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7126A -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67126A CN108267126A CN201810061172.8A CN201810061172A CN108267126A CN 108267126 A CN108267126 A CN 108267126A CN 201810061172 A CN201810061172 A CN 201810061172A CN 108267126 A CN108267126 A CN 1082671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bservation
- sea
- floating body
- transmissometer
- instru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3/00—Survey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pen water, e.g. sea, lake, river or canal
- G01C13/008—Survey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pen water, e.g. sea, lake, river or canal measuring depth of open wa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50—Anchoring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special vessels, e.g. for floating drilling platforms or dredg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3/00—Survey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pen water, e.g. sea, lake, river or canal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211/00—Applications
- B63B2211/02—Oceanograph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和确定方法,观测系统包括海底观测平台、缆绳和锚泊系留配重,海底观测平台装有声学释放器、单点海流计、浊度仪、高精度温盐深仪和沉积物捕获器,缆绳上设置有主浮体与子浮体,主浮体位于缆绳中部安装有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子浮体设置有浊度仪和高精度温盐深仪,锚泊系留配重为有方框形卡槽和固定环的重力锚。其确定方法包括:室内校正仪器,利用辅助船布放和回收观测系统,读取观测仪器数据和分析捕获悬浮物成分,确定内波对沉积物的再悬浮量。本发明可以安全、稳定的放置于深海海底,可以实现从海底到海面全水深的海洋动力环境参数观测,并可确定内波对沉积物的再悬浮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观测技术领域和海洋工程地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深海海底以其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战略区域,特别是复杂深海海洋的研究。由于各种传统技术手段获取的数据有限,对深水环境的观测更加困难,人类对深海大洋多尺度变化过程的认识非常有限,制约着对未来发展的预估能力。因此,对海洋全深度、特别是大深度近底的原位综合观测数据的采集就显得尤为重要。
海洋内波发生在海洋内部密度不均匀水层间,可以贯穿海洋全深度,具有振幅大、流速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分布在全球海洋中,特别是中国南海。内波能够诱发极强的垂向流动,造成沉积物与污染物的运移,对海洋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在多个海域观测到内波悬浮海底沉积物,并形成巨大的海底雾状层。
传统的海洋原位观测平台主要是潜标和海床基。潜标搭载的观测设备距离海床较远,无法观测到近底的海洋参数。而海床基可以实现对海床的近底观测,但投放作业时难以保证落底姿态,一旦倾覆或陷入淤泥难以回收,最重要的是传统海床基搭载能力有限,仅可以观测近底海洋动力,不能实现对海洋的全深度观测。如果实现海洋全深度综合观测,必须使用两个及以上的观测平台,不仅操作复杂、安全性差,而且多个观测平台的数据需要统一到相同的站位进行校正。目前急需一种综合观测系统实现对深海海洋全空间的观测,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海洋动力对海底沉积物的作用。同时,观测海底沉积物多依靠光学和声学仪器,仅能反映悬浮浓度大小,缺乏定量参数的确定。本发明将填补以上空白,不仅可以从近底到海面全深度观测海洋内波对海底沉积物的悬浮,还可以准确的确定对海底沉积物的悬浮量,有助于预测海洋内波对海底的侵蚀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以实现海洋全深度环境参量同步观测,除了近底的温度、盐度、压力、三维流速、浊度等测量外,还可以获取海洋上层内波和浊度的剖面数据等。
一种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系统底部的海底观测平台框架、位于海底观测平台框架下方的锚泊系留配重和竖向布置的缆绳,所述锚泊系留配重为上表面中央设有固定环的长方体重力锚,所述海底观测平台框架顶部设有浮体材料,海底观测平台框架上还搭载有浊度仪、沉积物捕获器、高精度温盐深仪、单点式海流计以及两个并联的声学释放器,所述两个声学释放器上端均与海底观测平台框架相连,两个声学释放器下两端用绳索相互连接,且该绳索穿过所述的固定环;所述缆绳下端连接所述海底观测平台框架、顶端连接第一玻璃浮球组合,该缆绳自下端至顶端的第一玻璃浮球组合之间依次设有第二玻璃浮球组合、释放环、主浮体,并且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浮体安装在缆绳的不同位置,所述主浮体位于缆绳中部,并搭载有两台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其中一个朝向上方用于观测主浮体上部的流场,另一个朝向下方用于观测主浮体下部的流场,从而以实现表层至海底全深度测流,子浮体同时搭载有一台浊度仪和一台高精度温盐深仪。
所述缆绳的上部设置有若干子浮体,根据需要可设置不同的数量,子浮体等间距布置,且相邻子浮体间距不超过20米;在缆绳的顶端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玻璃浮球组合和第二玻璃浮球组合,在第二玻璃浮球组合上部的缆绳上设置有释放环,该释放环位于第二玻璃浮球组合上部可确保回收时浮出海面,方便释放和回收海底观测平台。
所述海底观测平台可以坐底观测,包括由耐腐蚀的轻质金属管体焊接成的模块框架结构,根据深海海底观测的技术要求可拆卸和自由组合。
所述海底框架上部呈四角锥形,下部呈长方体形,并在上部固定有浮体材料,保证观测系统下放时的姿态
所述锚泊系留配重包括与海底观测平台相匹配的长方体重力锚,重力锚中部有固定环与声学释放器相连,重力锚有方框形卡槽与观测平台嵌固,释放时二者可自由脱离,两个声学释放器下端用绳索相互连接,且该绳索穿过所述的固定环。
