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8430B - 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及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及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8430B
CN107548430B CN201680000826.5A CN201680000826A CN107548430B CN 107548430 B CN107548430 B CN 107548430B CN 201680000826 A CN201680000826 A CN 201680000826A CN 107548430 B CN107548430 B CN 107548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exhaust gas
cooling water
reducing agent
inj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08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8430A (zh
Inventor
水野浩之
井手悟
小谷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48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8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8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8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 F01N3/2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 Methods of operation or control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 F01N3/2066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90Injecting react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92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of engine exhaust gases
    • B01D53/9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of engine exhaust gases by 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9404Removing only 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9409Nitrogen oxides
    • B01D53/9413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catalyst
    • B01D53/9418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catalyst for removing nitrogen oxides by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using a reducing agent in a lean exhaust ga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02F9/0866Engine compartment, e.g. heat exchangers, exhaust filters, cooling devices, silencers, mufflers, position of hydraulic pumps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 F01N3/2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 Methods of operation or control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 F01N3/2006Periodically heating or cooling catalytic reactors, e.g. at cold starting or overheating
    • F01N3/2046Periodically cooling catalytic rea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ther engine or machin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20Reductants
    • B01D2251/206Ammonium compounds
    • B01D2251/2067Ur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92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of engine exhaust gases
    • B01D53/9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of engine exhaust gases by 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9404Removing only 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9409Nitrogen ox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90/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 F01N2590/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for heavy duty applications, e.g. trucks, buses, tractors, locomoti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610/00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 F01N2610/11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the substance or part of the dosing system being coo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610/00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 F01N2610/14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substances, e.g. conduits
    • F01N2610/1406Storage means for substances, e.g. tanks or reservoi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610/00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 F01N2610/14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substances, e.g. conduits
