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0609A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80609A CN107480609A CN201710638168.9A CN201710638168A CN107480609A CN 107480609 A CN107480609 A CN 107480609A CN 201710638168 A CN201710638168 A CN 201710638168A CN 107480609 A CN107480609 A CN 1074806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ngerprint
-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 recognition mode
- image
- fingerprint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3—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input devices, e.g. keyboards, mice or controllers thereof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7—Details of sensors, e.g. sensor lens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06V10/761—Proximity, similarity or dissimilarity meas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98—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e.g. by rescanning the pattern or by human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acquired patterns
- G06V10/993—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acquired patter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47—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04L9/3231—Biological data, e.g. fingerprint, voice or retin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升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现代生活人们基本上已是人手一台手机。为了保证手机的安全性,目前的手机一般都采用指纹识别进行屏幕解锁来提升安全性。然而,在指纹识别过程中,需要用户手指指纹面按压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过程,而这一操作过程在很多特殊情况(例如,手指油腻、手指湿润、手指脱皮等)下识别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可以提升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AP、连接所述AP的第一指纹识别模组,其中:
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组,用于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所述AP,用于验证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验证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验证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验证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采集单元、验证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采集单元,用于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验证单元,用于验证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所述验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验证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AP,连接所述AP的第一指纹识别模组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成由所述AP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方法,当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第一指纹图像之后,首先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不成功,则采用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进行匹配,可以使用两种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增加一倍的指纹识别模板,从而可以提升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光学指纹识别模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容指纹识别模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d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指纹识别区域的示意图;
图1e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f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指纹模板生成示意图;
图1g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移动终端。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学指纹识别以及电容指纹识别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光学指纹识别模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a所示,包括触控显示屏110和光学指纹识别模组120。其中,光学指纹识别模组120包括内部光源121和检测装置122,检测装置122可以是电耦合器件CCD阵列。光学指纹识别模组1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内部光源121和至少一个检测装置122。内部光源121可以发射入射光线,入射光线经过触控显示屏表面与手指接触的区域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被检测装置122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数据,光学指纹识别模组120可以根据全反射原理识别哪些入射光线与指纹的凸起处(指纹的脊)接触,哪些入射光学与指纹的凹陷处(指纹的谷)接触。
具体请参见图1a中的虚线放大区域,在触控显示屏表面,指纹的脊与触控显示屏表面接触,指纹的谷不与触控显示屏表面接触。当光学指纹识别模组120产生入射光线照射在指纹的谷时,入射光线照射在触控显示屏与空气接触的表面,此时,通过设计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度,以使该入射光线发生全反射(触控显示屏的材质的折射率大于1,空气的折射率约等于1,设置触控显示屏的材质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即可),此时,光学指纹识别模组120可以接收到较强的全反射光线。当光学指纹识别模组120产生入射光线照射在指纹的脊时,入射光线照射在触控显示屏与手指指纹凸起处接触的表面,此时,入射光线照射在手指的凸起处,发射漫反射,此时,光学指纹识别模组120可以接收到较弱的漫反射光线。光学指纹识别模组120可以根据接收的发射光线的强弱形成指纹图像。
请参阅图1b,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容指纹识别模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b所示,电容指纹识别模组110包括指纹盖板111,电容式指纹传感器112和电容式指纹芯片113。其中,电容式指纹传感器112用于检测指纹的凸起处(指纹的脊)与指纹盖板111之间的电容,以及用于检测指纹的凹陷处(指纹的谷)与指纹盖板111之间的电容,由于指纹的脊和谷距离指纹盖板111的距离不同,根据平板电容原理,产生的电容也不同,手指按压指纹盖板111后,电容式指纹传感器112可以检测指纹盖板111上的电容分布,电容式指纹芯片113根据电容式指纹传感器112检测到指纹盖板111上的电容分布生成指纹图像。
图1a和图1b中的指纹识别方式均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可以用于屏幕解锁,手机支付等需要进行安全认证的场景。
请参阅图1c,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c所示,该移动终端100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101、第一指纹识别模组102,其中,AP101通过总线103连接第一指纹识别模组102。
