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3050A - 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33050A
CN107333050A CN201710757722.5A CN201710757722A CN107333050A CN 107333050 A CN107333050 A CN 107333050A CN 201710757722 A CN201710757722 A CN 201710757722A CN 107333050 A CN107333050 A CN 107333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cture pick
conducting piece
radiator structure
camera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577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33050B (zh
Inventor
马永玺
徐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577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33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33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3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33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3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Cameras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包括:用于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壳体贴合的均热件以及导热件;其中,所述导热件的一端通过传热板与所述均热件连接;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摄像设备的镜头底部接触的涂敷有导热介质的接触板;所述镜头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件及所述均热件,经由所述摄像设备的壳体散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将摄像设备的镜头产生的热量快速扩散出去,降低镜头到外界的热阻,从而达到降低镜头温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3D(3Dimensions,三维)技术的日益完善,3D摄像技术也越来越普遍,例如,3D高清摄像设备,可以录制高清的立体视频或者立体图片,可以供给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或者3D手机等设备查看。
但是,随着对拍摄或者录制要求越来越高,对摄像头的像素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摄像头的发热越来越严重。例如,摄像头的温度高于60度,可能会出现出现画质失真等影响画面质量的问题。然而,目前针对摄像头过热的问题,所采用的方式为缩短录制时间或者降低画面帧数或者分辨率的办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可有效地对摄像设备的镜头进行散热,达到降低镜头温度的目的。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包括:用于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壳体贴合的均热件以及导热件;其中,
所述导热件的一端通过传热板与所述均热件连接;
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摄像设备的镜头底部接触的涂敷有导热介质的接触板;
所述镜头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件及所述均热件,经由所述摄像设备的壳体散出。
可选地,所述均热件为板状结构,所述传热板贴合在所述均热件上,所述接触板与所述均热板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均热件上设有避让所述镜头的避让孔;
所述镜头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涂敷有所述导热介质的所述接触板接触连接。
可选地,所述避让孔与所述接触板的形状相同,且尺寸相同。
可选地,所述导热件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
所述均热板上并排设有两个所述避让孔,分别为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
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通过所述传热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避让孔的边缘,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位置对应;
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通过所述传热板连接在所述第二避让孔的边缘,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位置对应。
可选地,所述均热件通过粘贴层与所述壳体贴合连接;
所述导热件通过所述传热板上的所述粘贴层与所述均热件贴合。
可选地,还包括:隔热件;
所述隔热件设置在所述接触板的与所述镜头底部接触端面相背的背面。
可选地,所述隔热件设置在所述接触板的背面时,所述导热件显露于外。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摄像设备的主板接触的散热件;
所述散热件与所述隔热件接触连接。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包括:包括:壳体、摄像头及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
所述壳体与所述均热件贴合;
所述摄像头底部与涂敷有所述导热介质的所述接触板接触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摄像设备的镜头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介质传导至接触板,接触板再将热量传导至导热件,导热件通过传热板将热量传递至均热件,最终由均热件传递至摄像设备的壳体,壳体将热量扩散至外部环境中,能够将摄像设备的镜头产生的热量快速扩散出去,降低镜头到外界的热阻,从而达到降低镜头温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设备与现有技术中的摄像设备的镜头的温度分布示意图。
附图说明
10:均热件;11:避让孔;20:导热件;21:传热板;22:导热介质;23:接触板;30:隔热件;40:散热件;50:壳体;51:镜头;52:散热结构;53:主板;54: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目前,3D摄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画面失真以及录制时间较短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由于3D摄像设备的镜头在使用时会发热,现有技术中,针对镜头发热问题仅仅是通过内部散热器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佳,容易导致镜头过热。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可有效地对摄像设备的镜头进行散热,达到降低镜头温度的目的。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实施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包括:用于与摄像设备的壳体贴合的均热件10以及导热件20。
其中,导热件20的一端通过传热板21与均热件10连接。导热件20的另一端上设有用于与摄像设备的镜头底部接触的涂敷有导热介质22的接触板23。镜头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件20及均热件10,经由摄像设备的壳体散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摄像设备的镜头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介质22传导至接触板23,接触板23再将热量传导至导热件20,导热件20通过传热板21将热量传递至均热件10,最终由均热件10传递至摄像设备的壳体,壳体将热量扩散至外部环境中,能够将摄像设备的镜头产生的热量快速扩散出去,降低镜头到外界的热阻,从而达到降低镜头温度的目的。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实现方式是,均热件10为板状结构,传热板21贴合在均热件10上,接触板23与均热板之间具有间隙。
