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2989B -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2989B
CN107362989B CN201710624035.6A CN201710624035A CN107362989B CN 107362989 B CN107362989 B CN 107362989B CN 201710624035 A CN201710624035 A CN 201710624035A CN 107362989 B CN107362989 B CN 107362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uts
discharge
fills
lith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240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62989A (zh
Inventor
李霖
黎朝晖
蒋凯
方瑛
王康丽
胡林
李建颖
何亚玲
陈金玲
张玘
徐振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s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s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s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s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240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2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2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2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62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2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07C5/34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其通过锂离子动力电池容量,充放电瞬时内阻,电池不同SOC对应电压值三个参考量,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分选,可以准确、可靠的分选出参数一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以便将一致性好的单体电池组装成电池组,保证所配对电池组的循环寿命以及充放电性能,使得电池组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为用电设备供电,增加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和充放电性能,从而达到降低电池组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检测分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化石燃料的广泛利用,环境污染已然成为世界性问题。北方大面积雾霾,城市热岛效应,酸雨等灾害,正在给人类一次又一次敲响了警钟,所以在这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下,寻找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源的目标已变得刻不容缓。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正鞭策着科研领域去寻找新能源来解决这两大问题。
电池,作为一种电能的存储和转化载体,因其能在几乎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具有极高的电能转化效率而受到非常广泛的关注。目前,从手机、仪表等小型用电设备,到电动汽车、大型储能柜等大型储能设备,锂离子电池凭借其比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可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新能源领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正由于其集重优点于一身,锂离子电池不仅成为研究的热点,更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导。
相较于单体电池,电池组的结构较为复杂,而并非是单体电池的比例放大,同一型号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在生产工艺和使用环境存在差异,导致单体电池或多或少存在容量、内阻及电压平台方面的不一致性,且这种不一致无法消除,而锂电池组各项性能的好坏对于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又相当苛刻。
有实践证实,单体循环次数在1000次左右的电池,成组后其实际循环寿命不到200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非是电池组中某一节单体电池循环寿命衰减为200次左右,而是由于电池组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单体电池间剩余电量的差异使电池组的容量受到剩余电量最小和可充电电量最小的单体电池的限制。而随着剩余电量差异的扩大,电池组的容量很快达到其寿命结束的截止容量。
综上,电池组区别于单体电池的的关键性问题归因于单体电池的一致性问题。所以,提供一种能调选出性能一致的单体电的分选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其能分选出性能一致的单体电池。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分选的电池进行预处理,使得电池表面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区间内,再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测得单体电池容量,并按照单体电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作为分选区间,对电池进行容量分选;
S2、将经过步骤S1进行了容量分选后的电池,通过瞬时充放电电压、瞬时充放电电流和搁置电压,求得电池的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并以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的大小对单体电池进行再分选;
