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4945B - 香味吸取器及内侧保持部件 - Google Patents

香味吸取器及内侧保持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4945B
CN107404945B CN201580078352.1A CN201580078352A CN107404945B CN 107404945 B CN107404945 B CN 107404945B CN 201580078352 A CN201580078352 A CN 201580078352A CN 107404945 B CN107404945 B CN 1074049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flow path
holding member
source
frag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83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4945A (zh
Inventor
中野拓磨
竹内学
山田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Tobac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Tobac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Tobacco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Tobac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404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4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4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4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2/00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other than electrically operated;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r testing thereof
    • A24F42/10Devices with chem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2/00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other than electrically operated;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r testing thereof
    • A24F42/6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6Inhaling appliances shaped like cigars, cigarettes or pip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igarettes, Filters, And Manufacturing Of Filter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味吸取器,其具有:筒状的保持部件、设于点火端的燃烧型热源、香味源、至少保持香味源的内侧保持部件、向上述香味源导入空气的导入口。内侧保持部件具有包围香味源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的筒状的第一侧壁。筒状的保持部件具有包围第一侧壁的筒状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具有与外部空气流体性地连通的贯通口。设有将贯通口和导入口连接且通过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流路、将吸取香味的吸取口和香味源连接的第二流路。且设有流路形成部件,其形成为使第一流路中与香味源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长度以比连结流体流入该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部位和导入口的最短路径长。

Description

香味吸取器及内侧保持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点火端向非点火端延伸的香味吸取器、适用于香味吸取器的内侧保持部件。
背景技术
提出一种不使烟草等香味源燃烧就可品尝香味的香味吸取器(吸烟物品),来代替香烟。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具备燃烧型热源及气溶胶生成源的香味吸取器。燃烧型热源设于香味吸取器的点火端。气溶胶生成源设于比燃烧型热源靠向非点火端侧。气溶胶生成源根据由燃烧型热源产生的热,产生气溶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20855号
发明内容
第一特征的要点在于,提供一种香味吸取器,其具有:筒状的保持部件,其从点火端向非点火端延伸;燃烧型热源,其设于所述点火端;香味源,其相对于所述燃烧型热源设于所述非点火端侧;内侧保持部件,其设于所述筒状的保持部件内,且至少保持所述香味源;导入口,其向所述香味源导入空气,所述内侧保持部件具有包围所述香味源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的筒状的第一侧壁,所述筒状的保持部件具有包围所述第一侧壁的筒状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具有与外部空气流体性地连通的贯通口,设有:第一流路,其将所述贯通口和所述导入口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第二流路,其将吸取在所述香味源中产生的香味的吸取口和所述香味源连接,且设有流路形成部件,其形成为使所述第一流路中与所述香味源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长度比将流体流入该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部位和所述导入口连结的最短路径长。此外,设于筒状的保持部件内的内侧保持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延伸至筒状的保持部件的外侧。“导入口”不仅是形成于筒状的第一侧壁的孔,还包含筒状的第一侧壁的端部的开口的概念。因此,“导入口”也可以由内侧保持部件与燃烧型热源之间的间隙形成。
第二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特征的香味吸取器中,在将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连接的路径也存在于通过所述香味源的路径以外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连接的路径中通过所述香味源的路径的流体阻力比未通过所述香味源的路径的流体阻力小。
第三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或第二特征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筒状的保持部件的所述点火端侧的开口被堵塞。
第四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三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贯通口设于比所述香味源的所述非点火端侧的端部靠向所述点火端侧。
第五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四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导入口设于比所述贯通口靠向所述点火端侧,所述第一流路仅设于比所述香味源的所述非点火端侧的端部靠向点火端侧。
第六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五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第二流路具有扩散香味的空洞。
第七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六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流路形成部件具有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至少一个部件。
第八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七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流路形成部件包含螺旋状的部件。
第九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八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流路形成部件包含卷绕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螺旋状的部件。
