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8276A - 冲击吸收器 - Google Patents

冲击吸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8276A
CN107458276A CN201710408139.3A CN201710408139A CN107458276A CN 107458276 A CN107458276 A CN 107458276A CN 201710408139 A CN201710408139 A CN 201710408139A CN 107458276 A CN107458276 A CN 107458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working space
piston rod
regulating element
absorb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081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博雷尔
F·斯特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spa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uspa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spa GmbH filed Critical Suspa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7458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82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F16F9/466Throttling control, i.e. regulation of flow passage geomet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2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fluid means
    • B60N2/527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fluid means using liq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06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both gas and liquid
    • F16F9/062Bi-tubula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F16F9/466Throttling control, i.e. regulation of flow passage geometry
    • F16F9/467Throttling control, i.e. regulation of flow passage geometry using rotary valves
    • F16F9/468Throttling control, i.e. regulation of flow passage geometry using rotary valves controlling at least one bypass to main flow pa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08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with friction surfaces rectilinearly movable along each other
    • F16F7/09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with friction surfaces rectilinearly movable along each other in dampers of the cylinder-and-pist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16F9/19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with a single cylinder and of single-tube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冲击吸收器包括:具有工作空间(5)的壳体(8);存在于工作空间(5)中的缓冲流体(10);设置在工作空间(5)中的活塞单元(11),其具有包含纵向轴线(7)的活塞杆(12)、固定在活塞杆(12)上且将工作空间(5)分隔成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和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的活塞(13)、和将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和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连接的流通通道(71);以及用于调节冲击吸收器(1)的缓冲力的调节单元(101),其具有用于调节流通通道(71)的有效流动截面积的调节元件(102)以及用于调节元件(102)和活塞杆(12)的配置的自动化调节的调节致动器(105),其中调节单元(101)设置在冲击吸收器(1)的内部。

Description

冲击吸收器