第一指纹识别模组102,用于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指纹采集指令时,用户将手指按压在第一指纹识别区域,第一指纹识别模组102在第一指纹识别区域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第一指纹图像。第一指纹识别区域可以位于移动终端100的前盖(前盖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或者后盖。第一指纹识别区域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四边形(例如矩形)、手指指纹形状等任意形状,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唯一限定。图1d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指纹识别区域的示意图。如图1d中的左图,第一指纹识别区域位于非显示区,如图1d中的中图,第一指纹识别区域位于显示区(显示屏),如图1d中的右图,第一指纹识别区域位于后盖。其中,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可以是光学指纹识别方式,也可以是电容指纹识别方式。如图1d所示,第一指纹识别模组102在第一指纹识别区域可以采集第一指纹图像。
AP101,用于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以及用于当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上述预设阈值时,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以及用于当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大于上述预设阈值时,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模板,是从预先采集的一个或多个指纹图像中提取指纹特征信息,并根据提取的指纹特征信息生成的。
AP101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方式具体可以为:AP101提取第一指纹图像中的指纹特征,将提取的指纹特征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预设指纹模板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度高于预设阈值,则AP101确定匹配成功,通过指纹识别验证,进行解锁、支付等操作。如果匹配度小于或等于上述预设阈值,确定匹配失败。可选的,如果匹配度小于或等于上述预设匹配度阈值,第一指纹识别模组102可以继续采集第一指纹图像,AP101继续将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预设指纹模板进行匹配。可选的,如果匹配度小于或等于上述预设匹配度阈值,则AP101可以继续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上述预设阈值,如果匹配度大于上述预设阈值,则AP101确定匹配成功,通过指纹识别验证,进行解锁、支付等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指纹识别方式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不同。目标手指可以是用户录入指纹的手指。当检测到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匹配失败时,采用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进行匹配。
实施图1c所示的移动终端,可以使用两种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增加一倍的指纹识别模板,从而可以提升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可选的,AP101,还用于当检测到第一指纹图像匹配失败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确定匹配失败,无法通过指纹识别验证。其中,预设次数可以为正整数,例如,1次、2次、3次等等。
可选的,如图1e所示,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第二指纹识别模组104。
第一指纹识别模组102,还用于以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一初始指纹图像。
AP101,还用于根据第一初始指纹图像生成第一指纹模板。
第二指纹识别模组104,用于以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二初始指纹图像。
AP101,还用于根据第二初始指纹图像生成第二指纹模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指纹模板是根据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录入的目标手指的第一初始指纹图像生成的,第二指纹模板是根据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录入的上述目标手指的第二初始指纹图像生成的。以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和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录入目标手指的图像,可以生成两种指纹模板,后续在指纹识别验证时,可以采用两种指纹模板进行验证,从而可以增加了指纹目标,提升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请参阅图1f,图1f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指纹模板生成示意图,如图1f所示,初始指纹图像经过增强处理后得到增强指纹图像,增强指纹图像经过精细化处理后得到最终的指纹模板。
可选的,第二指纹识别模组104,还用于当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采用第二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三指纹图像。
AP101,还用于验证第三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以及用于当第三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指纹识别方式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不同。当检测到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即第一指纹图像匹配失败时,表明第一指纹识别模组102的指纹识别效果不好,此时,将指纹识别方式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切换为第二指纹识别方式,采用第二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三指纹图像。可选的,第二指纹识别模组104可以在第二指纹识别区域采用第二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三指纹图像。第二指纹识别区域可以位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后盖上,或者其他区域。第二指纹识别区域与第一指纹识别区域不重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AP101验证第三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方式具体可以为:AP101可以提取第三指纹图像中的指纹特征,将提取的指纹特征与第二预设指纹模板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度高于预设阈值,则AP101确定匹配成功,通过指纹识别验证,进行解锁、支付等操作。如果匹配度低于上述预设阈值,则AP101确定匹配失败,第二指纹识别模组103继续采集第三指纹图像,AP101继续将采集的第三指纹图像与第二预设指纹模板进行匹配。
实施图1e所示的移动终端,当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匹配失败时,自动切换至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可以快速选择合适的指纹识别方式进行指纹识别,提升指纹识别的速度。
可选的,第一指纹识别方式为电容指纹识别方式,第二指纹识别方式为光学指纹识别方式;
或者,第一指纹识别方式为光学指纹识别方式,第二指纹识别方式为电容指纹识别方式。
一般而言,在用户手指较干的情况下,光学指纹识别效果较差,而电容指纹识别效果较好;在用户手指较湿润或者油腻的情况下,光学指纹识别效果较好,而电容指纹识别效果较差。例如,如果第一指纹识别方式为电容指纹识别方式,第二指纹识别方式为光学指纹识别方式。当用户手指为湿手指或者油腻手指时,如果刚开始采用电容指纹识别方式,指纹识别效果会不好,指纹图像匹配度较低,容易匹配失败,当检测到电容指纹图像匹配失败时,采用光学指纹识别方式采集光学指纹图像,然后验证光学指纹图像是否为合法图像。如果刚开始采用光学指纹识别方式,则容易识别成功。
又例如,如果第一指纹识别方式为光学指纹识别方式,第二指纹识别方式为电容指纹识别方式。当用户手指为干手指时,如果刚开始采用光学指纹识别方式,指纹识别效果会不好,指纹图像匹配度较低,容易匹配失败,当检测到光学指纹图像匹配失败时,采用电容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电容指纹图像,然后验证电容指纹图像是否为合法图像。如果刚开始采用电容指纹识别方式,则容易识别成功。
可选的,如图1g所示,移动终端还包括显示屏105。
显示屏105,还用于第二指纹识别模组104采用第二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三指纹图像之前,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切换至第二指纹识别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第一指纹图像匹配失败时,显示屏105可以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切换至第二指纹识别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用户仅仅使用一个手指进行指纹识别时,例如,用户仅仅将一个手指放置在第一指纹识别区域,且未检测到第二指纹识别区域内的指纹图像时,提示用户将手指放置在第二指纹识别区域内,便于移动终端采用第二指纹识别方式进行指纹图像采集。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示用户切换指纹识别方式,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如果第二指纹识别区域位于显示屏105上,显示屏105,还用于第二指纹识别模组104在第二指纹识别区域采用第二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第二指纹图像之前,将第二指纹识别区域突出显示,这里的突出显示可以是整个第二指纹识别区域高亮显示,也可以是第二指纹识别区域的边界高亮显示,或者闪烁显示,或者在第二指纹识别区域内显示文字信息(例如,请在此区域内按压指纹)以提示用户在此处按压指纹。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包括应用处理器AP、第一指纹识别模组和第二指纹识别模组的移动终端,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1,移动终端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指纹识别模组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202,移动终端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204,如否,执行步骤203。