S3、将经过步骤S2进行了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分选后的电池,按照电池SOC所对应的动态电压值,代入标准差公式,按照所得出σ值,以得到的不同σ值作为分选区间,对单体电池进行再分选。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在所述步骤S1中使用的单体电池是刚出厂的新电池或二次利用电池。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在所述步骤S1中对将待分选的电池进行预处理具体为,将待分选电池置于温度为10~50℃,大气压为0.5~5个标准大气压,相对湿度在5%~95%条件下,使电池表面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区间内。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在所述步骤S1中电池表面温度在预设温度±2℃范围内。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在所述步骤S1中以电池额定容量的0.1%~10%作为分选区间。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在所述步骤S2中,电池在搁置状态变为充放电状态的转折点时的瞬时充电直流内阻值,通过充电状态的电压U和电流数据I,以及搁置电压U计算而得到,即R=(U-U)/I
电池在搁置状态变为充放电状态的转折点时的瞬时放电直流内阻,通过放电状态的电压U和电流数据I,及搁置电压U计算而得到,即R=(U-U)/I
当电池不加搁置状态,直接进行充电或放电时,电池瞬时充电直流内阻,通过放电电压U及电流I,充电电压U及电流I计算得到,即R=(U-U)/(I-I)。
当电池不加搁置状态,直接进行充电或放电时,电池瞬时放电直流内阻,通过放电电压U及电流I,和充电电压U及电流I计算得到,即R=(U-U)/(I-I)。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电池SOC为0~100%中任选的任意个数的数值。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在所述步骤S3中,标准差公式为:
其中,N为任意的自然数,χi为同批次其他电池SOC所对应的各电压值,μ为SOC所对应电压值的平均值。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σ值为单体电池代入标准差公式计算得到的值,单体电池按照σ值大小进行再分选。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在所述步骤S3中,不同容量电池的σ值分选范围不同。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所述的分选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方法,其通过锂离子动力电池容量,充放电瞬时内阻,电池不同SOC对应电压值三个参考量,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分选,可以准确、可靠的分选出参数一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以便将一致性好的单体电池组装成电池组,保证所配对电池组的循环寿命以及充放电性能,使得电池组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为用电设备供电,增加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和充放电性能,从而达到降低电池组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分选时其充放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电池容量对电池进行分选;将待分选的电池进行预处理,使得电池表面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区间内,再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测得单体电池容量,并按照单体电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作为分选区间;
S2、以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对电池进行分选;将经过步骤S1进行了容量分选后的电池,通过瞬时充放电电压、瞬时充放电电流和搁置电压,求得电池的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并以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的大小对单体电池进行再分选;
S3、以电池不同SOC对应的电压值进行分选;将经过步骤S2进行了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分选后的电池,按照电池SOC所对应的动态电压值,代入标准差公式,按照所得出σ值,以得到的不同σ值作为分选区间,对单体电池进行再分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使用的单体电池是刚出厂的新电池或二次利用电池。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对将待分选的电池进行预处理具体为,将待分选电池置于温度为10~50℃,大气压为0.5~5个标准大气压,相对湿度在5%~95%条件下,使电池表面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区间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电池表面温度在预设温度±2℃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以电池额定容量的0.1%~10%作为分选区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中,电池在搁置状态变为充放电状态的转折点时的瞬时充电直流内阻值,通过充电状态的电压U和电流数据I,以及搁置电压U计算而得到,即R=(U-U)/I
电池在搁置状态变为充放电状态的转折点时的瞬时放电直流内阻,通过放电状态的电压U和电流数据I,及搁置电压U计算而得到,即R=(U-U)/I
当电池不加搁置状态,直接进行充电或放电时,电池瞬时充电直流内阻,通过放电电压U及电流I,充电电压U及电流I计算得到,即R=(U-U)/(I-I)。
当电池不加搁置状态,直接进行充电或放电时,电池瞬时放电直流内阻,通过放电电压U及电流I,和充电电压U及电流I计算得到,即R=(U-U)/(I-I)。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电池SOC为0~100%中任选的任意个数的数值。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在所述步骤S3中,标准差公式为:
其中,N为任意的自然数,χi为同批次其他电池SOC所对应的各电压值,μ为SOC所对应电压值的平均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σ值为单体电池代入标准差公式计算得到的值,单体电池按照σ值大小进行再分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不同容量电池的σ值分选范围不同。
如图2所示,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分选时其充放电示意图,从上图可以看出电池容量与电压的关系,其中走势逐渐向下的曲线为放电曲线,即电池随着放电量的增加,电池端电压逐渐下降;走势逐渐向上的曲线为充电曲线,即电池随着充电量的增加,电池端电压逐渐上升。
实施例1
具体地,下面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来介绍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
(1)准备26650磷酸铁锂电池一百只,额定容量为3Ah,标称电压3.2V,将电池置于25℃,1标准大气压,50%相对湿度的环境氛围下,保持直到电池表面温度在25℃±2℃,用电池测试系统,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
工作步骤设置:
第一步:搁置,时间10分钟;
第二步;以0.3C恒流充电至电池截止电压3.65V,然后转为3.65V恒压充电,截止电流为0.05C;
第三步:搁置,时间10分钟;
第四步:恒流放电,放电电流为0.5C;
第五步:循环,从第一步循环开始到第四步循环结束,循环次数为三次;
第六步:搁置,时间10分钟;
第七步:先恒流充电至电池截止电压3.65V,然后转为3.65V恒压充电,截止电流为0.05C;
第八步:结束。
以最后一循环的恒流放电容量,计作电池实际容量,以电池额定容量3Ah的2%,即0.06Ah为分选区间,例如:3.00~3.06Ah,2.94~3.00Ah,2.88~2.94Ah为不同容量区间,如下表1所示。
表1 3Ah磷酸铁锂电池部分分容数据一览
编号 容量 充电内阻 放电内阻 充放差
1 3.183 0.027511 0.027867 -0.000355662
2 3.1972 0.0301 0.031252 -0.001152082
3 3.1644 0.0279 0.026074 0.00182638
4 3.1642 0.022427 0.021067 0.001360246
5 3.1625 0.0279 0.027274 0.00062606
6 3.1626 0.025692 0.026067 -0.000374374
7 3.171025 0.0257 0.026467 -0.000766667
8 3.1798 0.025431 0.028733 -0.003302817
9 3.1426 0.034414 0.03023 0.004183535
10 3.1868 0.0297 0.028749 0.000951334
11 3.1578 0.0301 0.0287 0.0014
12 3.166 0.031325 0.037 -0.00567494
13 3.1645 0.032839 0.034743 -0.001903191
14 3.1837 0.0255 0.023206 0.002293812
15 3.1847 0.02645 0.027274 -0.000823685
16 3.1667 0.033213 0.032875 0.000337852
17 3.1772 0.030725 0.029133 0.001591247
18 3.1557 0.028611 0.029141 -0.000529659
19 3.1681 0.026292 0.025874 0.000418545
20 3.1757 0.032626 0.032867 -0.000240566
(2)将经容量分选后的电池,以某一批次单体电池充放电循环数据中的最后一次充电状态的第一个记录点中的瞬时充电电压计为U1,充电电流设为I1,前一搁置状态的最后一个记录点的电压设为U0,那么单体电池在此SOC状态下的充电瞬时直流内阻R1=(U1-U0)/I1;同理,最后一次放电状态的第一个记录点中的瞬时放电电压设为U2,放电电流设为I2,前一搁置状态的最后一个记录点的电压设为U3,那么单体电池在此SOC状态下的放电瞬时直流内阻R2=(U2-U3)/I2。最后,将每一容量批次电池的同一状态下的充放电瞬时内阻数据汇总,将每个单体电池的瞬时充电直流内阻减去瞬时放电直流内阻,差值为正的分为一组,即将瞬时充电直流内阻大于瞬时放电直流内阻的单体电池分为一组;差值为负的分为另外一组,即瞬时充电直流内阻小于瞬时放电直流内阻的单体电池分为另外一组,如上表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电池由于加工生产的问题造成其测量的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都很大,可其差值依然很小,则这类电池应该从分选的电池组中剔除掉,例如在相同容量区间中,出现这样两块电池,第一块:瞬时充电内阻为0.002,瞬时放电内阻为0.001;第二块电池:瞬时充电内阻为0.01,瞬时放电内阻为0.009,则此两块电池绝对不能被分配到一组中。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可设定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于一定区间(5—10倍)中,若充放电内阻值超过预设区间值,则该标号单体电池不予考虑分容。
测试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的意义:
瞬时充电直流内阻对于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在测试系统给电池充电过程中,其所测试的电压为总电压,即电池内阻分压与端电压之和,所以瞬时充电直流内阻增大会导致电压平台上升;而瞬时放电直流内阻对于电池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平台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测试系统给电池充电过程中,其所测试的电压为端电压,为总电压减去电池内阻分压,在电池恒流放电过程中,电流大小不变,若电池内阻增大,则会导致电池内阻分压增大,而使端电压降低,因此导致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平台降低。
所以,为使电池组的电压平台稳定,就需要组成电池组的单体电池拥有相似的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所以按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作为分选的依据,是非常必要的。
