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0462A - 投影机及其光源模块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及其光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0462A
CN107390462A CN201610328044.6A CN201610328044A CN107390462A CN 107390462 A CN107390462 A CN 107390462A CN 201610328044 A CN201610328044 A CN 201610328044A CN 107390462 A CN107390462 A CN 107390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connected state
light source
projecto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280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90462B (zh
Inventor
朱文浩
陈德堂
林宗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3280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90462B/zh
Priority to TW105118671A priority patent/TWI612370B/zh
Priority to US15/596,696 priority patent/US10234750B2/en
Publication of CN107390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0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90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0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5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影机及其光源模块,投影机包括光源模块、光阀以及镜头。光源模块包括光源、风扇以及导流装置。光源具有灯轴,并提供照明光束。风扇提供冷却气流。导流装置配置于光源与风扇之间,用于引导冷却气流的流向。导流装置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以及第一气流控制组件。第一风道连接于光源的一侧与风扇的排风口之间。第二风道连接于光源的另一侧与风扇的排风口之间。第一气流控制组件配置于第一风道内,用于透过重力而控制第一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第一气流控制组件具有第一控制转轴。第一控制转轴倾斜于灯轴而具有第一夹角,从而能对光源产生良好冷却效果,进而增加光源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投影机及其光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光源模块的投影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投影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元,投影机的安装方式也不再局限于直接摆放在桌面或倒挂使用的水平安装(Table top or Ceilingmount)。当需要将画面投影到天花板或地板上时,投影机则必须垂直安装(Upward projection or Downward projection)。而若需要纵向显示投影画面时,投影机则为立式安装(Portrait mode,Beam-up or Beam-down)。以高压汞灯作为光源的投影机来说,为了维持一定的灯泡寿命,投影机处于垂直安装状态、水平安装状态或是立式安装状态时,对于灯泡的冷却方式皆有所不同。然而,水平安装、垂直安装与立式安装下的投影机的冷却条件并不相同,倘若因需切换投影角度而改变安装方式则会导致冷却效果不佳,进而使得灯泡寿命大幅降低。对于需要频繁切换投影角度的场合,如何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改善,实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先前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先前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公知技术。在“先前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所述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投影机,其光源模块在不同的使用状态皆能达到产生良好冷却效果,进而增加光源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其在不同的使用状态皆能达到产生良好冷却效果,进而增加光源的使用寿命。
为达上述之一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包括光源模块、光阀以及镜头。光源模块包括光源、风扇以及导流装置。光源具有灯轴,并用于提供照明光束。风扇用于提供冷却气流。导流装置配置于光源与风扇之间,用以引导冷却气流的流向。导流装置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以及第一气流控制组件。第一风道连接于光源的一侧与风扇的排风口之间。第二风道连接于光源的另一侧与风扇的排风口之间。第一气流控制组件配置于第一风道内,用以透过重力而控制第一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当第一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时,冷却气流经由第一风道自风扇流至光源。第一气流控制组件具有第一控制转轴,第一控制转轴倾斜于灯轴而具有第一夹角,第一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光阀位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所述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镜头位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影像光束转换成投影光束。
为达上述之一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模块,用于投影机,光源模块包括光源、风扇以及导流装置。光源具有灯轴。风扇用于提供冷却气流。导流装置配置于光源与风扇之间,用以引导冷却气流的流向。导流装置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以及第一气流控制组件。第一风道连接于光源的一侧与风扇的排风口之间。第二风道连接于光源的另一侧与风扇的排风口之间。第一气流控制组件配置于第一风道内,用以透过重力而控制第一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当第一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时,冷却气流经由第一风道自风扇流至光源。第一气流控制组件具有第一控制转轴,第一控制转轴倾斜于灯轴而具有第一夹角,第一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光源模块具有第一气流控制组件,第一气流控制组件用以透过重力而控制第一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藉由第一气流控制组件的第一控制转轴倾斜于灯轴而具有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设计,可确保风扇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够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引导至光源,使得投影机能在各种不同的使用状态下,皆能对光源产生良好冷却效果,进而增加光源的使用寿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光源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于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另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于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另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功能方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投影机1包括光源模块10、光阀11以及镜头12。光源模块10用于提供照明光束L1。光阀11位于照明光束L1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照明光束L1转换成影像光束L2。镜头12位于影像光束L2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影像光束L2转换成投影光束L3。在本实施例中,镜头12可将投影光束L3投射出投影机1。在本实施例中,光阀11可以是数字微型反射镜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或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2为图1所示的光源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包括光源101、风扇102以及导流装置103。光源101具有灯轴LA1,且光源101用于提供照明光束L1。风扇102用于提供冷却气流。导流装置103配置于光源101与风扇102之间,本实施例的导流装置103用以引导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的流向。在本实施例中,导流装置103包括第一风道1031、第二风道1032以及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031连接于光源101的第一侧S1与风扇102的排风口A0之间,第二风道1032连接于光源101的第二侧S2与风扇102的排风口A0之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风道1031的进风口AI1与第二风道1032的进风口AI2共同连接风扇102的排风口A0。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配置于第一风道1031内,用以透过重力而控制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时,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不会阻挡冷却气流而使冷却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风道1031自风扇102流至光源101。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具有第一控制转轴CS1,第一控制转轴CS1倾斜于灯轴LA1而具有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第一夹角θ1。