利用上述观测系统获得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观测系统上搭载的各个仪器进行校正,并设定各仪器的工作参数;
2)利用辅助船及GPS定位系统将观测系统运输至目标点位,准备好船上配备的起吊装置及布放缆,首先布放观测系统的缆绳及其固定仪器,然后通过释放环15下放海底框架;
3)待布放完成后,观测系统上的各个仪器按照设定的参数开始进行自容式观测;
4)观测完成后,利用辅助船回收观测系统,首先通过双并联声学释放器释放锚泊系留配重,使海底观测平台框架与锚泊系留配重脱离,由于设置了两个声学释放器,且两个声学释放器底端的绳索穿过了锚泊系留配重顶部的固定环,可以确保只要有一个声学释放器能够正常工作就能完成分离释放的操作,整个缆绳及海底观测平台框架在各个浮体的作用下浮出海面,然后通过释放环回收浮到海面的海底观测平台框架,最后回收缆绳及其上固定仪器;
5)各观测仪器均为自容式,读取观测仪器数据,收集沉积物捕获器捕获的悬浮物;
6)使用H2O2去除沉积物捕获器捕获的部分悬浮物的有机成分,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沉积物在所有悬浮物中的百分比:
其中,f为沉积物在悬浮物中的百分比,ms为去除悬浮物有机成分后的质量,m为悬浮物总质量;
然后,使用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确定剩余沉积物的粒径,最后使用悬浮物配制悬浊液标定各个浊度仪,从而由浊度数据得到悬浮物浓度;
7)通过分析流速数据和温盐剖面数据确定内波;
8)根据步骤6的标定结果和步骤7得到的内波结果,确定内波对沉积物的再悬浮量:
再悬浮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为内波对沉积物的再悬浮量,f为沉积物在所有悬浮物中的百分比,若本观测系统搭载n-1个子浮体,每个子浮体包含1个浊度仪,加上海底平台的1个浊度仪则总共包含n个浊度仪,从下到上依次为第1、第2、···、第n浊度仪,L1、L2、···、Ln分别为每个浊度仪距离海底的高度,SSC为悬浮物浓度,为步骤6标定的结果,由于设置了多个子浮体,因此会获得各个子浮体所在位置的悬浮物浓度数据,通过多个不同高度的悬浮物浓度数据计算出各个子浮体所达高度区域内的悬浮物浓度SSC,SSC1为海底到第1个浊度仪之间的悬浮物平均浓度,SSC2为第1个到第2个浊度仪之间的平均悬浮物浓度,···,以此类推;u1为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得与SSC1对应高度的流场,u2为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得与SSC2对应高度的流场,···,以此类推。
本发明可以安全、稳定的放置于深海海底,可以实现从海底到海面全水深的海洋动力环境参数观测,并可确定内波对沉积物的再悬浮量。本发明通过搭载多种仪器的海底观测平台可以测量近底的海洋动力环境参数,同时通过缆绳设置的仪器可观测上层海洋动力的变化,这两部分共同组成海洋全水深的综合观测系统,二者同步获取可实现内波对海洋动力环境变化机理的进一步深入认识,并可定量分析内波对海底沉积物的悬浮量,是未来海洋观测的发展趋势,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观测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锚泊系留配重示意图,图2a俯视图,图2b正视图;
图3是海底观测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中1-锚泊系留配重,2-海底观测平台框架,3-声学释放器,4-浊度仪,5-沉积物捕获器,6-高精度温盐深仪,7-单点式海流计,8-浮体材料,9-第二玻璃浮球组合,10-缆绳,11-主浮体,12-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13-子浮体,14-第一玻璃浮球组合,15-释放环,16-固定环,17-方框形卡槽,18-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一种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部的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位于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下方的锚泊系留配重1和竖向布置的缆绳10,所述锚泊系留配重1为上表面中央设有固定环16的长方体重力锚,所述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顶部设有浮体材料8,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上还搭载有浊度仪4、沉积物捕获器5、高精度温盐深仪6、单点式海流计7以及两个并联的声学释放器3,所述两个声学释放器3上端均与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相连,两个声学释放器3下端用绳索18相互连接,且该绳索18穿过所述的固定环16;所述缆绳10下端连接所述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顶端连接第一玻璃浮球组合14,该缆绳10自下端至顶端的第一玻璃浮球组合14之间依次设有第二玻璃浮球组合9、释放环15、主浮体11,并且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浮体13安装在缆绳10的不同位置,其中主浮体11位于缆绳10中部,并搭载有两台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12,分别为朝向上方的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朝向下方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朝上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12观测主浮体11上部的流场,朝下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12观测主浮体11下部的流场,从而以实现表层至海底全深度测流,测流层厚8-24m,子浮体13同时搭载有一台浊度仪4和一台高精度温盐深仪6,相邻子浮体13等间距且间距不超过20米。
所述主浮体11位于缆绳10的中间,主浮体11包括主框架,主框架由316不锈钢制成,在主框架的外侧设置有浮体材料层,用以提供系统静浮力;在主框架上安装有两台75kHz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12。
所述子浮体13包括316不锈钢制成的子框架,在子框架的外侧设置有浮体材料层,用以提供系统静浮力;子框架上安装有浊度仪4和高精度温盐深仪6,用来测量单点的浊度和温盐数据,一个浊度仪和一个高精度温盐深仪为一组。根据深度(即缆绳10的长度)来确定子浮体13的数量,若缆绳10长度达到200米时,可等间距布置11个子浮体13,用于观测距底200米范围内的温盐和浊度变化。
在缆绳1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玻璃浮球组合14,在缆绳10的下部设置有第二玻璃浮球组合9,第一玻璃浮球组合14与第二玻璃浮球组合9可根据需要为潜标系统提供静浮力,在第二玻璃浮球组合9上部的缆绳上设置有释放环15,该释放环15位于第二玻璃浮球组合9上部,当回收时第二玻璃浮球组合9上浮可确保将该释放环15带出海面,方便释放和回收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
