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7379A - 带有多个滑动元件的链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带有多个滑动元件的链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7379A
CN107407379A CN201580065431.9A CN201580065431A CN107407379A CN 107407379 A CN107407379 A CN 107407379A CN 201580065431 A CN201580065431 A CN 201580065431A CN 107407379 A CN107407379 A CN 107407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sliding members
drive mechanism
directed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54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7379B (zh
Inventor
R.佩里西诺托
H.盖贝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wis Motorsystem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Iwis Motorsystem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401472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4014720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500887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5008877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Iwis Motorsystem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Iwis Motorsystem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7407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7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6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 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18Means for guiding or supporting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63Finally actuated members,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16H2007/0872Slid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63Finally actuated members,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16H2007/0874Two or more finally actuated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89Path of movement of the finally actuated member
    • F16H2007/0893Circular pa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18Means for guiding or supporting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185Means for guiding or supporting belts, ropes, or chains the guiding surface in contact with the belt, rope or chain having particular shapes, structures or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驱动链轮和至少一个从动链轮、将链轮彼此联接的驱动链和至少一个用于引导和/或张紧驱动链的导向和/或张紧轨道的用于内燃机的链传动机构。至少导向和/或张紧轨道如此地具有至少两个彼此以未被引导的间距布置的用于贴靠到驱动链处的滑动元件,即,至少两个滑动元件布置在链传动机构的至少一个回行段中。至少在一个回行段中,被引导的链长度相对未被引导的链长度的比例小于1。此类链传动机构鉴于其振动特性应被改善。为此至少在导向和/或张紧轨道以至少两个彼此以未被引导的间距布置的滑动元件贴靠在其处的一个回行段中,驱动链在滑动元件与相应地下一个链轮之间的两个未被引导的长度的总和小于相应的回行段的总长度的0.5倍。

Description

带有多个滑动元件的链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驱动链轮和至少一个从动链轮、将链轮彼此联接的驱动链和至少一个用于引导和/或张紧驱动链的导向和/或张紧轨道的用于内燃机的链传动机构,其中,至少导向和/或张紧轨道如此地具有至少两个彼此以未被引导的间距布置的用于贴靠到驱动链处的滑动元件,即,至少两个滑动元件布置在链传动机构的至少一个回行段中,且其中,至少在一个回行段中被引导的链长度相对未被引导的链长度的比例小于1。
背景技术
这样的链传动机构例如由DE 19719732 C1已知。其是内燃机的正时链传动机构,在其中正时链联接曲轴与凸轮轴。在牵引回行段的区域中布置有导向轨道,其具有两个彼此以未被引导的间距布置的滑动区段。这意味着,正时链在两个滑动区段之间的某一区段中不以其链背部贴靠。两个滑动区段借助于支架彼此相连接。滑动区段由耐磨塑料制成,而支架由带有纤维附加物的可高负荷的聚酰胺构成。由此应实现符合功能的链导向,其有助于重量减少且有助于材料投入减少。在链传动机构的松弛回行段中存在张紧轨道,其曲率变化过程可随着驱动链的磨损而变化,由此驱动链的伸长关于运行持续时间被补偿。经常地同样使用可摆动地布置的张紧轨道,其借助于链条张紧器被按压到驱动链的松弛回行段处。