在一实施例中,图1中镜头12所提供的投影光束L3的投影方向P如图3所绘示,即光轴LA2的延伸方向,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光源101的灯轴LA1例如垂直于镜头12的光轴LA2,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导流装置103还包括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配置于第二风道1032内,用以透过重力而控制第二风道1032处于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风道1032处于不连通状态时,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阻挡冷却气流自风扇102流至光源101,此时,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也就是说,冷却气流经由第一风道1031自风扇102流至光源101,而不经由第二风道1032自风扇102流至光源101。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风道1032处于连通状态时,第一风道处1031处于不连通状态;也就是说,冷却气流经由第二风道1032自风扇102流至光源101,而不经由第一风道1031自风扇102流至光源101。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具有第二控制转轴CS2,第二控制转轴CS2倾斜于灯轴LA1而具有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第二夹角θ2。其中,第一控制转轴CS1以及第二控制转轴CS2可以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的枢接机构组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θ1与第二夹角θ2的角度例如是分别为45度,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夹角θ1与第二夹角θ2的角度可依照实际情况的需求而于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进行选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透过驱动马达驱动齿轮组件的方式来带动第一控制转轴CS1与第二控制转轴CS2的转动,以辅助第一控制转轴CS1与第二控制转轴CS2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第二风道1032能够准确无误地处于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除此之外,导流装置103具有两个风道(第一风道1031与第二风道1032)仅为本发明的其中的一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导流装置103的风道配置数量可依照实际情况的需求而增加到三个或三个以上。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包括第一挡件1035以及第一挡板10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件1035例如是挡块,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一挡件1035的形式可依照需求而作成各种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件1035固设于第一风道1031的第一内壁W1上,第一挡板1036可用于抵靠第一挡件1035,且第一挡板1036枢接于第一控制转轴CS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转轴CS1位于第一风道1031的第二内壁W2上,第二内壁W2位于第一内壁W1的对向(也就是彼此相对),第二内壁W2靠近光源101,第一内壁W1远离光源101,且第二内壁W2位于第一内壁W1与光源101之间。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第一挡板1036可因应投影机1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而转动,以使第一风道1031于连通状态与不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而抵靠于第一挡件1035时,第一风道1031处于不连通状态;当第一挡板1036受控重力而不抵靠于第一挡件1035时,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包括第二挡件1037以及第二挡板103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件1037例如是挡块,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二挡件1037的形式可依照需求而作成各种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件1037固设于第二风道1032的第三内壁W3上,第二挡板1038可用于抵靠第二挡件1037,且第二挡板1038枢接于第二控制转轴CS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转轴CS2位于第二风道1032的第四内壁W4上,第四内壁W4位于第三内壁W3的对向(也就是彼此相对),第四内壁W4靠近光源101,第三内壁W3远离光源101,且第四内壁W4位于第三内壁W3与光源101之间。具体而言,第二挡板1038可因应投影机1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而转动,以使第二风道1032于连通状态与不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而抵靠于第二挡件1037时,第二风道1032处于不连通状态;当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而不抵靠于第二挡件1037时,第二风道1032处于连通状态。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导流装置103还包括第一导流单元1039以及第二导流单元10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单元1039配置于第一风道1031与光源101之间,且第一导流单元1039具有朝向光源101的第一出风口O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单元1040配置于第二风道1032与光源101之间,且第二导流单元1040具有朝向光源101的第二出风口O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单元1039连通于第一风道1031,第二导流单元1040连通于第二风道1032,第一导流单元1039的功效在于引导流经第一风道1031的冷却气流透过第一出风口O1流至光源101,第二导流单元1040的功效在于引导流经第二风道1032的冷却气流透过第二出风口O2流至光源101。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单元1039的第一出风口O1与第二导流单元1040的第二出风口O2相对于光源101的发光元件1012面对面设置,可有效冷却发光组件1012上端部(以重力方向为参考方向)的温度,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单元1039的第一出风口O1处例如是具有能够增加导流效果的动件,而在第二导流单元1040的第二出风口O2处也可具有能够增加导流效果的另一动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依照实际情况的需求而进行动件的配置。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源101包括壳体1011以及配置于壳体1011内的发光元件101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11具有至少一开口1013,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经由导流装置103引导至壳体1011内的发光元件1012并经由至少一开口1013导出于壳体1011。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风道1031连接于光源101的第一侧S1与风扇102的排风口A0之间,第二风道1032连接于光源101的第二侧S2与风扇102的排风口A0之间,其中第一侧S1与第二侧S2分别位于壳体1011的相对两侧,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以下再针对投影机1于不同的使用状态下,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如何被导流装置103引导的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照图4,图4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于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影机1被固定于例如是桌面的参考平面R1时,导流装置103的第二风道1032位于参考平面R1与光源101的灯轴LA1之间,且光源101的灯轴LA1平行于参考平面R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风道1032位于参考平面R1与第一风道1031之间,第一风道1031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风道1032的延伸方向大体平行于参考平面R1,且图1中镜头12所提供的投影光束L3的投影方向P(也就是光轴LA2)垂直于重力方向G。