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1315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1315B
CN107431315B CN201680018699.1A CN201680018699A CN107431315B CN 107431315 B CN107431315 B CN 107431315B CN 201680018699 A CN201680018699 A CN 201680018699A CN 107431315 B CN107431315 B CN 107431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hell
electronic component
keeping body
corre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86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1315A (zh
Inventor
近藤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31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1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 H01R13/662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with capacitiv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在壳体内对保持体进行稳定地保持,且使品质提高。连接器具备:作为电子部件的电容器(70);端子(50A、50B),其与电容器(70)连接;保持体(30),其对端子(50A、50B)以及电容器(70)进行保持;以及壳体(10),在壳体(10)中插入保持有端子(50A、50B)以及电容器(70)的保持体(30)。在端子(50A)中设置有矫正部(56),矫正部(56)从内侧与壳体(10)抵接从而对壳体(10)内的保持体(30)的倾斜进行矫正。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内设有电容器等电子部件的连接器。电容器被保持于保持体,通过电阻焊接与同样被保持于保持体的母线片连接。保持有母线片与电容器的保持体被插入到袋状的壳体内。在母线片设置有保持体压入部与壳体压入部。通过保持体压入部与壳体压入部被分别压入到保持体与壳体,从而保持体经由母线片被保持到壳体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07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假设,若保持体以从正规的插入姿势倾斜的姿势插入到壳体,则壳体压入部沿倾斜方向被压入到壳体,有时保持体会以仍保持倾斜的姿势被保持于壳体。接着,若在保持体发生倾斜,则导致母线片相对于对方侧端子的校准因每个制品而产生偏差,从而担心难以维持品质恒定。
本发明是基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在壳体内对保持体进行稳定地保持,且使品质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子部件;端子,其与所述电子部件连接;保持体,其对所述端子以及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以及壳体,保持有所述端子以及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保持体插入到所述壳体,在所述端子设置有矫正部,所述矫正部从内侧与所述壳体抵接从而对所述壳体内的所述保持体的倾斜进行纠正。
发明效果
若保持体被插入到壳体,则端子的矫正部从内侧与壳体抵接从而矫正壳体内的保持体的倾斜,所以能够使保持体以正规姿势稳定保持于壳体。其结果,能够抑制端子相对于对方侧端子的校准的偏差,从而使品质提高。另外,由于矫正部设置于端子,从而从内侧与壳体抵接,所以无需从以往的结构对保持体以及壳体进行实质的变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是连接器的侧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连接器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由端子、电子部件以及保持体构成的副组件的侧视图。
图5是由端子、电子部件以及保持体构成的副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由端子、电子部件以及保持体构成的副组件的主视图。
图7是壳体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矫正部形成为从所述端子的主体部分突出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根据这种方式,通过矫正部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吸收端子与壳体之间的组装误差。
在所述壳体设置有插通所述电子部件的插通孔,且在所述插通孔所处的一侧的壁面与所述保持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矫正部构成为与所述插通孔所处的一侧的壁面抵接。通过在壳体中设置插通孔,从而尽管有可能在插通孔所处的一侧诱导保持体倾斜,但是在本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矫正部与插通孔所处的一侧的壁面抵接,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有可能发生的保持体的倾斜。
所述矫正部以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壁面中的夹着所述插通孔的两侧部分抵接的方式成对设置。由此,能够平衡良好地抑制壳体内的保持体的倾斜。
