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41103A - 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41103A
CN107441103A CN201710543808.8A CN201710543808A CN107441103A CN 107441103 A CN107441103 A CN 107441103A CN 201710543808 A CN201710543808 A CN 201710543808A CN 107441103 A CN107441103 A CN 107441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medical solutions
admixing medical
high osmosis
osmosis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438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王峰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nan Searchin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nan Searchin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nan Searchin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nan Searchin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438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411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41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11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28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 A61K31/7034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attached to a carbocyclic compound, e.g. phloridzin
    • A61K31/704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attached to a carbocyclic compound, e.g. phloridzin attached to a condensed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e.g. sennosides, thiocolchicosides, escin, daunorubic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56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 A61K31/57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beta by a chain of two carbon atoms, e.g. pregnane or progesterone
    • A61K31/573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beta by a chain of two carbon atoms, e.g. pregnane or progesterone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21, e.g. cortisone, dexamethasone, prednisone or aldoster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0Alcohols; Phenols; Salts thereof, e.g. glycerol;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Poloxamers; PEG/POE alkyl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ascorbic acid, tocopherol or pyrrolid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4Skin, i.e. galenical aspects of topical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2Cucurbitaceae (Cucumber famil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大环三萜皂苷:0.1~1%;地塞米松:0.1~0.5%;助溶剂:35~55%;渗透剂:3~15%;纯化水:余量。其制备方法为:将从中药土贝母中提取得到的大环三萜皂苷与药用乙醇溶液混合,使大环三萜皂苷完全溶解,得到混合药液A;在混合药液A中加入地塞米松,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B;在混合药液B中加入纯化水调节溶液PH值,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C;将所述混合药液C和氮酮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对皮肤无腐蚀、无刺激、无致敏、无毒性、无禁忌;治愈后不留任何疤痕,亦不复发。

Description