在本实施例这样的使用状态下,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往靠近第二挡件1037的方向转动直到抵靠于第二挡件1037,进而使第二风道1032处于不连通状态,此时,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往远离第一挡件1035的方向转动而使第一挡板1036不抵靠第一挡件1035,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如此一来,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够通过第一风道1031而流至光源101的发光元件1012,以冷却发光元件1012。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图4中的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也可不具有第二挡件1037(即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仅具有第二挡板1038与第二控制转轴CS2),透过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转动直到可阻挡冷却气流,进而使第二风道1032处于不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或者,在部分实施例中,图4中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也可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转动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图4中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且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也不具有第二挡件1037(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且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仅具有第二挡板1038与第二控制转轴CS2),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转动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透过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转动直到可阻挡冷却气流,进而使第二风道1032处于不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由上述可知,藉由第二风道1032处于不连通状态以及冷却气流通过处于连通状态的第一风道1031而流至图4中光源101的发光组件1012的上方,以达到冷却光源模块10的热点的效果,其可避免发光组件1012发生热不均的现象,进而有效提高光源模块10的光源101的发光组件1012的寿命。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热点例如位于发光组件1012的上端部,更具体地说,以重力方向而言,热气累积于发光组件1012的上端部。
请参照图5,其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另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影机1被固定于例如是天花板的参考平面R2时,导流装置103的第二风道1032位于参考平面R2与光源101的灯轴LA1之间,且光源101的灯轴LA1平行于参考平面R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风道1032位于参考平面R2与第一风道1031之间,第一风道1031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风道1032的延伸方大体平行于参考平面R2,且图1中镜头12所提供的投影光束L3的投影方向P(也就是光轴LA2)垂直于重力方向G。在本实施例这样的使用状态下,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往靠近第一挡件1035的方向转动直到抵靠于第一挡件1035,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不连通状态,此时,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往远离第二挡件1037的方向转动而使第二挡板1038不抵靠第二挡件1037,进而使第二风道1032处于连通状态。如此一来,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够通过第二风道1032而流至光源101的发光元件1012,以冷却发光元件1012。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图5中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也可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透过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 1转动直到可阻挡冷却气流,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不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或者,在部分实施例中,图5中的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也可不具有第二挡件1037(即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仅具有第二挡板1038与第二控制转轴CS2),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转动而使第二风道1032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中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且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也不具有第二挡件1037(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且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仅具有第二挡板1038与第二控制转轴CS2),透过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 1转动直到可阻挡冷却气流,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不连通状态,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转动而使第二风道1032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由上述可知,藉由第一风道1031处于不连通状态以及冷却气流通过处于连通状态的第二风道1032而流至图5中光源101的发光组件1012的上方,以达到冷却光源模块10的热点的效果,其可避免发光组件1012发生热不均的现象,进而有效提高光源模块10的光源101的发光组件1012的寿命。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热点例如位于发光组件1012的上端部,更具体地说,以重力方向而言,热气累积于发光组件1012的上端部。
请参照图6,其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影机1被固定于例如是桌面的参考平面R1时,第一风道1031及第二风道1032位于参考平面R1上方,部分的第一风道1031位于参考平面R1与部分的第二风道1032之间,部分的第二风道1032位于参考平面R1与部分的第一风道1031之间,且光源101的灯轴LA1平行于参考平面R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031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风道103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参考平面R1,且图1中镜头12所提供的投影光束L3的投影方向P(也就是光轴LA2)平行于重力方向G。在本实施例这样的使用状态下,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往靠近第一挡件1035的方向转动直到抵靠于第一挡件1035,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不连通状态,此时,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往远离第二挡件1037的方向转动而使第二挡板1038不抵靠第二挡件1037,进而使第二风道1032处于连通状态。如此一来,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够通过第二风道1032而流至光源101的发光元件1012,以冷却发光元件1012。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图6中的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也可不具有第二挡件1037(即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仅具有第二挡板1038与第二控制转轴CS2),透过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转动而使第二风道1032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由上述可知,藉由第一风道1031处于不连通状态以及冷却气流通过处于连通状态的第二风道1032而流至图6中光源101的发光组件1012的左侧,以达到冷却光源模块10的热点的效果,其可避免发光组件1012发生热不均的现象,进而有效提高光源模块10的光源101的发光组件1012的寿命。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热气例如累积于发光组件1012的左侧,热点例如位于发光组件1012的左侧。
