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5247B -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5247B
CN107535247B CN201711026794.9A CN201711026794A CN107535247B CN 107535247 B CN107535247 B CN 107535247B CN 201711026794 A CN201711026794 A CN 201711026794A CN 107535247 B CN107535247 B CN 107535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ion fruit
fertilizer
planting
water
seedl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267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5247A (zh
Inventor
邱文武
苏伟强
刘业强
王小媚
李恒锐
董龙
方位宽
任惠
郭凌飞
卢美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ort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rt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ort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10267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35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35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5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5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5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无病毒种苗的选择、基质的配制、棚架的搭建、种植器皿的安装、当年栽培管理。本发明通过选择无病毒的种苗进行种植,配制特制的基质、特定的种植器皿及合理的两年一种栽培模式从源头上解决百香果病毒病的发生,解决种植过程中百香果茎基腐病的发生,起到防治病菌滋生的作用,来满足百香果种植所需的生长环境。本发明可控制百香果病毒病蔓延,茎基腐病爆发的趋势,实现百香果优质高效高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百香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学名西番莲,西番莲科,西番莲属,为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藤本浆果类果树,当前百香果病虫害发生严重,表现在:种植后根部腐烂、成株易受病虫害侵染,造成严重减产。据分析,这与百香果幼苗自身携带病毒有关,百香果花叶病毒CMV和木质化病毒PWV为危害百香果幼苗的两种最主要病毒。传统的百香果脱毒方法是:采用药剂病毒灵、黄糖醋等喷洒茎叶,脱毒不完全,环境适合时百香果花叶病毒CMV和木质化病毒PWV仍发生严重,导致该种植方法植株矮小,茎尖和叶片皱缩,产量低,品质差、畸形果较多。
百香果的种植业与加工业方兴未艾,极具发展潜力,其种植技术特别是选取无病毒种苗及采用的种植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百香果是粗生贱长的蔓生性植物,只要环境条件适合,就可以进行很好地生长。百香果对病虫有较强抗害能力,但在规模化种植过程中,附近病虫迁飞侵袭性害虫以及植株染病的侵染危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花叶病、疫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和炭疽病、稻绿蝽、蚜虫、小实蝇、蓟马、茶黄螨、果实蝇、介壳虫等,当前生产上存在最大的威胁是百香果茎基腐病,此病由潜伏于土壤中的镰刀菌引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通过选择无病毒的种苗进行种植,配制特制的基质、特定的种植器皿及合理的两年一种栽培模式从源头上解决百香果病毒病的发生,解决种植过程中百香果茎基腐病的发生,起到防治病菌滋生的作用,来满足百香果种植所需的生长环境。本发明可控制百香果病毒病蔓延,茎基腐病爆发的趋势,实现百香果优质高效高产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无病毒种苗的选择:选取经检测无病毒的百香果种苗,苗高60-80cm。无病毒种苗,为选取经检测无病毒的百香果嫁接种苗或扦插苗。
(2)基质的配制:基质包括干燥基质与营养基质。干燥基质的配制:该基质主要由粗河沙、煤渣、蛭石、泥炭土、椰糠按0.5~1:1:1:1:1~2混合,拌匀;营养基质的配制:该基质主要由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茶麸、花生麸、辣木叶、椰糠、鸡粪、米糠、骨粉、火烧土按0.5~1:1:3~5:1:1:2~3:1:1:10混合堆制发酵腐熟肥。采用常规的堆肥方法即可。
