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2080B - 挠性印刷线路板 - Google Patents

挠性印刷线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2080B
CN107432080B CN201580077823.7A CN201580077823A CN107432080B CN 107432080 B CN107432080 B CN 107432080B CN 201580077823 A CN201580077823 A CN 201580077823A CN 107432080 B CN107432080 B CN 107432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circuit
circuit board
side direction
wiring board
flexibility pri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78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2080A (zh
Inventor
松田文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Mektron KK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Mektro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Mektron KK filed Critical Nippon Mektron KK
Publication of CN107432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2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2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2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93Flexibl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04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 H05K2201/0129Thermoplastic polymer, e.g. auto-adhesive layer; Shaping of thermoplastic polym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37Materials
    • H05K2201/0141Liquid crystal polymer [LCP]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05K2201/055Folded back on itsel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性印刷线路板,其不仅能够自立,而且即使用于狭窄配置空间时也能够增加布线的数目,从而能够增大设计自由度。挠性印刷线路板(100)在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下,且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在相对移动的两构件中一构件和另一构件上的状态下使用,其特征在于,在具有柔软性的绝缘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布线,并具有多个被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状态的线路板单元(100A、100B),相邻的线路板单元互相在短边方向的侧缘侧局部上连结。

Description

挠性印刷线路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具有柔软性的绝缘基板的挠性印刷线路板。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以通信、视频设备等各种电子设备为主,在产业设备、机器人、游戏机等所具备的构成部件之间使用各种布线以进行电连接。尤其是在要求构成部件在设备内平稳移动的部位中使用例如线缆承载管(注册商标)(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由于该技术需要用于支撑线缆的构件等,因而线缆承载管的配置空间需要较大的空间。与之相对,通过使用挠性印刷线路板则能够使配置空间缩小。但当原样使用通常的挠性印刷线路板时,挠性印刷线路板则会成为垂下状态。因此,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有时会无法原样应用通常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但构成为通过将挠性印刷线路板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而不垂下的技术已众所周知(参照专利文献2、3)。参照图22和图23进行说明。图22为通常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立体图。图23为常规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立体图。
在通常的挠性印刷线路板500中,当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在相互移动的两部件(未图示)中一构件和另一构件上时,挠性印刷线路板500会成为垂下的状态(参照图22)。由此,当垂下状态的挠性印刷线路板500接触到各种元件而产生不良状况时,会导致无法使用。而对于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状态的挠性印刷线路板600,即使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在相互移动的两构件(未图示)中一构件和另一构件上,也会为自立状态,而不会垂下(参照图23)。此外,在图23中,图中R1表示如下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即:在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以使得将挠性印刷线路板60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在相互移动的两构件中一构件和另一构件上。而且,图中R2则表示挠性印刷线路板600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
这里,上述的曲率半径R1与曲率半径R2具有相关关系,并且实验证明两者大致相等。因此,当增加挠性印刷线路板600中布线的数目时,由于宽度(短边方向的宽度)变大,曲率半径R2变大,因而导致曲率半径R1也变大。从而导致图23中高度方向(上下方向)的距离也会变长。
由于以上原因,由于用于配置挠性印刷线路板600的空间会限制挠性印刷线路板600的宽度,进而也会限制布线的数目,从而导致设计自由度变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38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63-1944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7416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JPCA Show 2014冲电线株式会社展出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挠性印刷线路板,其不仅能够自立,而且即使用于狭窄配置空间时也能够增加布线的数目,从而能够增大设计自由度。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以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的挠性印刷线路板在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下,且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在相对移动的两构件中一构件和另一构件上的状态下使用,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柔软性的绝缘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布线,并具有多个被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状态的线路板单元,
相邻的线路板单元互相在短边方向的侧边局部上连结。