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16 209 824.1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吸收器。
背景技术
由DE 10 2010 029 180 A1已知一种冲击吸收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解决的问题在于改进冲击吸收器以使得能以不复杂、尤其自动化并且稳健的方式调节其缓冲作用。
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种冲击吸收器来解决该问题,所述冲击吸收器包括:具有工作空间的壳体;存在于工作空间中的缓冲流体;设置在工作空间中的活塞单元,该活塞单元具有包含纵向轴线的活塞杆、固定在活塞杆上的活塞和流通通道,所述活塞将工作空间分隔成第一工作空间部分和第二工作空间部分,所述流通通道将第一工作空间部分和第二工作空间部分连接;以及用于调节冲击吸收器的缓冲力的调节单元,该调节单元具有用于调节流通通道的有效流动截面积的调节元件以及用于调节元件和活塞杆的配置的自动化调节的调节致动器,其中调节单元设置在冲击吸收器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已发现用于调节冲击吸收器的缓冲力的调节单元设置在冲击吸收器的内部。调节单元尤其设置在冲击吸收器的壳体中。这种冲击吸收器具有特别紧凑的形式。冲击吸收器、特别是调节单元具有增强的功能整合。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器可例如用于移动车辆座椅,特别是货车或乘用车中的座椅。不需要冲击吸收器与设置在外部的调节单元进行单独的电子机械联接。这引起减小的结构尺寸。不需要调节单元与冲击吸收器之间的位于冲击吸收器外部的传力元件。壳体包括其中存在缓冲流体的工作空间。在工作空间中设置有活塞单元,该活塞单元具有包含纵向轴线的活塞杆和固定在活塞杆上的活塞,该活塞将工作空间分隔成第一工作空间部分和第二工作空间部分。调节单元也可设置在活塞杆内。活塞杆相对于壳体沿纵向轴线的移位可引起位于活塞杆内部的调节单元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暂时地设置在壳体的外部。调节单元的这种布置应理解为本发明的意义上的“在冲击吸收器的内部”。
第一工作空间部分和第二工作空间部分通过流通通道互相连接。调节单元包括调节元件,可利用该调节元件调节流通通道的有效流动截面积。对于自动化调节,使用调节调节元件和活塞杆的配置的调节致动器。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器尤其与通过电磁阀管控的冲击吸收器相比具有设计简化、不复杂的优点。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器紧凑,节省空间,并且故障率低。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器实现了在1秒以下、特别是在500ms以下、尤其在300ms以下的时间间隔内的调节。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器的另一主要优点在于不需要永久的通电,即永久的电力供给。
与调节单元信号连通以用于流通通道的有效流动截面积的特定调节的控制装置简化了缓冲力的自动化调节。特别地,可以借助于从控制单元传输到调节单元的特定控制信号来完成调节元件对活塞杆的特定调节。
其中调节元件和活塞杆可关于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的可调性使得实现了流通通道的流动截面积的有利的直接调节。
其中调节元件可关于纵向轴线转动的冲击吸收器的实施方式使得实现了不复杂的设计。特别地,调节元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活塞杆中。调节元件尤其可关于活塞杆并且特别是关于壳体被旋转驱动。
其中调节元件被设计为沿纵向轴线具有阶梯、尤其是多个阶梯的轴肩——其中轴肩的至少一个阶梯具有垂直于纵向轴线取向的非圆形截面区域——的调节元件的实施方式使得实现了形成流通通道的多个通孔的特定的、尤其是分步的覆盖。分步意味着轴肩在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具有不同长度,使得形成在活塞杆的侧壁中的流通开口被覆盖或开放,取决于调节元件关于活塞杆的相对旋转位置。
其中调节元件可关于纵向轴线轴向地移动的冲击吸收器的实施方式使得实现了调节元件的不复杂的设计。借助于调节元件的轴向移位来调节缓冲作用。借助于运动装置,尤其是调节致动器的旋转驱动移动被变换为调节元件的轴向位移。调节元件尤其可相对于活塞杆移动,特别是在驱动作用下。
调节元件被设计为主轴螺母或调节元件被设计为针阀的调节元件的有利实施方式使得实现了调节元件的轴向可调性的不复杂的实施。
调节元件一体地设置在活塞杆中的一体化布置特别节省空间。特别地,已发现可有效地利用活塞杆,其原因在于可利用其中存在的容积作为用于调节单元的结构空间。特别地,不需要在冲击吸收器的内部或外部创建另外的结构空间以便收纳调节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增强的功能性和相同的结构尺寸的设计是可以的。
活塞杆具有筒状设计的冲击吸收器使得实现了调节单元的有效集成。筒状意味着活塞杆是空心的。有利的是活塞杆的外部轮廓是圆形的。有利的是活塞杆的内部轮廓是圆形的。特别地,所述内部轮廓也可具有不同形状,其尤其关于纵向轴线是非圆形。
尤其与调节单元、特别是调节致动器信号连通的位置识别单元简化了缓冲作用的调节,特别是在冲击吸收器与电源分离的情况下。位置识别单元尤其与调节单元信号连通。位置识别单元尤其与控制单元信号连通。
用于限定调节元件的基准位置的基准元件特别是借助于编码器简化了即时位置识别。基准元件例如可以是基准标记或多转编码器。特别地,基准元件被设计为机械基准,特别是端部止挡元件。当调节元件触靠基准元件时,这引起调节致动器的电机电流的显著上升。控制单元可在达到基准元件时检测电机电流的这种显著上升。
其中调节致动器被设计为旋转驱动器、特别是电动机的冲击吸收器使得实现了调节致动器的不复杂的设置。