(3)棚架的搭建:用钢管按5~6米株间距,3~4米行距插埋于地下,固定;再用钢丝绳按照钢管的横向、纵向进行牵引拉直拉紧;在距离钢管左右两边50-60cm处,用铁线横向牵引过去,形成一个“三线形”铁丝网的棚架;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钢管采用200~250cm的钢管,埋于地下50~60cm,保证地面部分钢管高度达150-200cm。在每条钢管顶部锯出3-5cm的十字槽,以便把钢丝绳固定于槽内;同时在距离棚架四角的钢管0.8~1米的地方挖坑用水泥浇筑一带铁钩的环,以固定钢丝绳。
(4)种植器皿的安装:在距三线铁丝网的正中间钢丝绳的1~1.5米处,按2.5~3米的距离成行布置种植器皿。种植器皿是用材料围成的上下两个圆柱筒,上圆柱筒直径80-100cm,高度为5-10cm,下圆柱筒直径100-120cm,高度为40-50cm。上圆柱筒放置干燥基质,下圆柱筒放置营养基质,在下圆柱筒靠近地面的5cm的地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打一个直径1-2cm的排水孔,以利于排水。然后在每个种植器皿的上圆柱筒与下圆柱筒之间的地方安放滴管设施,采用环形滴带,将各个滴管设施连接,安装水肥一体设施。
(5)种植:种植前,将种植器皿内的基质用800~1000倍甲基托布津杀菌消毒;然后在上圆柱筒中间挖出一小洞,将无病毒的百香果种苗种植于内,种植深度在8-15cm,保证种苗的根部种在营养基质内,回填基质,压实,浇透定根水;
(6)当年栽培管理:
①引蔓修剪:种植完成后5-6天,再用800~1000倍甲基托布津喷施将种苗与干燥基质进行杀菌消毒,同时随时将主蔓的腋芽摘除,只留主蔓的顶芽,然后将百香果植株斜牵引至钢丝绳上架,当主蔓上棚伸展至8~10节后要进行打顶摘心,留6~8条一级侧蔓;待一级侧蔓长有8~10叶时又打顶,再长出二级侧蔓,每条一级侧蔓,留6~8个芽长成二级侧蔓作为结果蔓;每条二级侧蔓,留6~8个芽长成三级侧蔓作为结果蔓;同时要及时修剪多余的不结果枝蔓,以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
②肥水管理:百香果定植后根据长势和挂果量及时浇水追肥;
水分管理通过安装的水肥一体化设施保证基质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百香果上棚前以氮肥为主,用0.5%尿素液+大量元素氨基酸水溶性肥+含腐殖酸的有机肥1~2:0.5:0.5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滴灌,每月2~3次,施肥量随植株长大而相应增加;
百香果上棚打顶后,改施磷钾水溶肥,每株施肥0.5-1kg,每月2-3次,并配合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均匀喷施植株,植株叶面湿润不滴水即可,满足植株开花前生长需求;百香果开花后,每开一批花追施1次肥料,按照植株强弱每百朵花追施0.2~0.4kg三元复合肥(N、P、K)、0.2~0.4kg硫酸钾与0.8-1.2kg花生麸沤制肥,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滴灌,期间可辅以叶面喷施钾肥,0.5%的磷酸二氢钾4~5次,以液面喷湿为准,间隔10~15天,以提高品质;
③田间除草:栽培器皿、田间空地有杂草则及时去除,无需喷施除草剂。通常栽培器皿上的杂草不多,如有可采用人工除去;田间空余地方的杂草,采用割草机处理,不需要喷除草剂,以保证器皿与自然土保持水分,保证生态种植。
④病虫害防治:注意修剪清园,将病枝、病叶、病果清除出种植器皿和果园,减少病源;并注意土壤的杀菌消毒,注意驱虫,杀虫。
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每隔20~30天用95%恶霉灵原粉2000~3000倍液、50%多菌灵500~600倍液、福美双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土壤根部杀菌消毒,各种药剂要轮换使用,减低抗药性的发生;同时虫害采用挂黄板、诱虫灯或性引诱剂的方式进行物理防治,病情相对严重可采用45%或50%的马拉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⑤果实采收:在落果前10~15天,果色变为紫色且稍有香味时采收,亦可在地下拾新鲜落果。为防止棚架过于茂密,每批采摘果后要进行修剪,每个侧蔓留3—4节进行短截,使其重新长出侧蔓。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嫁接种苗选用嫁接口上10cm处的茎粗0.5cm以上的健壮种苗;扦插苗选用新梢基部上10cm处茎粗达0.5cm以上的健壮种苗;苗高为60-80cm。采用大苗种植,可提前使百香果植株上架,提早开花结果。而且使用扦插苗可以节约很大的成本。
本发明中的干燥基质:在与百香果植株接触的茎基部,可以保证干燥,不会存在积水,造成茎基腐病的病源镰刀菌无法大规模繁衍生存,将病源控制在一定数量下,斩断发生茎基腐病的生存条件。
本发明的营养基质由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茶麸、花生麸、辣木叶、椰糠、鸡粪、米糠、骨粉、火烧土混合堆制发酵腐熟。这样的营养基质中营养元素丰富,满足了百香果生育期的生长需求。营养基质中加入了辣木叶,而辣木叶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C、钾、钙、铁和蛋白质、20种氨基酸、46种抗氧素、36种自然防炎体和矿物质等,将其作为肥料提高了传统堆肥的营养元素含量,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营养的吸收均衡。
本发明的“三线形”铁丝网的棚架,可以方便工作并且有足够的空间使百香果生长,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种植器皿布置在两个“三线形”铁丝网的正中间,可使百香果植株的根茎部暴露于阳光地下,可经常保证干燥,不会存在积水,减少茎基腐病的病源镰刀菌发生的机率。