第十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九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流路形成部件包含具有在至少一处开放的开放部且沿着所述第一侧壁的周向延伸的部件,所述至少一处的开放部相对于所述贯通口及所述导入口的至少一方沿所述周向偏离。
第十一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四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流路形成部件具有一体形成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或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的突起或槽。突起或槽只要以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流路的方式形成即可。
第十二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十一特征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突起或槽形成为螺旋状。
第十三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十二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具有分隔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吸取口的分离器。分离器可以将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完全切断,也可以不完全切断。分离器未完全切断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时,分离器只要构成为使将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连接的路径中通过香味源的路径的流体阻力比未通过香味源的路径的流体阻力小即可。
第十四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十三特征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分离器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周向延伸。
第十五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十四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内侧保持部件构成为保持所述燃烧型热源及所述香味源,所述内侧保持部件具有向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突出且卡止所述燃烧型热源的爪部,所述导入口形成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相对于所述爪部与所述燃烧型热源的接点的所述非点火端侧。
第十六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十五特征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导入口与相对于所述爪部与所述燃烧型热源的接点的所述非点火端侧邻接。
第十七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十六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从所述点火端侧向所述非点火端侧进入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的锥形状。
第十八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十七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内侧保持部件具有支承所述香味源的非点火端侧的端面的底部,在所述内侧保持部件的所述非点火端侧的部分形成有通气孔,所述导入口设于比所述香味源的周围或所述香味源靠向所述点火端侧。香味源也可以由颗粒构成。在该情况下,香味源的非点火端侧的端面是说由配置于多个颗粒的最靠向非点火端侧的部分构成的面,且是指与内侧保持部件的底部接触的面。
第十九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十八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热传递部件,该热传递部件覆盖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比所述第一侧壁向述非点火端侧延伸。
第二十特征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第十九特征中的任一项的香味吸取器中,所述内侧保持部件由热传递部件一体成形。
第二十一特征的要点在于,提供一种内侧保持部件,其适用于具备燃烧型热源及香味源的香味吸取器,且至少保持所述香味源,其中,具有:筒状的第一侧壁,其包围所述香味源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导入口,向所述第一侧壁的内部导入空气;流路形成部件,其形成为在所述内侧保持部件设于具备具有与外部空气流体性地连通的贯通口的第二侧壁的筒状的保持部件内时,使将所述贯通口和所述导入口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所述第一流路中与所述香味源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长度比将流体流入该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部位和所述导入口连结的最短路径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的侧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2A-2A线的香味吸取器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3A-3A线的香味吸取器的剖视图;
图4是设于筒状的保持部件内的内侧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5A-5A线的内侧保持部件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及流路形成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第一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及流路形成部件的、与图6相反的一侧的俯视图;
图8是第二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及流路形成部件的俯视图;
图9是第三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及流路形成部件的俯视图;
图10是第四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及流路形成部件的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的剖视图;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的剖视图;
图1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的剖视图;
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此外,以下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赋予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应留意的是,各尺寸的比例等与现实的不同。
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另外,在附图彼此间当然包含有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或比例不同的部分。
[实施方式的概要]
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具有:筒状的保持部件,其从点火端向非点火端延伸;燃烧型热源,其设于所述点火端;香味源,其相对于所述燃烧型热源设于所述非点火端侧;内侧保持部件,其设于所述筒状的保持部件内,且至少保持所述香味源;导入口,其向所述香味源导入空气,所述内侧保持部件具有包围所述香味源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的筒状的第一侧壁,所述筒状的保持部件具有包围所述第一侧壁的筒状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具有与外部空气流体性地连通的贯通口,设有:第一流路,其将所述贯通口和所述导入口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第二流路,其将吸取在所述香味源中产生的香味的吸取口和所述香味源连接,且设有流路形成部件,其形成为使所述第一流路中与所述香味源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长度比将流体流入该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部位和所述导入口连结的最短路径长。