在缆绳的下部设置有海底观测平台(参见图1-3),其是装有两个双并联的声学释放器3、浊度仪4、沉积物捕获器5、高精度温盐深仪6、单点式海流计7、浮体材料8的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该框架是由耐腐蚀的轻质金属管体焊接成的模块框架结构,根据深海海底观测的技术要求可拆卸和组合成具有各自特征的观测框架,从而构成海底观测平台结构,在观测平台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浮体材料8,用以保证观测系统下落的姿态和提供系统静浮力,防止倾覆。海底观测平台可以实现深海近底的温度、盐度、浊度、压力及三维流速的测量。
在缆绳10的底端设置有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所述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固定有两个双并联的声学释放器3,通过双并联声学释放器3与锚泊系留配重1相连,锚泊系留配重1是与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相匹配的中部有固定环16的长方体重力锚,重力锚有方框形卡槽17与观测平台嵌固,防止观测期间观测平台摆动,回收时二者自由分离,锚泊系留配重1位于观测系统的最底端为观测系统提供系留重力,其上是采用两个双并联的连接的声学释放器3,且两个声学释放器3底端的绳索18穿过了锚泊系留配重1顶部的固定环15,可以确保只要有一个声学释放器3能够正常工作就能完成分离释放的操作,以确保观测系统的可靠回收。
回收该观测系统时,由声学释放器3释放锚泊系留配重1,由诸多浮球和浮体材料产生的正浮力将海底观测平台框架整体及观测仪器设备与系留配重1分离,并提升到水面,供回收船只将该观测框架整体及观测仪器设备回收到海上调查船。
上述一种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和确定方法,能同步获取海洋全深度的温度、盐度、压力、流速、流向等定点数据和海洋流速的剖面数据等参量。一种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和确定方法中的所有测量仪器,如浊度仪4、沉积物捕获器5、高精度温盐深仪6、单点式海流计7、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10等都是自容的,即先将测量数据自己存储,待观测系统回收后再读取数据。
本发明的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确定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室内校正试验校正观测仪器,对个观测仪器进行检测和设置,利用辅助船装载观测仪器,并开到目标点位,使用辅助船后甲板起吊装置布放观测仪器,布放完成后观测仪器根据设置的周期进行观测记录,原位观测周期结束后进行回收,通过分析和标定数据可获得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
下面结合图4对本实施例的步骤做如下说明:
1)对观测系统上搭载的各个仪器进行室内校正,并设定各仪器的工作参数;
2)利用辅助船及GPS定位系统将观测系统运输至目标点位,准备好船上配备的起吊装置及布放缆,首先布放观测系统的缆绳及其固定仪器,然后通过释放环15下放海底框架;
3)待布放完成后,观测系统上的各个仪器按照设定的参数开始观测;
4)观测完成后,利用辅助船回收观测系统,首先通过双并联声学释放器3释放锚泊系留配重1,使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与其自由脱离,由于设置了两个声学释放器3,且两个声学释放器3底端的绳索18穿过了锚泊系留配重1顶部的固定环15,可以确保只要有一个声学释放器3能够正常工作就能完成分离释放的操作,整个缆绳10及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在各个浮体的作用下浮出海面,然后通过释放环15回收浮到海面的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最后回收缆绳10及其上固定仪器;
5)各观测仪器均为自容式,读取观测仪器数据,收集沉积物捕获器捕获的悬浮物;
6)使用H2O2去除沉积物捕获器5捕获部分悬浮物的有机成分,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沉积物在所有悬浮物中的百分比:
其中,f为沉积物在悬浮物中的百分比,ms为去除悬浮物有机成分后的质量,m为悬浮物总质量;
然后,使用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确定剩余沉积物的粒径,最后使用剩余沉积物配制悬浊液标定各个浊度仪4,从而由浊度数据得到悬浮物浓度;
7)通过分析流速数据和温盐剖面数据确定内波;
8)根据步骤6的标定结果和步骤7得到的内波确定内波对沉积物的再悬浮量:
再悬浮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为内波对沉积物的再悬浮量,f为沉积物在所有悬浮物中的百分比,若本观测系统搭载n-1个子浮体,每个子浮体包含1个浊度仪,加上海底平台的1个浊度仪则总共包含n个浊度仪,从下到上依次为第1、第2、···、第n浊度仪,L1、L2、···、Ln分别为每个浊度仪距离海底的高度,SSC为悬浮物浓度,为步骤6标定的结果,由于设置了多个子浮体,因此会获得各个子浮体所在位置的悬浮物浓度数据,通过多个不同高度的悬浮物浓度数据估算出各个子浮体所达高度区域内的悬浮物浓度SSC,SSC1为海底到第1个浊度仪之间的悬浮物平均浓度,SSC2为第1个到第2个浊度仪之间的平均悬浮物平均浓度,···,以此类推;u1为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得与SSC1对应高度的流场,u2为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得与SSC2对应高度的流场,···,以此类推。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有关技术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系统底部的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位于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下方的锚泊系留配重(1)和竖向布置的缆绳(10),所述锚泊系留配重(1)为上表面中央设有固定环(16)的长方体重力锚,所述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顶部设有浮体材料(8),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上还搭载有浊度仪(4)、沉积物捕获器(5)、高精度温盐深仪(6)、单点式海流计(7)以及两个并联的声学释放器(3),所述两个声学释放器(3)上端均与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相连,两个声学释放器(3)下两端用绳索(18)相互连接,且该绳索(18)穿过所述的固定环(16);所述缆绳(10