203,移动终端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该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204,若否,执行步骤205。
204,移动终端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205,移动终端确定无法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可选的,第一指纹识别方式为电容指纹识别方式,第二指纹识别方式为光学指纹识别方式;
或者,第一指纹识别方式为光学指纹识别方式,第二指纹识别方式为电容指纹识别方式。
图2中的步骤的实施方式具体可以参见图1a-图1g所示的装置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使用两种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增加一倍的指纹识别模板,从而可以提升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包括应用处理器AP、第一指纹识别模组和第二指纹识别模组的移动终端,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1,移动终端以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一初始指纹图像。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指纹识别模组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一初始指指纹图像。
302,移动终端根据第一初始指纹图像生成第一指纹模板。
303,移动终端以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二初始指纹图像。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二指纹识别模组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二初始指指纹图像。
304,根据第二初始指纹图像生成第二指纹模板。
其中,步骤301、步骤302可以在步骤303、步骤304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303、步骤304之后执行。步骤301-304在步骤305之前执行。
305,移动终端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指纹识别模组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指纹图像。
306,移动终端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308,如否,执行步骤307。
307,移动终端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该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308,若否,执行步骤309。
308,移动终端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309,移动终端确定无法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图3中的步骤的实施方式具体可以参见图1a-图1g所示的装置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图3所示的方法,可以使用两种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增加一倍的指纹识别模板,从而可以提升指纹识别的成功率。以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和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录入目标手指的图像,可以生成两种指纹模板,后续在指纹识别验证时,可以采用两种指纹模板进行验证,从而可以增加了指纹目标,提升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包括应用处理器AP、第一指纹识别模组和第二指纹识别模组的移动终端,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1,移动终端以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一初始指纹图像。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指纹识别模组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一初始指指纹图像。
402,移动终端根据第一初始指纹图像生成第一指纹模板。
403,移动终端以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二初始指纹图像。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二指纹识别模组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二初始指指纹图像。
404,根据第二初始指纹图像生成第二指纹模板。
其中,步骤401、步骤402可以在步骤403、步骤404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403、步骤404之后执行。步骤401-404在步骤405之前执行。
405,移动终端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指纹识别模组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指纹图像。
406,移动终端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408,如否,执行步骤407。
407,移动终端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该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408,若否,执行步骤409。
408,移动终端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409,移动终端采用第二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三指纹图像。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二指纹识别模组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三指指纹图像。
410,移动终端验证第三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408,若否,执行步骤411。
411,移动终端确定无法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图4中的步骤的实施方式具体可以参见图1a-图1g所示的装置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图4所示的方法,可以使用两种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增加一倍的指纹识别模板,从而可以提升指纹识别的成功率。当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匹配失败时,自动切换至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可以快速选择合适的指纹识别方式进行指纹识别,提升指纹识别的速度。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包括应用处理器AP、第一指纹识别模组、第二指纹识别模组和显示屏的移动终端,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1,移动终端以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一初始指纹图像。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指纹识别模组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一初始指指纹图像。
502,移动终端根据第一初始指纹图像生成第一指纹模板。
503,移动终端以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二初始指纹图像。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二指纹识别模组录入目标手指的第二初始指指纹图像。
504,根据第二初始指纹图像生成第二指纹模板。
其中,步骤501、步骤502可以在步骤503、步骤504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503、步骤504之后执行。步骤501-504在步骤505之前执行。
505,移动终端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指纹识别模组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指纹图像。
506,移动终端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508,如否,执行步骤507。
507,移动终端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该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508,若否,执行步骤509。
