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5851A - 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及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及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5851A
CN107535851A CN201710968987.XA CN201710968987A CN107535851A CN 107535851 A CN107535851 A CN 107535851A CN 201710968987 A CN201710968987 A CN 201710968987A CN 107535851 A CN107535851 A CN 107535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malt powder
black malt
bacterium solution
active probio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89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5851B (zh
Inventor
于章龙
刘瑞
宋昱
谢三刚
谢飒英
蔡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Ruiheng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tt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tt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ott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09689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35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35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5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5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5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及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该黑麦芽粉采用低温长时浸麦法将黑小麦在自来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捞出并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采用pH值为5‑6的微酸性电解水定时、常温浇淋发芽,待芽长1.5‑2.5cm时取出,干燥后磨粉制得。先制备培养液、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之后向培养液中加入复合添加剂和浓缩活性菌菌液,振荡培养后得到营养菌液,再将上述黑麦芽粉添加至营养菌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喷雾干燥制得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这种加工方式既达到了延长了菌体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又提高了黑麦芽粉的营养价值,有助于促进黑小麦功能性食品的发展。

Description

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及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食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指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及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小麦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有益微量元素及抗氧化性活性物质含量丰富,是具有保健功能的特色食品。黑小麦发芽过程中,多种酶活力激增,还原糖、维生素、膳食纤维、生理活性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的含量均有大幅度提高。将黑小麦芽用于功能性食品原料,进行黑小麦芽类食品的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益生菌能够协调和维持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加快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代谢;增强肠道抵御外来致病菌侵袭的能力;促进钙、铁、维生素D的吸收;调节人体免疫功能防癌和抗癌作用。将益生菌与黑麦芽粉有机结合并保持活性而生产的新型功能食品无论是营养还是保健功能上都会大大提高。
粉末包合技术结合喷雾干燥是获得活性益生菌的一种新型方法。将益生菌稳定地分散于包裹材料的溶液中形成乳化分散液,然后通过雾化装置将此乳化分散液在干燥的热气流中雾化成微细液滴,溶解壁材的溶剂受热迅速蒸发,从而使包覆在益生菌周围的壁材形成一种具有筛分作用的网状膜结构,益生菌被包留在形成的囊膜内,而壁材中的水或其他溶剂等小分子物质因热蒸发而透过“网孔”顺利移出,使膜进一步干燥固化,得到干燥的粉粒状复合产品。这种方法使用的均是常规设备,不仅操作方便、经济,而且产品颗粒均匀、溶解性好。如何运用该技术研究出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易于产业化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以提高黑小麦类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价值,开拓黑小麦类功能性食品开发的新方向,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采用低温长时浸麦法将黑小麦在自来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捞出并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采用pH值为5-6的微酸性电解水定时、常温浇淋发芽,待芽长1.5-2.5cm时取出,干燥后磨粉即可。
