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28552A - 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28552A
CN107328552A CN201710519959.XA CN201710519959A CN107328552A CN 107328552 A CN107328552 A CN 107328552A CN 201710519959 A CN201710519959 A CN 201710519959A CN 107328552 A CN107328552 A CN 107328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ler lever
observation
seabed
observation system
interfa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199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28552B (zh
Inventor
贾永刚
文明征
刘晓磊
张少同
崔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7105199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28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28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28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28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28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0Hyd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ship-testing tanks or water tun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3/00Survey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pen water, e.g. sea, lake, river or canal
    • G01C13/002Measuring the movement of open wa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包括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和多参数观测探杆,所述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用于搭载各类观测仪器及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且与探杆贯入装置铆接连接,防沉板的探针及通孔设计形式增加整个观测系统布放稳定性及回收便捷性;所述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利用激振器产生垂直动力使观测探杆持续贯入到海底沉积物中,采用新的设计原理及方式,通过高频振动使海床沉积物局部液化、强度降低从而使探杆持续贯入到海床沉积物中,实施更加方便;多参数探杆贯入装置与激振器相连,集成各种传感器,可实现海洋水体‑海床界面‑海床沉积物三相介质的同步观测,并设计进水细管,回收时打开进水孔可消除探杆底部的真空吸力,方便回收,该观测系统为研究海底界面层动态演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Description

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
背景技术
海底界面层是海床沉积物与底层海水相互作用的区域,该层沉积物会发生复杂动力响应,其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是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开展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过程原位长期自动观测,对研究海岸带演变规律、地质灾害形成机理、沉积动力学过程及海底边界层结构特征与演化条件,定量判定海底边界层动态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海底原位长期观测是研究海底边界层的必要途径,海底界面层综合观测系统是实现海底原位长期观测最重要的技术手段。
目前在海洋观测领域,海底近表层常规观测手段是基于坐底式观测平台搭载一系列观测仪器对海底悬浮泥沙、海洋水动力进行观测。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GS)、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VIMS)、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分别独立的制作了各自的近海底观测平台。Oceanscience、Technicap、MSI等公司相继将坐底式观测平台产品化。然而这样常规的观测技术仅仅能够实现对近底床沉积物再悬浮、海洋水动力等要素的观测,而无法实现对海床内部沉积物的实时观测。海底界面层涉及到海洋水体-海床界面-海底沉积物三相介质的相互作用,在波浪作用下常常伴随着海底侵蚀淤积、沉积物再悬浮等事件,台风和风暴浪等极端海况作用下往往会诱发海底液化、流化甚至滑坡等灾害事件,不仅对海底管道、光缆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且对水下三角洲沉积构造的形成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关于海底界面层的观测设备仅限于对海床面以上水动力和海床界面侵蚀淤积、再悬浮的观测,绝大部分只能实现海床界面上部水体的观测,包括上部水动力,悬浮泥沙的观测,尚无法实现同时对包括海床沉积物在内的海底界面层多相场相互作用的观测,已成为制约海底界面层研究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实现对海底界面层海水水体-海床界面-海床沉积物的三相变化过程的同步观测,为研究海底界面层动态演化及其海底异重流发育过程提供了必要的观测手段和实测数据支撑。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包括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以及多参数观测探杆;所述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包括搭载架、连接支架、防沉板以及设置在搭载架上方的布放安装吊环;所述搭载架用以搭载各类观测仪器及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并通过连接支架将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与搭载架及防沉板进行固定,所述防沉板设置在连接支架的下端,用以防止观测期间整个观测系统的沉降;所述布放安装吊环用于观测系统的布放回收与起吊;
所述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以及连接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导杆,所述上连接板的下方安装有激振器,所述导杆为激振器提供垂直运动轨道,所述导杆的长度为2m,有效长度为1.5m,通过高频振动使海床沉积物局部液化、强度降低从而使探杆持续贯入到海底沉积物中;另外还包括与激振器通过电缆相连的水下测控单元及电池舱,所述水下测控单元还与一水上测控单元相连,水下测控单元用以接收水上测控单元的信号并对激振器实现控制,所述电池舱用以为激振器提供动力;且在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仪器布放槽,用于观测期间搭载流速观测仪ADCP和温盐深观测仪CTD,所述水下测控单元和电池舱在实际操作中安装固定于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的设备搭载平台上;