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消毒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疣类疾病的病原体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属DNA病毒;病毒颗粒直径为50~55nm,这是一般光学显微镜所不能看到的,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发展迅速,证实人类乳头瘤病毒有40种以上的抗原型,即这一家族里有40多个相似而又不同的病毒;在生殖道的皮损至少发现有80余型人类乳头瘤病毒,其中15个型(6、11、16、18、30、31、32、42、43、44、51、52、53、54、55)与尖锐湿疣有关,常见的HPV6、11、16、18型免疫功能降低或身体衰弱时,患尖锐湿疣的危险性增加,尖锐湿疣与寻常疣、扁平疣、丝状疣、掌拓疣等同为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但不同类型的HPV能引起不同的疣。如Ⅰ型主要引起掌拓疣,而尖锐湿疣主要是由Ⅵ型、Ⅺ型病毒所引起。HPV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特别容易生存增殖,故男女两性的外生殖器是最易感染的部位。最近,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加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检测抗原,证实在组织中存在病毒;由于HPV不仅是人类患尖锐湿疣的致病因子且与人患肿瘤有关,因此16、18、31、39型被称为高度危险的HPV,尤其是宫颈癌的发生与此类HPV关系密切。
疱疹类疾病的病原体也是一种DNA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可分为Ⅰ型及Ⅱ型两种。HSV-Ⅰ型主要引起口唇部疱疹(俗称热疮),而HSV-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病毒(HZU)主要引起带状疱疹。
目前,疣病的治疗主要以腐蚀性药物和抑制类西药为主;如鬼臼毒素及干扰素等。药物治疗方便,易于操作,但一般需要重复数次,而且有些药物存在对正常皮肤及粘膜有灼伤等副作用。
外治其它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冷冻治疗、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电烧治疗、手术治疗等。它们各有其适应症,其治愈率在50%--80%之间。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微波治疗需要术者有高超的技艺,能准确地破坏病变组织;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抑制受HPV感染细胞的有丝分裂,因而引起疣体坏死,脱落达到治愈的目的;但要求使用中除疣体外必须用凡士林或胶布保护好正常皮肤,稍有不当即对正常皮肤造成伤害,且治愈后复发率较高,需外用干扰素软膏等进行配合治疗。治疗效果极不理想,患者痛苦增大。
对于疱疹的治疗,主要以无环鸟苷(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加上其它西药如:干扰素、磷甲酸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能彻底清除病毒,阻止疾病的复发;且副作用大,对身体损害较大。
目前这两类皮肤病的治疗分一般性治疗、抗病毒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这些治疗都是必要的。一般性治疗事实上是对症治疗,而抗病毒治疗是对因治疗;对于疣病和疱疹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多通过辩证施治,标本兼治,有效地阻止复发,但治疗起来费时且很不方便,不利于向大众推广。
三萜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分子中有6个异戊二烯单位,是以六分子异戊二烯为单位的聚合体。三萜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有的以与糖结合成甙的形式存在,称为三萜皂甙。三萜皂甙是天然药物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
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三萜皂甙用于治疗尖锐湿疣的一些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比如,以三萜皂甙为主要成分的消疣灵注射液(由西安交通大学医药公司生产,每2ml含大环三萜皂甙3mg),有清热解毒、除湿散结、抗病毒的作用,用于治疗尖锐湿疣在临床上已取得明显疗效。但消疣灵注射液肌肉注射时有一定的局部刺激,表现为结节、疼痛,需要深部肌肉注射同时热敷,病人增加痛苦的同时也比较麻烦;另外对于不太严重只有身体局部发病的病人,肌肉注射针剂的效果不如直接将药物擦涂在患病的局部给药简便,且效果更明显。
基于此,现有技术中关于消疣灵注射液作为外用搽剂治疗尖锐湿疣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如蔡宏为等人的论文“外用大环三萜皂甙溶液治疗尖锐湿疣的实验及临床对比研究”中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观察外用大环三萜皂甙溶液在CO2激光治疗CA(尖锐湿疣)后的皮损及其周围,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影响和降低其复发率的疗效进行验证。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证明,直接将消疣灵注射液涂在CA激光治疗后的创面上,有利于药物的吸收,30例中没有1例出现局部刺激和全身反应;实验对照说明,局部应用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阻止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病毒复制,抑制这些细胞繁殖,达到治疗亚临床感染的目的,能够降低CA的复发率,联合CO2激光治疗可有效预防复发。
但该方法只是将消疣灵注射液直接涂抹于患者在CA激光治疗后的创面上,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直接在皮肤上涂抹针剂存在有效成分渗透性差、皮肤吸收性差,以及患者使用不方便,需要结合CO2激光治疗才可有效预防复发等问题。
而且,消疣灵注射液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资料不全,现在已停止生产,给使用大环三萜皂甙有效去除疣病和疱疹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治疗疣病和疱疹的方法中存在的容易复发、治疗起来费时且很不方便,不利于向患者推广的问题、三萜皂甙用于治疗尖锐湿疣的现有剂型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大环三萜皂甙消疣灵注射液停止生产带给患者的困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