用于减少制造耗费和摩擦的另一滑动元件由DE 102007026939 A1已知。滑动面具有凹形区段,由此其被划分成贴靠的区段和未贴靠的区段。
虽然已知的装置已提供了在摩擦减少上的良好效果,然而其鉴于用于内燃机的高动态的链传动机构还不是合适的用于对于该链传动机构的振动特性而言同样变得适合的措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先前所提及的形式的链传动机构,其具有鉴于振动特性被改善的带有较小摩擦的导向和/或张紧轨道。
该目的在该类型的链传动机构的情形中由此来实现,即,至少在导向和/或张紧轨道以至少两个彼此以未被引导的间距布置的滑动元件贴靠在其处的一个回行段中,驱动链在滑动元件与相应地下一个链轮之间的两个未被引导的区段的长度的总和小于相应的回行段的总长度的0.5倍。为了定义目的,回行段被理解为驱动链的在两个在运转方向上连续的链轮之间延伸的条段(Strangabschnitt)。鉴于回行段的长度仅考虑在两个在运转方向上连续的链轮之间的不再与相应的链轮处在完全接合中的条段。这意味着,一旦驱动链的链条元件离开由链轮预先给定的节圆(在出口处)或到达该节圆(在入口处),用于测量回行段长度的起点或者终点被定义。由于如下实际情况,即,此类链传动机构具有高动态性能,所以此处优选提供静态观察。尤其在松弛回行段中,长度同样可能随着驱动链的磨损而变化。然而,该情形在各种情况下随着通过张紧轨道的增加的张紧变得更有利,因此此处优选观察在新状态中的长度。
除了摩擦减少之外,本发明由于划分成不同的滑动元件还提供了充分的振动衰减(Schwingungsberuhigung)。驱动链应尽可能靠近地在链轮的入口或者出口处被引导,其中,在其之间存在尽可能少的滑动面,以便于降低摩擦且尽管如此获得驱动链的良好的导向或者张紧。到至少两个滑动元件的划分可在导向轨道或张紧轨道处或在两者处进行。借助于该设计还可降低相应轨道的重量以及降低材料和制造成本。该划分还提供了用于结构空间优化的可能性。
基于振动分析,滑动元件也可恰布置在其中特别强地出现振动的区域中,因此本发明也可在用于内燃机的高动态的链传动机构的情形中得到使用。
根据定义,回行段的长度还包括由相应的导向轨道或张紧轨道被引导的区段。未被引导的区段相对导向轨道或张紧轨道恰在导向轨道或者张紧轨道的主滑动面之间的接触正好不再(在由轨道或者滑动元件出来的情形中)或正好再次(在卷绕到轨道或者滑动元件上的情形中)发生的位置处开始。在两个滑动元件之间的未被引导的长度于是与驱动链的在该区段中不被两个滑动元件引导的、即不以链背部与滑动面处在接触中的长度相符。在回行段中的被引导的链长度相应地由链条的与主滑动面处在接触中的长度区段得出。在未被引导的链长度的情形中,除了在滑动元件之间的未被引导的区段之外还增加在回行段的滑动元件与链轮之间的未被引导的区段。滑动元件形成带有链条的卷绕和移出的统一的导向结构且自身又可设有降低摩擦的结构(例如在滑动面处的凹槽)。
最高效地,本发明可根据一种变体方案来实现,在其中链传动机构的至少两个回行段具有带有至少两个彼此间隔布置的滑动元件的导向或张紧轨道,其中,被引导的链长度相对未被引导的链长度的比例小于1且驱动链在滑动元件与相应地下一个链轮之间的两个未被引导的区段的长度的总和小于相应的回行段的总长度的0.5倍。对于内燃机的大多数链传动机构而言,该设计方案引起振动特性和摩擦减少的优化。
此外,根据一种变体方案至少两个布置在导向和/或张紧轨道处的滑动元件的未被引导的间距可大于驱动链的链节距的3倍、优选5倍。驱动链的未被引导的长度的相当大的部分相应地处在两个滑动元件之间,这显著地有助于摩擦减少且也可更容易脱落出附属的轨道。
有利地,导向和/或张紧轨道的至少两个滑动元件的导向长度可小于驱动链的链节距的10倍。如下在实践中被证实,即,这样的长度足够用于以充分的方式引导驱动链,而导向力不变得太高。然而优选的是,根据另一实施形式驱动链的由至少两个滑动元件引导的长度大于驱动链的链节距的2.5倍、优选地大于3倍,因此相应的导向力可被保持在合适的界限中。
在另一实施形式的情形中设置成,贴靠在两个最长的回行段处的导向和/或张紧轨道的滑动元件的数量至少与链传动机构的链轮的数量加1、优选加2相符。在此涉及一种设计规则,其再次增强根据本发明所提及的优点且尤其在链轮数量变得更大的情形中可越来越有利地看出。因此根据一种变体方案还设置成,链轮的数量至少与3个、优选地恰3个相符。这例如与带有两个处在上方的凸轮轴的正时传动机构相符。虽然如此,在凸轮轴链轮之间还可设置有轨道。由于在两个凸轮轴链轮之间的较小的间距,这些轨道在此处进行的观察的情形中然而预先保持在外部。其更多地取决于链传动机构的较长的回行段,因此其被充分地振动衰减且被摩擦降低。
为了组合系统可得到使用,导向和/或张紧轨道的滑动元件可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虽然如此,滑动元件还可以是带有导向或者张紧轨道的其它元件的一件式的组成部分。如下然而被证实,即,尤其在目标合适的材料选择的情形中一种在其中滑动元件是独立构件的配置好的设计方案是有利的。
根据另一变体方案因此设置成,导向和/或张紧轨道具有支撑体,在其处安装有滑动元件。滑动元件可例如以借助于不同连接技术来安装的滑动衬体形式来设计或是带有支撑结构的独立元件。优选地,支撑功能然而还由支撑体来承担。一种有利的安装方法是借助于在支撑体处的相应的锁止装置的锁定。
在一种实施形式中设置成,支撑体具有至少两个在其包络轮廓上相同的用于滑动元件的固定区段。这意味着,该固定区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种可与相同的滑动元件被带到连接中的适配器形状。如果存在最重要的对此必要的功能面或者功能区域,则不取决于固定区段的其余的设计方案,因此这里提及包络轮廓。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中,固定区段相同地设计。当滑动元件是相同的组合部件时,导向和张紧轨道可被特别容易地构建。在该变体方案的情形中,于是仅使用设计成相同零件的滑动元件。如果这些滑动元件具有确定的预先给定的长度或者带有附属的曲率半径的预先给定的开口角,在使用不同支架的情形下同样可产生带有一个且相同的滑动元件结构形式的不同设计的导向和/或张紧轨道。由此可尤其在汽车制造中存在的高件数的情形中实现较低的制造成本。
优选地,导向和/或张紧轨道可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布置的侧壁,在其之间部分布置有彼此以未被引导的间距布置的滑动元件的滑动面,从而在滑动元件与侧壁之间构造窗口裂口。侧壁优选在负荷方向上具有非常大的横截面,然而在张紧或导向轨道的宽度方向上可相对较薄地设计。由此可产生相对较大的窗口裂口,其创造特别有利的安装情况。此外,侧壁同样还可被用于链条的侧面引导。足够高的侧壁引起轨道的良好的弯曲刚度。
