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5213A - 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5213A
CN107515213A CN201710560992.7A CN201710560992A CN107515213A CN 107515213 A CN107515213 A CN 107515213A CN 201710560992 A CN201710560992 A CN 201710560992A CN 107515213 A CN107515213 A CN 107515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trips
detection
test
phenylacetic acid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609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15213B (zh
Inventor
袁涛
姚竞芳
敖俊杰
李丹
龙雨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5609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152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15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5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15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5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58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diffusion or migration of antigen or antibody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021/7756Sensor type
    • G01N2021/7759Dipstick; Test strip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条取出,并使试纸条中的样品垫与待测样品接触,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2)检测结束后,将试纸条置于拍摄平台上,由照相机对试纸条进行拍摄,得到试纸条照片;3)将试纸条照片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试纸条在测试平台上对待测样品中的苯乙酸进行现场检测,之后采用照片传输的方式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至控制台中,实现了苯乙酸的远程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灵活性好,应用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苯乙酸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乙酸为片状白色结晶,有植物香味,具有羧基、亚甲基氢和苯环的典型反应,能够生成多种有用的中间体,在医药、农药、香料等行业都有广泛应用,如用于青霉素及巴唑等药物、稻丰散及敌百虫等杀虫剂、杀菌剂苯霜灵、除草剂三氯苯乙酸、杀鼠剂大隆等的加工生产。苯乙酸本身也是农药植物生长刺激素,广泛存在于葡萄、草莓、可可、绿茶及蜂蜜中。在香料行业中,苯乙酸酯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之一,可作为吲哚或灵猫香的代用品。
然而,苯乙酸具有一定的毒性,一旦进入水体环境和大气环境中,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当人体通过水体或大气过量接触苯乙酸时,苯乙酸会对人的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人吸入后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倦睡、上呼吸道刺激、神志丧失等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
目前,苯乙酸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滤纸片扩散法、HPLC加标检测法等,这些检测方法大都存在操作复杂、对样品要求高、检测仪器繁多、检测灵敏度低等问题,且无法用于湖泊和海洋等现场快速检测,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快速灵敏且易于操作的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在测试平台上对待测样品中的苯乙酸进行现场检测,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条取出,并使试纸条中的样品垫与待测样品接触,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
2)检测结束后,将试纸条置于拍摄平台上,由照相机对试纸条进行拍摄,得到试纸条照片;
3)将试纸条照片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测试平台位于海洋或湖泊中,控制室位于母船或陆地上。样品既可以是从海洋或湖泊中现场取出的部分水体,也可以是整个海洋或湖泊,即不进行取样,直接使试纸条中的样品垫与海洋或湖泊接触,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在测试平台上对海洋或湖泊的水质进行检测之后,试纸条上会显现出一条或两条红线,利用照相机对试纸条进行拍摄,之后将拍摄的试纸条照片传输至控制室内,控制室内的管理人员根据试纸条照片上显示的红线数量及位置,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苯乙酸。
所述的测试平台包括海洋平台或无人艇中的一种。海洋平台或无人艇位于海洋或湖泊中,将现场检测设备及数据传输设备置于海洋平台或无人艇中,便于对样品进行现场检测。
测试平台上的现场检测设备包括机械臂、装有试纸条的试纸存放盒、滴管、容器等实验器皿,数据传输设备包括照相机、拍摄平台、处理器、信号发射器等通讯设备。处理器优选为ARM公司生产的A9系列处理器。