本发明的上圆柱筒主要放置干燥基质,直径80-100cm,高度为5-10cm,足以保证百香果茎基部保持干燥。下圆柱筒放置营养基质,直径100-120cm,高度为40-50cm;也完全保证百香果生育期营养的基本需要。
本发明在每个种植器皿的上圆柱筒与下圆柱筒之间的地方采用环形滴带,可使种植器皿水肥均匀;将各个滴管设施连接,安装水肥一体设施,可保证百香果大量结果后所需营养快速补充。
为了次年百香果的生长,通常要进行采后果园管理:在当年收完最后一批果后,天气渐冷。此时将棚架上的主蔓剪断,在剪断处涂上杀菌药剂,同时将修建下的所有枝蔓清理出园,将保留下的主蔓涂上石灰并缠上稻草或者遮阴网,以进行保暖,同时对全园进行杀菌消毒,减少病虫口来源;同时再用材料将下圆柱筒扩大至140-160cm,用配好的营养基质填充扩大的空间,增加有机营养。该基质主要由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茶麸、花生麸、辣木叶、椰糠、鸡粪、米糠、骨粉、火烧土按1~2:1:5~8:1:1:3~5:1:1:6混合堆制发酵腐熟,上圆柱筒不变。
翌年栽培管理:待春天主蔓顶部抽生枝蔓时,因植株积蓄了一年的养分,根系发达,生长旺盛,为避免棚架过于茂密遮阴,因此此时仅保留3~4条一级侧蔓;待一级侧蔓长有8~10叶时又打顶,再长出二级侧蔓,每条一级侧蔓,留6~8个芽长成二级侧蔓作为结果蔓。每条二级侧蔓,留6~8个芽长成三级侧蔓作为结果蔓。同时要及时修剪多余的不结果枝蔓,以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栽培管理与(6)基本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选取无病毒的百香果种苗,且苗高为60-80cm。采用这样的大苗种植,可提前使百香果植株上架,提早开花结果。
(2)本发明采用干燥基质与营养基质分开放置的模式,既可使干燥基质与百香果植株的茎基部接触,保证茎部干燥,不存在积水,使得茎基腐病的病源镰刀菌无法大规模繁衍生存,将病源控制在一定数量下,斩断发生茎基腐病的生存条件,又保证百香果生育期营养的基本需要。
(3)种苗的选择中,若是选择无病毒的百香果扦插苗,一可以起到防治茎基腐病的发生,同时还大大减少了种苗成本,提高了利润。
(4)本发明的棚架是“三线形”铁丝网的棚架,可以方便工作并且有足够的空间使百香果生长,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同时将种植器皿布置在距“三线形”铁丝网的正中间,而不是“三线”钢丝绳的正底下,避免了由于百香果枝叶繁茂,遮挡住百香果根部的情况,使得百香果植株的根茎部暴露于阳光地下,可经常保证干燥,不存在积水,减少茎基腐病的病源镰刀菌发生的机率。
(5)采用滴管设施,是在每个种植器皿的上圆柱与下圆柱之间的地方采用环形滴带,可使种植器皿水肥均匀;将各个滴管设施连接,安装水肥一体设施,不仅可以保证百香果大量结果后所需营养快速补充,又可以避免施肥机械伤害到百香果的茎基根部,造成病菌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棚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棚架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钢管,2.钢丝绳,3.上圆柱筒,4.下圆柱筒,5.铁线,6.带铁钩的环,7.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理解,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无病毒种苗的选择:选取经检测无病毒的百香果嫁接种苗,苗高60cm,嫁接苗嫁接口上10cm处茎粗0.5cm以上。
(2)基质的配制:基质包括干燥基质与营养基质。干燥基质的配制:该基质主要由粗河沙、煤渣、蛭石、泥炭土、椰糠按0.5:1:1:1:2混合,拌匀;营养基质的配制:该基质主要由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茶麸、花生麸、辣木叶、椰糠、鸡粪、米糠、骨粉、火烧土按1:1:5:1:1:3:1:1:10混合堆制发酵腐熟。
(3)棚架的搭建:用长250cm的钢管按6米株间距埋于地下,挖坑用水泥浇筑固定钢管,地下钢管埋于60cm,然后回土,保证地面部分钢管高度达190cm,行距为3米。在距离棚架四角的钢管0.8~1米的地方挖坑用水泥浇筑一带铁钩的环,以固定钢丝绳。再用直径5mm的钢丝绳沿钢管顶部成排牵引拉直拉紧,钢管顶部锯出3-5cm的十字槽,以便把钢丝绳固定于槽内;再从每根钢管处用直径5mm的钢丝绳沿纵向牵引拉直拉紧;靠近成排钢管左右两边50-60cm处,再用10号铁线拉过去,形成一个高度在190cm的“三线形”铁丝网的棚架。
(4)种植器皿的安装:在距三线铁丝网的正中间即距离5mm的钢丝绳1.5米处按3米的距离成行布置种植器皿。该器皿用硬质塑料围成上下两个圆柱筒,上圆柱筒直径80cm,高度为8cm,下圆柱筒直径100cm,高度为45cm;上圆柱筒主要放置干燥基质,下圆柱筒主要放置营养基质。在下圆柱筒靠近地面的5cm的地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打一个直径1-2cm的孔,以利于排水。然后在每个种植器皿的上圆柱筒与下圆柱筒之间的地方安放滴管设施,采用环形滴带,将各个滴管设施连接,安装水肥一体设施。
(5)种植:种植前,将种植器皿内的基质用1000倍甲基托布津杀菌消毒;然后在上圆柱筒正中间干燥基质挖出一小洞,将无病毒的百香果嫁接种苗种植于内,种植深度在10cm,保证种苗的根部种在营养基质内,回基质稍微压实,浇透定根水。
(6)栽培管理:
①引蔓修剪:种植完成后6天,用1000倍甲基托布津将种苗与干燥基质杀菌消毒。同时应随时将主蔓的腋芽摘除,只留主蔓的顶芽,然后将百香果植株斜牵引至钢丝绳上架,当主蔓上棚伸展至10节后要进行打顶摘心,留8条一级侧蔓;待一级侧蔓长有10叶时又打顶,再长出二级侧蔓,每条一级侧蔓,留8个芽长成二级侧蔓作为结果蔓。每条二级侧蔓,留6个芽长成三级侧蔓作为结果蔓。同时要及时修剪多余的不结果枝蔓,以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
②肥水管理:百香果定植后根据长势和挂果量及时浇水追肥。
水分管理通过安装的水肥一体化系统保证基质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保证百香果植株生育期的最适生长。百香果上棚前以氮肥为主,用0.5%尿素液+大量元素氨基酸水溶性肥+含腐殖酸的有机肥,配比为1:0.5:0.5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滴灌,每月3次,施肥量随植株长大而相应增加。
百香果上棚打顶后,改施磷钾水溶肥,每株施肥1kg,每月2次,并配合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均匀喷施植株,植株叶面湿润不滴水即可,满足植株开花前生长需求。百香果开花后,每开一批花追施1次肥料,按照植株强弱每百朵花追施0.2~0.4kg三元复合肥(N、P、K)、0.2~0.4kg硫酸钾与0.8-1.2kg花生麸沤制肥,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滴灌,期间辅以叶面喷施钾宝2次,0.5%的磷酸二氢钾3次,间隔15天,以提高品质。
③田间除草:采用限根栽培器皿栽培的百香果,器皿上的杂草不多,如有可采用人工除去;田间空余地方的杂草,采用割草机处理,不需要喷除草剂,以保证器皿与自然土保持水分,保证生态种植。
④病虫害防治:防治病害的主要措施主要进行修剪清园,将病枝、病叶、病果清出园外烧掉,减少病源。同时每隔20天用95%恶霉灵原粉2000倍液、50%多菌灵500~600倍液、福美双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杀菌药剂进行土壤根部杀菌,各种药剂要轮换使用。虫害采用挂黄板、诱虫灯、性引诱剂等物理防治,病情相对严重可采用50%的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⑤果实采收:一般在落果前10天,果色变为紫色且稍有香味时采收,亦可在地下拾新鲜落果。为防止棚架过于茂密,每批采摘果后要进行修剪,每个侧蔓留4节进行短截,使其重新长出侧蔓。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实现了百香果茎基腐病零发生,推迟了百香果病毒病的发生,同时百香果产量相比于传统种植方法提高了26%,商品果率提高了35%。
实施例2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无病毒种苗的选择:选取经检测无病毒的百香果扦插苗,苗高80cm,新梢基部上10cm处茎粗达0.5cm以上。
(2)基质的配制:基质包括干燥基质与营养基质。干燥基质的配制:该基质主要由粗河沙、煤渣、蛭石、泥炭土、椰糠按0.5:1:1:1:1.5混合,拌匀;营养基质的配制:该基质主要由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茶麸、花生麸、辣木叶、椰糠、鸡粪、米糠、骨粉、火烧土按0.5:1:4:1:1:2:1:1:10混合堆制发酵腐熟。
(3)棚架的搭建:用长200cm的钢管按5米株间距埋于地下,挖坑用水泥浇筑固定钢管,地下钢管埋于50cm,然后回土,保证地面部分钢管高度达150cm,行距为4米。在距离棚架四角的钢管0.8米的地方挖坑用水泥浇筑一带铁钩的环,以固定钢丝绳。再用直径5mm的钢丝绳沿钢管顶部成排牵引拉直拉紧,钢管顶部锯出3-5cm的十字槽,以便把钢丝绳固定于槽内;再从每根钢管处用直径5mm的钢丝绳沿纵向牵引拉直拉紧;靠近成排钢管左右两边60cm处,再用10号铁线拉过去,形成一个高度在150cm的“三线形”铁丝网的棚架。
(4)种植器皿的安装:在距三线铁丝网的正中间即距离5mm的钢丝绳1米处按2.5米的距离成行布置种植器皿。该器皿用硬质塑料围成上下两个圆柱筒,上圆柱筒直径100cm,高度为10cm,下圆柱筒直径120cm,高度为50cm;上圆柱筒主要放置干燥基质,下圆柱筒主要放置营养基质。在下圆柱筒靠近地面的5cm的地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打一个直径1-2cm的排水孔,以利于排水。然后在每个种植器皿的上圆柱筒与下圆柱筒之间的地方安放滴管设施,采用环形滴带,将各个滴管设施连接,安装水肥一体设施。
(5)种植:种植前,将种植器皿内的基质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杀菌消毒;然后在上圆柱筒正中间干燥基质挖出一小洞,将无病毒的百香果嫁接种苗或扦插苗种植于内,种植深度在8cm,保证种苗的根部种在营养基质内,回基质稍微压实,浇透定根水。
(6)栽培管理:
①引蔓修剪:种植完成后5天,用800倍甲基托布津将种苗与干燥基质杀菌消毒。同时随时将主蔓的腋芽摘除,只留主蔓的顶芽,然后将百香果植株斜牵引至钢丝绳上架,当主蔓上棚伸展至8节后要进行打顶摘心,留8条一级侧蔓;待一级侧蔓长有8叶时又打顶,再长出二级侧蔓,每条一级侧蔓,留8个芽长成二级侧蔓作为结果蔓。每条二级侧蔓,留8个芽长成三级侧蔓作为结果蔓。同时要及时修剪多余的不结果枝蔓,以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
②肥水管理:百香果定植后根据长势和挂果量及时浇水追肥。
