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66910A - 新型移虫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移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66910A
CN107466910A CN201710811404.2A CN201710811404A CN107466910A CN 107466910 A CN107466910 A CN 107466910A CN 201710811404 A CN201710811404 A CN 201710811404A CN 107466910 A CN107466910 A CN 107466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clamping
new insect
worm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14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洪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ng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ng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ng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ng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66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69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49/00Rearing-boxes; Queen transporting or introducing cag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新型移虫器,包括移虫头、复位件和推杆,所述移虫头包括夹持部,所述移虫头夹持部包括至少两块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复位件采用弹性复位件,所述的弹性复位件部分覆盖在夹持臂外表面上,所述推杆能够相对于夹持臂移动,推杆靠近移虫头夹持部的一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形成阶梯状设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新型移虫器。

Description

新型移虫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虫器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新型移虫器。
背景技术
目前蜂王浆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是供给将要变成蜂王的幼虫的食物,是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重要蜂产品。
在养蜂过程中,移虫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在移虫过程中需要对蜂巢中的幼虫取出后,移入事先准备好的台基条中,传统多采用人工移虫的方法,步骤大致为:(1)先将移虫针插入蜂巢底部,移虫针前端的软片与幼虫接触;(2)将移虫针挑起,完成对幼虫的取虫;(3)将移虫针向下按动,将软片上的幼虫置入台基条中着床。采用人工移虫方法,移虫成功率高;但是,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企业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新型移虫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移虫器,包括移虫头、复位件和推杆,所述移虫头包括夹持部,所述移虫头夹持部包括至少两块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复位件采用弹性复位件,所述的弹性复位件部分覆盖在夹持臂外表面上,所述推杆能够相对于夹持臂移动,推杆靠近移虫头夹持部的一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形成阶梯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复位件为环形套筒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大小与加持部相适应,越靠近加持部头部,其弹性复位件的内径越小。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通气处呈“凸”字型,但其内壁采用斜切形,过渡处采用圆弧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从靠近夹持臂的头部到远离夹持臂的头部过程中逐级缩小。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臂的头部采用阶梯状分布的钝形,所述阶梯状分布至少一个阶梯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移虫头还包括导引部,所述导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安置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包括助推部、推移部,所述助推部、推移部固定连接,所述助推部设置在移虫头外侧,所述推移部设置在移虫头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推移部内部设置有通气腔,所述通气腔的通道越靠近夹持部的头部,其内径越大。
本发明的养蜂用新型移虫器,整体结构简单,采用聚拢结构的夹持部,保证了移虫成功率,提高了移虫效率,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通过在推杆上设置生成助推部和推移部,阻塞了毛细现象,进而完成移虫,大大降低了对幼虫可能造成的损害,和对仪器可能造成的损伤,提高移虫成活率,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新型移虫器,可采用与自动驱动机构配合使用,实现真正的全自动操作。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新型移虫器的剖面图;