508,移动终端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509,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切换至第二指纹识别方式。
具体的,移动中可以通过显示屏输出提示信息。
510,移动终端采用第二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三指纹图像。
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二指纹识别模组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三指指纹图像。
511,移动终端验证第三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508,若否,执行步骤512。
512,移动终端确定无法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图5中的步骤的实施方式具体可以参见图1a-图1g所示的装置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图5所示的方法,可以使用两种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增加一倍的指纹识别模板,从而可以提升指纹识别的成功率。当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匹配失败时,自动切换至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可以快速选择合适的指纹识别方式进行指纹识别,提升指纹识别的速度。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切换指纹识别方式,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600包括第一指纹识别模组601、应用处理器AP602以及存储器603。第一指纹识别模组601、应用处理器AP602以及存储器603可以通过通信总线604连接,存储器603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成由AP602执行,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图2至图5中的部分或全部方法步骤。
实施图6所示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使用两种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增加一倍的指纹识别模板,从而可以提升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700包括采集单元701、验证单元702和确定单元703,其中:
采集单元701,用于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验证单元702,用于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验证单元702,还用于当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验证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确定单元703,用于当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该移动终端的实施可以参见图2-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实施图7所示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使用两种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增加一倍的指纹识别模板,从而可以提升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移动终端,如图8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移动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
图8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8,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8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910可用于信息的接收和发送。通常,RF电路9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9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9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9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9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9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9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930可包括指纹识别模组931、触控显示屏932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33。指纹识别模组931,可采集用户在其上的指纹数据。指纹识别模组931可以包括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和电容指纹识别模组。除了指纹识别模组931,输入单元9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9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触控屏、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940可包括显示屏9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屏941。虽然在图8中,指纹识别模组931与显示屏9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指纹识别模组931与显示屏9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播放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50,比如光学传感器951、运动传感器952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学传感器951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9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9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952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960、扬声器961,传声器9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9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961,由扬声器961转换为声音信号播放;另一方面,传声器9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9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播放处理器980处理后,经RF电路9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播放至存储器9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9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8示出了WiFi模块9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9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9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9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手机还包括摄像头9100,摄像头9100可以包括前置摄像头、虹膜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闪光灯等,闪光灯可以包括前置闪光灯和后置闪光灯,前置闪光灯可以为前置摄像头进行补光,后置闪光灯可以为后置摄像头进行补光。前置闪光灯可以包括前置可见光闪光灯和前置红外闪光灯,前置可见光闪光灯用于为前置摄像头进行补光,前置红外闪光灯用于为虹膜摄像头进行补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处理器AP、连接所述AP的第一指纹识别模组,其中:
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组,用于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所述AP,用于验证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验证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AP的第二指纹识别模组,
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模组,还用于以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录入所述目标手指的第一初始指纹图像;
所述AP,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指纹图像生成所述第一指纹模板;
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组,用于以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录入所述目标手指的第二初始指纹图像;