此外,每个滑动元件可具有在驱动链的运转方向上凸状弯曲的滑动面,其中,导向和/或张紧轨道的滑动元件的凸状弯曲的滑动面的两个开口角的角平分线彼此以不等于0º的角度β延伸。两个角平分线不像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那样彼此平行地定向,而是优选彼此处在锐角中。在各种情况下,其优选彼此略微背离。由此实现对链运转的更好的匹配,从而也可跨越链条区段的较大的处在其间的间隙,而在该区域中不产生较大的振动激励。为此此外涉及这两个滑动元件的彼此成角度地实现的力作用。
此处,开口角被理解为最大的被滑动面撑开的角度。然而,对于滑动面而言不再考虑在其端部处的倒圆。开口角的测量在“真正的”滑动面开始或者结束(即存在与驱动链的接触)的位置处才开始。如果滑动面具有均匀的曲率半径,角平分线的确定是简单的。如果滑动面除了中央区域之外具有带有相同的然而小于滑动面的中央区域的曲率半径的曲率半径的入口和出口区域,那么该确定在各种情况下同样还是相对简单的。当曲率半径持续变化时,其变得更困难。可能在滑动面中存在的开口或者凹槽对于曲率变化过程而言相应于毗邻的表面区域来被补充。优选地,应不等于0º的角度β为小于180º且大于5º、优选≥15º。如果滑动面或者其凸状弯曲的长度的确定产生问题或者显得困难,操作如下确定方法:
带有最大曲率半径的区域或者点被确定。其以最大的概率处在滑动面相对链条的接触区域中。由该区域的一个点或者由这些点中的一个点出发,不仅在链条运转方向上而且对着链条运转方向曲率半径或者滑动面的曲率半径的变化被确定。一旦曲率半径仅还为最大曲率半径的25%或者低于该值,在包入的方向上达到滑动面的(理论上的)前端部或后端部且开口角可被确定。在该确定方法的情形中,在曲率半径的尺寸由超过最大曲率半径的25%到低于25%的突然下降的情形中,曲率半径的≥25%的最后的曲率半径被用于确定开口角。如果最大的曲率半径大于5000mm(包含∞),那么当曲率半径达到或者低于50mm、优选35mm时达到滑动面的(理论上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
链条优选不沿着在回行段中的统一的圆形轨道被引导。为此可设置成,导向和/或张紧轨道的滑动元件的凸状弯曲的滑动面具有彼此不同的曲率中心。这也就是说,滑动元件布置成,链条在不同方向上被引导或者被张紧,由此可得出额外的振动衰减。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显示了正时链传动机构的示意性的前视图,
图2以侧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向轨道,
图3以透视的俯视图显示了根据图2的导向轨道,
图4显示了另一正时链传动机构的示意性的前视图,
图5显示了根据图4的导向轨道的透视图示,
图6显示了根据图5的导向轨道的分解图示,其中,为了简化去掉了滑动元件,
图7显示了滑动元件的放大的透视图示,
图8显示了根据图7的滑动元件的透视的底视图,
图9显示了用于说明两个滑动元件的布置的原理图,
图10显示了根据图4的张紧轨道的透视性的侧视图,
图11以放大的截面图示显示了张紧轨道的摆动端部的剖面,且
图12以放大的截面图示显示了根据图10的张紧轨道的前端部的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的用于内燃机的正时链传动机构1大致包括曲轴链轮2、两个并排的凸轮轴链轮3.1和3.2、围绕这些链轮被引导的带有节距T(未标明)的正时链4、被固定在马达壳体处的导向轨道5、可摆动地布置在马达壳体处的张紧轨道6和链条张紧器7,其以其张紧活塞8按压到张紧轨道6上。在该情况中,链条张紧器7被设计成所谓的拧入式链条张紧器,其被拧入到在马达壳体处的壁9中。链条张紧器7然而也可实施成法兰式或附加式链条张紧器。曲轴链轮2借助于正时链4驱动两个凸轮轴链轮3.1和3.2。在此,正时链4的牵引回行段4.1沿着导向轨道5且松弛回行段4.2沿着张紧轨道6滑动。链条张紧器7须将足够大的力施加到张紧轨道6上,从而确保正时链4在内燃机的整个工作范围上的可靠的张紧。在此,在还提供缓冲功能的链条张紧器7内的高动态过程结束。下面,借助图2和3进一步阐述导向轨道5的一种实施形式的详细结构,如其在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链传动机构的情形中所使用的那样。
导向轨道5大致被划分成三个区域,即在导向轨道5的入口端处的第一接触区域10、在导向轨道5的出口端处的第二接触区域11以及将这两者彼此连接的非接触区域12。导向轨道5包括三个结构元件。这些结构元件是支撑体13、在第一接触区域10处的第一滑动元件14和在第二接触区域11处的第二滑动元件15。支撑体13一件式地成型且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构成。支撑体13在结构上被划分成第一接触区域10的大约呈三角形的支撑结构16、第二接触区域11的大约呈三角形的第二支撑结构17和非接触区域12的两个弧形的将两个支撑结构16和17彼此连接的侧壁18.1,18.2。侧壁18.1和18.2构成非接触区域12的支撑结构。
第一支撑结构16类似框架地构建且包括直的端壁19、凹状弯曲的后壁20和凸状弯曲的前壁21,在其上布置有带有滑动面14.1的第一滑动元件14。在端壁29和后壁20的交点上布置有带有长孔横截面的固定孔眼22。在导向轨道5的宽度的大约中间存在在纵向上延伸的且除了固定孔眼22之外封闭第一支撑结构16的框架结构的支撑壁24。
第二支撑结构17包括直的端壁25、凹状弯曲的后壁26和凸状弯曲的支撑第二滑动元件15的前壁27。在第二支撑结构17的大约中间存在在横截面上呈圆形的固定孔眼28。横杆29连接前壁27与固定孔眼28以及固定孔眼28与端壁25和后壁26的角点。除了固定孔28眼之外,第二支撑结构17的框架结构在大约中间被支撑壁30封闭。
两个侧壁18.1和18.2相应地具有凸状顶侧31.1和31.2以及凹状底侧32.1和32.2。总的来说,侧壁18.1和18.2呈弧形地设计,其中,侧壁18.1和18.2的高度H由导向轨道5的入口侧至出口侧至少在两个接触区域10与11之间持续增大。侧壁18.1和18.2设计成弯曲支架且保持相对较窄、然而较高。两个侧壁18.1和18.2在两个接触区域10与11之间的区域中不彼此相连接,从而构成窗口裂口33。窗口裂口33的宽度BD大致与提供滑动面14.1和15.1的滑动元件14和15的宽度相符。窗口裂口33的长度LD大约与导向轨道5的长度L的0.33倍相符。
