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5070A - 眼底拍摄系统 - Google Patents

眼底拍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5070A
CN107405070A CN201680012137.6A CN201680012137A CN107405070A CN 107405070 A CN107405070 A CN 107405070A CN 201680012137 A CN201680012137 A CN 201680012137A CN 107405070 A CN107405070 A CN 107405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th
filter
unit
camera
scre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21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5070B (zh
Inventor
井泽佑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w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w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wa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w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05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5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5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50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2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looking at the eye fundus, e.g. ophthalm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08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 A61B3/15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for alig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B3/0041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display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91Fixation targets for viewing dir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 A61B3/156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for blocking
    • A61B3/158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for blocking of corneal refle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在将作为第1拍摄模式的彩色拍摄模式变更为作为第2拍摄模式的自发荧光拍摄模式的情况下,由第2相机适宜地接收拍摄光。在第1拍摄模式下使用分色镜(30),由第1相机(C1)以及第2相机(C2)双方接收光(LB)。在第2拍摄模式下使用透明玻璃(31),由所述第2相机(C2)接收光(LB)。由此,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以及所述第2拍摄模式下,会都能够由该第2相机(C2)适宜地接收来自眼底的光(LB),能够拍摄适宜的眼底图像。

Description

眼底拍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为能够通过多个相机对被检查眼的眼底进行拍摄的眼底拍摄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对构成为进行被检查眼的观察和/或拍摄的眼底拍摄系统提出了各种构造的方案,也提出了设为能够实施彩色拍摄和自发荧光拍摄(FAF拍摄)这2个拍摄模式的系统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4(a)是表示以往的眼底拍摄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附图标记C1表示用于进行彩色拍摄的第1相机,附图标记C2表示用于进行彩色拍摄时的对准和/或自发荧光拍摄的第2相机,附图标记30表示用于将来自被检查眼的眼底(未图示)的光LB分割并引导至所述第1相机C1以及所述第2相机C2的分色镜。并且,构成为:在由所述第2相机C2进行自发荧光拍摄的情况下,所述分色镜30向光路外移动(参照该图(b)的箭头Q),所述光LB不被分割地被该第2相机C2接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63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即如果使所述分色镜30向光路外移动,则光LB的光路会偏离所述第2相机C2的光轴R(参照图4(b)的附图标记δ),而无法获得适宜的图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上述的问题的眼底拍摄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如图1所例示,涉及一种眼底拍摄系统(1),其特征在于,具备:
照明单元(2),其向被检查眼(E)的眼底照射光;
光路分割单元(30),其构成为能够移动,并且在配置于由所述照明单元(2)照射并由所述眼底反射的反射光(LB)的光路(参照附图标记PB。以下,设为“反射光路”)中的情况下,将所述反射光(LB)分割为两个光路(PB1、PB2)(以下,设为“第1光路”以及“第2光路”);