(3)为了使电压平台更趋于一致,在上一次分选的基础上,再来考察SOC点所对应的充放电实时电压。电池的额定容量为3Ah,取3Ah为100%SOC,然后得出10%、20%、30%、40%、50%、60%、70%、80%、90%SOC所对应的容量为0.3Ah、0.6Ah、0.9Ah、1.2Ah、1.5Ah、1.8Ah、2.1Ah、2.4Ah、2.7Ah。在所要分选的电池中随机抽取一节单体电池,通过数据找到以上9个容量值所对应的电压值,并求其平均数,记为μ。然后,找到其他单体电池容量所对应的充放电实时电压,记为χi,分别代入标准差公式:
得出待分选电池的σ值。从实际操作来看,σ的值徘徊在0.040~0.048左右,按σ值可将单体电池分为8个组,即从0.040~0.041到0.047~0.048的8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种锂离子电池的型号,容量,性能等均有所差异,会导致σ值有很大区别,所以应按分选时电池的具体情况来定。
实施例2:(1)准备25Ah磷酸铁锂电池,额定容量为25Ah,标称电压3.2V,将电池置于20℃,1标准大气压,40%相对湿度的环境氛围下,保持直到电池表面温度在20℃±2℃,用电池测试系统,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
工作步骤设置:
第一步:搁置,时间10分钟;
第二步;以0.5C恒流充电至电池截止电压3.65V,然后转为3.65V恒压充电,截止电流为0.05C;
第三步:搁置,时间10分钟;
第四步:恒流放电,放电电流为1C;
第五步:循环,从第一步循环开始到第四步循环结束,循环次数为三次;
第六步:搁置,时间10分钟;
第七步:以0.5C恒流充电至电池截止电压3.65V,然后转为3.65V恒压充电,截止电流为0.05C;
第八步:结束。
以最后一循环的恒流放电容量,计作电池实际容量,以电池额定容量25Ah的2%,即0.5Ah为分选区间,例如:24.0~24.5Ah,24.5~25Ah,25~25.5Ah为不同容量区间,如下表2所示。
(2)在第一次容量分选的基础上,对电池进行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的分选,计算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之后将每一容量批次电池的同一状态下的充放电瞬时内阻数据汇总,将每个单体电池的瞬时充电直流内阻除以瞬时放电直流内阻,其商大于1的分为一组,即将瞬时充电直流内阻大于瞬时放电直流内阻的单体电池分为一组;其商小于1的分为另外一组,即瞬时充电直流内阻小于瞬时放电直流内阻的单体电池分为另外一组,如下表2所示。
表2 25Ah磷酸铁锂电池部分分容数据一览
编号 放电容量 瞬时充电内阻 瞬时放电内阻 充放差
1 25.4508 0.002142399 0.010709344 -0.008566945
2 23.2514 0.002260429 0.002009511 0.000250918
3 25.0839 0.002171086 0.010661356 -0.00849027
4 25.3602 0.009491803 0.0019078 0.007584003
5 25.347 0.002023558 0.010103598 -0.00808004
6 23.7333 0.002171759 0.010634725 -0.008462966
7 25.2381 0.002141071 0.010541386 -0.008400315
8 23.0200 0.007099148 0.00703651 6.26382E-05
9 23.4576 0.010201938 0.002030113 0.008171825
10 25.0873 0.010195616 0.010354354 -0.000158738
11 25.3416 0.002185101 0.002183459 1.64279E-06
12 23.2924 0.012790484 0.0026 0.010190484
13 25.2434 0.002101394 0.010429654 -0.00832826
14 23.5984 0.00669268 0.001338002 0.005354679
15 25.5200 0.010048 0.002009013 0.008038987
16 25.4178 0.001321649 0.006701039 -0.00537939
17 23.3220 0.002032 0.002006507 2.54928E-05
18 23.1939 0.004109961 0.010709344 -0.006599383
19 25.4184 0.011808 0.002351766 0.009456234
20 23.2857 0.006771413 0.00129282 0.005478593
21 25.1578 0.001982034 0.001914865 6.71692E-05
22 24.1057 0.007090725 0.010088494 -0.00299777
23 23.1408 0.002184559 0.002163236 2.1323E-05
24 24.6926 0.010981277 0.01090659 7.46863E-05
25 23.6170 0.009997521 0.002850143 0.007147377
(3)在容量分选和充放电瞬时直流内阻分选的基础上,再来考察SOC点所对应的充放电实时电压,电池的额定容量为25Ah,取25Ah为100%SOC,然后得出15%、25%、35%、45%、55%、65%、75%、85%SOC所对应的容量为3.75Ah、6.25Ah、8.75Ah、11.25Ah、13.75Ah、16.25Ah、18.75Ah、21.25Ah。在所要分选的电池中随机抽取一节单体电池,将其SOC所对应的电压值记为μ1、μ2、μ3、μ4、μ5、μ6、μ7、μ8,其他分选电池SOC所对应的电压值记为χ1、χ2、χ3、χ4、χ5、χ6、χ7、χ8。代入标准差公式:
得出待分选电池的σ值。从实际操作来看,σ的值徘徊在0.03~0.07左右,按σ值可将单体电池分为4个组,即从0.03~0.04至0.06~0.07的4组。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所述的分选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方法,其通过锂离子动力电池容量,充放电瞬时内阻,电池不同SOC对应电压值三个参考量,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分选,可以准确、可靠的分选出参数一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以便将一致性好的单体电池组装成电池组,保证所配对电池组的循环寿命以及充放电性能,使得电池组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为用电设备供电,增加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和充放电性能,从而达到降低电池组成本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分选的电池进行预处理,使得电池表面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区间内,再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测得单体电池容量,并按照单体电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作为分选区间,对电池进行容量分选;