    • F01N2610/1433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610/00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 F01N2610/14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substances, e.g. conduits
    • F01N2610/1453Sprayers or atomisers; Arrangement thereof in the exhaust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16Outlet manifol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20)具有将冷却水引导至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冷却水通道(25)。冷却水通道(25)包括:与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连接的第一流路(F1)、从第一流路(F1)分支的第二流路(F2)及第三流路(F3)。第一流路(F1)分支成第二流路(F2)及第三流路(F3)的分支点(FP)位于比还原剂喷射装置(24)与第一流路(F1)的连接部分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三流路(F3)从分支点(FP)延伸至比第二流路(F2)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二流路(F2)和第三流路(F3)在分支点(FP)的相反侧汇合。

Description

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及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及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作业车辆中设置有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所述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用于净化来自柴油发动机的排出气体所含有的氮氧化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具有选择催化还原装置、还原剂喷射装置、冷却水通道。选择催化还原装置将排出气体中的氮氧化物还原。还原剂喷射装置向流入选择催化还原装置的排出气体中喷射还原剂。冷却水通道向还原剂喷射装置供给冷却水,所述冷却水用于冷却被发动机及排出气体加热的还原剂喷射装置。
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以发动机停止后还原剂喷射装置的冷却为目的,提出在冷却水通道上设置从还原剂喷射装置向上方延伸的对流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54669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发动机停止后,存在高温的还原剂喷射装置所加热的冷却水产生水蒸气并在冷却水通道内与空气混合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抑制了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的补充,所以可能无法有效率地冷却还原剂喷射装置。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进行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的补充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及作业车辆。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具有:选择催化还原装置、连接配管、还原剂喷射装置、冷却水通道。选择催化还原装置处理来自发动机的排出气体。连接配管将来自发动机的排出气体向选择催化还原装置引导。还原剂喷射装置设置在连接配管上,并将还原剂喷射到向选择催化还原装置供给的排出气体中。冷却水通道将用于冷却还原剂喷射装置的冷却水引导至还原剂喷射装置。还原剂喷射装置具有用于冷却水流动的内部流路。冷却水通道包括:与还原剂喷射装置的内部流路连接的第一流路、从第一流路分支的第二流路及第三流路。第一流路分支成第二流路及第三流路的分支点位于比还原剂喷射装置和第一流路的连接部分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三流路从分支点延伸至比第二流路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二流路和第三流路在分支点的相反侧汇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在发动机停止后,在还原剂喷射装置的内部流路产生的水蒸气从第一流路向第三流路排出,所以能够抑制水蒸气在还原剂喷射装置的内部流路和第一流路滞留。其结果是,能够将冷却水从第二流路经由第一流路流畅地供给到还原剂喷射装置的内部流路,所以能够改善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的补充。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基于第一实施方式,冷却水通道具有用于临时储存冷却水的储罐。第二流路及第三流路各自与储罐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能够将发动机驱动中储存在储罐中的冷却水,在发动机停止后向还原剂喷射装置供给。因此,能够提高发动机停止后的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的供给量。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第二流路从分支点向上方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能够使储存在储罐的冷却水利用其自重从第二流路流畅地流到第一流路。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基于第二或第三实施方式,第三流路在比第二流路更靠上方的位置上与储罐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能够将在还原剂喷射装置的内部流路产生的水蒸气从第三流路向储罐排出,同时使冷却水从储罐向第二流路流出。因此,能够抑制冷却水向第三流路逆流的同时,使冷却水从第二流路流畅地流出。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基于第二至第四实施方式,冷却水通道具有与储罐和冷却水泵连接的第四流路。第四流路在铅直方向上的比储罐的中央更靠上方的位置上与储罐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跟第四流路与比储罐的中央更靠下方的位置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更多的冷却水储存在储罐中。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基于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第一流路短于第三流路。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能够相对缩短第一流路的流路长,所以能够使在还原剂喷射装置的内部流路产生的水蒸气从第三流路流畅地排出。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基于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第二流路粗于第三流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能够使发动机停止时残存在第二流路的冷却水的量增多,所以能够提高发动机停止后向还原剂喷射装置供给的冷却水的量。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具有:工作装置、发动机、第一至第七任一项实施方式中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的补充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及作业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液压挖掘机的侧视图;