而成:
大环三萜皂苷:0.1~1%;
地塞米松:0.1~0.5%;
助溶剂:35~55%;
渗透剂:3~15%;
纯化水:余量。
优选地,所述大环三萜皂甙为中药土贝母中分离提取的皂甙。
优选地,所述助溶剂为药用乙醇。
优选地,所述的渗透剂为氮酮。
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中药土贝母中提取得到大环三萜皂苷与药用乙醇溶液混合,使大环三萜皂苷完全溶解,得到混合药液A;
2)在步骤1)得到的混合药液A中加入地塞米松,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B;
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药液B中加入纯化水调节溶液PH值至4.5~7.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C;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药液C和氮酮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
本发明在原有消疣灵注射液(大环三萜皂苷溶液)作为外用搽剂治疗皮肤病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地塞米松、药用乙醇和氮酮成分,通过上述成分的协同作用,能够快速杀灭皮肤表面和皮下的致病病毒,达到透皮杀灭病毒的目的。地塞米松、药用乙醇和氮酮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又名氟美松、氟甲强地松龙、德沙美松,是糖皮质类激素。其衍生物有氢化可地松、泼尼松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抗炎、抗毒、抗过敏、抗风湿,临床使用较广泛。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抗炎、抗过敏和抗毒作用较泼尼松更强,水钠潴留和促进排钾作用很轻,可肌注或静滴对垂体-肾上腺抑制作用较强。
1.抗炎作用:本产品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
2.免疫抑制作用:包括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可降低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并能减少补体成份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
该品极易自消化道吸收,其血浆T1/2为190分钟,组织T1/2为3日,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或地塞米松醋酸酯后分别于1小时和8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该品血浆蛋白结合率较其他皮质激素类药物低,该品0.75mg的抗炎活性相当于5mg泼尼松龙。该品也常配合其他有效成分应用于一些皮肤类药物中,具有抗炎、抗内毒素、抑制免疫、抗休克及增强应激反应等药理作用。
药用乙醇:乙醇常作为溶媒使用,可迅速透过皮肤,其稳态流量约为1mg/(cm2·h),乙醇作为助溶剂和渗透剂,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加强药物的渗透:①作为溶媒,乙醇可增加药物在载体中的溶解度;②乙醇透过角质层的同时,改变了皮肤的特性,从而提高了药物在这层膜中的分配;在应用促渗剂协同经皮离子电渗法促进胰岛素吸收的研究中,经热重分析仪(TGA)研究显示,乙醇可引起皮肤屏障特性改变;③乙醇可引起角质层脂类的减少,从而延迟药物作用时间,可间接增加药物的透皮量。此外,乙醇本身也具有消毒作用。
氮酮:系油溶性氮酮经改性成为高效水溶性产品,对亲油、亲水性药物和活性成分均有明显的透皮助渗作用,使皮肤角质层与脂质相互作用,降低了有效物质向角质层间隙中脂质的相转移温度,增加了流动性,是药物或活性添加剂在角质层中的扩散阻力减少,故起到很强的促渗作用;而且经毒理实验、皮肤剂破损皮肤刺激性、致敏、致畸等试验证明氮酮无毒、无副作用、无刺激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突破了以往仅仅依靠手术(激光、冷冻、雾化等)、腐蚀性(成分鬼臼毒素为主)等方法在短时间内出去长在皮肤表面的疣体,而对潜藏在皮肤深层的疣毒不能清除的局限,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在各成分的有效协同作用下,不但能有效地去除疣体,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复发;避免了让患者陷入反复治疗、反复发作的误区中;
2.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大环三萜皂甙采用纯中药生物制剂精制而成,加入的助溶剂使其具有高度浓缩及超高的渗透能力,解决了大环三萜皂甙针剂做搽剂使用时的缺陷,能迅速渗透皮肤黏膜和细胞膜,杀死潜藏在皮肤层中的HPV疣毒、破坏疣毒赖以生存的食源和环境,使其由于失去根源及营养的支持而自行萎缩、干枯、进而逐渐脱落,所以治愈后扁平疣是不会再复发的,从而让患者真正摆脱疣毒的困扰、彻底康复;
3.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的配方中的主要成效成分大环三萜皂甙,通过与地塞米松配伍,通过大量试验证明,其药效比单纯大环三萜皂甙针剂做搽剂的抗病毒抗炎药效更强,且对皮肤的恢复作用更好;
4.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对皮肤无腐蚀、无刺激、无致敏、无毒性、无禁忌;使用前无需保护正常皮肤,治愈后不留任何疤痕,亦不复发;
5.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作为搽剂,使用时只需将消毒剂擦涂在患处,非常方便患者使用;且解决了大环三萜皂甙针剂停止生产带给患者的困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传统治疗疣病和疱疹的方法中存在的容易复发、治疗起来费时且很不方便,不利于向患者推广的问题、三萜皂甙用于治疗尖锐湿疣的现有剂型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大环三萜皂甙消疣灵注射液停止生产带给患者的困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