光路修正单元(31),其构成为能够移动,并且在配置于所述反射光(LB)路中的情况下,将所述反射光(LB)引导至所述第2光路(PB2);
第1相机安装部(4),其在能够接收沿所述第1光路(PB1)行进而来的反射光(LB)的位置安装第1相机(C1);
第2相机(C2),其配置于能够接收沿所述第2光路(PB2)行进而来的反射光(LB)的位置;
反射光路切换单元(32),其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以及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支撑为能够移动,将该光路分割单元(30)以及该光路修正单元(31)的一方选择性地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PB)中,并且将该光路分割单元(30)以及该光路修正单元(31)的另一方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外,来进行光路的切换;
第1滤光器(F1),其使第1波长范围的光透射;
第1滤光器移动单元(G1),其将所述第1滤光器(F1)支撑为能够移动至所述照明单元(2)与所述眼底之间的光路(参照附图标记PA。以下,设为“照明光路”)中的位置(以下,设为“第1滤光器插入位置”)和该照明光路外的位置(以下,设为“第1滤光器拔除位置”);
第2滤光器(F2),其使第2波长范围的光透射;
第2滤光器移动单元(G2),其将所述第2滤光器(F2)支撑为能够移动至所述反射光路(PB)中的比配置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的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以下,设为“第2滤光器插入位置”)和该反射光路外的位置(以下,设为“第2滤光器拔除位置”);以及
拍摄模式切换单元(5),其能够切换为第1拍摄模式和第2拍摄模式,所述第1拍摄模式是如下模式:驱动所述第1滤光器移动单元(G1),使所述第1滤光器(F1)移动至所述第1滤光器拔除位置,驱动所述第2滤光器移动单元(G2),使所述第2滤光器(F2)移动至所述第2滤光器拔除位置,驱动所述反射光路切换单元(32),将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PB)中并且将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外,所述第2拍摄模式是如下模式:驱动所述第1滤光器移动单元(G1),使所述第1滤光器(F1)移动至所述第1滤光器插入位置,驱动所述第2滤光器移动单元(G2),使所述第2滤光器(F2)移动至所述第2滤光器插入位置,驱动所述反射光路切换单元(32),将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外,并且将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PB)中。
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相机(C2)构成为能够拍摄静止图像以及动态图像,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以及所述第2拍摄模式下,在通过该第2相机(C2)观察所述眼底时能够拍摄动态图像。
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
放大单元(90),其对由所述第2相机(C2)中的摄像元件(C2a)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放大;和
增益调整单元(91),其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下通过所述第2相机(C2)观察所述眼底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下通过所述第2相机(C2)观察所述眼底的情况下以及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下通过所述第2相机(C2)拍摄所述眼底的情况下,调整所述放大单元(90)的增益。
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滤光器(F1)为能够使500nm~600nm的波长范围的光透射的激发滤光器,所述第2滤光器(F2)为能够使640nm~740nm的波长范围的光透射的屏障滤光器。
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为50nm~650n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为98%以上且800nm~950n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的透射率为90%的分色镜,
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为630nm~950nm的波长范围内的透射率为98%左右的玻璃。
另外,括号内的编号等,为了方便表示附图中的对应的要素而示出,因此,本描述并不限定束缚于附图上的记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2、4以及5所涉及的发明,构成为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中,所述反射光由所述光路分割单元分割,由所述第1相机以及所述第2相机双方接收,所以能够一边通过所述第2相机进行眼底的观察,一边适当通过所述第1相机进行眼底的拍摄(优选彩色拍摄)。另外,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中,所述反射光由所述第1相机接收,所以通过使用适当的滤光器作为所述第1滤光器(filter)以及所述第2滤光器,能够进行自发荧光拍摄。进而,由于构成为在执行所述第2拍摄模式时配置所述光路修正单元而将所述反射光向所述第2相机引导,所以能够在该第2相机的光轴与该反射光之间不产生偏离地拍摄适宜的眼底图像。
根据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在进行任何一种拍摄的情况下,都能够得到均匀且适宜的明亮度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眼底拍摄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光路分割单元、第1滤光器以及第2滤光器等的光学特性的一例的光学特性图,H1表示光路分割单元的反射率,H2表示第1滤光器的透射率,H2表示第2滤光器的透射率。
