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3328B - 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3328B
CN107473328B CN201710892361.5A CN201710892361A CN107473328B CN 107473328 B CN107473328 B CN 107473328B CN 201710892361 A CN201710892361 A CN 201710892361A CN 107473328 B CN107473328 B CN 107473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water
valve box
constant current
metal electrode
curren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923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73328A (zh
Inventor
陈三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923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332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0038 priority patent/WO201906170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473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3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73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3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7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by electrochemical disinfection; by electrooxydation or by electrored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8Originating from marine vessels, ships and boats, e.g. bilge water or ballast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8Seawater, e.g. for desali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46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 C02F2201/461Electrolysis apparatus
    • C02F2201/4610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lectrolytic devices
    • C02F2201/4612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 C02F2201/46125Electrical variables
    • C02F2201/4614Curr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海底门阀箱、压载水阀箱、压载泵、紫外线处理装置、控制装置、恒电流输出装置和金属电极;所述压载泵,用于输出运行信号;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接通外部电源;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用于产生紫外线以灭杀海洋生物;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当所述运行信号中断时,切断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并控制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用于向所述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所述金属电极用于释放金属离子以灭杀或者驱赶海洋生物。本发明实施例在实现灭杀海洋生物的同时,还能节省造船的成本和船舶安装设备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海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上航行的船舶设置有压载舱,船舶需要加载一定量的压载物来保证船体在航行过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浮性。根据作业的要求,船舶经常需要在港口水域或者近海水域进行压载水的压入和排出,因此在压载水过程中,水中含有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病原体等低等生物和一些鱼类、沉积物中常含有的生物碎片、生物孢囊、不溶性硅酸盐等物质会一同进入到压载舱中。当船舶进行压入和排出压载水时,压载水中的生物会流入新的生存地方,开始大量繁殖,从而有可能导致生物入侵、当地生态系统被破坏。不仅如此,海洋生物在船舶管道内附着生长,导致海水管路、阀门、过滤器、各种冷却器和海底门等发生堵塞,造成海水泵、冷却器、热交换器等设备工作效率下降、动力装置燃料消耗增加、设备寿命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个海水系统的工作效益。此外,海洋生物在船舶管道内表面的附着也会导致金属表面形成氧浓差电池,使局部腐蚀加速,很快造成点蚀穿孔。因此,进入船舶管路和压载舱的海水必须经过杀灭海生物的处理。
目前,压载水系统普遍使用两类基本过程处理压载水:物理分离过程,即采用过滤、旋分、凝絮等物理手段将压载水中尺寸大于50um和部分尺寸为10至50um的微生物分离出来,实现水生生物、大尺寸微生物的分离;生物灭杀过程,具体又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指运用紫外、脱氧、气体注入、超声波气穴等方法杀死微生物;化学法指通过电解海水产生氯化灭火、臭氧灭火或者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剂进行杀死微生物。
现有设备需要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两个系统才能达到灭杀海洋生物,防止海洋生物进入海水管路的功能。为了防止海洋生物进入船舶的管道和压载舱,现阶段船舶上都配备了完全独立、共同工作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但是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的同时使用,对进入船舱内的海水进行了多重处理,缩短了防海生物装置所带电极棒的使用寿命,同时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之间也会相互产生干扰,影响使用效率,造成了船上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可以灭杀海洋生物,还能节省造船的成本和船舶安装设备的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包括海底门阀箱、压载水阀箱、压载泵、紫外线处理装置、控制装置、恒电流输出装置和金属电极;