大环三萜皂苷:0.3%;地塞米松:0.2%;助溶剂:40%;渗透剂:10%;纯化水:49.5%。
助溶剂可溶于水,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与药物形成络合物后可数倍甚至数十倍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其机理为难溶性药物与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有机分子复合物、缔合物以及通过复分解反应而生成可溶性盐类等四种类型。助溶剂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有利于制剂的制备和应用;助溶剂还能减少原有药物的一些缺点,提高制剂的质量并可开发新制剂;助溶剂能增加制剂的稳定性,改善物理性,矫臭矫味,减轻刺激,改善吸收,增加药理作用;选择助溶剂时应在较低浓度下能使难溶性药物增加较大的溶解度;与其他成分配伍时不影响主药的效果,且使用时无刺激性和毒性。
常用助溶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某些有机酸及其盐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等这些都是制剂中应用较多的助溶剂;另一类是酰胺化合物如乌拉坦、尿素、乙酰胺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助溶剂具有较好的助溶效果,如乙醇、异辛醇等。
本发明的助溶剂可以使用常用的助溶剂,但优选为医用酒精(75%乙醇),医用酒精既可以做助溶剂,又可以做渗透剂。
渗透剂是起渗透作用,也是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医用的渗透剂一般常用有二甲基亚砜DMSO渗透剂、氮酮等。氮酮是新型的高效皮肤渗透剂,用于配制乳剂、霜剂、栓剂、膜剂、膏剂、擦剂等,可显著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剂量和副作用。如:加氮酮约0.02%的氯洁霉素与0.1%氯洁霉素具有相同的效力,抗肿瘤药“5-氟尿嘧啶”中加入1%的氮酮,其渗透能力提高80倍,5%氮酮可使“安定”的利用率提高45倍等。同时氮酮的应用可能使过去的内服药改为外用药。氮酮还可以可用于多数营养及功能性化妆品中,如中减肥霜、丰乳霜、防晒霜、按摩霜、生发灵、许发素、去斑霜等,用量为12%,即可大大提高皮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有效成份的效果。
本发明的渗透剂优选为氮酮,配合大环三萜皂甙、地塞米松主要成分使用,在起到高效渗透的同时,还能显著提升主要成分的药效,减少剂量和副作用。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中药土贝母中提取得到的大环三萜皂苷3g与药用乙醇溶液40g混合,使大环三萜皂苷完全溶解,得到混合药液A;
2)在混合药液A中加入地塞米松2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B;
3)在混合药液B中加入495g纯化水调节溶液PH值至4.5~7.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C;
4)将所述混合药液C和氮酮溶液10g混合均匀,得到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
大环三萜皂苷:0.1%;地塞米松:0.1%;助溶剂:45%;渗透剂:6%;纯化水:48.8%。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中药土贝母中提取得到的大环三萜皂苷1g与药用乙醇溶液45g混合,使大环三萜皂苷完全溶解,得到混合药液A;
2)在混合药液A中加入地塞米松1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B;
3)在混合药液B中加入488g纯化水调节溶液PH值至4.5~7.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C;
4)将所述混合药液C和6g氮酮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
大环三萜皂苷:1%;地塞米松:0.3%;助溶剂:55%;渗透剂:3%;纯化水:40.7%。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中药土贝母中提取得到的大环三萜皂苷1g与药用乙醇溶液55g混合,使大环三萜皂苷完全溶解,得到混合药液A;
2)在混合药液A中加入3g地塞米松,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B;
3)在混合药液B中加入407g纯化水调节溶液PH值至4.5~7.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C;
4)将所述混合药液C和3g氮酮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
大环三萜皂苷:0.5%;地塞米松:0.5%;助溶剂:35%;渗透剂:15%;纯化水:49%。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中药土贝母中提取得到的大环三萜皂苷0.5g与药用乙醇溶液35g混合,使大环三萜皂苷完全溶解,得到混合药液A;
2)在混合药液A中加入0.5g地塞米松,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B;
3)在混合药液B中加入49g纯化水调节溶液PH值至4.5~7.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C;
4)将所述混合药液C和15g氮酮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
下面结具体研究试验及临床试验对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的功效做进一步说明。
一.药效学研究试验
本发明提供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对乳兔肾细胞感染的病毒,用量在0.1微克就有灭活作用;对二甲苯(XYLENE)所引起的小鼠耳炎性肿胀具有明显的消退作用。该消毒剂涂抹喷洒于被感染的皮肤、粘膜和物体表面消毒,30分钟内对病毒、细菌的平均杀灭率为95.3%。该消毒剂在30分钟可以杀灭99.99%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球菌;经56℃放置两周后,15分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为99.43%,证实本品受热后活性稳定。