图3的(a)是表示开孔镜的形状的一例的主视图,该图的(b)是其侧视图,该图的(c)是表示环形缝隙(ring slit)的形状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4的(a)、(b)是用于对以往的问题点进行说明的示意图,该图的(c)是用于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眼底拍摄系统,在图1中通过附图标记1例示,至少包括以下构件。即,
·向被检查眼E的眼底照射照明光LA的照明单元2
·光路分割单元30,其构成为能够移动,并且在配置于由所述照明单元2照射并由所述眼底反射的反射光LB的光路(以下,设为“反射光路”)PB中的情况下,将所述反射光LB分割为两个光路(以下,设为“第1光路”以及“第2光路”)PB1、PB2
·光路修正单元31,其构成为能够移动,并且在被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PB中的情况下,将所述反射光LB向所述第2光路PB2引导
·第1相机安装部4,其在能够接收沿所述第1光路PB1行进而来的反射光LB的位置安装第1相机C1
·第2相机C2,其配置于能够接收沿所述第2光路PB2行进而来的反射光LB的位置
·反射光路切换单元32,其能够移动地支撑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以及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将该光路分割单元30以及该光路修正单元31的一方选择性地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PB中,并且将该光路分割单元30以及该光路修正单元31的另一方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外,进行光路的切换
·使第1波长范围的光透射的第1滤光器F1
·第1滤光器移动单元G1,其将所述第1滤光器F1支撑为能够移动至所述照明单元2与所述眼底之间的光路(以下,设为“照明光路”)PA中的位置(以下,设为“第1滤光器插入位置”)与该照明光路外的位置(以下,设为“第1滤光器拔除位置”)
·使第2波长范围的光透射的第2滤光器F2
·第2滤光器移动单元G2,其将所述第2滤光器F2支撑为能够移动至比所述反射光路PB中的配置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的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即,所述眼底与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之间的反射光路PB中的位置,以下,设为“第2滤光器插入位置”)与该反射光路外的位置(以下,设为“第2滤光器拔除位置”)
·拍摄模式切换单元5,其能够切换为第1拍摄模式和第2拍摄模式,所述第1拍摄模式为如下模式,即驱动所述第1滤光器移动单元G1,使所述第1滤光器F1移动至所述第1滤光器拔除位置,驱动所述第2滤光器移动单元G2,使所述第2滤光器F2移动至所述第2滤光器拔除位置,驱动所述反射光路切换单元32,将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PB中,并且将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外,所述第2拍摄模式为如下模式,即驱动所述第1滤光器移动单元G1,使所述第1滤光器F1移动至所述第1滤光器插入位置,驱动所述第2滤光器移动单元G2,使所述第2滤光器F2移动至所述第2滤光器插入位置,驱动所述反射光路切换单元32,将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外,并且将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PB中(以下,设为“第2拍摄模式”)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图1中通过附图标记D表示的部分(即,包含所述照明单元2和/或所述滤光器F1、F2和/或所述滤光器移动单元G1、G2和/或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和/或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和/或所述反射光路切换单元32等的部分)适当称为“眼底拍摄装置”。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眼底拍摄系统1也可以构成为包括:
·该眼底拍摄装置D;和
·安装于该眼底拍摄装置D的所述第1相机安装部4的第1相机C1。
这里,也可以是,将由HDD和/或SSD和/或记录介质(例如,SD卡和/或USB存储器和/或CF(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卡等)构成的数据保存部(未图示)配置于所述眼底拍摄装置D,所述第1相机C1和/或所述第2相机C2所拍摄的图像保存于该数据保存部。另外,在能够经由图像转送部8通过有线或者无线将计算机PC(具体地说,台式计算机和/或笔记本计算机和/或平板PC和/或智能手机等)连接于该眼底拍摄装置D时,该第1相机C1和/或所述第2相机C2所拍摄的图像也可以经由该图像转送部8获取到该计算机PC。进而,也可以是,在该计算机PC连接监视器M,各相机C1、C2所拍摄的图像能够显示于该监视器M。
此外,作为所述照明单元2,能够列举:
·由卤素灯、或LED等构成的观察用光源20和/或、
·由氙气闪光灯(xenon flash lamp)或高辉度LED等构成的拍摄用光源21。
并且,也可以是,在照射来自这些光源20、21的光的一侧(即,照明光路PA的下游侧)配置扩散板22和/或环形缝隙60和/或第1滤光器F1和/或照明光学系统61、63和/或环形缝隙62和/或开孔镜64,在与被检查眼E相对的位置配置物镜65。另外,也可以是,在该开孔镜64的孔部配置拍摄光阑66,在该拍摄光阑66的下游侧配置通过在所述反射光路PB上的位置移动而调整焦点的对焦透镜70和/或半反射镜71和/或内部固视灯72等。