所述AP,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指纹图像生成所述第二指纹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组,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方式采集所述目标手指的第三指纹图像;
所述AP,还用于验证所述第三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三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还用于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模组采用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方式采集所述目标手指的第三指纹图像之前,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从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切换至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为电容指纹识别方式,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方式为光学指纹识别方式;
或者,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为光学指纹识别方式,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方式为电容指纹识别方式。
6.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验证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验证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第一指纹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录入所述目标手指的第一初始指纹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指纹图像生成所述第一指纹模板;
以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录入所述目标手指的第二初始指纹图像;
根据所述第二初始指纹图像生成所述第二指纹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采用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方式采集所述目标手指的第三指纹图像;
验证所述第三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三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执行所述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方式采集所述目标手指的第三指纹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从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切换至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为电容指纹识别方式,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方式为光学指纹识别方式;
或者,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为光学指纹识别方式,所述第二指纹识别方式为电容指纹识别方式。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单元、验证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采集单元,用于采用第一指纹识别方式采集目标手指的第一指纹图像;
验证单元,用于验证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一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所述验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一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验证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第二指纹识别方式对应的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指纹图像与所述第二指纹模板的匹配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确定通过指纹识别验证。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处理器AP,连接所述AP的第一指纹识别模组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成由所述AP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38168.9A CN107480609B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US16/013,637 US11048908B2 (en) | 2017-07-31 | 2018-06-20 |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
EP18181864.2A EP3438876A1 (en) | 2017-07-31 | 2018-07-05 |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
AU2018311739A AU2018311739B2 (en) | 2017-07-31 | 2018-07-05 |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
PCT/CN2018/094591 WO2019024652A1 (en) | 2017-07-31 | 2018-07-05 | METHOD FOR RECOGNIZING DIGITAL IMPRESSIONS AND RELATED PRODUCT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38168.9A CN107480609B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80609A true CN107480609A (zh) | 2017-12-15 |
CN107480609B CN107480609B (zh) | 2020-01-14 |
Family
ID=60597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38168.9A Active CN107480609B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48908B2 (zh) |
EP (1) | EP3438876A1 (zh) |
CN (1) | CN107480609B (zh) |
AU (1) | AU2018311739B2 (zh) |
WO (1) | WO2019024652A1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91834A (zh) * | 2018-06-11 | 2018-09-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08960120A (zh) * | 2018-06-28 | 2018-1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EP3438876A1 (en) * | 2017-07-31 | 2019-02-06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
WO2019024653A1 (en) * | 2017-07-31 | 2019-02-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IGITAL FOOT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PRODUCTS THEREOF |
CN109376702A (zh) * | 2018-11-30 | 2019-02-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614865A (zh) * | 2018-11-06 | 2019-04-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815935A (zh) * | 2019-02-20 | 2019-05-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指纹验证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0263752A (zh) * | 2019-06-27 | 2019-09-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0286833A (zh) * | 2019-06-10 | 2019-09-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快捷功能的启用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781772A (zh) * | 2019-10-08 | 2020-02-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模组和方法、lcd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0838196A (zh) * | 2019-11-11 | 2020-02-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门锁控制方法、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 |