二.毒理学研究试验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型消毒剂选昆明种小鼠10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按0.1ml/10g体重经口灌胃,灌胃前禁食16小时,灌胃后予以正常饮食,观察并记录14天内动物异常反应及死亡情况。观察期内动物无异常反应,LD50>1200mg/kg.d。表明本发明毒性较低,属实际无毒类物质。
三.中药制剂毒理试验
1.急性经灌胃毒性实验(概率单位法):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
实验方法:选昆明种小鼠10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将其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十只。以400、600、800、1000、1200mg/kg.d,按0.1ml/10g体重经口灌胃,灌胃前禁食16小时,灌胃后予以正常饮食,观察并记录14天动物异常反应及死亡情况。
实验结果:观察期内动物无异常反应,LD50>1200mg/kg.d。
结论:根据《消毒技术规范》中关于急性经口毒理实验结果评价标准判定,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属无毒类物质。
四.皮肤刺激实验
实验动物:新西兰种家兔,体重2~2.5kg。
实验方法:实验前24小时将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剪掉,剪去皮毛以保证受试物与皮肤充分接触,去毛面积各约3cmx3cm,实验时取受试物原液0.2ml涂抹在一侧皮肤上,面积约2.5cmx2.5cm,另一侧作为对照,每涂抹一次,连续14天每次涂抹前观察皮肤反应,按“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染毒结束时,用角膜环钻取受试部位皮肤进行毒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试验期间各受试动物未出现明显的皮肤刺激症状。皮肤刺激反应总积分为0,病理组织学检查总积分为0。
结论:根据《消毒剂毒理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中皮肤刺激强度评价标准判定,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对皮肤无刺激性。
五.动物皮肤过敏实验:
实验动物:成年豚鼠9只,调整429+16.8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三组:受试组、阳性对照组(DNCB),阴性对照组(50%乙醇),由西安交大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实验方法:实验前24小时将豚鼠背部两侧毛脱掉,去毛面积每侧约3cmX3cm,实验组右侧脱毛皮肤处分次涂抹本消毒剂2ml,阳性对照组于左侧涂抹1%DNCB,阴性对照组于左侧涂抹50%乙醇液,均用等于暴露面积大小的消毒纱布以不干胶带固定,保持6h,第7天和第14天以同样方法重复一次。激发接触,即末次致敏后地14天,将本消毒剂涂抹0.1ml于豚鼠右侧去毛区,依次用消毒纱布固定6h后,去掉观察皮肤反应。对照组分别用0.1%DNCB和45%乙醇液涂于左侧皮肤。于24、48、72小时观察。
结果:试验期间各受试动物未出现明显的皮肤过敏反应症状。过敏反应强度等级受试组和阴性对照组积分为0,而阳性对照组为2,皮肤未见任何改变。
结论:根据《消毒剂毒理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和《中药新药局部给药皮肤过敏试验》中皮肤反应强度评级结果,用本消毒剂未引起动物接触性皮肤变态反应。
六.临床用于尖锐湿疣和病毒病:
采用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消毒剂医治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的疣病,特别是尖锐湿疣在临床上试验成功;并且在临床上还应用于医治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疱疹性口炎等皮肤病和细菌感染的皮肤病,临床试用报告摘要如下:
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消毒剂治疗尖锐湿疣100例临床观察:
试验地点:原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临床资料一:
1.随机观察160例:男78例,女82例,年龄20~60岁(37+10)。病期3个月~10年,多数病程为1年。本组病种包括阴道湿疣82例,阴茎湿疣65例,肛门湿疣13例。皮疹发生部位多见于阴茎部,以冠状沟、系带处、龟头表面。大小阴唇、阴道口前庭部位最多(约占82%),其中有长在肛门内粘膜处、会阴部、阴囊者(占18%左右),皮疹最多者簇生阴唇,多者20多个,少者1个,平均4~5个,皮疹最大者为黄豆大小,小者约米粒大小,其中多数病例做醋酸白试验呈阳性。
2.治疗方法:
用薄薄的脱脂纱布片浸泡本发明的消毒剂贴敷在疣损皮肤上,用粘胶布固定棉、纱片,面积大小视疣的大小而定,只求达到全部覆盖疣体为度。每日2~3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0分钟,最长的可达8小时,个别疣体多且大者,可刺破表皮,涂搽于皮损部位,再用含有消毒剂的棉、纱布片覆盖于其上,并固定之。如此连续用药1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应3~4个疗程(其中每疗程后观察三天,疣脱落后就不再用药),一般均在月余后皮损恢复正常。疗程标准如下:
治愈:为二个疗程皮损全部消失者。
显效:为三个疗程皮损完全消失者或残留少量皮疹也显著缩小者。
好转:为皮疹部分消退,有脱屑,基底缩小,皮色无变化者。
无效:为用药四个疗程后,皮疹无改变者视为无效。
3.疗效:临床观察各种疣病病例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4.治愈过程与副反应:
皮疹擦涂本发明的消毒剂后第三天皮疹表面发灰白色,无痛苦,第五、六天皮疹表面脱屑,第十天后皮疹萎缩变小、变薄,月后全部脱落,残留轻度潮红面,不加任何治疗,3天后呈现出正常的皮肤,至此可谓临床完全治愈,治疗过程中愈前皮损部位有些搔痒,一般均无显著局部刺激作用和皮肤过敏反应。
