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6346A - 地下蓄水槽的蓄水构造及蓄水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下蓄水槽的蓄水构造及蓄水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6346A
CN107366346A CN201710334046.0A CN201710334046A CN107366346A CN 107366346 A CN107366346 A CN 107366346A CN 201710334046 A CN201710334046 A CN 201710334046A CN 107366346 A CN107366346 A CN 107366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type
packing material
flashing
type thing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340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66346B (zh
Inventor
藤本和久
松本健史
井场道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oshi Bel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oshi Belt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oshi Belting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oshi Belti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366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6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66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6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E03F1/002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with disposal into the ground, e.g. via dry wells
    • E03F1/005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with disposal into the ground, e.g. via dry wells via box-shaped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40Other devices for confining, e.g. trenches, drain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蓄水槽的蓄水构造及蓄水施工方法,提高堆积的块体填充材料的拐角部的施工性,由此蓄水槽的施工更简便,做出的结果难以受到作业者的熟练度的影响,而且能够减少人工费等成本。涉及一种对蓄水构造(1)进行施工的蓄水施工方法,该蓄水构造(1)具备:具有能够蓄水的间隙的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2);覆盖填充材料(2)的防水片(3);以及配置于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及/或顶点部分(26)与防水片(3)之间且呈覆盖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及/或顶点部分(26)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的拐角型物(5)。

Description

地下蓄水槽的蓄水构造及蓄水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有用于例如将地上利用于停车场或庭园等其他用途且在地下蓄积雨水的蓄水槽或蓄水池等的蓄水构造及蓄水施工方法,详细而言,提供一种能够更简便地形成蓄水槽,能够实现人工费的节约、工期的缩短并能够防止人为的施工错误的蓄水构造及蓄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地下没有含水层的土地或虽然在地下存在自然的含水层但是在地质上难以分隔含水层的场所等水资源贫乏的土地中,在地下形成人工的蓄水槽来确保水资源。此外在城市地区为了确保防火用水或工业用水而在建筑物的地下或公园/停车场的地下等设置人工的具有蓄水空间的蓄水槽来完成使雨水高效率地流入蓄水槽的系统。这样的蓄水槽由于将蓄水空间的上方利用于停车场或公园等,因此必须是能充分耐受来自上方的压力的结构。因此,将填充材料配置填充于蓄水空间内来提高强度,作为填充材料而通常使用沙砾或碎石。然而,上述的沙砾或碎石因土地的不同而有时难以获得充分的量,在价格上成为高价的情况也多。而且,即便存在用于蓄水的广大的凹处,在使用沙砾或碎石的情况下,蓄水量也会减少至少沙砾或碎石的体积量。通常,在使用碎石作为填充材料的情况下,存在与凹处整体的容积相比,蓄水率成为40%左右,剩余的60%被碎石占据的课题。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其特征在于,在由防水片包围的蓄水空间形成配置有块体填充材料的蓄水槽的蓄水施工方法中,在凹处配置将防水片预先形成为层状的防水成型体,然后在防水成型体内配置填充材料。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的蓄水槽等:在形成为凹状的基底铺设有防水片的蓄水空间内配置填充材料的蓄水槽中,其特征在于,基底包括由倾斜面构成的法面和底面,在铺设有防水片的蓄水空间并用配置有块体填充材料和小尺寸填充材料。而且,在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被覆体,该被覆体使用于合成树脂制的蓄水块组由被覆体液密地被覆而构成的地下蓄水槽。