用于密封活塞杆的腔体的密封元件确保了缓冲流体不会经活塞杆从冲击吸收器的工作空间意外逸出。密封元件例如被设计为O形环并且它在活塞杆的内筒体面径向地密封调节单元。密封元件沿纵向轴线的位置能以各种方式建立。例如,可设想将调节元件密封在活塞杆中。调节元件尤其设置成与冲击吸收器的工作空间对向。也可以将密封元件安置在调节致动器的与工作空间背离的上侧。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尤其调节元件和调节致动器由缓冲流体、特别是缓冲油包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更多有利实施方式、另外的特征和细节将从以下借助于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显现。
图1示出穿过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器的纵向截面的透视图,
图2示出根据图1的调节单元的第一布置的放大局部视图,
图3示出调节单元的第二布置下的对应于图2的视图,
图4示出第一布置下的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器的穿过具有集成的调节单元的活塞杆的纵截面,
图5示出调节单元处于第二布置下的对应于图4的图,
图6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节运动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3所示的冲击吸收器1是流体冲击吸收器。由这里参考的DE 10 2010 029180 A1得知这种流体冲击吸收器的设计和功能。
冲击吸收器1包括壳体4,该壳体具有壳体第一端2和壳体第二端16。壳体4在壳体第一端2由引导和密封单元3封闭。在壳体第二端16,壳体4包括第二紧固元件15。壳体4围出工作空间5和均衡空间6。壳体4具有纵向轴线7。特别地,它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关于中心轴线7旋转对称。壳体4可属于双壁设计。特别地,它包括内壳体8和外壳体9。外壳体9包围内壳体8。外壳体9尤其可与内壳体8同心地布置。因此,均衡空间6形成为环形筒状腔体。
在图中未示出的一个替代变型中,外壳体9也可设置成从内壳体8偏置,使得均衡空间6沿其圆周具有可变的、也就是非恒定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均衡空间6可尤其拓扑收缩地设计。
工作空间5充填有缓冲流体10。缓冲流体10尤其是液压油。均衡空间6部分地充填有缓冲流体10。均衡空间6的其余部分被充填气体,特别是空气。
引导和密封单元3包括紧贴着活塞杆12的第一密封元件41。为了将其固定在活塞杆12上,第一密封元件41具有环形沟槽42,夹紧环43设置在该环形沟槽中。此外,引导和密封单元3包括抵靠在外壳体9上的支承元件44。支承元件44借助于密封环45贴靠着外壳体9紧紧地安装。它具有中央盲孔46。引导和密封单元3具有中央孔47。孔47尤其与纵向轴线7同心地设置。活塞杆12被引导穿过孔47。
此外,冲击吸收器1包括具有活塞杆12和活塞13的活塞单元11。活塞13固定在活塞杆12上并在内壳体8中沿纵向轴线7被可移动地引导。活塞杆12从壳体4引出,由引导和密封单元3密封。在其与活塞13相对的端部,活塞杆12与第一紧固元件14连接。
活塞13将工作空间5分隔成以工作空间第一端18与壳体第一端2对向的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和以工作空间第二端20与壳体第二端16对向的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
在工作空间第一端18处设置有第一封闭元件21。第一封闭元件21设置在内壳体8中。第一封闭元件21尤其可插入内壳体8中,优选地通过压配合或通过螺合。它借助于密封环22贴靠着内壳体8密封。第一封闭元件21与支承元件14制造成一体件。因此,它同样是引导和密封单元3的构件。然而,原则上,也可设想将第一封闭元件21和支承元件44设计为单独的部分。对于与第一封闭元件21的实施方式有关的更多细节,可参考DE 10 2005 023756 Al。
第一封闭元件包括第一均衡通道,该第一均衡通道形成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与均衡空间6之间的流动连接。
在工作空间第二端20处设置有第二封闭元件24。第二封闭元件24设置在内壳体8中。第二封闭元件24尤其可插入内壳体8中,优选地通过压配合。此外,在工作空间第二端20的区域中内壳体8可在其周向区域贴靠着外壳体9。
第二封闭元件24包括第二均衡通道,该第二均衡通道形成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与均衡空间6之间的流动连接。
第二封闭元件24在端面处由止挡肩部114靠着内壳体8轴向地支撑,并且由插入套环115靠着内壳体8的内筒体包络面径向地支撑。插入套环115借助于径向弹簧元件116关于纵向轴线7径向地预张紧,借助于夹紧螺栓118上的夹紧螺母117轴向地施加预张紧。内壳体8被径向向外压靠在外壳体9的内侧并由此被保持在插入套环115贴靠着内壳体8的内筒体包络面的区域中。
为使冲击吸收器1正确工作,工作空间5应当始终充满了缓冲流体10。这可通过第二均衡通道的适当设计和布置以及适合工作空间5的容积和均衡空间6的构型的缓冲流体10的量来实现。特别地,冲击吸收器1具有优选的安装位置,使得伸展方向40与重力相反地定向。于是可从优选的安装位置一直到至少77°的旋转角度确保冲击吸收器1的正确工作。
在第二均衡通道中,设置有均衡阀31。关于均衡阀31的设计,可参考DE 10 2010029 180 A1。
均衡阀31被设计为自动阀。它可被设计为单向阀。特别地,它被设计成允许从均衡空间6经第二均衡通道流入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中。换言之,均衡阀31被设计成使得其在活塞13沿平行于纵向轴线7的方向的伸展方向40运动时打开。
