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86A - 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186A CN1073186A CN91111489A CN91111489A CN1073186A CN 1073186 A CN1073186 A CN 1073186A CN 91111489 A CN91111489 A CN 91111489A CN 91111489 A CN91111489 A CN 91111489A CN 1073186 A CN1073186 A CN 10731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nyl acetate
- reaction
- plastic
- pressure
- flow impr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air compression and subsequent fuel addition
- F02B3/0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air compression and subsequent fuel addition with compression igni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47/00—Methods of operating engines involving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anti-knock agents to combustion 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s of engin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以乙烯和醋酸乙烯为原料、以过氧
化二碳酸二环己酯为引发剂、以工业汽油为溶剂,在
40~60℃、5~10MPa压力下,采用间歇式聚合反应
制备平均分子量为1000~2500的乙烯-醋酸乙烯共
聚物型柴油流动改进剂的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
相比具有反应温度低、节约能源、工艺简单和生产成
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本发明属于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制备方法,更确切地说,它是属于以乙烯和醋酸乙烯为原料、采用单釜间歇聚合反应制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型柴油流动改进剂的方法。
柴油流动改进剂,俗称柴油降凝剂,作为一种柴油添加剂,在工业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大大改善柴油流动性,使柴油在低温的环境下得以正常使用,同时还对提高炼厂轻柴油生产灵活性,节省煤油、增产轻柴油、增加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低分子量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则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广泛的一种柴油流动改进剂。
USP3981850中公开了一种以乙烯和醋酸乙烯为原料、以苯为溶剂、以二叔丁基过氧化合物为引发剂,采用单釜间歇式聚合反应制备乙烯-醋酸乙烯型柴油流动改进剂的方法,该方法由于采用了价格较高的苯或纯试剂为反应溶剂,从而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此外由于该方法的反应温度较高,造成反应能耗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工业汽油为溶剂、低温合成乙烯-醋酸乙烯型柴油流动改进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将醋酸乙烯和过量乙烯气体,置于装有工业溶剂汽油的反应釜中,在过氧化合物引发剂的作用下,于40~60℃,最好是50~60℃温度、5~10MPa,最好是7.5~8.5压力下,采用单反应釜进行间歇式聚合反应,即可合成平均分子量为1000~2500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型柴油流动改进剂,其具体操作为:
(1)将醋酸乙烯、引发剂与溶剂气油按一定比例分别或同时投放到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再通过压力控制系统将乙烯气充入反应釜中,升温至反应温度并将压力控制在反应所需的压力下,开始进行聚合反应。
(2)待反应进行4~8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泄压,蒸出汽油馏份和未反应的醋酸乙烯后便可得到所需产物。
在上述聚合反应开始前,如反应釜中存有空气或其他气体时,通常需要先用乙烯气予以置换,即在反应釜中装入一定量反应液体物料后,打开乙烯气路的控制阀,向釜内充乙烯气1.0MPa,然后放空;如此共重复进行3次,便可将其中的空气或其他气体置换干净。
在反应进行过程中需要根据体系内的压力变化,随时调节体系的压力,将其始终控制在反应所需的压力范围。这主要是由于该聚合反应是醋酸乙烯和过量的乙烯在液相下进行的,而乙烯在液体物料中的溶解度与其在液面上的压力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如乙烯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它在液体物料中的溶解度将会随之改变,从而使得反应物的摩尔比发生变化,最终将会影响产物结构及产品质量。
反应停止后的冷却,通常采用强制冷却;冷却方式可以是风冷或水冷,也可以是先风冷再水冷。
泄压后得到的物料需转移到蒸馏塔中进行蒸馏,蒸出汽油馏份和未反应的醋酸乙烯(即沸程为70~120℃的蒸出物)经水洗塔洗涤除去含氧化合物后可回收循环使用。
上述蒸馏塔工业上通常是采用旋转簿膜式蒸馏塔;水洗塔通常是采用填料式水洗塔,应用中一般采取被洗涤物料与洗涤用水对流的方式。
所述的醋酸乙烯、引发剂和工业溶剂汽油的投料比为1∶0.03~0.05∶2.5~3.5(重)。
所述的工业溶剂汽油是烯烃及甲基苯类化合物含量均不大于0.5重%,馏程为60~150℃,最好是馏程为60~90℃或80~120℃的汽油馏份。
所述的过氧化合物引发剂最好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
所述的乙烯及醋酸乙烯最好是聚合级产品。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为引发剂,大大降低了反应温度,从而降低了能耗;由于采用工业汽油代替纯烃为溶剂,从而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在下面实例中所用的原料来源及规格见表1。
实例1
将醋酸乙烯、汽油和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按1∶3∶0.04(重)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反应釜中,反应物体积投料按反应釜总容积的70%投入。开启乙烯压力控制阀向系统内充乙烯气至1.0MPa,放空;如此共重复进行三次,关闭压力控制阀。开启乙烯压力控制阀向釜内充气至6.5MPa并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压力,搅拌,同时开始升温至55℃并恒温。反应物料便开始在此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6小时后停止加热,冷却降温,泄压,打开反应釜。将釜内物料置于蒸馏塔中,蒸除反应溶剂和未反应的醋酸乙烯,剩余物即为所述的柴油流动改进剂干剂A。该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713,产品中醋酸乙烯含量为27.8重%。