所述压载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压载水阀箱连接,用于当接通外部电源时,将海水注入到所述压载水阀箱,并输出运行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压载泵电连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接通外部电源;
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设置于所述压载泵和所述压载水阀箱之间,用于当接通所述外部电源时产生紫外线以灭杀海洋生物;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连接,还用于当所述运行信号中断时,切断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并控制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
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压载泵和所述海底门阀箱之间,用于当接通所述外部电源时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
所述金属电极设置于所述海底门阀箱内,与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流信号释放金属离子以灭杀或者驱赶所述海底门阀箱内的海洋生物;
所述海底门阀箱与所述压载水阀箱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当所述压载泵没有输出运行信号时,向所述压载水阀箱注入海水;
所述压载水阀箱,用于对海水进行处理,将海水注入到压载舱和机舱。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水处理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压载泵输出的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所述紫外处理装置产生紫外线以灭杀海洋生物;
当检测到所述运行信号中断时,切断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并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恒电流输出装置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以释放金属离子灭杀或者驱赶海底门阀箱内的海洋生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船舶打压载时,紫外处理装置输出大剂量的紫外线杀死海洋生物,在船舶不打压载时,恒电流输出装置输出恒定的小电流电解金属电极,杀死或者驱赶海洋生物。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代替了现有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两套系统,在实现灭杀和赶走海洋生物的同时,还节约了造船的成本,节省了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所需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原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防海洋生物系统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海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海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海水处理系统的另一工作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海水处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现有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中都需要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两个系统同时工作才能达到灭杀海洋生物,防止海洋生物进入海水管路的功能。图1是现有技术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原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防海洋生物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所述,压载水处理系统主要由含有大量压载水处理线路102的压载水处理电控箱101、海水传输管道104和压载水阀箱103组成,其具体工作过程为:当船舶需要在海水区打压载时,开启压载水处理系统,压载水处理电控箱101中的大量压载水处理线路102向海水中输入数百安培的大电流,将海洋生物在其进入压载水阀箱103之前用大电流进行杀灭。如图2所示,防海洋生物系统主要由接线盒201、第一金属电极202、第二金属电极203和海底水阀箱204组成,防海洋生物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外部电源输出交流电,先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后,通过接线盒201把直流电输入到设置在每个海底门阀箱204中的第一金属电极202和第二金属电极203,第一金属电极202和第二金属电极203均作为正极与输出的阳极连接,利用船壳作为负极与输出的阴极相接,通过电极与海水形成回路之后,从而在海底门周围形成电流将海洋生物杀死,同时第一金属电极202和第二金属电极203进行电解,灭杀海洋生物。由于防海洋生物系统在打压载过程中进行工作,进水量大,随海水进入的海洋生物多,其输出的电流可达数百安培才足以灭杀海洋生物。为了防止海洋生物进入海水管路和压载舱,现阶段船舶上都配备了独立工作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同时使用,经压载水处理电控箱处理后海水和防海洋生物系统处理后的海水分别进入到压载水阀箱后,输出至压载舱。现有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对进入船舱内的海水进行了多重处理,缩短了防海洋生物装置中的电极棒的使用寿命,使用大电流工作增大了船舶的功耗,同时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之间也会相互产生干扰,影响使用效率,造成了船上资源的浪费。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海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海水处理系统,包括海底门阀箱1、压载水阀箱2、压载泵3、控制装置4、紫外线处理装置5、恒电流输出装置6和金属电极7。
压载泵3通过管道8与压载水阀箱2连接,用于当接通外部电源9时,将海水注入到压载水阀箱2,并输出运行信号。