<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7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所涉及的连接器例示将搭载于汽车的电气设备等的噪声去除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具备壳体10、保持体30、端子50A、50B以及电容器70,电容器70作为构成噪声滤波器的电子部件。端子50A、50B以及电容器70被保持于保持体30从而构成副组件100(参照图4~图6),然后,副组件100被收纳于壳体10(参照图1~图3)。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以壳体10与图3所示的对方侧壳体90嵌合的面侧为前侧,关于上下方向,以图1、图2、图4以及图6为基准。另外,关于左右方向,以图1、图3以及图5~图7为基准。
如图7所示,壳体10是合成树脂制,整个壳体10形成为朝前方开放的袋状,从前侧依次排列设置有罩部11、保持体收纳部12以及电子部件收纳部13。在这种情况下,壳体10形成为其开口宽度按罩部11、保持体收纳部12以及电子部件收纳部13的顺序逐渐变小。
在此,保持体30以副组件100的状态从前方被插入到壳体10内。如图3所示,若保持体30被正规插入到壳体10内,则保持体30的中间部被收纳到保持体收纳部12,且电容器70被收纳到电子部件收纳部13。另外,对方侧壳体90能够与罩部11嵌合。
如图3以及图7所示,在电子部件收纳部13的内周面,在上下左右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部14。若电容器70被收纳到电子部件收纳部13,则各突条部14靠近电容器70的外周而配置,由此,电容器70在电子部件收纳部13内的游动被限制。
如图3所示,罩部11的底壁16包含与保持体收纳部12的边界部分,并具有底面17,底面17对保持体收纳部12的前端的开口部15进行区划。如图1所示,底壁16的底面17在罩部11内朝前方配置,在底壁16的上端部开口有插通孔18,插通孔18与开口部15的上缘连通,在底壁16的左右两端部开口有压入孔19,压入孔19与开口部15的左右两侧缘连通。
插通孔18形成为沿前后方向贯通保持体收纳部12的上壁而连通到电子部件收纳部13内。在保持体30的插入过程中,电容器70的上端部穿过插通孔18,且在组装完成时,保持体30的后述的闭止壁36配置于插通孔18的内侧。
如图3所示,在底壁16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厚壁部21,厚壁部21在保持体收纳部12的外表面突起。在左右两侧的厚壁部21分别以沿上下成对的方式设置有压入孔19。如图7所示,压入孔19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后端在厚壁部21内被闭塞。在压入孔19的上下两面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肋22。另外,在厚壁部21设置有狭缝孔23,狭缝孔23通过将压入孔19的前部向左右两侧扩宽而形成。端子50A、50B的后述的壳体压入部54被压入到压入孔19,端子50A、50B的后述的基部51的左右两端部57被压入到狭缝孔23。
另外,如图1所示,在罩部11的底壁16的底面17,在夹着底面17的上端部的开口部15的左右两侧开口有抵接承受孔24。如图2所示,抵接承受孔24沿前后方向延伸,从而抵接承受孔24的后端在与电子部件收纳部13的台阶部分被闭塞。抵接承受孔24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以平坦状形成,在此,端子50A的后述的矫正部56与抵接承受孔24的上表面抵接。
端子50A、50B是导电性的金属板材,端子50A、50B由分别与电容器70的正极及负极对应的、上下的母线构成。具体地讲,如图5所示,端子50A、50B由基部51、多个突片部52以及电子部件连接部53构成,基部51呈沿左右细长的带板状,多个突片部52从基部51的前缘以并列的方式朝前方突出,电子部件连接部53从基部51的后缘朝后方突出。
如图2所示,上侧的端子50A的电子部件连接部53以大致水平配置。另一方面,下侧的端子50B的电子部件连接部53配置成沿高度方向折弯使得其后部与上侧的端子50A的电子部件连接部53以大致同一高度排列。
如图5所示,在端子50A、50B的电子部件连接部53的后部连接电容器70的后述的导线72。另外,端子50A、50B的电子部件连接部53的前部与基部51一起被压入到保持体30的后述的端子安装槽34。
如图5所示,在基部51的左右两端部57的后缘设置有朝后方突出的壳体压入部54。在壳体压入部54的后端部以扩宽的方式设置有压入突起55。若壳体压入部54被压入到压入孔19,则压入突起55被卡止于压入孔19的底端部,由此,端子50A、50B以防止脱离的状态被保持在壳体10。此时,通过压入孔19的肋22以大致线接触状与壳体压入部54抵接,从而压入作用力不用过大便可完成插入,并且压入状态良好地被维持。
另外,如图6所示,在上侧的端子50A,在基部51的前缘的左右两侧突出设置有矫正部56。如图2以及图4所示,矫正部56呈侧视大致U字形的带板状,其形成为从基部51的前缘朝上方立起后再朝后方以弯曲状折回的悬梁状。接着,矫正部56以基部51的前缘为支点,沿上下方向能够弹性变形。如图2所示,若保持体30被正规插入到壳体10,则矫正部56的上表面(朝上方的板面)与抵接承受孔24的上表面弹性抵接,端子50A的基部51与抵接承受孔24的上表面之间能够通过矫正部56的弹性反作用力维持为离开预定距离的状态。另外,矫正部56没有设置于下侧的端子50B。
电容器70在此为铝电解电容器,如图5所示,电容器70具备大致圆柱状的电容器主体71以及正负一对导线72,正负一对导线72从电容器主体71的正面朝前方突出。两导线72呈圆销状,且沿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并以同一高度配置。
接着,对保持体30进行说明,保持体30是合成树脂制,如图4以及图5所示,保持体30由位于前端部的端子保持部31、位于后端部的电子部件保持部32以及位于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的中间部的连接区域部33构成。
如图6所示,端子保持部31呈大致方块状,在端子保持部31的正面开口有上下一对端子安装槽34。端子安装槽34呈沿宽度方向细长的狭缝状,在此,端子50A、50B的基部51与电子部件连接部53的前部从前方压入安装到端子安装槽34。在这种情况下,基部51在端子保持部31的内部被抵挡住,如图5所示,电子部件连接部53的后部配置为将端子安装槽34贯通而朝连接区域部33突出。而且,端子50A、50B的基部51的左右两端部57在端子保持部31的左右两侧突出配置。另外,如图6所示,在端子保持部31贯通设置有纵孔35,纵孔35与上下的端子安装槽34连通。在下侧的端子50B的安装过程中,电子部件连接部53的折弯部分穿过纵孔35内。