水分管理通过安装的水肥一体化系统保证基质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保证百香果植株生育期的最适生长。百香果上棚前以氮肥为主,用0.5%尿素液+大量元素氨基酸水溶性肥+含腐殖酸的有机肥2:0.5:0.5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滴灌,每月2次,施肥量随植株长大而相应增加。
百香果上棚打顶后,改施磷钾水溶肥,每株施肥0.5kg,每月3次,并配合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均匀喷施植株,植株叶面湿润不滴水即可,满足植株开花前生长需求;百香果开花后,每开一批花追施1次肥料,按照植株强弱每百朵花追施0.2~0.4kg三元复合肥(N、P、K)、0.2~0.4kg硫酸钾与1.0-1.2kg花生麸沤制肥,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滴灌,期间辅以叶面喷施钾宝4次,0.5%的磷酸二氢钾1次,间隔10天,以提高品质。
③田间除草:采用根栽培器皿栽培的百香果,器皿上的杂草不多,如有可采用人工除去;田间空余地方的杂草,采用割草机处理,不需要喷除草剂,以保证器皿与自然土保持水分,保证生态种植。
④病虫害防治:防治病害的主要措施主要进行修剪清园,将病枝、病叶、病果清出园外烧掉,减少病源。同时每隔20天用95%恶霉灵原粉2000倍液、50%多菌灵500~600倍液、福美双500~600倍液等杀菌药剂进行土壤根部杀菌,各种药剂要轮换使用。虫害采用挂黄板、诱虫灯、性引诱剂等物理防治,病情相对严重可采用45%的马拉硫磷乳油500倍液喷雾防治。
⑤果实采收:一般在落果前10天,果色变为紫色且稍有香味时采收,亦可在地下拾新鲜落果。为防止棚架过于茂密,每批采摘果后要进行修剪,每个侧蔓留3节进行短截,使其重新长出侧蔓。
(7)采后果园管理:在当年收完最后一批果后,天气渐冷。此时将棚架上的主蔓剪断,在剪断处涂上杀菌药剂,同时将修建下的所有枝蔓清理出园,将保留下的主蔓涂上石灰并缠上稻草或者遮阴网,以进行保暖,同时对全园进行杀菌消毒,减少病虫口来源;同时再用硬质塑料将下圆柱筒扩大至140cm,用配好的营养基质填充扩大的空间,增加有机营养。该基质主要由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茶麸、花生麸、辣木叶、椰糠、鸡粪、米糠、骨粉、火烧土按1:1:5:1:1:5:1:1:6混合堆制发酵腐熟,上圆柱筒不变。
(8)翌年栽培管理:待春天主蔓顶部抽生枝蔓时,因植株积蓄了一年的养分,根系发达,生长旺盛,为避免棚架过于茂密遮阴,因此此时仅保留4条一级侧蔓;待一级侧蔓长有8叶时又打顶,再长出二级侧蔓,每条一级侧蔓,留6个芽长成二级侧蔓作为结果蔓。每条二级侧蔓,留8个芽长成三级侧蔓作为结果蔓。同时要及时修剪多余的不结果枝蔓,以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栽培管理与(6)基本相同。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实现了百香果茎基腐病零发生,推迟了百香果病毒病的发生,同时百香果产量相比于传统种植方法提高了28%,商品果率提高了32%。
实施例3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无病毒种苗的选择:选取经检测无病毒的百香果扦插苗,苗高75cm,新梢基部上10cm处茎粗达0.5cm以上。
(2)基质的配制:基质包括干燥基质与营养基质。干燥基质的配制:该基质主要由粗河沙、煤渣、蛭石、泥炭土、椰糠按1:1:1:1:1:2混合,拌匀;营养基质的配制:该基质主要由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茶麸、花生麸、辣木叶、椰糠、鸡粪、米糠、骨粉、火烧土按1:1:3:1:1:3:1:1:10混合堆制发酵腐熟。
(3)棚架的搭建:用长250cm的钢管按5.5米株间距埋于地下,挖坑用水泥浇筑固定钢管,地下钢管埋于60cm,然后回土,保证地面部分钢管高度达190cm,行距为3.5米。在距离棚架四角的钢管1.0米的地方挖坑用水泥浇筑一带铁钩的环,以固定钢丝绳。再用直径5mm的钢丝绳沿钢管顶部成排牵引拉直拉紧,钢管顶部锯出3-5cm的十字槽,以便把钢丝绳固定于槽内;再从每根钢管处用直径5mm的钢丝绳沿纵向牵引拉直拉紧;靠近成排钢管左右两边500cm处,再用10号铁线拉过去,形成一个高度在190cm的“三线形”铁丝网的棚架。
(4)种植器皿的安装:在距三线铁丝网的正中间即距离5mm的钢丝绳1.5米处按3米的距离成行布置种植器皿。该器皿用硬质塑料围成上下两个圆柱筒,上圆柱筒直径90cm,高度为5cm,下圆柱筒直径110cm,高度为40cm;上圆柱筒主要放置干燥基质,下圆柱筒主要放置营养基质。在下圆柱筒靠近地面的5cm的地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打一个直径1-2cm的孔,以利于排水。然后在每个种植器皿的上圆柱筒与下圆柱筒之间的地方安放滴管设施,采用环形滴带,将各个滴管设施连接,安装水肥一体设施。
(5)种植:种植前,将种植器皿内的基质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杀菌消毒;然后在上圆柱筒正中间干燥基质挖出一小洞,将无病毒的百香果扦插苗种植于内,种植深度在10cm,保证种苗的根部种在营养基质内,回基质稍微压实,浇透定根水。
(6)栽培管理:
①引蔓修剪:种植完成后6天,用800倍甲基托布津将种苗与干燥基质杀菌消毒。同时随时将主蔓的腋芽摘除,只留主蔓的顶芽,然后将百香果植株斜牵引至钢丝绳上架,当主蔓上棚伸展至10节后要进行打顶摘心,留6条一级侧蔓;待一级侧蔓长有10叶时又打顶,再长出二级侧蔓,每条一级侧蔓,留8个芽长成二级侧蔓作为结果蔓。每条二级侧蔓,留6个芽长成三级侧蔓作为结果蔓。同时要及时修剪多余的不结果枝蔓,以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