另外,实施方式的内侧保持部件适用于具备燃烧型热源及香味源的香味吸取器,且至少保持所述香味源,其中,具有:筒状的第一侧壁,其包围所述香味源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导入口,向所述第一侧壁的内部导入空气;流路形成部件,其形成为在所述内侧保持部件设于具备具有与外部空气流体性地连通的贯通口的第二侧壁的筒状的保持部件内时,使将所述贯通口和所述导入口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所述第一流路中与所述香味源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长度比将流体流入该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部位和所述导入口连结的最短路径长。
在实施方式中,流路形成部件形成为使第一流路中与香味源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长度比连结流体流入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部位和导入口的最短路径长。由此,能够增长第一流路的长度即从贯通口到香味源的流路长。因此,在用户未进行抽吸动作时,能够抑制香味从香味源通过第一流路而从贯通口流出。
[第一实施方式]
(香味吸取器)
以下,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10的侧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2A-2A线的香味吸取器10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3A-3A线的香味吸取器10的剖视图。香味吸取器10具有:筒状的保持部件30、内侧保持部件50、燃烧型热源70、香味源90。
筒状的保持部件30从点火端E1向非点火端E2延伸。点火端E1是设有燃烧型热源70的一方的端部。非点火端E2是设有吸取口40的一方的端部。吸取口40位于为了吸取香味而由用户叼含的地方。筒状的保持部件30也可以具有例如圆筒形状或方筒形状。优选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点火端E1侧的开口被堵塞。本实施方式中,至少内侧保持部件50及燃烧型热源70堵塞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点火端E1侧的开口。这样,优选香味吸取器10构成为气体不从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点火端E1侧的开口流入筒状的保持部件30内。
内侧保持部件50设于筒状的保持部件30内。但是,内侧保持部件50的一部分也可以向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外侧延伸。内侧保持部件50保持燃烧型热源70的至少一部分和香味源90的至少一部分。内侧保持部件50具有筒状的第一侧壁51及导入口55。第一侧壁51包围香味源90的至少一部分和燃烧型热源70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也可以取而代之,第一侧壁51包围香味源90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而不包围燃烧型热源70。导入口55设置为向第一侧壁51内的香味源90导入空气。导入口55也可以由形成于第一侧壁51的孔构成。
燃烧型热源70设于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点火端E1侧。燃烧型热源70由可燃性的物质构成。例如,可燃性的物质包含碳材料、不可燃性添加物、粘合剂(有机粘合剂或无机粘合剂)及含水的混合物。作为碳材料,优选使用利用加热处理等来除去挥发性杂质的材料。燃烧型热源70在将燃烧型热源70的总重量设为100重量%时,优选包含30重量%~70重量%的范围的碳质材料,更优选包含35重量%~45重量%的范围的碳质材料。
燃烧型热源70设计为点火端E1侧的部分燃烧,但非点火端E2侧的端部不会燃烧。即,燃烧型热源70的非点火端E2侧的端部构成非燃烧部,燃烧型热源70的非燃烧部以外的部分构成燃烧部。
香味源90在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内侧,设于比燃烧型热源70靠向非点火端E2侧。香味源90也可以与燃烧型热源70邻接。香味源90构成为不伴随燃烧地产生香味。具体而言,香味源90通过燃烧型热源70被加热而产生香味。
作为香味源90,可以使用例如烟草原料。在该情况下,香味源90也可以包含用于香烟(卷烟)的一般的烟丝,也可以包含用于鼻烟的粒状烟草。香味源90除了烟草原料以外,也可以含有甘油及/或丙二醇。香味源90也可以包含香料。
筒状的保持部件30具有包围内侧保持部件50的第一侧壁51的筒状的第二侧壁32。第二侧壁32也可以从点火端E1侧向非点火端E2侧较长地延伸。第二侧壁32也可以包含例如通过使矩形形状的厚纸变形为筒状而形成的纸管。
内侧保持部件50的至少第一侧壁51也可以通过热传递部件构成。另外,内侧保持部件50优选通过热传递部件一体形成。该热传递部件的常温下的导热系数,在从点火端E1沿着非点火端E2的方向优选为10W/(m·K)以上。作为热传递部件,可以使用例如不锈钢。作为不锈钢,可以使用例如SUS430。在内侧保持部件50由不锈钢构成的情况下,内侧保持部件50的第一侧壁51的厚度优选为0.1mm以下。
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第二侧壁32也可以包含面向内侧保持部件50的第一热传递部件33。第一热传递部件33以至少覆盖内侧保持部件50的第一侧壁51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第一热传递部件33也可以不与燃烧型热源70直接接触。
第一热传递部件33促进从燃烧型热源70向香味源90的热传递。第一热传递部件33优选延伸至比内侧保持部件50的非点火端E2侧的端面靠向非点火端E2侧。第一热传递部件33优选为由热传递性优异的金属材料形成。第一热传递部件33的导热系数优选比第一侧壁51的导热系数高。例如,第一热传递部件33由铝形成。
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第二侧壁32具有与外部空气流体性地连通的贯通口34。贯通口34也可以设于比香味源90的非点火端E2侧的端部靠向点火端E1侧。
至少在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设置有流路形成部件60。流路形成部件60在筒状的保持部件30内形成用于使外部空气流向香味源90的第一流路36。也可以取而代之,流路形成部件60由与第一侧壁51或第二侧壁32不同的部件形成。也可以取而代之,流路形成部件60由与第一侧壁51或第一侧壁32一体形成的部件形成。第一流路36将第二侧壁32的贯通口34和内侧保持部件50的导入口55连接,且通过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
内侧保持部件50也可以具有设于第一侧壁51的外表面的热传递部件(未图示)。该热传递部件也可以与第一热传递部件33一样,以至少覆盖内侧保持部件50的第一侧壁51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该热传递部件促进从燃烧型热源70向香味源90的热传递。该热传递部件优选由热传递性优异的金属材料形成,例如由铝形成。在内侧保持部件50具有与第一侧壁51的外表面邻接的热传递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第一热传递部件33。在该情况下,流路形成部件60也可以设于第一侧壁51的外表面的热传递部件与第二侧壁32之间。
在筒状的保持部件30内设有用于使香味源90中产生的香味流向吸取口40的第二流路38。第二流路38将吸取在香味源90中产生的香味的吸取口40和香味源90连接。内侧保持部件50的导入口55也可以设于比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贯通口34靠向点火端E1侧。另外,第一流路36优选仅设于比香味源90的非点火端E2侧的端部靠向点火端E1侧。
由用户进行的抽吸动作中,外部空气从贯通口34流入第一流路36(图2的箭头F1)。接着,外部空气经由导入口55到达香味源90(图2的箭头F2)。通过第一流路36的外部空气不接触燃烧型热源70的燃烧部,而到达香味源90。到达香味源90的空气与香味一起通过第二流路38并到达吸取口40(图2的箭头F3及F5)。香味源90被燃烧型热源70加热,因此,通过香味源90而流入第二流路38的气体成为高温。
筒状的保持部件30具有使外部空气直接流入第二流路38内的孔39(以下,称为“通气孔”)。在此,“直接流入”是指不经由香味源90而使外部空气流入第二流路38内。
通气孔39也可以以按照与第二流路38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流入气体的方式形成(图2的箭头F4)。例如通气孔39沿着与第二流路38延伸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向第二流路38的中心轴气体流入。通气孔39优选沿着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在该情况下,通气孔39彼此之间的间隔也可以一定。通气孔39也可以设于相对于第二流路38延伸的方向的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中心CL,与吸取口40相反的一侧。通气孔39优选设于第一热传递部件33与冷却层80之间。
