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9281A - 烹饪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烹饪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9281A
CN107319281A CN201710508136.7A CN201710508136A CN107319281A CN 107319281 A CN107319281 A CN 107319281A CN 201710508136 A CN201710508136 A CN 201710508136A CN 107319281 A CN107319281 A CN 107319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materials
solid food
water
rice
custo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081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玉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tanle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tanl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tanle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tanl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081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92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9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928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烹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固体食材;获取固体食材的重量;接收定制米饭信息;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在预设时间之后,根据所述加水量,向固体食材中加水,得到混合物;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烹煮操作。上述烹饪方法,在预设时间之后,开始烹饪时再向固体食材中加水,能够减少食材的浸泡的时间,能够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在预设时间之内,用户可以通过外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电脑等实时调整定制米饭信息,以控制加水量,解决了传统的电饭煲在用户预约定制之后,米、水含量已经固定,米水比例无法调整的问题,能够调整水的添加量且操作较为便捷。

Description

烹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的便捷性也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的智能电饭煲,可以使用户提前预约烹煮。
然而,现有的智能电饭煲,用户通常需要提前将米和水同时放置于锅内,使得米被水浸泡较长时间后,才能够在电饭煲预定时间之后工作开始进行烹煮。如此,一方面,米在浸泡时间过长时,营养损失较重,也会降低米饭被烹饪后的口感;另一方面,米在较长时间的浸泡过程中,极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不利于用户的健康。
能够理解,青壮年更为偏爱较硬而有嚼劲的米饭,而牙齿不好的老年人更偏爱酥而软的米饭。虽然,传统的电饭煲具有预约功能,但是在用户预约定制之后,米、水含量已经固定,使得烹饪后的米饭的软硬较难调整。家里有老人来访时,需要手动调整水量以使米饭酥软,以方便老人食用,然而,手动调整水量的过程极为麻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少食材浸泡时间、能够调整水的添加量且操作较为便捷的烹饪方法。
一种烹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固体食材;获取固体食材的重量;接收定制米饭信息;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在预设时间之后,根据所述加水量,向固体食材中加水,得到混合物;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烹煮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定制米饭信息之前,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建立无线连接;并且,接收定制米饭信息具体为: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定制米饭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制米饭信息包括固体食材与水的体积比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具体为: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体积;根据固体食材的体积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体积,具体为:获取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根据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和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具体为:接受预设体积的固体食材;获取预设体积的固体食材的重量;根据预设体积和预设体积的固体食材的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
上述烹饪方法,在预设时间之后,开始烹饪时再向固体食材中加水,能够减少食材的浸泡的时间,从而能够解决一些食材浸泡时间过长时,营养损失较重,也会降低食材烹饪后的口感的问题,还能够解决食材在较长时间的浸泡过程中,极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的问题。能够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在预设时间之内,用户可以通过外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电脑等实时调整定制米饭信息,以控制加水量,解决了传统的电饭煲在用户预约定制之后,米、水含量已经固定,米水比例无法调整的问题,能够调整水的添加量且操作较为便捷;在米水未混合之前,还可以中止以免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烹饪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烹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固体食材;获取固体食材的重量;接收定制米饭信息;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在预设时间之后,根据所述加水量,向固体食材中加水,得到混合物;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烹煮操作。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电饭煲的烹饪方法,又一个例子是,请参阅图1,烹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接收固体食材。
