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5436A - 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及其混凝土预制墙板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及其混凝土预制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5436A
CN107345436A CN201610292560.8A CN201610292560A CN107345436A CN 107345436 A CN107345436 A CN 107345436A CN 201610292560 A CN201610292560 A CN 201610292560A CN 107345436 A CN107345436 A CN 107345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prefabricated
stirrups
prefabricated wallboard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25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旭谦
戴欣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2925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454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45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54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0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 E04C2/0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reinforc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72Non-load-bearing walls of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with respect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wall
    • E04B2/721Non-load-bearing walls of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with respect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wall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04C2/38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with attached ribs, flanges, or the like, e.g. framed panels
    • E04C2/38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with attached ribs, flanges, or the like, e.g. framed panels with a frame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sub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包括至少两混凝土预制墙板及若干开口箍筋,每一开口箍筋包括开设有一开口的一框体及两卡钩部,所述两卡钩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框体邻近所述开口的两端部,解除所述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对所述纵向钢筋的固定,纵向钢筋能移动至水平钢筋内的任意位置,每一开口箍筋能沿水平方向插入所述两混凝土预制墙板的纵向空间内,每一纵向钢筋能穿过开口箍筋的开口移动至框体,每一开口箍筋的两卡钩部卡固于对应的水平钢筋。纵向钢筋不需从混凝土预制墙板的顶部插入,且由于每一开口箍筋开设有一开口,所述纵向钢筋部穿过开口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拼装方便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

Description

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及其混凝土预制墙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及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之间的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剪力墙板或抗震墙板是建筑结构的抗侧力构件,剪力墙板及剪力墙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变形能力直接影响所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混凝土预制墙板之间或混凝土预制墙板与现浇剪力墙板之间的竖缝拼接结构及拼装方法一直是建筑工程的难题。
现有混凝土预制墙板之间竖缝拼装结构主要采用设置附加封闭的水平箍筋,竖向钢筋从混凝土预制墙板的顶部插入这些封闭的水平箍筋内,再将竖向钢筋分别与封闭的水平箍筋绑扎。然而,要使竖向钢筋从混凝土预制墙板顶部插入封闭的水平箍筋内需将竖向钢筋大致提升至混凝土预制墙板的高度,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不仅拼装效率低,而且还存在施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及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的混凝土预制墙板。
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包括:一墙体、伸出所述墙体的若干水平钢筋、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一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及若干纵向钢筋,这些水平钢筋与所述墙体围成一纵向空间,所述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固定这些纵向钢筋于所述纵向空间内。