具体地,均热件10包括但不限于石墨散热片,石墨散热片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可实现迅速均热,快速将热量扩散至摄像设备的壳体上,提高散热效果。
导热件20包括但不限于热管,透过热管能够将镜头的热量迅速传递出去,导热能力强,可实现快速传热。
传热板21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片,例如薄铝板、薄铜板等,传热板21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导热件20连接。传热板21贴合在均热件10,可最大程度的将导热件20的热量传递至均热件10上。
接触板23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片,例如薄铝板、薄铜板等,接触板23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导热件20连接。接触板23通过间隙可防止镜头与均热板直接接触,且增加热传导路径,增加热量在传导路径上的热扩散效率。
均热件10上设有避让镜头的避让孔11。镜头穿过避让孔11与涂敷有导热介质22的接触板23接触连接。具体地,避让孔11与接触板23的形状相同,且尺寸相同。采用上述结构的均热件能够在实现镜头与接触板23接触的同时,保证均热件10的面积最大,起到最好的散热效果。导热介质22包括但不限于导热硅胶,导热硅胶粘接在接触板23上,导热硅胶壳实现快速导热及消除界面热阻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除了可以应用到具有一个镜头的摄像设备上,还可以应用到具有多个镜头的摄像设备上。例如,3D摄像设备具有两个镜头,两个镜头在使用时同时产生热量,温度过高时,两个镜头均会出现出现画质失真等影响画面质量的问题。
以3D摄像设备为例,一种可实现方式是,导热件20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导热件20和第二导热件20。均热板上并排设有两个避让孔11,分别为第一避让孔11和第二避让孔11。第一导热件20的一端通过传热板21连接在第一避让孔11的边缘,另一端与第二避让孔11的位置对应。第二导热件20的一端通过传热板21连接在第二避让孔11的边缘,另一端与第一避让孔11的位置对应。将两个导热件连接在均热板的不同位置处,有助于加快散热速度。
3D摄像设备的两个镜头分别从第一避让孔11及第二避让孔11穿过,分别与第一导热件20及第二导热件20中的接触板23连接。第一导热件20及第二导热件20将两个镜头的热量均传递至均热件10上,均热件10将热量传导至摄像设备的壳体上。
为了在传导热量时,更加快速,均热件10与其他部件均为贴合连接,一种可实现方式是,均热件10通过粘贴层与壳体贴合连接。导热件20通过传热板21上的粘贴层与均热件10贴合。具体地,均热件10上设置有双面胶,均热件10通过双面胶实现与其他部件的贴合。使用双面胶,可实现粘结固定及消除界面热阻的作用。
继续参见图1和图2,为了不将热量传递至摄像设备的其他的部件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结构还包括:隔热件30。隔热件30设置在接触板23的与镜头底部接触端面相背的背面。
隔热件30作用主要用于将散热结构与其他部件进行隔离,起到隔热的同时还对导热件20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隔热件30包括但不限于为有弹性的泡棉、泡沫以及阻热硅胶。
隔热件30可以将导热件20与接触板23接触的部分完全包裹住,使其完全与外部隔离开,这样使得导热件20只将接触板23处的热量进行传递。还有一种隔热件30的设置方式,为隔热件30设置在接触板23的背面时,导热件20显露于外。导热件20显露在外部的部分可以将接触到的部件发热量传递至均热件10上,同时还可以将热量扩散至外部环境中。
参见图3,散热结构还包括:用于与摄像设备的主板接触的散热件40,散热件40与隔热件30接触连接。
散热件40用于将摄像设备的主板上的热量进行扩散,以便降低主板的运行温度。通过隔热件30的隔离,镜头的热量与主板的热量被单独进行散热,避免了热量集中的问题。
实施例2
参见图4,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包括:包括:壳体50、摄像头51及实施例1中的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52。
壳体50与均热件10贴合。摄像头51底部与涂敷有导热介质22的接触板23接触连接。
一种可实现方式是,散热结构52设置在壳体50内,均热件10上设置有粘贴层,壳体50与均热件10通过粘贴层连接。摄像头51底部穿过壳体50的摄像孔及避让孔11与涂敷有导热介质22的接触板23接触连接,摄像头51产生的热量首先传导至导热介质22上,再通过导热介质22传导至接触板23,接触板23将热量传导至导热件20,热量通过导热件20传导至传热板21,传热板21将热量传递至均热件10,最终热量被均热件10传递至摄像设备的壳体50上,从壳体50散到周围环境中。
摄像设备还包括主板53及电池54,散热结构52包括散热件40,主板53与散热件40接触连接,电池54为主板53及摄像头51提供运行电力。主板53及电池54产生了热量经过散热件40进行扩散。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
利用模拟软件,对现有技术中的摄像设备的散热效果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摄像设备的散热效果进行比较,如下:
1、运用仿真模型Flotherm 11.0,首先建立现有技术及本发明实施例中摄像设备的立体模型,两个模型除了散热部分不同外,其余参数设置一致,平行比较散热效果;
2、设置功耗CPU 2W,电池0.5W,两个镜头各设置0.3W;
3、模拟结果如下表:
镜头1(℃) 镜头2(℃) CPU(℃) 电池(℃)
本方案技术 54.3 55.9 66.2 43.9
现有技术 69 69.1 70.7 45.4
可优化 14.7 13.2 4.5 1.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设备与现有技术中的摄像设备的镜头的温度分布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以直观的观察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有效改善了镜头散热,镜头温度可以降低约13-15℃。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摄像设备的镜头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件及均热件传递至摄像设备的壳体,壳体将热量扩散至外部环境中。针对摄像设备的镜头做了针对性散热,能够将摄像设备的镜头产生的热量快速扩散出去,降低镜头到外界的热阻,从而达到降低镜头温度的目的,从而在保证画质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镜头的录制时间,可满足长时间高清录影的要求,或者在相机达到热的动平衡状态下,镜头温度可以低于规格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简明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特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并不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所述摄像设备的壳体贴合的均热件以及导热件;其中,
所述导热件的一端通过传热板与所述均热件连接;
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摄像设备的镜头底部接触的涂敷有导热介质的接触板;
所述镜头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件及所述均热件,经由所述摄像设备的壳体散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为板状结构,所述传热板贴合在所述均热件上,所述接触板与所述均热板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上设有避让所述镜头的避让孔;
所述镜头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涂敷有所述导热介质的所述接触板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与所述接触板的形状相同,且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
所述均热板上并排设有两个所述避让孔,分别为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