例如,电饭煲中的食材分为固体食材和液体食材,例如,固体食材包括但不限于米、肉、豆、小麦、土豆、番薯、菇等,又如,液体食材包括但不限于水、油、蜂蜜、醋等。又如,所述固体食材为米,所述液体食材为水。
例如,通过电饭煲的内胆接收固体食材,使用时,用户预先将米放至电饭煲的内胆中。
S120:获取固体食材的重量。
例如,电饭煲中包括压力检测电路,通过压力检测电路实现称重,例如,预先存储压力值与重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对应关系及压力检测电路检测到的压力值确定食材重量。具体实施中,当电饭煲的内胆内放置有食材时,根据压力检测电路检测到的压力值对应的重量与预先存储的内胆重量之差,确定食材重量。又如,电饭煲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于内胆下方,当内胆中具有固体食材重量时,则由压力传感器获取压力值,再由电饭煲内的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压力值计算固体食材的重量。
S130:接收定制米饭信息;
例如,定制米饭信息包括固体食材与水的体积比例。又如,定制米饭信息包括米与水的体积比例。又如,所述定制米饭信息具体包括老人干饭模式、青年人干饭模式、稀饭模式、薄粥模式和自定义模式,其中,老人干饭模式中,米与水的体积比为1:(2~3);青年人干饭模式中,米与水的体积比为1:(1.2~1.5);稀饭模式中,米与水的体积比为1:6;薄粥模式中,米与水的体积比为1:10;自定义模式中,米与水的体积比为1:X,其中,X为用户自定义值。如此,用户可以根据终端选择对应的定制米饭信息,从而确定固体食材与水的体积比例。
例如,所述烹饪方法应用于电饭煲,例如,电饭煲设置有控制装置,又如,所述控制装置为控制面板。例如,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钮,用户通过操作控制按钮完成对定制米饭信息的选择和/或输入。又如,所述控制装置上设置有通信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定制米饭信息。又如,所述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无线通信模块和有线接收模块。
一实施例中,接收定制米饭信息之前,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建立无线连接;并且,接收定制米饭信息具体为: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定制米饭信息。又如,接收定制米饭信息具体为:通过建立无线连接后的通信模块接收定制米饭信息。
S140: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
例如,考虑到不同食材具有不同的吸水性,并且不同烹饪模式对水量有不同的需求,为了提升烹饪质量,预先存储烹饪模式、食材种类、食材重量、需水量四者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可选地,预设对应关系以函数关系式组、函数图像或查找表的形式存储。又如,烹饪模式与定制米饭信息相对应。
一实施例中,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具体为: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体积;根据固体食材的体积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
一实施例中,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体积,具体为:获取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根据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和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体积。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可以根据当地人们使用固体食材的品质特性,将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储存于电饭煲的控制装置中,获取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时直接从控制装置即可获取。当然,当对应的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不存在时,则提示用户获取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
一实施例中,获取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具体为:接受预设体积的固体食材;获取预设体积的固体食材的重量;根据预设体积和预设体积的固体食材的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
S150:在预设时间之后,根据所述加水量,向固体食材中加水,得到混合物。
例如,所述预设时间为提前用户设置。又如,所述预设时间为0.5小时~48小时。
在预设时间之后,开始烹饪时再向固体食材中加水,能够减少食材的浸泡的时间,从而能够解决一些食材浸泡时间过长时,营养损失较重,也会降低食材烹饪后的口感的问题,还能够解决食材在较长时间的浸泡过程中,极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的问题。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在预设时间之内,用户可以通过外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电脑等实时调整定制米饭信息,可以在烹饪操作之前随时调整定制米饭信息,以控制加水量,解决了传统的电饭煲在用户预约定制之后,米、水含量已经固定,米水比例无法调整的问题,能够调整水的添加量且操作较为便捷;在米水未混合之前,还可以中止以免浪费。
S160: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烹煮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如何对混合物进行烹煮操作,请参照现有技术,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烹饪方法,在预设时间之后,开始烹饪时再向固体食材中加水,能够减少食材的浸泡的时间,从而能够解决一些食材浸泡时间过长时,营养损失较重,也会降低食材烹饪后的口感的问题,还能够解决食材在较长时间的浸泡过程中,极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的问题。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在预设时间之内,用户可以通过外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电脑等实时调整定制米饭信息,可以在烹饪操作之前随时调整定制米饭信息,以控制加水量,解决了传统的电饭煲在用户预约定制之后,米、水含量已经固定,米水比例无法调整的问题,能够调整水的添加量且操作较为便捷;在米水未混合之前,还可以中止以免浪费。