由于导向轨道5的设计方案,牵引回行段4.1具有在凸轮轴链轮3.2与曲轴链轮2之间的三个未被引导的区段。这一方面是在凸轮轴链轮3.2与上部的滑动元件14之间的区段4.11、在窗口裂口33的区域中的区段4.12和在下部的滑动元件15与曲轴链轮2之间的区段4.13。在其间存在两个被引导的区段4.14和4.15,其相应地与滑动元件14的滑动面14.1和滑动元件15的滑动面15.1处在接触中。牵引回行段的长度LTZ由正时链4的不再与链轮3.2和2处在接触中的条段得出。该分配是如此的,即,未被引导的区段4.11,4.12和4.13的长度的总和大于被引导的区段4.14和4.15的长度的总和。此外,未被引导的区段4.11和4.13的长度的总和小于回行段长度LTZ的一半。带有与处在其间的窗口裂口33处于连接中的两个接触区域10和11的导向轨道5的呈弧形的设计方案此外开启了如下可能性,即,在一定程度上围绕壳体轮廓、壳体元件和其它结构环绕引导导向轨道5,以及将这些元件和轮廓相对靠近地引导到正时链4的外侧处。由此,正时链4可非常靠近地在壳体轮廓处经过。由此,非常狭窄的结构空间情况还可被最佳地充分利用。最大负荷的区段尤其由于滑动面14.1和15.1的凸状的形状大致被放置在固定孔眼22和28上方。在窗口裂口33的区域中完全不实现负荷引入。由于该负荷分配,峰值力下降,且由于滑动面14.1和15.1的减少的长度,摩擦也被降低。
即使当此处不详尽地示出时,根据图2和3示出的用于导向轨道5的设计原理也可以相同的方式被转用到张紧轨道6上。代替在入口区域中的固定孔眼22,于是在张紧轨道6处存在用于张紧活塞8的贴靠的按压区域。张紧轨道6于是同样具有两个彼此间隔的接触区域10,11,其借助于非接触区域12(在具体情况中两个侧壁18.1,18.2)彼此相连接。
在图1中示出的链传动机构1在张紧轨道6处具有唯一的连续的滑动元件。
下面,根据图4至12阐述了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形式。随后仅探讨相对先前的实施例的明显的区别。如果参考相同的或相同作用的结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补充地参照上述说明。
在图4中示出的正时链传动机构1使用带有节距T的套链。曲轴链轮2的转向相反于根据图1的正时链传动机构1,因此导向轨道5和张紧轨道6侧面颠倒地布置。导向轨道5由三个结构元件构成。其一方面是由钢板构成的支撑体13、以及两个与支架13相连接的滑动元件14和15。支撑体13具有带有两个固定孔22,28的平坦的主件,支撑体借助固定孔被固定在马达模块处。由该主件突出两个以直角弯曲的固定突缘40.1和40.2。固定突缘40.1和40.2构成此外平坦的支撑体13的固定区段。固定突缘40.1和40.2的突出的长度LL略大于滑动元件14或者15的宽度BG。在相对固定突缘40.1和40.2的自由棱边的较小间距中,侧棱边相应地设有倒圆的凹槽41.1和41.2(参见图5和6)。
滑动元件40.1和40.2相应地由带有较小摩擦的塑料制成,这通常通过注塑实现。在顶侧处,每个滑动元件14,15具有凸状弯曲的滑动面14.1或者15.1,其与正时链4贴靠。滑动面14.1,15.1在侧面通过导向轴环43.1和43.2来限制。相应地在前端部和后端部处,滑动面14.1和15.1在使用倒圆44.1和44.2的情形下过渡到呈楔形地彼此汇聚的侧面45.1和45.2中。滑动面14.1和15.1在其中间具有长孔46,其穿过材料直至背侧。在背侧处,滑动元件14,15设有在横截面上大致呈T形的空隙47。由于该呈T形的空隙47,在背侧处形成两个突出的边腿48.1和48.2。在边腿48.1和48.2的内侧与呈T形的空隙的底部49之间如此来选择,即,相应地固定突缘40.1或者40.2可被推入。在呈T形的空隙的一端(在图7中前端部)处,在呈T形的空隙中设置有凸缘50.1和50.2,其可锁入到固定突缘40.1和40.2的凹槽41.1和41.2中。由于该设计方案,滑动元件14和15可非常容易地被侧面插到固定突缘40.1或者40.2上且被锁定。滑动元件14或者15在此是如此弹性的,即,凸缘50.1和50.2在固定突缘40.1,40.2的外棱边处顺沿着滑动且然后锁入到凹槽41.1和41.2中。固定突缘40.1和40.2的自由端然后略突出。固定突缘40.1和40.2的顶面侧然后由下方盖住敞开的长孔46。在此然后在之后的运行中可收集润滑油。两个固定突缘40.1和40.2相应地具有用于固定滑动元件14和15的相同的包络轮廓。
关于固定突缘40.1和40.2须注意如下,即,其略彼此倾斜地延伸,这也就是说,其顶侧不撑开共同的平面或者不彼此平行地定向,而是略彼此成角度地倾斜。由此,滑动元件14和15也可被彼此略扭转。根据图9,这根据在其中滑动面14.1和15.1由带有不同曲率半径的三个区段组成的事例来说明。该图示的目的大致是,确定用于滑动元件14或者15的开口角α1和α2且之后测定在滑动元件14和15的两个开口角α1和α2的角平分线W1和W2之间的相应的角度β。
滑动元件14,15中的每个在其滑动面14.1,15.1处具有入口区段51、中间区段52和出口区段53。滑动元件14的入口区段51具有带有间距A-E的曲率半径。中间区段52具有带有间距B-G的曲率半径且出口区段53具有带有间距D-F的曲率半径。在该考虑的情形中,点A和D处在实际的滑动面14.1或者15.2开始的位置处,即不带有倒圆44.2和44.2。当这不精确清楚时,可辅助性地设定与相应的侧面45.1,45.2的5mm的间距。
为了测定开口角α1和α2,直线A-E以及直线D-F被延长,从而构成交点S。在这两个直线之间围成的角度是开口角α1和α2。紧接着构成角度α1和α2的角平分线W1或者W2。两个角平分线W1和W2彼此以锐角β延伸。
入口区段51在点A与B之间延伸。中间区段52在点B与C之间延伸。出口区段53在点C与D之间延伸。
由于两个滑动元件14和15的该倾斜状态或者彼此的扭转实现牵引回行段4.1在曲轴链轮2与凸轮轴链轮3.1之间的目标合适的导向。在该情况中,在两个滑动元件14与15之间的距离LD大约为链节距T的四倍且因此大于链节距T的三倍、优选五倍。在该区域中,链条4不得到通过导向轨道5的支持。由于滑动元件14和15彼此扭转以角度β,尽管如此实现最佳导向, 该最佳导向引起正时链4的区段在滑动元件14与15之间的静止。牵引回行段4.1的长度LTZ在图4中仅理想地画出。实际上其在此须是处在这些点之间的不具有直线走向的链条的总长度。相同的同样适用于被引导的区段4.14和4.15和未被引导的区段4.11,4.12和4.13。未被引导的区段4.11,4.12和4.13的长度的总和又大于被引导的区段4.14和4.15的长度的总和。此外,正时链4的未被引导的区段4.11和4.13的两个部分长度的总和小于牵引回行段4.1的总长度LTZ的50%。
之后此时在借助图10至12的情形下进一步说明了张紧轨道6的结构。此处,使用相同设计的滑动元件14和15,因此补充地参照带有相同附图标记的图7,8和9。就此而言参照上述说明。