在端子保持部31的上表面的左右中央部以起立的方式设置有正面视圆弧状的闭止壁36。被保持于电子部件保持部32的电容器70的上端部位于闭止壁36朝后方的投影区域内。在此,电容器70处于隐藏于闭止壁36与端子保持部31的阴影处从而从正面看不见的状态。
另外,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端子保持部31的上端部,在夹着闭止壁36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凹部37。如图2所示,安装凹部37在从端子保持部31的上表面跨越正面直至上侧的端子安装槽34的范围内形成为切口状。若端子50A被正规安装到上侧的端子安装槽34,则矫正部56以进入到安装凹部37的方式配置,且矫正部56没有比端子保持部31的正面朝前方大大地突出。另外,在保持体30被正规插入到壳体10内的状态下,矫正部56的后端(自由端)与端子保持部31的上表面抵接。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电子部件保持部32具有保持主体部38,保持主体部38呈沿前后方向的圆筒状。保持主体部38的前端被柱状的分隔部39左右分隔。电容器主体71从后方插入而保持于保持主体部38。接着,在电容器主体71被保持在保持主体部38的状态下,在两导线72之间配置分隔部39,并且两导线72的顶端部以突出方式配置于连接区域部33。
如图5所示,连接区域部33具有一对侧壁部41以及连结部42,一对侧壁部41左右对置,连结部42用后端部(与电子部件保持部32相连的端部)将两侧壁部41连结。两侧壁部41的前端与端子保持部31一体连结。连结部42能够在其上表面对被保持于电子部件保持部32的电容器70的导线72进行支承。在连接区域部33中的、由两侧壁部41、端子保持部31、电子部件保持部32所包围的空间沿上下方向贯通,从而能够使用于将端子50A、50B与导线72电阻焊接的未图示的电极配置于该空间。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结构,接着,对组装方法等进行说明。
在保持体30的端子保持部31的端子安装槽34中从前方以被防止脱离的状态压入安装端子50A、50B。若端子50A、50B被正规安装到保持体30,则基部51的左右两端部57以突出的方式配置于端子保持部31的左右两侧,并且电子部件连接部53的后部突出地配置于连接区域部33,并且矫正部56进入到夹着闭止壁36的左右两侧的安装凹部37并在端子保持部31的前端上部露出而配置。
另外,电容器70从后方插入到保持体30的电子部件保持部32的保持主体部38。接着,正负一对导线72配置为在连接区域部33内突出,且与对应的端子50A、50B的电子部件连接部53的上表面重叠。在该状态下,端子50A、50B的电子部件连接部53与导线72通过电阻焊接而连接。由此,如图4~图6所示,能够获得由端子50A、50B、电容器70以及保持体30一体组装而成的副组件100。
接着,保持体30(副组件100)从前方插入到壳体10。实际上,壳体10以其前端开口朝上的方式立设,在该状态下,保持体30以电子部件保持部32在前的方式自由落下而落入到壳体10内。此时,保持有电容器70的电子部件保持部32从罩部11穿过插通孔18从而被大致定位收纳到电子部件收纳部13内,并且保持有端子50A、50B的端子保持部31从罩部11穿过开口部15被大致定位收纳到保持体收纳部12内。另外,在保持体30被正规插入时,壳体压入部54以被防止脱离的状态被压入到压入孔19。由此,端子50A、50B被保持于壳体10,进而保持体30经由端子50A、50B被保持于壳体10。
此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当保持体30被正规插入时,端子50A的矫正部56进入到抵接承受孔24内从而与抵接承受孔24的上表面弹性抵接,并且矫正部56的后端与端子保持部31的上表面弹性抵接。由此,处于矫正部56在上下方向被弹性地夹持于保持体30与壳体10之间的状态。
然而,若保持体30在壳体10内取得大致沿前后方向的水平姿势,则端子50A、50B的各突片部52也成为水平姿势。因此,若壳体10与对方侧壳体90嵌合,则端子50A、50B的各突片部52与对方侧端子正规连接,从而能够毫无障碍地进行两壳体10、90的嵌合作业。另一方面,若保持体30在壳体10内处于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姿势,则端子50A、50B的各突片部52无法与对方侧端子正对,从而有可能给两壳体10、90的嵌合作业带来障碍。
在这点,在本实施例中,在保持体30被插入到壳体10内的状态下,矫正部56从内侧与在保持体30与壳体10之间引起保持体30倾斜的插通孔18侧的壁面(抵接承受孔24的上表面)抵接,保持体30通过矫正部56的弹性反作用力被平坦地按压到保持体收纳部12内的下表面,从而保持体30的倾斜得到矫正,且保持体30设定为与端子50A、50B一同成为水平姿势。因此,当两壳体10、90嵌合时,端子50A、50B的各突片部52与对方侧端子正规连接的状态被担保。另外,通过这样的方式,端子50A、50B相对于对方侧端子的校准被维持为恒定的结果,从而能够抑制每个制品的偏差且使品质提高。
并且,由于矫正部56是能够从端子50A的基部51突出的、能够弹性变形的状态,所以能够在矫正部56的弹性范围内吸收保持体30与壳体10的组装误差。因此,能够适宜地对保持体30以及端子50A、50B的水平姿势进行维持。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矫正部56在端子50A的左右两侧成对设置,由于在夹着插通孔18的左右两侧的部分(抵接承受孔24的上表面)分别与矫正部56抵接,所以端子50A被壳体10左右平衡地保持,进而保持体30被壳体10左右平衡良好地保持。
<其他实施例>
以下对其他实施例进行简单的说明。
(1)电子部件不限电容器,也可以是二极管、电阻器、晶体管等。
(2)可以不在端子与壳体之间设置卡止结构(壳体压入部、压入孔),而在壳体与保持体之间设置卡止结构。
(3)可以不在壳体中设置抵接承受孔等特别的结构,而使矫正部的抵接部分仅由壳体的一般壁面构成。
(4)可以不在保持体中设置安装凹部等特别的结构,而使矫正部配置为只是在保持体的一般壁面的外侧露出。
(5)矫正部也可以是两端被连结于端子的主体部分的、两端固定的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8…插通孔
24…抵接承受孔
30…保持体
37…安装凹部
50A、50B…端子
51…基部(主体部分)