所述多参数观测探杆通过一保护套筒与激振器相连,所述保护套筒采用钛钢制作,防止激振器直接作用在多参数观测探杆上对其造成损害,所述多参数观测探杆全长2.2m,包括设置在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上的总控舱,总控舱包含数据采集系统和供电系统,实现多参数数据采集和电源供应,且在多参数观测探杆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与总控舱电连接姿态传感器、沉积物浊度观测单元以及孔隙水压力观测单元,姿态传感器用于监测观测期间多参数探杆的姿态是否发生倾斜,为后续数据分析校正提供依据;沉积物浊度观测单元用于观测海床界面变化和海水沉积物浊度数据。
优选的,所述沉积物观测单元由一系列间隔设置的光学传感器组成。
优选的,所述孔隙水压力观测单元包括间隔设置在多参数观测探杆内部的多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支架通过铆接方式将搭载架与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和防沉板相连接,可以使观测平台在现场布放时快速完成组装,同时便于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搭载架由上圆环、下圆盘,以及固定上圆环和下圆盘的加强筋焊接连接组成,以增加搭载架结构牢固性,且所述上圆环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沉板下方设置有方便插入海床沉积物中的探针,观测平台布放后探针插入海床沉积物中以增加观测平台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防沉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用以减小观测平台回收过程中防沉板与海床界面之间的吸力,且在防沉板上还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可以根据观测现场的海床沉积物强度确定,每块配重20Kg,根据需要适当调节安装配重数量,便于观测系统的布放和探杆的贯入。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电缆导槽,用于保护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和多参数观测探杆的电缆。
进一步的,所述激振器采用频率可调式激振器,通过调节激振频率和激振力对不同土质的海床完成贯入。
进一步的,由于多参数观测探杆在回收上拔过程中在探杆底部产生巨大的真空吸力,为消除真空吸力的影响,所述多参数观测探杆内部设有进水细管,且在进水细管底部设置有透水石,防止布放过程中进水细管被淤泥堵塞,回收时将设置在多参数观测探杆上端的进水细管的开口打开,海水沿着进水细管进入探杆底部消除真空吸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述方案的海底界面层原位观测系统,为研究海底界面层动态演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可实现海洋水体-海床界面-海床沉积物三相介质的同步观测。观测内容包括海床沉积物1.5m范围内沉积物孔隙水压力累积与消散过程、海床界面侵蚀淤积变化以及海床界面以上水体内悬浮泥沙、海水流速及温盐深变化等,且观测系统结构设计及布放操作简单,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能够持续对上述三相介质进行观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原位观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多参数观测探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出的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为研究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界面层动态演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观测系统可实现海洋水体-海床界面-海床沉积物三相介质的同步观测,其观测内容包括海床沉积物1.5m范围内沉积物孔隙水压力累积与消散过程,海床界面侵蚀淤积变化以及海床界面以上水体内悬浮泥沙、海水流速及温盐深变化等。
具体的,参考图1,所述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包括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Ⅰ、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Ⅱ以及多参数观测探杆Ⅲ;所述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Ⅰ主要用以搭载各类各类观测仪器及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Ⅱ,包括搭载架、连接支架4、防沉板5以及设置在搭载架上方的布放安装吊环1,用于观测系统的布放回收与起吊;所述搭载架用以搭载各类观测仪器及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Ⅱ,并通过连接支架4将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Ⅱ与搭载架及防沉板5进行固定,所述防沉板5设置在连接支架4的下端,用以防止观测期间整个观测系统的沉降,各个防沉板5之间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增加结构牢固性。
为实现同时对海底沉积物的观测,需要将观测仪器(或传感器)布放至海床沉积物内部,本实施例利用激振器产生垂直动力使多参数观测探杆Ⅲ持续贯入到海底沉积物中,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包括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3,以及连接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3的导杆8,所述上连接板2的下方安装有激振器7,所述导杆8为激振器7提供垂直运动轨道;另外还包括与激振器7通过电缆相连的水下测控单元11、水上测控单元及电池舱12,所述水下测控单元11与水上测控单元13无线连接,水下测控单元11用以接收水上测控单元13的信号并对激振器实现控制,所述电池舱12用以为激振器7提供动力,且水下测控单元与水上测控单元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杆的长度为2m,有效长度为1.5m,通过高频振动使海床沉积物局部液化、强度降低从而使探杆持续贯入到海底沉积物中;另外,在所述下连接板3上还设置有两个仪器布放槽31,用于观测期间搭载流速观测仪ADCP和温盐深观测仪CTD,所述水下测控单元11和电池舱12在实际操作中安装固定于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的下圆盘13上。