在图1至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均衡阀31被设计成允许双向流经第二均衡通道。它因此被设计为双向阀。特别地,均衡阀31具有不论阀盘的位置如何都允许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与均衡空间6之间的双向流动的特性。
一般而言,设置成均衡阀31形成过载保护元件,该过载保护元件在活塞杆12上超过在纵向轴线7的方向上的预定极限力时确保第二均衡通道的打开状态。通过阀螺旋弹簧和阀板簧的适当选择和尺寸确定,能以简单方式实现该过载保护的致动特性。
可设想均衡阀31的替代设计。对于与均衡阀31有关的更多细节,可参考DE 102005 023 756 A1,特别是[0022]段。
活塞杆12是多部件,尤其是两部件。它包括筒状的外活塞杆套筒48。
活塞杆套筒48可与第一紧固元件14连接。第一紧固元件14具有与纵向轴线7同心地设置的贴合部66,第一紧固元件通过该贴合部被推挤到活塞杆12的外侧、特别是活塞杆套筒48上。第一紧固元件44通过焊接部67与活塞杆12连接。
第一紧固元件14可替代地具有内螺纹,第一紧固元件14借助于该内螺纹旋拧到活塞杆套筒48上的相应外螺纹上。
在一个端部区域69中,调节单元101具有带凹槽70的调节元件102。凹槽70在垂直于纵向轴线7的方向上被制成为圆段。它具有圆心角b。该圆心角为至少15°,特别是至少30°,特别是至少45°,特别是至少60°,特别是至少90°。它尤其也可以是120°。圆心角的上限为最多270°,特别是最多180°。原则上,凹槽70的扇形形状也是可以的。
凹槽70是形成工作空间部分17、19之间的流动连接的流通通道71的一部分。除凹槽70以外,流通通道71还包括活塞杆套筒48中的若干孔72。换言之,孔72连同凹槽70一起形成流通通道71。流通通道71因此设置在活塞杆12中。
在活塞杆套筒48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孔72。在图1至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活塞杆套筒48具有三个孔72。它也可具有四个、五个或更多个孔72。孔72在周向上互相偏离。孔72全都具有相同尺寸。然而,也可设想不同尺寸的孔72。
代替多个分散的孔72,活塞杆套筒48也可具有细长流通开口。流通开口优选沿周向延伸。它覆盖最多与凹槽70的圆心角一样大的角度范围。
孔72可借助于端部区域69选择性地封闭。因此,端部区域69形成调节元件102,可借助于该调节元件调节流通通道71的有效流动截面。用于调节流通通道71的有效流动截面的调节元件因此设置在活塞杆12的内部,特别是活塞杆套筒48的内部。
借助于调节元件102,流通通道71可尤其为了中断工作空间部分17、19之间的流动连接而被封闭。这样,可阻塞冲击吸收器1。
多个分散的孔72使得实现了冲击吸收器1的多种不同的离散的缓冲设定。冲击吸收器1因此可具有逐步的缓冲特性。通过孔72的有利设置,例如通过将孔72设置成沿调节元件102的致动方向至少部分地重叠,可以实现冲击吸收器1的可连续调节的缓冲表现。调节元件102的调节方向关于纵向轴线7轴向地和/或切向地取向。同样,活塞杆套筒48中的细长开口使得实现了冲击吸收器1的可连续调节的缓冲表现。
调节元件102可相对于活塞杆套筒48移动,特别是转动。
活塞杆套筒48在设置在内壳体8中的活塞杆第一端50处具有减小的外径,从而形成活塞杆端止挡部51。在活塞杆第一端50的区域中的活塞杆套筒48上,从活塞杆端止挡部51开始设置有第一间隔垫圈52、特别是采用板簧形式的第一闭合元件53、活塞垫圈54、特别是采用板簧形式的第二闭合元件55、第二间隔垫圈56和固定螺母57。固定螺母57旋拧在活塞杆螺纹上并且将活塞13固定在活塞杆12上。活塞14由第一封闭元件53、活塞垫圈54、第二闭合元件55和活塞密封件58形成。活塞密封件58形成为环并且设置在活塞垫圈54中的环形沟槽59内。活塞密封件58因此将活塞垫圈54贴靠着内壳体8密封。
在活塞垫圈54中设置有多个流通通道60。流通通道60形成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与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之间的流动连接。闭合元件53、55各自都与流通通道60中的至少一个流通通道交互。它们也可与多个流通通道60交互。特别地,它们可起到阀元件的作用并且根据活塞13关于伸展方向40的移动方向和/或移动速度影响流通通道60的有效流动截面。特别地,它们可被设计成使得仅从流通通道60通过的单向流动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封闭元件53、55形成单向阀。闭合元件53、55也可尤其被设计成在超过特定限制力时打开。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形成过载保护。
可设想活塞13的替代设计。在这方面,以及对于与流通通道60和闭合元件53、55有关的更多细节,可参考DE 10 2005 023 756A1的说明书,特别是[0023]段等等。特别地,也可将活塞13设计成液密的,即不具有流通通道60。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空间部分17、19由活塞13以不透流体的方式分离。在这种情况下,活塞杆12中的流通通道71形成工作空间部分17、19之间的唯一直接流动连接。
调节单元101用于调节冲击吸收器1的缓冲力。调节单元101包括调节元件102。调节元件102被设计为阶梯状的轴肩。调节元件102例如可设计有非圆形端部区域,如根据DE10 2010 029 180 A1得知的。调节元件102借助于作为密封元件103的O形环贴靠着空心活塞杆12的内筒体包络面密封。根据未示出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密封元件也可沿纵向轴线7设置在电机105与位置识别单元107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电机105、传动装置104和调节元件102将暴露于缓冲流体、特别是缓冲油。另一方面,确保对位置识别单元107的密封并且确保将调节单元101与控制单元连接的配线即可。