)下端连接所述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顶端连接第一玻璃浮球组合(14),该缆绳(10)自下端至顶端的第一玻璃浮球组合(14)之间依次设有第二玻璃浮球组合(9)、释放环(15)、主浮体(11),并且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浮体(13)安装在缆绳(10)的不同位置,所述主浮体(11)位于缆绳(10)中部,并搭载有两台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12),其中一个朝向上方用于观测主浮体(11)上部的流场,另一个朝向下方用于观测主浮体(11)下部的流场,从而以实现表层至海底全深度测流,测流层厚8-24m,子浮体(13)同时搭载有一台浊度仪(4)和一台高精度温盐深仪(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浮体(13)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子浮体(13)之间的间距不超过20米。
3.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系统获得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观测系统上搭载的各个仪器进行校正,并设定各仪器的工作参数;
2)利用辅助船及GPS定位系统将观测系统运输至目标点位,准备好船上配备的起吊装置及布放缆,首先布放观测系统的缆绳及其固定仪器,然后通过释放环(15)下放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
3)待布放完成后,观测系统上的各个仪器按照设定的参数开始进行自容式观测;
4)观测完成后,利用辅助船回收观测系统,首先通过双并联声学释放器(3)释放锚泊系留配重(1),使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与锚泊系留配重(1)脱离,整个缆绳(10)及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在各个浮体的作用下浮出海面,然后通过释放环(15)回收浮到海面的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最后回收缆绳(10)及其上固定仪器;
5)各观测仪器均为自容式,读取观测仪器数据,收集沉积物捕获器捕获的悬浮物;
6)使用H2O2去除沉积物捕获器(5)捕获的部分悬浮物的有机成分,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沉积物在所有悬浮物中的百分比:
其中,f为沉积物在悬浮物中的百分比,ms为去除悬浮物有机成分后的质量,m为悬浮物总质量;
然后,使用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确定剩余沉积物的粒径,最后使用悬浮物配制悬浊液标定各个浊度仪,从而由浊度数据得到悬浮物浓度;
7)通过分析流速数据和温盐剖面数据确定内波;
8)根据步骤6的标定结果和步骤7得到的内波结果,确定内波对沉积物的再悬浮量:
再悬浮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为内波对沉积物的再悬浮量,f为沉积物在所有悬浮物中的百分比,若本观测系统搭载n-1个子浮体,每个子浮体包含1个浊度仪,加上海底平台的1个浊度仪则总共包含n个浊度仪,从下到上依次为第1、第2、…、第n浊度仪,L1、L2、…、Ln分别为每个浊度仪距离海底的高度,SSC1为海底到第1个浊度仪之间的悬浮物平均浓度,SSC2为第1个到第2个浊度仪之间的悬浮物平均浓度,…,以此类推;u1为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得与SSC1对应高度的流场,u2为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得与SSC2对应高度的流场,…,以此类推。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61172.8A CN108267126B (zh) | 2018-01-22 | 2018-01-22 |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
US16/495,828 US10640176B1 (en) | 2018-01-22 | 2018-12-20 | Observ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uspension quantity of submarine sediments by deep-sea internal waves |
PCT/CN2018/122246 WO2019141038A1 (zh) | 2018-01-22 | 2018-12-20 |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
JP2019510808A JP6707775B2 (ja) | 2018-01-22 | 2018-12-20 | 深海内部波による海底堆積物の再浮遊量の観測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61172.8A CN108267126B (zh) | 2018-01-22 | 2018-01-22 |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67126A true CN108267126A (zh) | 2018-07-10 |
CN108267126B CN108267126B (zh) | 2019-08-02 |
Family
ID=62776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61172.8A Active CN108267126B (zh) | 2018-01-22 | 2018-01-22 |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40176B1 (zh) |
JP (1) | JP6707775B2 (zh) |
CN (1) | CN108267126B (zh) |
WO (1) | WO2019141038A1 (zh) |
Cited B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97063A (zh) * | 2018-08-09 | 2018-11-27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一种海底气泡发生模拟装置 |
CN109115559A (zh) * | 2018-09-20 | 2019-01-01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自主采水作业的全海深智能采水系统及方法 |
WO2019141038A1 (zh) * | 2018-01-22 | 2019-07-25 | 中国海洋大学 |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
CN110186706A (zh) * | 2019-06-26 | 2019-08-30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一种长续航海底样品采集装置 |