步骤1)中,所述的试纸条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硝酸纤维素膜以及沿硝酸纤维素膜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胶体金结合垫、控制线、检测线及吸收垫,所述的样品垫设置在胶体金结合垫上,所述的胶体金结合垫上涂覆有金标抗体,所述的控制线上涂覆有二抗,所述的检测线上涂覆有包被抗原。硝酸纤维素膜为层析材料。样品垫上的待测样品将胶体金结合垫上的金标抗体溶解后,与金标抗体一起沿着硝酸纤维素膜的长度方向向吸收垫方向迁移,并依次经过控制线、检测线。若样品中含有苯乙酸,则苯乙酸先与金标抗体结合,并占据全部的抗原结合点,之后在控制线上聚集并显现红色,而检测线上的包被抗原则无法捕捉到胶体金颗粒,因而不会有红线出现,为阳性结果;若样品中没有苯乙酸存在或苯乙酸的含量低于阈值浓度,则金标抗体一部分与二抗结合,另一部分与检测线上的包被抗原结合,因而控制线和检测线上均呈现出红线,为阴性结果。
胶体金是一种常用的标记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近年已在各种生物学研究中广泛使用。胶体金标记,实质上是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胶体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吸附机理一般认为是胶体金颗粒表面带负电荷,与蛋白质的正电荷基团因静电吸附而形成牢固结合。用还原法可以方便地利用氯金酸制备出各种不同粒径,即不同颜色的胶体金颗粒。这类球形的粒子对蛋白质有很强的吸附功能,可以与葡萄球菌A蛋白、免疫球蛋白、毒素、糖蛋白、酶、抗生素、激素、牛血清白蛋白多肽缀合物等非共价结合。
免疫金标记技术主要利用了胶体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通过显微镜可看到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中,这一反应也可以通过银颗粒的沉积被放大,称之为免疫金银染色。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板的材质为PVC塑料;所述的样品垫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所述的胶体金结合垫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型号优选为SB06;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的材质为Milipore180;所述的吸收垫的材质为SX18。
所述的控制线及检测线均垂直于硝酸纤维素膜的长度方向,并且所述的控制线的宽度为0.8-1.2mm,所述的检测线的宽度为0.8-1.2mm。控制线与检测线相互平行,且控制线及检测线的长度均等于硝酸纤维素膜的宽度,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所述的试纸条的外部设有试纸盒,该试纸盒包括盒身以及设置在盒身上的盒盖,所述的试纸条设置在盒身与盒盖之间,所述的盒盖开设有与样品垫相对应的加样口以及与控制线、检测线相对应的观测口。盒盖严扣于盒身,加样口用于向样品垫中滴加待测样品,当控制线或检测线上出现红线时,可通过观测口观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盒身上开设有与试纸条相适配的试纸条安放槽。该试纸条安放槽用于稳定、准确地放置试纸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加样口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
所述的加样口处设有与加样口相适配的面板,该面板移动设置在样品垫的上方,所述的观测口处设有与观测口相适配的玻璃罩。试纸条在存放时,利用面板将加样口封闭,可有效防止其他物质进入试纸盒而污染试纸条;在检测时,先将面板打开,当滴加完待测样品后,再将面板合上,既能够防止其他物质进入试纸盒而污染待测样品,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能够防止待测样品溢出。玻璃罩为透明材质,既能够保护试纸条,又不会影响检测结果的观察。
步骤1)具体为: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盒取出,并将面板打开,露出样品垫,之后通过加样口向样品垫上滴加待测样品,滴加完毕后保持5-10min,即完成对待测样品的检测。当待测样品是从海洋或湖泊中现场取出的部分水体时,将取出的水体置于容器中,之后机械臂利用滴管将容器中的水体滴加至样品垫上进行检测,滴加量优选为130-180μL(约3-4滴)。
所述的机械臂上设有防水外壳,该防水外壳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防水半壳体,所述的防水半壳体包括侧壁以及分别设置在侧壁上下两端的顶板、底板,所述的试纸条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两防水半壳体之间,并且所述的样品垫的底部伸出防水外壳的外部。将两防水半壳体加压组装在一起,形成封闭式防水外壳,能够避免海水或湖水进入防水外壳内部,导致试纸条受损。将试纸条夹在两防水半壳体之间,仅露出部分样品垫,便于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
步骤1)具体为: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条取出,并将试纸条置于两防水半壳体之间,使样品垫的底部伸出防水外壳的外部,之后将防水外壳浸没在待测样品中即可。当待测样品是整个海洋或湖泊,毋需进行取样,直接将防水外壳浸没在水下0.3-0.5米处,使试纸条中的样品垫与海洋或湖泊接触,进行快速现场检测。检测结束后,将防水外壳取出,并将两防水半壳体分开,取出试纸条。
步骤3)中,先将试纸条照片压缩后,再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经解压缩后,即可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将试纸条照片压缩后传输,不仅能够提高传输速率,同时能够增加传输容量。
无线传输方式包括红外线、蓝牙、无线数传电台、WiFi、GPRS、3G、4G等技术。
测试平台上可设置多个机械臂,便于分工协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利用试纸条在测试平台上对待测样品中的苯乙酸进行现场检测,之后采用照片传输的方式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至控制台中,实现了苯乙酸的远程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在十分钟内即可检测出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苯乙酸,快速灵敏,可用于湖泊、海洋等现场应急检测,操作简单;