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通过所述传热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避让孔的边缘,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位置对应;
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通过所述传热板连接在所述第二避让孔的边缘,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位置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件通过粘贴层与所述壳体贴合连接;
所述导热件通过所述传热板上的所述粘贴层与所述均热件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件;
所述隔热件设置在所述接触板的与所述镜头底部接触端面相背的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设置在所述接触板的背面时,所述导热件显露于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摄像设备的主板接触的散热件;
所述散热件与所述隔热件接触连接。
10.一种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壳体、摄像头及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
所述壳体与所述均热件贴合;
所述摄像头底部与涂敷有所述导热介质的所述接触板接触连接。
CN201710757722.5A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 Active CN107333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7722.5A CN107333050B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7722.5A CN107333050B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3050A true CN107333050A (zh) 2017-11-07
CN107333050B CN107333050B (zh) 2023-08-25

Family

ID=60203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57722.5A Active CN107333050B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3305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2154A (zh) * 2021-07-23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2166561A1 (zh) * 2021-02-02 2022-08-11 杭州微影软件有限公司 快门结构和相机
WO2023184082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0620A (zh) * 2006-06-16 2007-12-19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
CN101146434A (zh) * 2007-10-12 2008-03-19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均热板毛细组织构造
CN101655656A (zh) * 2008-08-20 2010-02-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其应用的投影机
CN103327786A (zh) * 2012-03-21 2013-09-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374581U (zh) * 2014-12-29 2015-06-03 深圳市福斯康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监控摄像机led灯板散热组件
CN205670799U (zh) * 2016-06-15 2016-11-02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具有其的摄像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0620A (zh) * 2006-06-16 2007-12-19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
CN101146434A (zh) * 2007-10-12 2008-03-19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均热板毛细组织构造
CN101655656A (zh) * 2008-08-20 2010-02-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其应用的投影机
CN103327786A (zh) * 2012-03-21 2013-09-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374581U (zh) * 2014-12-29 2015-06-03 深圳市福斯康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监控摄像机led灯板散热组件
CN205670799U (zh) * 2016-06-15 2016-11-02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具有其的摄像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6561A1 (zh) * 2021-02-02 2022-08-11 杭州微影软件有限公司 快门结构和相机
CN113692154A (zh) * 2021-07-23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692154B (zh) * 2021-07-23 2023-03-28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3184082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3050B (zh) 2023-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3050A (zh) 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
WO2020220166A1 (zh) 散热组件及运动相机
CN207677913U (zh) 一种摄像设备
CN207665062U (zh) 一种摄像设备
WO2020006877A1 (zh) 散热组件及遥控器
CN205670799U (zh) 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具有其的摄像机
CN107219711A (zh) 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7304702U (zh) 一种摄像设备用散热结构及摄像设备
CN206895085U (zh) 显卡用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CN105722370B (zh) 散热模块
GB2580439A (en) Housing and device
CN109496462A (zh) 中心板单元及无人飞行器
WO2020103803A1 (zh) 均热装置及手持超声检测设备
CN207249351U (zh) 一种快速散热双镜头全景相机
CN206411402U (zh) 一种多通道的全景散热支架装置
CN206024369U (zh) 散热器、无人飞行器和可移动设备
WO2017067418A1 (zh) 散热结构和单板扩展散热方法
CN207782949U (zh) 一种高清监控摄像头
CN209643244U (zh) 光模块散热结构以及光模块
CN203951545U (zh) 一种摄像机图像传感器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摄像机
CN108287446A (zh) 一种多通道的全景散热支架装置
CN213455876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红外机芯组件
CN208159101U (zh) 电子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8015860U (zh)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摄像头
CN209462705U (zh) 一种pcb板散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