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包括上述混凝土预制墙板及若干开口箍筋,每一开口箍筋包括开设有一开口的一框体及两卡钩部,所述两卡钩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框体邻近所述开口的两端部,所述两混凝土预制墙板的水平钢筋分别扣接,解除所述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对所述纵向钢筋的固定,纵向钢筋能移动至水平钢筋内的任意位置,每一开口箍筋能沿水平方向插入所述两混凝土预制墙板的纵向空间内,使每一开口箍筋的框体紧贴对应的水平钢筋上,每一纵向钢筋能穿过开口箍筋的开口移动至框体,每一开口箍筋的两卡钩部卡固于对应的水平钢筋,这些纵向钢筋绑扎于对应的开口箍筋及水平钢筋。
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内设有能将纵向钢筋临时固定于水平钢筋内,拼装时,纵向钢筋不需从混凝土预制墙板的顶部插入,且由于每一开口箍筋开设有一开口,所述纵向钢筋部穿过开口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拼装方便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的其中一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包括两混凝土预制墙板及若干开口箍筋;
图2A至图2D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第一类型的开口箍筋的不样式的立体图;
图3A至图3D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第二类型的开口箍筋的不样式的立体图;
图4A至图4C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第三类型的开口箍筋的不样式的立体图;
图5A至图5D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第四类型的开口箍筋的不样式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第五类型的开口箍筋的其中一种样式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第六类型的开口箍筋的其中一种样式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第七类型的开口箍筋的其中一种样式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第一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第二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第三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两面第一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一面第一类型的混凝土预制墙板与一面第三类型的混凝土预制墙板的拼装示意图;
图14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一面第一类型的混凝土预制墙板与一面第二类型的混凝土预制墙板的拼装示意图;
图15A至是图15B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二面第一类型的混凝土预制墙板与一面现浇剪力墙板钢筋的拼接过程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中一面第一类型的混凝土预制墙板、一面第二类型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及一面现现浇剪力墙板钢筋的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100的其中一实施方式包括两面第一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a及若干两类不同样式的开口箍筋。每一混凝土预制墙板20a包括一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21及若干纵向钢筋25。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100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a及开口箍筋均有若干种样式,以满足不同建筑结构的需求。本发明中所有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均为带皮混凝土预制墙板。
请参考图2A至图2D,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100中的第一类型的开口箍筋有若干种不同的样式,以下仅列举了四种样式。所述第一类型的每一开口箍筋均包括开设有一开口48的一框体410及两卡钩部,所述开口48位于两卡钩部之间。所述框体410包括一连接杆411及自所述连接杆411相对两端沿同一平面相对地延伸两延伸杆413。所述连接杆411垂直所述两延伸杆413。每一延伸杆413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杆411的长度。所述第一类型不同样式的开口箍筋的卡钩部的结构不同,图2A所示的开口箍筋41a的两卡钩部401a是自每一延伸杆413的末端朝垂直于框体41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卡杆。图2B所示的开口箍筋41b的两卡钩部401b是由每一延伸杆413的末端倾斜地朝框体410内延伸的一卡杆,所述卡杆与对应的延伸杆413的角度为135度。图2C所示的开口箍筋41c的每一卡钩部401c包括自对应的延伸杆413的末端垂直朝另一延伸杆413延伸的一夹持杆4012及自所述夹持杆4012的末端沿垂直于框体41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一卡杆4015。图2D所示的开口箍筋41d的每一卡钩部401d包括自对应的延伸杆413的末端垂直朝另一延伸杆413延伸的一夹持杆4012及自所述夹持杆4012的末端朝远离所述框体410所在的平面延伸的一卡杆4015。所述卡杆4015与对应的夹持杆4012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请参考图3A至图3D,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100中的第二类型的开口箍筋也有若干种不同的样式,以下仅列举了四种样式。所述第二类型的每一开口箍筋均包括开设有一开口48的一框体420及两卡钩部,所述开口48位于两卡钩部之间。