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图6中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且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也不具有第二挡件1037(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且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仅具有第二挡板1038与第二控制转轴CS2),透过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转动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且透过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转动而使第二风道1032也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7,其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影机1被固定于例如是天花板的参考平面R2时,第一风道1031及第二风道1032位于参考平面R2下方,部分第一风道1031位于参考平面R2与部分的第二风道1032之间,部分的第二风道1032位于参考平面R1与部分的第一风道1031之间,且光源101的灯轴LA1平行于参考平面R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031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风道103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参考平面R2,且图1中镜头12所提供的投影光束L3的投影方向P(也就是光轴LA2)平行于重力方向G。在本实施例这样的使用状态下,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往靠近第二挡件1037的方向转动直到抵靠于第二挡件1037,进而使第二风道1032处于不连通状态,此时,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往远离第一挡件1035的方向转动而使第一挡板1036不抵靠第一挡件1035,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如此一来,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够通过第一风道1031而流至光源101的发光元件1012,以冷却发光元件1012。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图7中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也可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透过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转动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由上述可知,藉由第二风道1032处于不连通状态以及冷却气流通过处于连通状态的第一风道1031而流至图7中光源101的发光组件1012的左侧,以达到冷却光源模块10的热点的效果,其可避免发光组件1012发生热不均的现象,进而有效提高光源模块10的光源101的发光组件1012的寿命。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热气例如累积于发光组件1012的左侧,热点例如位于发光组件1012的左侧。
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图7中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且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也不具有第二挡件1037(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且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仅具有第二挡板1038与第二控制转轴CS2),透过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转动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且透过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转动而使第二风道1032也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8,其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影机1被固定于例如是桌面的参考平面R1时,光源101的灯轴LA1垂直于参考平面R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031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风道103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参考平面R1,且图1中镜头12所提供的投影光束L3的投影方向P(也就是光轴LA2)垂直于重力方向G。在本实施例这样的使用状态下,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往靠近第二挡件1037的方向转动直到抵靠于第二挡件1037,进而使第二风道1032处于不连通状态,此时,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往远离第一挡件1035的方向转动而使第一挡板1036不抵靠第一挡件1035,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如此一来,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够通过第一风道1031而流至光源101的发光元件1012,以冷却发光元件1012。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图8中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也可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转动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由上述可知,藉由第二风道1032处于不连通状态以及冷却气流通过处于连通状态的第一风道1031而流至图8中光源101的发光组件1012的左侧,以达到冷却光源模块10的热点的效果,其可避免发光组件1012发生热不均的现象,进而有效提高光源模块10的光源101的发光组件1012的寿命。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热气例如累积于发光组件1012的左侧,热点例如位于发光组件1012的左侧。
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图8中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且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也不具有第二挡件1037(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且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仅具有第二挡板1038与第二控制转轴CS2),透过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转动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且透过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转动而使第二风道1032也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9,其为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影机1被固定于例如是天花板的参考平面R2时,光源101的灯轴LA1垂直于参考平面R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031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风道103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参考平面R2,且图1中镜头12所提供的投影光束L3的投影方向P(也就是光轴LA2)垂直于重力方向G。在本实施例这样的使用状态下,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往靠近第一挡件1035的方向转动直到抵靠于第一挡件1035,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不连通状态,此时,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往远离第二挡件1037的方向进行转动而使第二挡板1038不抵靠第二挡件1037,进而使第二风道1032处于连通状态。如此一来,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够通过第二风道1031而流至光源101的发光元件1012,以冷却发光元件1012。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图9中的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也可不具有第二挡件1037(即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仅具有第二挡板1038与第二控制转轴CS2),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转动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由上述可知,藉由第一风道1031处于不连通状态以及冷却气流通过处于连通状态的第二风道1032而流至图9中光源101的发光组件1012的左侧,以达到冷却光源模块10的热点的效果,其可避免发光组件1012发生热不均的现象,进而有效提高光源模块10的光源101的发光组件1012的寿命。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热气例如累积于发光组件1012的左侧,热点例如位于发光组件1012的左侧。
