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8324A - 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08324A
CN107508324A CN201710945693.5A CN201710945693A CN107508324A CN 107508324 A CN107508324 A CN 107508324A CN 201710945693 A CN201710945693 A CN 201710945693A CN 107508324 A CN107508324 A CN 107508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transformer
current
condition
working condition
allocation strate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56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08324B (zh
Inventor
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uizh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uizh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uizh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uizh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56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08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08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8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08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8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Abstract

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中央控制单元实时监测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基于预设系统条件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所述系统分配策略包含系统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变流器所具有的工作参数;向各变流器发送包含所述工作参数的控制指令,以使系统在最优工况下运行。本发明基于既定系统需求,控制并联系统内变流器以最优方式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流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变流器是使电源系统的电压、频率、相数和其他电量或特性发生变化的电器设备,包括整流器、逆变器等等。不同的变流器一旦设计出来,其容量就固定了,如何进行扩容,使多个变流器进行相互连接是目前工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目前关于变流器的并联系统主要是有线连接和无线下垂连接两种方式,其中有线连接依赖于通讯,可靠性相对比较低、控制比较复杂;逆变器无线并联技术不依赖于通讯,有一定的优点,但是技术实现难度较大,如果控制不合适有可能引起系统的不稳定。
现有的变流器并联系统中,没有对变流器实施策略控制,变流器往往没有工作在最优状况下。例如,每台变流器的最大功率为250kW,8台变流器组成最大2MW的系统。当这个系统运行在负载只有1MW的情况下,8台变流器一起工作自然浪费了系统资源,降低了运行效率。因此,现有技术急需一种针对变流器并联系统的控制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和系统,基于既定系统需求,控制并联系统内变流器以最优方式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中央控制单元实时监测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基于预设系统条件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所述系统分配策略包含系统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变流器所具有的工作参数;向各变流器发送包含所述工作参数的控制指令,以使系统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优选的,所述基于预设系统条件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具体包括:依据系统条件以及变流器工作状态同系统分配策略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所映射的系统分配策略。
优选的,中央控制单元实时监测各变流器的工作时间;基于系统负载的功率需求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负载的功率需求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所述系统分配策略包含系统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变流器的运行开始时间和运行停止时间;向各变流器发送包含所述运行开始时间和运行停止时间的控制指令,以使系统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系统,包括多台变流器以及与变流器相连的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用于实时监测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基于预设系统条件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所述系统分配策略包含系统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变流器所具有的工作参数,向各变流器发送包含所述工作参数的控制指令,以使系统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用于依据系统条件以及变流器工作状态同系统分配策略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所映射的系统分配策略。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和电网;变流器的第一输出端、电感Lg1、电阻Rg1、第一滤波电路和电网顺次相连;变流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电网相连;电容Cg的一端接在电阻R1和第一滤波电路之间,另一端与变流器的第二输出端相连;还包括用于采集流过电感Lg1的电流的第一电流采集器、用于采集流过电容Cg的电流的第二电流采集器以及用于采集电容Cg两端电压的电压采集器;所述变流器包括电流给定端、第一PI控制器和第二PI控制器;所述电流给定端与第一PI控制器输入端相连,第一PI控制器输出端与第二PI控制器输入端相连,第二PI控制器输出端为变流器第一输出端;第一电流采集器和第二电流采集器所采集的电流信号均输入第一PI控制器,电压采集器所采集的电压信号输入第二PI控制器;第一PI控制器用于依据流过电感Lg1的实际电流和电流给定端输入的给定电流之间的差值调整实际输出的PWM信号,第二PI控制器用于依据电容Cg两端电压信号进行前馈控制,消除实际输出的PWM信号中的谐波。
优选的,所述变流器还包括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输出端与第一PI控制器输入端相连,第一电流采集器和第二电流采集器所采集的电流信号均输入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入端。
优选的,电流给定端、电阻R2和第一PI控制器输入端顺次相连,第一PI控制器输入端、电阻R3、电容C1以及第一PI控制器输出端顺次相连;第一PI控制器输出端和第二PI控制器输入端之间串接有电阻R7;第二PI控制器输入端、电阻R8以及第二PI控制器输出端顺次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串接的电感Lg2和电阻Rg2。