CN110646573A (zh) * | 2019-09-30 | 2020-01-03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装置及方法 |
CN111348148A (zh) * | 2020-02-28 | 2020-06-30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可分离式全剖面潜标观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
CN111377039A (zh) * | 2018-12-27 | 2020-07-07 | 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自由站立式水下基站支持系统 |
CN111377040A (zh) * | 2018-12-27 | 2020-07-07 | 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水下基站支持系统安装方法 |
CN111595945A (zh) * | 2020-06-17 | 2020-08-28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一种海底沉积物原位声学特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
CN111638239A (zh) * | 2020-05-24 | 2020-09-08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可原位观测无机盐结晶演变过程的超临界水装置 |
CN111927461A (zh) * | 2020-08-13 | 2020-11-13 | 高奎武 | 一种深海采矿作业可自动回收的配重块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964941A (zh) * | 2020-08-24 | 2020-11-20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新型立体式沉积物捕获器及其工作方法 |
CN111982861A (zh) * | 2020-08-24 | 2020-11-24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监测内波环境下浅层沉积物侵蚀再悬浮的装置及方法 |
CN112033383A (zh) * | 2020-09-11 | 2020-12-04 | 中国海洋大学 | 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工程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 |
CN112068141A (zh) * | 2020-09-11 | 2020-12-11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沉积物环境监测装置 |
CN112464580A (zh) * | 2020-09-27 | 2021-03-09 | 山东大学 | 基于三维时序原位观测装置的沉积物输运通量动态分析方法 |
CN112596060A (zh) * | 2020-11-09 | 2021-04-02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一种海洋原位立体监测系统 |
CN113060245A (zh) * | 2021-04-28 | 2021-07-02 | 同济大学 | 具备剖面实时供电和通信功能的分布式浮力配置潜标系统 |
CN113060259A (zh) * | 2021-03-17 | 2021-07-02 | 吉林大学 | 一种现代湖泊细粒落淤沉积物的收集装置 |
CN113371134A (zh) * | 2021-05-25 | 2021-09-10 | 梁秋荧 | 一种基于音叉共振的声学释放器 |
CN114235056A (zh) * | 2021-12-30 | 2022-03-25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海湾生态环境远程监测预警站及其工作方法 |
CN114394199A (zh) * | 2022-01-27 | 2022-04-26 | 眼点(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下多线缆稳定悬浮装置 |
CN114966711A (zh) * | 2022-05-20 | 2022-08-30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一种面向载人潜水器的海水深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
CN115009480A (zh) * | 2022-08-08 | 2022-09-06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一种海洋垂直剖面自动观测装置及方法 |
CN115235434A (zh) * | 2022-08-01 | 2022-10-25 | 中国海洋大学 | 深海内波扰动海底边界层环境的长期监测系统及工作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35037B2 (ja) * | 2020-03-04 | 2024-02-21 | 株式会社Ihi | 水中係留装置及び水中観測装置 |
CN112162288B (zh) * | 2020-09-22 | 2023-07-25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超大型浮式平台作业状态的声学监测方法 |
CN112407154A (zh) * | 2020-12-01 | 2021-02-26 | 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浮标中心) | 一种浮标系统 |
KR102292587B1 (ko) * | 2020-12-17 | 2021-08-23 | 재단법인 한국수자원조사기술원 | 부유사 측정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부유사 측정 방법 |
CN112849349B (zh) * | 2021-01-18 | 2022-02-01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一种在线内波预警系统及方法 |
CN112874696B (zh) * | 2021-01-27 | 2022-03-11 |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 基于断面调查的子母波浪观测浮标 |
CN112937766B (zh) * | 2021-03-24 | 2023-03-24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一种三锚浮标布放回收系统及方法 |
CN113120167B (zh) * | 2021-06-01 | 2023-05-05 | 广东海洋大学 | 一种无人艇牵引的远程布放智能潜标 |
CN113432648B (zh) * | 2021-07-01 | 2022-05-13 | 中国海洋大学 | 深海内波诱发海底软粘土变形滑动长期观测系统及方法 |