控制装置4与压载泵3电连接,用于当接收到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5接通外部电源9;紫外线处理装置5与控制装置4连接,设置于压载泵3和压载水阀箱2之间,用于当接通外部电源9时产生紫外线以灭杀海洋生物;紫外线处理装置5中安装有紫外线光源和大量的紫外线线路,当船舶在海水区域打压载时,进入船舱的海水量大,海洋生物多,接通紫外线线路,大量的紫外线光源点亮发出紫外线光束,输入的海水经过紫外线处理装置5,紫外线光束会破坏生物体的DNA,达到杀灭尺寸小于50um的生物体、较小的浮游生物、细菌和病原体的目的,阻止它们的繁殖。
其中,控制装置4与恒电流输出装置6连接,还用于当运行信号中断时,切断紫外线处理装置5与外部电源9的连接,并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6接通外部电源9。其中,恒电流输出装置6,设置于压载泵3和海底门阀箱1之间,用于当接通外部电源9时向金属电极7输出电流信号。输出的电流信号为恒定的数安培以下的小电流信号。优选地,该恒定的小电流信号为2A以下。当船舶处于不同的海水区域时,海水的电阻率不同,调节恒电流输出装置的电压,使得输出的电流信号恒定不变。
当恒电流输出装置6输出2A以下的恒电流信号,金属电极7在海水中缓慢电解,并向循环的海水中释放出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在整个海水系统内造成海洋生物难以生存的环境,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可破坏海洋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并使其生命停止,从而达到杀灭和驱赶海洋生物的作用。
具体的,恒电流输出装置6安装有低压低电流恒定输出线路,输出路数和海底门的数量相同,每一个海底门处设置有海底门阀箱1。金属电极7设置于海底门阀箱1内,与恒电流输出装置6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流信号释放金属离子以灭杀或者驱赶所述海底门阀箱内的海洋生物;金属电极的材料可以是铜、铝、铁等材料。所选用的金属电极的材料根据船舶管道的材料来确定,优选地,当船舶管道为钢管时,金属电极可以为铜和铝;当船舶管道为铜管时,金属电极可以为铜和铁。当金属电极发生水解时,金属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金属离子,在海底门阀箱中造成海洋生物难以生存的环境,破坏海洋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杀灭或赶走海洋生物,从而达到防污的目的。
其中,如图3所示,海底门阀箱1与压载水阀箱2通过管道8连接,用于当压载泵3没有输出运行信号时,向压载水阀箱2注入海水。压载水阀箱2,用于对海水进行处理,将海水分别注入到压载舱13和机舱14。用于压载水处理的紫外线输出装置5与输出恒定小电流的恒电流输出装置6以及金属电极7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海水处理系统。
可选的,如图3所示,还包括海水处理箱10,紫外线处理装置5设置于海水处理阀箱10内,压载泵3通过海水处理阀箱10将海水注入到压载水阀箱2。
本实施例中的海水处理系统的工作过程是:当船舶在输入海水进行打压载时,压载泵3接通外部电源9,输出运行信号到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接收到此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5接通外部电源9和紫外线输出线路,开启紫外线光源,发射出大剂量的紫外线,对进入到海水处理阀箱10的大量海水进行处理。在船舶打压载过程中,海水处理系统通过紫外线处理装置5对海洋生物进行灭杀,对船舶管道进行保护,此时恒电流输出装置6与外部电源9的连接线路被切断,恒电流输出装置6不工作。当处于海水区域的船舶不进行打压载时,压载泵3的运行信号中断,控制装置4接收到此中断信号后,接通恒电流输出装置6的外部电源9,恒电流输出装置6工作,此时紫外线处理装置5与外部电源9的连接线路被切断,紫外线处理装置5不工作。恒电流输出装置6根据实际情况,向位于海底门阀箱1中的金属电极7输出电流,金属电极7在海水中发生电解,释放出金属离子,在整个海水系统内造成海洋生物难以生存的环境,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可破坏海洋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并使其生命停止,从而达到杀灭和驱赶海洋生物的作用。经过紫外线处理装置5处理后的海水与经过恒电流输出装置6和金属电极7处理后的海水通过管道8分别注入到压载水阀箱2中,进入到海水处理箱2中的海水再分别注入到压载舱13和机舱14中。
本发明提供的海水处理系统主要由紫外线处理装置和恒电流输出装置相结合成一个系统,代替传统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两个独立的系统,在船舶打压载和不打压载时进行功能的切换,分别实现在船舶打压载和不打压载过程中对海洋生物的灭杀,不但节约造船的成本,还节省了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的空间。
实施例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海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海水处理系统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海底门阀箱1、压载水阀箱2、压载泵3、控制装置4、紫外线处理装置5、恒电流输出装置6和金属电极7,其中,海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电位检测装置11和控制装置4,电位检测装置11设置于金属电极7上,用于检测到的海水和船舶外壳间的电位差信号,并将检测到的电位差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4。当船舶处于淡水区时,水中的含盐量变少,电阻率升高,此时海水和船舶外壳间的电位差较大,此时的海水为含盐量低的淡水;当船舶处于海水区域时,水中含盐量变多,电阻率降低,海水和船壳间的电位差较小。其中,金属电极7可分为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当第一金属电极为铜电极时,第二金属电极可以为铝电极,铜电极在电解过程中产生铜离子,铜离子是有毒的,从而达到灭杀海洋生物的作用;铝电极在电解过程中产生氧化物絮状物附着在管道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有效地保护管壁不受腐蚀,从而达到防腐的作用。电极材料的选择与管道所采用的材料有关,当管道所用材料不同时,则优先选用的电极材料也不同,如当管道材料为铜时,宜选用铁电极代替铝电极。
控制装置4与电位检测装置11电连接,用于接收电位差信号,并当接收到的电位差信号小于设定数值时,说明船舶处于海水区域,则控制装置4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6向所述金属电极7输出电流信号;当接收到的电位差信号大于设定数值时,说明船舶处于淡水区域,则控制装置4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6关闭。优选地,设定数值可以为500mV,因为海水含量不同,该数值有差异。如果该电位差超过500mV,说明海水的含盐量很低,船舶处在淡水区,恒电流输出装置不输出电流,如果该电位差小于500mV,说明船舶处在海水区,则恒电流输出装置工作,输出恒定的小电流来杀灭或者赶走海生物,优选地,恒定的小电流可以为2A或2A以下。