本发明中,中央控制单元确定了系统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变流器应具有的工作参数,向各变流器发出控制指令以使各变流器以所确定的工作参数进行工作,使系统处于最优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变流器并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变流器相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变流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变流器电路的传递函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变流器并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有多台变流器并联接入到电网中,每台变流器均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变流器基于中央控制单元的通讯控制进行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其包括如下步骤:
S101:中央控制单元实时监测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
变流器内可设置多个检测器,分别检测变流器的工作时间、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工作参数,这些工作参数反应了变流器的当前工作状态。检测器实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中央控制单元。
S102:基于预设系统条件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所述系统分配策略包含系统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变流器所具有的工作参数。
系统条件是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系统中各变流器工作参数的可变范围,变流器在此参数范围内的变动才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中央控制单元需要在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确定系统分配策略,该分配策略用于改变部分或全部变流器的工作状态,以使系统工作在最优工况下,则该分配策略包含了系统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变流器所具有的工作参数。
例如,系统负载需求6kW的功率,变流器的最大功率为2kW,共有8台变流器,中空控制单元可以控制6台变流器分别以1kW的输出功率运行,也可以控制4台变流器以1.5kW运行,或者3台变流器以2kW运行。中央控制单元会考虑此状态下,功率损耗的大小,由此选择功率损耗最小的分配策略。跟进一步的,中央控制单元会考虑每台变流器的工作时间,切换不同变流器进行工作可以延长变流器的使用寿命。由此,可以给出控制其中4台变流器和另外4台变流器交替以1.5kW运行的分配策略。
S103:向各变流器发送包含所述工作参数的控制指令,以使系统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在确定了分配策略后,中央控制单元将向各变流器发送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包含了系统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变流器所具有的工作参数,使得各变流器以该工作参数进行运行,从而改变部分或全部变流器的工作状态,使系统工作在最优工况下。
在一种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基于预设系统条件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的步骤,具体包括:依据系统条件以及变流器工作状态同系统分配策略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所映射的系统分配策略。
中空控制单元内存储有系统条件以及变流器工作状态同系统分配策略的映射关系列表,一旦系统条件以及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查找该映射关系列表,即可确定相应的分配策略。
在一种实施例中,中央控制单元将实时监测各变流器的工作时间,基于系统负载的功率需求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负载的功率需求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例如,每台变流器的最大功率为250kW,8台变流器组成最大2MW功率的系统。如果系统运行在负载只有1MW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其中4台运行,而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功率损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多台变流器以及与变流器相连的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用于实时监测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基于预设系统条件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所述系统分配策略包含系统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变流器所具有的工作参数,向各变流器发送包含所述工作参数的控制指令,以使系统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用于依据系统条件以及变流器工作状态同系统分配策略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所映射的系统分配策略。中空控制单元内存储有系统条件以及变流器工作状态同系统分配策略的映射关系列表,一旦系统条件以及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查找该映射关系列表,即可确定相应的分配策略。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变流器并联系统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和电网2。变流器1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这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均将接入到电网2中。变流器1的第一输出端、电感Lg1、电阻Rg1、第一滤波电路和电网2顺次相连,变流器1产生的PWM信号依次经过电感Lg1、电阻Rg1、第一滤波电路,最终加载到电网2中。变流器1的第二输出端则直接与电网2相连,该第二输出端并非实际输出信号,而是与第一输出端形成输出回路,第二输出端具体可以是接地端。电容Cg的一端接在电阻R1和第一滤波电路之间,另一端与变流器的第二输出端相连。其中,第一滤波电路使变流器1产生的PWM信号通过,而滤除电路中携带的谐波,谐波将加载到电容Cg上,因此电容Cg上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实际与谐波信号相关。
在电感Lg1和电阻Rg1之间还接入有第一电流采集器31,用来采集流经电感Lg1的电流,电容Cg的一侧接入有第二电流采集器32,用来采集流过电容Cg的电流,电容Cg的两端还接入有电压采集器4,用于采集电容Cg的两端电压。