上述的专利文献1~3公开的块体填充材料是由树脂等原料构成的成型体,能够耐受来自上方的压力,并且与用于蓄水的凹处整体的容量相比能够使蓄水率为90%以上。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1-2797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1-4071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13-79524号公报
然而,如上所述,在取代沙砾或碎石而将块体填充材料作为填充材料并利用防水片及保护片包裹该块体填充材料的蓄水构造及施工方法(参照图11的以往的蓄水槽)中,存在如下的问题点。(1)利用防水片包裹堆积的块体填充材料时,为了在拐角部(角部分,详细而言为填充材料的边部分或顶点部分)收纳防水片而存在折弯防水片或切除不要部分的情况,比较麻烦。而且,存在由切除防水片的一部分而引起的漏水的可能性增加的问题。(2)块体填充材料堆积而成的结构由于侧壁面、上表面不是平坦的面,因此在用防水片包裹时,块体填充材料有时会偏移,尤其是拐角部的施工变得困难。(3)堆积的块体填充材料的高度高时,将预铺设的防水片抬起而覆盖于块体填充材料侧的作业变得困难。由于以上的问题,防水片设置时的作业变得困难(尤其是拐角部),因作业者的不同而做出的结果容易受到影响,而且,人工费增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堆积的块体填充材料的拐角部的施工性,由此蓄水槽的施工更简便,做出的结果难以受到作业者的熟练度的影响,而且能够减少人工费等成本的蓄水构造及蓄水施工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蓄水施工方法,用防水片覆盖具有能够蓄水的间隙的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而形成蓄水槽,其中,在所述填充材料的边部分配置呈覆盖该边部分的形状的拐角型物,并用所述防水片覆盖配置有所述拐角型物的所述填充材料。
根据上述施工方法,在因间隙而具有凹凸的填充材料的边部分配置呈覆盖该边部分的形状的拐角型物,由此在用防水片覆盖填充材料时,能够防止防水片挂到具有凹凸的填充材料的边部分,能够防止填充材料的偏移。由此,提高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的边部分的施工性,蓄水槽的形成更简便,做出的结果难以受到作业者的熟练度的影响,而且能够减少人工费等成本。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蓄水施工方法中,所述拐角型物包括三脚拐角型物,所述三脚拐角型物被配置成覆盖所述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所具有的顶点部分,具有三脚形状。
根据上述施工方法,通过三脚拐角型物,能够以简单的施工步骤覆盖填充材料所具有的顶点部分(三边的交点)。由此,能够提高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的顶点部分的施工性。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蓄水施工方法中,所述拐角型物包括L字拐角型物,所述L字拐角型物被配置成覆盖所述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所具有的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在剖视下具有L字形状。
根据上述施工方法,能够以简单的施工步骤覆盖填充材料所具有的边部分。由此,能够提高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的边部分的施工性。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蓄水施工方法中,所述拐角型物的与所述防水片接触的部分呈平坦的形状。
根据上述施工方法,在用防水片覆盖填充材料时,拐角型物的与防水片接触的部分呈平坦的形状,因此能够提高在填充材料的边部分处将防水片挪开或折弯时的施工性。
另外,本发明为一种蓄水构造,具备:具有能够蓄水的间隙的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覆盖所述填充材料的防水片;以及配置于所述填充材料的边部分与所述防水片之间且呈覆盖所述填充材料的边部分的形状的拐角型物。
根据上述构造,在因间隙而具有凹凸的填充材料的边部分与防水片之间配置呈覆盖填充材料的边部分的形状的拐角型物,由此能够避免填充材料与防水片在填充材料的边部分处直接接触。由此,能够防止防水片因填充材料的凹凸而损伤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蓄水构造中,所述拐角型物包括三脚拐角型物,所述三脚拐角型物被配置成覆盖所述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所具有的顶点部分,具有三脚形状。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三脚拐角型物,能够以简单的施工步骤覆盖填充材料所具有的顶点部分(三边的交点)。由此,能够提高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的顶点部分的施工性。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蓄水构造中,所述拐角型物包括L字拐角型物,所述L字拐角型物被配置成覆盖所述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所具有的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在剖视下具有L字形状。