图3中,所述多参数观测探杆Ⅲ通过一保护套筒15与激振器7相连,所述保护套筒15采用钛钢制作,防止激振器7直接作用在多参数观测探杆上对其造成损害,多参数观测探杆Ⅲ全长2.2m,包括设置在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Ⅰ上的总控舱14,且在多参数观测探杆Ⅲ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与总控舱14相连的姿态传感器16、沉积物浊度观测单元17以及孔隙水压力观测单元18,总控舱14包含数据采集系统和供电系统,实现对各个传感器的多参数数据采集和电源供应,姿态传感器16用于监测观测期间多参数观测探杆Ⅲ的姿态是否发生倾斜,为后续数据分析校正提供依据;沉积物浊度观测单元用于观测海床界面变化和海水沉积物浊度数据,该观测单元由一系列的光学传感器组成,传感器间距1cm一个,共计50个;孔隙水压力观测单元包括设置在探杆内部的孔隙水压力传感器5个,间距30cm。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观测系统在现场布放安装效率,所述连接支架4通过铆接方式将搭载架与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Ⅱ和防沉板5相连接,这在以往的坐底式观测平台中很少采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观测平台在现场布放时快速完成组装,同时便于运输。另外,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搭载架由上圆环21、下圆盘23,以及固定上圆环21和下圆盘23的加强筋22焊接连接组成,以增加搭载架结构牢固性,且所述上圆环21与上连接板2采用铆接方式固定连接,且两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可实施性强。
而且,在所述防沉板5下方设置有方便插入海床沉积物中的探针52,所述探针52的长度为0.5m, 具体可根据观测点位的底质情况更换探针长度,观测平台布放后探针52插入海床沉积物中以增加观测平台的稳定性。所述防沉板5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51(可以为圆形孔洞),用以减小观测平台回收过程中防沉板5与海床界面之间的吸力,所述防沉板5上还设置有配重块6,所述配重块6可以根据观测现场的海床沉积物强度确定,每块配重20Kg,根据需要适当调节安装配重数量,便于观测系统的布放和探杆53的贯入。
另外,参考图2,在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3之间还设置有电缆导槽10,用于保护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Ⅱ和多参数观测探杆Ⅲ的电缆。且本实施例中所述激振器采用频率可调式激振器,通过调节激振频率和激振力对不同土质的海床完成贯入。
由于多参数观测探杆在回收上拔过程中在探杆底部产生巨大的真空吸力,为消除真空吸力的影响,图3中,所述多参数观测探杆Ⅲ内部设有进水细管19,且在多参数观测探杆Ⅲ底部设置有与进水细管19连通的透水石,防止布放过程中进水细管被淤泥堵塞,回收时将设置在多参数观测探杆上端的进水细管的开口20打开。海水沿着进水细管进入探杆底部消除真空吸力。
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完成上述原位观测系统的布放与回收还需要必要的工程施工船以及潜水人员加以辅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组装原位观测系统,包括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和多参数观测探杆的组装,各仪器设备采集参数设定;
2)将辅助工程船开到目标观测点,用起吊架将所述原位观测系统起吊下放到海床表面;
3)潜水人员沿着布放缆下潜检查观测系统的姿态是否良好,如观测系统出现沉陷倾斜,则需调整配重块数量,重新布放;
4)观测系统达到良好布放姿态后,通过水上测控单元给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的水下测控单元发送指令,激发激振器,完成多参数观测探杆的贯入布放;
5)多参数观测探杆的贯入完成后,水上测控单元再次发送指令,关闭贯入装置电源,停止工作;
6)潜水员再次下潜,将辅助船的起吊缆与观测系统的吊钩脱离,回收起吊缆;同时将浮球与观测系统相连便于后期回收定位;
7)观测系统布放完成后,各观测设备按照预先设定的采样参数进行观测采样;
8)原位观测周期结束之后,辅助工程船根据浮球位置确定观测目标点位,达到观测地点后,潜水员将工程船上的起吊缆与观测系统吊环连接;
9)潜水员将进水细管打开,将海水通入多参数观测探杆底部,再次通过水上测控单元发送指令,水下测控单元接收指令后启动激振器,此时激振器不在提供垂向击振动力,而是沿着导杆反向提升,将多参数观测探杆上拔回收;
10)启动工程船的起吊缆,回收观测系统;
11)用淡水清洗观测系统,拆卸观测系统,装箱运回,完成原位观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以及多参数观测探杆;
所述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包括搭载架、连接支架、防沉板以及设置在搭载架上方的布放安装吊环;所述搭载架用以搭载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并通过连接支架将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与搭载架及防沉板进行固定,防沉板设置在连接支架的下端,用以防止观测期间整个观测系统的沉降;
所述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以及连接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导杆,所述上连接板的下方安装有激振器,所述导杆为激振器提供垂直运动轨道;另外还包括水下测控单元、与水下测控单元无线连接的水上测控单元,以及为激振器提供动力的电池舱;所述水下测控单元与激振器通过电缆相连,水下测控单元接收水上测控单元的信号并对激振器实现控制;
所述多参数观测探杆通过一保护套筒与激振器相连,包括设置在海底界面层观测平台上的总控舱;且在多参数观测探杆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与总控舱电连接的姿态传感器、沉积物浊度观测单元以及孔隙水压力观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通过铆接方式将搭载架与振动式探杆贯入装置和防沉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架由上圆环、下圆盘,以及固定上圆环和下圆盘的加强筋焊接连接组成,且所述上圆环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板下方设置有方便插入海床沉积物中的探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位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电缆导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原位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器采用频率可调式激振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原位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参数观测探杆内部设有进水细管,且在多参数观测探杆底部设有与进水细管底端连通的透水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位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物浊度观测单元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光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原位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水压力观测单元包括等间距设置在探杆内部的多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CN201710519959.XA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 Active CN107328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9959.XA CN107328552B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9959.XA CN107328552B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28552A true CN107328552A (zh) 2017-11-07