图 2 为本发明新型移虫器的图1的移虫头放大图;
图 3 为本发明新型移虫器的图1的右侧视图;
图 4 为本发明新型移虫器的结构图。
图中标注:移虫头1、夹持部11、导引部12、夹持臂13、凸台14、安置凸台15、推杆2、助推部21、推移部22、通气腔23和复位件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新型移虫器,包括移虫头1、推杆2和复位件3。所述移虫头1包括夹持部11、导引部12,所述移虫头1夹持部11包括至少两块夹持臂13,所述的夹持臂13之间形成空腔,用以抓取蜂王。所述导引部12的中间位置设置安置凸台15。所述导引部12呈跑道状,其中两侧为平行面,另外两侧为弧形面。所述夹持臂13的头部采用阶梯状分布的钝形。即在夹持臂13的头部非尖形,头部钝而不尖,近圆形,这就能很好的在夹持臂13无论抓取蜂王还是在移送过程中或最后将蜂王安置在指定位置处,都能很好的保护蜂王不受夹持臂13的伤害。具体夹持臂13的数量会达到五到六个,合起来围成一个圆,这能很好的在蜂王还很小的时候,对其进行移植时而发生错过抓取蜂王,因为在夹持臂13抓取时,夹持臂13之间的缝隙会很大,采用多个夹持臂13合力抓取,能避免遗漏,做到近百分之百的抓取率。所述阶梯状分布至少一个阶梯分布,是在夹持臂13头部设置多层缓冲,能更好的保护幼年蜂王不受损伤。
所述夹持部11内壁上根据加持臂的数量设置有相应的凸台14,所述凸台14设置在夹持臂13的中间位置,其离夹持部11的头部越近,凸台14的高度越高,且平滑过渡。即凸台14设置在夹持臂13中心区,并且呈圆弧形,整个圆弧形最高处在靠近夹持部11的头部处,像海豚的头部到身体状。这样设置,在蜂王移送过程中,不会使得蜂王粘在夹持部11较靠远离头部的位置,凸台14能很好的限制住蜂王被抓取到的区域,且不会造成任何损害蜂王的情况出现。
所述复位件3为弹性复位件3,其部分覆盖在夹持臂13外表面上,另一部分覆盖在导引部12,弹性复位件3为环形套筒结构,复位件3的大小与加持部的外形相适应,越靠近加持部头部,其弹性复位件3的内径越小。这样能更好的束缚住夹持臂13,且保护夹持臂13因过分变形而损坏夹持臂13,大大延长了夹持臂13的使用寿命和次数。目前现有技术上加设复位件3的,多采用设置一个或多个弹性收缩圈,并在夹持臂外侧上设置有相应环形槽,采用此方式虽然也有其复位功能,但并不能很好的保护夹持臂13,在使用几十次就会出现夹持臂受损,甚至出现断裂等现象。本方案采用的复位件3不仅能起到复位功能,更能有效延长夹持臂使用次数,至少数倍于现有的复位件设置。所述弹性复位件3的弹性不需太大,一般橡胶材料即可。所述弹性复位件3与夹持臂13接触的面采用光滑平面,另一面采用凹凸不平带有纹路的面,能很好的进行安装,并保护夹持臂13,在夹持臂13打开时,也不会出现粘上蜂王的蜜。
所述推杆2设置在移虫头1内,包括助推部21、推移部22,所述移虫头1的导引部12和推杆2相应位置处都设置有限位部,从而限制住了移虫头1的张开程度和推杆2的推动距离,推杆2就能够相对于夹持臂13移动(上下移动)。即推杆2的一端位于夹持臂13形成的空腔内(当推杆2的一端位于所述的空腔内,该推杆2向下移动让夹持臂13之间的距离增大,相反则让夹持臂13回复到起始位置,在回复过程中弹性复位件3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述助推部21、推移部22固定连接,所述助推部21设置在移虫头1外侧,所述推移部22设置在移虫头1内侧,且所述推移部22的形状与移虫头1内部形成的空腔相适应。所述的推移部22内部包括一条通气腔23,所述通气腔23的内径很细,其靠近夹持臂13的头部的一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形成阶梯状设置。所述开口的通气处呈“凸”字型,但其内壁采用斜切形非直线垂直,过渡处采用圆弧处理,能避免了移动蜂王过程中对蜂王的伤害,不会出现部分蜂王出现在通气腔23内。即开口形状如同多级的圆形环阶梯,且从靠近夹持臂13的头部到远离夹持臂13的头部过程中逐级缩小。目前现有技术要么不采用开口,要么设置V形状,这样设置并不能在蜂王移植过程中,有效避免蜂王不会出现在极其靠近通气腔23的位置处,而一旦出现在那,是很难非人工取下蜂王的,从而导致此次移植失败。而采用了本方案后,避免了蜂王出现在极其靠近通气腔23的位置处,也不会粘在通气腔23开口的角落内,只要进行通气腔内吹气出去,就能脱落蜂王。
所述推杆2的助推部21为镂空,其内径远大于通气腔23的内径,一般差距值在两倍左右,这样能很好的防止毛细现象,因为在蜂王安置过程中,会产生将蜂王周边的蜜部分进入通气腔23内,目前的现有方案因为通气腔23只是一条细小的吹气通道,从而容易阻塞了通道不利于移虫,会出现蜂王周边的蜜进入自动化机器内,破坏机器内部结构,因此有效方法就变成加长通气腔23或加粗通气腔23,但会加重气泵的输出强度。而采用了本方案后,设置了镂空的助推部21,能将部分可能进入通气腔23的蜜不会进入仪器内,只会在助推部21的镂空处,再进行吹气,将蜂王安置在合适位置处时,自动会带动蜜重新送到蜂王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新型移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虫头、复位件和推杆,所述移虫头包括夹持部,所述移虫头夹持部包括至少两块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复位件采用弹性复位件,所述的弹性复位件部分覆盖在夹持臂外表面上,所述推杆能够相对于夹持臂移动,推杆靠近移虫头夹持部的一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形成阶梯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移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复位件为环形套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移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大小与加持部相适应,越靠近加持部头部,其弹性复位件的内径越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移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通气处呈“凸”字型,但其内壁采用斜切形,过渡处采用圆弧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移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从靠近夹持臂的头部到远离夹持臂的头部过程中逐级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