CN110929550A (zh) * | 2018-09-20 | 2020-03-2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CN111108513A (zh) * | 2019-12-04 | 2020-05-05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屏下指纹采集装置、lcd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 |
CN111709002A (zh) * | 2020-06-16 | 2020-09-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验证登录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
WO2022133810A1 (zh) * | 2020-12-23 | 2022-06-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852769S1 (en) * | 2016-12-02 | 2019-07-0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phone |
USD875060S1 (en) * | 2017-03-10 | 2020-02-11 | Samsung Electronic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
TWD188886S (zh) * | 2017-04-18 | 2018-03-01 |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手機之部分 |
US11216541B2 (en) * | 2018-09-07 | 2022-01-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adaptation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
CN109376648B (zh) * | 2018-10-19 | 2020-12-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纹路识别方法、纹路识别装置、显示装置 |
WO2020172773A1 (zh) * | 2019-02-25 | 2020-09-03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2149064A (zh) * | 2019-06-28 | 2020-12-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加密解密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99113A (ja) * | 2007-09-27 | 2009-05-07 | Kyocera Corp |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指紋認証方法 |
WO2016121876A1 (ja) * | 2015-01-29 | 2016-08-0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6227437A (zh) * | 2016-07-22 | 2016-12-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 |
CN106355150A (zh) * | 2016-08-31 | 2017-01-25 | 成都市和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备通用性的指纹识别系统及方法 |
CN106934389A (zh) * | 2017-04-20 | 2017-07-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206331449U (zh) * | 2016-08-31 | 2017-07-14 | 成都智引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通用性的指纹识别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61917B2 (en) * | 1999-02-10 | 2011-06-14 | Pen-One, Inc. | Method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
CN201638241U (zh) | 2010-02-11 | 2010-11-17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 |
KR101295819B1 (ko) | 2011-12-09 | 2013-08-16 | (주)트러스트원글로벌 | 상보형 지문 인식 장치 |
KR102214503B1 (ko) | 2013-03-26 | 2021-02-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지문 인식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US10229258B2 (en) * | 2013-03-27 | 2019-03-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security content |
US9465930B2 (en) * | 2014-08-29 | 2016-10-11 | Dropbox, Inc. | Fingerprint gestures |
US10732771B2 (en) | 2014-11-12 | 2020-08-04 |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 Fingerprint sensors having in-pixel optical sensors |
KR102108883B1 (ko) * | 2015-04-23 | 2020-05-12 | 선전 구딕스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다기능 지문 센서 |
CN105094494B (zh) * | 2015-09-15 | 2019-08-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6022067B (zh) * | 2016-05-30 | 2018-03-2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205942699U (zh) | 2016-06-23 | 2017-02-08 | 深圳市恒盛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指纹识别模块的移动终端 |
CN106354351B (zh) * | 2016-08-30 | 2019-04-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指纹识别装置和方法 |
CN106407952A (zh) | 2016-09-30 | 2017-02-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指纹录入方法及装置 |
US10162462B2 (en) * | 2017-05-01 | 2018-12-25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Integrating capacitive sensing with an optical sensor |
KR102325418B1 (ko) * | 2017-05-02 | 2021-11-10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알림 처리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
CN107480609B (zh) | 2017-07-31 | 2020-01-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7480610A (zh) | 2017-07-31 | 2017-12-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
2017
- 2017-07-31 CN CN201710638168.9A patent/CN107480609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20 US US16/013,637 patent/US11048908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7-05 WO PCT/CN2018/094591 patent/WO201902465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7-05 EP EP18181864.2A patent/EP3438876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07-05 AU AU2018311739A patent/AU201831173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99113A (ja) * | 2007-09-27 | 2009-05-07 | Kyocera Corp |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指紋認証方法 |
WO2016121876A1 (ja) * | 2015-01-29 | 2016-08-0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6227437A (zh) * | 2016-07-22 | 2016-12-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 |
CN106355150A (zh) * | 2016-08-31 | 2017-01-25 | 成都市和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备通用性的指纹识别系统及方法 |
CN206331449U (zh) * | 2016-08-31 | 2017-07-14 | 成都智引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通用性的指纹识别系统 |
CN106934389A (zh) * | 2017-04-20 | 2017-07-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