多个通气孔39中的任一孔优选配置于未与多个通气孔39中的其它孔相对置的位置,进一步优选配置于从将多个通气孔39中的其它孔与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中心轴CA连结的直线偏离的位置(参照图3)。在该情况下,在通气孔39的夹着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中心轴CA的相反侧未配置通气孔39。另外,多个通气孔39优选在沿着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中心轴CA的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但是,多个通气孔39也可以在沿着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中心轴CA的方向上彼此偏离地配置。
冷却层80是冷却由香味源90产生的香味的层。冷却层80设于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内表面,且面向第二流路38。冷却层80优选在第二流路38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包围第二流路38的周围。冷却层80优选仅设于香味源90的下游。冷却层80的厚度优选为不会使第二流路38的流体阻力显著地增加的程度。虽然取决于第二流路38的直径,但例如冷却层80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且500μm以下。另外,在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与中心轴CA垂直的截面中,冷却层80的截面面积相对于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内壁的内侧的截面面积的比例优选为0.2%以上且45%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上且5%以下。例如在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与中心轴CA垂直的截面中,可以是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外径为5mm~8mm,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厚度为0.15mm~0.5mm,及冷却层80的厚度为0.05mm~0.5mm。
第一实施方式中,冷却层80仅设于通气孔39的下游。即,冷却层80未到达通气孔39的上游侧。也可以取而代之,冷却层80的一部分到达比通气孔39的上游侧。即,冷却层80的至少一部分只要设于通气孔39的下游即可。
冷却层80优选在第一流路38延伸的方向上,具有第二流路38的长度的一半以上的长度。冷却层80优选与构成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第一热传递部件33分离。
优选的是,冷却层80在筒状的保持部件30内限定使香味通过的单一通道。更优选的是,冷却层80的内侧为中空。在此,“冷却层80的内侧为中空”是指除了设于吸取口40的过滤器42以外,在冷却层80的内侧不存在任意的部件。在该情况下,能够增大第二流路38内的空洞部分的体积。本实施方式中,冷却层80在筒状的保持部件30内限定单一的通道,且冷却层80的内侧为中空。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冷却层80的内侧为中空。也可以取而代之,在冷却层80的内侧,以不使第二流路38的流路阻力显著地增加的程度,设置任意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沿着第二流路的中心轴设置圆柱状的部件。也可以在该圆柱状的部件的外周面设置另一个冷却层。
冷却层80也可以包含第二热传递部件。第二热传递部件也可以为金属。作为一例,冷却层80可以由金属管构成。取而代之,冷却层80也可以由包含纸、及贴合于该纸的金属层的金属贴合纸构成。作为上述金属,可以使用例如铝。另外,取代这些金属,冷却层80也可以为包含聚乳酸(PLA)的层。另外,冷却层80也可以由与构成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第一热传递部件33相同的材料形成。
为了使冷却层80的表面积增大,冷却层80也可以具有多个凹凸。这样的凹凸可以通过对例如冷却层80的表面进行皱纹处理而形成。通过该凹凸,不会使第二流路38的截面面积过小,而能够增大冷却层80的热交换面的面积。
(内侧保持部件及流路形成部件的详细结构)
以下,利用图2、图4及图5,对内侧保持部件50及流路形成部件6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图4中,为了方便,形成于第二侧壁32的贯通口34的位置以虚线表示。内侧保持部件50具有第一侧壁51及爪部54。第一侧壁51具有筒状的形状。第一侧壁51也可以从点火端E1侧朝向非点火端E2侧,具有进入第一侧壁51的内侧的锥形状。
爪部54具有从第一侧壁51的内表面突出至内侧保持部件50的内侧的形状。爪部54卡止燃烧型热源70。第一实施方式中,爪部54卡止燃烧型热源70的端面。但是,爪部54卡止的位置并不限于燃烧型热源70的端面。
爪部54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由彼此对置的1对爪部54构成。实施方式不限定于,爪部54也可以由3个以上爪部构成。
内侧保持部件50具有向配置于第一侧壁51的内部的香味源90导入空气的导入口55。导入口55也可以形成于相对于爪部54与燃烧型热源70的接点的非点火端E2侧。优选的是,导入口55与相对于爪部54与燃烧型热源70的接点的非点火端E2侧邻接。更具体而言,爪部54也可以以第一壁部51的限定导入口55的边缘的部分为起点,向第一壁部51的内侧突出。
内侧保持部件50也可以具有底部52。底部52堵塞由第一侧壁51构成的1对开口中的一方。内侧保持部件50也可以具有由第一侧壁51及底部52构成的杯形状。在该情况下,内侧保持部件50能够收容香味源90。更具体而言,内侧保持部件50的底部52能够支承香味源90的非点火端侧的端面。香味源90也可以由多个颗粒构成。在该情况下,香味源90的非点火端E2侧的端面是由配置于多个颗粒的最靠向非点火端E2侧的部分构成的面,且是指与内侧保持部件的底部52接触的面。
内侧保持部件50以在非点火端E2侧配置内侧保持部件50的底部52且朝向点火端E1侧开口的方向,插入筒状的保持部件30内。也可以在底部52设置1个或多个通气孔52A。取而代之,通气孔52A也可以形成于第一侧壁51。通气孔52A也可以形成于内侧保持部件50的非点火端侧E2的部分。流入第一侧壁51内的香味源90的气体经由通气孔52A流入第二流路38。
内侧保持部件50也可以具有凸缘部53。凸缘部53具有从内侧保持部件50的开口的外周向内侧保持部件50的外侧突出的形状。凸缘部53在内侧保持部件50插入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状态下,卡止在保持部件30的开口的外周。取而代之,内侧保持部件50也可以不具有凸缘部53。
在图4及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流路形成部件60包含螺旋状的部件61。螺旋状的部件61卷绕于第一侧壁51。取而代之,螺旋状的部件61也可以安装于第二侧壁32的内表面。例如流路形成部件60也可以由形成为螺旋状的金属线构成。
流路形成部件60形成为,在内侧保持部件50设于具有第二侧壁32的筒状的保持部件30内时,将贯通口34和导入口55连接且通过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的第一流路36中与香味源90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L1的长度比连结流体流入该香味源外周区间L1的部位与导入口55的最短路径L2长。
图4及图5中,螺旋状的部件6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贯通口34与导入口55之间的区域。由此,螺旋状的部件61在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形成螺旋状的香味源外周区间L1。因此,第一流路36比无流路形成部件60时的贯通口34与导入口55之间的最短路径L2长。
香味吸取器10也可以具有分隔第一流路36与吸取口40(或第二流路38)的第一分离器68。图2、图4及图5中,第一分离器68由螺旋状的部件61的一端部形成。即,螺旋状的部件61的一端部在比第二侧壁32的贯通口34靠向点火端E2侧,设于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螺旋状的部件61的一端部优选沿着第一侧壁51的周向延伸。由此,作为第一分离器68的螺旋状的部件61的一端部防止气体从第一流路36直接流入第二流路38。
另外,第一分离器68也可以不完全切断第一流路36与第二流路38。在该情况下,优选将第一流路36和第二流路38连接的路径中通过香味源90的路径的流体阻力,比从第一流路36直接向第二流路38的路径的流体阻力小。另外,香味吸取器也可以具有将第一流路36和第二流路38连接的多个路径。在该情况下,优选将第一流路36和第二流路38连接的路径中通过香味源90的路径的流体阻力,比将从第一流路36到第二流路38连接的其它路径的流体阻力小。
香味吸取器10也可以具有防止气体从第一流路36泄漏的第二分离器69。第二分离器69与内侧保持部件50及燃烧型热源70一起堵塞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点火端E1侧的开口。在图2、图4及图5中,第二分离器69由螺旋状的部件61的另一端部形成。即,螺旋状的部件61的另一端部在比第一侧壁51的导入口55靠向点火端E1侧,设于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螺旋状的部件61的另一端部优选沿第一侧壁51的周向延伸。由此,作为第二分离器69的螺旋状的部件61的另一端部,防止气体从第一流路36的点火端E1侧泄漏。此外,第二分离器69也可以不完全切断气体从第一流路36的点火端E1侧的泄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离器68、69由螺旋状的部件61的一部分形成。取而代之,分离器68、69也可以由与螺旋状的部件61不同的部件形成。另外,分离器68、69也可以由一体形成于第一侧壁51或第二侧壁32的部件形成。