另一方面,作为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能够列举分色镜(优选如图2中通过附图标记H1例示的那样,在作为彩色拍摄所使用的波长范围的450nm~650n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为98%以上、在作为拍摄前的通过红外线的观察时使用的波长范围的800nm~950n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的透射率为90%的分色镜),作为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能够列举能够在预定的波长范围内减少向所述第1光路PB1行进的反射光的光量、增加向所述第2光路PB2行进的反射光的光量的构件(例如,在作为自发荧光拍摄所使用的波长范围的630nm~950nm的波长范围内的透射率为98%左右的透明的玻璃)。另外,在本发明中构成为,通过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对反射光LB进行引导的光路与由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分割的两个光路PB1、PB2内的1个光路PB2大致一致,但是作为设为这样的构成的方法,可考虑各种方法。即,
·使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以及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的形状(厚度)和/或折射率等大致相等、使配置这些单元30、31的位置(反射光路中的位置)和/或角度(姿势)大致相等而使透射该光路分割单元30后的光的光路与透射该光路修正单元31后的光的光路大致相等的方法
·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以及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的形状和/或折射率不大致相等、但将配置这些单元30、31的位置(反射光路中的位置)和/或角度(姿势)设为适宜的位置和/或角度而使透射该光路分割单元30后的光的光路与透射该光路修正单元31后的光的光路大致相等的方法
并且,作为所述反射光路切换单元32,能够列举驱动马达和/或各种致动器。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的第1相机C1,能够列举彩色拍摄用市售相机(优选能够进行彩色拍摄的数字相机),作为所述第2相机C2,能够列举也能够进行自发荧光拍摄和/或基于红外线的观察以及拍摄的黑白相机,也可以是,构成为不但能够拍摄静止图像,也能够拍摄动态图像。另外,也可以是,该第2相机C2也与所述第1相机C1同样地能够相对于所述眼底拍摄装置D装卸。
另一方面,作为所述第1滤光器F1,能够列举所述第1波长范围为500nm~600nm的波长范围的激发滤光器(exciter filter)(即,能够使500nm~600nm的波长范围的光透射的激发滤光器)(参照图2的附图标记H2),作为所述第2滤光器F2,能够列举所述第2波长范围为640nm~740nm的波长范围的屏障滤光器(barrier filter)(即,能够使640nm~740nm的波长范围的光透射的屏障滤光器)(参照图2的附图标记H3)。另外,作为所述第1滤光器移动单元G1和/或所述第2滤光器移动单元G2,能够列举驱动马达和/或各种致动器。
但是,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中,所述第1滤光器F1以及所述第2滤光器F2变为退让到光路外的位置(即,第1滤光器拔除位置以及第2滤光器拔除位置)的状态,反射光LB会由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分割为所述第1光路PB1与所述第2光路PB2。因此,能够在使用所述第2相机C2进行对准后,使用所述第1相机C1进行彩色拍摄。此时,也可以是设为,通过将该第1相机C1的快门按下而从所述拍摄用光源21出射光。另外,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中,反射光LB会进入到所述第2光路PB2。因此,对准以及拍摄,由所述第2相机C2进行。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1滤光器F1以及所述第2滤光器F2向光路内的插入与拍摄同时,即在按压快门按钮时,将滤光器F1、F2插入,之后,闪光灯(即拍摄用光源21)发光,通过该第2相机C2获取图像。另外,在使用所述第2波长范围为640nm~740nm的屏障滤光器作为所述第2滤光器F2、使用630nm~950nm的波长范围内的透射率为98%左右的透明的玻璃作为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的情况下,反射光LB的绝大部分的光会被引导到所述第2相机C2,能够获得明亮的图像。
但是,上述的拍摄模式切换单元5也可以由下述构件构成:
·操作者所操作的操作部51;和
·将来自该操作部51的信号向所述滤光器移动单元G1、G2和/或所述光路切换单元32发送而控制它们的驱动的驱动控制部52。
另外,在图1中,在所述眼底拍摄装置D一侧配置开关和/或按钮和/或触摸面板等作为所述拍摄模式切换单元5的操作部51,在该眼底拍摄装置D一侧设置专用的电路基板作为该拍摄模式切换单元5的驱动控制部52,但也可以在所述计算机PC中安装专用的应用软件而使该计算机PC作为所述驱动控制部52起作用,并且使连接于计算机PC的键盘和/或鼠标等作为所述操作部51起作用。关于其他的操作(即,在拍摄眼底图像时所需要的各种操作)也同样,该操作所需要的操作部和/或控制部,可以设置于计算机PC一侧,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眼底拍摄装置D一侧,两者都可以。
根据本发明,构成为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中,所述反射光LB由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分割而由所述第1相机C1以及所述第2相机C2双方接收(参照图4的(a)),所以能够通过所述第2相机C2进行眼底的观察同时适当通过所述第1相机C1进行眼底的拍摄(优选彩色拍摄)。另外,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中,所述反射光LB由所述第1相机C1接收,所以能够通过使用适当的滤光器作为所述第1滤光器F1以及所述第2滤光器F2来进行自发荧光拍摄。
但是,在将所述第1拍摄模式(彩色拍摄模式)变更为所述第2拍摄模式(自发荧光拍摄模式)的情况下,如果仅使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移动到光路外,如图4的(b)所示,反射光LB的光路会从所述第2相机C2的光轴R偏离,但根据本发明,构成为配置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而将所述反射光LB向所述第2相机C2引导,所以能够不产生这样的偏离地拍摄适宜的眼底图像。
另外,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和/或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的切换,也可以不与快门操作同时进行,而与拍摄模式的切换同时进行。