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图9中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且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也不具有第二挡件1037(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且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仅具有第二挡板1038与第二控制转轴CS2),透过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转动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且透过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二控制转轴CS2转动而使第二风道1032也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由上述多个实施例可知,可透过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及/或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不具有第二挡件1037(即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仅具有第二挡板1038与第二控制转轴CS2)而可使第一风道1031与第二风道1032两者分别处于不连通状态与连通状态、分别处于连通状态与不连通状态或皆处于连通状态。
此外,为了使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与第二气流控制组件1034的第二挡板1038能够于上述各种不同的使用状态下顺利地进行转动,在一实施例中,可分别于第一挡板1036与第二挡板1038上配置加重块体或是分别增加第一挡板1036与第二挡板1038的部分厚度,以确保第一挡板1036与第二挡板1038于各种不同的使用状态受控于重力而进行转动。除此之外,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于第一风道1031的第二内壁W2与第一档板1036之间配置垫块,使得第一挡板1036朝远离第二内壁W2的方向偏离,以确保第一挡板1036于各种不同的使用状态受控于重力而进行转动;在又一实施例中,也可于第二风道1032的第四内壁W4与第二档板1038之间配置另一垫块,使得第二挡板1038朝远离第四内壁W4的方向偏离,以确保第二挡板1038于各种不同的使用状态受控于重力而进行转动。
请参照图10,其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于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a与图4至图9所示的光源模块10类似,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a仅于导流装置103a的第一风道1031内配置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导流装置103a的第二风道1032内不配置任何阻挡气流进入的组件。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影机被固定于例如是桌面的参考平面R1时,第一风道1031及第二风道1032位于参考平面R1上方,部分的第一风道1031位于参考平面R1与部分的第二风道1032之间,部分的第二风道1032位于参考平面R1与部分的第一风道1031之间,且光源101的灯轴LA1平行于参考平面R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031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风道103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参考平面R1,且图1中镜头12所提供的投影光束L3的投影方向P(也就是光轴LA2)平行于重力方向G。在本实施例这样的使用状态下,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往靠近第一挡件1035的方向转动直到抵靠于第一挡件1035,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不连通状态,此时,由于第二风道1032内并无任何阻挡气流的组件,因此,第二风道1032处于连通状态。如此一来,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够通过第二风道1032而流至光源101的发光元件1012,以冷却发光元件1012。
请参照图11,其为图10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另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影机被固定于例如是天花板的参考平面R2时,第一风道1031及第二风道1032位于参考平面R2下方,部分的第一风道1031位于参考平面R2与部分的第二风道1032之间,部分的第二风道1032位于参考平面R1与部分的第一风道1031之间,且光源101的灯轴LA1平行于参考平面R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031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风道103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参考平面R2,且图1中镜头12所提供的投影光束L3的投影方向P(也就是光轴LA2)平行于重力方向G。在本实施例这样的使用状态下,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往远离第一挡件1035的方向转动而使第一挡板1036不抵靠第一挡件1035,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此时,由于第二风道1032内并无任何阻挡气流的组件,因此,第二风道1032也处于连通状态。如此一来,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够通过第一风道1031与第二风道1032而流至光源101的发光元件1012,以冷却发光元件1012。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图11中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也可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透过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转动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12,其为图10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影机被固定于例如是桌面的参考平面R1时,光源101的灯轴LA1垂直于参考平面R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031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风道103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参考平面R1,且图1中镜头12所提供的投影光束L3的投影方向P(也就是光轴LA2)垂直于重力方向G。在本实施例这样的使用状态下,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往远离第一挡件1035的方向进行转动而使第一挡板1036不抵靠第一挡件1035,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此时,由于第二风道1032内并无任何阻挡气流的组件,因此,第二风道1032也处于连通状态。如此一来,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够通过第一风道1031与第二风道1032而流至光源101的发光元件1012,以冷却发光元件1012。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图12中的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也可不具有第一挡件1035(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仅具有第一挡板1036与第一控制转轴CS1),透过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转动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连通状态,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13,其为图10所示的光源模块于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当投影机被固定于例如是天花板的参考平面R2时,光源101的灯轴LA1垂直于参考平面R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031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风道103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参考平面R2,且图1中镜头12所提供的投影光束L3的投影方向P(也就是光轴LA2)垂直于重力方向G。在本实施例这样的使用状态下,第一气流控制组件1033的第一挡板1036受控于重力并藉由第一控制转轴CS1往靠近第一挡件1035的方向转动直到抵靠于第一挡件1035,进而使第一风道1031处于不连通状态,此时,由于第二风道1032内并无任何阻挡气流的组件,因此,第二风道1032处于连通状态。如此一来,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够通过第二风道1032而流至光源101的发光元件1012,以冷却发光元件1012。
