转动时发生向内或向外倾斜,使车轮本体60转动过程更加稳定,防止车轮本体60转动过程中车轮本体60晃动对车的行驶造成影响,同时能够减小抱臂71与固定杆21之间的冲击力,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抱槽72侧壁设置缓冲垫73。
车轮本体60翻转到竖直状态后,防止车轮本体60转动时发生向内或向外倾斜,使车轮本体60转动过程更加稳定,防止车轮本体60转动过程中车轮本体60晃动对车的行驶造成影响,使车轮本体60翻转后,使抱臂71能够自动将固定杆21抱死,减少了操作的难度,同时也使抱臂71与固定杆21 的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伸缩杆70内设置第二伸缩杆74,第二伸缩杆74与电源电连接;抱臂71与第一伸缩杆70铰接的一端设置联动板75,联动板75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7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长条孔76,第二伸缩杆74的顶端平行联动板设置条形槽77,条形槽77 的口端设置柱体78,柱体78位于两个联动板75的长条孔76中。
为了使车轮本体60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减小固定杆21对旋翼20旋转过程中气流流动的影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所述固定杆21为三根,固定杆21在车轮本体60内部三等分设置。
参见图4和图5,包括车轮本体,所述车轮本体包括内轮111和外轮112,所述外轮上周向安装有多个轴承113,所述内轮上设置有与轴承配合的轨道 114,所述外轮上安装有轮胎,所述轮胎优选为橡胶轮胎16。
本发明提供的环形车轮,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内轮固定于车的车轮的位置,在内轮或车上安装驱动装置驱动外轮相对内轮转动,从而带动车向前移动。这种结构,相对于现有的车轮,无需安装车轴,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并且,因为无需安装车轴,简化了车的结构,也方便了维护。
本申请中,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所述内轮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外轮配合,驱动装置可以使用现有的驱动装置,以下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第一齿轮14,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内轮上,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13上,所述外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一齿15。这种结构,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外轮相对内轮转动,从而带动车向前移动,在停止时,能够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齿的啮合直接制动,停车位置准确,该结构尤其适用于惯性较小的车,对于惯性较大的车,还可以在电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安装有离合器,离合器优选使用电磁离合器,离合器的安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当然为了简化结构,还可以在内轮的中心位置安装电机,电机轴与外轮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杆通过连接杆带动外轮相对内轮旋转。
轮胎的安装可以使用现有的方式安装,本申请中,优选使用以下结构配合安装轮胎,参见图6,内轮包括第一内轮片1111和第二内轮片1112,第一内轮片1111和第二内轮片1112之间固定有支撑柱1113;外轮包括第一外轮片1121和第二外轮片1122,第一外轮片1121和第二外轮片1122之间固定有第二支撑杆1131,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安装有轴承113,第一内轮片1111 和第二内轮片1112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支撑杆的两端的轴承之间的距离,被限制在第一外轮片和第二外轮片之间,外边缘形成轨道114使轴承能够沿轨道滑动,橡胶轮胎套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上,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过盈配合,这种结构相对于一体式的瓦圈结构,使用材料少,重量较小,尤其适用于能够飞行的车模型或玩具车;此外,该结构中间有大量空间,有利于散热进而保护车轮的器件,尤其是电机、橡胶轮胎等运行发热量较高的器件。