56…矫正部
70…电容器(电子部件)
100…副组件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子部件,其具备第1导线和第2导线;
第1端子和第2端子,分别具有基部,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以从所述基部突出的方式分别设置有第1电子部件连接部和第2电子部件连接部,所述第1电子部件连接部和所述第2电子部件连接部以与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第1导线和所述第2导线分别连接的方式构成;
保持体,其对所述第1端子、所述第2端子以及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以及
壳体,保持有所述第1端子、所述第2端子以及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保持体插入到所述壳体,
在所述第1端子设置有至少一个矫正部,所述至少一个矫正部从在相对于所述第1电子部件连接部分开、且相对于所述第1端子的突片分开的位置设置的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基部突出,并且从内侧与所述壳体抵接从而对所述壳体内的所述保持体的倾斜进行纠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设置有插通所述电子部件的插通孔,且在所述插通孔所处的一侧的壁面与所述保持体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矫正部构成为与所述插通孔所处的一侧的壁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矫正部以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壁面中的夹着所述插通孔的两侧部分抵接的方式成对设置。
4.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子部件;
端子,其与所述电子部件连接;
保持体,其对所述端子以及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以及
壳体,保持有所述端子以及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保持体插入到所述壳体,
在所述端子设置有矫正部,所述矫正部从内侧与所述壳体抵接从而对所述壳体内的所述保持体的倾斜进行纠正,
在所述壳体设置有供所述电子部件插通的插通孔,且在所述插通孔所处的一侧的壁面与所述保持体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矫正部构成为与所述插通孔所处的一侧的壁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矫正部形成为从所述端子的主体部分突出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矫正部以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壁面中的夹着所述插通孔的两侧部分抵接的方式成对设置。
CN201680018699.1A 2015-03-31 2016-03-11 连接器 Active CN1074313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2167 2015-03-31
JP2015072167A JP6299649B2 (ja) 2015-03-31 2015-03-31 コネクタ
PCT/JP2016/057727 WO2016158311A1 (ja) 2015-03-31 2016-03-11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1315A CN107431315A (zh) 2017-12-01
CN107431315B true CN107431315B (zh) 2019-08-02

Family

ID=57006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8699.1A Active CN107431315B (zh) 2015-03-31 2016-03-11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3502B2 (zh)
JP (1) JP6299649B2 (zh)
CN (1) CN107431315B (zh)
WO (1) WO2016158311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03843U (zh) * 2013-09-03 2014-03-26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插座
JP2014170725A (ja) * 2013-02-05 2014-09-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子部品付きコネクタおよびホル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2225A (en) * 1987-11-19 1988-09-20 Amp Inc Electrical terminal having means for mounting electrical circuit components in series thereon and connector for same
KR19990008150A (ko) * 1996-03-07 1999-01-25 노무라마사나리 압력센서모듈
JP2001176618A (ja) * 1999-12-20 2001-06-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3873792B2 (ja) * 2002-03-29 2007-01-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圧力センサ
US6926541B2 (en) * 2002-08-30 2005-08-09 Yazaki Corporation Mount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 junction box