黑小麦发芽后,淀粉酶、植酸酶等各种酶活力升高,植酸酶加速植酸分解使得麦芽中矿物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大大提高,同时麦芽中富含的叶绿素、叶酸、酚酸、γ-氨基丁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呈增加趋势。将黑小麦置于自来水中浸泡,并用pH值5-6的微酸性电解水浇淋,既有助于黑小麦种子的萌发,又不会对黑小麦芽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有助于得到根短芽长的黑小麦芽,而且会大幅度提高黑小麦种子萌发时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及脂肪酶活力,极大地提高了黑小麦芽的营养价值,并使其形成独特的风味及口感。
优选的,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为5.32,自来水中有效氯浓度为30.14mg/L。该条件下黑小麦萌发时淀粉酶、酸性蛋白酶、脂肪酶活力上升的幅度最大,营养价值最高。
进一步优选的,低温长时浸麦法的具体操作为:18-22℃下,将黑小麦在自来水中浸泡5-8h,每1g黑小麦浸泡所需的自来水的体积为6ml;
pH值为5-6的微酸性电解水定时、常温浇淋的具体操作为:将浸泡后的黑小麦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温度20-25℃、湿度80-90%下发芽3-5天,每24h用pH值为5-6的微酸性电解水浇淋1次,微酸性电解水的体积与自来水的体积相同。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制备培养液、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及黑麦芽粉,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如上所述;
步骤二:向培养液中加入复合添加剂和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振荡培养后得到营养菌液,之后在营养菌液中添加黑麦芽粉,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喷雾菌液;
步骤三:将喷雾菌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
本发明将喷雾干燥与黑麦芽粉末化包合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既达到了延长了菌体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又得到了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有助于以较低成本、工业化生产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促进黑小麦功能性食品的发展。
优选的,培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向1L的容量瓶中添加如下重量或体积的组分:酵母膏3-8g、胰蛋白胨10-15g、碳酸钙1-2g、葡萄糖10-15g、氯化钠3-5g、番茄汁50-100ml、麦芽汁100-150ml、吐温-800.5-1.5ml、柠檬酸二铵1-3g、磷酸氢二钾1-3g、硫酸镁0.5-2g、硫酸锰0.5-2g、L-半胱氨酸0.2-0.7g和肝浸粉0.2-0.5g,定容至1000ml后调节pH值为6.4-7.0,高温灭菌后备用。
进一步优选的,麦芽汁为新鲜的黑小麦芽研磨后配制成的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黑小麦芽为上述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中制得的新鲜黑小麦芽。
进一步优选的,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在培养液中加入植物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接种量按质量百分数计分别为:植物乳杆菌1-3%、双歧杆菌0.5-2%,之后35-40℃、100-150r/min振荡培养24-48h后调节pH值为4-7,接着低温高速离心浓缩得到菌泥,将菌泥与生理盐水混合后低温冷藏备用。
进一步优选的,复合添加剂包括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和生物相容性复合物;
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包括脱脂奶粉、麦芽提取物、可溶性淀粉和甘油,生物相容性复合物包括海藻酸钠和卡拉胶。
喷雾干燥时瞬间高温容易导致益生菌死亡,本发明采用脱脂奶粉、麦芽提取物、可溶性淀粉和甘油的混合物作为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它们可以起到稳定蛋白结构、占位性屏障和包埋性屏障等作用。数次实验证实,添加本发明的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可以使活性益生菌的菌落活数达108-1010CFU/ml,而未添加的对比例的菌落活数仅为105-107CFU/ml,本发明的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大幅度降低了活性有益菌的高温致死率,有效地保护了活性有益菌。
粉末包合技术的效果好坏和所选的生物相容性复合物材料息息相关,由于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最终作为食品食用,因此采用的壁材不但要能达到保护菌体的效果,还必须是食品级的。本发明采用海藻酸钠和卡拉胶。
更为优选的,步骤二中,复合添加剂中各个组分的添加重量与所述培养液的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脱脂奶粉3-7%、麦芽提取物2-5%、可溶性淀粉1-3%、甘油3-5%、海藻酸钠1-3‰、卡拉胶3-5‰,添加的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与培养液的体积百分比3-5%;35-40℃、100-150r/min振荡培养6-8h后得到营养菌液,之后在营养菌液中添加黑麦芽粉,黑麦芽粉的添加重量与营养菌液的体积的百分比为30-50%,80r/min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喷雾菌液。
最为优选的,步骤三中,喷雾干燥的具体条件为:进口温度160-185℃,出口温度60-75℃。