请参照图14,其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b与图4至图9所示的光源模块10以及图10至图13所示的光源模块10a类似,不同点在于,在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b中,导流装置103b的第一风道1031连接于光源101的第三侧S3与风扇102的排风口A0之间,第二风道1032连接于光源101的第二侧S2与风扇102的排风口A0之间,其中第二侧S2与第三侧S3分别位于壳体1011的相邻两侧。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同样能达到上述实施例中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风扇102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被导流装置103引导,而流至光源101的发光元件1012,以冷却发光元件1012的功效。
然而,上述灯轴LA1与参考平面R1(例如桌面)/参考平面R2(例如天花板)的关系不限定于平行关系或垂直关系,如此可提高投影机1的使用便利性。举例来说,为了达到缩小化投影机1的体积以及避免发光组件1012发生热不均两者功效同时兼顾,在一实施例中,可将灯轴LA1与参考平面R1(例如桌面)/参考平面R2(例如天花板)之间的夹角设计为0度到45度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将灯轴LA1与参考平面R1(例如桌面)/参考平面R2(例如天花板)之间的夹角设计为45度到90度之间,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更具体地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灯轴LA1与参考平面R1(例如桌面)/参考平面R2(例如天花板)之间的夹角设计为0度到20度之间,或者设计为70度到90度之间;在部分实施例中,灯轴LA1与参考平面R1(例如桌面)/参考平面R2(例如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例如是3度、7度、87度或83度,但本发明仍不限于此。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光源模块具有第一气流控制组件,第一气流控制组件用以透过重力而控制第一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藉由第一气流控制组件的第一控制转轴倾斜于灯轴而具有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设计,可确保风扇所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够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引导至光源,使得投影机能在各种不同的使用状态下,皆能对光源产生良好冷却效果,进而增加光源的使用寿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投影机的光源模块具有第一气流控制组件与第二气流控制组件,第一气流控制组件与第二气流控制组件透过重力而可分别控制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其中第一气流控制组件的第一控制转轴与第二气流控制组的第二控制转轴分别倾斜于灯轴而具有0到90度的夹角设计。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第一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时,第二风道处于不连通状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第一风道处于不连通状态时,第二风道处于连通状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第一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时,第二风道也处于连通状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气流控制组件可不具有第一挡件(即第一气流控制组件可仅具有第一挡板与第一控制转轴)而使第一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控制组件可不具有第二挡件(即第二气流控制组件可仅具有第二挡板与第二控制转轴)而使第二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符号说明】
1:投影机
10、10a、10b:光源模块
11:光阀
12:镜头
101:光源
102:风扇
103、103a、103b:导流装置
1011:壳体
1012:发光元件
1013:开口
1031:第一风道
1032:第二风道
1033:第一气流控制组件
1034:第二气流控制组件
1035:第一挡件
1036:第一挡板
1037:第二挡件
1038:第二挡板
1039:第一导流单元
1040:第二导流单元
A0:排风口
AI1、AI2:进风口
CS1:第一控制转轴
CS2:第二控制转轴
G:重力方向
LA1:灯轴
LA2:光轴
L1:照明光束
L2:影像光束
L3:投影光束
O1:第一出风口
O2:第二出风口
P:投影方向
R1、R2:参考平面
S1:第一侧
S2:第二侧
S3:第三侧
W1:第一内壁
W2:第二内壁
W3:第三内壁
W4:第四内壁
θ1:第一夹角
θ2:第二夹角

Claims (35)

1.一种投影机,包括光源模块、光阀以及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风扇以及导流装置:
所述光源具有灯轴,并用于提供照明光束;
所述风扇用于提供冷却气流;以及
所述导流装置配置于所述光源与所述风扇之间,用以引导所述冷却气流的流向,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以及第一气流控制组件,
所述第一风道连接于所述光源的一侧与所述风扇的排风口之间;
所述第二风道连接于所述光源的另一侧与所述风扇的排风口之间;以及
所述第一气流控制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用以透过重力而控制所述第一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冷却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风道自所述风扇流至所述光源,其中所述第一气流控制组件具有第一控制转轴,所述第一控制转轴倾斜于所述灯轴而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所述光阀位于所述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所述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以及
所述镜头位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所述影像光束转换成投影光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气流控制组件阻挡所述冷却气流自所述风扇流至所述光源而使所述冷却气流不经由所述第一风道自所述风扇流至所述光源,其中当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冷却气流经由所述第二风道自所述风扇流至所述光源,其中当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冷却气流不经由所述第二风道自所述风扇流至所述光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平行于或垂直于所述参考平面,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或者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也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到45度之间,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或者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也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到90度之间,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或者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也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控制组件包括:
第一挡件,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内壁上;以及
第一挡板,用于抵靠于所述第一挡件,且枢接于所述第一控制转轴,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内壁上,所述第二内壁靠近所述光源且所述第一内壁远离所述光源,其中当所述第一挡板受控于重力而抵靠于所述第一挡件时,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挡板受控于重力而不抵靠于所述第一挡件时,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
第二气流控制组件,配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内,用以透过重力而控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或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气流控制组件阻挡所述冷却气流自所述风扇流至所述光源,且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气流控制组件具有第二控制转轴,所述第二控制转轴倾斜于所述灯轴而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控制组件包括:
第二挡件,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三内壁上;以及