根据上述构造,能够以简单的施工步骤覆盖填充材料具有的边部分。由此,能够提高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的边部分的施工性。
另外,本发明优选的是,在上述蓄水构造中,所述拐角型物的与所述防水片接触的部分呈平坦的形状。
根据上述构造,在用防水片覆盖填充材料时,拐角型物的与防水片接触的部分呈平坦的形状,因此能够提高在填充材料的边部分处将防水片挪开或折弯时的施工性。
能够提供一种蓄水槽的施工更简便,做出的结果难以受到作业者的熟练度的影响,而且能够减少人工费等成本的蓄水构造及蓄水施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蓄水构造的说明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填充材料的说明图。
图3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防水片及保护片的铺设的说明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拐角型物的说明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填充材料和拐角型物的设置形态的说明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蓄水施工方法的流程。
图7是蓄水施工方法中的关于防水片的接合的说明图。
图8是蓄水施工方法中的填充材料组装工作的说明图。
图9是蓄水施工方法中的侧面片工作的说明图。
图10是蓄水施工方法中的回填的说明图。
图11是以往的蓄水槽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 蓄水构造
2 填充材料
22 块体
23 折弯部
24 槽部
25 边部分
26 顶点部分
3 防水片
4 保护片
5 拐角型物
51 三脚拐角型物
52L 字拐角型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地下蓄水槽的蓄水构造及蓄水施工方法。
(蓄水构造1)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水构造1具备:具有能够蓄水的间隙的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2;覆盖填充材料2的防水片3;保护防水片3的保护片4;配置在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顶点部分与防水片3之间且呈覆盖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顶点部分26的形状的拐角型物5。蓄水构造1配设有:使水流入填充材料2的管;利用蓄积于填充材料2的水的泵机构;在蓄积于填充材料2的水溢出的情况下将其排出的管。并且,该蓄水构造1埋设于地中,在内部蓄积雨水,在必要时将蓄积的雨水取出并使用。
(填充材料2)
如图2所示,将平行地形成有多个凸形状的折弯部23(在图2中为4个)并形成有多个槽部24(在图2中为3个)的长方体的块体22以折弯部23及槽部24的方向互不相同的方式堆积多个(在图2中为5个),由此填充材料2成为确保较多的间隙(空隙)的中空构造。
块体22是例如平面形状为300~4000mm,优选为500~2000mm见方且厚度为100~500mm左右的大小。而且,作为构成块体22的原料,可列举聚丙烯、聚乙烯、氯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优选难以被水腐蚀、比较廉价且轻量的聚丙烯。这样的将块体22重叠地堆积而成的填充材料2能够确保80%以上,优选90%以上的间隙(空隙),而且能耐受来自上方的10tf/m2以上的载荷。
此外,填充材料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将块体22堆积而成的形状,只要是如上所述能够确保80%以上,优选90%以上的间隙那样的呈块(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即可。
(防水片3)
作为构成防水片3的原料,可列举硫化橡胶类、热塑性弹性体类、聚乙烯树脂类、乙烯醋酸乙烯树脂类、氯乙烯树脂类,优选高强度且耐候性优异的聚乙烯树脂类。防水片3的厚度优选使用1.0mm~2.5mm的范围的厚度。作为其理由,是由于防水片3的厚度小于1.0mm时,强度不足而片容易断裂,另一方面,厚度超过2.5mm时,在防水片3的接合部位处阶梯差增大,存在使外观变差的可能性。
(保护片4)
在本实施方式的蓄水构造1中,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防水片3的损伤而在基底面或侧面铺设保护片4。作为构成保护片4的原料,可列举聚酯长纤维无纺布、聚酯短纤维无纺布、或者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单体或复合材料,优选与防水片3同样地具有高强度、耐候性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聚酯短纤维无纺布。保护片4的厚度优选使用4.0mm以上的厚度。此外,在蓄水构造1中,防水片3和保护片4这两层的使用为通常情况,但是防水片3、保护片4的片数没有特别限定,防水片3与保护片4也可以重叠多片。
(拐角型物5)
在拐角型物5中,如图4所示,存在对平板形状的片进行加工而形成为三脚形状的三脚拐角型物51、将平板形状的片折弯成L字状且在剖视下为L字形状的L字拐角型物52这两种。
三脚拐角型物51的与填充材料2接触的部分及与防水片3接触的部分为平坦的形状,并配置成覆盖填充材料2的顶点部分26(三边的交点)。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三脚拐角型物51分别配置于填充材料2的8个顶点部分26。而且,作为三脚拐角型物51的尺寸,例如宽度c为30~60mm,宽度d为150~500mm,厚度为2~5mm。此外,三脚拐角型物51无需配置于填充材料2的顶点部分26的全部。