由于本发明为被成形为在分别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状态的线路板单元连结的结构,从而能够缩小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也就是说,能够使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成为线路板单元中的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因此,能够将挠性印刷线路板应用于狭窄配置空间中。而且,由于各线路板单元被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因而在支撑挠性印刷线路板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状态下,不仅不会垂下而且能够自立。而且,由于为多个线路板单元被连结的结构,因而能够增加布线的数目。因此,即使在用于狭窄配置空间时也能够增加布线的数目,从而能够增大设计自由度。此外,“相对移动的两构件”包括仅一构件移动的情形、仅另一构件移动的情形以及一构件和另一构件两者均移动的情形。
而且,也可以通过所述两构件相对移动,在线路板单元中在除去长边方向上弯曲的位置移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内,相邻线路板单元互相连结。
由此,由于通过两构件的相对移动,在线路板单元中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位置移动的区域中,相邻线路板单元相互未被连结,从而能够抑制相邻线路板单元之间的影响。由此,能够抑制相邻线路板单元之间相互施加负载,从而抑制各线路板单元的损伤。
此外,可以通过因短边方向弯曲而突出的方向被构成为相邻线路板单元之间相互不同,并通过弯折相互连结的部分,多个线路板单元成为重叠状态。
由此,能够使挠性印刷线路板整体的宽度(短边方向的宽度)也变窄。
所述绝缘基板可以由热塑性树脂构成,各线路板单元通过加热处理而分别被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而且,所述热塑性树脂为液晶聚合物。
此外,可以尽可能组合采用上述各结构。
如上所述,本发明不仅能够自立,而且即使用于狭窄配置空间时也能够增加布线的数目,从而能够增大设计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时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立体图。
图17为表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挠性印刷线路板时的立体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立体图。
图22为通常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立体图。
图23为常规例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绝缘基板
20 布线
21、22 端子部分
30 覆盖薄膜
40 覆盖膜粘接剂
50、51、52 狭缝
61 第一连结部
62 第二连结部
63 第三连结部
64 第四连结部
100、100G、100H 挠性印刷线路板
100A、100GA、100HA 第一线路板单元
100B、100GB、100HB 第二线路板单元
100GC 第三线路板单元
100X、100Y、100GX、100GY、100HX 中间制品
200 第一构件
300 第二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根据实施例示例性地详细地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但若无特别记载,本发明的范围并非仅限于该实施例所记载的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其相对配置等。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进行说明。
<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结构>
特别参照图1对本实施例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为在具有柔软性的绝缘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布线的印刷线路板。而且,本实施例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是在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下使用。图中R1表示挠性印刷线路板100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而且,本实施例所涉及挠性印刷线路板100采用下述结构:在具有柔软性的绝缘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布线且具备两个被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状态的线路板单元。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将这两个线路板单元分别称为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图中R2表示在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中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此外,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中的曲率半径R2与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中的R2被设计成相等。因此,各线路板单元中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大致相同。
而且,相邻的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与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在短边方向的侧缘侧部分连结。更为具体而言,该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与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在长边方向的两端附近且分别在短边方向的侧缘侧连结。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将该两部位的连结部分别称为第一连结部61、第二连结部62。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中,通过弯折该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2,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成为重叠状态。
<挠性印刷线路板的使用例>
特别参照图2和图3对本实施例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的使用例进行说明。图2和图3为表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时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在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下且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在相对移动的两构件中一构件和另一构件上的状态下使用。这里,以挠性印刷线路板100中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在相对直线往复移动的两构件上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将两构件分别称为第一构件200和第二构件300。并且,在图2和图3中简要地用点划线表示该第一构件200和第二构件300。
如图所示,挠性印刷线路板100在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下,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固定在第一构件200上,另一端侧则固定在第二构件300上。在本实施例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中,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均被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因此,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被固定的状态下,挠性印刷线路板100不会垂下而维持自立状态。