取1克上述干剂A,用相同重量的碳-9重芳烃稀释后,加入到2000克的柴油中,分别按照GB 510-77和SY 2413-83的方法测量油品的凝固点及冷滤点,以观察柴油流动改进剂的使用效果,其结果见表2。
实例2
将醋酸乙烯、汽油和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按1∶3∶0.04(重)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反应釜中,反应物体积投料按反应釜总容积的70%投入。开启乙烯压力控制阀向系统内充乙烯气至1.0MPa,放空;如此共重复进行三次,关闭压力控制阀。开启乙烯压力控制阀向釜内充气至6.5MPa并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压力,搅拌,同时开始升温至40℃并恒温。反应物料便开始在此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6小时后停止加热,冷却降温,泄压,打开反应釜。将釜内物料置于蒸馏塔中,蒸除反应溶剂和未反应的醋酸乙烯,剩余物即为所述的柴油流动改进剂干剂B。该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500,产品中醋酸乙烯含量为33.4重%。
取1克上述干剂B,用相同重量的碳-9重芳烃稀释后,加入到2000克的柴油中,分别按照GB 510-77和SY 2413-83的方法测量油品的凝固点及冷滤点,以观察柴油流动改进剂的使用效果,其结果见表2。
实例3
将醋酸乙烯、汽油和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按1∶3∶0.03(重)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反应釜中,反应物体积投料按反应釜总容积的70%投入。开启乙烯压力控制阀向系统内充乙烯气至1.0MPa,放空;如此共重复进行三次,关闭压力控制阀。开启乙烯压力控制阀向釜内充气至4.2MPa并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压力,搅拌,同时开始升温至55℃并恒温。反应物料便开始在此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5小时后停止加热,冷却降温,泄压,打开反应釜。将釜内物料置于蒸馏塔中,蒸除反应溶剂和未反应的醋酸乙烯,剩余物即为所述的柴油流动改进剂干剂C。该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300,产品中醋酸乙烯含量为38.6重%。
取1克上述干剂C,用相同重量的碳-9重芳烃稀释后,加入到2000克的柴油中,分别按照GB 510-77和SY 2413-83的方法测量油品的凝固点及冷滤点,以观察柴油流动改进剂的使用效果,其结果见表2。
实例4
将醋酸乙烯、汽油和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按1∶3∶0.05(重)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反应釜中,反应物体积投料按反应釜总容积的70%投入。开启乙烯压力控制阀向系统内充乙烯气至1.0MPa,放空;如此共重复进行三次,关闭压力控制阀。开启乙烯压力控制阀向釜内充气至10MPa并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压力,搅拌,同时开始升温至55℃并恒温。反应物料便开始在此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6小时后停止加热,冷却降温,泄压,打开反应釜。将釜内物料置于蒸馏塔中,蒸除反应溶剂和未反应的醋酸乙烯,剩余物即为所述的柴油流动改进剂干剂D。该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740,产品中醋酸乙烯含量为30.4重%。
取1克上述干剂D,用相同重量的碳-9重芳烃稀释后,加入到2000克的柴油中,分别按照GB 510-77和SY 2413-83的方法测量油品的凝固点及冷滤点,以观察柴油流动改进剂的使用效果,其结果见表2。
实例5
将醋酸乙烯、汽油和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按1∶3∶0.04(重)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反应釜中,反应物体积投料按反应釜总容积的70%投入。开启乙烯压力控制阀向系统内充乙烯气至1.0MPa,放空;如此共重复进行三次,关闭压力控制阀。开启乙烯压力控制阀向釜内充气至8.2MPa并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压力,搅拌,同时开始升温至57℃并恒温。反应物料便开始在此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6小时后停止加热,冷却降温,泄压,打开反应釜。将釜内物料置于蒸馏塔中,蒸除反应溶剂和未反应的醋酸乙烯,剩余物即为所述的柴油流动改进剂干剂E。该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992,产品中醋酸乙烯含量为40.3重%。
取1克上述干剂E,用相同重量的碳-9重芳烃稀释后,加入到2000克的柴油中,分别按照GB 510-77和SY 2413-83的方法测量油品的凝固点及冷滤点,以观察柴油流动改进剂的使用效果,其结果见表2。
注:在实例1~5的试验方法中
产品中醋酸乙烯含量采用皂化-滴定法:称取0.2克待测样品置于容器中,加入20毫升二甲苯溶剂及5毫升浓度为0.5N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加热回流2.5小时,冷却后用0.1N的硫酸滴定即可;产品的平均分子量采用蒸汽压渗透法(VPO法)。
①,-20表示抚顺石油二厂生产的-20号柴油。
②,-20表示大庆炼厂生产的-20号柴油。
Claims (5)
1、一种以乙烯和醋酸乙烯为原料制备柴油流动改进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醋酸乙烯和过量乙烯气体,置于装有工业溶剂汽油的反应釜中,在过氧化合物引发剂的作用下,于40~60℃温度、5~10MPa压力下,采用单反应釜进行间歇式聚合反应,即可合成平均分子量为1000~2500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型柴油流动改进剂,其具体操作为:
(1)将醋酸乙烯、引发剂与溶剂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将其放入反应釜中,再通过压力控制系统将乙烯气充入反应釜中,升温至反应温度并将压力控制在反应所需的压力下,开始进行聚合反应;
(2)待反应进行4~8小时后,停止反应、冷却、泄压,蒸出汽油馏份和未反应的醋酸乙烯后便可得到所需产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温度最好是50~60℃、压力最好是7.5~8.5MPa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醋酸乙烯、引发剂和工业溶剂汽油的混合比例为1∶0.03~0.05∶2.5~3.5(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溶剂汽油是烯为烃及甲基苯类化合物含量均不大于0.5重%、馏程为60~150℃,最好是馏程为60~90℃或80~120℃的汽油馏份。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化合物引发剂最好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1111489A CN1035676C (zh) | 1991-12-12 | 1991-12-12 | 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1111489A CN1035676C (zh) | 1991-12-12 | 1991-12-12 | 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186A true CN1073186A (zh) | 1993-06-16 |