2)既能够对水体进行取样检测,也能够直接将试纸条置于海洋或湖泊中,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对样品的要求低,灵活性好,应用广泛;
3)检测成本低,对实验室及工作人员的依赖性小,无需将待测样品运回实验室即可现场检测苯乙酸的存在与否,可用于海洋污染品泄漏、湖泊污染、现场筛选等场合的待测样品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试纸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防水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试纸条、2—样品垫、3—底板、4—硝酸纤维素膜、5—胶体金结合垫、6—吸收垫、7—控制线、8—检测线、9—盒身、10—盒盖、11—加样口、12—观测口、13—面板、14—防水外壳、15—防水半壳体、1501—侧壁、1502—顶板、150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苯乙酸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
采用活泼酯法,将苯乙酸与载体蛋白钥孔血蓝蛋白(KLH)、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偶联,制备相应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紫外扫描定性鉴定偶联成功,偶联比分别为1:25和1:16。
2)苯乙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成功制备2株能稳定分泌抗苯乙酸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抗体亚类分别为IgG1和IgG2a,通过体内诱生腹水法获得纯化后效价为1:66000的抗苯乙酸单克隆抗体。
3)胶体金及金标抗体的制备: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取质量分数为0.01%的HAuCl4溶液100mL,放入经酸洗并硅化的洁净锥形瓶中,均匀加热至沸腾,然后一次性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1%柠檬酸三钠溶液1mL,金黄色的氯金酸水溶液在3min内逐渐由黄变灰变黑最后变深红或橙红色。待溶液变为亮红色或橙红色后,继续搅拌加热15min,室温冷却,4℃保存备用,即制得胶体金。
利用制备好的胶体金,对前述制备的抗苯乙酸单克隆抗体在pH=8.0下进行胶体金标记,标记稳定量为5-15μg/mL胶体金,优选为8.93μg/mL胶体金,制得金标抗体。
4)试纸条的制备:
组装时,取二抗及包被抗原喷涂在硝酸纤维素膜4上,分别作为控制线7和检测线8,两线相隔1cm,在37℃下真空干燥1h;干燥后完全浸泡于封闭液中,封闭液为含有1wt%BSA且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溶液),以此来封闭硝酸纤维素膜4的残余吸附能力,封闭2h;用洗涤液(pH=7.4的0.01mol/L的PBS溶液)洗涤两次,每次5min,37℃干燥后备用。将玻璃纤维预先浸泡于玻璃纤维预处理液(含1wt%BSA、0.5wt%Tween-201的0.01mol/LpH=7.4的PBS溶液)中浸泡30min,37℃真空干燥后,将金标抗体按1:5稀释,取18μL均匀涂布在玻璃纤维上,37℃干燥1h后取出,作为胶体金结合垫5。之后将硝酸纤维素膜4贴合在底板3上,并分别安装胶体金结合垫5、吸收垫6及样品垫2即可。
在测试平台上对待测样品中的苯乙酸进行现场检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条1取出,并使试纸条1中的样品垫2与待测样品接触,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
2)检测结束后,将试纸条1置于拍摄平台上,由照相机对试纸条1进行拍摄,得到试纸条照片;
3)将试纸条照片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其中,测试平台为无人艇。
步骤1)中,如图1所示,试纸条1包括底板3、设置在底板3上的硝酸纤维素膜4以及沿硝酸纤维素膜4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硝酸纤维素膜4上的胶体金结合垫5、控制线7、检测线8及吸收垫6,样品垫2设置在胶体金结合垫5上,胶体金结合垫5上涂覆有金标抗体,控制线7上涂覆有二抗,检测线8上涂覆有包被抗原。控制线7及检测线8均垂直于硝酸纤维素膜4的长度方向,并且控制线7的宽度为0.8mm,检测线8的宽度为0.8mm。
如图2所示,试纸条1的外部设有试纸盒,该试纸盒包括盒身9以及设置在盒身9上的盒盖10,试纸条1设置在盒身9与盒盖10之间,盒盖10开设有与样品垫2相对应的加样口11以及与控制线7、检测线8相对应的观测口12。加样口11处设有与加样口11相适配的面板13,该面板13移动设置在样品垫2的上方,观测口12处设有与观测口12相适配的玻璃罩。
步骤1)具体为: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盒取出,并将面板13打开,露出样品垫2,之后通过加样口11向样品垫2上滴加待测样品,滴加完毕后保持5min,即完成对待测样品的检测。
步骤3)中,先将试纸条照片压缩后,再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经解压缩后,即可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当待测样品中的苯乙酸浓度高于200ng/mL时,待测样品中的苯乙酸首先与金标抗体反应并占据全部的抗原结合点,这样检测线8无法捕捉到胶体金颗粒从而没有红色呈现,为阳性结果,即该试纸条1的检出限为200ng/mL。而当待测样品中没有苯乙酸存在或苯乙酸含量低于阈值浓度时,则金标抗体与检测线8上的包被抗原结合,检测线8捕捉到胶体金颗粒而呈现红色色带,为阴性结果。试纸条1的显示结果具体如下:
阴性:检测线8(T线)和控制线7(C线)位置处各出现一条红色色带。表明待测样品中不存在苯乙酸。
阳性:只在控制线7(C线)处出现一条红色色带,检测线8(T线)无任何变化,表明待测样品中存在苯乙酸。
无效:控制线7(C线)处未出现红色色带,无论检测线8(T线)处出现或不出现红色色带,均表示该检测结果无效,应重新进行检测。
实施例2:
在测试平台上对待测样品中的苯乙酸进行现场检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条1取出,并使试纸条1中的样品垫2与待测样品接触,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
2)检测结束后,将试纸条1置于拍摄平台上,由照相机对试纸条1进行拍摄,得到试纸条照片;
3)将试纸条照片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其中,测试平台为海洋平台。
步骤1)中,试纸条1包括底板3、设置在底板3上的硝酸纤维素膜4以及沿硝酸纤维素膜4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硝酸纤维素膜4上的胶体金结合垫5、控制线7、检测线8及吸收垫6,样品垫2设置在胶体金结合垫5上,胶体金结合垫5上涂覆有金标抗体,控制线7上涂覆有二抗,检测线8上涂覆有包被抗原。控制线7及检测线8均垂直于硝酸纤维素膜4的长度方向,并且控制线7的宽度为1.2mm,检测线8的宽度为1.2mm。
如图3所示,机械臂上设有防水外壳14,该防水外壳14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防水半壳体15,防水半壳体15包括侧壁1501以及分别设置在侧壁1501上下两端的顶板1502、底板1503,试纸条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两防水半壳体15之间,并且样品垫2的底部伸出防水外壳14的外部。
步骤1)具体为: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条1取出,并将试纸条1置于两防水半壳体15之间,使样品垫2的底部伸出防水外壳14的外部,之后将防水外壳14浸没在待测样品中即可。
步骤3)中,先将试纸条照片压缩后,再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经解压缩后,即可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实施例3:
在测试平台上对待测样品中的苯乙酸进行现场检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条1取出,并使试纸条1中的样品垫2与待测样品接触,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
2)检测结束后,将试纸条1置于拍摄平台上,由照相机对试纸条1进行拍摄,得到试纸条照片;
3)将试纸条照片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其中,测试平台为无人艇。
步骤1)中,试纸条1包括底板3、设置在底板3上的硝酸纤维素膜4以及沿硝酸纤维素膜4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硝酸纤维素膜4上的胶体金结合垫5、控制线7、检测线8及吸收垫6,样品垫2设置在胶体金结合垫5上,胶体金结合垫5上涂覆有金标抗体,控制线7上涂覆有二抗,检测线8上涂覆有包被抗原。控制线7及检测线8均垂直于硝酸纤维素膜4的长度方向,并且控制线7的宽度为1mm,检测线8的宽度为1mm。
试纸条1的外部设有试纸盒,该试纸盒包括盒身9以及设置在盒身9上的盒盖10,试纸条1设置在盒身9与盒盖10之间,盒盖10开设有与样品垫2相对应的加样口11以及与控制线7、检测线8相对应的观测口12。加样口11处设有与加样口11相适配的面板13,该面板13移动设置在样品垫2的上方,观测口12处设有与观测口12相适配的玻璃罩。
步骤1)具体为: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盒取出,并将面板13打开,露出样品垫2,之后通过加样口11向样品垫2上滴加待测样品,滴加完毕后保持10min,即完成对待测样品的检测。
步骤3)中,先将试纸条照片压缩后,再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经解压缩后,即可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实施例4:
在测试平台上对待测样品中的苯乙酸进行现场检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条1取出,并使试纸条1中的样品垫2与待测样品接触,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
2)检测结束后,将试纸条1置于拍摄平台上,由照相机对试纸条1进行拍摄,得到试纸条照片;
3)将试纸条照片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其中,测试平台为无人艇。
步骤1)中,试纸条1包括底板3、设置在底板3上的硝酸纤维素膜4以及沿硝酸纤维素膜4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硝酸纤维素膜4上的胶体金结合垫5、控制线7、检测线8及吸收垫6,样品垫2设置在胶体金结合垫5上,胶体金结合垫5上涂覆有金标抗体,控制线7上涂覆有二抗,检测线8上涂覆有包被抗原。控制线7及检测线8均垂直于硝酸纤维素膜4的长度方向,并且控制线7的宽度为1mm,检测线8的宽度为1mm。
试纸条1的外部设有试纸盒,该试纸盒包括盒身9以及设置在盒身9上的盒盖10,试纸条1设置在盒身9与盒盖10之间,盒盖10开设有与样品垫2相对应的加样口11以及与控制线7、检测线8相对应的观测口12。加样口11处设有与加样口11相适配的面板13,该面板13移动设置在样品垫2的上方,观测口12处设有与观测口12相适配的玻璃罩。
步骤1)具体为: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盒取出,并将面板13打开,露出样品垫2,之后通过加样口11向样品垫2上滴加待测样品,滴加完毕后保持7min,即完成对待测样品的检测。
步骤3)中,先将试纸条照片压缩后,再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经解压缩后,即可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在测试平台上对待测样品中的苯乙酸进行现场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条(1)取出,并使试纸条(1)中的样品垫(2)与待测样品接触,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
2)检测结束后,将试纸条(1)置于拍摄平台上,由照相机对试纸条(1)进行拍摄,得到试纸条照片;