本申请中,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参见图4,所述车轮本体包括第一车轮本体11和第二车轮本体12,所述第一车轮本体和所述第二车轮本体的内轮之间固定有连接体18,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车轮本体和所述第二车轮本体端面垂直的安装孔19;所述连接体上在垂直于所述安装孔的方向安装有旋翼20。该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安装孔用于安装转轴,转轴通过旋转电机固定于车上,旋翼的电机201以及旋转电机连接控制装置,当需要飞行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旋转电机旋转使环形车轮旋转至水平位置,启动旋翼带动车飞行。本申请中,电源可以设置于车上,转轴可以为管状,电源线穿过管与用电器件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连接体内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通过开关与所述旋翼及驱动装置连接,开关可以是一般的控制开关,这种方式操作比较麻烦,也可以是继电器,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其功能。本申请中,连接体可以做成正多边形或圆形,第一车轮本体和所述第二车轮本体的内轮的内侧固定于正多边形或圆形的侧面上,更进一步的,参见图7,第二车轮本体的内轮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正多边形或圆形的侧面上。第一车轮本体和所述第二车轮本体的内轮的内侧还可以是通过固定板22固定为一体,固定杆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正多边形或圆形的侧面上。当然,为了固定牢固,第一车轮本体和所述第二车轮本体的外轮的内侧也可以安装固定板。
本申请中的电源可以是锂电池、现有的高能量电池、开关电源等,为了方便对电源监控,防止电量不足,所述连接体上安装有电源指示表23,所述电源指示表通过开关24与所述电源连接,电源指示表可以是电压表、电流表等。
本申请中,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参见图8,上述电源指示表优选直流电源指示表,直流电源指示表一般为双向指针式的电源指示表,电源指示表的表盘上在零刻度线的一侧安装有光电开关25,光电开关为扩散反射型光电开关;连接体内安装振动传感器,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是市面上的处理器、微处理器、CPU等,连接体上固定有蜂鸣器,光电开关和振动传感器分别通过处理器与蜂鸣器连接,蜂鸣器还可以使用声光报警器,传感器,处理器也可以设置于连接体的表面。这种结构,在使用车轮或者车时,可以打开开关 24通过电源指示表查看电源电量是否充足,确定电源电量充足后,关闭开关,源指示表的指针26位于零刻度线处,当车轮运转的过程中,如果颠簸振动大,指针受振动会左右摆动,当指针摆动到扩散反射型光电开关位置时,扩散反射型光电开关发射的光被指针挡住,从而通过处理器控制蜂鸣器报警,以提示路面太差不适宜环形车轮在此处运行;当然如果在很平的路面上运行时蜂鸣器报警意味着环形车轮受损,对于车来说应该更换车轮了。扩散反射型光电开安装的位置与零刻度线的距离可以根据人们要求报警的灵敏度设置,距离越近,灵敏度越高。
本申请中,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参见图9-图12,连接体上设置有凹槽 27,所述凹槽上设置有透明的盖,与凹槽可拆卸连接,因为盖是透明的,因此图中未指出,所述凹槽的顶端固定有第三支撑杆28,所述第三支撑杆上固定有弧形罩体29,所述弧形罩体上设置有第一弹簧30,第一支撑杆、弧形罩体及第一弹簧最好倾斜设置,所述罩体的下方设置有球体31,所述球体上设置有连接凸起32,所述第一弹簧套于所述连接凸起上,所述球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弧形托盘33,所述第一弧形托盘通过转轴34固定于所述密封凹槽内,凹槽的底部在竖直方向固定有支撑体35,支撑体可以使用现有结构,比如第一支撑杆结构,只要能实现对弹片及支杆起到支撑的作用即可,所述支撑体的顶端设置有弹片 36,所述弹片是倾斜的;所述第一弧形托盘在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支杆37,所述支杆的一端与第一弧形托盘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弹片上,与所述弹片接触;所述连接体上安装有报警器44,当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报警器安装于车上,所述报警器通过报警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报警开关为以下结构:球体的下方安装有两个绝缘支架38,绝缘支架可以使圆柱体、长方体等形状,两个绝缘支架的距离最好大于球体的直径,以方便球体掉落至两个绝缘支架之间,两个绝缘支架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弧形托盘39,此处的滑动连接一般使用现有的方式,比如滑轨滑块结构,所述第二弧形托盘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导电柱40,所述凹槽的底端固定有柱状绝缘体41,所述柱状绝缘体上安装有与第一导电柱配合的第二导电柱42,一般的,第二导电柱位于第一导电柱的正下方,第二弧形托盘与凹槽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43,所述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位于第二弹簧内,一般的第二弹簧不与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接触,为了防止第二弹簧导电,第二弹簧表面设置绝缘层,具体的可以涂绝缘漆或套绝缘管。这种结构,安装时,第一支撑杆位于凹槽的顶端,当车轮运转的过程中,如果颠簸振动大,可以启动报警器报警,其原理如下:正常状态下,球体由于第一弧形托盘作用及第一弹簧与连接凸起的作用,受较小振动时,只能在小范围内动作,不会脱离托盘;如果颠簸振动大,弹片振动变形较大,使支杆37从弹片上滑落,带动第一弧形托盘旋转,旋转的过程中,第一弧形托盘对球体的支撑力变成了向右侧的推力,球体在推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脱离第一弧形托盘下落至第二弧形托盘上,压缩第二弹簧使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接触,从而将电源与报警器连通,报警器得电报警。这种结构相对于自动控制结构结构简单,故障率小。本申请中,还可以不使用导电柱结构,直接将振动体安装在两个绝缘支架之间,通过球体掉落后砸在振动体上振动发生提示人们振动过大。