如图4所示,所述变流器1包括电流给定端、第一PI控制器51和第二PI控制器52。电流给定端用于输入给定的电流Iref,所述电流给定端与第一PI控制器51的输入端相连,第一PI控制器51的输出端与第二PI控制器52的输入端相连,第二PI控制器52的输出端即为变流器1的第一输出端。第一电流采集器31和第二电流采集器32所采集的电流信号均输入第一PI控制器51,电压采集器所采集的电压信号输入第二PI控制器52。如图5所示,在给定电流参考值Iref后,第一PI控制器51将给定电流Iref和实际的电流IL做减法,输出误差信号到Kp比例模块,最终输出PWM信号。由于Cg的电压、电流信号是谐波信号的体现,第二PI控制器52用于依据电容Cg两端的电压信号进行前馈控制,消除实际输出的PWM信号中的谐波。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变流器1还包括第二滤波电路6,所述第二滤波电路6的输出端与第一PI控制器51输入端相连,第一电流采集器31和第二电流采集器32所采集的电流信号均输入第二滤波电路6的输入端,经过第二滤波电路6滤波后,再输入到第一PI控制器51。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流给定端、电阻R2和第一PI控制器51的输入端顺次相连,第一PI控制器51的输入端、电阻R3、电容C1以及第一PI控制器51的输出端顺次相连;第一PI控制器51的输出端和第二PI控制器52的输入端之间串接有电阻R7;第二PI控制器52的输入端、电阻R8以及第二PI控制器51的输出端顺次相连。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串接的电感Lg2和电阻Rg2。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9)

1.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中央控制单元实时监测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
基于预设系统条件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所述系统分配策略包含系统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变流器所具有的工作参数;
向各变流器发送包含所述工作参数的控制指令,以使系统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系统条件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具体包括:
依据系统条件以及变流器工作状态同系统分配策略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所映射的系统分配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为:
中央控制单元实时监测各变流器的工作时间;
基于系统负载的功率需求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负载的功率需求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所述系统分配策略包含系统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变流器的运行开始时间和运行停止时间;
向各变流器发送包含所述运行开始时间和运行停止时间的控制指令,以使系统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4.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台变流器以及与变流器相连的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用于实时监测各变流器的工作状态,基于预设系统条件以及所监测到的变流器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分配策略,所述系统分配策略包含系统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变流器所具有的工作参数,向各变流器发送包含所述工作参数的控制指令,以使系统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用于依据系统条件以及变流器工作状态同系统分配策略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系统条件和变流器工作状态所映射的系统分配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和电网;变流器的第一输出端、电感Lg1、电阻Rg1、第一滤波电路和电网顺次相连;变流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电网相连;电容Cg的一端接在电阻R1和第一滤波电路之间,另一端与变流器的第二输出端相连;还包括用于采集流过电感Lg1的电流的第一电流采集器、用于采集流过电容Cg的电流的第二电流采集器以及用于采集电容Cg两端电压的电压采集器;
所述变流器包括电流给定端、第一PI控制器和第二PI控制器;所述电流给定端与第一PI控制器输入端相连,第一PI控制器输出端与第二PI控制器输入端相连,第二PI控制器输出端为变流器第一输出端;第一电流采集器和第二电流采集器所采集的电流信号均输入第一PI控制器,电压采集器所采集的电压信号输入第二PI控制器;第一PI控制器用于依据流过电感Lg1的实际电流和电流给定端输入的给定电流之间的差值调整实际输出的PWM信号,第二PI控制器用于依据电容Cg两端电压信号进行前馈控制,消除实际输出的PWM信号中的谐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流器还包括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输出端与第一PI控制器输入端相连,第一电流采集器和第二电流采集器所采集的电流信号均输入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电流给定端、电阻R2和第一PI控制器输入端顺次相连,第一PI控制器输入端、电阻R3、电容C1以及第一PI控制器输出端顺次相连;第一PI控制器输出端和第二PI控制器输入端之间串接有电阻R7;第二PI控制器输入端、电阻R8以及第二PI控制器输出端顺次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串接的电感Lg2和电阻Rg2。
CN201710945693.5A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7508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5693.5A CN107508324B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5693.5A CN107508324B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8324A true CN107508324A (zh) 2017-12-22
CN107508324B CN107508324B (zh) 2020-06-16

Family

ID=60700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5693.5A Active CN107508324B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0832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8441A (zh) * 2018-10-10 2018-12-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电子变压器并机最优负载功率分配计算方法及装置
TWI667857B (zh) * 2018-04-27 2019-08-01 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變流器的控制方法
CN112152254A (zh) * 2019-06-26 2020-12-29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双绕组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1608A (zh) * 2011-07-04 2011-11-02 浙江大学 一种抑制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的装置
CN203536973U (zh) * 2013-10-09 2014-04-09 陆志刚 一种储能系统
CN104393618A (zh) * 2014-11-21 2015-03-04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多个逆变单元并联的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05978039A (zh) * 2016-06-13 2016-09-28 湖南大学 微网孤岛下低频率偏移的三相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方法
CN106099972A (zh) * 2016-05-20 2016-11-09 西安交通大学 微网中并联变流器系统效率优化方法及变流器投切方法