调节单元102经传动装置104与电动机105联接。电动机105提供经传动装置104传输到调节元件102的旋转运动。调节元件102设置在活塞杆12的腔体106中,能相对于纵向轴线7转动。
调节元件102的轴向移位例如借助于电驱动装置、特别是借助于电动机来实现。另外或可替代地,液压和/或气动驱动装置可用于提供轴向驱动运动。旋转驱动运动的实施可例如借助于主轴驱动装置来实现。或者,可使用直线调节致动器,例如直线电机、电磁体、气动缸和/或液压缸。
在电机105的背离工作空间5的一端处,设置了形式为编码器的位置识别单元107。位置识别单元107用于识别调节单元101、特别是调节元件102的渐变的相对位置。
特别地,设置了基准元件108。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基准元件108被设计为径向向内突出到腔体106中并且设置在活塞杆12的内表面上的径向销。基准元件108是用于调节元件102的机械基准端部止挡元件。
代替径向销108,可使用其它基准元件。例如,可设置例如光学地识别的基准标记。基准标记也可与调节元件对应地设计为磁性的。重要的是调节元件102可围绕纵向轴线7转动的旋转角度由于基准元件而小于360°。这使得实现了通过位置识别单元107对调节元件102的绝对位置的明确协调。
筒状活塞杆12具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流通开口72。流通开口72完全穿透活塞杆12的筒体包络壁。流通开口72形成空腔106与上部的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的流体连接。在图2所示的调节元件102的布置中,流通开口72是畅通的。在该布置中,提供了从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经活塞杆12中的腔体106到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中的流动连接。
通过调节元件102相对于活塞杆12的旋转,流通开口72相继被覆盖。为此,有利的是流通开口72沿围绕纵向轴线7的外周方向彼此隔开一定距离设置。这意味着各个流通开口72就围绕纵向轴线7的旋转角位置而言彼此间隔开。
在调节致动器105被致动后,旋转运动经传动装置104传输到调节元件102。如果旋转运动是充分的,则调节元件102如图3所示将转入流通开口72被封闭的布置中。在该布置中,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与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之间不经由活塞杆12的腔体106进行流体连接。在该布置中流体连接被中断。
视调节元件102相对于活塞杆12的旋转位置而定,更多或更少的流通开口72或更多或更少的流通通道总流动面积开放。视流通通道的有效流动截面积的大小而定,冲击吸收器1的缓冲作用或缓冲力改变。有效流动截面积越小,冲击吸收器1的缓冲力越大。
另外或可替代地,在传动装置104与调节元件102之间可设置有电位计以便直接检测调节元件102的绝对位置。
基准行程使得在电源中断之后或在控制单元中不可预见的位置损失之后能够恢复绝对位置。为此,调节元件102移动到由基准元件108限定的基准位置。
以下将描述冲击吸收器1的功能。在图1和2所示的调节元件的调节位置,活塞杆12中的流通通道71最大限度地开放。在活塞13逆着伸展方向40移动时,缓冲流体10因此可从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经活塞杆12中的流通通道71流入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7中。此外,以活塞杆12的附加容积从工作空间5排出的缓冲流体10可经第一均衡通道流入均衡空间6中。
第二均衡通道设置成在活塞杆12上与伸展方向40相反地定向的力小期间、特别是在与伸展方向40相反的活塞13的速度小期间尽可能多地封闭。在实现从第二均衡通道通过的双向流动的均衡阀31的情况下,均衡阀31不是完全关闭。考虑到这些特性,从第二均衡通道通过的双向流动始终是可以的。然而,理论上,也可以将均衡阀31设计为单向阀,其在活塞杆12上与伸展方向40相反地定向的力小期间处于关闭位置。均衡阀31的响应性表现由阀螺旋弹簧和阀板簧的适当选择和设置来决定。
因此,活塞13中的流通通道60在活塞13的速度低期间可由第一闭合元件53和/或第二闭合元件55封闭。
在活塞13沿伸展方向40移动时,缓冲流体10因此可从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经活塞杆12中的流通通道71流入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中。此外,均衡阀31打开并且使得缓冲流体10能够从均衡空间6经第二均衡通道流入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中。这样,确保了工作空间5除了通过活塞机构11置换的容积之外始终充满缓冲流体10。
第二关闭元件中的均衡阀31和/或活塞13中的闭合元件53、55可被设计成使得,在活塞杆12沿伸展方向40移动时,缓冲流体10经第二封闭元件24中的第二均衡通道和/或活塞13中的流通通道60的流动仅在活塞杆12的伸展速度大或沿伸展方向40作用在其上的力大期间发生。
活塞13中的流通通道60和/或第二封闭元件中的均衡阀31因此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所述过载保护通过活塞杆12上的大的速度和/或力触发并由此防止冲击吸收器1的损坏。当然,可通过流通通道60的闭合元件53、55和/或均衡阀31的阀元件的适当选择按需影响冲击吸收器1的缓冲表现。
通过调节元件102围绕纵向轴线7的转动,可封闭活塞杆12中的流通通道71的孔72。这样,活塞杆12中的流通通道71的有效流动截面减小,尤其是封闭,尤其是完全封闭。缓冲流体10于是不再可以从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经流通通道71流入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中或沿反向流动。