图2表示第一构件200朝向箭头S1方向移动且第二构件300朝向箭头S2方向移动的状态。并且,图3表示第一构件200朝向箭头S3方向移动且第二构件300朝向箭头S4方向移动的状态。由此,第一构件200和第二构件300被构成为相对直线往复移动。而且,伴随着该移动,挠性印刷线路板100中的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位置也移动。此外,在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中,在除去长边方向上弯曲位置移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内,该线路板单元相互连结。换言之,在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中,在长边方向上弯曲位置移动的区域中,该线路板单元相互未被连结。
<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方法>
特别参照图4~图10并按照制造工序的顺序对本实施例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工序>>
参照图4对第一工序进行说明。图4表示用于制造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各种组成部件的剖视图。首先准备在具有柔软性的绝缘基板10的一面上具有铜箔层(例如由厚度为12μm的铜箔构成的层)的单面覆铜箔层压板。此外,由厚度为50μm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薄膜可以作为绝缘基板10的优选例。而且,液晶聚合物(以下称为LCP)可以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优选例。并且,通过对单面覆铜箔层压板的铜箔层施加光加工方法的蚀刻处理,形成布线模式(参照图4中下侧的剖视图)。此外,图中的符号20表示由形成布线模式而获得的布线。
并且,准备预先形成有用于使布线20中的端子部分露出的开口、并由具有柔软性的绝缘性覆盖薄膜30和覆盖膜粘结剂40构成的覆盖膜(参照图4中上侧的剖视图)。此外,覆盖薄膜30可以与绝缘基板10同样使用厚度为50μm的LCP制造的薄膜。并且,覆盖膜粘结剂40可以使用例如由厚度为15μm的粘结剂构成的层。此外,优选,覆盖膜粘结剂40为不成为随后成形时障碍的低弹性粘结剂。具体而言,当为LCP制的薄膜时,由于其弹性系数为3~4GPa左右,优选应用其一半以下(2GPa以下)弹性系数的粘结剂。由此,能够不影响成形性能地将绝缘基板10与覆盖膜贴合。并且,由于在成形时会在温度为200℃左右被加热30分钟,因此优选,覆盖膜粘结剂40为在该加热过程中粘接性能和电绝缘特性不会显著劣化的粘结剂。
<<第二工序>>
参照图5对第二工序进行说明。图5表示用于制造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各种组成部件的剖视图。在第一工序之后,在绝缘基板10中形成有由多个布线20构成的布线模式的表面上,层叠覆盖膜,并利用恒温箱在150℃~200℃温度下加热1~2小时左右,使覆盖膜粘结剂40完成硬化反应。由此,获得在绝缘基板10上层叠有覆盖膜的中间制品100X。
<<第三工序>>
参照图6对第三工序进行说明。图6表示制造挠性印刷线路板100中途的中间制品100X的俯视图。在该工序中,通过切削加工在中间制品100X的短边方向的中央形成矩形状的狭缝50。作为更为具体的一示例,在长边方向的长度为400mm,短边方向的长度为62mm的中间制品100X上,以穿过短边方向的中心的方式形成长边方向的长度为390mm,短边方向的长度为2mm的狭缝50。此外,在中间制品100X中,在短边方向的中央中未形成有狭缝50的部分相当于上述的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2。而且,隔着狭缝50的短边方向的两侧分别相当于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并且,在各布线20中,长边方向的两端的端子部分21、22经由形成在覆盖薄膜30上的开口而成为露出状态。并且,本实施例的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2不仅机械连接且通过布线20电连接。但连结部也可以采用没有电连接的结构。
<<第四工序>>
参照图7和图8对第四工序进行说明。图7为图6中的AA剖视图,图8为图6中的BB剖视图。该第四工序为使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分别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状态的工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中箭头T1所示,使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成形为朝向图中下侧突出的弯曲状。而如图7、8中箭头T2所示,使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成形为朝向图中上侧突出的弯曲状。更为具体而言,在从线路板单元的两面侧以夹持希望形状的夹具(以包含中心轴线的方式切断管子的夹具等)的状态下,通过恒温箱等加热一定时间而能够将线路板单元成形为弯曲状。此外,也可以在200℃将由LCP制造的薄膜构成的积层基材加热30分钟左右进行成形。图9表示由该工序获得的中间制品100Y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成形为在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中短边方向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2为15mm。
<<第五工序>>
参照图9对第五工序进行说明。图9表示制造挠性印刷线路板中途的中间制品100Y的立体图。通过对由上述第四工序获得的中间制品100Y的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2朝向图中箭头U方向弯折,使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成为重叠状态,能够获得作为最终制品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图10表示挠性印刷线路板100的立体图。
<<安装工序>>
对挠性印刷线路板100向各种装置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这里,对向上述第一构件200和第二构件300安装的情形进行说明。首先,在将挠性印刷线路板10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固定在第一构件200上之后,朝向图10中箭头V方向将挠性印刷线路板100弯折成弯曲状,并将另一端侧固定在第二构件300上。此外,使挠性印刷线路板100中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1为15mm。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优点>
由于本实施例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的结构为被成形为分别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状态的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与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连结,因而能够使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1变小。也就是说,能够将该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1设置成在线路板单元中短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2。由此,能够将图1~图3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的上下方向的距离变短。从而能够将挠性印刷线路板100应用于狭窄配置空间中。
而且,由于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均被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因而在支撑挠性印刷线路板100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状态下,不会垂下而能够自立。并且,由于为多个线路板单元被连结的结构,因而能够增加布线20的数目。从而即使使用在狭窄配置空间时也能够增加布线20的数目,从而能够增大设计自由度。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中,在除去长边方向上弯曲位置移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内,这些线路板单元之间连结。也就是说,在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中,在长边方向上弯曲位置移动的区域中,这些线路板单元未被连结。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与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相互施加负载,从而能够抑制各线路板单元的损伤。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因短边方向的弯曲而突出的方向被构成为在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中互相不同,并且通过弯折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2,这些线路板单元成为重叠状态。因此,也能够缩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整体的宽度(短边方向的宽度)。