例如,上述烹饪方法应用于电饭煲,所述电饭煲包括控制装置及加热结构,又如,所述电饭煲设置有控制装置及加热结构,例如,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定制米饭信息控制所述加热结构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加热,以进行所述烹煮操作。又如,所述加热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电加热丝、电加热圈、耦合线圈等。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控制装置对本领域技术而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又如,找到控制装置生产厂家根据功能进行定制,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清楚的,也能够实现的。本发明在此仅保护其使用方法,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加热结构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烹煮操作。又如,所述控制装置为控制面板。
为了提供更佳的加热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上设置有根据定制米饭信息相对应的自动加热程序,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自动加热程序控制加热结构对混合物进行加热烹煮。又如,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自动加热程序控制电加热管或/和电加热丝对混合物进行加热烹煮。又如,控制装置根据定制米饭信息执行自动加热程序,不同的定制米饭信息,尤其是米与水的比例不同时,对应不同的自动加热程序;一个例子是,自动加热程序包括输出火力及其持续时间;例如,自动加热程序包括按照加热的时间和火力曲线输出火力及其持续时间。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于各种定制米饭信息,分别设计自动加热程序,尤其是火力曲线的设计,使得加热不限于传统的大火与小火或者武火与文火的加热方式,适应于现代计算机的控制方式,将火力实现无级调控。例如,火力曲线中,将输出火力按百分比进行分类输出,配合输出火力的持续时间,能够达到精准加热,不粘锅以及控制成熟度的优秀烹饪效果。例如,火力曲线可以根据定制米饭信息灵活设置,又如,根据用户云反馈,动态调整或者自动升级自动加热程序中对于各定制米饭信息的各火力曲线,这样,可以实现灵活控制,使得自动烹饪效果更好。例如,对于家庭用户,根据用户动态调整或者自动升级自动加热程序中对于各定制米饭信息的各火力曲线;对于区域用户,例如北京或成都,根据区域用户云反馈,动态调整或者自动升级自动加热程序中对于各定制米饭信息的各火力曲线;对于外国人,根据外国用户云反馈,动态调整或者自动升级自动加热程序中对于各定制米饭信息的各火力曲线;以此类推。一个例子是,自动加热程序还包括获取输出火力的热值反馈,并根据所述热值反馈判断输出火力是否异常,在发生异常时,进行报警或者通知用户,例如发送报警信息到用户的移动终端;又如,控制装置上还设置有指示灯,在发生异常时,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指示灯进行变色。例如,自动加热程序还包括获取火力曲线的输出火力的曲线热值反馈,并根据所述曲线热值反馈判断输出火力是否符合火力曲线,在不符合火力曲线时,进行报警或者通知用户或者通知厂商,例如,报警包括控制烹饪位置或者烹饪设备上的指示灯进行变色或者发出报警声音(但是调研发现有些用户不喜欢听到报警声音);又如,通知用户包括发送输出火力不符合火力曲线信息到用户的移动终端;又如,通知厂商包括发送输出火力不符合火力曲线信息到预设服务器或者服务中心。又如,所述控制装置上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又如,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亦可理解为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外部设备的交互方式,又如,所述外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网站服务器、基站、控制器、手机等。
能够理解,传统的电饭煲的烹饪方法通常需要用户将一些固体食材提前放置于电饭煲的烹饪容器,如内胆内,才能开始此次的烹饪操作,十分麻烦。并且,单次烹饪用户加入固定量的固体食材后,若再想进行调整固体食材量,例如,在用户需要增加餐量时,需要再次添加固体食材,非常不便。为了解决每一次烹饪操作之前,都需要放置固体食材的问题以及能够根据用户需要调整固体食材的添加量,一实施例中,接收固体食材之前,即步骤S110之前,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
S101:接收固体食材用量信息。
例如,用户就餐之前,通过移动终端向电饭煲发送固体食材用量信息,例如,固体食材用量信息包括固体食材的体积或米的重量。具体的,固体食材用量信息为米的重量或体积。结合传统中人们烹饪时,通常以体积计算加水量,因此,固体食材的体积较为适合人们的生活烹饪经验。
S102:根据固体食材用量信息确定固体食材的单次使用重量。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输入固体食材的重量时,则即可直接确定固体食材的单次使用重量为固体食材的重量。而当用户输入固体食材的体积时,则需要通过电饭煲的控制装置计算出固体食材的单次使用重量。计算出单次使用重量是为了方便后续自动采集单次使用重量的固体食材。
一实施例中,固体食材用量信息为固体食材的体积,其中,根据固体食材用量信息确定固体食材的单次使用重量,具体为:调用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根据固体食材的体积和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确定固体食材的单次使用重量。需要说明的是,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为用户第一次使用时所获取,例如,提示用户输入品种类别的固体食材信息。具体的,米包括有诸多品种,不同品种的米粒体积大小不一,不同品种的米在一定体积下其密度不同。例如,当品种类别的固体食材信息不存在时,则提示用户进入预设密度获取模式。例如,预设密度获取模式中获取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包括如下步骤:接受预设体积的固体食材;获取预设体积的固体食材的重量;根据预设体积和预设体积的固体食材的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
S103:从固体食材收纳箱中采集单次使用重量的固体食材,其中,所述固体食材收纳箱中预先储存了若干固体食材,例如,若干固体食材可以供用户进餐数次。又如,若干固体食材为2斤~30斤的米。其中,1斤为0.5千克。