在均衡阀31防止缓冲流体10从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流入均衡空间6中的情况下,处于调节元件102的该位置的活塞杆12由于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的完全封闭的容积而被阻止逆着伸展方向40移位。
然而,如果活塞杆12上沿伸展方向40的反方向的力超过预定限制力,则过载保护启动并且活塞13中的流通通道60和/或第二封闭元件中的第二均衡通道打开。
由于第二封闭元件中的均衡阀31在活塞13沿伸展方向40移动时打开以便允许缓冲流体10从均衡空间6流入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中,并且第一封闭元件21中的第一均衡通道封闭,所以冲击吸收器1即使在活塞杆12中的流通通道71封闭的情况下也未被完全阻塞以防活塞杆12沿伸展方向40移动。然而,它具有最大硬缓冲,因为缓冲流体10无法从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经活塞杆12中的流通通道71流入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中,而是从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流入均衡空间6中并从均衡空间6经第二均衡通道流入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缓冲特性由均衡通道并且尤其还由均衡阀31决定。
在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可设置成,闭合元件53、55被设计成使得活塞13中的流通通道60根据活塞杆12沿伸展方向40的移动速度而打开或关闭。这样,可实现取决于速度的缓冲特性。对于这方面的细节,可参考DE 10 2005 023 756 A1,[0028]等等。
在电源中断的情况下,位置识别单元107借助于基准行程来确保位置识别的重置。为此,尤其使用基准标记,其可例如被设计为端部止挡元件。确保在调节元件的位移的不可预见的中断之后清楚和容易地确定和建立调节元件的位置。
在下文中,参照图4和5,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同样的部件被赋予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考对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结构上不同但功能上相同的部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添加了后缀“a”。
在冲击吸收器1a中,调节元件102a被设计为可由相应的移位主轴110驱动的主轴螺母。移位主轴形成与传动装置104直接联接的传力装置。移位主轴110的旋转运动视围绕纵向轴线7的旋转方向而定产生调节元件102a在伸展方向40或其反方向上沿纵向轴线7的位移。
在图4所示的布置中,一些流通开口72是畅通的。在主轴螺母102a进一步布置在下方的图5所示的布置中,与冲击吸收器的工作空间5对向的流通开口72被覆盖。该布置对应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根据图3的布置。
在未示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调节单元可被设计为具有可沿纵向轴线7移动的针的针阀,该针阀可浸入相应的阀开口中。视阀针插入到阀开口中的深度而定,有效流动截面积改变。有利的是阀针和/或阀开口至少对于沿纵向轴线7的一部分具有圆锥形的轮廓,使得随着阀针插入到阀开口中的深度增大,有效流动截面积减小。
以下将借助于图6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部件被赋予与前两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考对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结构上不同但功能上相同的部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添加了后缀“b”。
如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样,设置了运动元件110b,其将旋转驱动运动变换为调节元件102b的轴线移位。
流通开口72特别是沿纵向轴线7彼此间隔开一定轴向距离设置。通过调节元件102a的轴向移位,可相继地覆盖或开放更多更少的流通开口72。
可设想仅设置仅单个形式例如为长形孔的流通开口,其可借助于调节元件102a连续地覆盖或开放。这实现了冲击吸收器1a的缓冲力的连续调节。
流通开口72在径向活塞杆端止挡部51上方设置在活塞杆12上。流通开口72与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相适配。
运动元件110b被设计为带有外套筒111的运动螺纹,该外套筒具有螺旋缝式导向件112。在缝式导向件112中设置了横向于纵向轴线7取向的横向螺栓113。横向螺栓113以可靠地防止旋转的方式与未在别处示出的内移位元件连接。在调节致动器和调节元件的旋转驱动运动之际,调节元件借助于导向缝112中的横向螺栓113进行力导向并且沿纵向轴线7向上或向下移动,取决于旋转方向。

Claims (18)

1.一种冲击吸收器,包括
a.具有工作空间(5)的壳体(8),
b.存在于所述工作空间(5)中的缓冲流体(10),
c.设置在所述工作空间(5)中的活塞单元(11),该活塞单元具有
i.具有纵向轴线(7)的活塞杆(12),