图2是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还原剂喷射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分支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发动机驱动中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的供给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发动机停止后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的供给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冷却水通道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液压挖掘机100的结构)
图1是液压挖掘机100的侧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是表示以从驾驶席观察前方的状态为基准的方向。“车宽方向”与“左右方向”同义。
液压挖掘机100是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的一个例子。液压挖掘机100具有车辆主体1和工作装置4。
车辆主体1具有行驶体2和旋转体3。行驶体2由发动机10的动力驱动。旋转体3载置在行驶体2上。旋转体3可相对于行驶体2旋转。
旋转体3具有驾驶室5、设备室6、发动机室7及配重体8。驾驶室5配置在工作装置4的基端部左侧。设备室6配置在驾驶室5后方。设备室6收纳有燃料箱和工作油箱等。发动机室7配置在设备室6后方。发动机室7收纳有发动机10、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20及后述的散热器12(参照图6)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20配置在发动机10上方。发动机室7的上方配置有发动机盖9。配重体8配置在发动机室7后方。
工作装置4安装在旋转体3的前部。工作装置4具有大臂4a、小臂4b及铲斗4c。工作装置4通过工作油的供给而被驱动。
(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20的结构)
图2是从左斜后方观察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20的立体图。图3是从右斜后方观察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20的立体图。在图2及图3中,发动机盖9被取下。
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20具有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连接配管23、还原剂喷射装置24及冷却水通道25。
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利用过滤器将来自发动机10的排出气体中所含有的微粒状物质捕获。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将捕获的微粒状物质利用附属的燃烧器焚烧。来自发动机10的排出气体被从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的前端部导入内部。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形。在本实施方式中,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沿前后方向配置。
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配置在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的下游。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导入有通过了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的排出气体。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对来自发动机10的排出气体进行处理。具体而言,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利用氨将排出气体中的氮氧化物还原。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形。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沿前后方向配置。在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的后端部连接有从发动机盖9(参照图1)突出的排气管26。由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20处理的排出气体从排气管26向外部排出。
连接配管23将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和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连接。连接配管23将通过了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的排出气体引导至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连接配管23与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的后端部和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的前端部连接。连接配管23整体形成为S形。
还原剂喷射装置24设置在连接配管23上。还原剂喷射装置24连接有还原剂供给管27。还原剂供给管27将从未图示的尿素水储罐送来的尿素水(还原剂的一个例子)向还原剂喷射装置24供给。还原剂喷射装置24向朝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供给的排出气体中喷射尿素水。从还原剂喷射装置24喷射的尿素水借助排出气体的热量而水解成氨。在连接配管23内生成的氨和排出气体一起导入选择催化还原装置22。
在此,图4是表示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结构的立体图。还原剂喷射装置24具有主体部70、第一喷射装置连接部71及第二喷射装置连接部72。主体部70连接有还原剂供给管27。在主体部70的内部形成有内部流路24a。内部流路24a连通第一喷射装置连接部71和第二喷射装置连接部72。在第一喷射装置连接部71上连接有后述的第一配管31。在第二喷射装置连接部72上连接有后述的第五配管35。