第二挡板,用于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且枢接于所述第二控制转轴,其中所述第二控制转轴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四内壁上,所述第四内壁靠近所述光源且所述第三内壁远离所述光源,其中当所述第二挡板受控于重力而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二挡板受控于重力而不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平行于所述参考平面,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挡板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而使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挡板不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而使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垂直于所述参考平面,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挡板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而使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挡板不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而使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平行于或垂直于所述参考平面,其中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皆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到45度之间,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或者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也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到90度之间,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或者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也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等于45度。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等于45度。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
第一导流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光源之间,并具有第一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所述光源;以及
第二导流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光源之间,并具有第二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所述光源。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壳体以及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发光元件,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开口,所述冷却气流经由所述导流装置引导至所述壳体内的所述发光元件并经由所述至少一开口导出。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分别连接于所述光源的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或分别连接于所述光源的所述壳体的相邻两侧。
19.一种光源模块,用于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风扇以及导流装置:
所述光源具有灯轴;
所述风扇用于提供冷却气流;以及
所述导流装置配置于所述光源与所述风扇之间,用以引导所述冷却气流的流向,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以及第一气流控制组件,
所述第一风道连接于所述光源的一侧与所述风扇的排风口之间;
所述第二风道连接于所述光源的另一侧与所述风扇的排风口之间;以及
所述第一气流控制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用以透过重力而控制所述第一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或一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冷却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风道自所述风扇流至所述光源,其中所述第一气流控制组件具有第一控制转轴,所述第一控制转轴倾斜于所述灯轴而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平行于或垂直于所述参考平面,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或者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也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到45度之间,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或者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也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到90度之间,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或者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也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控制组件包括:
第一挡件,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内壁上;以及
第一挡板,用于抵靠于所述第一挡件,且枢接于所述第一控制转轴,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内壁上,所述第二内壁靠近所述光源且所述第一内壁远离所述光源,其中当所述第一挡板受控于重力而抵靠于所述第一挡件时,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挡板受控于重力而不抵靠于所述第一挡件时,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
第二气流控制组件,配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内,用以透过重力而控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或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气流控制组件阻挡所述冷却气流自所述风扇流至所述光源,且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气流控制组件具有第二控制转轴,所述第二控制转轴倾斜于所述灯轴而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控制组件包括:
第二挡件,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三内壁上;以及
第二挡板,用于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且枢接于所述第二控制转轴,其中所述第二控制转轴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四内壁上,所述第四内壁靠近所述光源且所述第三内壁远离所述光源,其中当所述第二挡板受控于重力而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二挡板受控于重力而不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平行于所述参考平面,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挡板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而使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挡板不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而使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垂直于所述参考平面,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挡板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而使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挡板不抵靠于所述第二挡件而使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平行于或垂直于所述参考平面,其中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皆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到45度之间,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或者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也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用于固定于参考平面,且所述灯轴与所述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到90度之间,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不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或者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处于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风道也处于所述连通状态。