CN113525614B (zh) * | 2021-08-13 | 2022-06-10 | 山东大学 | 一种海洋剖面二氧化碳浓度观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4485770B (zh) * | 2021-11-12 | 2024-07-05 | 湖南国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锚系型温盐深剖面原位采集系统及方法 |
CN114545506B (zh) * | 2022-02-23 | 2022-09-13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海底电磁采集站及其回收方法 |
CN115598695B (zh) * | 2022-09-23 | 2024-06-07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一种海底沉积物重力取样器兼容声纵波测试的系统 |
CN115479588B (zh) * | 2022-10-13 | 2024-06-28 |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小型走航式连续温盐剖面观测系统 |
CN115598372B (zh) * | 2022-10-25 | 2024-06-18 | 烟台科勘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洋泥沙流速观测设备 |
CN115616243B (zh) * | 2022-11-29 | 2023-03-07 | 江苏纬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水流测速仪及测速方法 |
CN116331407B (zh) * | 2023-05-22 | 2023-07-28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 一种被动定深控制的水下驻留系统 |
CN116609030B (zh) * | 2023-07-20 | 2023-11-03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一种波浪驱动式剖面运动平台的实验系统及方法 |
CN117367382B (zh) * | 2023-12-07 | 2024-02-20 |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一种基于h-adcp的在线悬移质泥沙测量方法 |
CN117990060B (zh) * | 2024-04-03 | 2024-06-11 | 河南省洛阳水文水资源测报分中心 | 一种河流水文检测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35394A (en) * | 1977-04-27 | 1979-01-23 | Middleton Foster H | Wave measuring buoy |
DE10025547C1 (de) * | 2000-05-23 | 2001-12-06 | Stiftung A Wegener Inst Polar | Automatische Tiefseesonde |
CN103808311A (zh) * | 2014-01-17 | 2014-05-21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 一种便携式近岸海浪观测系统及方法 |
CN103900789A (zh) * | 2014-04-18 | 2014-07-02 | 淮海工学院 | 一种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非线性动力过程原位数字化监测方法 |
CN105548599A (zh) * | 2015-12-07 | 2016-05-04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表层海水流速的抗干扰测量装置 |
CN105783885A (zh) * | 2016-03-14 | 2016-07-20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声学多普勒海流计 |
CN107328552A (zh) * | 2017-06-30 | 2017-11-07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92644U (zh) * | 2011-06-02 | 2011-12-28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安装在海洋平台上的有缆潜标实时内波监测装置 |
CN103411639B (zh) * | 2012-10-19 | 2016-06-08 | 常州大学 | 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海洋内波测量装置 |
US20150116496A1 (en) * | 2013-10-29 | 2015-04-30 | Ottarr, Llc | Camera, Sensor and/or Light-Equipped Anchor |
WO2015148792A1 (en) * | 2014-03-27 | 2015-10-01 | Intermoor, Inc. | Actively steerable gravity embedded ancho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
CN104875849B (zh) * | 2015-05-14 | 2016-03-09 | 中国海洋大学 | 海洋动力环境多尺度同步观测潜标 |
CN107218931B (zh) * | 2017-05-23 | 2019-09-13 | 广东贝达海洋科学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在线监测数据的海洋内波预警系统及方法 |
CN108267126B (zh) * | 2018-01-22 | 2019-08-02 | 中国海洋大学 |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
-
2018
- 2018-01-22 CN CN201810061172.8A patent/CN108267126B/zh active Active
- 2018-12-20 WO PCT/CN2018/122246 patent/WO201914103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12-20 JP JP2019510808A patent/JP6707775B2/ja active Active
- 2018-12-20 US US16/495,828 patent/US10640176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35394A (en) * | 1977-04-27 | 1979-01-23 | Middleton Foster H | Wave measuring buoy |
DE10025547C1 (de) * | 2000-05-23 | 2001-12-06 | Stiftung A Wegener Inst Polar | Automatische Tiefseesonde |
CN103808311A (zh) * | 2014-01-17 | 2014-05-21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 一种便携式近岸海浪观测系统及方法 |