本发明生产出了营养价值极高的黑麦芽粉及活性益生菌达108-1010CFU/g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实现了低成本、高活性菌落的黑小麦芽粉功能性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可以满足包括婴幼儿在内的各类人群食用,既为工业化生产黑麦芽益生菌粉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又开拓了黑小麦功能食品的开发新方向,为益生菌与黑麦芽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行性方法。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低温长时浸麦法的具体操作为:18℃下,将黑小麦在自来水中浸泡5-8h,每1g黑小麦浸泡所需的自来水的体积为6ml,自来水中有效氯浓度为30.14mg/L;采用pH值为5的微酸性电解水定时、常温浇淋的具体操作为:将浸泡后的黑小麦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温度25℃、湿度80%下发芽3-5天,每24h用pH值为5的微酸性电解水浇淋1次,微酸性电解水的体积与自来水的体积相同,待芽长1.5-2.5cm时取出,75-85℃烘箱中干燥2-4h后磨粉。
利用上述方法制备出的黑麦芽粉制备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制备培养液、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
培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向1L的容量瓶中添加如下重量或体积的组分:酵母膏5g、胰蛋白胨10g、碳酸钙1g、葡萄糖10g、氯化钠3g、番茄汁100ml、麦芽汁125ml(麦芽汁为上述方法制备的新鲜的黑小麦芽研磨后配制成的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如下实施例也如此,不再赘述。)、吐温-800.5ml、柠檬酸二铵1g、磷酸氢二钾3g、硫酸镁0.5g、硫酸锰0.5g、L-半胱氨酸0.5g和肝浸粉0.2g,定容至1000ml后调节pH值为6.4-7.0,121℃灭菌20min后备用;
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先取3个灭菌的100ml三角瓶,每个三角瓶中分别放入50ml上述培养液,之后把经活化培养的植物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均为市购)接种至其中,接种量按质量百分数计分别为:植物乳杆菌1%、双歧杆菌0.5%,恒温35℃、100r/min振荡培养24h作为母菌液,将3个三角瓶中的母菌液混合后摇匀备用;再取4个灭菌的100ml三角瓶,分别向其中加入40ml上述培养液及10ml母菌液,摇匀后恒温35℃、100r/min振荡培养24h,然后调节pH值为6.5,在4个三角瓶中各取45ml分装到50ml离心管中用高速冷冻离心机进行浓缩得到菌泥,将菌泥与生理盐水按照1g/5ml混合后在4℃下冷藏备用,浓缩条件为:温度10℃、转速5000r/min、时间15min;
步骤二:向培养液中加入复合添加剂和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振荡培养后得到营养菌液,之后在营养菌液中添加黑麦芽粉,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喷雾菌液;
复合添加剂包括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和生物相容性复合物,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包括脱脂奶粉、麦芽提取物、可溶性淀粉和甘油,生物相容性复合物包括海藻酸钠和卡拉胶,复合添加剂中各个组分的添加重量与培养液的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脱脂奶粉5%、麦芽提取物3%、可溶性淀粉2%、甘油3%、海藻酸钠1.5‰、卡拉胶0.5‰;添加的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与培养液的体积百分比为5%;
35℃、100r/min振荡培养6-8h后得到营养菌液,此时营养菌液中益生菌菌落活数可达1013CFU/ml,而且营养液中的营养成分消耗较小,可以实现喷雾干燥后益生菌必需的营养成分,从而保证益生菌长时间存活;之后在营养菌液中添加上述黑麦芽粉,黑麦芽粉的添加重量与营养菌液的体积的百分比为35%,80r/min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喷雾菌液;
步骤三:将喷雾菌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时进口温度170℃,出口温度65℃,得到菌落活数为8.32×109CFU/g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将其真空包装冷藏。
实施例2
一种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低温长时浸麦法的具体操作为:22℃下,将黑小麦在自来水中浸泡5-8h,每1g黑小麦浸泡所需的自来水的体积为6ml,自来水中有效氯浓度为30.14mg/L;采用pH值为6的微酸性电解水定时、常温浇淋的具体操作为:将浸泡后的黑小麦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温度20℃、湿度85%下发芽3-5天,每24h用pH值为6的微酸性电解水浇淋1次,微酸性电解水的体积与自来水的体积相同,待芽长1.5-2.5cm时取出,75-85℃烘箱中干燥2-4h后磨粉。
利用上述方法制备出的黑麦芽粉制备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制备培养液、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
培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向1L的容量瓶中添加如下重量或体积的组分:酵母膏3g、胰蛋白胨15g、碳酸钙2g、葡萄糖15g、氯化钠4g、番茄汁75ml、麦芽汁100ml、吐温-801ml、柠檬酸二铵2g、磷酸氢二钾2g、硫酸镁1.5g、硫酸锰1.5g、L-半胱氨酸0.7g和肝浸粉0.5g,定容至1000ml后调节pH值为6.4-7.0,121℃灭菌20min后备用;
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先取3个灭菌的100ml三角瓶,每个三角瓶中分别放入50ml上述培养液,之后把经活化培养的植物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均为市购)接种至其中,接种量按质量百分数计分别为:植物乳杆菌3%、双歧杆菌2%,恒温35℃、100r/min振荡培养30h作为母菌液,将3个三角瓶中的母菌液混合后摇匀备用;再取4个灭菌的100ml三角瓶,分别向其中加入40ml上述培养液和10ml母菌液,摇匀后恒温35℃、120r/min振荡培养24h,然后调节pH值为6.2,在4个三角瓶中各取45ml分装到50ml离心管中用高速冷冻离心机进行浓缩得到菌泥,将菌泥与生理盐水按照1g/5ml混合后在4℃下冷藏备用,浓缩条件为:温度5℃、转速5000-r/min、时间15min;