但是,在将所述第2相机C2构成为能够拍摄静止图像以及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以及所述第2拍摄模式中,通过该第2相机C2观察所述眼底时能够进行动态图像拍摄,结果,会能够进行:
(1)所述第1拍摄模式的观察时的由所述第2相机C2进行的动态图像拍摄
(2)所述第2拍摄模式的观察时的由该第2相机C2进行的动态图像拍摄
(3)该第2拍摄模式中的由该第2相机C2进行的静止图像拍摄。
然而,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中使用所述光路分割单元30,相对于此,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中使用所述光路修正单元31,在该第2拍摄模式的拍摄时还会使用滤光器F1、F2,所述第2相机C2的受光量会变得不同。于是,也可以是设置:
·对由所述第2相机C2(正确的是其摄像元件C2a)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单元90;和
·增益调整单元91,其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中通过所述第2相机C2观察所述眼底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中通过所述第2相机C2观察所述眼底的情况下和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中通过所述第2相机C2拍摄所述眼底的情况下,对所述放大单元90的增益进行调整,以使得眼底图像的明亮度成为大致固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进行所述(1)~(3)的任意的拍摄的情况下,都能够得到均匀且适宜的明亮度的图像。另外,也可以是,不仅调整与所述第2相机C2有关的增益,也调整与所述第1拍摄模式中的所述第1相机C1(摄像元件C1a)有关的增益。另外,所述增益调整单元91,
·可以如图1所例示那样设置于主体内(即,所述眼底拍摄装置D的内部);
·也可以设置为连接于主体外部(即,所述眼底拍摄装置D的外部);
·也可以在所述计算机PC安装专用的应用软件而使该计算机PC作为所述放大单元90和/或所述增益调整单元91而起作用。
在此,描述决定所述增益的大小的一例。首先在所述(1)的情况下(即,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的观察时进行由所述第2相机C2进行的动态图像拍摄的情况下)与所述(2)的情况下(即,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的观察时进行由该第2相机C2进行的动态图像拍摄的情况下),由于分色镜的影响,所述(1)的情况下的光量减少,所以使所述(1)的情况时的增益比所述(2)的情况时的增益大。另一方面,在所述(3)的情况下(即,在该第2拍摄模式中进行由该第2相机C2进行的静止图像拍摄的情况下),如果为了减少被检查者的负担而要以尽可能低的光量拍摄,则将增益设定得较大即可,但相反地如果要得到更好画质的图像,则也可以考虑为了降低图像的噪声而减小增益、增大拍摄光量,所以如果设为检查者能够任意地分别设定增益与拍摄光量会较方便,也可以设为能够选择经常使用的增益与拍摄光量的组合。
然而,观察眼底图像时,能够观察眼底中的比较宽的范围(观察范围)较好,但另一方面,由于在眼底图像的边缘部分(周边部分)容易产生光晕,所以希望在拍摄时将该周边部分除去而不使光晕映入。作为一个方法,可考虑在所述半反射镜71的光路下游侧(图示的下侧)配置金属制等的视野掩模(mask)73来除去所述光晕的方法。但是,对于进行自发荧光拍摄的所述第2相机C2,为了高感光度优先,所以多使用分辨率相当低的相机,因此存在被切割为圆形的视野掩模73的边缘的部分不成为正圆而变为之字形的线,在外观上会有缺陷的问题。于是,也可以是,对通过所述第2相机C2拍摄到的静止图像自动地实施电子掩模,使拍摄到的图像的范围比所述观察范围窄,除去所述光晕。
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使光阑与所述第2滤光器F2一体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自发荧光拍摄)中,能够同时进行拍摄光(反射光)的光量调整(变更光阑直径)。
但是,在进行无散瞳的自发荧光拍摄的情况下,根据被检查者的缩瞳的情况,有时来自所述照明单元2的光不能充分到达眼底而拍摄图像会变暗。因此,作为其对策,如图3的(b)所示,在将所述开孔镜64的孔部的直径设为b、将倾斜角设为θ的情况下,所述环形缝隙62的直径a(参照该图的(c))成为a=b·cosθ即可。通过设为这样,能够使到达眼底的光量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而使拍摄图像明亮。环形缝隙62的该尺寸,为考虑了开孔镜64的倾斜角的尺寸,为多余的光晕不进入的最合适的尺寸。但是,由于也存在光周缘的问题,所以现实中考虑各种要素的平衡而设计为比该尺寸稍大的尺寸的情况较多。通过这样尽可能有效率地使用照明光量,不需要使用大型且出射光量多的照明单元,所以能够防止发热量的增加和/或眼底拍摄装置的大型化。
附图标记说明
4第1相机安装部;5拍摄模式切换单元;30光路分割单元;31光路修正单元;32反射光路切换单元;90放大单元;91增益调整单元;C1第1相机;C2第2相机;F1第1滤光器;F2第2滤光器;G1第1滤光器移动单元;G2第2滤光器移动单元;LB反射光;PA照明光路;PB反射光路;PB1第1光路;PB2第2光路。

Claims (5)

1.一种眼底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照明单元,其向被检查眼的眼底照射光;
光路分割单元,其构成为能够移动,并且在配置于作为由所述照明单元照射并由所述眼底反射的反射光的光路的反射光路中的情况下,将所述反射光分割为第1光路和第2光路这两个光路;
光路修正单元,其构成为能够移动,并且在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中的情况下,将所述反射光引导至所述第2光路;
第1相机安装部,其在能够接收沿所述第1光路行进而来的反射光的位置安装第1相机;
第2相机,其配置于能够接收沿所述第2光路的行进而来的反射光的位置;
反射光路切换单元,其将所述光路分割单元以及所述光路修正单元支撑为能够移动,将该光路分割单元以及该光路修正单元的一方选择性地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中,并且将该光路分割单元以及该光路修正单元的另一方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外,来进行光路的切换;