张紧轨道6具有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构成的支架54。部分地,该支架54出于稳定性原因设有框架结构。在其中一端处存在被模制的枢轴承55且在另一端部处存在凸状的按压区域56,链条张紧器的未示出的张紧活塞按压到其上。支架54具有两个拉高的侧壁部57.1和57.2。在图4中以全截面形式示出了张紧轨道6。除了两个滑动元件14和15之外,在张紧轨道6处还添加有另外的第三个滑动元件15a。滑动元件15a大致紧邻地联接到滑动元件15处,然而相对其扭转或者倾斜以另外的角度布置,从而使得其在张紧轨道6的自由端区域中可引起到链条4处的较大的或者其它的贴靠。这于是显著地取决于张紧轨道6的摆动状态。在图4中大致显示了如同其在链条4的新状态中存在的位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实现由于磨损的链条伸长,由此张紧轨道6逆时针总是进一步摆入且更多地滑动元件15a与链条4达到接触。这些相同构造的滑动元件15和15a的依次排列在张紧轨道6处负责该功能扩展。在滑动元件14与15之间保留间距A,其在该情况中大约与节距T的九倍相符。
下面,此时借助图11和12进一步阐述滑动元件14,15和15a的安装方式。滑动元件15a以相同的方式被拧紧到在支架54处的相应的固定结构上。
在枢轴承55上方,支架54设有固定块58,其具有单侧突出的接片59。接片59的尺寸如此,即,其可在底部49与边腿48.2之间的区域中被拧入。接片59还可设有未示出的凹槽,类似于在固定突缘40.1,40.2中那样的凹槽,凸缘50.2可锁入到其中。在相对的侧上,固定块58不具有这样的接片59。为此,支架54设有锁止条60,其可被锁止在边腿48.1的端侧处。为此,滑动元件14被如此地安放,即,边腿48.1的底侧处在倾斜的锁止条60上。紧接着,滑动元件14被纵向(在图11中向左)移动,从而使得接片59推动经过边腿48.2。一旦滑动元件14被移动地足够远,边腿48.1的端侧在锁止条60处锁住。由于侧壁部57.1,57.2,滑动元件14的侧面定向被预先给定且凸缘50.2与在接片59中的未示出的凹槽接合。滑动元件15a的安装以相同的方式且在相同的方向(参见图12)上实现。为此,在支架54的前端部处设置有带有接片62的固定块61,以及存在锁止条63。在锁止条63的垂直侧与接片62的端侧之间的间距大于呈T形的空隙47的开口宽度;然而接片59的端侧与锁止条63的垂直侧的间距大致与呈T形的空隙47减去边腿48.2的宽度的最大宽度相符。
滑动元件15的固定以相同的方式且在相同方向上借助相同设计的固定块64、接片65和锁止条66实现。以该顺序,因此滑动元件15a布置在滑动元件15之前。由于该模块化的设计方案,显然存在如下可能性,即,还产生一种轨道,在其中这些滑动元件中的仍更多的直接依次布置。由于滑动元件14,15,15a的彼此倾斜或者扭转的布置还可取决于所选择的角度产生不同的曲率。
该设计方案的特别的优点在于如下,即,根据组合形式提供两种不同的支架、即支架13和54,其相应地配备有相同设计的滑动元件14,15和15a。这相应地开启了如下可能性,即,以如下方式产生最不同的滑动和张紧轨道,即,使得仅相应被匹配的支架可供使用。滑动衬层仅通过组合系统的滑动元件来产生。在组合系统内如下自然是特别有利的,当所有滑动元件相同构造时。备选地自然存在如下可能性,即,例如滑动元件在不同的长度中或带有不同的曲率半径在组合系统中存在,以便于再次提高变化可能性。固定块58,61,64相应地具有用于固定滑动元件14,15和15a的相同的包络轮廓。
在导向轨道5的情形中,滑动元件14的导向长度大约为链节距T的6倍且滑动元件15的导向长度为链节距T的大约5倍(且相应地小于链节距T的10倍且大于链节距T的2.5倍)。在张紧轨道6的情形中表现成,即滑动元件14的导向长度大约与链节距T的6倍且滑动元件15的导向长度大约与链节距T的6倍相符(相应地满足小于链节距T的10倍且大于链节距T的2.5倍的规定)。在松弛回行段4.2的情形中还又标明了理想的长度LTL。实际长度与在该区域中的链条件的维护长度相符。在松弛回行段4.2的情形中还表现成,即正时链4的未被引导的区段4.11,4.12,4.13的长度总计大于正时链4的被引导的区段4.14和4.15的长度。此外所重视的是,在正时链4的示出的新状态中未被引导的区段4.11和4.13的长度的总和小于松弛回行段4.2的长度LTL的一半。
此外辨认出,即,正时链传动机构1满足如下要求,即,两个最长的回行段4.1和4.2的滑动元件14,15和15a的总数(其在该情况中为五个)大于链轮的数量,其在该情况中为三个(且因此满足如下条件,即,滑动元件的数量至少与链轮的数量加1相符)。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可获得鉴于摩擦、重量、材料和制造成本以及结构空间优化的优点。在此相同零件设计还有利地起作用。此外得出在振动特性的情形中的优点或者链传动机构1可如此地设计,即,在其中振动可特别强地出现的区域中可安装额外的滑动元件。
附图标记清单
1 正时链传动机构
2 曲轴链轮
3.1,3.2 凸轮轴链轮
4 正时链
5 导向轨道
6 张紧轨道
7 链条张紧器
8 张紧活塞
9 壁
10 第一接触区域
11 第二接触区域
12 非接触区域
13 支撑体
14 第一滑动元件
15 第二滑动元件
15a 第三滑动元件
16 第一支撑结构
17 第二支撑结构
18.1,18.2 侧壁
19 端壁
20 后壁
21 前壁
22 固定孔眼
23 横杆
24 支撑壁
25 端壁
26 后壁
27 前壁
28 固定孔
29 横杆
30 支撑壁
31 顶侧
32 底侧
33 窗口裂口
34 轮廓
35 外侧
40.1,40.2 固定突缘
41 凹槽
42 滑动面
43.1,43.2 导向轴环
44.1,44.2 过渡半径
45.1,45.2 侧面
46 长孔
47 T形空隙
48.1,48.2 边腿
49 底部
50.1,50.2 凸缘
51 入口区段
52 中间区段
53 出口区段
55 枢轴承。

Claims (14)

1.带有驱动链轮(2)和至少一个从动链轮(3.1,3.2)、将所述链轮(2,3.1,3.2)彼此联接的驱动链(4)和至少一个用于引导和/或张紧所述驱动链(4)的导向和/或张紧轨道(5,6)的用于内燃机的链传动机构(1),其中,至少所述导向和/或张紧轨道(5,6)如此地具有至少两个彼此以未被引导的间距(LD,A)布置的用于贴靠到所述驱动链(4)处的滑动元件(14,15,15a),即,至少两个滑动元件(14,15,15a)布置在所述链传动机构(1)的至少一个回行段(4.1,4.2)中,且其中,至少在一个回行段(4.1,4.2)中被引导的链长度相对未被引导的链长度的比例小于1,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导向和/或张紧轨道(5,6)以至少两个彼此以未被引导的间距(LD,A)布置的滑动元件(14,15,15a)贴靠在其处的一个回行段(4.1,4.2)中,所述驱动链(4)在滑动元件(14,15,15a)与相应地下一个链轮(2,3.1,3.2)之间的未被引导的长度的总和小于所述相应的回行段(4.1,4.2)的总长度(LTZ,LTL)的0.