CN1035676C CN1035676C (zh) | 1997-08-20 |
Family
ID=4910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11114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676C (zh) | 1991-12-12 | 1991-12-12 | 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676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4498C (zh) * | 2006-12-26 | 2008-11-19 | 南京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柴油流动性改进剂 |
CN103626910A (zh) * | 2013-11-29 | 2014-03-12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固体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91850A (en) * | 1970-11-27 | 1975-06-24 | Picker X Ray Mfg Ltd | X-ray table |
DE3625174A1 (de) * | 1986-07-25 | 1988-01-28 | Ruhrchemie Ag |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r fliessfaehigkeit von mineraloelen und mineraloeldestillaten |
-
1991
- 1991-12-12 CN CN91111489A patent/CN103567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4498C (zh) * | 2006-12-26 | 2008-11-19 | 南京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柴油流动性改进剂 |
CN103626910A (zh) * | 2013-11-29 | 2014-03-12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固体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626910B (zh) * | 2013-11-29 | 2017-05-10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固体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676C (zh) | 1997-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20345B1 (ko) | 작용화된 이중블록 공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연료 및 오일용 첨가제 | |
CN106544067B (zh) | 包含官能化二嵌段共聚物的用于燃料和油的添加剂 | |
NO310827B1 (no) | Terpolymerisater, deres fremstilling, blandinger av nevnte terpolymerisater, samt mineraloljer elller mineraloljedestillatersom inneholder de samme | |
CN103936909A (zh) | 一种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2690393B (zh) | 一种c5混合物-马来酸酐制备的含有功能性基团的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5524211A (zh) | 一种四元共聚物柴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 | |
DE3725059A1 (de) | Polymere fliessverbesserer fuer mitteldestillate | |
CN1073186A (zh) | 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3635498A (zh) | 一种用于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 |
CN107722176B (zh) | 一种从轻烃混合物中分离c4以下端烯烃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6331C (zh) | 含烯烃汽油的醚化工艺方法 | |
CN1035677C (zh) | 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2190678A (zh) | 一种改性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 |
CN115785999A (zh) | 一种凝析油生产汽油和柴油的方法和系统 | |
JPS60144309A (ja) | 低温流動性向上用ポリマ−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3772423B (zh) | 一种三乙基铝的合成工艺 | |
CN1232547C (zh) | 一种聚丙烯催化剂的连续预聚工艺 | |
IE20210115U1 (en) | Polymethacrylate-vinyl acetate diesel pour point depressant 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
CN1147463C (zh) |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 |
CN100434498C (zh) | 一种柴油流动性改进剂 | |
CN1064702C (zh) | 新型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及其合成工艺 | |
CN1354190A (zh) | 自由基一步法生产聚异丁烯丁二酸酐及其无灰分散剂 | |
CN107879875B (zh) | 一种丙烷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269352A (zh) | 一种二元含氮聚合物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 |
CN1148344C (zh) | 4,4'-二 氨基苯酰替苯胺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5 |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 ||
OR01 | Other related matters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