Cited B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438876A1 (en) * | 2017-07-31 | 2019-02-06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
WO2019024652A1 (en) * | 2017-07-31 | 2019-02-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FOR RECOGNIZING DIGITAL IMPRESSIONS AND RELATED PRODUCTS |
WO2019024653A1 (en) * | 2017-07-31 | 2019-02-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IGITAL FOOT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PRODUCTS THEREOF |
US11048908B2 (en) | 2017-07-31 | 2021-06-29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
US10643056B2 (en) | 2017-07-31 | 2020-05-05 | Guan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
CN108491834A (zh) * | 2018-06-11 | 2018-09-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08960120A (zh) * | 2018-06-28 | 2018-1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8960120B (zh) * | 2018-06-28 | 2023-08-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0929550A (zh) * | 2018-09-20 | 2020-03-2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CN110929550B (zh) * | 2018-09-20 | 2023-11-1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CN109614865A (zh) * | 2018-11-06 | 2019-04-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376702A (zh) * | 2018-11-30 | 2019-02-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376702B (zh) * | 2018-11-30 | 2021-05-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815935A (zh) * | 2019-02-20 | 2019-05-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指纹验证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0286833A (zh) * | 2019-06-10 | 2019-09-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快捷功能的启用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263752A (zh) * | 2019-06-27 | 2019-09-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0263752B (zh) * | 2019-06-27 | 2022-01-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0781772B (zh) * | 2019-10-08 | 2022-08-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模组和方法、lcd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0781772A (zh) * | 2019-10-08 | 2020-02-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模组和方法、lcd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0838196A (zh) * | 2019-11-11 | 2020-02-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门锁控制方法、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 |
CN111108513A (zh) * | 2019-12-04 | 2020-05-05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屏下指纹采集装置、lcd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 |
CN111108513B (zh) * | 2019-12-04 | 2023-09-05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屏下指纹采集装置、lcd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 |
CN111709002A (zh) * | 2020-06-16 | 2020-09-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纹验证登录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
WO2022133810A1 (zh) * | 2020-12-23 | 2022-06-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18311739B2 (en) | 2020-10-29 |
CN107480609B (zh) | 2020-01-14 |
AU2018311739A1 (en) | 2020-01-16 |
WO2019024652A1 (en) | 2019-02-07 |
US11048908B2 (en) | 2021-06-29 |
EP3438876A1 (en) | 2019-02-06 |
US20190034695A1 (en) | 2019-01-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80609A (zh)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480610A (zh) |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6096354B (zh) |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 | |
CN105912915B (zh) |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 | |
CN103400108B (zh) |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7153818A (zh) | 光学指纹验证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5975833B (zh) |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 | |
CN107239737A (zh) | 一种光学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580114A (zh) | 生物识别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545166A (zh) | 生物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145886A (zh) | 光学指纹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122116A (zh) | 指纹识别区域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6022075B (zh) |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 | |
CN105912916B (zh) |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 | |
CN107527020A (zh) | 生物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451449A (zh) | 生物识别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220592A (zh) | 一种光学指纹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6022058B (zh) |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 | |
CN107437009A (zh) | 权限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451450B (zh) | 生物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766824A (zh) | 人脸识别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022074B (zh) |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 | |
CN107193474A (zh) |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613129A (zh) | 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369017A (zh) | 快捷支付实现方法及相关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645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