本申请中,在不安装旋翼的情况下,驱动装置可以使用以下结构的驱动器:参见图13-图16,包括第二齿轮101、与第二齿轮啮合的齿盘102和驱动电机103,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104上;所述齿盘包括固定圈1021和位于固定圈内侧的第五齿1022,所述固定圈与所述第五齿为一体的;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一安装孔1010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之间设置有套环105,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边缘与所述套环之间设置有扭簧106,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边缘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套环上。为了节约材料,并且为了方便散热,所述固定圈周向设置有一个通孔1023,参见图17;为了方便固定,驱动电机上还设置有固定孔107。需要说明的是,图6结构安装时一般要外轮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要同轴设置,即安装于连接体的中心位置;图14结构安装时一般要外轮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非同轴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驱动器,使用时,将驱动电机固定于连接体的侧面,将齿盘固定于外轮的侧面,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旋转,从而带动齿盘旋转,使外轮相内轮转动,使用时,可以在车或环形车轮上安装电源及控制器控制驱动器运转;通过设置扭簧,在车启动的过程中,套环相对第一安装孔的内边缘转动使扭簧蓄能,在车停止时,扭簧释放能量,推动内轮和外轮继续相对运动,当释放完能量后,由于惯性,内轮和外轮继续相对运动,扭簧反向蓄能阻止内轮和外轮继续相对运动,最终停止外轮和内轮的相对运动,车停下来,整个停车过程是平缓的制动过程,可以大大缓冲内轮和外轮直接停止相对运动带来的惯性冲击,增加了该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对于驱动器,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参见图18,所述固定圈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齿1024,所述固定圈外套有卡圈1025,所述卡圈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二齿配合的第三齿1026,所述固定圈与所述卡圈通过第二齿和第三齿啮合;所述卡圈的外侧还设置有第四齿102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第五齿、第二齿、第三齿和第四齿均为多个,所述第五齿和第二齿均匀的分布与所述固定圈上,所述第三齿和第四齿均匀的分布与所述卡圈上。制作时,将外轮的侧面或内侧设置与第四齿配合的齿,安装时,将卡圈卡在外圈上,借助过盈配合的力对固定圈和第二齿轮产生微量变形压紧,使第二齿轮和固定圈啮合的更牢固。该结构安装方便。
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方便驱动电机的固定,且固定的更牢固,申请人还为驱动器设置了固定支架,参见图19,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三个支架腿108,三个所述支架腿呈三角形排布,以增加固定支架的稳定性;三个所述支架腿的顶部一体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09,第一固定板一般垂直于三个支架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限位孔202;相邻的支架腿之间安装有两条连接杆203,两条所述连接杆交叉设置;两条斜定位杆在交叉位置为断开的,断开位置通过连接板204 连接;相邻的支架腿之间在底部还固定安装有定位杆205,所述定位杆与所述支架腿一般垂直设置。该结构,第一固定板109与定位杆205分别在顶部和底部横向上将三个支架腿牢牢地支撑住,抵御振动对支架腿产生的向内侧的压力,中间两条断开的连接杆通过连接板连接,抵御振动对支架腿产生的向外的拉力,如果向外的拉力倾斜的,主要利用的是其中一根的定位杆,如果向外的拉力是垂直于支架腿的,主要利用的是两根的定位杆,此时,连接板相对于直接将两根定位杆交叉设置,增加了两根定位杆的接触面积,并且使接触的位置由直接接触改为间接接触,使接触部位承受的变形更大。使用时将驱动电机固定到第一固定板上,三个支架腿固定于连接体的侧面,一般的驱动电机与第一固定板借助与固定孔配合的孔206固定,三个支架腿通过底部的底脚207固定,可以使用焊接或螺纹连接等形式,为了使安装的更牢固,所述定位杆与所述支架腿的底端之间有距离,此时,不需要设置底脚,直接在连接体的侧面上设置三个与支架腿配合的孔,将三个支架腿插入孔内焊接或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牢固。支架的高度根据实际固定圈的位置确定。
上述实施例只是发明的例示,不应当以说明书及附图的例示性实施例描述限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作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旋翼车,其特征在于,