具体实施例中,固体食材收纳箱设置于电饭煲的盖子上方,又如,固体食材收纳箱底部设置有通孔及盖板,盖板转动设置于收纳箱底部,用于封闭或者打开所述通孔,以使其上的固体食材能够落下。又如,固体食材收纳箱还设置一控制器,用于控制盖板转动,通过调整盖板能够实现固体食材落下的流量控制。又如,通孔下方设置有称重装置,通过称重装置及控制器,从固体食材收纳箱中采集单次使用重量的固体食材。又如,称重装置采集单次使用重量的固体食材后,将单次使用重量的固体食材倾斜至电饭煲的内胆中。又如,称重装置设置于电饭煲的盖子上,称重装置位于通孔下方。又如,称重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通孔,当所述通孔打开时,收纳箱中的固体食材能够顺着管道直线掉入称重装置上。又如,所述接收固体食材具体为:控制称重装置的称重装置,使其上的固体食材掉入电饭煲的内胆中。
上述烹饪方法,只要固体食材收纳箱预先储存了若干固体食材,则可以烹饪多次,在后续的单次烹饪时,无需再次放入固体食材即可烹饪,十分方便。
一实施例中,在在预设时间之后,根据所述加水量,向固体食材中加水,得到混合物之前,即步骤S150之前,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指令,生成所述预设时间。例如,用户通过电饭煲的控制面板操作,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接收用户指令,生成所述预设时间。又如,所述电饭煲设置有控制面板。又如,电饭煲的控制面板上设置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用户指令,由所述控制面板根据所述用户指令生产所述预设时间。
一实施例中,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烹煮操作之后,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对进行烹煮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保温操作。又如,在对进行烹煮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保温操作之前,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获取环境温度,并且,对进行烹煮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保温操作,具体包括:根据环境温度设置保温温度,并根据所述保温温度对进行烹煮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保温操作。如此,能够根据环境温度来进行保温操作,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适当降低保温温度,如此,能够使得电饭煲在保温操作时能耗相对降低。
能够理解,电饭煲中的食材烹饪之后,通常温度较高,用户食用时通常食材温度较高,需要等食材冷却到适当温度之后才能食用,如此,极为不便。一实施例中,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烹煮操作之后,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对进行烹煮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冷却操作。如此,通过对烹煮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冷却操作,使用户食用时食材不至于太烫,从而解决了用户食用时通常食材温度较高,需要等食材冷却到适当温度之后才能食用的问题。
能够理解,随着天气温度不同时,人们对于食物的温度也具有不同的需求。在炎炎夏日,人们需要较为清凉的食物,以此来消除酷暑的不适感。而在寒冷的冬日,人们需要暖暖的食物,以此来驱除寒气。人们在早晨刚起床时,食用温度与人体温度较为相近的食物较为适宜,而在夜晚时,甚至对于熬夜的人们来说,温度暖暖的食物更能驱除疲意。为了使食物满足用户在不同时间段的需求,一实施例中,对进行烹煮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冷却操作之前,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
获取环境温度和当地时间;
根据环境温度和当地时间设置预设冷却温度;
并且,对进行烹煮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冷却操作,具体为:对进行烹煮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冷却操作,直至将烹煮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冷却至预设冷却温度。
又如,当地时间是指当地的标准时间,又如,当地时间是指当地所处经线的时间。又如,在中国,当地时间是指北京时间。
如此,能够根据当前的环境温度和当地时间,设置成为较为适宜的冷却温度,方便用户在食用时即时食用,还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时间段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如何根据环境温度和当地时间设置预设冷却温度,可以结合当地人习俗、饮食习惯、体质甚至是气候进行调查和优化。例如,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则将预设冷却温度设置成为15摄氏度~37摄氏度,而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则将预设冷却温度设置成为37摄氏度~50摄氏度。以上具体设置可根据具体实际进行灵活设置。
能够理解,环境温度和当地时间可能同时出现两个更适宜于用户的温度,例如,炎炎夏日的深晚,一方面,气温较高,用户需要食用较为清凉的食物,另一方面,由于是深夜,用户需要使用具有一定温度的食物,以此温暖肠胃。一实施例中,根据环境温度和当地时间设置预设冷却温度,具体为:
根据环境温度设置第一冷却温度;
根据当地时间设置第二冷却温度;
根据第一冷却温度和第二冷却温度设置所述预设冷却温度,又如,所述预设冷却温度第一冷却温度和第二冷却温度的平均值。
如此,能够使上述烹饪方法能够同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能够理解,获取环境温度时,通常需要使用温度探头,以此来获取环境的温度。而电饭煲受限于体积,其温度探头通常设置在电饭煲上,由于电饭煲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热,同时,也会有热气冒出,如此,会出现局部环境温度过高的问题,温度探头检测到的环境温度远远高于实际环境温度。为了解决温度探头检测到的环境温度远远高于实际环境温度的问题,一实施例中,获取环境温度具体为:获取当地最近时间段的天气预报温度,并将当地最近时间段的天气预报温度设置为所述环境温度,如此,能够解决温度探头检测到的环境温度远远高于实际环境温度的问题,还能够省去获取环境温度的温度探头的原件,如此,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能够理解,用户在提前预约烹饪之后,难免会出现因为意外,而不能在预定时间内食用。虽然,电饭煲中的食物经过烹煮,其中的微生物杀灭大部分,但是仍有少于微生物残留其中,使得烹饪后的时候放置或者保温时间过长时,仍然容易出现变质的问题。为了在用户需要推迟进餐时间时能够使烹饪后的食物保鲜,一实施例中,在对进行烹煮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冷却操作之后,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推迟进餐指令;
根据用户推迟进餐指令,对经过冷却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冷藏操作。