②肥水管理:百香果定植后根据长势和挂果量及时浇水追肥。水分管理通过安装的水肥一体化系统保证基质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保证百香果植株生育期的最适生长。百香果上棚前以氮肥为主,用0.5%尿素液+大量元素氨基酸水溶性肥+含腐殖酸的有机肥1.5:0.5:0.5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滴灌,每月3次,施肥量随植株长大而相应增加。
百香果上棚打顶后,改施磷钾水溶肥,每株施肥0.8kg,每月2次,并配合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均匀喷施植株,植株叶面湿润不滴水即可,满足植株开花前生长需求;百香果开花后,每开一批花追施1次肥料,按照植株强弱每百朵花追施0.2~0.4kg三元复合肥(N、P、K)、0.2~0.4kg硫酸钾与0.8-1.0kg花生麸沤制肥,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滴灌,期间可辅以叶面喷施钾宝2次,0.5%的磷酸二氢钾2次,间隔15天,以提高品质。
③田间除草:采用限根栽培器皿栽培的百香果,器皿上的杂草不多,如有可采用人工除去;田间空余地方的杂草,采用割草机处理,不需要喷除草剂,以保证器皿与自然土保持水分,保证生态种植。
④病虫害防治:防治病害的主要措施主要进行修剪清园,将病枝、病叶、病果清出园外烧掉,减少病源。
同时每隔30天用95%恶霉灵原粉30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福美双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土壤根部杀菌消毒,各种药剂要轮换使用。虫害采用挂黄板、诱虫灯、性引诱剂等物理防治,病情相对严重可采用45%或50%的马拉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⑤果实采收:一般在落果前10天,果色变为紫色且稍有香味时采收,亦可在地下拾新鲜落果。为防止棚架过于茂密,每批采摘果后要进行修剪,每个侧蔓留3—4节进行短截,使其重新长出侧蔓。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实现了百香果茎基腐病零发生,推迟了百香果病毒病的发生,同时百香果产量相比于传统种植方法提高了22%,商品果率提高了37%。

Claims (8)

1.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无病毒种苗的选择:选取无病毒的百香果种苗,苗高60-80cm;
(2)基质的配制:基质包括干燥基质与营养基质,干燥基质主要由粗河沙、煤渣、蛭石、泥炭土、椰糠按0.5~1:1:1:1:1~2的配比混合,拌匀;营养基质主要由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茶麸、花生麸、辣木叶、椰糠、鸡粪、米糠、骨粉、火烧土混合堆制发酵腐熟而成;
(3)棚架的搭建:用钢管按5~6米株间距,3~4米行距插埋于地下,固定;再用钢丝绳按照钢管的横向、纵向进行牵引拉直拉紧;在距离钢管左右两边50-60cm处,用铁线横向牵引过去,形成一个“三线形”铁丝网的棚架;
(4)种植器皿的安装:在距三线铁丝网的正中间钢丝绳的1~1.5米处,按2.5~3米的距离成行布置种植器皿;该种植器皿由上下两个圆柱筒组成,上圆柱筒放置干燥基质,下圆柱筒放置营养基质,并在下圆柱筒上开设排水孔,同时安装滴管设施,并将各个滴管设施连接,安装水肥一体设施;
(5)种植:种植前,将种植器皿内的基质用800~1000倍甲基托布津杀菌消毒;然后在上圆柱筒中间挖出一小洞,将无病毒的百香果种苗种植于内,种植深度在8-15cm,保证种苗的根部种在营养基质内,回填基质,压实,浇透定根水;
(6)栽培管理包括如下几方面:
①引蔓修剪:种植完成后5-6天,再用800~1000倍甲基托布津喷施将种苗与干燥基质进行杀菌消毒,同时随时将主蔓的腋芽摘除,只留主蔓的顶芽,然后将百香果植株斜牵引至钢丝绳上架,当主蔓上棚伸展至8~10节后要进行打顶摘心,留6~8条一级侧蔓;待一级侧蔓长有8~10叶时又打顶,再长出二级侧蔓,每条一级侧蔓,留6~8个芽长成二级侧蔓作为结果蔓;每条二级侧蔓,留6~8个芽长成三级侧蔓作为结果蔓;同时要及时修剪多余的不结果枝蔓,以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
②肥水管理:百香果定植后根据长势和挂果量及时浇水追肥;
水分管理通过安装的水肥一体化设施保证基质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百香果上棚前以氮肥为主,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滴灌,每月2~3次,施肥量随植株长大而相应增加;
百香果上棚打顶后,改施磷钾水溶肥;每月2-3次,并配合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均匀喷施植株,植株叶面湿润不滴水即可,满足植株开花前生长需求;百香果开花后,每开一批花追施1次肥料,按照植株强弱每百朵花追施0.2~0.4kg三元复合肥、0.2~0.4kg硫酸钾与0.8-1.2kg花生麸沤制肥,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滴灌,期间可辅以叶面喷施钾肥,0.5%的磷酸二氢钾4~5次,以液面喷湿为准,间隔10~15天,以提高品质;
③田间除草:栽培器皿、田间空地有杂草则及时去除,无需喷施除草剂;