(作用及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的内侧保持部件50及香味吸取器10中,流路形成部件60形成为,使第一流路36中与香味源90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L1的长度比将流体流入香味源外周区间L1的部位与导入口55连结的最短路径L2长。由此,能够使第一流路36的长度,即从贯通口34到香味源90的流路长度增长。因此,在用户未进行抽吸动作时,能够抑制香味从香味源90通过第一流路36而由贯通口34流出。由此,能够抑制不透过设于吸取口40的过滤器42流出的副流烟的产生。
另外,外部空气在被加热的香味源90的周围长时间地移动,直到从贯通口34到达香味源90。由此,热从被加热的内侧保持部件50传导向外部空气等,而能够使被加热的外部空气流入香味源90。另一方面,外部空气也可以发挥在香味源外周区间L1使第一侧壁51的温度稍微下降的作用。由此,能够抑制接触于第一侧壁51的香味源90的过度加热。另外,从更均匀地加热香味源90的观点来看,也可以通过使香味源外周区间L1增长,而使导入香味源90的外部空气的温度上升。
根据一实施方式,将第一流路36和第二流路38连接的路径中通过香味源90的路径的流体阻力,比未通过香味源90的路径的流体阻力小。由此,在用户进行的抽吸动作中,从贯通口34流入的外部空气的大部分从第一流路36经由导入口55到达香味源90,然后与由香味源90产生的香味一起流入第二流路38。
根据一实施方式,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点火端E1侧的开口被堵塞。由此,在用户进行的抽吸动作中,外部空气主要从贯通口34经由第一流路36导入香味源90。
根据一实施方式,贯通口34设于比香味源90的非点火端E2侧的端部靠向点火端E1侧。由此,在抽吸动作中,抑制用户用手指堵塞贯通口34的可能。
根据一实施方式,导入口55设于比贯通口34靠向点火端E1侧,第一流路36仅设于比香味源90的非点火端E2侧的端部靠向点火端E1侧。由此,在抽吸动作中,降低用户用手指压碎第一流路36的可能。
根据一实施方式,第二流路38具有使香味扩散的空洞。由此,能够使通过香味源90的香味扩散,且有高效地进行冷却。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路36优选设于比香味源90的非点火端E2侧的端部靠向点火端E1侧。由此,由于能够尽可能增大比香味源90靠向下游侧的第二流路(空洞)38的体积,因此,不特别增大香味吸取器的外径,就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流路38内的气体的冷却效率。
根据一实施方式,设置有分隔第一流路36与吸取口40的第一分离器68。第一分离器68也可以在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沿着第一侧壁51的周向延伸。通过第一分离器68,在用户进行的抽吸动作中,从贯通口34流入的外部空气的大部分或全部从第一流路36经由导入口55到达香味源90,然后与由香味源90产生的香味一起流入第二流路38。
根据一实施方式,内侧保持部件50具有向第一侧壁51的内侧突出且卡止燃烧型热源70的爪部54。导入口55形成于第一侧壁51的相对于爪部54与燃烧型热源70的接点的非点火端侧。通过爪部54能够适当地控制燃烧型热源70的插入长,且能够适当地控制香味源90的长度。
根据一实施方式,导入口55与相对于爪部54与燃烧型热源70的接点的非点火端侧邻接。由于爪部54与导入口55邻接,因此,能够以相同的工艺形成爪部54及导入口55。具体而言,通过使第一侧壁51的一部分从第一侧壁51突出,能够同时地形成可卡止燃烧型热源70的爪部54及与爪部54邻接的导入口55。
根据一实施方式,第一侧壁51具有从点火端E1侧向非点火端E2侧而进入第一侧壁51的内侧的锥形状。由此,能够以锥形状的第一侧壁51支承燃烧型热源70及/或香味源90的侧周面。
根据一实施方式,内侧保持部件50具有支承香味源90的非点火端E2侧的端面的底部52,且在内侧保持部件50的非点火端E2侧的部分形成有通气孔52A。另外,导入口55设于香味源90的周围或比香味源90靠向点火端E1侧。内侧保持部件50形成为具有第一侧壁51与底部52的杯状。由此,内侧保持部件50能够更可靠地保持香味源90。特别是在香味源90由多个香味片、例如粒状片形成的情况下,内侧保持部件50也能够保持香味源90。
根据一实施方式,第二侧壁32覆盖第一侧壁51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具有比第一侧壁51向非点火端E2侧延伸的热传递部件33。通过热传递部件33,能够有效率地将由燃烧型热源70产生的热传递至香味源90。另外,由于热传递部件33比第一侧壁51向非点火端E2侧延伸,因此,热传递部件33的热在从第一侧壁51突出的前端部散热。由此,抑制第一侧壁51过度被加热。热传递部件33优选由导热系数比第一侧壁51高的材料形成。第一侧壁51优选由对于碳材料的耐腐蚀性比热传递部件33高的材料形成。
根据一实施方式,内侧保持部件50通过热传递部件一体成形。由此,内侧保持部件50能够发挥将由燃烧型热源70产生的热传递至香味源90的功能。
[第一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6及图7,说明第一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及流路形成部件。图6是第一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50A及流路形成部件60A的俯视图。图7是第一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50A及流路形成部件60A的与图6相反的一侧的俯视图。此外,图6及图7中,为了方便,形成于第二侧壁32的贯通口34的位置以虚线表示。
内侧保持部件50A的结构与图4及图5所示的结构相同。流路形成部件60A具有设于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的至少1个部件。
在第一变形例中,流路形成部件60A包含多个C环状的部件62。C环状的部件62卷绕于第一侧壁51。取而代之,C环状的部件62也可以安装于第二侧壁32的内表面。C环状的部件62能够由例如金属制或橡胶制部件形成。
流路形成部件60A形成为,在内侧保持部件50A设于具备第二侧壁32的筒状的保持部件30内时,将贯通口34和导入口55连接且通过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的第一流路36中与香味源90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L1的长度比将流体流入该香味源外周区间L1的部位与导入口55连结的最短路径L2长。
在图6及图7中,多个C环状的部件62位于贯通口34与导入口55之间的区域。取而代之,1个C环状的部件62也可以设于贯通口34与导入口55之间的区域。C环状的部件62具有在一处开放的开放部63,且沿着第一侧壁51的周向延伸。开放部63相对于贯通口34及导入口55的至少一方沿周向偏离地配置。由此,C环状的部件62在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如图6及图7所示,形成沿着周向的香味源外周区间L1。因此,第一流路36比未具有流路形成部件60A时的贯通口34与导入口55之间的最短路径L2长。
第一变形例中,采用具有在一处开放的开放部63的C环状的部件62。取而代之,流路形成部件60A也可以包含具有在两处以上开放的开放部63的部件。即使在该情况下,开放部63只要相对于贯通口34及导入口55的至少一方沿周向偏离配置即可。另外,开放部63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根据情况,开放部63沿第一侧壁51的周向遍及半周以上。
香味吸取器10也可以具有分隔第一流路36与吸取口40(或第二流路38)的第一分离器68A。在第一变形例中,第一分离器68A也可以通过O型圈状的部件形成。第一分离器68A在比第二侧壁32的贯通口34靠向非点火端E2侧,设于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作为第一分离器68A的O型圈状的部件完全或局部地防止气体直接从第一流路36流入第二流路38。O型圈状的部件可以由例如金属制或橡胶制的部件形成。
香味吸取器10也可以具有防止气体从第一流路36泄漏的第二分离器69A。第二分离器69A与内侧保持部件50A及燃烧型热源70一起,堵塞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点火端E1侧的开口。在第一变形例中,第二分离器69A也可以通过O型圈状的部件形成。第二分离器69A在比第一侧壁51的导入口55靠向点火端E1侧,设于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由此,作为第二分离器69A的O型圈状的部件完全地或局部地防止气体从第一流路36的点火端E1侧泄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离器68A、69A由O型圈状的部件形成。取而代之,分离器68A、69A也可以由一体地形成于第一侧壁51或第二侧壁32的部件形成。
[第二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8说明第二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及流路形成部件。图8是第二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50D及流路形成部件60的俯视图。此外,图8中,为了方便,形成于第二侧壁32的贯通口34的位置以虚线表示。