如图4所示,恒电流输出装置6、金属电极7、电位检测装置11和控制装置4之间的工作过程具体为:在金属电极7发生电解过程中,以船体作为阴极,以电极7作为阳极。当船舶不进行打压载时,压载泵3不工作,恒电流输出装置6接通外部电源9,是否需要输出电流信号取决于电位检测装置11检测到的水与船舶外壳之间的电位差。当电位检测装置11检测到的电位差信号小于设定数值时,则说明船舶处于海水区域,此时控制装置4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6向金属电极7输出电流,金属电极7开始发生水解。当电位检测装置11检测到的电位差信号大于设定数值,则说明船舶处于淡水区域,此时控制装置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不向金属电极7输出电流,电极不发生水解。其中,设定数值根据当时的海水含量具体计算得到,可以为500mV。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水处理系统的另一工作原理图。当船舶进行打压载时,输出运行信号,控制装置4控制设置于海水处理阀箱10中的紫外线处理装置5接通外部电源9,紫外线处理装置5发出高强度的紫外线光束,灭杀海洋生物,此时恒电流输出装置6的外接线路切断;当船舶不进行打压载时,输出的运行信号中断,控制装置4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6接通外部电源9,此时紫外线处理装置5的外界线路切断。恒电流输出装置6分别与设置于海底门阀箱1中的第一金属电极7-1和第二金属电极7-2连接,恒电流输出装置6是否向第一金属电极7-1和第二金属电极7-2输出电流还取决于设置于金属电极7上的电位检测装置11所检测到的水和船舶外壳之间的电位差。当电位检测装置11检测到电位差小于设定数值时,恒电流输出装置6输出恒定的小电流。其中设定数值的电位差可以为500mV,恒定的小电流的数值可以为2A。此时,第一金属电极7-1和第二金属电极7-2开始发生缓慢水解,释放出金属离子和氧化物质。其中,第一金属电极7-1可以为铜电极,第二金属电极7-2可以为铝电极,此时铜电极发生水解释放出大量的铜离子,一定浓度的铜离子可破坏海洋生物钟的蛋白质并使其生命停止,从而达到防污的目的;铝电极发生水解释放出大量的氢氧化铝物质,在海底门阀箱1和压载水阀箱2之间的管道以及海底门阀箱1内表面形成一层薄的氧化物保护膜,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经紫外线处理后的海水和金属电极7处理后的海水分别输入至压载水阀箱2,并通过压载水阀箱2输出至压载舱13和机舱14。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紫外线处理装置、恒电流输出装置和金属电极相互结合,并通过检测水和船舶外壳之间的电位差,判断恒电流输出装置是否输出电流至金属电极进行电解,从而灭杀或赶走海洋生物,达到防污防腐的目的,相对于现有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的两个系统的同时工作,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一个系统即能实现灭杀海洋生物和防污防腐的目的,不但节约造船的成本,还节省了船舶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的空间。
实施例三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海水处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海水处理系统,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301:当接收到压载泵输出的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产生紫外线以灭杀海洋生物。
在本实施例中,当船舶进行打压载时,压载泵工作,输出运行信号;当船舶不进行打压载时,压载泵不工作,输出运行信号中断。
具体的,当船舶进行打压载时,接收到压载泵的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接通外部电源和紫外线输出线路,开启紫外线光源,发射出大剂量的紫外线,对进入到海水处理阀箱的大量海水进行处理,灭杀海洋生物。此时恒电流输出装置不工作,恒电流输出线路被断开。
S302:如果检测到压载泵输出运行信号中断时,切断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并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恒电流输出装置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以释放金属离子灭杀或者驱赶海底门阀箱内的海洋生物。
具体的,所述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恒电流输出装置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包括:接收电位检测装置发送的海水和船舶外壳间的电位差信号;当检测到所述电位差信号小于设定数值时,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是否输出电流信号还取决于海水和船舶外壳间的电位差。当船舶处于淡水区时,水中的含盐量变少,电阻率升高,海水和船舶外壳间的电位差较大,此时的海水的含盐量很低,为淡水;当船舶处于海水区域时,水中含盐量变多,电阻率降低,海水和船壳间的电位差较小。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电位差信号小于设定数值时,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其中,设定数值根据船舶所处海水区域的海水含盐量不同而不同,优选地,可为500mV。
具体的,若检测到的电位差信号小于500mV,则说明船舶处于海水区域,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向设置于海底门阀箱中的金属电极输出电流,金属电极开始发生水解。其中,输出的电流信号为恒定的小电流信号,大小为2A以下。金属电极分为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其中,第一金属电极可以为铜电极,第二金属电极可以为铝电极。其中第一金属电极为铜电极时,铜电极发生电解,释放铜离子,铜离子具有毒性,从而灭杀或者驱赶海洋生物;第二金属电极为铝电极,铝电极发生电解,释放出氢氧化铝絮状物附着在管道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有效地保护管壁不受腐蚀,从而达到防腐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所述电位差信号大于设定数值时,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关闭,恒电流输出装置不输出电流。