3)将试纸条照片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平台包括海洋平台或无人艇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试纸条(1)包括底板(3)、设置在底板(3)上的硝酸纤维素膜(4)以及沿硝酸纤维素膜(4)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硝酸纤维素膜(4)上的胶体金结合垫(5)、控制线(7)、检测线(8)及吸收垫(6),所述的样品垫(2)设置在胶体金结合垫(5)上,所述的胶体金结合垫(5)上涂覆有金标抗体,所述的控制线(7)上涂覆有二抗,所述的检测线(8)上涂覆有包被抗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线(7)及检测线(8)均垂直于硝酸纤维素膜(4)的长度方向,并且所述的控制线(7)的宽度为0.8-1.2mm,所述的检测线(8)的宽度为0.8-1.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纸条(1)的外部设有试纸盒,该试纸盒包括盒身(9)以及设置在盒身(9)上的盒盖(10),所述的试纸条(1)设置在盒身(9)与盒盖(10)之间,所述的盒盖(10)开设有与样品垫(2)相对应的加样口(11)以及与控制线(7)、检测线(8)相对应的观测口(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样口(11)处设有与加样口(11)相适配的面板(13),该面板(13)移动设置在样品垫(2)的上方,所述的观测口(12)处设有与观测口(12)相适配的玻璃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盒取出,并将面板(13)打开,露出样品垫(2),之后通过加样口(11)向样品垫(2)上滴加待测样品,滴加完毕后保持5-10min,即完成对待测样品的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臂上设有防水外壳(14),该防水外壳(14)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防水半壳体(15),所述的防水半壳体(15)包括侧壁(1501)以及分别设置在侧壁(1501)上下两端的顶板(1502)、底板(1503),所述的试纸条(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两防水半壳体(15)之间,并且所述的样品垫(2)的底部伸出防水外壳(14)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利用测试平台上设置的机械臂将试纸存放盒中的试纸条(1)取出,并将试纸条(1)置于两防水半壳体(15)之间,使样品垫(2)的底部伸出防水外壳(14)的外部,之后将防水外壳(14)浸没在待测样品中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先将试纸条照片压缩后,再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室内,经解压缩后,即可根据试纸条照片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CN201710560992.7A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 Active CN107515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0992.7A CN107515213B (zh)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0992.7A CN107515213B (zh)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5213A true CN107515213A (zh) 2017-12-26
CN107515213B CN107515213B (zh) 2021-01-22

Family

ID=60722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0992.7A Active CN107515213B (zh)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1521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78A (zh) * 1995-03-14 1998-04-08 霍华德·M·钱德勒 试样采集装置
US20010014670A1 (en) * 1998-01-09 2001-08-16 Brian J. Balin Treatment and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CN1615441A (zh) * 2002-01-09 2005-05-11 因韦尔尼斯医药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样品检测装置
CN1790026A (zh) * 2005-11-25 2006-06-21 西安交通大学 禽流感病毒远程在线监测采样及快速排查方法及其系统
WO2010102285A1 (en) * 2009-03-06 2010-09-10 Morrow Ardythe L Rapid lateral flow glycan-detecting device
CN105181591A (zh) * 2015-08-03 2015-12-23 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免疫混合分析系统及装置
CN105223370A (zh) * 2015-10-15 2016-01-06 山东浩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污染监测系统
CN105277665A (zh) * 2014-07-24 2016-01-27 江苏维赛科技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检测防腐剂苯甲酸超标的试纸条
CN105606404A (zh) * 2016-02-18 2016-05-25 龙口市温流水育苗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牧场水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78A (zh) * 1995-03-14 1998-04-08 霍华德·M·钱德勒 试样采集装置
US20010014670A1 (en) * 1998-01-09 2001-08-16 Brian J. Balin Treatment and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CN1615441A (zh) * 2002-01-09 2005-05-11 因韦尔尼斯医药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样品检测装置