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链传动机构(4)的至少两个回行段(4.1,4.2)的情形中存在带有至少两个彼此以未被引导的间距((LD,A))布置的滑动元件(14,15,15a)的引导或张紧轨道(5,6),被引导的链长度相对未被引导的链长度的比例小于1且所述驱动链在滑动元件(14,15,15a)与相应地下一个链轮(2,3.1,3.2)之间的未被引导的长度的总和小于所述相应的回行段(4.1,4.2)的总长度(LTZ,LTL)的0.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布置在导向和/或张紧轨道(5,6)处的滑动元件(14,15,15a)的未被引导的间距((LD,A))大于所述驱动链(4)的链节距(T)的3倍、优选5倍。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导向和/或张紧轨道(5,6)的至少两个滑动元件(14,15,15a)的导向长度小于所述驱动链(4)的链节距(T)的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滑动元件(14,15,15a)的导向长度大于所述驱动链(4)的链节距(T)的2.5倍、优选大于3倍。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贴靠在所述两个最长的回行段(4.1,4.2)处的导向和/或张紧轨道(5,6)的滑动元件(14,15,15a)的数量至少与所述链传动机构(1)的链轮(2,3.1,3.2)的数量加1、优选加2相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2,3.1,3.2)的数量至少与三个、优选地恰3个相符。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和/或张紧轨道(5,6)的滑动元件(14,15,15a)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和/或张紧轨道(5,6)具有支撑体(13,54),在其处安装有所述滑动元件(14,15,15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3,54)具有至少两个在其包络轮廓上相同的用于所述滑动元件(14,15,15a)的固定区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导向和/或张紧轨道(5,6)的至少两个滑动元件(14,15,15a)是相同的组合部件。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和/或张紧轨道(5,6)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地布置的侧壁,在其之间部分布置有彼此以未被引导的间距布置的滑动元件(14,15)的滑动面(14.1,15.1),从而在所述滑动元件(14,15)与所述侧壁之间构造窗口裂口(33)。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每个滑动元件(14,15,15a)具有在所述驱动链(4)的运转方向上凸状弯曲的滑动面(14.1,15.1),且导向和/或张紧轨道(5,6)的滑动元件(14,15,15a)的凸状弯曲的滑动面(14.1,15.1)的两个开口角(α12)的角平分线(W1,W2)彼此以不等于0º的角度(β)延伸。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链传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导向和/或张紧轨道(5,6)的滑动元件(14,15,15a)的凸状弯曲的滑动面(14.1,15.1)具有彼此不同的曲率中心。
CN201580065431.9A 2014-10-02 2015-09-25 带有多个滑动元件的链传动机构 Active CN1074073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014720.7 2014-10-02
DE102014014720.7A DE102014014720A1 (de) 2014-10-02 2014-10-02 Spann- oder Führungsschiene mit Durchbruch
DE102015008877.7A DE102015008877A1 (de) 2015-07-08 2015-07-08 Modulare Gleit- oder Spannschiene
DE102015008877.7 2015-07-08
PCT/EP2015/001908 WO2016050345A1 (de) 2014-10-02 2015-09-25 Kettentrieb mit mehreren gleitelement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7379A true CN107407379A (zh) 2017-11-28
CN107407379B CN107407379B (zh) 2019-07-16

Family

ID=54199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5431.9A Active CN107407379B (zh) 2014-10-02 2015-09-25 带有多个滑动元件的链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5193B2 (zh)
EP (1) EP3201494B1 (zh)
CN (1) CN107407379B (zh)
WO (1) WO20160503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5122A (zh) * 2019-01-09 2020-10-2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环绕传动装置的滑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011318A1 (de) * 2015-08-28 2017-03-02 Iwis Motorsysteme Gmbh & Co. Kg Kettentrieb mit Kombinationsschiene
DE102017130616A1 (de) 2016-12-20 2018-06-21 Borgwarner Inc. Steuerung der Abstimmung eines hydraulischen Spanners durch die Lochgröße in der Kolbennase
EP3587225B1 (de) * 2018-06-28 2021-07-28 Jörg Beutler Kettenantrieb