第1滤光器,其使第1波长范围的光透射;
第1滤光器移动单元,其将所述第1滤光器支撑为能够移动至第1滤光器插入位置和第1滤光器拔除位置,所述第1滤光器插入位置是作为所述照明单元与所述眼底之间的光路的照明光路中的位置,所述第1滤光器拔除位置是该照明光路外的位置;
第2滤光器,其使第2波长范围的光透射;
第2滤光器移动单元,其将所述第2滤光器支撑为能够移动至第2滤光器插入位置和第2滤光器拔除位置,所述第2滤光器插入位置是所述反射光路中的比配置所述光路修正单元的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所述第2滤光器拔除位置是该反射光路外的位置;以及
拍摄模式切换单元,其能够切换为第1拍摄模式和第2拍摄模式,所述第1拍摄模式是如下模式:驱动所述第1滤光器移动单元,使所述第1滤光器移动至所述第1滤光器拔除位置,驱动所述第2滤光器移动单元,使所述第2滤光器移动至所述第2滤光器拔除位置,驱动所述反射光路切换单元,将所述光路分割单元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中,并且将所述光路修正单元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外,所述第2拍摄模式为如下模式:驱动所述第1滤光器移动单元,使所述第1滤光器移动至所述第1滤光器插入位置,驱动所述第2滤光器移动单元,使所述第2滤光器移动至所述第2滤光器插入位置,驱动所述反射光路切换单元,将所述光路分割单元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外,并且将所述光路修正单元配置于所述反射光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相机构成为能够拍摄静止图像以及动态图像,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以及所述第2拍摄模式下,在通过该第2相机观察所述眼底时能够拍摄动态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底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放大单元,其对由所述第2相机中的摄像元件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放大;和
增益调整单元,其在所述第1拍摄模式下通过所述第2相机观察所述眼底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下通过所述第2相机观察所述眼底的情况下以及在所述第2拍摄模式下通过所述第2相机拍摄所述眼底的情况下,对所述放大单元的增益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滤光器为能够使500nm~600nm的波长范围的光透射的激发滤光器,所述第2滤光器为能够使640nm~740nm的波长范围的光透射的屏障滤光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底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路分割单元为50nm~650n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为98%以上且800nm~950n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的透射率为90%的分色镜,
所述光路修正单元为630nm~950nm的波长范围内的透射率为98%左右的玻璃。
CN201680012137.6A 2015-02-27 2016-02-25 眼底拍摄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050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8341 2015-02-27
JP2015038341 2015-02-27
PCT/JP2016/055562 WO2016136859A1 (ja) 2015-02-27 2016-02-25 眼底撮影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5070A true CN107405070A (zh) 2017-11-28
CN107405070B CN107405070B (zh) 2019-05-21

Family

ID=56788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213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05070B (zh) 2015-02-27 2016-02-25 眼底拍摄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5587B2 (zh)
EP (1) EP3263017A4 (zh)
JP (1) JP6573965B2 (zh)
CN (1) CN107405070B (zh)
AU (1) AU2016224513A1 (zh)
HK (1) HK1247068B (zh)
WO (1) WO20161368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79994B1 (en) * 2016-09-07 2019-05-01 Remidio Innovative Solutions Pvt. Ltd. Ophthalmologic imaging apparatus
AU2021308224A1 (en) * 2020-07-14 2023-03-02 Centre For Eye Research Australia Limited Non-mydriatic hyperspectral ocular fundus camera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12240A (ja) * 2010-03-31 2011-10-27 Nidek Co Ltd 眼底撮影装置
JP2011212241A (ja) * 2010-03-31 2011-10-27 Nidek Co Ltd 眼底撮影装置