CN103900789A (zh) * | 2014-04-18 | 2014-07-02 | 淮海工学院 | 一种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非线性动力过程原位数字化监测方法 |
CN105548599A (zh) * | 2015-12-07 | 2016-05-04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表层海水流速的抗干扰测量装置 |
CN105783885A (zh) * | 2016-03-14 | 2016-07-20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声学多普勒海流计 |
CN107328552A (zh) * | 2017-06-30 | 2017-11-07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海底界面层动态变化原位观测系统 |
Cited By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41038A1 (zh) * | 2018-01-22 | 2019-07-25 | 中国海洋大学 |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
US10640176B1 (en) | 2018-01-22 | 2020-05-05 |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 Observ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uspension quantity of submarine sediments by deep-sea internal waves |
CN108897063B (zh) * | 2018-08-09 | 2023-12-22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一种海底气泡发生模拟装置 |
CN108897063A (zh) * | 2018-08-09 | 2018-11-27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一种海底气泡发生模拟装置 |
CN109115559A (zh) * | 2018-09-20 | 2019-01-01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自主采水作业的全海深智能采水系统及方法 |
CN111377039A (zh) * | 2018-12-27 | 2020-07-07 | 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自由站立式水下基站支持系统 |
CN111377040A (zh) * | 2018-12-27 | 2020-07-07 | 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水下基站支持系统安装方法 |
CN110186706A (zh) * | 2019-06-26 | 2019-08-30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一种长续航海底样品采集装置 |
CN110646573A (zh) * | 2019-09-30 | 2020-01-03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装置及方法 |
CN111348148A (zh) * | 2020-02-28 | 2020-06-30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可分离式全剖面潜标观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
CN111638239A (zh) * | 2020-05-24 | 2020-09-08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可原位观测无机盐结晶演变过程的超临界水装置 |
CN111595945A (zh) * | 2020-06-17 | 2020-08-28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一种海底沉积物原位声学特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
CN111927461A (zh) * | 2020-08-13 | 2020-11-13 | 高奎武 | 一种深海采矿作业可自动回收的配重块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982861B (zh) * | 2020-08-24 | 2021-03-26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监测内波环境下浅层沉积物侵蚀再悬浮的装置及方法 |
CN111964941B (zh) * | 2020-08-24 | 2021-03-19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立体式沉积物捕获器及其工作方法 |
CN111982861A (zh) * | 2020-08-24 | 2020-11-24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监测内波环境下浅层沉积物侵蚀再悬浮的装置及方法 |
CN111964941A (zh) * | 2020-08-24 | 2020-11-20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新型立体式沉积物捕获器及其工作方法 |
CN112033383B (zh) * | 2020-09-11 | 2021-10-15 | 中国海洋大学 | 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工程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 |
CN112068141A (zh) * | 2020-09-11 | 2020-12-11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沉积物环境监测装置 |
CN112033383A (zh) * | 2020-09-11 | 2020-12-04 | 中国海洋大学 | 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工程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 |
WO2022052622A1 (zh) * | 2020-09-11 | 2022-03-17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沉积物环境监测装置 |
CN112464580A (zh) * | 2020-09-27 | 2021-03-09 | 山东大学 | 基于三维时序原位观测装置的沉积物输运通量动态分析方法 |
CN112464580B (zh) * | 2020-09-27 | 2022-10-04 | 山东大学 | 基于三维时序原位观测装置的沉积物输运通量动态分析方法 |