步骤二:向培养液中加入复合添加剂和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振荡培养后得到营养菌液,之后在营养菌液中添加黑麦芽粉,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喷雾菌液;
复合添加剂包括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和生物相容性复合物,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包括脱脂奶粉、麦芽提取物、可溶性淀粉和甘油,生物相容性复合物包括海藻酸钠和卡拉胶,复合添加剂中各个组分的添加重量与培养液的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脱脂奶粉7%、麦芽提取物5%、可溶性淀粉3%、甘油5%、海藻酸钠2.5‰、卡拉胶1.5‰;添加的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与培养液的体积百分比为3%;
35℃、100r/min振荡培养8h后得到营养菌液,之后在营养菌液中添加上述黑麦芽粉,黑麦芽粉的添加重量与营养菌液的体积的百分比为40%,80r/min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喷雾菌液;
步骤三:将喷雾菌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时进口温度175℃,出口温度70℃,得到菌落活数为8.75×108CFU/g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将其真空包装冷藏。
实施例3
一种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低温长时浸麦法的具体操作为:20℃下,将黑小麦在自来水中浸泡5-8h,每1g黑小麦浸泡所需的自来水的体积为6ml,自来水中有效氯浓度为30.14mg/L;采用pH值为5.32的微酸性电解水定时、常温浇淋的具体操作为:将浸泡后的黑小麦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温度23℃、湿度90%下发芽3-5天,每24h用pH值为5的微酸性电解水浇淋1次,微酸性电解水的体积与自来水的体积相同,待芽长1.5-2.5cm时取出,75-85℃烘箱中干燥2-4h后磨粉。
利用上述方法制备出的黑麦芽粉制备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制备培养液、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
培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向1L的容量瓶中添加如下重量或体积的组分:酵母膏8g、胰蛋白胨12.5g、碳酸钙1.5g、葡萄糖12.5g、氯化钠5g、番茄汁50ml、麦芽汁150ml、吐温-801.5ml、柠檬酸二铵3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2g、硫酸锰2g、L-半胱氨酸0.2g和肝浸粉0.3g,定容至1000ml后调节pH值为6.4-7.0,121℃灭菌20min后备用;
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先取3个灭菌的100ml三角瓶,每个三角瓶中分别放入50ml上述培养液,之后把经活化培养的植物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均为市购)接种至其中,接种量按质量百分数计分别为:植物乳杆菌2%、双歧杆菌1.5%,恒温40℃、150r/min振荡培养24h作为母菌液,将3个三角瓶中的母菌液混合后摇匀备用;再取4个灭菌的100ml三角瓶,分别向其中加入40ml上述培养液和10ml母菌液,摇匀后恒温40℃、120r/min振荡培养48h,然后调节pH值为4,在4个三角瓶中各取45ml分装到50ml离心管中用高速冷冻离心机进行浓缩得到菌泥,将菌泥与生理盐水按照1g/5ml混合后在4℃下冷藏备用,浓缩条件为:温度10℃、转速6000r/min、时间30min;
步骤二:向培养液中加入复合添加剂和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振荡培养后得到营养菌液,之后在营养菌液中添加黑麦芽粉,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喷雾菌液;
复合添加剂包括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和生物相容性复合物,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包括脱脂奶粉、麦芽提取物、可溶性淀粉和甘油,生物相容性复合物包括海藻酸钠和卡拉胶,复合添加剂中各个组分的添加重量与培养液的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脱脂奶粉5%、麦芽提取物3%、可溶性淀粉2%、甘油3%、海藻酸钠1.5‰、卡拉胶0.5‰;添加的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与培养液的体积百分比为5%;
35℃、100r/min振荡培养6-8h后得到营养菌液,此时营养菌液中益生菌菌落活数可达1013CFU/ml,而且营养液中的营养成分消耗较小,可以实现喷雾干燥后益生菌必需的营养成分,从而保证益生菌长时间存活;之后在营养菌液中添加上述黑麦芽粉,黑麦芽粉的添加重量与营养菌液的体积的百分比为35%,80r/min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喷雾菌液;
步骤三:将喷雾菌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时进口温度170℃,出口温度65℃,得到菌落活数为6.18×109CFU/g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将其真空包装冷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黑麦芽粉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除了复合添加剂中各个组分的添加量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的复合添加剂中各个组分的添加重量与培养液的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脱脂奶粉3%、麦芽提取物2%、可溶性淀粉1%、甘油4%、海藻酸钠3‰、卡拉胶2‰。