所述框体420包括一连接杆421及自所述连接杆421相对两端沿同一平面相对地延伸两延伸杆423。所述连接杆421大致垂直所述两延伸杆423。每一延伸杆423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杆421的长度。第二类型不同样式的开口箍筋的卡钩部的结构不同,图3A所示的开口箍筋42a的两卡钩部402a是由每一延伸杆423的末端朝垂直于框体42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卡杆。图3B所示的开口箍筋42b的两卡钩部402b是由每一延伸杆423的末端朝对应的延伸杆423倾斜延伸的一卡杆,所述卡杆与对应的延伸杆423之间的夹角为135度。图3C所示的开口箍筋42c的两卡钩部402c是由每一延伸杆423的末端朝所述开口48倾斜延伸的一卡杆,每一卡杆与框体420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卡杆与对应的延伸杆423之间的夹角为90度。图3D所示的开口箍筋42d的两卡钩部402d是由每一延伸杆423的末端朝远离所述开口48延伸倾斜的一卡杆,每一卡杆与框体420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卡杆与对应的延伸杆423之间的夹角为90度。
请参考图4A至图4C,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100中的第三类型的开口箍筋也有若干种不同的样式,以下仅列举了三种样式。所述第三类型的开口箍筋均包括开设有一开口48的一框体430及两卡钩部,所述开口48位于两卡钩部之间。所述框体430包括一连接杆431及自所述连接杆431相对两端沿同一平面相对地延伸两延伸杆433。所述连接杆431大致垂直所述两延伸杆433。每一延伸杆433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杆431的长度。第三类型不同样式的开口箍筋的卡钩部的结构不同,图4A所示的开口箍筋43a的两卡钩部403a包括自对应的延伸杆433的末端朝垂直于所述框体43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夹持杆4012及自所述夹持杆4012的末端背朝所述开口48垂直延伸的一卡杆4015。图4B所示的开口箍筋43b的两卡钩部403b包括自对应的延伸杆433的末端朝垂直于所述框体43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夹持杆4012及自所述夹持杆4012的末端朝向所述开口48垂直延伸一卡杆4015。图4C示的开口箍筋43c的两卡钩部403c包括自对应的延伸杆433的末端朝垂直于所述框体43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夹持杆4012及自所述夹持杆4012的末端朝向对应的延伸杆433垂直延伸的卡杆4015。
请参考图5A至图5D,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100中的第四类型的开口箍筋也有若干种不同的样式,以下仅列举了四种样式。所述第四类型的开口箍筋均包括开设有一开口48的一框体440及两卡钩部,所述开口48位于两卡钩部之间。所述框体440包括一连接杆441及自所述连接杆441相对两端在同一平面上相对靠近地延伸两延伸杆443。每一延伸杆443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杆441的长度。不同样式的第四类型的开口箍筋的卡钩部的结构不同,图5A所示的开口箍筋44a的两卡钩部404a是由每一延伸杆443的末端朝对应的延伸杆441倾斜延伸的一卡杆,所述卡杆与对应的延伸杆443之间的夹角为135度。图5B所示的开口箍筋44b的两卡钩部404b分别包括自对应的延伸杆443的末端朝垂直于所述框体44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夹持杆4012及自所述夹持杆4012的末端背朝向所述开口48垂直延伸的一卡杆4015。图5C所示的开口箍筋44c的两卡钩部404c包括自对应的延伸杆443的末端朝垂直于所述框体44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夹持杆4012及自所述夹持杆4012的末端朝对应的延伸杆443垂直延伸的卡杆4015。图5D所示的开口箍筋44d的两卡钩部404d包括自对应的延伸杆443的末端朝垂直于所述框体44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夹持杆4012及自所述夹持杆4012的末端朝向所述开口48垂直延伸的卡杆4015。
请参考图6,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100中的第五类型的开口箍筋也有若干种不同的样式,以下仅对其中一种样式进行描述。第五类型的开口箍筋45包括开设有一开口48的一框体450及两卡钩部450a、450b,所述开口48位于两卡钩部450a、450b之间。所述框体450包括一连接杆451及自所述连接杆451相对两端在同一平面上相对地垂直延伸的两延伸杆453。每一延伸杆453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杆451的长度。其中一卡钩部450a是自其中一延伸杆453的末端沿所述框体450的平面朝所述框体450内延伸的一卡杆,所述卡杆与对应的延伸杆453之间的夹角为135度;另一卡钩部450b包括沿所述框体450的平面自另一延伸杆453的末端朝所述卡钩部450a垂直延伸的一夹持杆4012及自所述夹持杆4012的末端朝连接杆451垂直延伸的卡杆4015。
请参考图7,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100中的第六类型的开口箍筋也有若干种不同的样式,以下仅对其中一种样式进行描述。第六类型的开口箍筋46包括开设有一开口48的一框体460及两卡钩部,所述开口48位于两卡钩部之间。所述框体460包括一连接杆461、自所述连接杆461相对两端于同一平面上相对地垂直延伸的一第一延伸杆463及一第二延伸杆465、自所述第二延伸杆465的末端沿平行于所述连接杆461朝所述第一延伸杆463延伸的一第三延伸杆467。所述第二延伸杆46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延伸杆463的长度。所述两卡钩部406a包括分别自第一延伸杆463及第三延伸杆467的末端朝垂直于所述框体46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夹持杆4012及自所述夹持杆4012的末端朝向所述开口48垂直延伸一卡杆4015。