CN1790026A (zh) * 2005-11-25 2006-06-21 西安交通大学 禽流感病毒远程在线监测采样及快速排查方法及其系统
WO2010102285A1 (en) * 2009-03-06 2010-09-10 Morrow Ardythe L Rapid lateral flow glycan-detecting device
CN105277665A (zh) * 2014-07-24 2016-01-27 江苏维赛科技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检测防腐剂苯甲酸超标的试纸条
CN105181591A (zh) * 2015-08-03 2015-12-23 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免疫混合分析系统及装置
CN105223370A (zh) * 2015-10-15 2016-01-06 山东浩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污染监测系统
CN105606404A (zh) * 2016-02-18 2016-05-25 龙口市温流水育苗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牧场水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ERRINE-WALKER ET AL: "Auxin Carriers Localization Drives Auxin Accumulation in Plant Cells Infected by Frankia in Casuarina glauca Actinorhizal Nodules", 《PLANT PHYSIOLOG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5213B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Olorunyomi et 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chemical sensing devices
Scopsi et al. Increased sensitivity in peroxidase immunocytochemistr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number of peroxidase visualization methods employing a model system
CN103376320B (zh) 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EP1023603A1 (fr) Dispositif d'essai pour la determination d'analytes dans un produit laitier liquide
CN108717054A (zh) 一种量子点标记抗体探针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435731A (zh) 快速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可视金纳米棒试纸条及制备方法
CN107515213A (zh) 一种远程检测苯乙酸的方法
CN110044894B (zh) 一种三唑醇的比色检测方法
CN101691403B (zh) 抗对虾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vp28独特型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Lightner et al. Histochemical demonstration of melanin in cellular inflammatory processes of penaeid shrimp
Yang et al. Portable intelligent paper-based sensors for rapid colorimetric and smartphone-assisted analysis of hydrogen peroxide for food, environmental and medical detection applications
CN107655844A (zh) 用于铜离子比色法的显色剂、铜离子比色法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
CN105277665A (zh) 一种快速检测防腐剂苯甲酸超标的试纸条
CN109825298A (zh) 基于巯基丁二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的纸芯片检测银离子和丝氨酸的方法
CN113049829A (zh) 一种光纤探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353128B (zh) 一种同时检测5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a、b、c、d、e的胶体金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12183B (zh) 一种分子内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286402A (zh) 环境水常见污染物快速检测用五种试纸的制作方法
CN104090099A (zh) 安普霉素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Pillet et al. Influence of experimental toxification by DSP producing microalgae, Prorocentrum lima, on clearance rate in blue mussels Mytilus edulis
CN114113247B (zh) 基于酶抑制法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检测芯片、检测试剂盒及检测系统
CN110907441B (zh) 一种水中Cr(VI)离子的即时视觉传感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5572392A (zh) 除草剂草甘磷的免疫胶体金检测卡及其制备方法
CN214750355U (zh) 用于毒品指纹汗液检测的便携装置
CN105301251A (zh) 五氯硝基苯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