移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的头部采用阶梯状分布的钝形,所述阶梯状分布至少一个阶梯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移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虫头还包括导引部,所述导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安置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移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助推部、推移部,所述助推部、推移部固定连接,所述助推部设置在移虫头外侧,所述推移部设置在移虫头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移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部内部设置有通气腔,所述通气腔的通道越靠近夹持部的头部,其内径越大。
CN201710811404.2A 2017-08-31 2017-09-11 新型移虫器 Pending CN1074669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23946 2017-08-31
CN201710772394 2017-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6910A true CN107466910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585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11404.2A Pending CN107466910A (zh) 2017-08-31 2017-09-11 新型移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6691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9532A (zh) * 2014-06-13 2014-09-10 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活动铅笔的笔尖套组件
WO2014177969A1 (en) * 2013-05-02 2014-11-06 Garuleu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handling larvae grafting operations in beekeeping
CN104245195A (zh) * 2012-02-20 2014-12-24 安卡有限公司 夹头适配器
CN104686395A (zh) * 2015-03-19 2015-06-10 叶达华 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
CN105104239A (zh) * 2015-08-24 2015-12-02 叶达华 一种养蜂用移虫夹及带有该移虫夹的移虫机
CN106719108A (zh) * 2016-12-30 2017-05-31 王俞兴 用于蜂王浆机械化生产的新型移虫机吹虫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5195A (zh) * 2012-02-20 2014-12-24 安卡有限公司 夹头适配器
WO2014177969A1 (en) * 2013-05-02 2014-11-06 Garuleu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handling larvae grafting operations in beekeeping
CN104029532A (zh) * 2014-06-13 2014-09-10 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活动铅笔的笔尖套组件
CN104686395A (zh) * 2015-03-19 2015-06-10 叶达华 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
CN105104239A (zh) * 2015-08-24 2015-12-02 叶达华 一种养蜂用移虫夹及带有该移虫夹的移虫机
CN106719108A (zh) * 2016-12-30 2017-05-31 王俞兴 用于蜂王浆机械化生产的新型移虫机吹虫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01729U (zh) 一种具有防损害蜂王的移虫器
CN105104239B (zh) 一种养蜂用移虫夹及带有该移虫夹的移虫机
CN107466910A (zh) 新型移虫器
CN207201728U (zh) 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移虫器
CN210017016U (zh) 一种三手指拉拔式红花采摘末端执行器
CN207201730U (zh) 一种具有防毛细现象的移虫器
CN105123331B (zh) 营养钵分钵机抓钵装置
CN207519420U (zh) 一种新型移虫器
CN208210824U (zh) 玉米脱粒装置
CN110193902A (zh) 一种橡胶塞子除边装置及除边方法
CN210470964U (zh) 便携式玫瑰花花瓣分离装置
CN206452940U (zh) 一种水培苗定植海绵夹取式自动分离机
CN208783531U (zh) 基于液体输送的新型移虫器
CN107926766A (zh) 一种自动移动的方法
CN208836712U (zh) 一种能够保证金针菇品质的金针菇采收装置
CN111527927A (zh) 一种医疗中药材铁皮石斛生态种植装置
CN105773644B (zh) 一种网片针爪
CN207547352U (zh) 一种接线盒上壳体抓取下料机构
CN211793910U (zh) 一种新型移虫机用吸虫管
CN214165713U (zh) 一种兽医用疫苗存放装置
CN108464129A (zh) 玉米脱粒装置
CN212014153U (zh) 一种全新海参捕捞机器人
CN211745289U (zh) 一种自动移栽机及其气动式自动取苗机械手
CN110227923A (zh) 便于输送的汽车发动机密封垫片生产装置
CN207269499U (zh) 一种食用菌混合料袋同步上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