请参考图8,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100中的第七类型的开口箍筋也有若干种不同的样式,以下仅对其中一种样式进行描述。第七类型的开口箍筋47包括开设有一开口48的一框体470及两卡钩部407b、407b,所述开口48位于两卡钩部407b、407b之间。所述框体470包括一连接杆471、自所述连接杆471相对两端于同一平面上相对邻近地延伸的一第一延伸杆473及一第二延伸杆475、自所述第二延伸杆475的末端沿平行于所述连接杆471朝所述第一延伸杆473延伸的一第三延伸杆477。所述第二延伸杆47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延伸杆473的长度。所述卡钩部407a包括自第一延伸杆473的末端朝垂直于所述框体47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夹持杆4012及自所述夹持杆4012的末端朝向所述开口48垂直延伸一卡杆4015。所述卡钩部407b为自所述第三延伸杆477的末端沿所述夹持杆401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一卡杆。
请参考图9,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100中的第一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a包括一墙体201、凸设于所述墙体201的一端面的一侧的一边框203、自所述墙体201及所述边框203向外延伸出的若干连接钢筋结构204、置于所述墙体201的一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21及若干纵向钢筋25。每一连接钢筋结构204包括一水平钢筋205及一连接钩206,所述水平钢筋205紧贴连接钩206。这些水平钢筋205与所述墙体201围成一纵向空间207,所述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21位于所述纵向空间207内。所述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21包括设置于所述墙体201底部并收容于所述纵向空间207内的一托板212及若干设于所述墙体201并收容于所述纵向空间207内的固定件215,这些纵向钢筋25的底端支撑于所述托板212,这些固定件215将这些纵向钢筋25固定于所述墙体201端面。
请参考图10,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100中的第二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b的结构与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20a的结构相仿。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20b包括一墙体201、自所述墙体201的一端面向外延伸出的若干水平钢筋205、置于所述墙体201的端面的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21及若干纵向钢筋25。这些水平钢筋205与所述墙体201围成一纵向空间207,所述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21位于所述纵向空间207内。所述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21包括设置于所述墙体201底部并收容于所述纵向空间207内的一托板212及若干设于所述墙体201并收容于所述纵向空间207内的固定件215,这些纵向钢筋25的底端支撑于所述托板212,这些固定件215将这些纵向钢筋25固定于所述墙体201端面。
请参考图11,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100中的第三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c的结构与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20a的结构相仿。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20c包括一墙体201、凸设于所述墙体201的一侧面的一端边的一边框203、自所述墙体201及所述边框203向外延伸出的若干连接钢筋结构204、置于所述墙体201的一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21及若干纵向钢筋25。每一连接钢筋结构204包括一水平钢筋205及若干连接钩206,所述水平钢筋205紧贴连接钩206。这些水平钢筋205与所述墙体201围成一纵向空间207,所述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21位于所述纵向空间207内。所述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21包括设置于所述墙体201底部并收容于所述纵向空间207内的一托板212及若干设于所述墙体201并收容于所述纵向空间207内的固定件215,这些纵向钢筋25的底端支撑于所述托板212,这些固定件215将这些纵向钢筋25固定于所述墙体201侧面。
请参考图12中的(a)至(g),需要拼接两面第一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a呈一字形时,移动其中一混凝土预制墙板20a使所述两混凝土预制墙板20a的两边框203相正对,且其中一混凝土预制墙板20a的水平钢筋205及连接钩206分别扣接另一混凝土预制墙板20a的水平钢筋205及连接钩206;切断每一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21的固定件215,使所述纵向钢筋25能自由移动;在每一混凝土预制墙板20a的纵向空间207内移动这些纵向钢筋25至合适位置,如水平钢筋205的内角处、水平钢筋205与连接钩206的相交处及连接钩206内;提供若干开口箍筋42b,将每一开口箍筋42b的开口48朝向所述水平钢筋205并沿水平方向插入纵向空间207内,使每一开口箍筋42b位于对应的水平钢筋205上。此时,其中两纵向钢筋25分别夹持于对应连接钩206与开口箍筋42b之间,其余的纵向钢筋25穿过这些开口箍筋42b的开口48收容于所述开口箍筋42b的框体420内。折弯每一开口箍筋42b的卡钩部402c,使每一卡钩部402c卡固对应的连接钩206。移动两根纵向钢筋25至所述框体420的连接杆421与两延伸杆423的相交处。提供若干开口箍筋43a,将每一开口箍筋43a的开口48朝向所述水平钢筋205并沿水平方向插入纵向空间207内,使每一开口箍筋43a位于对应的开口箍筋42b上。所述开口箍筋43a与开口箍筋42b的开口48的朝向一致。每一开口箍筋43a的卡钩部403a卡持于对应的连接钩206,若干纵向钢筋25自开口箍筋43a的开口48收容于框体430内,且这些纵向钢筋25夹持于所述框体430与对应的两水平钢筋205之间。将这些纵向钢筋25分别绑扎于水平钢筋205、连接钩206、开口箍筋42b、43a上,并后浇竖缝处即可。