在发动机10驱动中,还原剂喷射装置24被发动机10的放射热和在连接配管23内流动的高温排出气体加热。另外,在发动机10停止后,还原剂喷射装置24被发动机10的放射热、滞留在连接配管23内的高温排出气体加热。在发动机10驱动中,还原剂喷射装置24被从第五配管35供给到内部流路24a的冷却水潜热冷却。在发动机10停止后,还原剂喷射装置24被从第一配管31供给到内部流路24a的冷却水潜热冷却。
冷却水通道25具有储存罐29(储罐的一个例子)、分支部件30、第一配管31、第二配管32、第三配管33、第四配管34、第五配管35及第六配管36。
储存罐29配置在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上方。在发动机10驱动中,储存罐29储存用于冷却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冷却水。在发动机10停止后,在储存罐29储存的冷却水被向还原剂喷射装置24供给。后面会描述储存罐29中的冷却水的储存及来自储存罐29的冷却水的供给。
储存罐29具有主体部60、第一储罐连接部61、第二储罐连接部62及第三储罐连接部63。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60形成为圆筒状。主体部60沿前后方向配置。第一储罐连接部61及第二储罐连接部62安装在主体部60的后表面。第一储罐连接部61配置在比第二储罐连接部62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三储罐连接部63安装在主体部60的前表面。第三储罐连接部63配置在比铅直方向的储存罐29的中央更靠上方的位置。
分支部件30配置在比还原剂喷射装置24更靠上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支部件30配置在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后方且连接配管23上方。分支部件30固定在托座38上。托座38安装在连接配管23上。
在此,图5是表示分支部件30的结构的立体图。分支部件30具有:主体部40、第一分支连接部41、第二分支连接部42、第三分支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及第五连接部45。
主体部40具有第一内部流路40a和第二内部流路40b。
第一内部流路40a在主体部40的内部形成。第一内部流路40a形成三叉状。第一内部流路40a连通第一分支连接部41、第二分支连接部42及第三分支连接部4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一分支连接部41、第二分支连接部42、第三分支连接部43及第一内部流路40a构成向三个方向分支的“分支管”。
第一内部流路40a具有第一开口51、第二开口52及第三开口53。第一开口51在主体部40的左表面开口。第二开口52在主体部40的前表面开口。第二开口52位于比第三开口53更靠下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开口52与第一开口51处于相同高度。第三开口53在主体部40的上表面开口。第三开口53位于比第二开口52更靠上方的位置。但是,只要第三开口53位于比第二开口52更靠上方的位置,各开口的高度可以进行适当改变。例如,可以是第三开口53高于第二开口52,并且第二开口52高于第一开口51。或者,可以是第三开口53与第一开口51处于相同高度,并且第二开口52低于第一开口51。
第二内部流路40b在主体部40的内部形成。第二内部流路40b位于第一内部流路40a的下方。第二内部流路40b形成为L形。第二内部流路40b具有第四开口54及第五开口55。第四开口54在第一开口51的下方在主体部40的左表面开口。第五开口55位于比第二开口52更靠下方的位置,在主体部40的前表面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开口54与第五开口55处于相同高度,但各开口的高度可适当改变。优选地,第五开口55高于第四开口54,但也可低于第四开口54。
第一分支连接部41安装在第一开口51上。第一分支连接部41从主体部40的左表面向左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支连接部41被配置在与第二分支连接部42相同高度上。
第二分支连接部42安装在第二开口52上。第二分支连接部42从主体部40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第二分支连接部42配置在比第三分支连接部43更靠下方的位置。
第三分支连接部43安装在第三开口53上。第三分支连接部43从主体部40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第三分支连接部43形成为L形。第三分支连接部43从第三开口53向上方延伸后,朝大致水平方向弯曲。第三分支连接部43配置在比第二分支连接部42更靠上方的位置。
但是,只要第三分支连接部43配置在比第二分支连接部42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一至第三分支连接部41~43的高度可适当进行改变。例如,可使第三分支连接部43高于第二分支连接部42,且使第二分支连接部42高于第一分支连接部41。或者,可使第三分支连接部43与第一分支连接部41处于相同高度,且使第二分支连接部42低于第一分支连接部41。
第四连接部44安装在第四开口54上。第四连接部44从主体部40的左表面向左方突出。第四连接部44配置在第一分支连接部41的下方。
第五连接部45安装在第五开口55上。第五连接部45从主体部40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连接部44被配置在与第五连接部45相同的高度,但第四及第五连接部44、45的高度可适当改变。优选地,第五连接部45高于第四开口54,但也可低于第四开口54。
如图4所示,第一配管31的一端部与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第一喷射装置连接部71连接。如图5所示,第一配管31的另一端部与分支部件30的第一分支连接部41连接。第一配管31经由第一内部流路40a与第三配管33和第二配管3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管31配置在第五配管35上方。
如图3所示,第二配管32的一端部与储存罐29的第二储罐连接部62连接。如图5所示,第二配管32的另一端部与分支部件30的第二分支连接部42连接。第二配管32配置在比第三配管33更靠下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管32沿前后方向配置。
如图3所示,第三配管33的一端部与储存罐29的第一储罐连接部61连接。如图5所示,第三配管33的另一端部与分支部件30的第三分支连接部43连接。第三配管33配置在比第二配管32更靠上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管33沿前后方向配置。
如图3所示,第四配管34的一端部与储存罐29的第三储罐连接部63连接。第四配管34的另一端部与后述的冷却水泵11连接(参照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管34起到在发动机10驱动中从储存罐29排出冷却水的排出管的作用。
如图4所示,第五配管35的一端部与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第二喷射装置连接部72连接。如图5所示,第五配管35的另一端部与分支部件30的第四连接部44连接。第五配管35经由第二内部流路40b与第六配管36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配管35沿着第一配管31的下方配置。
如图4所示,第六配管36的一端部与分支部件30的第五连接部45连接。第六配管36的另一端部部与后述的冷却水泵11连接(参照图6)。第六配管36经由第二内部流路40b与第五配管35连接。