S2、将经过步骤S1进行了容量分选后的电池,通过瞬时充放电电压、瞬时充放电电流和搁置电压,求得电池的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并以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的大小对单体电池进行再分选;
S3、将经过步骤S2进行了瞬时充放电直流内阻分选后的电池,按照电池SOC所对应的动态电压值,代入标准差公式,按照所得出σ值,以得到的不同σ值作为分选区间,对单体电池进行再分选,其中所述σ值为单体电池代入标准差公式计算得到的值,单体电池按照σ值大小进行再分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使用的单体电池是刚出厂的新电池或二次利用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对将待分选的电池进行预处理具体为,将待分选电池置于温度为10~50℃,大气压为0.5~5个标准大气压,相对湿度在5%~95%条件下,使电池表面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电池表面温度在预设温度±2℃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以电池额定容量的0.1%~10%作为分选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电池在搁置状态变为充放电状态的转折点时的瞬时充电直流内阻值,通过充电状态的电压U和电流数据I,以及搁置电压U计算而得到,即R=(U-U)/I
电池在搁置状态变为充放电状态的转折点时的瞬时放电直流内阻,通过放电状态的电压U和电流数据I,及搁置电压U计算而得到,即R=(U-U)/I
当电池不加搁置状态,直接进行充电或放电时,电池瞬时充电直流内阻,通过放电电压U及电流I,充电电压U及电流I计算得到,即R=(U-U)/(I-I);
当电池不加搁置状态,直接进行充电或放电时,电池瞬时放电直流内阻,通过放电电压U及电流I,和充电电压U及电流I计算得到,即R=(U-U)/(I-I)。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电池SOC为0~100%中任选的任意个数的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标准差公式为:
其中,N为任意的自然数,χi为同批次其他电池SOC所对应的各电压值,μ为SOC所对应电压值的平均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σ值为单体电池代入标准差公式计算得到的值,单体电池按照σ值大小进行再分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不同容量电池的σ值分选范围不同。
CN201710624035.6A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 Active CN107362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4035.6A CN107362989B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4035.6A CN107362989B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2989A CN107362989A (zh) 2017-11-21
CN107362989B true CN107362989B (zh) 2019-11-08

Family

ID=60308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24035.6A Active CN107362989B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29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3667B (zh) * 2017-11-23 2020-06-12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
CN108287312B (zh) * 2017-12-22 2021-06-04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一种退役电池的分选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9116258A (zh) * 2018-10-15 2019-01-0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截止条件的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12349979A (zh) * 2020-10-24 2021-02-09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型锂电池精准配组方法
CN113325318B (zh) * 2021-04-30 2022-12-13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一致性筛选方法
CN113419185B (zh) * 2021-06-22 2024-02-02 盛德东南(福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单体容量检测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4436A (zh) * 2011-05-20 2011-12-21 青岛海霸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组装配前对单体电池进行挑选的方法
CN102896097A (zh) * 2012-10-17 2013-01-30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配分选方法及系统
CN103769374A (zh) * 2012-10-22 2014-05-0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分选方法
CN104741327A (zh) * 2015-04-10 2015-07-01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动态一致性分选方法
CN106334679A (zh) * 2015-07-17 2017-01-18 上海中聚佳华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磷酸铁锂单体电池的筛选方法
CN106824831A (zh) * 2016-12-19 2017-06-13 金同林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一致性的动力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38744B1 (ko) * 2001-02-20 2004-07-05 주식회사 맥사이언스 부분 충(방)전에 의한 축전지 특성선별 및 조전지 구성방법