L字拐角型物52的与填充材料2接触的部分及与防水片3接触的部分为平坦的形状,并配置成覆盖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的一部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L字拐角型物52分别配置于填充材料2的12条边部分25。而且,作为L字拐角型物52的尺寸,例如宽度a为200~1200mm,宽度b为30~60mm,厚度为2~5mm。此外,L字拐角型物52无需配置于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的全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三脚拐角型物51及L字拐角型物52的原料,使用与防水片3同样的材质的原料。即,作为构成三脚拐角型物51及L字拐角型物52的原料,可列举硫化橡胶类、热塑性弹性体类、聚乙烯树脂类、乙烯醋酸乙烯树脂类、氯乙烯树脂类,优选高强度且耐候性优异的聚乙烯树脂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三脚拐角型物51及L字拐角型物52配置于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或顶点部分26,且防水片3直接接合于三脚拐角型物51及L字拐角型物52。
作为三脚拐角型物51及L字拐角型物52与防水片3的接合方式,例如在防水片3为硫化橡胶等橡胶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粘接剂(例如,丁基橡胶类的粘接剂)进行接合。而且,在防水片3为树脂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热粘进行接合。
(蓄水施工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6的流程等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蓄水施工方法。
(1:准备工作)
在建筑物的地下或公园/停车场的地下等对上述蓄水构造1进行施工时,实施障碍物的除去及安全对策。
(2:挖掘工作)
以使平面形状成为矩形形状的方式下挖地面而作成。
(3:基础工作)
底面通过将地基表面夯固或者混凝土施工而形成基础平坦部。
(4:底面片工作)
为了防止防水片3的损伤,首先,在底面将保护片4以避免褶皱的方式铺设之后,铺设防水片3。此外,在防水片3的铺设面积大的情况下,使防水片3彼此接合。例如如图7所示,在防水片3的一方粘贴底层涂料,在另一方的防水片3粘贴合缝带,将防水片3彼此接合,通过手推辊来碾压接合部分。
(5:填充材料组装工作)
在底面铺设的防水片3的上方,在设置填充材料2(块体22)的下侧的边部分25及顶点部分26的位置配置三脚拐角型物51及L字拐角型物52。然后,在配置的三脚拐角型物51及L字拐角型物52的上方,将块体22以折弯部23及槽部24的方向互不相同的方式堆积规定数量,来成型填充材料2。在成型了填充材料2之后,将剩余的三脚拐角型物51及L字拐角型物52设置在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及顶点部分26(参照图8)。并且,最后向填充材料2的最上部嵌入间隔件。
(6:侧面片工作)
如图9所示,将铺设于底部的防水片3以接合于在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及顶点部分26安装的三脚拐角型物51及L字拐角型物52并将其包入的方式铺设于填充材料2的侧面。作为防水片3相对于三脚拐角型物51及L字拐角型物52的接合方法,例如在防水片3为树脂类的情况下,优选通过热粘进行接合,在防水片3为橡胶类的情况下,优选通过粘接剂进行接合。接下来,以将防水片3的外侧包入的方式铺设保护片4(此外,保护片4未与防水片3接合)。
(7:上表面片工作)
在填充材料2的上表面铺设防水片3或透水片(无纺布),并与铺设于填充材料2的侧面的防水片3接合。由此,成为蓄水槽的部分完成。
(8:回填)
为了防止来自侧面的土压引起的移动或防水片3及保护片4的偏移,取代重石而在上表面平衡良好地填土,以避免来自一方向的偏载荷发挥作用的方式四边均等地回填外周部之后,如图10所示,将上部填埋至规定的高度。由此,能够在建筑物的地下或公园/停车场的地下等对上述蓄水构造1进行施工。
(效果)
根据上述蓄水施工方法及蓄水构造1,在因间隙而具有凹凸的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等,配置呈覆盖边部分25等的形状的拐角型物5,由此在用防水片3覆盖填充材料2时,能防止防水片3挂到具有凹凸的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等,能够防止填充材料2(块体22)的偏移。由此,提高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等的施工性,蓄水槽的形成更简便,做出的结果难以受到作业者的熟练度的影响,而且能够减少人工费等成本。
另外,根据上述蓄水施工方法及蓄水构造1,通过三脚拐角型物51能够以简单的施工步骤来覆盖填充材料2具有的顶点部分26(三边的交点)。由此,能够提高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2的顶点部分26的施工性。
另外,根据上述蓄水施工方法及蓄水构造1,能够以简单的施工步骤覆盖填充材料2具有的边部分25。由此,能够提高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的施工性。
另外,根据上述蓄水施工方法及蓄水构造1,在用防水片3覆盖填充材料2时,拐角型物5的与防水片3接触的部分为平坦的形状,因此能够提高在填充材料2的边部分25或顶点部分26处将防水片3挪开或折弯时的施工性。
虽然详细地而且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而能够施加各种修正或变更的情况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言自明。
本申请基于2016年5月1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97323,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而援引于此。

Claims (10)