典型病例简介:
病例一:徐××,男,30岁,采购员,2016年3月就诊,经检查阴茎冠状沟和包皮有数个颗粒状丘疹,如米粒和绿豆大,询问有治游史已半年,曾多方求治,疗效不明显,确诊为阴茎湿疣,经用该消毒剂治疗,一个月后丘疹全部消失,不留任何痕迹。
病例二:王××,女,24岁,水处理工,2016年4月以面部有扁平状丘疹就诊,经检查确诊为面部扁平疣。治疗:洗净面部,应用本发明的消毒剂搓搽患部,每日3~4次,每次5遍,治疗月余痊愈。
病例三:赵××,女,36岁,农民,2016年5月以外阴痒、涨。由妇科转来,经检查大、小阴唇、阴道口出现米粒和豆大的赘生物,有处融合呈菜花状赘生物,有处孤立散在,阴道通畅,宫颈尖滑,诊断为女阴尖锐湿疣(巨大型)。治疗:病人用浸泡药液的纱布条湿敷在洗净的患处,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亦可睡前贴敷,早起去掉。第三、四疗程见小颗粒丘疹逐渐消退,菜花状赘生物顶部有皮屑脱落,继续应用该消毒剂,月余疣色由暗变黑,疣体枯萎渐脱落,治愈后不留疤痕。
治愈与显效的患者经过三个月后,随访均无复发者。
临床资料二:
1.本发明的消毒剂应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感染的单纯疱疹、疱疹性口炎和带状疱疹病毒(Herpes Zoster Virus HZV)所感染的带状疱疹66例,男32例,女34例,年龄4~58岁,病期2天~1月,多数病程为两周。本组病种包括单纯疱疹42例,带状疱疹16例,疱疹性口炎8例;皮疹多发生腰腹、胸背、颈、颜面、口角、唇缘、鼻孔周围等多见;初发时局部有灼痒紧张感和神经痛,继而出现皮肤潮红,红斑和簇集的水疱群,小庖内透明或稍混浊,擦皮后糜烂、渗液、结痂、可继发感染,愈后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2.治疗方法:
用毛刷或棉签蘸液擦涂患部,每天3~5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应用2~3个疗程。或用薄脱脂棉花片或脱脂纱布片浸泡本发明的消毒剂贴敷在皮损上,用粘胶布固定棉花、纱布片,面积大小视皮损的大小而定,只求达到全部覆盖患处为度,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有疱疹多而大者可刺破表皮涂搽于皮损部。一般在月余后皮损部恢复正常,仅留色素沉着,数月色素逐渐消失。
疗效判定:
治愈:皮损部全部消失者或仅留色素斑者。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失,残留皮损显著缩小者。
好转:皮损部分消退,有脱屑,基底缩小,皮色无变化者。
无效:为用药三个疗程皮损无改变者。
3.疗效:临床观察各种病毒病例治疗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典型病例:
病例四:张××,男,54岁,某工厂干部。因腰部周围发生多数痛性簇状水疱4天,于2016年6月就诊,查体T36.8℃,BP16.0/10.7kpa,见腰部有多数米粒至绿豆大的疱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呈带状分布,诊断为带状疱疹。治疗:外搽本发明的消毒剂每日5次,每次3~5遍,有时刺破疱疹,用棉纱片浸泡药液贴敷皮损处,以全部覆盖为佳。每日一次,每次时间以30分钟为宜,5天为一个疗程,中间停2~3天,观察疱疹变化,再开始下一疗程。其他并发症以对症处理。3个疗程后疱疹全部消退,月后皮肤恢复正常。
病例五:刘××,15岁,学生,2016年5月就诊,经检查口内、口角有数个豆大疱疹和群集性小疱疹片,伴有部分溃烂和疼痛,吞咽困难,诊断为疱疹性口角炎,曾用三氮唑核苷40mg tid po;100mg im×5d,未见效,发病5天后,应用本发明的消毒剂搓擦口角疱疹,或用无菌棉签或棉球蘸该消毒剂触压疱疹,每日三次,每次停留10-15分钟,或将该消毒剂稀释两倍含漱,每日三次,每次5-10分钟,四天疱疹减退,七天痊愈。
本发明突破了以往仅仅依靠手术(激光、冷冻、雾化等)、腐蚀性(成分鬼臼毒素为主)等方法在短时间内出去长在皮肤表面的疣体,而对潜藏在皮肤深层的疣毒不能清除的局限,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在各成分的有效协同作用下,不但能有效地去除疣体,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复发;避免了让患者陷入反复治疗、反复发作的误区中。
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采用纯中药生物制剂精制而成,加入的助溶剂使其具有高度浓缩及超高的渗透能力,解决了大环三萜皂甙针剂做搽剂使用时的缺陷,能迅速渗透皮肤黏膜和细胞膜,杀死潜藏在皮肤层中的HPV疣毒、破坏疣毒赖以生存的食源和环境,使其由于失去根源及营养的支持而自行萎缩、干枯、进而逐渐脱落,所以治愈后扁平疣是不会再复发的,从而让患者真正摆脱疣毒的困扰、彻底康复。
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的配方中的主要成效成分大环三萜皂甙,通过与地塞米松配伍,通过大量试验证明,其药效比单纯大环三萜皂甙针剂做搽剂的抗病毒抗炎药效更强,且对皮肤的恢复作用更好。
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对皮肤无腐蚀、无刺激、无致敏、无毒性、无禁忌;使用前无需保护正常皮肤,治愈后不留任何疤痕,亦不复发。本发明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作为搽剂,使用时只需将消毒剂擦涂在患处,非常方便患者使用;且解决了大环三萜皂甙针剂停止生产带给患者的困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
大环三萜皂苷:0.1~1%;
地塞米松:0.1~0.5%;
助溶剂:35~55%;
渗透剂:3~15%;
纯化水: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环三萜皂甙为中药土贝母中分离提取的皂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溶剂为药用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剂为氮酮。
5.权利要求1~4任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中药土贝母中提取得到大环三萜皂苷与药用乙醇溶液混合,使大环三萜皂苷完全溶解,得到混合药液A;
2)在步骤1)得到的混合药液A中加入地塞米松,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B;