TWI422849B (zh) * 2009-08-13 2014-01-11 Neotec Semiconductor Ltd 以直流內阻估算鋰電池容量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4436A (zh) * 2011-05-20 2011-12-21 青岛海霸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组装配前对单体电池进行挑选的方法
CN102896097A (zh) * 2012-10-17 2013-01-30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配分选方法及系统
CN103769374A (zh) * 2012-10-22 2014-05-0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分选方法
CN104741327A (zh) * 2015-04-10 2015-07-01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动态一致性分选方法
CN106334679A (zh) * 2015-07-17 2017-01-18 上海中聚佳华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磷酸铁锂单体电池的筛选方法
CN106824831A (zh) * 2016-12-19 2017-06-13 金同林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一致性的动力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2989A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7422B (zh) 一种单体电池的分选方法
CN107362989B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
CN103545567B (zh) 一种快速分选锂离子电池的方法
CN105903692B (zh) 锂离子电池一致性筛选方法
CN10190768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性能一致性的检测方法
CN105489962B (zh) 一种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方法
CN106824831A (zh)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一致性的动力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357970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分选配组方法
CN104269574B (zh) 一种电池组分选方法
CN103633695A (zh) 一种改进的锂电池组均衡方法及其均衡电路
CN106356554B (zh) 电池配组方法及装置
CN104332665B (zh) 一种电池配组方法
CN104037461B (zh) 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
CN103611692A (zh) 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一致性配组筛选方法
CN103997052B (zh) 一种多储能电站的有功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03235267A (zh) 一种快速有效比较电池自放电率大小的方法
CN104617339A (zh) 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
CN10329348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快速检测方法
CN104090239A (zh) 一种串联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
CN107462838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虚焊检测方法
CN10920152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配组工艺
CN103594742A (zh) 一种动力铅酸蓄电池组的分选配组方法
CN105322245A (zh)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充电效率的充电方法
CN111029668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配组方法
CN115602949A (zh) 一种废旧电池梯次使用的筛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10205 East office, floor 101, Workshop 11, phase II, Weisheng Science Park, No. 468, tongzipo West Road, Changsha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NAN WEIWEI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building 401B1, building 11, innovation science park, Songshan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WEISHE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30

Address after: 410205 No. 468 west slope, Tongzi national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hangsha

Applicant after: WASION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410205 East office, floor 101, Workshop 11, phase II, Weisheng Science Park, No. 468, tongzipo West Road, Changsha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NAN WEIWEI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