1.一种蓄水施工方法,用防水片覆盖具有能够蓄水的间隙的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而形成蓄水槽,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填充材料的边部分配置呈覆盖该边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的拐角型物,并用所述防水片覆盖配置有所述拐角型物的所述填充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施工方法,其中,
所述拐角型物包括三脚拐角型物,所述三脚拐角型物被配置成覆盖所述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所具有的顶点部分,具有三脚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施工方法,其中,
所述拐角型物包括L字拐角型物,所述L字拐角型物被配置成覆盖所述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所具有的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在剖视下具有L字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水施工方法,其中,
所述拐角型物包括L字拐角型物,所述L字拐角型物被配置成覆盖所述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所具有的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在剖视下具有L字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水施工方法,其中,
所述拐角型物的与所述防水片接触的部分呈平坦的形状。
6.一种蓄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能够蓄水的间隙的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
覆盖所述填充材料的防水片;以及
配置于所述填充材料的边部分与所述防水片之间且呈覆盖所述填充材料的边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的拐角型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水构造,其中,
所述拐角型物包括三脚拐角型物,所述三脚拐角型物被配置成覆盖所述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所具有的顶点部分,具有三脚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水构造,其中,
所述拐角型物包括L字拐角型物,所述L字拐角型物被配置成覆盖所述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所具有的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在剖视下具有L字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水构造,其中,
所述拐角型物包括L字拐角型物,所述L字拐角型物被配置成覆盖所述呈块形状的填充材料所具有的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在剖视下具有L字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蓄水构造,其中,
所述拐角型物的与所述防水片接触的部分呈平坦的形状。
CN201710334046.0A 2016-05-13 2017-05-12 地下蓄水槽的蓄水构造及蓄水施工方法 Active CN1073663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7323 2016-05-13
JP2016097323A JP6563852B2 (ja) 2016-05-13 2016-05-13 地下貯水槽における貯水構造および貯水工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6346A true CN107366346A (zh) 2017-11-21
CN107366346B CN107366346B (zh) 2021-04-13

Family

ID=6030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4046.0A Active CN107366346B (zh) 2016-05-13 2017-05-12 地下蓄水槽的蓄水构造及蓄水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63852B2 (zh)
KR (1) KR102019832B1 (zh)
CN (1) CN107366346B (zh)
TW (1) TWI63709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0719A (ja) * 1999-07-28 2001-02-13 Mitsuboshi Belting Ltd 貯水槽および貯水工法
JP2001090121A (ja) * 1999-09-20 2001-04-03 Shinichiro Hayashi 防火水貯蔵用地下水槽
JP2001279737A (ja) * 2000-01-25 2001-10-10 Mitsuboshi Belting Ltd 貯水工法及び貯水構造
JP2002206257A (ja) * 2001-01-10 2002-07-26 Shinichiro Hayashi
JP2007009509A (ja) * 2005-06-30 2007-01-18 Takiron Co Ltd 地下水槽充填材及び充填構造
CN202248081U (zh) * 2011-05-21 2012-05-30 魏宝军 组合式浇注连接整体地下蓄水池