车身两侧设置车轮本体,车身内部设置电源,车轮本体中心设置连接体,连接体的侧壁和车轮本体的内圈侧壁连接有若干固定杆;连接体的端面设置电机,电机与电源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翼,旋翼位于车轮本体内部;连接体内沿车轮本体径向设置固定轴,固定轴固定在车身上,连接体与固定轴间隙配合;所述车轮本体内圈设置翻转电机,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固定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翻转电机与电源电连接;车轮本体包括内轮(111)和外轮(112),所述外轮上周向安装有多个轴承(113),所述内轮上设置有与轴承配合的轨道(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轮本体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车轮本体和第二车轮本体,第一车轮本体和第二车轮本体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固定杆分别与连接体和固定板连接;固定轴设置于第一车轮本体和第二车轮本体之间;沿固定轴的轴向设置两个第二支撑片,两个第二支撑片设置在第一车轮本体和第二车轮本体的径向两端,两个第二支撑片均与第一车轮本体和第二车轮本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上对应固定杆位置设置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与电源电连接,第一伸缩杆垂直于固定杆设置;第一伸缩杆的伸出端相对设置两个抱臂,抱臂垂直于固定杆的轴向设置,抱臂与第一伸缩杆铰接,抱臂相对的两端面设置相对应的抱槽,两个抱槽对接的形状与固定杆的形状相同;抱槽侧壁设置缓冲垫;第一伸缩杆内设置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与电源电连接;抱臂与第一伸缩杆铰接的一端设置联动板,联动板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长条孔,第二伸缩杆的顶端平行联动板设置条形槽,条形槽的口端设置柱体,柱体位于两个联动板的长条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轮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外轮配合;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第一齿轮(14),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内轮上,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13)上,所述外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一齿(15);所述电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安装有离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上安装有电源指示表(23),所述电源指示表通过开关(24)与所述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凹槽(27),所述凹槽上设置有透明的盖,所述盖与凹槽可拆卸连接;
所述凹槽的顶端固定有第三支撑杆(28),所述第三支撑杆上固定有弧形罩体(29),所述弧形罩体上设置有第一弹簧(30),所述罩体的下方设置有球体(31),所述球体上设置有连接凸起(32),所述第一弹簧套于所述连接凸起上;
所述球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弧形托盘(33),所述第一弧形托盘通过转轴(34)固定于所述密封凹槽内;
所述凹槽的底部在竖直方向固定有支撑体(35),所述支撑体的顶端设置有弹片(36),所述弹片是倾斜的;
所述第一弧形托盘在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支杆(37),所述支杆的一端与第一弧形托盘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弹片上,与所述弹片接触;
所述连接体上安装有报警器(44),所述报警器通过报警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报警开关为以下结构:所述球体的下方安装有两个绝缘支架(38),两个绝缘支架的距离最好大于球体的直径,以方便球体掉落至两个绝缘支架之间,两个绝缘支架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弧形托盘(39),所述第二弧形托盘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导电柱(40),所述凹槽的底端固定有柱状绝缘体(41),所述柱状绝缘体上安装有与第一导电柱配合的第二导电柱(42),第二弧形托盘与凹槽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43),所述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位于第二弹簧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轮上安装有轮胎,所述轮胎为橡胶轮胎(1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轮上周向安装有多个第一支撑杆(17),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轴承的外侧,所述橡胶轮胎套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上,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翼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所述固定杆为三根,固定杆在车轮本体内部三等分设置。