如此,对经过冷却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冷藏操作,能够在用户需要推迟进餐抑或是放弃进餐时,将食物进行冷藏,从而使得烹饪后的食物保鲜,供用户下一次使用。例如,在电饭煲内设置具有制冷单元的冷藏结构,又如,将在电饭煲内完成烹煮的食物即进行烹煮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自动输入到电饭煲外部的冷藏设备中,又如,将电饭煲的内胆即承载食物的煲体自动转移到电饭煲外部的冷藏设备中,以此类推。需要说明的是,如何实现冷藏功能,请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在了在用户需要下一次进餐时,能够对食物进行加热,以便于用户能够即时食用,一实施例中,根据用户推迟进餐指令,对经过冷却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冷藏操作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进餐指令,
根据所述用户进餐指令,对经过冷藏操作之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加热操作,直至将冷藏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加热至预设冷却温度。
如此,能够在用户需要下一次进餐时,对食物进行加热,以便于用户能够即时食用。
能够理解,每个人的耐受力具有区别,对温度的感觉也存在差别,对于一个人较为适宜的进餐温度或许对另外一个人而言,就觉得太烫或者太冷,从而使得在不同的人群中,如何制定出能够匹配个体化差异的预设制冷温度就较为棘手。为了在用户的使用中,能够根据用户自身的喜好进行修正根据环境温度和当地时间设置出的预设冷却温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进餐之后,接受用户评价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评价信息,设置修正参数,
根据所述修正参数,修正下一次的预设冷却温度。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进餐之后,是指用户打开电饭煲盖子的操作,抑或是在用户打开电饭煲盖子的操作之后的预设时间段之内,抑或是在用户烹饪结束之后关闭电饭煲电源之前。例如,通过控制面板接收用户评价信息,又如,通过控制面板上设置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等终端发出的用户评价信息。修正参数为一温度调节值。即,在所述预设冷却温度的基础上加上修正参数,即为修正后的预设冷却温度。又如,所述评价信息包括“过烫”、“稍热”、“适中”、“稍凉”及“过冷”。又如,“过烫”指用户感觉进餐食物温度偏高,“稍热”指用户进餐食物温度稍微偏高,“适中”指用户感觉进餐食物温度较为适宜,符合用户需求,“稍凉”指用户感觉进餐食物温度稍微偏低,“过冷”指用户感觉进餐食物温度偏高。又如,“过烫”、“稍热”、“适中”、“稍凉”及“过冷”分别对应的修正参数为“-2℃”、“-1℃”、“+0℃”、“+1℃”、“+2℃”,例如,修正参数为“-2℃”即为在预设冷却温度的基础上加上“-2℃”即为修正后的预设冷却温度,其它依次类推。如此,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用户进餐后的评价信息,能够修正预设冷却温度,从而使得电饭煲的烹饪方法在用户下一次进餐时的食物温度更符合用户个体化的需求,从而能够解决“每个人的耐受力具有区别,对温度的感觉也存在差别,对于一个人较为适宜的进餐温度或许对另外一个人而言,就觉得太烫或者太冷”的问题。
当然,结合到个体化差异,甚至用户不同时间段的感觉也存在差异,要制定出时时都符合用户,能够使用户完全满意的烹饪方法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本申请通过根据用户评价信息来修正预设冷却温度,使烹饪方法尽可能符合用户个性化要求,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能够理解,一些食材用户在食用前需要进行调味,为了能够自动加入调味剂,一实施例中,在将冷藏操作后的所述混合物加热/冷却至预设冷却温度之后,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调味剂。又如,所述调味剂包括但不限于盐、糖、香油、花椒粉、辣椒粉、胡椒粉、芥末粉等。又如,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调味剂之前,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混合物的体积和重量;
根据所述混合物的体积和重量设置所述调味剂的添加量;
并且,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调味剂,具体为:按照所述调味剂的添加量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调味剂。如此,能够自动加入调味剂,方便用户对于食物的调味,从而使得食材能够被即时食用,而避免了用户手动调味的过程。
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混合物的体积和重量之前,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调味选择指令;根据用户调味选择指令确定调味剂的类别。如此,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调味剂的类别。
上述烹饪方法,在预设时间之后,开始烹饪时再向固体食材中加水,能够减少食材的浸泡的时间,从而能够解决一些食材浸泡时间过长时,营养损失较重,也会降低食材烹饪后的口感的问题,还能够解决食材在较长时间的浸泡过程中,极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的问题。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在预设时间之内,用户可以通过外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电脑等实时调整定制米饭信息,可以在烹饪操作之前随时调整定制米饭信息,以控制加水量,解决了传统的电饭煲在用户预约定制之后,米、水含量已经固定,米水比例无法调整的问题,能够调整水的添加量且操作较为便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固体食材;
获取固体食材的重量;
接收定制米饭信息;
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
在预设时间之后,根据所述加水量,向固体食材中加水,得到混合物;
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烹煮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定制米饭信息之前,所述烹饪方法还包括:
建立无线连接;
并且,接收定制米饭信息具体为: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接收定制米饭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制米饭信息包括:固体食材与水的体积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具体为:
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体积;