US20110292337A1 (en) * 2010-06-01 2011-12-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hthalm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4000466A (ja) * 2013-09-30 2014-01-09 Nidek Co Ltd 眼底カメ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33697A1 (en) * 2007-04-25 2008-11-06 Richard Spaide Reflectance measurement of macular pigment using multispectral imaging
US7854510B2 (en) * 2008-10-16 2010-12-21 Steven Roger Verdoon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aging the eye
JP5213772B2 (ja) * 2009-03-19 201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底カメラ
JP5414369B2 (ja) * 2009-06-01 2014-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底カメラ及び制御方法
JP6003292B2 (ja) * 2012-06-29 2016-10-0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底撮影装置
US9295387B2 (en) * 2013-04-03 2016-03-29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JP6357851B2 (ja) * 2013-05-01 2018-07-18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
JP2014226371A (ja) 2013-05-23 2014-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撮影装置
WO2014207901A1 (ja) * 2013-06-28 2014-12-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886909B2 (ja) * 2014-08-19 2016-03-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12240A (ja) * 2010-03-31 2011-10-27 Nidek Co Ltd 眼底撮影装置
JP2011212241A (ja) * 2010-03-31 2011-10-27 Nidek Co Ltd 眼底撮影装置
US20110292337A1 (en) * 2010-06-01 2011-12-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hthalm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4000466A (ja) * 2013-09-30 2014-01-09 Nidek Co Ltd 眼底カメ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136859A1 (ja) 2017-12-07
JP6573965B2 (ja) 2019-09-11
CN107405070B (zh) 2019-05-21
EP3263017A4 (en) 2018-10-24
US20180064334A1 (en) 2018-03-08
EP3263017A1 (en) 2018-01-03
HK1247068B (zh) 2020-06-26
US10285587B2 (en) 2019-05-14
AU2016224513A1 (en) 2017-09-07
WO2016136859A1 (ja) 2016-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2517B (zh) 用于移动虹膜识别设备的成像模组及移动设备
US9953428B2 (en) Digital camera unit with simultaneous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illumination
CN206584379U (zh) 用于光学采集被供血的皮肤区域的印痕的设备
CN105011898B (zh) 一种自助式红外偏心摄影验光仪及自助验光方法
JP2015013031A (ja) 視線検出装置及び視線検出方法
CN102379681A (zh) 眼底摄像装置
CN105852798A (zh) 广域眼底相机
CN106254785A (zh) 图像传感器及用于改进非可见照明的方法
CN103413126B (zh) 虹膜采集装置
CN106770307A (zh) 一种电子产品外观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JP2002232768A (ja) 全周囲画像撮影装置
CN111345774B (zh) 眼睛图像捕获
CN101877061A (zh) 基于单摄像头的双眼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8604046A (zh) 摄影支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以及工作程序
CN107405070A (zh) 眼底拍摄系统
CN103813073B (zh) 近距拍摄方法和支持所述方法的终端
JP6669068B2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06454109A (zh) 一种基于单摄像头模组的照片形成方法及单摄像头模组
US9232890B2 (e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and ophthalmologic imaging method
CN207439372U (zh) 检测系统
TWI731713B (zh) 投影系統及其自適應性調整方法
CN105101868B (zh) 用于眼底检查的装置
JP2003093347A (ja) 眼底撮影装置
CN103799969A (zh) 眼科摄影装置及眼科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9028860A (ja) 物品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70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