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药液B中加入纯化水调节溶液PH值至4.5~7.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C;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药液C和氮酮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
CN201710543808.8A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4411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3808.8A CN107441103A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3808.8A CN107441103A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1103A true CN107441103A (zh) 2017-12-08

Family

ID=60487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3808.8A Pending CN107441103A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411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3214A (zh) * 2017-12-22 2018-05-08 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土贝母中提取的皂苷化合物及其方法和应用
CN109260247A (zh) * 2018-10-23 2019-01-25 渭南新秦药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作用于疱疹病毒的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傅章才等: "土贝母皂甙注射液治疗疣病532例观察", 《陕西中医》 *
覃志高等: "醋酸地塞米松剂型研究进展", 《中国执业药师》 *
马玉昕等: "消疣灵注射液治疗扁平疣133例", 《临床皮肤科杂志》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3214A (zh) * 2017-12-22 2018-05-08 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土贝母中提取的皂苷化合物及其方法和应用
CN109260247A (zh) * 2018-10-23 2019-01-25 渭南新秦药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作用于疱疹病毒的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3279B (zh) 皮肤多种损伤创面治疗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663B (zh)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5435A (zh) 一种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070963A (zh) 一种治疗感染白色念珠菌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4547303A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外用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1103A (zh) 一种高渗透性植物型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1893A (zh) 一种止痛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1782B (zh) 一种治疗脚癣的复方酊剂
CN108379350A (zh) 一种湿疹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2996A (zh) 治疗月经相关性痤疮的中药面膜
CN1363389A (zh) 一种专治皮肤病的中草药冲剂
CN110664858A (zh) 一种用于皮肤的青蒿提取物组合物、产品及其应用
CN103721138A (zh)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254B (zh) 一种治疗皮炎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1274B (zh) 一种外用止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31781C (zh) 一种祛除疣痣的中药组合物
CN110507712B (zh) 一种外用治疗关节炎的白头翁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457B (zh) 缩阴排毒祛斑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3480B (zh) 一种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13144115A (zh) 一种治疗寻常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145072A (zh) 一种治疗小儿湿疹及皮炎类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9260247A (zh) 一种作用于疱疹病毒的皮肤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8716A (zh) 一种水凝胶磁疗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6414A (zh) 一种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中药凝胶制剂
CN101940652A (zh) 治疗牛皮癣、各种顽癣、瘙痒症的中药擦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