CN107328552B CN107328552B (zh) 2019-01-18

Family

ID=60198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19959.XA Active CN107328552B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28552B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0646A (zh) * 2018-02-05 2018-05-11 中央民族大学 原位测量海水-沉积物界面位置及力学特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8267126A (zh) * 2018-01-22 2018-07-10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CN109060952A (zh) * 2018-07-31 2018-12-21 国家海洋局第海洋研究所 海底沉积物声学性质和温度剖面的原位定点连续测量装置
CN109579801A (zh) * 2018-12-26 2019-04-05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电阻率探杆的多级贯入式海底沙波原位观测装置及方法
CN110332923A (zh) * 2019-07-12 2019-10-1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床面沉降观测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0398228A (zh) * 2019-09-03 2019-11-0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洋座底设备沉降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1121730A (zh) * 2020-02-25 2020-05-08 中国海洋大学 适用于浅水粘性海床的底边界层原位观测系统与其布设方法
CN111348159A (zh) * 2020-02-13 2020-06-3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用于海底水平方向传感器阵列的布放装置及方法
CN111664887A (zh) * 2020-05-05 2020-09-15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电阻率探杆的海底浮泥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方法
CN111964651A (zh) * 2020-08-24 2020-11-2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内孤立波的海底沙波原位观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1964941A (zh) * 2020-08-24 2020-11-2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新型立体式沉积物捕获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13484916A (zh) * 2021-07-19 2021-10-08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自然电位法识别海床界面的孔压观测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3566086A (zh) * 2021-06-22 2021-10-2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用于海洋沉积要素观测的稳定装置
CN113587908A (zh) * 2021-08-03 2021-11-02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三角式压力传感器测定海底沙波迁移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4002004A (zh) * 2021-11-11 2022-02-0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深水保压振动取样及作业方法
WO2022052622A1 (zh) * 2020-09-11 2022-03-17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沉积物环境监测装置
CN114323557A (zh) * 2021-12-29 2022-04-12 中山大学 一种近海岸降水诱发滑坡涌浪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CN114644094A (zh) * 2021-01-10 2022-06-21 深圳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舱用沉降结构、数据舱、水下数据中心
CN114644095A (zh) * 2021-01-10 2022-06-21 深圳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防沉降结构、数据舱辅助安装系统
CN116972815A (zh) * 2023-08-04 2023-10-3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多平台的河口羽流锋面观测系统的工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1275A (zh) * 2011-06-10 2012-01-25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贯入式探针的深海多要素综合观测系统
CN104776834A (zh) * 2015-04-22 2015-07-1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深海底孔隙水压力长期观测自动布放系统与方法
CN105544541A (zh) * 2016-01-27 2016-05-04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高频对置轻式打桩机
CN105548368A (zh) * 2016-02-06 2016-05-04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压载贯入式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装置
CN205384247U (zh) * 2016-02-06 2016-07-13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压载贯入式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装置