本实施例所得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中菌落活数为2.23×109CFU/g。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黑麦芽粉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除了黑麦芽粉的添加量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黑麦芽粉添加量为45%。
本实施例所得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中菌落活数为5.44×109CFU/g。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黑麦芽粉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除了喷雾干燥条件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喷雾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180℃,出口温度75℃
本实施例所得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中菌落活数为4.21×108CFU/g。
实施例1-6所得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经温开水冲调后经50人试饮,至少48人的感官评价为:香味浓郁,稍带甜味。如果搭配豆粉或乳粉,饮用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采用低温长时浸麦法将黑小麦在自来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捞出并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采用pH值为5-6的微酸性电解水定时、常温浇淋发芽,待芽长1.5-2.5cm时取出,干燥后磨粉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为5.32,所述自来水中有效氯浓度为30.14m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温长时浸麦法的具体操作为:18-22℃下,将黑小麦在自来水中浸泡5-8h,每1g所述黑小麦浸泡所需的所述自来水的体积为6ml;
所述pH值为5-6的微酸性电解水定时、常温浇淋的具体操作为:将浸泡后的黑小麦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温度20-25℃、湿度80-90%下发芽3-5天,每24h用pH值为5-6的微酸性电解水浇淋1次,所述微酸性电解水的体积与所述自来水的体积相同。
4.一种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制备培养液、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及黑麦芽粉,所述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
步骤二:向所述培养液中加入复合添加剂和所述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振荡培养后得到营养菌液,之后在所述营养菌液中添加所述黑麦芽粉,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喷雾菌液;
步骤三:将所述喷雾菌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向1L的容量瓶中添加如下重量或体积的组分:酵母膏3-8g、胰蛋白胨10-15g、碳酸钙1-2g、葡萄糖10-15g、氯化钠3-5g、番茄汁50-100ml、麦芽汁100-150ml、吐温-800.5-1.5ml、柠檬酸二铵1-3g、磷酸氢二钾1-3g、硫酸镁0.5-2g、硫酸锰0.5-2g、L-半胱氨酸0.2-0.7g和肝浸粉0.2-0.5g,定容至1000ml后调节pH值为6.4-7.0,高温灭菌后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麦芽汁为新鲜的黑小麦芽研磨后配制成的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所述黑小麦芽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中制得的新鲜黑小麦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在所述培养液中加入植物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接种量按质量百分数计分别为:植物乳杆菌1-3%、双歧杆菌0.5-2%,之后35-40℃、100-150r/min振荡培养24-48h后调节pH值为4-7,接着低温高速离心浓缩得到菌泥,将所述菌泥与生理盐水混合后低温冷藏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添加剂包括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和生物相容性复合物;
所述抗高温损伤复合物包括脱脂奶粉、麦芽提取物、可溶性淀粉和甘油,所述生物相容性复合物包括海藻酸钠和卡拉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复合添加剂中各个组分的添加重量与所述培养液的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脱脂奶粉3-7%、麦芽提取物2-5%、可溶性淀粉1-3%、甘油3-5%、海藻酸钠1-3‰、卡拉胶3-5‰,添加的所述浓缩活性益生菌菌液与所述培养液的体积百分比3-5%;35-40℃、100-150r/min振荡培养6-8h后得到营养菌液,之后在所述营养菌液中添加所述黑麦芽粉,所述黑麦芽粉的添加重量与所述营养菌液的体积的百分比为30-50%,80r/min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喷雾菌液。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喷雾干燥的具体条件为:进口温度160-185℃,出口温度60-75℃。
CN201710968987.XA 2017-10-18 2017-10-18 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及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535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8987.XA CN107535851B (zh) 2017-10-18 2017-10-18 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及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8987.XA CN107535851B (zh) 2017-10-18 2017-10-18 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及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5851A true CN107535851A (zh) 2018-01-05