CN112596060A (zh) * | 2020-11-09 | 2021-04-02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一种海洋原位立体监测系统 |
CN113060259A (zh) * | 2021-03-17 | 2021-07-02 | 吉林大学 | 一种现代湖泊细粒落淤沉积物的收集装置 |
CN113060245A (zh) * | 2021-04-28 | 2021-07-02 | 同济大学 | 具备剖面实时供电和通信功能的分布式浮力配置潜标系统 |
CN113371134A (zh) * | 2021-05-25 | 2021-09-10 | 梁秋荧 | 一种基于音叉共振的声学释放器 |
CN114235056B (zh) * | 2021-12-30 | 2022-08-09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海湾生态环境远程监测预警站及其工作方法 |
CN114235056A (zh) * | 2021-12-30 | 2022-03-25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海湾生态环境远程监测预警站及其工作方法 |
CN114394199A (zh) * | 2022-01-27 | 2022-04-26 | 眼点(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下多线缆稳定悬浮装置 |
CN114394199B (zh) * | 2022-01-27 | 2023-09-12 | 眼点(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下多线缆稳定悬浮装置 |
CN114966711A (zh) * | 2022-05-20 | 2022-08-30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一种面向载人潜水器的海水深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
CN114966711B (zh) * | 2022-05-20 | 2023-01-24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一种面向载人潜水器的海水深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
CN115235434A (zh) * | 2022-08-01 | 2022-10-25 | 中国海洋大学 | 深海内波扰动海底边界层环境的长期监测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115235434B (zh) * | 2022-08-01 | 2023-06-27 | 中国海洋大学 | 深海内波扰动海底边界层环境的长期监测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115009480A (zh) * | 2022-08-08 | 2022-09-06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一种海洋垂直剖面自动观测装置及方法 |
CN115009480B (zh) * | 2022-08-08 | 2022-10-25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一种海洋垂直剖面自动观测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510566A (ja) | 2020-04-09 |
US10640176B1 (en) | 2020-05-05 |
CN108267126B (zh) | 2019-08-02 |
US20200130784A1 (en) | 2020-04-30 |
JP6707775B2 (ja) | 2020-06-10 |
WO2019141038A1 (zh) | 2019-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67126B (zh) | 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 | |
JP6941907B1 (ja) | 内部波発達エリアに使用される海底サンドウェーブの長期観測装置及び観測方法 | |
JP6386653B2 (ja) | 海底ステーション多点定位置長期観測システム | |
CN107631720B (zh) | 海底沙波原位实时观测装置及方法 | |
CN113432648B (zh) | 深海内波诱发海底软粘土变形滑动长期观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6840600B (zh) | 模拟海床渗流影响下沉积物再悬浮的环形水槽装置 | |
CN109870722A (zh) | 一种滩浅海工程地质性质原位综合调查平台 | |
CN103149145B (zh) | 一种深海海泥环境的腐蚀试验装置 | |
CN107063196B (zh) | 基于压力计的海底沙波迁移观测装置及方法 | |
CN210072086U (zh) | 一种滩浅海工程地质性质原位综合调查平台 | |
CN104280017A (zh) | 亚潮带区域近底泥沙及全水深流速流向观测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7700458A (zh) | 用于海洋超软土原位测试的梨形扩底全流触探探头 | |
CN115588276A (zh) | 一种海洋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站及监测预警方法 | |
CN106290128A (zh) | 一种大载样量多功能深海环境试样框架、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
CN204177386U (zh) | 亚潮带区域近底泥沙及全水深流速流向观测装置 | |
CN104076397A (zh) | 海底地震仪的投放装置 | |
Stark et al. | Deployment of a dynamic penetrometer from manned submersibles for fine‐scale geomorphology studies | |
CN115235434B (zh) | 深海内波扰动海底边界层环境的长期监测系统及工作方法 | |
CN114877942A (zh) | 自主稳定的海底底形与边界层近距离观测装置及应用方法 | |
RU185214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водного отбора пузырьков газа | |
CN211318781U (zh) | 一种海底原位探测装置 | |
CN205909821U (zh) | 一种adcp圆形承载底座 | |
Fredriksson et al. | Design approach for a containment barrier system for in-situ setting of Crassostrea virginica for aquaculture and restoration applications | |
CN117073644B (zh) | 一种基于贯入仪阻力评估海底泥线相对位置的方法 | |
CN209296041U (zh) | 近岸水体剖面浪、流、沙同步观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