具体的,若检测到的电位差信号大于500mV,则说明船舶处于淡水区域,不存在海洋生物,不需要对海洋生物进行灭杀或者驱赶,此时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关闭,恒电流输出装置不输出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压载泵输出的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或恒电流输出装置的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船舶在打压载时使用紫外线处理装置,不打压载时使用恒电流输出装置和金属电极分别对海水进行处理,灭杀海洋生物,从而实现对海洋管道进行防污防腐的目的。相对于现有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和防海洋生物系统对海水处理的方法,本实施例采用的方法能节约造船的成本,降低船舶的功耗,还能节省船舶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的空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海底门阀箱、压载水阀箱、压载泵、紫外线处理装置、控制装置、恒电流输出装置和金属电极;
所述压载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压载水阀箱连接,用于当接通外部电源时,将海水注入到所述压载水阀箱,并输出运行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压载泵电连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接通外部电源;
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设置于所述压载泵和所述压载水阀箱之间,用于当接通所述外部电源时产生紫外线以灭杀海洋生物;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连接,还用于当所述运行信号中断时,切断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并控制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
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压载泵和所述海底门阀箱之间,用于当接通所述外部电源时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
所述金属电极设置于所述海底门阀箱内,与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流信号释放金属离子以灭杀或者驱赶所述海底门阀箱内的海洋生物;
所述海底门阀箱与所述压载水阀箱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当所述压载泵没有输出运行信号时,向所述压载水阀箱注入海水;
所述压载水阀箱,用于对海水进行处理,将海水注入到压载舱和机舱;
还包括电位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电位检测装置设置于金属电极上,用于检测海水和船舶外壳间的电位差信号,并将检测到的电位差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位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位差信号,并当接收到的电位差信号小于设定数值时,控制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向所述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以及,当接收到的电位差信号大于所述设定数值时,控制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海水处理阀箱;
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海水处理阀箱内;
所述压载泵通过所述海水处理阀箱将海水注入到所述压载水阀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还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电流信号释放氧化物以在所述海底门阀箱和所述压载水阀箱之间的管道以及所述海底门阀箱内表面形成防腐保护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输出的恒定电流信号小于2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包括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所述第一金属电极为铜电极时,所述第二金属电极为铁电极或铝电极。
6.一种海水处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压载泵输出的运行信号,控制紫外线处理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所述紫外处理装置产生紫外线以灭杀海洋生物;
当检测到所述运行信号中断时,切断所述紫外线处理装置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并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恒电流输出装置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以释放金属离子灭杀或者驱赶海底门阀箱内的海洋生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接通外部电源以使恒电流输出装置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包括:
接收电位检测装置发送的海水和船舶外壳间的电位差信号;
当检测到所述电位差信号小于设定数值时,控制恒电流输出装置向金属电极输出电流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电位差信号大于设定数值时,控制所述恒电流输出装置关闭。
CN201710892361.5A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473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2361.5A CN107473328B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
PCT/CN2017/110038 WO2019061700A1 (zh) 2017-09-27 2017-11-08 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2361.5A CN107473328B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3328A CN107473328A (zh) 2017-12-15
CN107473328B true CN107473328B (zh) 2020-11-20

Family

ID=60586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92361.5A Active CN107473328B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3328B (zh)