在第二变形例中,流路形成部件60与图4所示的结构一样,包含螺旋状的部件61。旋状的部件61卷绕于第一侧壁51。取而代之,螺旋状的部件61也可以安装于第二侧壁32的内表面。
设置有分隔第一流路36与吸取口40(或第二流路38)的第一分离器68A。第一分离器68A与第一变形例一样,也可以通过O型圈状的部件形成。第一分离器68A在比第二侧壁32的贯通口34靠向非点火端E2侧,设于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
另外,也可以设置有防止气体从第一流路36泄漏的第二分离器69A。第二分离器69A与第一变形例一样,也可以通过O型圈状的部件形成。第二分离器69A在比第一侧壁51的导入口55靠向点火端E1侧,设于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
[第三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9说明第三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及流路形成部件。图9是第三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50B及流路形成部件60B的俯视图。此外,在图9中,为了方便,形成于第二侧壁32的贯通口34的位置以虚线表示。
内侧保持部件50B具有第一侧壁51。在第一侧壁51形成有将外部空气导入第一侧壁51内的香味源90的导入口55。流路形成部件60B由一体地形成于第一侧壁51的突起及/或槽65形成。更具体而言,流路形成部件60A由一体地形成于第一侧壁51的螺旋状的突起及/或槽65形成。
流路形成部件60B形成为,在内侧保持部件50B设置于具有第二侧壁32的筒状的保持部件30内时,将贯通口34和导入口55连接且通过第一侧壁51与第二侧壁32之间的第一流路36中与香味源90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L1的长度比连结流体流入该香味源外周区间L1的部位和导入口55的最短路径L2长。
在第三变形例中,螺旋状的突起及/或槽65位于贯通口34与导入口55之间的区域。在螺旋状的突起及/或槽65与第二侧壁32之间形成螺旋状的间隙(流路)。因此,第一流路36的长度L1比不具有流路形成部件60B时的贯通口34与导入口55之间的最短路径L2长。
[第四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10说明第四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及流路形成部件。图10是第四变形例的内侧保持部件50E及流路形成部件60E的俯视图。此外,在图10中,为了方便,形成于第二侧壁32的贯通口34的位置以虚线表示。
内侧保持部件50E插入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第二侧壁32内。此外,图10中,第二侧壁32截面性地表示。内侧保持部件50E具有形成有螺旋状的突起及/或槽的第一侧壁51。在第一侧壁51形成有将外部空气导第一侧壁51内的香味源90的导入口55。流路形成部件60E由一体形成于第二侧壁32的槽67形成。
具体而言,在第二侧壁32形成有螺旋状的槽67。另外,在内侧保持部件50E的第一侧壁51形成有与螺旋状的槽67的位置配合的螺旋状的突起。除了第一侧壁51的两端附近以外,形成于第一侧壁51的螺旋状的突起的前端被切掉。在该被切掉的突起的前端65B、与形成于第二侧壁32的螺旋状的槽67之间,形成有第一流路36。第一流路36延伸成螺旋状。因此,第一流路36的长度L1比未具有流路形成部件60B时的贯通口34与导入口55之间的最短路径L2长。
在内侧保持部件50E,设有分隔第一流路36与吸取口40(或第二流路38)的第一分离器68E。第一分离器68E也可以通过形成于第一侧壁51的螺旋状的突起而形成。第一分离器68E也可以设于比贯通口34靠向非点火端E2侧。作为第一分离器68E的螺旋状的突起的前端也可以不被切掉,而紧密附着于第二侧壁32的槽。
在内侧保持部件50E设有防止气体从第一流路36泄漏的第二分离器69E。第二分离器69E与内侧保持部件50E及燃烧型热源70一起堵塞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点火端E1侧的开口。第二分离器69E也可以通过形成于第一侧壁51的螺旋状的突起而形成。第二分离器69E也可以设于比导入口55靠向点火端E1侧。作为第二分离器69E的螺旋状的突起的前端也可以不被切掉,而紧密附着于第二侧壁32的槽67。
根据第四变形例,通过将内侧保持部件50E拧入螺筒状的保持部件30,能够同时在内侧保持部件50E与筒状的保持部件30之间形成螺旋状的第一流路36及分离器68E、69E。另外,由于螺旋状的突起及槽彼此啮合,因此,内侧保持部件50E被稳固地保持。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10A。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主要说明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第二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贯通口34设于比香味源90的非点火端E2侧的端部靠向非点火端侧E2。第一流路36从贯通口34向点火端E1侧延伸。在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内部设有管部件84。管部件84也可以分隔第一流路36与第二流路38之间,且从贯通口34的位置延伸至第一侧壁51。第一流路36通过内侧保持部件50的第一侧壁51与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第二侧壁32之间,到达导入口55。
的贯通口34附近的区间也可以隔着分离器68而与第二流路38邻接。分离器68第一流路36包含将直接连接第一流路36与第二流路38的间隙填塞的阻力部件82。阻力部件82未将第一流路36与第二流路38流体性地完全切断,而是使从第一流路36直接进入第二流路38的路径的流体阻力增大。
从第一流路36经由阻力部件82而直接进入第二流路38的路径(参照图11的箭头F6)的流体阻力,优选比从第一流路36经由香味源90而到达第二流路的路径的流体阻力大。即,分离器68只要构成为使将第一流路36和第二流路38连接的路径中通过香味源90的路径的流体阻力比未通过香味源90的路径的流体阻力小即可。由此,可将流入第一流路36的大量空气导引至香味源90。
此外,分离器68如果构成为使将第一流路36和第二流路38连接的路径中通过香味源90的路径的流体阻力比未通过香味源90的路径的流体阻力小,则也可以到达第一流路36的一部分及/或贯通口34。
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也可以设置有将第一流路36和第二流路38连接的多个路径。在该情况下,优选将第一流路36和第二流路38连接的路径中通过香味源90的路径的流体阻力最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流路36和第二流路38之间未被流体性地完全切断。取而代之,优选分离器68将第一流路36与第二流路38之间流体性地完全切断。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2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主要说明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内侧保持部件50的第一侧壁51与筒状的保持部件30的第二侧壁32之间的流路形成部件60,由一体形成于第二侧壁32的内表面的突起或槽66形成。一体形成于第二侧壁32的内表面的突起或槽66也可以为例如螺旋形状。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流路36中与香味源90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长度比连结流体流入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部位与导入口55的最短路径长。
此外,在筒状的保持部件30具有面向第一流路36的热传递部件的情况时,只要在该热传递部件的内表面形成作为流路形成部件的突起或槽即可。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3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主要说明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内侧保持部件50C与图4及图5所示的内侧保持部件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内侧保持部件50C不具有图4及图5所示的底部。内侧保持部件50C的第一侧壁51也可以具有朝向非点火端E2侧且朝中心倾斜的锥形状。香味源90也朝向非点火端E2侧,并且向中心倾斜。由此,内侧保持部件50C即使不具有底部,也能够保持香味源90。
另外,内侧保持部件50C的第一侧壁51具有朝向非点火端E2侧且向中心倾斜的锥形状,由此,使内侧保持部件50C容易地插入筒状的保持部件30。