WO2020153378A1 (ja) * 2019-01-22 2020-07-30 大同工業株式会社 チェーンガイ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US11796040B2 (en) * 2021-01-22 2023-10-24 Borgwarner Inc. Method(s) to apply tension to increase drivetrain jump torque capacity
CN113978601B (zh) * 2021-11-15 2023-09-26 昆山德钜源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自动上链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6643A1 (de) * 1995-09-30 1997-04-03 Schaeffler Waelzlager Kg Spannvorrichtung für einen Steuertrieb
US6358169B1 (en) * 2000-05-02 2002-03-19 Borgwarner Inc. Chain tensioner system having a pivoting tensioner arm
US6375587B1 (en) * 1999-11-12 2002-04-23 Borgwarner Inc. Timing chain having multiple blade tensioners contacting the same section of chain
WO2011056719A2 (en) * 2009-11-03 2011-05-12 Borgwarner Inc. Multi-strand tensioning arrangement with moving arms
CN102884341A (zh) * 2010-05-21 2013-01-16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连续皮带或链条驱动系统的张紧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830A (ja) 1988-06-30 1990-01-16 Suzuki Motor Co Ltd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カム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US5180340A (en) * 1991-10-31 1993-01-1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Guide mechanism for a traveling chain transmission
DE19719732C1 (de) * 1997-05-09 1998-11-26 Porsche Ag Gleitschiene für einen Kettentrieb
DE19905579A1 (de) 1999-02-11 2000-08-17 Porsche Ag Gleitschiene zum Führen und/oder Spannen einer Kette
DE202004001679U1 (de) 2004-02-04 2005-06-16 Joh. Winklhofer & Söhne GmbH und Co. KG Spann- oder Führungsschiene mit Installationskanal
US7597640B2 (en) * 2005-08-15 2009-10-06 Borgwarner Inc. Long mechanical tensioner with a compliant blade spring
US8387244B2 (en) * 2006-08-11 2013-03-05 Borgwarner Inc. Assemb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tensioned chain drive system
DE102007026939A1 (de) 2007-06-12 2008-12-24 Audi Ag Gleitelement für einen Kettentrieb
JP4468421B2 (ja) 2007-07-31 2010-05-26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エンジン用チェーンガイド
JP4408922B2 (ja) * 2007-08-24 2010-02-03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エンジン用チェーンガイド
WO2010111079A2 (en) * 2009-03-23 2010-09-30 Borgwarner Inc. U-shaped chain guide bracket
JP5702528B2 (ja) 2009-09-09 2015-04-15 Ntn株式会社 チェーンガイドおよび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装置
EP2603717B1 (en) * 2010-08-09 2015-02-11 Cloyes Gear and Products, Inc. Blade tensioner with spring retaining features
DE102011017769B4 (de) 2011-04-29 2019-08-0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ettentrieb, insbesondere für den Antrieb eines Ventils oder einer Einspritzpumpe
JP5706266B2 (ja) * 2011-08-03 2015-04-22 Ntn株式会社 チェーンガイドおよび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JP5634356B2 (ja) 2011-08-31 2014-12-03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伝動装置用ガイド
DE102013003948B4 (de) 2013-03-07 2023-07-13 Iwis Motorsystem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pann- oder Führungsschiene mit einem Schwingungstilger, Spann- oder Führungsschiene sowie Endlostrieb mit einer solchen