CN105953971A (zh) * 2016-01-21 2016-09-21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振动液化原理的滩浅海孔隙水压力原位观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1275A (zh) * 2011-06-10 2012-01-25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贯入式探针的深海多要素综合观测系统
CN104776834A (zh) * 2015-04-22 2015-07-1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深海底孔隙水压力长期观测自动布放系统与方法
CN105953971A (zh) * 2016-01-21 2016-09-21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振动液化原理的滩浅海孔隙水压力原位观测系统
CN105544541A (zh) * 2016-01-27 2016-05-04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高频对置轻式打桩机
CN105548368A (zh) * 2016-02-06 2016-05-04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压载贯入式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装置
CN205384247U (zh) * 2016-02-06 2016-07-13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压载贯入式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装置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7126A (zh) * 2018-01-22 2018-07-10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CN108267126B (zh) * 2018-01-22 2019-08-02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CN108020646A (zh) * 2018-02-05 2018-05-11 中央民族大学 原位测量海水-沉积物界面位置及力学特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9060952A (zh) * 2018-07-31 2018-12-21 国家海洋局第海洋研究所 海底沉积物声学性质和温度剖面的原位定点连续测量装置
CN109060952B (zh) * 2018-07-31 2023-10-13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底沉积物声学性质和温度剖面的原位定点连续测量装置
CN109579801A (zh) * 2018-12-26 2019-04-05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电阻率探杆的多级贯入式海底沙波原位观测装置及方法
CN109579801B (zh) * 2018-12-26 2020-05-22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电阻率探杆的多级贯入式海底沙波原位观测装置及方法
CN110332923A (zh) * 2019-07-12 2019-10-1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床面沉降观测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0398228A (zh) * 2019-09-03 2019-11-0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洋座底设备沉降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0398228B (zh) * 2019-09-03 2020-04-1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洋座底设备沉降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1348159A (zh) * 2020-02-13 2020-06-3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用于海底水平方向传感器阵列的布放装置及方法
US11802767B2 (en) * 2020-02-25 2023-10-31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In-situ observation system for bottom boundary layer over shallow-water cohesive seabed and arrangement method thereof
CN111121730A (zh) * 2020-02-25 2020-05-08 中国海洋大学 适用于浅水粘性海床的底边界层原位观测系统与其布设方法
US20220341735A1 (en) * 2020-02-25 2022-10-27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In-situ observation system for bottom boundary layer over shallow-water cohesive seabed and arrangement method thereof
CN111664887A (zh) * 2020-05-05 2020-09-15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电阻率探杆的海底浮泥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方法
CN111964651A (zh) * 2020-08-24 2020-11-2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内孤立波的海底沙波原位观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1964941A (zh) * 2020-08-24 2020-11-2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新型立体式沉积物捕获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11964941B (zh) * 2020-08-24 2021-03-19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立体式沉积物捕获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11964651B (zh) * 2020-08-24 2021-03-3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内孤立波的海底沙波原位观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US12061304B2 (en) * 2020-09-11 2024-08-13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Device for monitoring deep-sea sediment environment in mining polymetallic nodules