此外,图4~8所示的内侧保持部件50、50A、50D的第一侧壁51也可以具有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锥形状。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4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主要说明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第五实施方式中,使流体从第一流路流入香味源90的导入口55通过内侧保持部件的第一侧壁51的一端侧的开口形成。更具体而言,第一流路内的流体从内侧保持部件与燃烧型热源70之间的间隙,流入第一侧壁51的内侧的设有香味源90的空间。这样,“导入口55”不仅是形成于筒状的第一侧壁51的孔,还包含筒状的第一侧壁51的端部的开口的概念。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在第一侧壁51形成孔。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内侧保持部件保持香味源90,但不保持燃烧型热源70。这样,内侧保持部件也可以不保持燃烧型热源70。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在第一侧壁形成与燃烧型热源70卡止的爪部。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形成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及附图不应理解为限定本发明。根据该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及运用技术。
上述的多个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说明的特征可以尽可能进行组合。例如上述的多个流路形成部件60、60A、60B或分离器68、68A、69、69A的组合可采用各种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抑制香味从香味源经由第一流路而从贯通口流出的香味吸取器及内侧保持部件。

Claims (21)

1.一种香味吸取器,其具有:
筒状的保持部件,其从点火端向非点火端延伸;
燃烧型热源,其设于所述点火端;
香味源,其相对于所述燃烧型热源设于所述非点火端侧;
内侧保持部件,其设于所述筒状的保持部件内,且至少保持所述香味源;
导入口,其设于所述内侧保持部件,向所述香味源导入空气,
所述内侧保持部件具有包围所述香味源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的筒状的第一侧壁,
所述筒状的保持部件具有包围所述第一侧壁的筒状的第二侧壁,
所述第二侧壁具有与外部空气流体性地连通的贯通口,
设有:第一流路,其将所述贯通口和所述导入口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第二流路,其将吸取在所述香味源中产生的香味的吸取口和所述香味源连接,
且设有流路形成部件,其形成为使所述第一流路中与所述香味源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长度比将外部空气流入该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部位和所述导入口连结的最短路径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将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连接的路径中通过所述香味源的路径的流体阻力比未通过所述香味源的路径的流体阻力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筒状的保持部件的所述点火端侧的开口被堵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贯通口设于比所述香味源的所述非点火端侧的端部靠向所述点火端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导入口设于比所述贯通口靠向所述点火端侧,
所述第一流路仅设于比所述香味源的所述非点火端侧的端部靠向点火端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第二流路具有扩散香味的空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流路形成部件具有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至少一个部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流路形成部件包含螺旋状的部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流路形成部件包含卷绕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螺旋状的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流路形成部件包含具有在至少一处开放的开放部且沿着所述第一侧壁的周向延伸的部件,
所述至少一处的开放部相对于所述贯通口及所述导入口的至少一方沿所述周向偏离。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流路形成部件具有一体形成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或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的突起或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突起或槽形成为螺旋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具有分隔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吸取口的分离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分离器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周向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内侧保持部件构成为保持所述燃烧型热源及所述香味源,
所述内侧保持部件具有向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突出且卡止所述燃烧型热源的爪部,
所述导入口形成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相对于所述爪部与所述燃烧型热源的接点的所述非点火端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导入口与相对于所述爪部与所述燃烧型热源的接点的所述非点火端侧邻接。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从所述点火端侧向所述非点火端侧进入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的锥形状。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内侧保持部件具有支承所述香味源的非点火端侧的端面的底部,
在所述内侧保持部件的所述非点火端侧的部分形成有通气孔,
所述导入口设于比所述香味源的周围或所述香味源靠向所述点火端侧。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热传递部件,该热传递部件覆盖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延伸至比所述第一侧壁靠向所 述非点火端侧。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内侧保持部件由热传递部件一体成形。
21.一种内侧保持部件,其适用于具备燃烧型热源及香味源的香味吸取器,且至少保持所述香味源,其中,具有:
筒状的第一侧壁,其包围所述香味源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
导入口,其向所述第一侧壁的内部导入空气;
流路形成部件,其形成为在所述内侧保持部件设于具备具有与外部空气流体性地连通的贯通口的第二侧壁的筒状的保持部件内时,使将所述贯通口和所述导入口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流路中与所述香味源的外周对应的部分即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长度比将外部空气流入该香味源外周区间的部位和所述导入口连结的最短路径长。
CN201580078352.1A 2015-04-06 2015-04-06 香味吸取器及内侧保持部件 Active CN1074049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60785 WO2016162933A1 (ja) 2015-04-06 2015-04-06 香味吸引器及び内側保持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4945A CN107404945A (zh) 2017-11-28
CN107404945B true CN107404945B (zh) 2020-08-04

Family

ID=57072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8352.1A Active CN107404945B (zh) 2015-04-06 2015-04-06 香味吸取器及内侧保持部件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6194B2 (zh)
EP (1) EP3260001B8 (zh)
JP (1) JP6282379B2 (zh)
KR (1) KR101930194B1 (zh)
CN (1) CN107404945B (zh)
EA (1) EA033659B1 (zh)
HK (1) HK1245595A1 (zh)
TW (1) TWI607771B (zh)