US7591686B2 (en) * 2006-04-18 2009-09-22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with jackwire contact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TWI464981B (zh) * 2009-10-06 2014-1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電源濾波器
US8192233B2 (en) * 2010-05-10 2012-06-0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photovoltaic module
JP5557027B2 (ja) * 2010-08-24 2014-07-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子素子内蔵コネクタ
JP5625793B2 (ja) * 2010-11-18 2014-11-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2012109163A (ja) * 2010-11-18 2012-06-07 Yazaki Corp 電子部品の接続構造
JP5725353B2 (ja) * 2011-08-11 2015-05-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付きコネクタ
TWM424679U (en) * 2011-09-30 2012-03-11 Tuton Technology Co Ltd Improved network connector structure
JP6056530B2 (ja) * 2013-02-15 2017-01-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ノイズフィルタ内蔵型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5915594B2 (ja) * 2013-05-30 2016-05-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付きコネクタ
JP6065765B2 (ja) * 2013-06-28 2017-01-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付き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70725A (ja) * 2013-02-05 2014-09-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子部品付きコネクタおよびホルダ
CN203503843U (zh) * 2013-09-03 2014-03-26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92337A (ja) 2016-11-10
CN107431315A (zh) 2017-12-01
WO2016158311A1 (ja) 2016-10-06
US20180109045A1 (en) 2018-04-19
JP6299649B2 (ja) 2018-03-28
US10103502B2 (en)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5368B (zh) 基板用连接器
US9300091B2 (en) Connector with interposed ground plate
US9761977B2 (en)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170896B (zh) 连接器
US2003016244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18264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 case
CN107017498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JP4211622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CN107528153A (zh) 连接器
JP2013025937A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US10819056B2 (en) Female terminal
CN110492287A (zh) 连接器
US2017026403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metallical supporting member secured thereto
KR20150035450A (ko) 접속 단자
US11177601B2 (en) Terminal having a conductor and a spring
US6739913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igniter system and shorting assembly
US799792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7431315B (zh) 连接器
TW201633618A (zh) 母型導電端子
CN102025067B (zh) 连接器
US10559900B2 (en) Board connector with tool installation space for beding a terminal fitting
JP2014229463A (ja) コネクタ
US7530860B2 (en) Contact terminal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7122573A1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
KR102446801B1 (ko) 암단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