请参考图13,需要拼接一面第一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a与一面第三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c呈L字形时,提供若干开口箍筋44d、42a并按照上述拼接两面第一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a呈一字形的方法拼装即可。
请参考图14,需要拼接一面第一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a与一面第二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b呈L字形时,移动其混凝土预制墙板20b使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20b的水平钢筋205分别扣接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20a的水平钢筋205。此时混凝土预制墙板20b与混凝土预制墙板20a围成L字形,所述混凝土预制墙板20a的连接钩206位于混凝土预制墙板20b的纵向空间207内且紧贴对应的水平钢筋205。切断每一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21的固定件215,使所述纵向钢筋25能自由移动;提供若干开口箍筋45,将每一开口箍筋45的开口48朝向所述水平钢筋205并沿水平方向插入纵向空间207内,使每一开口箍筋45位于对应的水平钢筋205上。这些纵向钢筋25能穿过所述开口箍筋45的开口48移动至合适位置,将这些纵向钢筋25分别绑扎于水平钢筋205、连接钩206及开口箍筋445上,并后浇水泥即可。
请一并参考图15A及图15B中的(a)至(i),需要拼接两面第一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a与一现浇剪力墙板钢筋80呈T字形时,移动其中一混凝土预制墙板20a使所述两混凝土预制墙板20a的两边框203相正对,其中一混凝土预制墙板20a的水平钢筋205及连接钩206分别扣接另一混凝土预制墙板20a的水平钢筋205及连接钩206;所述现浇剪力墙板钢筋80包括两排相对的连接钩82。将所述现浇剪力墙板钢筋80的两排连接钩82沿水平方向分别插入所述两混凝土预制墙板20a的纵向空间207内,使每一连接钩82紧贴对应的水平钢筋205。提供若干开口箍筋44d、42a并按照上述拼接两面第一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a呈一字形的方法拼装即可。
请一并参考图16,需要拼接一面第一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a和一面第二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与一现浇剪力墙板钢筋80呈T字形时,提供若干开口箍筋46、47并按照上述拼接两面第一样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20a与一现浇剪力墙板钢筋80呈T字形时的方法拼装即可。
本发明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内设有能将纵向钢筋25临时固定于水平钢筋内,拼装时,纵向钢筋25不需从混凝土预制墙板的顶部插入,从而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工作时间。由于每一开口箍筋开设有一开口48,开口箍筋能沿水平方向插入纵向空间207内,且每一纵向钢筋25能穿过开口箍筋的开口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从而使拼装方便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包括:一墙体、伸出所述墙体的若干水平钢筋、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一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及若干纵向钢筋,这些水平钢筋与所述墙体围成一纵向空间,所述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固定这些纵向钢筋于所述纵向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墙体底部并收容于所述纵向空间内的一托板及至少一设于所述墙体并收容于所述纵向空间内的固定件,这些纵向钢筋的底端支撑于所述托板,所述固定件固定这些纵向钢筋。
3.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至少两混凝土预制墙板及若干开口箍筋,每一开口箍筋包括开设有一开口的一框体及两卡钩部,所述两 卡钩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框体邻近所述开口的两端部,所述两混凝土预制墙板的水平钢筋分别扣接,解除所述纵向钢筋临时固定装置对所述纵向钢筋的固定,纵向钢筋 能移动至水平钢筋内的任意位置,每一开口箍筋能沿水平方向插入所述两混凝土预制墙板的纵向空间内,使每一开口箍筋的框体紧贴对应的水平钢筋上,每一纵向钢 筋能穿过开口箍筋的开口移动至框体,每一开口箍筋的两卡钩部卡固于对应的水平钢筋,这些纵向钢筋绑扎于对应的开口箍筋及水平钢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这些开口箍筋为至少一相同样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这些开口箍筋包括若干种不同样式,所述若干种不同样式的开口箍筋位于混凝土预制墙板的同一侧且开口朝向相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开口箍筋的框体包括一连接杆及自所述连接杆相对两端沿同一平面相对地延伸两延伸杆,每一开口箍筋的两卡钩部分别设于所述两延伸杆的末端,每一开口箍筋的开口位于两卡钩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卡钩部为135度或90度弯钩。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卡钩部包括自对应的延伸杆的末端垂直向外延伸的一夹持杆及自所述夹持杆的末端外延伸的一卡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与所述卡杆之间的夹角为135度或90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部为自对应的延伸杆的末端朝外延伸的一卡杆。