WO (1) WO201616293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76245B1 (ko) 2021-01-13 2023-09-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54862S (zh) * 2016-01-25 2016-07-25
CN107136572B (zh) * 2016-05-27 2018-06-19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加热组件
CA3175959C (en) * 2016-12-16 2024-05-14 Kt&G Corporation Aerosol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216430A1 (ja) * 2017-05-26 2018-11-29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香味源ユニット及び香味吸引器
ES2934594T3 (es) * 2018-06-05 2023-02-23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Dispositivo para sustrato formador de aerosol calentado con precalentamiento de aire
CA3106874A1 (en) * 2018-07-26 2020-01-30 Jt International Sa Aerosol generating articles
CN114760869A (zh) * 2019-12-05 2022-07-15 日本烟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非直线性空气流动通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JP7138253B2 (ja) * 2020-09-28 2022-09-15 雲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タバコの先端で誘導加熱する発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3836A (ja) * 1974-07-01 1976-01-13 Toko Inc Chensen
US5159940A (en) 1988-07-22 1992-11-03 Philip Morris Incorporated Smoking article
DE3910899A1 (de) * 1989-04-04 1990-10-11 Bat Cigarettenfab Gmbh Rauchbarer artikel
US5027837A (en) * 1990-02-27 1991-07-02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Cigarette
KR910021225A (ko) * 1990-02-27 1991-12-20 지.로보트 디 마르코 궐련
KR100289448B1 (ko) * 1997-07-23 2001-05-02 미즈노 마사루 향미발생장치
US7415982B1 (en) * 2001-02-15 2008-08-26 Sheridan Timothy B Smokeless pipe
AR089602A1 (es) 2011-12-30 2014-09-03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rticulo generador de aerosoles para usar con un dispositivo generador de aerosoles
EP2625974A1 (en) * 2012-02-13 2013-08-14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having a flavour-generating component
TWI639391B (zh) 2012-02-13 2018-11-01 菲利浦莫里斯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隔離可燃熱源之吸煙製品
TWI595840B (zh) * 2012-02-13 2017-08-21 菲利浦莫里斯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良的氣流之菸品
TW201410163A (zh) * 2012-07-19 2014-03-16 Philip Morris Prod 具有減少的側流煙之煙品
US10021906B2 (en) * 2012-09-10 2018-07-17 Healthier Choices Management Corp. Electronic pipe with modified heat source
KR102154113B1 (ko) * 2013-08-13 2020-09-10 필립모리스 프로덕츠 에스.에이. 이중 열 전도 요소 및 개선된 기류를 갖는 흡연 물품
WO2015174442A1 (ja) * 2014-05-15 2015-11-19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香味吸引器及びカップ部材
KR102003147B1 (ko) * 2015-04-06 2019-07-23 니뽄 다바코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향미 흡인기, 내측 보유 부재, 향미 흡인기의 제조 방법 및 내측 보유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KR102000864B1 (ko) * 2015-04-06 2019-07-16 니뽄 다바코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향미 흡인기
WO2017187555A1 (ja) * 2016-04-27 2017-11-02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香味吸引器
MX2019000910A (es) * 2016-07-25 2019-07-01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Manejo de un calentador.
US20180199618A1 (en) * 2016-09-27 2018-07-19 Bond Street Manufacturing Llc Vaporizable Tobacco Wax Compositions and Container thereof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76245B1 (ko) 2021-01-13 2023-09-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26194B2 (en) 2019-10-01
EP3260001B1 (en) 2021-09-29
KR20170127530A (ko) 2017-11-21
EA201792218A1 (ru) 2018-03-30
CN107404945A (zh) 2017-11-28
TWI607771B (zh) 2017-12-11
HK1245595A1 (zh) 2018-08-31
JPWO2016162933A1 (ja) 2017-08-10
JP6282379B2 (ja) 2018-02-21
EP3260001A4 (en) 2018-11-21
EA033659B1 (ru) 2019-11-13
TW201636065A (zh) 2016-10-16
EP3260001A1 (en) 2017-12-27
KR101930194B1 (ko) 2018-12-17
WO2016162933A1 (ja) 2016-10-13
EP3260001B8 (en) 2021-11-03
US20180014570A1 (en) 2018-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4945B (zh) 香味吸取器及内侧保持部件
CN107404946B (zh) 香味吸取器
US20150335075A1 (en) Cartridge and fluid reservoir for a vaporizer
WO2016109942A1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EP3539396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er having widening smoke outlet tube
CN107427076B (zh) 香味吸引器、内侧保持部件、香味吸引器的制造方法及内侧保持部件的制造方法
TW201503838A (zh) 燃燒型熱源、香味吸嘗器及燃燒型熱源之製造方法
WO2018176346A1 (zh) 香烟结构及包含该香烟结构的雾化器
CN209788489U (zh) 一种电子烟
US20230180830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System
WO2018112766A1 (zh) 雾化器
EA045533B1 (ru) Ингалятор аромата
EA045529B1 (ru) Ингалятор аромата
EA045474B1 (ru) Ингалятор аромата
CN220000845U (zh) 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559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