根据固体食材的体积和定制米饭信息确定加水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固体食材的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体积,具体为:
获取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
根据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和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具体为:
接受预设体积的固体食材;
获取预设体积的固体食材的重量;
根据预设体积和预设体积的固体食材的重量确定固体食材的预设密度。
CN201710508136.7A 2017-06-28 2017-06-28 烹饪方法 Withdrawn CN1073192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8136.7A CN107319281A (zh) 2017-06-28 2017-06-28 烹饪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8136.7A CN107319281A (zh) 2017-06-28 2017-06-28 烹饪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9281A true CN107319281A (zh) 2017-11-07

Family

ID=60198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08136.7A Withdrawn CN107319281A (zh) 2017-06-28 2017-06-28 烹饪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928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8382A (zh) * 2018-11-27 2019-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投米、加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煮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62556A (zh) * 2018-09-14 2019-04-23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
CN110244587A (zh) * 2018-03-08 2019-09-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家电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21916A (zh) * 2020-09-08 2020-12-04 广州惠嘉福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的加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4587A (zh) * 2018-03-08 2019-09-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家电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62556A (zh) * 2018-09-14 2019-04-23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
CN109288382A (zh) * 2018-11-27 2019-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投米、加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煮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21916A (zh) * 2020-09-08 2020-12-04 广州惠嘉福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的加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7153A (zh)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及烹饪方法
US9439530B2 (en) Intelligent cooking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KR101644482B1 (ko) 조리 기기, 전자 라이브러리 및 그 방법
CN206596942U (zh)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
CN107319281A (zh) 烹饪方法
WO2017181716A1 (zh) 一种烹饪方法和烹饪工具的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06213971A (zh)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及烹饪方法
JP5775885B2 (ja) 重量測定機能を搭載する電気加熱鍋及びその重量測定方法
AU2017322514B2 (en) Adaptive thermal control for a cooking system
CN105116943B (zh) 电烹饪器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烹饪器
US20090011101A1 (en) Cooking methods for a combi oven
CN102164526A (zh) 蒸煮装置和方法
CN108303920A (zh) 一种基于食材识别的智能电器综合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157307A (zh) 烹饪装置
CN107198439A (zh) 电饭煲的烹饪方法及电饭煲
CN106724812A (zh) 智能煮蛋器
CN104793545A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烹饪系统及方法
CN204515447U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烹饪系统
WO2018033428A1 (en) Induction coo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803401A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提示方法
CN109727657A (zh) 个性化食材口味的节材节能环保炊具定制系统
CN107625403A (zh) 一种智能多功能电炖煲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924391A (zh) 基于食物状况的微波炉自适应解冻方法及自适应解冻系统
CN102200298B (zh) 灶具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JP2011253639A (ja) 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