3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等于45度。
3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等于45度。
3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
第一导流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光源之间,并具有第一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所述光源;以及
第二导流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光源之间,并具有第二出风口,其中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所述光源。
3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壳体以及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发光元件,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开口,所述冷却气流经由所述导流装置引导至所述壳体内的所述发光元件并经由所述至少一开口导出。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分别连接于所述光源的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或分别连接于所述光源的所述壳体的相邻两侧。
CN201610328044.6A 2016-05-17 2016-05-17 投影机及其光源模块 Active CN107390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8044.6A CN107390462B (zh) 2016-05-17 2016-05-17 投影机及其光源模块
TW105118671A TWI612370B (zh) 2016-05-17 2016-06-15 投影機及其光源模組
US15/596,696 US10234750B2 (en) 2016-05-17 2017-05-16 Projector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having flow guid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8044.6A CN107390462B (zh) 2016-05-17 2016-05-17 投影机及其光源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0462A true CN107390462A (zh) 2017-11-24
CN107390462B CN107390462B (zh) 2020-07-03

Family

ID=60329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28044.6A Active CN107390462B (zh) 2016-05-17 2016-05-17 投影机及其光源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34750B2 (zh)
CN (1) CN107390462B (zh)
TW (1) TWI6123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7896B (zh) 2018-09-28 2022-01-21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与投影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6919A1 (en) * 2010-10-12 2012-04-12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oling device and proj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3034033A (zh) * 2012-12-11 2013-04-1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95047U (en) * 2001-10-24 2002-07-11 Optoma Corp Overall cooling device for reflection type liquid crystal imaging
US7972013B2 (en) * 2007-03-06 2011-07-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having a holding unit with air supply port for cooling air and projector
US8596796B2 (en) 2008-09-09 2013-12-03 Panasonic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with a cooling air fan
JP4816755B2 (ja) 2009-04-02 2011-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1185993A (ja) * 2010-03-04 2011-09-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6039878B2 (ja) * 2010-03-24 2016-12-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WO2012124053A1 (ja) 2011-03-15 2012-09-20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5810732B2 (ja) * 2011-03-22 2015-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817261B2 (ja) * 2011-07-04 2015-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078983B2 (ja) 2012-05-23 2017-0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3995422A (zh) * 2014-05-22 2014-08-20 无锡启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机灯泡的冷却机构
US9841663B2 (en) * 2015-03-06 2017-12-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that selectively opens and closes openings based on postur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6919A1 (en) * 2010-10-12 2012-04-12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oling device and proj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3034033A (zh) * 2012-12-11 2013-04-1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36702A1 (en) 2017-11-23
CN107390462B (zh) 2020-07-03
TWI612370B (zh) 2018-01-21
US10234750B2 (en) 2019-03-19
TW201802564A (zh) 201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31191B1 (en) Image display mechanis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1203803B (zh) 具有冷却风扇的投影仪系统
US9405177B2 (en) Color wheel modul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3499909B (zh) 一种投影装置
CN101576706B (zh) 冷却系统及采用该冷却系统的投影装置
JP2005024735A (ja) 光源装置
JP5637469B1 (ja) 画像投射装置
CN104280991A (zh) 图像投影装置
CN107390462A (zh) 投影机及其光源模块
CN101030023A (zh) 具有多种散热模式的电子装置
CN201177724Y (zh) 一种投影机散热结构
CN209657071U (zh) 一种密封散热光机结构
US20080225239A1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thereof
CN106297579A (zh) 一种抬头显示器及其显示屏
CN109557747A (zh) 一种新型自动对焦led投影仪
CN106249525B (zh) 光源装置单元、光源盒和投影仪
CN105527786B (zh) 冷却系统和投影装置
CN109426053A (zh) 投影机与光源模块
CN2904036Y (zh) 改进型带液晶板密闭冷却风道的投影机液晶冷却机构
JP2001132694A (ja) 送風装置及び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1046615A (zh) 带液晶板密闭冷却风道的投影机液晶冷却机构
CN216595869U (zh) 一种全封闭投影机的散热管
CN219799969U (zh) 具有上下散热风路结构的光机及投影仪
CN220105503U (zh) 一种lcd投影仪半密闭式光机
CN211123594U (zh) 投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