这里,对于上述方式构成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使第一构件200和第二构件300进行5000万次直线往复移动的实验。结果是,布线20的直流电阻变化为3%以下。并且,挠性印刷线路板100不仅未变形,而且由于并不是在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与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之间滑动,因此并未在这些构件中发现滑动产生的损耗。
并且,由于具有地线层的线路板单元配置在外侧,因而能够提高抗噪性能(屏蔽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当将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作为地线,而将第二线路板单元100B作为信号线时,由于信号线的屏蔽性能较高,因而能够降低噪音对信号线的影响。
(实施例2)
图11~图1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尽管在上述实施例1中示出了具备两个线路板单元的结构,但在本实施例中则示出具备三个线路板单元的结构。由于基本结构以及作用同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也是在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状态下使用。由于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的使用方法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而且,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采用如下结构,在具有柔软性的绝缘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布线,且具备三个被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状态的线路板单元。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将这三个线路板单元分别称作第一线路板单元100GA、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和第三线路板单元100GC。此外,图13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的立体图。并且,第一线路板单元100GA的曲率半径R2、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的曲率半径R2和第三线路板单元100GC的曲率半径R2被设计成相等。因此,各线路板单元中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大致相同。
而且,相邻的第一线路板单元100GA与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在短边方向的侧缘侧部分连结,相邻的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与第三线路板单元100GC在短边方向的侧缘侧部分连结。更为具体而言,该第一线路板单元100GA与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在长边方向的两端附近分别在短边方向的侧缘侧连结,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与第三线路板单元100GC也在长边方向的两端附近分别在短边方向的侧缘侧连结。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将这些连结部分别称作第一连结部61、第二连结部62、第三连结部63和第四连结部64。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中,通过弯折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2且弯折第三连结部63和第四连结部64,第一线路板单元100GA、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和第三线路板单元100GC成为重叠状态。
下面,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按照与上述实施例1说明的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相同的工序制造中间制品100GX。图11表示制造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中途的中间制品100GX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在中间制品100GX的两部位通过切削加工形成矩形状的狭缝51、52。作为更为具体的一个示例,可以在长边方向的长度为400mm,短边方向的长度为94mm的中间制品100GX上,以在短边方向上30mm间隔形成长边方向的长度为390mm,短边方向的长度为2mm的两个狭缝51、52。隔着狭缝51的短边方向的两侧分别相当于第一线路板单元100G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隔着狭缝52的短边方向的两侧分别相当于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和第三线路板单元100GC。此外,在图11中省略布线20。而且,本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第一连结部61、第二连结部62、第三连结部63和第四连结部64不仅机械连结,而且既可以通过布线20电连接,也可以不电连接。
在形成狭缝51、52之后,如上述实施例1的第四工序所述,使各线路板单元成形为分别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使第一线路板单元100GA和第三线路板单元GC以朝向图12中下侧突出的方式成形为弯曲状。而使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以朝向图12中上侧突出的方式成形为弯曲状。具体的成形方法如实施例1所述。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也使各线路板单元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2为15mm。因此,尽管未特别图示,但在使用时,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被设定为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1也为15mm。
图12表示制造挠性印刷线路板中途的中间制品100GY的立体图。朝向图中箭头U1方向弯折由上述成形获得的中间制品100GY的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2,并朝向图中箭头U2方向弯折第三连结部63和第四连结部64。由此,通过使第一线路板单元100GA、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和第三线路板单元100GC成为重叠状态,能够获得成为最终产品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图13表示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的立体图。在图13中,最上边为第一线路板单元100GA,正中为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最下边为第三线路板单元100GC。
此外,弯折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的方法。例如,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朝向图中箭头U3方向弯折由上述成形获得的中间制品100GY的第三连结部63和第四连结部64后,再朝向图中箭头U1方向弯折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2。此时,通过使第一线路板单元100GA、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和第三线路板单元100GC成为重叠状态,能够获得成为最终产品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图15表示由图14所示弯折方法获得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的立体图。图15中的最上边为第一线路板单元100GA,正中为第三线路板单元100GC,最下边为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