CN201610292560.8A 2016-05-05 2016-05-05 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及其混凝土预制墙板 Pending CN1073454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2560.8A CN107345436A (zh) 2016-05-05 2016-05-05 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及其混凝土预制墙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2560.8A CN107345436A (zh) 2016-05-05 2016-05-05 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及其混凝土预制墙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5436A true CN107345436A (zh) 2017-11-14

Family

ID=60253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2560.8A Pending CN107345436A (zh) 2016-05-05 2016-05-05 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及其混凝土预制墙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4543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07323A1 (de) * 1981-03-03 1983-01-27 DEKOSYSTEM s.r.l., Villanova Di Castenaso, Bologna Zusammensetzbares element fuer die ausfuehrung von waenden mit abnehmbaren tafeln
CN2362928Y (zh) * 1998-12-13 2000-02-09 沈占鳌 新型抗震预应力空心楼板
CN202324351U (zh) * 2011-11-21 2012-07-11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梁可开口箍筋
CN104358330A (zh) * 2014-12-03 2015-02-18 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自带模板的预制混凝土墙体钢筋销接连接构件及连接方法
CN205577244U (zh) * 2016-05-05 2016-09-14 戴旭谦 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及其混凝土预制墙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07323A1 (de) * 1981-03-03 1983-01-27 DEKOSYSTEM s.r.l., Villanova Di Castenaso, Bologna Zusammensetzbares element fuer die ausfuehrung von waenden mit abnehmbaren tafeln
CN2362928Y (zh) * 1998-12-13 2000-02-09 沈占鳌 新型抗震预应力空心楼板
CN202324351U (zh) * 2011-11-21 2012-07-11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梁可开口箍筋
CN104358330A (zh) * 2014-12-03 2015-02-18 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自带模板的预制混凝土墙体钢筋销接连接构件及连接方法
CN205577244U (zh) * 2016-05-05 2016-09-14 戴旭谦 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及其混凝土预制墙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77244U (zh) 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及其混凝土预制墙板
EP3040497B1 (en) Antiseismic masonry infill
CN103774749A (zh)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f板框架结构体系
CN110485278A (zh) 一种半倒t隐形盖梁构造
Tsai et al. Seismic panel zone design effect on elastic story drift in steel frames
KR20110076667A (ko) 강판전단벽
CN207392526U (zh) 一种混凝土轻质空心墙板连接结构
CN107574929A (zh) 型钢混凝土梁柱骨架节点及节点施工方法
KR20120135565A (ko) 비모듈 대응성 및 수평 전단 성능 향상을 위한 중공슬래브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US10202765B2 (en) Deck panel for construction
CN107345436A (zh) 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结构及其混凝土预制墙板
KR101407512B1 (ko) 층고절감형 철골 합성보, 이를 이용한 슬림플로어 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JP2014227827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壁板の鉄筋構造及びその工法
JP5693415B2 (ja) 柱梁接合部の補強構造
CN105937290A (zh) 一种大长宽比钢骨混凝土柱及其构造和施工方法
JP3999591B2 (ja) 繊維補強セメント系材料によるコンクリート系構造物の制震構造
JP2015010345A (ja) 既存柱の増し打ち補強構造
US3913296A (en) End support shoe for composite joist
JP2001207690A (ja) ストラット式張力膜構造およびそのための立体骨組構造
RU2006141220A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панелей перекрытия здания
CN208594679U (zh) 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及复合墙板组件
CA2361286A1 (en) Non-metallic masonry tie
CN219196257U (zh) 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钢板企口连接装置
JP2012215063A (ja) 柱梁接合部の補強構造
CN220036002U (zh) 一种装配式电梯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