CN106229996A (zh) * 2016-08-16 2016-12-14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svg装置多机并联运行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29572A (zh) * 2016-09-13 2017-01-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712107A (zh) * 2016-12-20 2017-05-2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于并网变流器并联运行的优化功率分配方法
JP2017093119A (ja) * 2015-11-09 2017-05-25 株式会社東芝 変圧器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1608A (zh) * 2011-07-04 2011-11-02 浙江大学 一种抑制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的装置
CN203536973U (zh) * 2013-10-09 2014-04-09 陆志刚 一种储能系统
CN104393618A (zh) * 2014-11-21 2015-03-04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多个逆变单元并联的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法
JP2017093119A (ja) * 2015-11-09 2017-05-25 株式会社東芝 変圧器システム
CN106099972A (zh) * 2016-05-20 2016-11-09 西安交通大学 微网中并联变流器系统效率优化方法及变流器投切方法
CN105978039A (zh) * 2016-06-13 2016-09-28 湖南大学 微网孤岛下低频率偏移的三相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方法
CN106229996A (zh) * 2016-08-16 2016-12-14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svg装置多机并联运行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29572A (zh) * 2016-09-13 2017-01-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712107A (zh) * 2016-12-20 2017-05-2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于并网变流器并联运行的优化功率分配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7857B (zh) * 2018-04-27 2019-08-01 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變流器的控制方法
CN109088441A (zh) * 2018-10-10 2018-12-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电子变压器并机最优负载功率分配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9088441B (zh) * 2018-10-10 2021-06-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电子变压器并机最优负载功率分配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2152254A (zh) * 2019-06-26 2020-12-29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双绕组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8324B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lanisamy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ative harmonic optimization of AMLI incorporate modified genetic algorithm using for power quality improvement
EP3057192B1 (en) An energy internet and a hierarchical control system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3647310B (zh) 增减模块实现mmc电池储能系统相内soc均衡的方法
US994821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ng area of an inverter coupled to an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
CN107508324A (zh) 一种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253330A (zh) 一种光伏功率优化系统
CN105122629A (zh) 控制电力转换系统
CN205104958U (zh) 用于电力转换的设备
CN103476176A (zh) 背光源驱动电路和电视机
CN104393767B (zh) 基于双有源桥电路的双模式直流‑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装置
CN104006479A (zh) 光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lak et al. A novel multi-level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applications
CN109921662B (zh) 高频隔离型可变拓扑a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CN112701716B (zh) 一种适用于环网状多端柔性直流电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Barker et al. Efficient ANFIS-driven power extrac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PV-bess integrate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EP2874303B1 (en) DC/AC inverter
CN105024578A (zh) 一种三相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并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uzdalenko Current sensorless control of front-end bidirectional AC/DC converter based on half-bridge topology
Kortenbruck et al. Multilevel and 4-leg topology for smart grid inverter
CN205986164U (zh) 一种智能平衡补偿装置
CN111952993B (zh) 一种模块化级联式电力电子变压器均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Rykov et al. Modelling of aggregated operation of power modules in low-voltage DC-grids
Siu et al. Generalized design approach of a family of grid-connected converters based on active virtual ground technique for single-phase AC microgrid applications
Lee et al. A study on the bipolar DC-DC converter of SST for LVDC distribution
CN105680470A (zh) 适应小型风场特性的风力发电系统及能量管理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