(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供给)
图6是用于说明发动机10驱动中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供给的示意图。图7是用于说明发动机10停止后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供给的示意图。
如图6及图7所示,发动机10连接有冷却水泵11、散热器12及EGR(排出气体再循环装置)用冷却器13。
冷却水泵11与发动机10的曲轴连接,与曲轴的旋转同步地被驱动。在发动机10的驱动中,冷却水泵11泵送冷却水。在发动机10停止后,冷却水泵11不泵送冷却水。
如图6及图7所示,冷却水通道25具有第一流路F1、第二流路F2、第三流路F3、第四流路F4、第五流路F5、储存罐29及内部流路24a。冷却水通道25将用于冷却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冷却水引导至还原剂喷射装置24。
第一流路F1在第一配管31的内部形成。第二流路F2在第二配管32的内部形成。第三流路F3在第三配管33的内部形成。第四流路F4在第四配管34的内部。第五流路F5在第五配管35及第六配管36的内部形成。内部流路24a在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形成。
第一流路F1与内部流路24a连接。第一流路F1从内部流路24a向上方延伸。第一流路F1在分支点FP分支成第二流路F2及第三流路F3。分支点FP位于比还原剂喷射装置24与第一流路F1的连接部分更靠上方的位置。分支点FP位于比储存罐29与第二流路F2的连接部分更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设置有分支点FP的第一流路F1的一端部比与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连接的第一流路F1的另一端部部更靠上方。另外,设置有分支点FP的第一流路F1的一端部比与储存罐29连接的第二流路F2的一端部更靠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路F1短于第三流路F3。
第二流路F2从分支点FP向上方延伸。第三流路F3从分支点FP延伸至比第二流路F2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三流路F3从比第二流路F2更靠上方的位置向分支点FP延伸。第二流路F2从分支点FP开始的上升角度大于第三流路F3从分支点FP开始的上升角度。上升角度是指各流路相对于水平线所夹的角度。第二流路F2整体配置在比第三流路F3更靠上方的位置,但也可部分配置在比第三流路F3更靠下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流路F2比第三流路F3粗。因此,第二流路F2的每单位长度的容量大于第三流路F3的每单位长度的容量。
第二流路F2与第三流路F3在分支点FP的相反侧汇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流路F2与第三流路F3在储存罐29汇合。第二流路F2及第三流路F3各自与储存罐29连接。第三流路F3在比第二流路F2更靠上方的位置与储存罐29连接。
第四流路F4与储存罐29连接。第四流路F4在比铅直方向的储存罐29的中央更靠上方的位置与储存罐29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流路F4在比第二流路F2更靠上方的位置与储存罐29连接。第四流路F4在铅直方向上在与第三流路F3相同的位置上与储存罐29连接。第四流路F4与冷却水泵11连接。
第五流路F5在第一流路F1的相反侧与内部流路24a连接。第五流路F5与冷却水泵11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6对发动机10驱动中的冷却水的供给进行说明。
从冷却水泵11泵送的冷却水多数供给到在发动机10内部形成的水套(未图示)和EGR用冷却器13中。经过了发动机10的水套的冷却水通过散热器12而回到冷却水泵11。经过了EGR用冷却器13的冷却水回到冷却水泵11。
剩余的从冷却水泵11泵送的冷却水通过第五流路F5向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供给。还原剂喷射装置24由供给到内部流路24a的冷却水潜热冷却。经过了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的冷却水流入第一流路F1。流入第一流路F1的冷却水在分支点FP分流到第二流路F2和第三流路F3后,各自从第二流路F2和第三流路F3流入储存罐29。从发动机10驱动开始,冷却水逐渐储存在储存罐29中,当冷却水在储存罐29中存满时,冷却水从第四流路F4流出。流到第四流路F4的冷却水回到冷却水泵11。
接下来,参照图7对发动机10停止后的冷却水的供给进行说明。
因为冷却水泵11和发动机10一起停止,所以从冷却水泵11流向发动机10、EGR用冷却器13及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冷却水的供给也被阻断。
如上所述,在储存罐29中储存有冷却水,并且储存罐29配置在比还原剂喷射装置24及分支点FP更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在储存罐29储存的冷却水有借助自重而从第二流路F2流出的趋势。
另一方面,残留在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的冷却水由于潜热而气化成水蒸气,所以当该水蒸气滞留在内部流路24a和第一流路F1而形成积气时,冷却水难以从储存罐29向第二流路F2流出。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路F1在分支点FP分支成第二流路F2和第三流路F3。在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产生的水蒸气从第一流路F1经过第三流路F3进入储存罐29。像这样伴随着水蒸气的排出(所谓的除气),储存在储存罐29中的冷却水从第二流路F2流畅地经过第一流路F1而向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供给。其结果是,还原剂喷射装置24借助供给到内部流路24a的冷却水在发动机10停止后也能够被潜热冷却。
(特征)
(1)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20具有冷却水通道25,所述冷却水通道25将用于冷却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冷却水引导至还原剂喷射装置24。冷却水通道25包括与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连接的第一流路F1、从第一流路F1分支的第二流路F2及第三流路F3。第一流路F1分支成第二流路F2及第三流路F3的分支点FP位于比还原剂喷射装置24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三流路F3从分支点FP延伸至比第二流路F2更靠上方的位置。
因此,在发动机10停止后,在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产生的水蒸气从第一流路F1向第三流路F3排出,所以能够抑制水蒸气滞留在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和第一流路F1。其结果是,能够将冷却水从第二流路F2经由第一流路F1流畅地供给到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所以能够改善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补充。
(2)第二流路F2和第三流路F3各自与储存罐29连接。