CN204551713U (zh) * 2015-03-02 2015-08-12 黄云清 一种快装蓄水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5933B2 (ja) * 1996-07-15 2006-03-15 ロンシール工業株式会社 出入隅角における防水シートの固定用役物、及び該役物を使用した出入隅角における防水シートの施工方法
JP4686655B2 (ja) * 2001-04-11 2011-05-25 株式会社 林物産発明研究所 構造体
JP2006009565A (ja) * 2004-05-21 2006-01-12 Mitsuboshi Belting Ltd 防水シート施工用役物
JP4695461B2 (ja) * 2005-08-26 2011-06-08 タキロン株式会社 地下水槽の充填材及び充填構造
KR100658971B1 (ko) * 2006-01-17 2006-12-19 주식회사 뉴보텍 경사면을 형성하는 블록을 사용한 조립식 빗물저장시설 및그 시공방법
TWM320580U (en) * 2007-01-12 2007-10-11 Ulin Internat Dev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of frame for rainwater-collection system
JP5808216B2 (ja) 2011-10-04 2015-11-10 秩父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地下貯水槽ユニットおよび地下貯水槽ユニットに用いられる被包体
KR101197024B1 (ko) * 2012-06-07 2012-11-06 (주)한동알앤씨 빗물 저류 및 침투 시스템 시공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0719A (ja) * 1999-07-28 2001-02-13 Mitsuboshi Belting Ltd 貯水槽および貯水工法
JP2001090121A (ja) * 1999-09-20 2001-04-03 Shinichiro Hayashi 防火水貯蔵用地下水槽
JP2001279737A (ja) * 2000-01-25 2001-10-10 Mitsuboshi Belting Ltd 貯水工法及び貯水構造
JP2002206257A (ja) * 2001-01-10 2002-07-26 Shinichiro Hayashi
JP2007009509A (ja) * 2005-06-30 2007-01-18 Takiron Co Ltd 地下水槽充填材及び充填構造
CN202248081U (zh) * 2011-05-21 2012-05-30 魏宝军 组合式浇注连接整体地下蓄水池
CN204551713U (zh) * 2015-03-02 2015-08-12 黄云清 一种快装蓄水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6346B (zh) 2021-04-13
KR20170128144A (ko) 2017-11-22
TW201739988A (zh) 2017-11-16
TWI637096B (zh) 2018-10-01
JP2017203351A (ja) 2017-11-16
JP6563852B2 (ja) 2019-08-21
KR102019832B1 (ko) 2019-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33427A1 (en) Composite for geotechnics, building and the like, with impermeable layer
CN106120873A (zh) 一种桩筏基础预铺反粘复合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
CN103195104B (zh) 一种在建筑结构防水部位采用防排组合的构造方法
CN208563522U (zh) 一种边坡马道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7366346A (zh) 地下蓄水槽的蓄水构造及蓄水施工方法
RO128934B1 (ro) Metodă şi dispozitiv pentru drenarea apei infiltrate într-un sol situat sub structuri hidraulice
CN205674640U (zh) 一种高分子湿铺自粘沥青防水卷材
CN206545150U (zh) 一种防积水半透路砖
KR102211197B1 (ko) 지하 저수조에 있어서의 분사 부착 차수 공법
CN205272768U (zh) 一种种植屋面用复合型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CN208594618U (zh) 排水装置
CN209854943U (zh) 一种分区式预铺反粘防水板
CN203668912U (zh) 一种混凝土内排水管的埋设结构
CN216039359U (zh) 一种防水卷材
CN205530716U (zh) 防水卷材搭接结构
CN210151505U (zh) 一种防积水的路面砖
CN208594617U (zh) 一种排水沟
CN210658982U (zh) 一种预铺防水卷材
CN210001810U (zh) 一种hdpe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CN218148973U (zh) 一种伸缩缝防渗水结构
CN210362755U (zh) 一种具有防窜水功能的新型防水卷材
CN208789195U (zh) 一种复合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CN216948805U (zh) 一种热塑性聚烯烃预铺卷材
CN217128549U (zh) 一种新型的伸缩缝结构
US20210301951A1 (en) A drain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