DE102014014720A1 (de) * 2014-10-02 2016-04-07 Iwis Motorsysteme Gmbh & Co. Kg Spann- oder Führungsschiene mit Durchbruch
DE102014014719A1 (de) * 2014-10-02 2016-04-07 Iwis Motorsysteme Gmbh & Co. Kg Spann- oder Führungsschiene mit einem durchgehenden zurückgezogenen Gleitbelagkörper
DE102014014905A1 (de) * 2014-10-08 2016-04-14 Iwis Motorsysteme Gmbh & Co. Kg Spannschiene mit einem Schmiermittelkanal
DE102015011318A1 (de) * 2015-08-28 2017-03-02 Iwis Motorsysteme Gmbh & Co. Kg Kettentrieb mit Kombinationsschien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6643A1 (de) * 1995-09-30 1997-04-03 Schaeffler Waelzlager Kg Spannvorrichtung für einen Steuertrieb
US6375587B1 (en) * 1999-11-12 2002-04-23 Borgwarner Inc. Timing chain having multiple blade tensioners contacting the same section of chain
US6358169B1 (en) * 2000-05-02 2002-03-19 Borgwarner Inc. Chain tensioner system having a pivoting tensioner arm
WO2011056719A2 (en) * 2009-11-03 2011-05-12 Borgwarner Inc. Multi-strand tensioning arrangement with moving arms
CN102884341A (zh) * 2010-05-21 2013-01-16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连续皮带或链条驱动系统的张紧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5122A (zh) * 2019-01-09 2020-10-2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环绕传动装置的滑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76216A1 (en) 2017-09-28
EP3201494B1 (de) 2019-09-11
CN107407379B (zh) 2019-07-16
EP3201494A1 (de) 2017-08-09
WO2016050345A1 (de) 2016-04-07
US10495193B2 (en)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7379A (zh) 带有多个滑动元件的链传动机构
US6607064B2 (en) Shallow wellway moving walk
CN105485275B (zh) 具有开口的张紧或引导轨道
EP1281604A3 (en) Automobile floor structure
US10378619B2 (en) Modular guide rail or modular tensioning rail
CN105966477B (zh) 一种大型工程机械的底盘
CN106005071B (zh) 一种大型履带起重机
US10876603B2 (en) Chain drive with a combination rail
US20150369345A1 (en) Tensioning rail with resilient press-on region
CN206561891U (zh) 用于履带式车辆的履带的耐磨垫、履带和建筑机械
US6782997B2 (en) Deflecting device for conveyor
AT501048B8 (de) Kettensteg für eine laufkette von raupenfahrzeugen, insbesondere pistenfahrzeuge oder loipenspurgeräte
US6431666B2 (en) Snowmobile track with heat transfer clips
FR2775243B1 (fr) Segment de carrosseri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US7628263B2 (en) Step mechanism of transport device
RU77905U1 (ru) Металлическая рамная податливная крепь "кцло"
CN100547261C (zh) 具有较大链板高度的滚子链
EP1180566A3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support assemblies"
RU2643310C1 (ru) Гусениц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FR2671110B1 (fr) Monofilament aramide ayant une peau faiblement structuree - procede pour obtenir ce monofilament.
CN106115507A (zh) 车架结构及起重机
RU35618U1 (ru) Рам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ATE248085T1 (de) Hauptquerträger für schienenfahrzeuge in aluminium-grossprofil-bauweise
RU34914U1 (ru) Платформа
RU27558U1 (ru) Гусениц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