④病虫害防治:注意修剪清园,将病枝、病叶、病果清除出种植器皿和果园,减少病源;并注意土壤的杀菌消毒,注意驱虫,杀虫;所述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每隔20~30天用95%恶霉灵原粉2000~3000倍液、50%多菌灵500~600倍液、福美双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土壤根部杀菌消毒,各种药剂要轮换使用,减低抗药性的发生;同时虫害采用挂黄板、诱虫灯或性引诱剂的方式进行物理防治,病情相对严重可采用45%或50%的马拉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⑤果实采收:在落果前10~15天,果色变为紫色且稍有香味时采收,亦可在地下拾新鲜落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病毒种苗,为选取经检测无病毒的百香果嫁接种苗或扦插苗;嫁接种苗选用嫁接口上10cm处的茎粗0.5cm以上的健壮种苗;扦插苗选用新梢基部上10cm处茎粗达0.5cm以上的健壮种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基质由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茶麸、花生麸、辣木叶、椰糠、鸡粪、米糠、骨粉、火烧土按0.5~1:1:3~5:1:1:2~3:1:1:10混合堆制发酵成腐熟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架的搭建,钢管采用200~250cm的钢管,埋于地下50~60cm,保证地面部分钢管高度达150-20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条钢管顶部锯出3-5cm的十字槽,以便把钢丝绳固定于槽内;同时在距离棚架四角的钢管0.8~1米的地方挖坑用水泥浇筑一带铁钩的环,以固定钢丝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器皿是用材料围成的上下两个圆柱筒,上圆柱筒直径80-100cm,高度为5-10cm,下圆柱筒直径100-120cm,高度为40-5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设施是在每个种植器皿的上圆柱与下圆柱之间的地方采用环形滴带,并将各个滴管设施连接,安装水肥一体设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水管理:百香果上棚前以氮肥为主,用0.5%尿素液+大量元素氨基酸水溶性肥+含腐殖酸的有机肥按1~2:0.5:0.5比例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滴灌;百香果上棚打顶后,改施磷钾水溶肥,每株施肥0.5-1kg。
CN201711026794.9A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 Active CN107535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6794.9A CN107535247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6794.9A CN107535247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5247A CN107535247A (zh) 2018-01-05
CN107535247B true CN107535247B (zh) 2020-03-24

Family

ID=60967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26794.9A Active CN107535247B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35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6065B (zh) * 2017-11-06 2020-03-31 王友福 一种基质土壤二元栽培方法
CN108551997A (zh) * 2018-03-12 2018-09-21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降低林下栽种三七根腐病发病率的土壤消毒方法
CN108934867B (zh) * 2018-07-02 2021-01-01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金果榄集约化定向结薯种植方法
CN108782065B (zh) * 2018-07-03 2021-07-16 龙岩市莲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百香果实生苗的催花方法
CN108967070B (zh) * 2018-08-15 2020-11-1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百香果次年土壤翻新种植方法
CN109197421B (zh) * 2018-10-25 2020-08-1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防控百香果茎基腐病的二次靠接栽培方法
CN109874590A (zh) * 2019-04-11 2019-06-14 广西凭祥桂商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百香果组培苗分段座果栽培方法