CN201710773462.0A 2017-08-31 2017-08-31 旋翼车 Active CN107554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3462.0A CN107554219B (zh) 2017-08-31 2017-08-31 旋翼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3462.0A CN107554219B (zh) 2017-08-31 2017-08-31 旋翼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4219A true CN107554219A (zh) 2018-01-09
CN107554219B CN107554219B (zh) 2019-09-17

Family

ID=60978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3462.0A Active CN107554219B (zh) 2017-08-31 2017-08-31 旋翼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542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3840A (zh) * 2019-06-28 2019-10-08 左红 一种自行车飞行装置的旋翼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39139A (ko) * 2011-06-16 2012-12-27 김준규 지면 및 공중과 수면을 기동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4385846A (zh) * 2014-11-24 2015-03-04 中国计量学院 车轮式螺旋桨
CN105034729A (zh) * 2015-07-21 2015-11-1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可变形多模态陆空飞行机器人
CN106080070A (zh) * 2016-08-03 2016-11-09 安徽啄木鸟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助转换式陆空两用飞行器
CN106240262A (zh) * 2016-08-05 2016-12-21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翼轮复合移动飞行两栖机器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39139A (ko) * 2011-06-16 2012-12-27 김준규 지면 및 공중과 수면을 기동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4385846A (zh) * 2014-11-24 2015-03-04 中国计量学院 车轮式螺旋桨
CN105034729A (zh) * 2015-07-21 2015-11-1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可变形多模态陆空飞行机器人
CN106080070A (zh) * 2016-08-03 2016-11-09 安徽啄木鸟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助转换式陆空两用飞行器
CN106240262A (zh) * 2016-08-05 2016-12-21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翼轮复合移动飞行两栖机器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3840A (zh) * 2019-06-28 2019-10-08 左红 一种自行车飞行装置的旋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4219B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29865U (zh) 一种桥梁支撑座
CN203546620U (zh) 桥梁墩底转体系统
CN105365914A (zh) 一种电动两轮汽车
CN204095952U (zh) 一种电动两轮汽车
CN205273743U (zh) 冲浪式平衡车
CN105290058B (zh) 一种管道内用于切割障碍的机器人平台
CN107554219A (zh) 旋翼车
CN107571686A (zh) 环形车轮
CN105799737B (zh) 单轨道岔梁驱动装置
CN104742679B (zh) 一种自平衡林用汽车底盘
CN204279807U (zh) 一种独轮平衡车
CN105110190B (zh) 带活动配重系统的轮胎吊车配重控制方法
CN207737387U (zh) 一种双轮差速惯性导航的潜伏举升式移动机器人
CN106542030A (zh) 一种自平衡两轮车
CN207028744U (zh) 用于行走装置的悬挂机构和具有其的行走机器人
CN105179594A (zh) 自平衡稳定器
CN205737887U (zh) 二合一全地形超级电动车
CN208278073U (zh) 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救援工装
CN20325760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偏航控制装置
CN206675971U (zh) 一种游乐设施的旋转装置
CN208149475U (zh) 一种服务机器人行走装置
CN207241300U (zh) 一种单轨列车用水平轮、转向架及单轨列车
CN208347390U (zh) 汽车停放装置及立体车库
CN212290078U (zh) 双腿行走的行走机构
CN201261455Y (zh) 一种飞碟式倒车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