WO (1) WO20190617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661A (zh) * 2019-09-12 2019-12-17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电解法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大功率恒流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22138422A (ja) * 2021-03-10 2022-09-26 住友重機械マリ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船舶制御システ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9319A (zh) * 2010-10-22 2013-07-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压载水处理系统以及压载水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00589Y (zh) * 2009-04-09 2010-02-10 无锡蓝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远洋船舶压载水处理专用系统
CN101781043B (zh) * 2010-02-10 2012-09-26 青岛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载水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501945A (zh) * 2011-11-17 2012-06-20 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 远洋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
CN102923292A (zh) * 2012-10-23 2013-02-13 上海船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海生物污染防护联合压载水处理系统
US20140229414A1 (en) * 2013-02-08 2014-08-14 Eba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omalies
KR101486503B1 (ko) * 2013-03-22 2015-01-26 (주) 테크로스 선박평형수 처리 시스템
CN104030504B (zh) * 2014-04-01 2015-09-16 河海大学 一种智能选择式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071868A (zh) * 2014-07-17 2014-10-01 上海船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船舶压载水紫外消毒处理后的生物复活抑制的方法
CN104058535A (zh) * 2014-07-17 2014-09-24 上海船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生物复活抑制功能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CN204151115U (zh) * 2014-10-20 2015-02-11 安庆泰邦机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船用防止海洋生物附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9319A (zh) * 2010-10-22 2013-07-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压载水处理系统以及压载水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3328A (zh) 2017-12-15
WO2019061700A1 (zh)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57897B1 (ko) 선박 평형수 생물-부착물(bio-fouling) 제어를 위해 중첩된 시변 주파수 전자기파를 적용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JP5693524B2 (ja) 船舶のバラスト無害化処理方法及び船舶
CN101531410B (zh) 远洋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专用系统
KR101349314B1 (ko) 선박용 밸러스트수 처리장치 및 처리방법
CN102515400A (zh) 高效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
EP309098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ballast water by using electrolysis
CN107473328B (zh) 一种海水处理系统及海水处理控制方法
KR100928069B1 (ko) 선박용 밸러스트 수 전처리 필터 및 그 처리 방법
KR101902009B1 (ko) 해양플랜트 냉각 해수 배관의 복합유지관리 시스템
WO2014129710A1 (ko) 생물막 생성 억제를 위한 순환형 배관이 설치된 선박평형수의 인라인 처리장치
CA2204239C (en) Method for inhibition of growth of organisms on faces of constructions submerged in a liquid
CN201400589Y (zh) 一种改良的远洋船舶压载水处理专用系统
CN110902774A (zh) 一种船用冷却水防海生物处理方法
WO2006003723A1 (ja) バラスト水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処理装置
CN110902771A (zh) 一种船用冷却水防海生物处理系统
EP1592611A1 (en) Anti-fouling and eliminating system against aquatic organisms
KR101538501B1 (ko) 밸러스트 수 처리 장치
KR20130090519A (ko) 소형 최적화 전해소독 시스템
CN110902775A (zh) 一种压载水装置处理机舱海水管微生物的系统及船舶
CN110902896A (zh) 一种压载水防海生物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993601B1 (ko) 전기분해방식에 의한 선박용 미생물 살균 장치
CN110902773A (zh) 一种机舱海水管微生物的处理系统及船舶
WO2018021690A1 (ko) 소형 및 노후 선박 전용 평형수 처리 시스템
MX2009004448A (es) Sistema de tratamiento de agua de lastre de embarcaciones, plataformas petroleras marinas y buques en general, mediante proceso en un reactor electroquimico.
WO2014142437A1 (ko) 선박평형수 인라인 처리장치의 전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