因此,能够在发动机10停止后将发动机10驱动中储存在储存罐29中的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24供给。因此,能够增大发动机10停止后冷却水向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供给量。
(3)第二流路F2从分支点FP向上方延伸。因此,在发动机10停止后,能够使储存在储存罐29中的冷却水利用其自重从第二流路F2流畅地流到第一流路F1。
(4)第三流路F3在比第二流路F2更靠上方的位置与储存罐29连接。
因此,在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产生的水蒸气从第三流路F3向储存罐29排出,同时能够使冷却水从储存罐29向第二流路F2流出。因此,能够抑制冷却水向第三流路F3逆流的同时,使冷却水从第二流路F2流畅地流出。
(5)第四流路F4在铅直方向的比储存罐29的中央更靠上方的位置上与储存罐29连接。
因此,跟第四流路F4与比储存罐29的中央更靠下方的位置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储存罐29中储存更多的冷却水。
(6)第一流路F1短于第三流路F3。因此,能够相对缩短第一流路F1的流路长,所以能够使在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产生的水蒸气从第三流路F3流畅地排出。
(7)第二流路F2粗于第三流路F3。因此,能够在发动机10停止时使残存在第二流路F2中的冷却水的量更多,所以能够提高发动机10停止后向还原剂喷射装置24供给的冷却水的量。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分支部件30构成包含第一分支连接部41、第二分支连接部42、第三分支连接部43及第一内部流路40a的“分支管”,但并不限于此。“分支管”可以使用公知的三方向分支管。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分支部件30的内部形成了第一内部流路40a和第二内部流路40b,但并不限于此。在分支部件30的内部也可只形成第一内部流路40a。在该情况下,可将第五配管35和第六配管36合为一根配管使用。另外,在分支部件30的内部也可只形成第二内部流路40b。在该情况下,可另行使用连接有第一至第三配管31~33的三方向分支管。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冷却水通道25具有储存罐29,但如图8所示,也可不具有储存罐29。在该情况下,在发动机10停止时能够利用留在第二流路F2及第三流路F3的内部的冷却水来冷却还原剂喷射装置24。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将在还原剂喷射装置24的内部流路24a产生的水蒸气从第一流路F1向第三流路F3排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20具有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但并不限于此。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20可代替柴油微粒捕获过滤装置21而具有柴油氧化催化剂(DOC)。柴油氧化催化剂具有降低排出气体中的氮氧化物(NOx)中的一氧化氮(NO)并增加二氧化氮(NO2)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流路F3从分支点FP延伸至比第二流路F2更靠上方的位置,但第三流路F3可部分位于与第二流路F2相同的高度,也可部分位于高于第二流路F2的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4 工作装置
10 发动机
11 冷却水泵
20 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
22 选择催化还原装置
23 连接配管
24 还原剂喷射装置
24a 内部流路
25 冷却水通道
F1 第一流路
F2 第二流路
F3 第三流路
F4 第四流路
F5 第五流路
29 储存罐(储罐的一个例子)
100 液压挖掘机(作业车辆的一个例子)

Claims (13)

1.一种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选择催化还原装置,其处理来自发动机的排出气体;
连接配管,其将来自所述发动机的排出气体向所述选择催化还原装置引导;
还原剂喷射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连接配管上,并将还原剂喷射到向所述选择催化还原装置供给的排出气体中;
冷却水通道,其将用于冷却所述还原剂喷射装置的冷却水引导至所述还原剂喷射装置;
所述还原剂喷射装置具有用于冷却水流动的内部流路,
所述冷却水通道包括:
第一流路,其与所述还原剂喷射装置的所述内部流路连接;
第二流路及第三流路,其从所述第一流路分支;
所述第一流路分支成所述第二流路及所述第三流路的分支点位于比所述还原剂喷射装置与所述第一流路的连接部分更靠上方的位置,
所述第三流路从所述分支点延伸至比所述第二流路更靠上方的位置,
所述第二流路和所述第三流路在所述分支点的相反侧汇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水通道具有用于临时储存冷却水的储罐,
所述第二流路及所述第三流路各自与所述储罐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路从所述分支点向上方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流路在比所述第二流路更靠上方的位置上与所述储罐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流路在比所述第二流路更靠上方的位置上与所述储罐连接。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水通道具有与所述储罐和冷却水泵连接的第四流路,
所述第四流路在铅直方向的比所述储罐的中央更靠上方的位置与所述储罐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路短于所述第三流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路短于所述第三流路。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路粗于所述第三流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路粗于所述第三流路。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路粗于所述第三流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路粗于所述第三流路。
13.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
工作装置;
发动机;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
CN201680000826.5A 2016-04-28 2016-04-28 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及作业车辆 Active CN1075484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3500 WO2017187640A1 (ja) 2016-04-28 2016-04-28 排気ガス後処理ユニット及び作業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8430A CN107548430A (zh) 2018-01-05
CN107548430B true CN107548430B (zh) 2020-04-03

Family