WO2022052622A1 (zh) * 2020-09-11 2022-03-17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沉积物环境监测装置
US20220206182A1 (en) * 2020-09-11 2022-06-30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Device for monitoring deep-sea sediment environment in mining polymetallic nodules
CN114644095A (zh) * 2021-01-10 2022-06-21 深圳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防沉降结构、数据舱辅助安装系统
CN114644094A (zh) * 2021-01-10 2022-06-21 深圳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舱用沉降结构、数据舱、水下数据中心
CN114644094B (zh) * 2021-01-10 2023-11-07 深圳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舱用沉降结构、数据舱、水下数据中心
CN114644095B (zh) * 2021-01-10 2023-12-29 深圳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防沉降结构、数据舱辅助安装系统
CN113566086A (zh) * 2021-06-22 2021-10-2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用于海洋沉积要素观测的稳定装置
CN113484916A (zh) * 2021-07-19 2021-10-08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自然电位法识别海床界面的孔压观测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3587908B (zh) * 2021-08-03 2022-04-22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三角式压力传感器测定海底沙波迁移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3587908A (zh) * 2021-08-03 2021-11-02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三角式压力传感器测定海底沙波迁移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4002004A (zh) * 2021-11-11 2022-02-0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深水保压振动取样及作业方法
CN114323557A (zh) * 2021-12-29 2022-04-12 中山大学 一种近海岸降水诱发滑坡涌浪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CN114323557B (zh) * 2021-12-29 2023-06-06 中山大学 一种近海岸降水诱发滑坡涌浪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CN116972815A (zh) * 2023-08-04 2023-10-3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多平台的河口羽流锋面观测系统的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28552B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8552A (zh) 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
CN106802132B (zh) 一种贯入式多功能海底沉积物原位观测探杆
CN107631720B (zh) 海底沙波原位实时观测装置及方法
CN111721575B (zh) 应用于内波发育区的海底沙波长期观测装置及观测方法
Duke Geostrophic circulation or shallow marine turbidity currents? The dilemma of paleoflow patterns in strom-influenced prograding shoreline systems
CN106406141A (zh) 一种用于海底地震波法探测的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1533035A (zh) 河口海岸高浊度环境近底水沙观测方法
Stark et al.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sediment remobilization processes using a dynamic penetrometer
Akintorinwa et al. Application of geophysical and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 in engineering site evaluation
Butenko et al. Geomorphology, shallow structure, and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East China Sea
CN107169215A (zh) 应对锚害的海底电缆埋深要求的设计方法
CN107700458A (zh) 用于海洋超软土原位测试的梨形扩底全流触探探头
CN111751903A (zh) 一种碳酸盐岩气藏储层溶孔成因类型的薄片识别方法
CN107063196A (zh) 基于压力计的海底沙波迁移观测装置及方法
CN210072086U (zh) 一种滩浅海工程地质性质原位综合调查平台
Davidson‐Arnott Rates of erosion of till in the nearshore zone
CN106939593A (zh) 一种临近既有线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Stark et al. Deployment of a dynamic penetrometer from manned submersibles for fine‐scale geomorphology studies
Payo et al. Application of portable streamer traps for obtaining point measurements of total longshore sediment transport rates in mixed sand and gravel beaches
CN114329308A (zh) 适用于海床频繁冲淤海域的海底电缆掩埋式防护方法
Cotecchia et al. Portrait of a coastal karst aquifer: the city of Bari
CN116518917B (zh) 一种大水深淤积物密实沉降监测系统及淤积物密实与沉降观测方法
CN103091706A (zh) 一种淤泥沉淀池地震勘探方法
Keith et al. Sediment and site formation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Nunes et al. Monitoring of the Liquefaction of Nazaré’s North Breakwater Found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