即使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也能够取得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而且,由于本实施例具备三个线路板单元,因而能够更进一步增加布线的数目。此外,由于将具有地线层的线路板单元配置在外侧,因而能够提高抗噪性能(屏蔽性能)。也就是说,在图13所示的示例中,当将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三线路板单元100GC作为地线,将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作为信号线时,由于信号线的屏蔽性能较高,从而能够降低会进入信号线的噪音的影响。并且,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当将第一线路板单元100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GB作为地线,将第三线路板单元100GC作为信号线时,由于信号线的屏蔽性能较高,从而能够降低会进入信号线的噪音以及由信号线放射的噪音的影响。由于能够将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进而将地线配置在其间,因而也能够兼顾电源噪音不会对信号品质造成恶劣影响。
在将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固定在上述实施例1所示的第一构件200和第二构件300上之后,进行使其直线往复移动5000万次的实验。结果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的布线的直流电阻变化也为3%以下。并且,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不仅未变形,各线路板单元也未发现损耗。
此外,尽管示出本实施例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G具备三个线路板单元的情形,但本发明的挠性印刷线路板可以采用具备四个以上线路板单元的结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因短边方向的弯曲而突出的方向只要构成为在相邻线路板单元之间相互不同即可。由此,通过弯折相邻线路板单元之间相互连结的部分,能够使多个线路板单元成为重叠状态。
(实施例3)
图16~图2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尽管上述各实施例示出多个线路板单元重叠时的结构,但本实施例则示出线路板单元不重叠时的结构。由于基本结构以及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相同的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其说明。
<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结构>
特别参照图16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也是在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下使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采用如下结构,在具有柔软性的绝缘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布线,且具备两个被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状态的线路板单元。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分别将这两个线路板单元称作第一线路板单元100H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HB。本实施例的第一线路板单元100HA的曲率半径R2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HB的曲率半径R2也被设计成相等。因此,各线路板单元中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大致相同。
并且,相邻第一线路板单元100HA与第二线路板单元100HB在短边方向的侧缘侧由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2部分连结。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中的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2未被弯折,第一线路板单元100HA与第二线路板单元100HB未重叠。
<挠性印刷线路板的使用例>
特别参照图17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的使用例进行说明。图17为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时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也在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下且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在相对移动的两构件中一构件和另一构件上的状态下使用。本实施例以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中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在相对直线往复移动的第一构件200和第二构件300上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在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下,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固定在第一构件200上,另一端侧固定在第二构件300上。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中的第一线路板单元100H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HB也被成形为均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因此,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被固定的状态下,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不会垂下而维持自立状态。
图17表示第一构件200朝向箭头S1方向移动,第二构件300朝向箭头S2方向移动的状态。如上述实施例1所述,通过第一构件200和第二构件300相对移动,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中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位置也会移动。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线路板单元100H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HB中,在除去长边方向上弯曲位置移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内,该线路板单元之间连结。
<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方法>
特别参照图18~图21并按照制造工序的顺序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如实施例1所述。按照这些工序获得中间制品100HX。
<<第三工序>>
参照图18对第三工序进行说明。图18表示制造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中途的中间制品100HX的俯视图。在该工序中,在中间制品100HX的短边方向的中央通过切削加工形成矩形状的狭缝50。作为更为具体一个示例,在长边方向的长度为400mm,短边方向的长度为42mm的中间制品100HX上能够以穿过短边方向的中心的方式,形成长边方向的长度为390mm,短边方向的长度为2mm的狭缝50。此外,在中间制品100HX的短边方向的中央未形成有狭缝50的部分相当于上述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2。而且,隔着狭缝50的短边方向的两侧分别相当于第一线路板单元100H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HB。此外,在图18中省略了布线20。而且,本实施例的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2不仅机械连结,也能够通过布线20电连接或者不电连接。