ID=60160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0826.5A Active CN107548430B (zh) 2016-04-28 2016-04-28 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及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15071B2 (zh)
JP (1) JP6224843B1 (zh)
KR (1) KR101836959B1 (zh)
CN (1) CN107548430B (zh)
DE (1) DE112016000025B4 (zh)
WO (1) WO20171876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800006047A1 (it) * 2018-06-05 2019-12-05 Dispositivo di supporto per una tubazione di un veicolo
CN109017278A (zh) * 2018-07-28 2018-12-18 襄阳晟欣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防爆滑移多功能车
WO2021020168A1 (ja) 2019-07-31 2021-02-04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駆動装置及び架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4801A1 (de) 1989-02-17 1990-08-23 Opel Adam Ag Fluessigkeitskuehlsystem fuer eine aufgeladene brennkraftmaschine
JP2007009752A (ja) * 2005-06-29 2007-01-18 Toyota Motor Corp リザーブタンク
US8171721B2 (en) * 2007-01-22 2012-05-08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losed loop control of exhaust system fluid dosing
JP2009097479A (ja) * 2007-10-19 2009-05-07 Bosch Corp 還元剤供給装置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KR101571192B1 (ko) * 2008-11-11 2015-11-23 히다찌 겐끼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배기 가스 처리 장치
JP5633190B2 (ja) * 2010-05-25 2014-12-03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復帰制御システム
DE102010030343A1 (de) * 2010-06-22 2011-12-22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indosierung einer Flüssigkeit in den Abgasstrang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WO2012090800A1 (ja) * 2010-12-27 2012-07-05 ボッシュ株式会社 排気浄化システム及び排気浄化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EP2568137B1 (de) * 2011-09-08 2015-08-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eheiztes Injektionssystem für Dieselmotor-Abgassysteme
JP5873399B2 (ja) 2012-06-26 2016-03-01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冷却水循環装置
US9458746B2 (en) * 2013-03-01 2016-10-04 Cummins Emission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heating urea injection systems
US8973353B2 (en) 2013-03-15 2015-03-10 Komatsu Ltd. Exhaust gas post-treatment unit and construction vehicle carrying same
JP6217408B2 (ja) 2014-01-24 2017-10-25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排気処理装置、および建設機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137601A (ko) 2017-12-13
US20180106176A1 (en) 2018-04-19
WO2017187640A1 (ja) 2017-11-02
US10215071B2 (en) 2019-02-26
JP6224843B1 (ja) 2017-11-01
JPWO2017187640A1 (ja) 2018-05-24
KR101836959B1 (ko) 2018-03-09
DE112016000025T5 (de) 2017-12-21
CN107548430A (zh) 2018-01-05
DE112016000025B4 (de) 2023-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79213B1 (ko) 배기 가스 후처리 유닛, 및 이를 탑재하는 건설 차량
KR102228359B1 (ko) 작업 차량의 엔진 장치
US9194104B2 (en) Wheel loader
CN107548430B (zh) 排出气体后处理单元及作业车辆
EP3438425B1 (en) Working machine
CN105209281A (zh) 工程机械
EP3222830B1 (en) Industrial vehicle
US20140369899A1 (en) Multi-compartment phae separation tank for multiple reductant injectors
CN109072753A (zh) 发动机装置
JP2016125233A (ja) 作業機械
JP2011144747A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
JP6440790B2 (ja) 排気ガス後処理ユニット及び作業車両
JP2015001159A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還元剤用配管の配設構造
JP4506546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システム
JP5756880B2 (ja) ホイールローダ
JPWO2015045023A1 (ja) 作業車両
WO2019181151A1 (ja)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JP6549455B2 (ja) ショベル
JP5481604B1 (ja) 排気処理ユニット及び排気処理ユニットを搭載する作業車両
EP3339073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KR100993359B1 (ko) 배기가스 정화장치
JP2017227167A (ja) エンジンオイル状態制御装置
KR20210075390A (ko) 인젝터 냉각용 보조탱크 및 상기 보조탱크를 포함하는 작업차량
JP6893764B2 (ja) ショベ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