ii.固定在所述活塞杆(12)上的活塞(13),该活塞将所述工作空间(5)分隔成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和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
iii.将所述第一工作空间部分(17)和所述第二工作空间部分(19)连接的流通通道(71),
d.用于调节所述冲击吸收器(1)的缓冲力的调节单元(101),该调节单元具有
i.用于调节所述流通通道(71)的有效流动截面积的调节元件(102),
ii.用于所述调节元件(102)和所述活塞杆(12)的配置的自动化调节的调节致动器(105),
其中,所述调节单元(101)设置在所述冲击吸收器(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调节单元(101)信号连通以用于所述流通通道(71)的有效流动截面积的特定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元件(102)和所述活塞杆(12)能关于所述纵向轴线(7)相对于彼此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元件(102)能关于所述纵向轴线(7)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元件(102)被设计为轴肩,所述轴肩具有沿所述纵向轴线(7)的阶梯部,其中所述轴肩的至少一个阶梯部具有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7)取向的非圆形的截面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元件(102)被设计为轴肩,所述轴肩具有沿所述纵向轴线(7)的多个阶梯部,其中所述轴肩的至少一个阶梯部具有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7)取向的非圆形的截面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元件(102)能关于所述纵向轴线(7)轴向地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元件(102)被设计为主轴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101)被设计为针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101)一体地设置在所述活塞杆(12)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2)在设计上是筒状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识别单元(107)。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中,所述识别单元(107)与所述调节单元(101)信号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中,所述识别单元(107)与所述调节致动器(105)信号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限定所述调节元件(102)的基准位置的基准元件(108)。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致动器(105)被设计为旋转驱动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致动器(105)被设计为电动机。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密封所述活塞杆(12)的腔体(106)的密封元件(103)。
CN201710408139.3A 2016-06-03 2017-06-02 冲击吸收器 Withdrawn CN1074582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209824.1 2016-06-03
DE102016209824.1A DE102016209824A1 (de) 2016-06-03 2016-06-03 Dämpf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8276A true CN107458276A (zh) 2017-12-12

Family

ID=58701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08139.3A Withdrawn CN107458276A (zh) 2016-06-03 2017-06-02 冲击吸收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50466A1 (zh)
EP (1) EP3252337A1 (zh)
KR (1) KR20170137644A (zh)
CN (1) CN107458276A (zh)
BR (1) BR102017011437A2 (zh)
DE (1) DE10201620982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4084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器和运输载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2441B (zh) * 2019-05-27 2021-03-21 陳旺松 組合式鉸鏈及液壓裝置
DE102020204784A1 (de) 2020-04-15 2021-10-21 Suspa Gmbh Dämpfer, insbesondere Hydraulikdämpfer
CN113685479A (zh) * 2021-08-16 2021-11-23 大连大学 一种基于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减震器