CN110226465A (zh) * 2019-06-25 2019-09-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适于低洼地的百香果栽培方法
CN110476642A (zh) * 2019-08-23 2019-11-22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一种百香果枝条的整形修剪方法
CN110754235A (zh) * 2019-10-30 2020-02-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西番莲大田高位嫁接及栽培方法
CN110839488A (zh) * 2019-10-30 2020-02-2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西番莲大苗的栽培方法
CN111345193A (zh) * 2020-03-10 2020-06-30 三亚耀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百香果的种植方法
CN111316866B (zh) * 2020-03-16 2022-04-01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克服连作障碍的百香果密植高产栽培方法
CN113491218A (zh) * 2021-07-06 2021-10-12 和平县古树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控根器提高百香果苗生长的种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9038A (zh) * 2006-12-28 2008-07-02 西山商事有限会社 栽培床的杀菌杀线虫以及妨碍生长成分的排除方法以及栽培床
CN104322329B (zh) * 2014-10-11 2016-05-25 吴华球 一种百香果病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6973742A (zh) * 2016-01-19 2017-07-25 苏庭洪 一种百香果的栽培方法
CN106258646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刘小媛 一种百香果茎基腐病综合治理方法
CN107047221A (zh) * 2017-06-21 2017-08-18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橙果西番莲的培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5247A (zh) 2018-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5247B (zh) 一种防治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限根栽培方法
CN101300934B (zh) 利用人工造型栽培大树的方法
CN103283450B (zh) 一种金花茶芽苗砧嫁接的繁殖方法
CN103583341B (zh) 树上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67070B (zh) 一种百香果次年土壤翻新种植方法
CN106804368A (zh) 一种红富士苹果种植方法
CN102687650B (zh) 一种梨树的盆栽方法
CN105875128A (zh) 一种花椒的种植方法
CN105993870A (zh) 一种有机番茄的无土种植方法
CN103960102A (zh) 一种中秋酥脆枣丰产栽培的方法
CN106105951A (zh) 一种水平直线养拳栽培大棚果桑的方法
CN1415180A (zh) 一种无公害优质玫瑰高产栽培方法
CN107182789A (zh) 白及的规范化栽培方法
CN105075625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及其养护方法
CN110786199B (zh) 一种柑橘栽植方法
CN103548635A (zh) 一种提高树莓产量的无公害栽培方法
CN106134744A (zh) 一种月季无土扦插繁殖的方法
CN105794584A (zh) 大棚种植盆景果树、软籽石榴、菊花三茬交叉套种方法
CN104705067B (zh) 芦笋二次留茎二次盖膜二次揭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
CN112889504A (zh) 一种黑果腺肋花楸温室大棚草炭土穴盘嫩枝扦插育苗方法
CN104429514A (zh) 一种小型水果番茄的种植方法
CN104982211A (zh) 一种黄金间碧玉的扦插繁殖方法
CN1478381A (zh) 蔬菜、瓜果有机无土栽培技术
CN105900641A (zh) 一种桂花树的培育方法
CN111955263A (zh) 一种茶叶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30

Address after: No.174, daxiangtang University East Road, Nanning, Guangxi 530007

Patentee after: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530007, 174 East University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Patentee before: HORT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