CN107535851B CN107535851B (zh) 2021-05-25

Family

ID=60967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68987.XA Active CN107535851B (zh) 2017-10-18 2017-10-18 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及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3585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6563A (zh) * 2020-04-02 2020-07-24 天津中英保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营养谷物的加工方法
CN113322295A (zh) * 2020-10-20 2021-08-31 河北肽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黑小麦芽低聚糖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14668108A (zh) * 2022-04-27 2022-06-28 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 一种麦麸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及麦麸营养粉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6563A (zh) * 2020-04-02 2020-07-24 天津中英保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营养谷物的加工方法
CN113322295A (zh) * 2020-10-20 2021-08-31 河北肽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黑小麦芽低聚糖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14668108A (zh) * 2022-04-27 2022-06-28 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 一种麦麸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及麦麸营养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5851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1043B (zh) 一种牡蛎多肽儿童营养补充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3221B (zh) 合生元果冻及其制作方法
CN103704719B (zh) 一种具有高活菌数的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4544441B (zh) 一种沙棘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35851A (zh) 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及富含活性益生菌的黑麦芽粉的制备方法
CN103564044A (zh) 一种含有海藻的酸奶及其制作方法
CN105614857A (zh) 一种南菊芋9号固体酵素的制作方法
CN105230782A (zh) 一种发菜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05875196A (zh) 一种桑黄菌丝体培养用培养基及桑黄菌丝体的培养方法
CN104970364A (zh) 一种具有高纳豆激酶保留量的纳豆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KR101465133B1 (ko) 버섯 함유 양갱과 그 제조방법
CN105145835B (zh) 一种桑葚富硒乳酸饮品的制备方法
CN101534658A (zh) 基于谷物混悬液的含有经包囊益生菌的预发酵共生基质、其制备方法和相关应用
CN108850667A (zh) 一种微生物复混剂
CN107494736A (zh) 一种含果蔬汁、食用菌酶解液的复合酸奶
CN110292071A (zh) 一种含有桔皮纤维与茶多酚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0134A (zh) 一种有机大米果蔬功能性饮料的制备方法
JP2004173675A (ja) 耐化学剤性を有する菌封入物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7047770A (zh) 一种豆腐柴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594C (zh) 一种月饼
CN106071255A (zh) 一种减少腹泻率茯苓发酵猪饲料添加剂
CN104982925A (zh) 一种可冲调补肾发酵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2308A (zh) 一种饲用复合微生物添加剂
CN109497139A (zh) 一种多功能即食型发酵酸奶粉的制备方法
CN108719583A (zh) 一种饲用复合微生物添加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7

Address after: 043112 The entrance of Baicun Village, Sanquan Town, Xinjiang County, Yuncheng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xi Ruiheng Agricul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8, Huanghe Avenue, Yanhu District, Yuncheng City, Shanxi Province 044000

Patentee before: COTTON Research Institut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