US20230304347A1 (en) * 2022-03-23 2023-09-28 Moshun, LLC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motion contro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0619A (en) * 1982-05-20 1986-11-04 Atsugi Motor Parts Co., Ltd. Variable-damping-force shock absorber
US5305860A (en) * 1989-03-03 1994-04-26 Maremont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led vehicle damper
DE10351794A1 (de) * 2003-11-06 2005-06-09 Suspa Holding Gmbh Schwingungs-Dämpfer
US9109653B2 (en) * 2010-05-20 2015-08-18 Suspa Gmbh Damp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N171562B (zh) * 1989-03-03 1992-11-21 Maremont Corp
DE102005023756B4 (de) 2005-05-19 2018-11-15 Suspa Gmbh Dämpf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0619A (en) * 1982-05-20 1986-11-04 Atsugi Motor Parts Co., Ltd. Variable-damping-force shock absorber
US5305860A (en) * 1989-03-03 1994-04-26 Maremont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led vehicle damper
DE10351794A1 (de) * 2003-11-06 2005-06-09 Suspa Holding Gmbh Schwingungs-Dämpfer
US9109653B2 (en) * 2010-05-20 2015-08-18 Suspa Gmbh Damp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4084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器和运输载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02017011437A2 (pt) 2017-12-19
KR20170137644A (ko) 2017-12-13
DE102016209824A1 (de) 2017-12-07
US20170350466A1 (en) 2017-12-07
EP3252337A1 (de) 2017-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8276A (zh) 冲击吸收器
US9109653B2 (en) Damper
US20230113046A1 (en) Twin tube damper with remote gas reservoir
US8596663B2 (en) Fluid flow control structure
CN107771255A (zh) 具有减压装置的用于车辆悬架的液压减震器的液压压缩止动构件
BR112017019643B1 (pt) Amortecedor hidráulico para suspensão de veículo
US10473180B2 (en) Frequency-dependent damping valve arrangement
US20100109277A1 (en) Adjustable Monotube Shock Absorber
US10919595B2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WO2012040831A1 (en) Vehicle height adjustment suspension device
CN104912610A (zh) 用于凸轮轴的回转马达调整器的液压阀
CN112513492B (zh) 用于车辆悬架的可变阻尼液压减震器
US11703101B2 (e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valve for a shock absorber
MX2013015035A (es) Un amortiguador de suspension hidraulica con una valvula de disco flotante.
CN107763244A (zh) 隔膜阀
EP3309423A1 (en) Damper
EP2956687B1 (fr) Dispositif amortisseur de fin de course
CN107461445A (zh) 缓冲器
US8443948B2 (en) Vibration damper with stroke-dependent damping force
US1219035A (en) Shock-absorber.
CN104704207B (zh) 具有电磁操作的液压阀的回转马达凸轮轴调整器
EP1781475A2 (en) Shock absorber with pressure-supported adjustment
KR100623276B1 (ko) 감쇠력가변식 쇼크업소버
KR101642315B1 (ko) 유체 리타더의 충진 제어 장치
US20240308288A1 (en) Motorized adjustment of a damper ble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