<<第四工序>>
参照图19和图20对第四工序进行说明。图19为图18中的AA剖视图,图20为图19中的BB剖视图。该第四工序为使第一线路板单元100H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HB成形为分别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的工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中箭头T1所示,使第一线路板单元100H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HB两者以朝向图中下侧突出的方式成形为弯曲状。具体的成形方法如上述实施例1所述。图21表示作为由该工序获得的最终制品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路板单元100HA和第二线路板单元100HB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2为10mm。因此,在使用时,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1(参照图16、17)也被设定为10mm。在本实施例的制造工序中,没有相当于实施例1中的第五工序的工序。
<<安装工序>>
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向各种装置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这里,对向上述第一构件200和第二构件300安装的情形进行说明。首先,在将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固定第二构件300上之后,将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朝向图21中箭头V1方向弯折成弯曲状,并将一端侧固定在第一构件200上。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优点>
由以上方式构成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但由于本实施例未采用线路板单元互相重叠的结构,因此不能使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整体的宽度变窄。因此,当用于配置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的空间为高度方向较窄而宽度方向较宽时,则能够有效地应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
也将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固定在上述实施例1所示的第一构件200和第二构件300上,并进行了使其直线往复移动5000万次的实验。结果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中的布线的直流电阻变化也为3%以下。并且,挠性印刷线路板100H也没有变形。
(其他)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1、2中示出了全部线路板单元重叠的情形,而在实施例3中则示出了全部线路板单元不重叠的情形,但也可以采用多个线路板单元中仅一部分重叠的结构。例如,既可以采用三个线路板单元中仅两个线路板单元重叠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四个线路板单元中短边方向的一侧的两个线路板单元重叠且另一侧的两个线路板单元重叠。此时,至于在各线路板单元中如何设定因短边方向的弯曲而突出的方向,由于上述各实施例已经明确说明,因此省略其说明。
尽管上述实施例示出了将挠性印刷线路板应用于相对直线往复移动的两构件中的情形,但本发明的挠性印刷线路板并不限于这种用途。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的挠性印刷线路板应用于相互接近/分离的两构件中。并且,尽管例如图2所示的示例被构成为,在图中左右方向上两构件相对直线往复移动,但本发明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也可以应用在相对于图中纸面的前后方向上两构件相对直线往复移动的情形。而且,本发明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也可以应用上述两构件的移动适当组合的情形。而且,对于相对移动的两构件,除去两者移动的情形以外,本发明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也能够应用于仅一方移动的情形。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对通过将绝缘基板和覆盖薄膜设置为热塑性树脂并进行加热处理而使线路板单元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是,使线路板单元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方法并不限于这种方法。例如,也可以通过绝缘基板和覆盖薄膜分别使用不同热收缩率的材料,从而利用粘接两者时进行加热时的翘曲。并且,如背景技术中列举的专利文献3所公开,也可以通过设计粘结剂的厚度,而使线路板单元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但这种方法有时会限制各材料的厚度或配置。而且,由于在制造过程的初期阶段中间制品会弯曲,因而有时难以使用或不能使用用于加工通常的平面状挠性印刷线路板的中间制品的规格装置。因而有时会使后加工变得困难。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示出了连结部同相邻的线路板单元一体设置的情形。但本发明也能够采用分别制造各线路板单元并通过其他构件连结各线路板单元的结构。

Claims (5)

1.一种挠性印刷线路板,其在被弯折成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下,且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固定在相对移动的两构件中一构件和另一构件上的状态下使用,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柔软性的绝缘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布线,并具有多个被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的线路板单元,
相邻的线路板单元互相在短边方向的侧边局部上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两构件相对移动,从而在线路板单元中除去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位置移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内,相邻的线路板单元互相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挠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短边方向弯曲而突出的方向被构成为相邻线路板单元之间相互不同,并通过使相互连结的部分弯折,多个线路板单元成为重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挠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基板由热塑性树脂构成,各线路板单元通过加热处理分别被成形为在短边方向上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挠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塑性树脂为液晶聚合物。
CN201580077823.7A 2015-03-16 2015-11-20 挠性印刷线路板 Active CN1074320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2697A JP5969645B1 (ja) 2015-03-16 2015-03-16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
JP2015-052697 2015-03-16
PCT/JP2015/082656 WO2016147487A1 (ja) 2015-03-16 2015-11-20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2080A CN107432080A (zh) 2017-12-01
CN107432080B true CN107432080B (zh) 2018-10-02

Family

ID=56701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7823.7A Active CN107432080B (zh) 2015-03-16 2015-11-20 挠性印刷线路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4774B2 (zh)
JP (1) JP5969645B1 (zh)
CN (1) CN107432080B (zh)
WO (1) WO20161474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72108B2 (ja) * 2016-08-12 2020-03-2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配線基板及び当該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09757023B (zh) * 2017-11-08 2022-04-26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DE102019108582A1 (de) * 2019-04-02 2020-10-08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s Kabel und Anordnung mit einem elektrischen Kabel
GB201910805D0 (en) * 2019-07-29 2019-09-11 Leonardo Mw Lt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KR102137093B1 (ko) * 2019-08-05 2020-07-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기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38185A (ja) * 1993-05-25 1994-12-06 Sony Corp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とディスク装置
CN101448358A (zh) * 2007-11-28 2009-06-03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性印刷电路板弯折区结构设计
JP5402755B2 (ja) * 2010-03-19 2014-01-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ロボットの回転関節用配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8122A (en) * 1973-05-29 1974-06-18 Schjeldahl Co G T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interconnecting cable
JPS6319708U (zh) * 1986-07-01 1988-02-09
JPS6319708A (ja) 1986-07-10 1988-01-27 東レ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フイ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3194412U (zh) 1987-05-30 1988-12-14
JP4986668B2 (ja) 2007-03-23 2012-07-25 Juki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装置
US9060432B2 (en) * 2008-06-30 2015-06-16 Nippon Steel & Sumikin Chemical Co., Ltd.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bend structure of flexible circuit board
TWI454188B (zh) * 2009-11-18 2014-09-2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雙層柔性線路板
JP2013074166A (ja) 2011-09-28 2013-04-22 Oki Electric Cable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と製造方法
US8895865B2 (en) * 2012-09-07 2014-11-25 Conor P. Lenahan Conductive connections allowing XYZ transl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38185A (ja) * 1993-05-25 1994-12-06 Sony Corp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とディスク装置
CN101448358A (zh) * 2007-11-28 2009-06-03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性印刷电路板弯折区结构设计
JP5402755B2 (ja) * 2010-03-19 2014-01-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ロボットの回転関節用配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2080A (zh) 2017-12-01
WO2016147487A1 (ja) 2016-09-22
JP5969645B1 (ja) 2016-08-17
JP2016174051A (ja) 2016-09-29
US10104774B2 (en) 2018-10-16
US20180084644A1 (en) 2018-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2080B (zh) 挠性印刷线路板
US9077168B2 (en) Differential mode signal transmission module
CN107535050A (zh) 多层总线板
US8283575B2 (en) Flexible-circuit flat cable with cluster section
US9072192B2 (en) Composite flexible circuit planar cable
CN105705328A (zh) 电互连薄片
US9949368B2 (en) Resin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7184985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で切断可能な放射状バス及びバス実装ビーズデバイスデバイス
US10811799B2 (en) Interconnectable circuit boards adapted for lateral in-plane bending
US20100273348A1 (en) Flat signal transmission cable with bundling structure
JP6160308B2 (ja) 積層基板
US11246212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formable in both length and width
US10219379B1 (en) Stacked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with side connection section
JP6901244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の製造方法
US9560746B1 (en) Stress relief for rigid components on flexible circuits
JP2015233136A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の電源経路構造
JP2017011244A (ja) 通信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136695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
US9549463B1 (en) Rigid to flexible PC transition
US11963295B2 (en) Circuit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circuit system
US11170911B2 (en) Wiring member
CN103857172A (zh) 透明印刷电路板
KR102085654B1 (ko) 다이오드 복합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12230954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の製造方法
JP2017022225A (ja) 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